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晚唐五代词

合集下载

晚唐五代词选

晚唐五代词选




一、感情特征
词中所写的亡国之痛以及故国、雕栏等等虽是李 煜所特有,但反映出来的深哀巨痛超出了个人范 畴。 “故国”“雕栏玉砌”“朱颜”——一切美好事 物的象征;
李煜的“亡国之痛”,具有概括性——反映了普 通人失去美好事物、身处逆境之中的感情特征。



二、艺术技巧——以水喻愁
1、“一江春水„„”,具有阔大深远的境界、奔 腾纵放的气势。它不仅将愁具体化、形象化,可 以见出其愁思的无限深广,还可以见出其愁思的 汹涌翻腾、汪洋恣肆、充沛浩荡,以及这种感情 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2、“问君”、“恰似”的一问一答,和“恰似一 江……”的九字长句,一句三顿,进一步突出了 这种感情的千回百转、波澜起伏、不可平息的特 点。


《西清诗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 怀江南,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 作长短句云云,含思凄婉,未几下世矣。 ”

写作上,将亡国之痛与伤春惜别结合起来,写景 开阔,感情沉痛,如血书者。 手法上,多用白描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语言高 度概括。 “无限江山”、“流水落花春去也”等,可泛指 一切美好的东西,作者失去故国之痛本质上与一 般人失去美好事物的感情相通,故具有普遍意义。



唐· 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 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 ‘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 亦往往效其词。” 《北梦琐言》:“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丞 相假飞卿所撰密进之,戒以勿泄。” “菩萨蛮”,是波斯语Mussulman或其讹形 Bussurman的译音,意为伊斯兰教徒(穆斯林)。

一Hale Waihona Puke 内容评价全词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只是表现女子独处 的空虚孤寂之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晚唐五代词

晚唐五代词

晚唐五代词二、温庭筠与花间派1、花间派(名解):因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而得名。

《花间集》收录了18位作家的500首词作,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

这些作家词风大体一致,因此都被称为“花间派”。

花间派尊温庭筠为鼻祖,多写闺阁情事,情致缠绵,辞藻富丽。

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等。

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

“在唐五代文学史上,‘诗庄词媚’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性和群体性的创作倾向,是自‘花间’诸人开始的。

” ——刘扬忠在《唐宋词流派》“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忏之玉指,拍案香檀。

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

” ——欧阳炯《花间集序》《花间集》不但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词为艳科”的观念,而且在词的格律、文辞、风格、意境方面特征的确立,为词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温庭筠(812-866) 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初唐宰相温彦博之裔孙。

出生没落贵族家庭,屡考不中,一生不得志,行为放浪。

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1) 词牌说明《菩萨蛮》,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主题 (2)整首词就写了一件事:梳妆。

此词写女子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全词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幅唐代仕女图。

词中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3) 注释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弯弯的眉毛。

“小山重叠”是因为女子皱眉。

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晚唐五代词选》评介

《晚唐五代词选》评介

《晚唐五代词选》评介晚唐五代词“承盛唐之李杜遗流,启北宋之苏柳先风”,是中国词文化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有唐一代都难登大雅之堂的“曲子词”,终于在晚唐暮霭沉沉的文化余晖中慢慢迸发出属于它的绚丽光彩。

正所谓“晚唐五代乱世词,西蜀南唐争光辉。

花间飞卿端己随,春水一池玉笙吹”,皇甫松、温庭筠、韦庄、薛绍蕴、牛峤、欧阳炯、冯延巳、李璟、李煜等等,这一个个日后闪耀词坛的名字,当时都在乱世的政治漩涡里上下浮沉,“盛世气息”在他们的时代早已荡然无存,这些“不幸”的文人只能一改李杜等前辈诗人的大气磅礴,将人生的际遇和对生命的感受细细加工琢磨,编成一首首或缱绻或悲寂的“文人词”,这些佳作从立意、用词、韵律、写法等多个角度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有幸”能为后来宋词的大放异彩打下必要且良好的基础。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菩萨蛮》是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插曲,是晚唐词人温庭筠的名篇。

温飞卿“软语作开山”,“能逐弦吹之音”,是为开新局面的“花间鼻祖”,其造就的细腻、曲折、精巧、微妙、艳丽的“词境”,开启了词的“声”“色”行程,郑振铎说:“到了庭筠,才是词人的词。

全易旧观,斥去浅易,而进入深邃难测之佳境。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如果说温词中还多有“男子作闺音”的痕迹,那韦庄词就已经基本脱离了“香闺”“红粉”的局囿,逐渐朝着文人的自我表达过渡。

