《新闻评论》第三章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
新闻评论的写作的标题和主体

新闻评论的写作的标题和主体导读:新闻评论的标题和一般新闻报道的标题的拟写都是很重要的,但要注意二者标题的区别。
最大的区别就是评论需要发表意见,所以标题要概括地表明观点。
另外,新闻写作的主体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一起来看看。
正文:【新闻评论的标题】新闻评论的标题与新闻报道的标题,同样都很重要,但要注意两者标题的区别。
新闻标题侧重于对内容的提要,而评论标题侧重于对主题的概括。
新闻报道事实,标题要简要地突出内容,而评论是发表意见,阐明道理,标题要概括地表明立场、观点、态度和主张。
评论的标题犹如人的眼睛,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评论的论题范围和中心论点的概括。
有人说,有了一个好的标题,评论也就写好了一半,这话虽有点夸张,但说明了评论标题的重要性。
评论标题的职能,或体现中心论点,或规定论题的范围,或表明作者的倾向、意见和态度,或旨在引人阅读,发人深思。
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是:具体、鲜明、精当、引人。
【新闻写作主体】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
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
是灵魂。
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
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
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
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
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延伸阅读】新闻评论的作用:监督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中处于一种显要的地位,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不良之风和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新闻评论》课程教学大纲

《新闻评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代码:课程学时:学分:适用专业:新闻学开课时间:二年级二学期开课单位:文学院大纲执笔人:陈南先大纲审定人:刘汉光《新闻评论》是高等院校文学院或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
它的内容在于系统地学习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通过扎实的课内外训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评论观,掌握写作新闻评论各类作品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规律和写作技巧,明确从事新闻评论工作应具备的修养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闻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发展和引导舆论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以后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新闻评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常用新闻评论文体知识及写作特点,能进行常用评论文体写作。
.了解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轨迹,探索当代新闻评论的改革方向及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对报纸新闻评论复杂琐碎知识的掌握。
.教学难点:新闻评论的选题、立论;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多角度比较分析,深化认识;注重个案分析,丰富实务经验;强化训练,提高动手写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第一章新闻评论的传播、思维和表达特点掌握第一节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了解一、新闻评论所满足的社会需求了解二、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掌握三、从多个要素看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了解第二节新闻评论的思维和表达的特点掌握一、集中二、连贯三、有效率第二章新闻评论中的观点掌握第一节观点的认识特征和表达特征掌握一、观点作为对事实的认识二、观点表现为对事实的判断三、评论中观点之间的关系第二节评论观点中不同的判断类型掌握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二、具体判断与普遍性判断第三节论点的要求掌握一、认识层面二、表现层面第三章新闻评论中的叙事因素掌握第一节新闻评论中叙事的特点掌握第二节新闻评论的由头和评论对象了解一、由头理解二、评论的对象了解第三节新闻评论中的论据掌握一、论据的来源了解二、论据的要求掌握第四节新闻事实的积累与利用了解第五节新闻评论中的叙事方法掌握一、叙事的效率理解二、叙事的策略掌握第四章新闻评论中的论证掌握第一节论证的作用和当代意义了解一、论证的作用了解二、论证对于当代新闻评论的意义理解第二节形式逻辑的论证规则与方法掌握一、逻辑及其推理类型掌握二、演绎推理的运用掌握三、归纳推理的运用掌握四、类比推理的运用掌握五、运用归谬法进行反驳掌握第三节非形式逻辑的论证方法了解一、征兆关系推理理解二、喻证法理解第五章新闻评论的结构与节奏掌握第一节新闻评论结构的特点理解一、新闻评论结构的效率性理解二、新闻评论结构的论证性了解第二节新闻评论的开头与结尾掌握一、开头二、结尾第三节新闻评论论证部分的结构掌握一、并列结构二、递进结构第四节新闻评论的节奏掌握第六章新闻评论的选题掌握第一节选题的性质与过程了解一、选题的对象是要评论的事件或问题了解二、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了解三、选题是对媒体定位于受众需求契合点的寻找掌握四、选题是作者的认识结构与新闻事实之间的契合掌握第二节选题的类型了解一、事件性选题二、非事件性选题三、周期性选题第七章新闻评论的标题掌握第一节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了解一、效率性的要求二、表现性的要求第二节新闻评论标题的演进与类别掌握一、新闻评论标题的演进轨迹二、新闻评论标题的分类第八章新闻评论的语言和风格掌握第一节新闻评论语言的一般特征了解一、抽象性二、效率性第二节新闻评论的情感与风格掌握一、新闻评论语言的情感化资源二、新闻评论因为的风格化资源第九章社论掌握第一节社论的制度性特征了解一、代表媒体而不代表个人二、集体讨论的选题程序第二节“社论时评化”的历史过程了解第三节社论写作的借鉴资源掌握第十章言论版掌握第一节言论版的功能与特点了解一、中外报纸言论版概述二、言论版的特点和内在规律第二节言论版的构成要素掌握一、社论二、读者来信三、专栏四、问题讨论五、图像与图表第十一章新闻述评掌握第一节在开阔的视野中理解新闻述评了解第二节从发展资源看新闻述评的功能、特征掌握第三节周期性新闻述评的写作方法掌握一、寻找关联因素二、相关性的新闻因素第十二章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掌握第一节广播评论了解一、“类交流”的语言特征了解二、口语化的文稿写作掌握三、广播评论的音像要素了解四、多元素汇集的主持人评论掌握第二节电视评论掌握一、更为丰富的表达方式和更多的资源了解二、电视评论的类型掌握第十三章网络新闻评论掌握第一节网络评论的特点和教学内容了解一、网络评论学习什么了解二、网络评论的标准理解第二节网络评论的传播特征掌握一、即时性二、交互性三、扩散性第三节网络环境对评论写作的影响掌握一、网络环境对评论风格的影响二、网络技术、资源对评论写作的影响三、网络人际环境对评论写作者的影响第十四章新闻评论的伦理掌握第一节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了解一、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基于其影响力二、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的理念和规范三、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体现在具体情境中的审慎抉择第二节新闻评论的伦理问题掌握一、文本之外的伦理问题二、文本中的伦理问题五、考试范围与题型、考试范围与分数比例()全书各章节的学习内容()根据本书的理论具体评析作品()联系本书理论知识写作、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简答()论述题()新闻评论作品分析题()根据新闻材料,写作新闻评论六、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出版。
新闻评论的结构范文

新闻评论的结构范文1.引言:引言部分介绍新闻的背景和关键信息,概括新闻事件的发生,可以包括新闻的标题、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等要点。
同时,引言部分也可以引用相关数据、事实或者引语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2.问题陈述:在引言之后,评论文章需要明确阐述问题陈述。
问题陈述是评论文章的核心部分,通过界定问题范围和明确问题关键点,为后续的论述和观点提供了基础。
问题陈述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或多个关键问题,用以表达对新闻事件的思考和观点。
3.论据和论证:在问题陈述之后,评论文章需要通过提供论据和进行论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论据可以是相关的事实、数据、例证或者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用以增强评论的可信度。
论证可以通过分析、对比、引用专家观点等方式,以逻辑清晰且有说服力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观点。
4.反驳与回应:在提供自己的观点和论证之后,评论文章可以适当地回应和反驳其他观点,展示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分析能力。
这部分可以回应其他观点所提出的质疑,并通过提供充分的理由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回应。
5.结论:结论部分是评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前文,给出一个准确而有力的结论。
结论部分可以回到问题陈述,或者在总结前文观点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明确的建议、展望或者呼吁。
6.观点的深化和延伸:有时候,评论文章可以在结论之后进一步深化和延伸观点。
这可以通过提出潜在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或者进一步分析影响力等方式来实现。
这部分可以增加评论文章的深度和思考广度,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的兴趣。
7.结束语:结束语可以用来总结全文或者给读者留下一个思考和与读者互动的机会。
结束语可以通过一个简洁而有力的句子或者鼓励读者参与讨论来实现。
总体来说,新闻评论的结构包括引言、问题陈述、论据和论证、反驳与回应、结论、观点的深化和延伸以及结束语。
这些部分的有机结合将帮助评论文章更好地呈现观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促进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新闻评论的结构