拜相西蜀,爱妾生离,故乡难返,年老的词人将满腔的心绪凝结于长短句之中,形成了“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词风,真正开“五代词”乃至“宋词”之风气。

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能将闲情写得这般缠绵宛转、韵味十足的五代词人,怕是只有南唐的“两朝宰辅”冯延巳了。

晚唐五代词赏析12.2

晚唐五代词赏析12.2
唐五代词概况
1.唐词: 唐民间词 敦煌曲子词 唐文人词: 盛唐 李白 张志和 中唐 刘禹锡 白居易 2.花间词: 晚唐:温庭筠 五代西蜀:韦 庄 3. 南唐词: 冯延巳 李 璟 李煜 (二主一相)
敦煌曲子词集·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 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 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 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 且待三更见日头。
其次,他善于抓住事物的 特征,利用极其贴切的比喻, 使非常抽象的“离愁”之类 的感情形象化、具体化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再次,语言准确精炼,形象 鲜明,优美自然,接近口语, 有惊人的表现力;善于用白描 的手法抒写生活感受,进一步 摆脱了花间词人那种镂金刻翠 的作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 首月明中。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花明月暗笼轻雾,
今朝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的后期词写出了一个亡国之
君的独特生活感受和独特的思想 情感。词的感情非常悲痛和哀伤, 有时甚至于是非常绝望的。 其后期词作比前期所写的风花雪 月之词具有更深刻和丰富的思想 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李煜的 词扩大了词的意境。
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 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 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具体而 言: 首先,李煜词扩大了入词的题材 范围。 其次,李煜丰富了填词的艺术手 段和写作技巧,所采用的白描手法 和词作中感时伤世的情调,对后世 词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清】谭献
这首词用写意的笔法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光
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

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第十二章:晚唐五代词

中国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第十二章:晚唐五代词

韦庄
• 直抒胸臆,多白描。语言较为浅俗。 • 《女冠子》二首 •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時,忍淚 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 有夢相隨。除却天邊月,沒人知。 •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 桃花面,頻低栁葉眉。 半羞還半喜,欲 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温韦词作不同风格:绵密与疏朗。
词的特性
• • • • 一:音乐文学。 二:依声填词。所依之声为燕乐。 三:有词调。(即词牌名) 四:句式一般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词乐配合之三种情况
• • • • • 一:依声填词。 二:为词谱声。 三:选词入曲。 其中一三两种情况类似,皆为先声后词。 乐府,或词,或曲,或现今之流行歌曲, 皆可以此三种情况概括。
唐五代词四大类
• 一:民间词。(《敦煌曲子词》) • 二:中唐文人词。(白居易,刘禹锡,张 志和等) • 三:《花间》词。幻灯片 8 • 四:南唐词。(李璟,李煜,冯延巳)
《花间集》
• 后蜀赵崇祚,于广政三年(940)编 成《花间集》十卷,选录18位“诗客曲 子词”,凡500首。作者中温庭筠、皇 甫松生活于晚唐,未入五代。孙光宪仕于 荆南,和凝仕于后晋,其馀仕于西蜀。 《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它集中 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文 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 以其作为词的集合体与文本范例的性质, 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李璟
•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 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 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 倚栏干。(《浣溪沙》)
• 此怨妇思夫,而非忧世嗟生之作。
李煜
• 此身合是君王未?缚手垂泪入汴门。
• 身份:从贵公子到阶下囚的转变。 • 词作:从伶工到士大夫的转变。

晚唐五代词选

晚唐五代词选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一说无名氏)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忆秦娥·箫声咽李白(一说无名氏)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更漏子·玉炉香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长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冯延巳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谒金门·风乍起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摊破浣溪沙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清平乐·别来春半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相见欢李煜其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其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第十二讲 晚唐五代词附录

第十二讲 晚唐五代词附录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点绛唇冯延巳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

画桥当路,临水双朱户。

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

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梦江南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羞。

欲说还羞,却道天凉好个秋。

临江仙陈与义忆惜午桥桥上饮,坐众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虞美人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贺新郎蒋捷深阁帘垂绣。

记家人、软语灯边,笑窝红透。

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

影厮伴、东奔西走。

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黄昏后。

一点点,归杨柳。

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生查子魏承班烟雨晚晴天,零落花无雨。

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

琴韵对薰风,有恨和情怃。

肠断断弦频,泪滴黄金绺。

玉楼春顾夐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

梦惊鸳被觉来时,何处管弦声断续。

惆怅少年游冶处,枕上两蛾攒细绿。

小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

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垂泪,恨不相逢未嫁时。

沈园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棉。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钗头凤红稣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晚唐五代词的特点