3、点睛式结构。剥笋式与波浪式都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个分论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评论结构的主体骨架,以逻辑思维脉络作为文章的经线或者纬线也很明显。点睛式结构则不然,它的层次并不是什么分论点,有时就干脆没有什么分论点,而是致力捕捉生动的事实,有以点明主题。贯穿于文中的经线和纬线,既不拘于时间和空间,又不拘于逻辑思维中的纵式和横式思维方法,而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着的生活哲理。从形式上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可以说是不拘一格,但从布局谋篇上看,它个却遵循一理,那就是注重“画龙点睛”。一般评论开头部分一般不是提出中心论点,而是列举一个或几个生动的事实。它的主体部分常常和结尾部分紧紧地溶为一体。从整体结构的外部形式上看,它既不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所谓“橄榄型”的,也不是一点两面三结论的所谓“菱型”,而常常是叙事多于理论的倒金字塔式的。其优势在于,灵活机动,生动活泼,不拘一格。一些杂文式的短论经常采用它,一些“材料型”的新闻评论也经常采用它。固然灵活机动,生动活泼,如果运用得不好,就会失之散乱,经纬不明或者是有睛无龙,或者是有龙无睛,总之“活”不起来。
3、既要考虑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到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要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结构的。事物间的因果、条件、主从、并列、递进等等关系,都是事物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或者说,它们是事物间的一种逻辑关系。但不能满足引论——正论——结论。评论三部曲的形式。纯逻辑推理的结构方式,读者和听众往往不容易接受,不乐于接受。一个高明的评论员在布局谋篇时,总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并用,把按事物内在联系安排结构与按人们认识事物的心理、习惯安排结构巧妙结合起来。既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又要善于运用形象思维。
2、设问不答,引人深思。
3、结论在先,一语破的。《将革命进行到底》开头: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新闻评论教程》笔记

新闻评论教程第一章绪论新闻评论是一种政治性的新闻体裁,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它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
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体裁。
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的关系(领会):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
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议论,讲道理。
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具体内容(识记、领会):一、强烈的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它的内容是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包括人民群众中的某些热点、难点问题发表意见。
新闻评论可以针对一件新闻事实、一种倾向、一个问题发言,但这些都应当是当前最值得评论的,最需要通过评论来发表意见的,也就是具有评论价值的。
2、强烈的时效性: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及时提出问题,不失时机地对某些重要事件和问题作出反应或表明态度。
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并不是单纯地求快,而是要根据形势和评论内容的需要及时发表意见。
发言要适时,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以求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
二、鲜明的政治性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新闻宣传总是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总是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事实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新闻学《新闻评论》课程考试大纲(重点内容)

《新闻评论》课程考试大纲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如下: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总分10分主要考察对知识点的了解与识记2、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总分10分主要考察对知识点的了解与识记3、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总分20分主要考察对学术概念的理解与掌握4、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总分20分主要考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5、写作题,本大题40分,主要考察对常见新闻评论形式写作要领的综合运用考核知识点范围如下:第1-3章了解与识记1、新闻评论的定义P182、报刊新闻评论常用字体;正楷字体P193、新闻评论的三个根本特征: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P314、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与灵魂P415、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两种基本手段:新闻报道手段,评论手段P41理解与掌握1、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P22-232、舆论的定义P413、新闻评论的具体作用P43-46第4-8章了解与识记1、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报刊言论的三个阶段:以政论为主的报纸评论的兴起(1874-1894);从政论向评论的演变(1894-1914);新闻评论进入了新的时期(1914-1949)2、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1984年,马克思写下《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一文P623、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坚持党的立场,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观察和处理问题,自觉维护党的利益,同损害党的言论和行为作斗争。
P704、坚持新闻评论党性原则必须把握的三个方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5、宣传工作的三条基本原则: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P73:6、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除了具备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修养外,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新闻评论工作者既是媒体的代言人,又是编辑部的参谋员,是业务上的多面手。
P89理解与掌握:党报评论应对新媒体冲击的主要方略:P80-86第9-12章了解与识记1、新闻评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P1072、论点有两种,总论点和分论点,它们之间的主要关系类型;主从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P1123、严密的论证是使新闻评论具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保证;P1184、选题与命题的区别:选题是确定评论什么问题,命题是拟定评论的题目P1225、好的论题应具备的条件;新闻评论是否有价值一个重要标志要看它的论题是不是触及现实,时效性和针对性强不强。
新闻评论考试主要内容

第一章:新闻评论概述1 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丁法章在《新闻评论教程》中的定义)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和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发表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
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赵振宇在《现代新闻评论》中的定义)2 新闻报道与评论的区别:反映内容方面:新闻评论反映意见性信息(主观),求异不求同,新闻报道反映事实性信息(客观),求同不求异。
写作目的方面:新闻评论宣传主张、观点,新闻报道传播事实信息。
表达方式方面:新闻评论议论为主,讲究判断、推理的逻辑性,新闻报道记叙为主,用事实说话。
3.评论的特点:(一)论题的新闻性。
第一层含义,先有新闻再有评论,评论以新闻为依托,新闻要具有时效性和新闻价值。
第二层含义,针对现实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迫切问题、某一类思想倾向而写的。
(二)论理的思想性。
包含三层意思:新闻评论贵在说“理”、说什么样的“理” 、怎样说“理” 。
(三)论说的公众性。
新闻评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论题到论理,从语言到文风都要面向最大多数的公众,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公益性。
首先,论题来自公众,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
其次,评论的立论客观、公允、为民代言,真正成为受众利益的代表者,正群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第三,评论的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应当以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尽量照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第四,评论的公众性还表现为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选择题)徐铸成《漫谈新闻和新闻评论》⏹新闻这一行,如果也要从历史上找开山祖师爷,那么“司马迁和司马光应是我们的祖师爷,而王船山则是新闻评论家杰出的代表。
新闻评论PPT课件第三章 新闻评论中的观点