晚唐五代词的特点

晚唐五代词的特点晚唐五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诗词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词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晚唐五代词注重意境的营造。

晚唐五代词的作者追求的是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他们通过精心的描绘和运用意象,营造出一种虚幻、梦幻的境界。

比如在李煜的《长恨歌》中,他通过描绘宫廷的繁华和自己的离愁别绪,营造出了一种寂寞、凄凉的意境。

晚唐五代词具有浓厚的感伤情怀。

这个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词人们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他们用自己深沉的感情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和思念。

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他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忧伤之情。

晚唐五代词的语言优美流畅,文字精细。

词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时,善于用一些优美的词语和婉转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加动人。

比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他运用了很多富有音韵美的词语,使整首词更加动听。

晚唐五代词的题材广泛多样。

词人们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的关注,还有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他们善于观察和把握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自己的所见所思融入到词作中。

比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他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晚唐五代词的艺术性较高。

这个时期的词作家们对于词的艺术性有着很高的追求,他们擅于运用修辞手法,善于运用对仗、排比、夸张等手法,使作品更加美丽动人。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她运用了很多富有音韵美的修辞手法,使整首词更加优美。

晚唐五代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词人们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词作具有意境营造、感伤情怀、语言优美、题材广泛和艺术性较高等特点,为中国古代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些特点使得晚唐五代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对后世的词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晚唐五代词》PPT课件

《晚唐五代词》PPT课件

精选ppt
34
三、后主李煜的词
精选ppt
35
(一)生平
字重光(937—— 978),初名从 嘉,自号钟隐。 公元961年即位, 史称“后主”。 他天资聪颖,善 诗画,通音律, 尤工于词。
精选ppt
36
开宝八年(975 ),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 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 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 而被宋太宗毒死。
精选ppt
14
二、 温庭筠
(一)生平
温庭筠(812?— 866),名一作庭云, 字飞卿,太原祁县 (今山西祁县)人。 才思敏捷,“凡八 叉手而八韵成”,
人称温八叉。
精选ppt
15
(二菩)萨创蛮作
过去对温庭筠的评价很不公道,旧史 家评论不好; 一曰:“士行尘杂”
二曰:为“侧艳之词”
精选ppt
16
菩萨蛮
精选ppt
5
望江南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 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 一时间。
精选ppt
6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
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砣浮,
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
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
且待三更见日头。
精选ppt
7
(二)早期文人词
盛唐和中唐的一些诗人如张志和、 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向民 间词学习,开始了词的创作。早期 文人词多限于小令,没有长调。
还乡须断肠。
精选ppt
24
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 吹满头。陌上 谁家年少,足 风流?妾拟将 身嫁与,一生 休。纵被无情 弃,不能羞。
精选ppt
25
无题

晚唐五代词其二

晚唐五代词其二

冯词虽也多写男女相思, 冯词虽也多写男女相思,而重在通过景物意 象的描写来抒发情思,写出自己的心理体验, 象的描写来抒发情思,写出自己的心理体验,如 鹊踏枝》不拘于具体情事, 其《鹊踏枝》不拘于具体情事,而情意境界真切 动人。意蕴深厚,启人联想。 动人。意蕴深厚,启人联想。
再如《谒金门》不但长于抒情, 再如《谒金门》不但长于抒情,而且善于状 风乍起”二句,似在有意无意之间, 景。“风乍起”二句,似在有意无意之间,但却 准确抓住了景物特征,意象鲜明,遂成千古名句。 准确抓住了景物特征,意象鲜明,遂成千古名句。 冯词清丽秀雅,委婉含蓄, 冯词清丽秀雅,委婉含蓄,将婉约词风又向前推 进一步。 进一步。
语言自然生动、精美隽永,是其词又一特色。 语言自然生动、精美隽永,是其词又一特色。 李煜词不用典故,不加雕饰,语言通俗, 李煜词不用典故,不加雕饰,语言通俗,接近口 善用精妙的比喻,大大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 语,善用精妙的比喻,大大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 形象性。 形象性。
李煜词平易晓畅而不粗俗浅薄, 李煜词平易晓畅而不粗俗浅薄,精炼概括而 不雕琢抽象,富于暗示、含蓄隽永而不艰深晦涩, 不雕琢抽象,富于暗示、含蓄隽永而不艰深晦涩, 完全脱去花间词的脂粉气和工匠气, 完全脱去花间词的脂粉气和工匠气,形成清丽自 然的语言风格。 然的语言风格。
二、李煜和南唐词
南唐词和花间词的不同:花间词人多为帮闲, 南唐词和花间词的不同:花间词人多为帮闲, 南唐词人则主要是帝王宰相; 南唐词人则主要是帝王宰相;花间词多吸收民间 词中一些低级情趣,南唐词比较追求高雅, 词中一些低级情趣,南唐词比较追求高雅,主要 吸收唐人抒情律绝的营养,注重抒发真情实感, 吸收唐人抒情律绝的营养,注重抒发真情实感, 格调较花间词为高。 格调较花间词为高。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 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    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