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 新闻评论当中价值判断的意义:揭示价值判断对于 个人的行为、集体的运转、国家的决策、社会的秩 序的影响,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在实际的工作 和生活中有所改进。 • 举例01:2004年,全国接连发生几起幼儿园内的 恶性事件,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 注。有家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银行的保安措施 很先进,而幼儿园的保安措施如此薄弱,这给人造 成的一种印象就是孩子还不如钱重要。北京电视台 《今日话题》栏目专门以此为话题作了一期节目, 名为“钱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自己的轮椅上这样的现象,就断定人民大会堂没有 残疾人设施,并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国家的相关 规定,在公共场所配备残疾人专用设施。 事实是人民大会堂设有残疾人专用的座椅,只是张 海迪当时没有用而已。两天后,《中国青年报》发 表了人民大会堂管理办公室的来信《人民大会堂设 有残疾人设施》,对上一篇报道进行了更正。
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 2005年2月,由北京市公安局等11个部门重新制 定的《北京市单位内部重点防范部位安全保卫规 定》首次把幼儿园、大中型商场收银台等地点列 为市内重点防范部位。由此可见,新闻评论的价 值判断在实际生活当中发挥了作用。 ——马少华《新闻评论》37~38页 • 范例:《一个判决中的价值判断》(2004年8月 24日《法制日报》) ——马少华《新闻评论》38页
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新闻评论所讨论的问题,或属于事实判断, 或属于价值判断。
——王民《新闻评论写作》75页
事实判断就是对事实本身进行的判断, 价值判断就是对事实对于人的价值进行 的判断。
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 价值和事实是人们对于生活的基本认识的两个方 面,也是人们对于新闻事实发表看法的两大领域。 • 有的教材将新闻评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务实的, 一类是务虚的。务实的一类对应的是事实判断, 务虚的一类对应的是价值判断。
《新闻评论》课程笔记

《新闻评论》课程笔记第一章新闻评论及其体裁特征第一节新闻评论的界说新闻评论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等发表的意见和看法。
新闻评论具有以下特点:1. 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等,具有时效性和现实性。
2. 新闻评论的目的是通过评论表达媒体的观点和态度,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评价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等。
3. 新闻评论的形式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评论、杂文、漫画等。
新闻评论的功能:1. 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评价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等。
2. 表达媒体的观点和态度,塑造媒体形象。
3. 监督政府和公共机构,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
新闻评论的原则:1. 客观公正:新闻评论应该基于事实,客观公正地评价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等。
2. 理性平和:新闻评论应该以理性的态度进行评论,避免情绪化和偏激。
3. 通俗易懂:新闻评论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使读者容易理解。
第二节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包括:1. 独立性:新闻评论是媒体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等发表的意见和看法,具有独立性。
2. 时效性: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等,具有时效性。
3. 评论性:新闻评论的目的是通过评论表达媒体的观点和态度,具有评论性。
4. 公开性:新闻评论是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具有公开性。
新闻评论的形式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评论、杂文、漫画等。
第三节新闻评论的属性与功能新闻评论的属性包括:1. 新闻属性:新闻评论的对象是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等,具有新闻属性。
2. 评论属性:新闻评论的目的是通过评论表达媒体的观点和态度,具有评论属性。
3. 社会属性:新闻评论是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具有社会属性。
新闻评论的功能包括:1. 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评价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等。
2. 表达媒体的观点和态度,塑造媒体形象。
3. 监督政府和公共机构,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
电视新闻评论 格式

电视新闻评论格式
电视新闻评论的格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 标题:标题是电视新闻评论的精华,应简洁明了、吸引观众。
在拟定标题时,要直接、具体地表达观点。
可以使用动词,增加动态感和鲜活感;也可以使用引用、疑问等句式,制造悬念,引发观众思考。
2. 内容:电视新闻评论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针对当前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
在撰写评论时,要结合新闻事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选择大多数人关注、最能动人心弦、事关社会大局、迫切需要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
论据应具有形象性和典型性,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数据等支撑观点。
3. 结尾:结尾是电视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全文进行总结,提炼出主要观点。
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或建议,引发观众的思考和行动。
以上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格式,当然具体写作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新闻评论 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类型。
它包括社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等基本体裁,以及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的各种独特样式,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介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内容及目的的各类评论文章或节目形式的总和。
2、新闻评论的体裁与类型体裁:专栏评论(小言论、时评)、配发式言论(编者按语、短评)、社论、评论员文章、言论版。
类型: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言论。
3、评论的类别:1)媒体评论:A、编辑部评论:社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辑;B、记者评论:编者按语、述评、主持人评论。
2)个人评论:专栏评论(小言论、时评等)、杂文。
4、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1)强烈的新闻性。
A、时新性(时间新鲜、内容新鲜)B、显著性(人物显著、事件显著、时间显著、空间显著)C、重要性(影响人数多、范围广、时间长、程度深)D、接近性(地域接近、利益接近、心理接近)2)鲜明的政治性或思想性。
针对具有政治或思想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或思想问题发言;着重从政治、思想、伦理、规律的角度发言;3)广泛的群众性。
内容的广泛性和接近性;议论方式的易受性和语言表达的通俗性;吸引广大公众直接参与评论工作。
5、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1)传播内容不同。
新闻报道: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新闻评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议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意见和观点。
2)传播目的不同。
新闻报道:满足公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
新闻评论:满足公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以及话语权。
3)传播方式不同。
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以客观叙述、描写或记录等方式再现事物的状态和来龙去脉,一般不直接发表议论。
新闻评论写作笔记

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一、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二、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关系(区别)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
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
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事实,作者的倾向、情感、意见是包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
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新闻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
它的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2、新闻宣传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要发表意见。
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
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
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有哪些特点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新闻性①现实的针对性。
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
②强烈的时效性。
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
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③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
④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①面向广大受众。
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
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
②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四、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1、引导的作用。
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
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的作用。
新闻评论的结构

课后作业:
• 精选一篇评论,分析其某局 谋篇的特点。
• 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评论 之评论)
考生的价值与权利与他人 的价值与权利
“人墙” 的出现是一个涉及侵 犯和保护权利的法律问题
教育的问题与法律的问题
二、结论(结尾)
• 评论的结尾。文章论证的必然结果。 • 总括全文,又高于全文。 • 要有实际内容,要有非说不可的话。
精辟概括式
• 总括全文、深化主题 • 示例 • 《 “一号文件” 要管 “二号文件”》
结论: 不苟同,不盲从,有自动的精神,有创作的心 思,总能有所树立,个人和社会才有进步的可能
• 2、演绎式
• 一种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 方式。在运用时,先以鲜明的观点开宗明 义,然后引入相应的材料佐证论点
• 这种结构方式与人们日常的说理习惯相适 应,对强调评论的中心论点,体现评论的 鲜明态度有所帮助 示例:
• 《危险的开端》1998年10月13日新华社述 评
《危险的开端》结构图
论点: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出对 南联盟科索沃军事干预的命令,是 一个危险的开端
为北约只根 据自己拼凑 的合法依据 进行军事打 击开创了一
个先例
以内部共识 来解释其行 动的合法性 为日后的行 动留下了 “解释权”
根据这次军 事行动的准 则,很多危 机都可能成 为北约军事 干预的理由
《”台独”即意味着战争》结尾:
•
中国有句老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
报。维护祖国统一是最大的“善”,对中
国人民来说,分裂祖国是最大的“恶”。
“台独”和分裂势力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在作“恶”的道路上越来越远,必将遭到
历史的报应。包括台湾同胞、台湾官兵在
新闻评论的标题

? 《政府将访民“示众”何以理直气壮》
2010 年11月8日新京报
? 《公平秤能否真姓“公”?要看校秤员是不是胳膊
朝“理”弯》
1983年10月10日《新民晚报》
? 《富人生病凭什么让穷人吃药? 》
2009 年03月20日《 珠江晚报》
2、活用成语、谚语、俗语
1)引用法 :把成语、古语、谚语、俗语直接引入评 论的标题,借助其 本身特有的词义和人们通常的理 解表达评论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意向
2004年4月11日央视国际央视网评评论标题功能的运用功能功能释义优势功能功能释义优势提示论题明确告知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议论的问题有利于突出论题的时效性或针对性有利于突出论题的时效性或针对性体现直接体现评论的中心论有利于突出鲜明的观体现论点直接体现评论的中心论点或主要看法有利于突出鲜明的观点或独到的见解表明态度直接表明对事件或问题的立场态度或倾向有利于突出作者或媒介明确的态度有利于突出作者或媒介明确的态度引发兴趣运用新鲜的事例手法或语言引发受众兴趣有利于突出评论的新鲜感和趣味性有利于突出评论的新鲜感和趣味性第三节评论标题的要求?贴切
? 举例:十岁男孩被大货车二次碾压致 死
? 新闻标题:十岁男孩被大货车二次碾 压致死
? 新闻评论标题:良心何在?道德何在? 震惊?愤怒!
新闻标题与新闻评论标题的不同
不同之处 目的 表达方式 结构方式 写作要求
新闻标题
新闻评论标题
告知信息 引发兴趣 叙述 说明 复杂:引题、主题 (正题)、副题
具体(实题) 句式完整
? 《“杞人”忧“地”》
1981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 《后生可爱》
?
1990年7月20日/12月21日《人民日报》
? 《车祸猛于虎》
3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与立论

新闻评论的本质是一种对新闻事件、现实 问题、社会话题的认识活动,其表达形式 就是判断。
“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之下,新闻评论所讨 论的问题,不外是真或伪的问题,是或非 的问题,利或害的问题,善或恶的问题。”
——王民(台湾):《新闻评论写作》
(一)有关评论判断类型的不同说法
一是事实判断 二是价值判断
一、选题的类型
(一)事件性选题——“事评”:以突发
性新闻事件或记者新近采集的新闻事实为 分析议论对象的选题 1.时效性强:针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 闻事件 进行评论,可以吸引受众的关注和 兴趣
2.重复表达:一窝蜂现象
3.容易片面,甚至成为虚假新闻的助推力量
示例: 《在傲慢的公权力面前,善举肯定难以持久》 ——2009年4月18日南方时评 《诺贝尔和平奖成了和平梦想奖 》 ——2009年10月12日《东方早报》 《为什么第二代身份证要日本企业造》(P55) ——2004年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示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胡福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微笑,并保持微笑》
——2003年《甘肃日报》
《为什么民众不以偷税为耻》
——《南方人物周刊》等
(三)周期性选题:配合重大的节日、纪念
日、主题日所确定的选题
1.可预期的“应景文章”
2.重在写出新意 示例:
《国庆,我们一起想想“我和我的国家” 》 ——2008年9月28日《南方周末》 《三十年纪念,为了更改革更开放》 ——2008年1月3日《南方都市报》社论
审时度势,预测事物进程
未雨绸缪,提示隐忧与建议
示例:
《论持久战》(毛泽东,1938年5月)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2009.10.9 人民网 《房补应避免成为官员与富翁的盛宴》2010.11.1南方网
新闻评论完整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闻评论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5 简答25 论述30 写作30 考试时间:7月4日下午三点到五点第一章绪论一、新闻评论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内容及目的的各类评论文体或节目形式。
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感随笔、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题材。
二、新闻评论的传播系统广播:口播、谈话类、音响评论电视:口播、主持人、谈话类、电视述评网络:网站时评、个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网民自发言论评论的类别:媒体评论、编辑部评论、编辑记者评论新闻评论、精英评论、受众评论、个人评论三、新闻评论特点(一)强烈的新闻性:(1)时新性(时间新鲜、内容新鲜)(2)显著性(人物、事件、时间、空间显著)(3)重要性(影响人数多、范围广、时间长、程度深)(4)接近性(地域、利益、心里接近)(二)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1)针对具有政治或思想意义的问题发言(攻打南联盟大使馆)(2)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或思想问题发言(3)着重从思想、伦理、政治、规律的角度发言(三)广泛的群众性:(1)内容的广泛性和接近性(2)议论方式的易受性和语言表达的通俗性(3)吸引广大受众直接参与评论工作四、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传播内容不同:报道的传播内容已经或正在发生新闻评价的事实评论的传播内容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议论的基础上得出意见、观点传播目的不同:报道:满足受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评论:满足公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以及话语权传播方式不同:报道“用事实说话”,以客观叙述、描写或记录的方式再现事物的状态和来龙去脉,一律不直接发表议论评论“直抒胸臆”,以判断、评价、分析、议论等方式对客观事物的发表看法,但不排除对事实必要的叙述或记录传播要求不同:报道以“事实”为原则,报道以讲诸要素(5w1h)为基本条件评论以“公正性”为原则,引入事实不要求5w俱全,注重时效性与时宜性的统一,讲求前瞻性分析与规律性认识示例:《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谁为一个非正常死亡的公民负责》第三节新闻评论的功能与作用一.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大众传播的四大功能:拉斯韦尔,赖特监测环境:用“新闻”不断向社会报告环境的变动协调和规范社会行为:以“宣传”聚合社会的各团体或个人对环境采取一致、有效传递社会遗产:通过教育提供娱乐认识功能:认识本质、了解因果、预测趋势、提高认识能力教育功能: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社会规范、提高道德水平、促进社会文明监督功能:监督权力机构、公权人士、利益团体、社会公正协调功能:调节舆论温度、平衡社会心态、协调社会行为、避免传播误区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回顾与发展第一节中国新闻历史的简要回顾一.中国新闻评论的源头——古代论说文时期二.中国新闻评论的出现于演变——报刊政论、时评时期三.中国新闻评论的成熟——报刊新闻评论时期四.中国新闻评论的扩展——新闻评论的多媒体发展时期一.论说文时期论说文称议论文、说理文等,是一种直接对客观事物发表意见的文体。
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

二、新闻评论标题的功能: 新闻评论标题的功能:
功能 提示论题 体现观点 表明态度 引发兴趣 功能释义
明确告知评论所要分析 的事物或议论的问题 直接体现评论的中心论 点或主要看法 直接表明对事件或问题 的立场、态度或倾向 运用新鲜的事例、手法 或语言引发受众兴趣
优势
有利于突出论题的 时效性和针对性 有利于突出鲜明的 观点或独到的见解 有利于突出作者或 媒介明确的态度 有利于突出评论的 新鲜感和趣味性
《牛毛出在羊身上》 牛毛出在羊身上》
1993年6月26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
《“吹牛”也犯法》 吹牛” 吹牛 也犯法》
1996年11月11日《法制日报》“法制论坛”
《谁掏了患者的腰包 ——直击医药回扣》 直击医药回扣》 直击医药回扣
2001年7月12日江苏电视台《大写真》
红包” 《“红包”为什么这样“红”?》 红包 为什么这样“
1997年7月18日《工人日报》评论
《近水缘何难救近火》 近水缘何难救近火》
2003年10月27日吉林电视台“纪实”
《以色列对哈马斯连下杀手意欲何为》 以色列对哈马斯连下杀手意欲何为》
2004年4月18日新华网
2. 体现论点
大锅饭” 四论不能再吃“ 《“大锅饭”养懒汉 ——四论不能再吃“大锅饭”》 大锅饭 四论不能再吃 大锅饭”
示例: 示例:
《867万考生昨天进考场 867万考生昨天进考场 考试诚信将记入电子档案 并与招生录取挂钩》 并与招生录取挂钩》
2005年 2005年6月8日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全民高考”的局面应该改变了》 全民高考”的局面应该改变了》
2005年 2005年6月9日《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
新闻评论写作自学笔记(2016新版)

新闻评论写作自学笔记第一章:新闻评论的本质属性及社会作用一、新闻评论的本质属性及主要特点1.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的主要任务:通过评说阐明评论者意见、观点、主张,表明立场和态度。
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类信息:一是事实信息,即发生了什么事;二是意见信息,发表意见观点,表明立场态度等。
前者的载体是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后者的载体是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为己任,“说事实的话”。
2.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1)时新性:密切关注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热点、焦点,注重时效性,而且要有新观点、新见解。
这是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
(2)针对性:新闻评论的对象,大都是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或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强调“三贴近”,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这是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议论文章的重要特点。
(3)倾向性:新闻评论的政治倾向性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
新闻媒介报道新闻,总是持有一定的立场态度,倾向性是客观存在的。
(4)思辨性:思辨性是新闻评论的应有之义,没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思维活动,新闻评论就不可能产生。
故思辨性是新闻评论的一个主要特点。
(5)广泛性:广泛性特点与新闻传媒及传播活动如影随形,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公众参与意识的日益增强,新闻评论的广泛性特点日益凸显。
随着传播媒介的日趋多元化,由多元评论作者表达的多元观点、见解和诉求,通过多介质媒体的渠道和载体,更能广泛地反映公众的意见、呼声和愿景。
广泛性是新闻评论的基本特点之一。
二、新闻评论的定义1.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值得关注的新闻事件和现实问题及时表达的观点和见解,表现形式各异的文本(文体、体裁、节目形态等)是其载体,不同介质的新闻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网络和新媒体等)是其传播渠道,广泛地传播新的意见信息、反映和引导舆论是其主要任务和根本宗旨。
2.与以往定义的区别:(1)首先,它强调新闻评论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及时表达的观点见解,是被广泛传播的意见信息(包括新观点、新见解和立场态度意见诉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结构方式
1、归纳式
从材料到观点,先分论后结论
2、演绎式
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析
3、并列式(横式结构)
各层次之间呈现并列平行的关系。围绕看中心论点,分别从几个例
而、几个角度去分析论证
4、递进式(纵式结构)
逐层深入,各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或由
果溯因,或由因到果,问题的论述逐步趋向深入
(二)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
1、贴切
题文一致 词语运用准确恰当 题意确切妥帖,不会产生歧义或误解
2、具体:
即使写重大题目的评论也应当具体,题目小些、
窄些、具体些,容易使论题明确、角度集中,写 得深刻,有助于防止题目大而无当,或题文不符 的情况发生
3、鲜明:
要突山评论鲜明的主旨要义,使读者知道作者鲜明的度,
(一)结构的含义
1、结构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文章不仅要求“言之成理”,“言之有物”,还要求做
到“言之有序” 是对整篇文章的思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所 做的通盘考虑与合理安排 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合与构造,是文章组织安排内容的 具体方式,也就是作者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外在表现形式 写文章好像“工师之建宅”,当把砖瓦木料准备妥当以 后,动工兴建之时先要有个设计:“何处建厅,何方开 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 斧。”
注意广播写作的“适听原则” (1)明白易懂,具体形象:采用的语言是一种“听觉语言” (2)尽可能大众化、口语化 (3)声韵铿锵,上口易记 (4)语言要有亲和力,充满人情味 (5)防止同音异义字或谐音字产生歧义 (6)顺口自然,形象生动
二、新闻评论的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 (二)结构要求 (三)结构方式
2、结构安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方式方法问题, 其实质排好结构才能胸有成竹、详略得当、轻重有序
3、结构的组成
一般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也就是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结构布局的形式来看,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开头是引论或序论,先提出一个重要问题,明确全文论述中心 主体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点; 结尾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得出结论,使中心论点鲜
形式上:直接、情感色彩较浓 结构上:比较简单,通常只有一行主题
写作上:抽象,虚题较多,句式灵活,简洁精练
2、功能
提示论题:以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等吸引受
众 体现观点:以鲜明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吸引受众 表明态度:明辨是非,扶正祛邪 引发兴趣:新鲜事例、新颖手法、新巧角度、鲜 活语言吸引受众
5、综合式(纵横交叉式)
大多用于篇幅较长、容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评论 既注意纵向的逐步推进,又注意横向的互相联系,使文章的论点能
得到更为充分和广泛的论述
玄、太含蓄 鲜明不等于直露无遗。准确、具体、鲜明是对评论标题 的主要要求,生动引入是要引导读者看下去 方法:
变换标题句式,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活用成语、俗语、谚语 巧用修辞方法
(三)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区别
使用的传播符号有所不同 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写作要求有所不同
然后决定取舍 有立场,有观点,有态度,有倾向 如:《从假日经济看扩大内需潜力》(新华社2003.2.9) 《年俗变化看小康》)(浙江日报“经济时评”2003.2.10) 《创新,需要耐得住家莫》(光明日报署名评论2003.1.24) 《世凯之案翻不得》(北京日报署名文章2003.1.20) 方法:或直接说明,或采用假设题,或采用反话句
明突出
(二)结构要求
1、注意几个基本原则
应考虑文章的具体内容 应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 应有自己的文风
2、结构的三点要求
布局合理: 如何开头,先出什么观点,后出什么观点,先用什么材料,后用 什么材料,中间如何过渡承接,段落层次如何安排,最后如何收 尾 层次明晰: 纲举目张、条理分明,这是安排评论文章结构的一个带有全局性、 根本性的问题 刘勰:“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 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 逻辑顺畅: 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逻辑
4、精炼
精炼恰当,避免俗套与人云亦云,也要注意不要
使用一些容易引起歧义和使人费解的词句 结构简单,简短 文字简约,要言不烦 如:《论解放思想》(人民日报社论1992.7.4)、 《论锐气》(浙江日报评论员文章1983.10.4)
5、生动
新意和活力,吸引人 追求形象性 不宜太实、太真、太直露,一览无余;也不宜太虚、太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标题与结构
一、新闻评论的标题 二、新闻评论的结构
一、新闻评论的标题
标题是评论的论题范围和中心论点的概括 (一)评论标题的特点与功能 (二)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 (三)不同媒介评论标题的区别
(一)评论标题的特点与功能
1、特点 与新闻标题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内容上:标明论题范围、传达作者态度与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