温韦词的比较:
温庭筠是托物寄情。 温词非常客观,很少作主观的表达,多是描摹 图画,并不直接表达情感,用美感的联想加 深了词的意境。 韦庄是直抒胸臆。 韦词有了主观的抒情,以他真诚执着的情感直 接给读者带来感动,也使词从此脱离了“艳 歌”的地位。

第三节

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五代词以西蜀和南唐为中心。西蜀词坛主要 以花间词派为代表,南唐词人主要有冯延巳、 李璟、李煜,高峰晚于西蜀。 前蜀907~925,后蜀933~965,南唐937~ 975。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 东。
后期作品
南唐后主李煜画像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 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后期作品
2、李煜词的艺术创新
(1)李煜词用血泪抒写亡国破家的不幸,抒 情色彩相当强烈。
词的初创 与 晚唐五代词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第二节 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第三节 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一、燕乐的兴起

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 为燕乐。
——沈括《梦溪笔谈》

隋唐时期,原产于西域的“胡乐”传入中原, 与汉族原有的俗乐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 音乐——燕乐。
词的别称:曲子词,诗余,乐府,长短句等。
四、唐代民间词
现所见唐代民间词多出自敦煌石室。 敦煌词多写男女之情,形成词的传统。 也有其他题材,内容丰富,保留了民间词的 原始面貌。

望江南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 (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22.晚唐五代词

22.晚唐五代词

一、产生原因
★ ★ ★
唐代经济文化繁荣的促进 燕乐发展的推动 诗体演变的结果:旗亭画壁
二、敦煌曲子词
民间词代表 内容广泛,艺术粗糙, 朴素直率,活泼生动
三、中唐文人词 四、温庭筠:花间派鼻祖 五、西蜀词:
花间派: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词派,五代后
蜀赵崇祚辑录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18家 词人的词作500首,编成《花间集》,花间派 因此而得名,其中,温庭筠、皇甫松为晚唐 词人,余乐和男欢女爱, 风格浓艳香软,柔靡绮丽。
晚唐五代词
产生原因 敦煌曲子词 中唐文人词 温庭筠 西蜀词 南唐词
晚唐五代词
词:即歌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 即歌词, 诗体,因与音乐密切相关,故称“ 诗体,因与音乐密切相关,故称“曲子 又称“长短句” 诗余” 词”,又称“长短句”、“诗余”。兴 起于隋唐,成熟于晚唐五代, 起于隋唐,成熟于晚唐五代,盛行于宋 写词时往往依乐谱声律、 代,写词时往往依乐谱声律、节拍来填 填词” 依声” 后来, 写,称“填词”、“依声”,后来, 后人根据前人作品的谱式来填写, 后人根据前人作品的谱式来填写,故词 渐渐与音乐分离。 渐渐与音乐分离。根据体制的不同可分 为小令、中调、长调, 为小令、中调、长调,据段数不同可分 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2、艺术特点: 、
★ ★ ★
一任情感宣泄,较少理性节制,写出真性情 善用多种手法抒写悲情,具有强大感染力
本色而不雕琢,语言朴素自然,凝练精警, 多用口语、白描。
王国维《人间词话》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 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更漏子》:“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 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 到明。”

晚唐五代词概说——词的兴起与敦煌曲子词

晚唐五代词概说——词的兴起与敦煌曲子词

第十五章 晚唐五代词概说15.1 词的兴起与敦煌曲子词•词,又称“长短句”、“诗余”、“乐章”、“近体乐府”、“杂曲子”等,是继诗以后兴起的新的诗歌体裁。

词最早应该萌芽于南朝,其发展与南北朝、隋唐时期清商乐和燕乐的流行有很大的关系。

燕乐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北朝,后来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包括边地及境外音乐的胡乐陆续传入内地。

为了适应娱乐的需要,需要配以歌词,就产生了更为自由的长短句,即词。

后来音乐消亡,仅剩下徒诗,词便成为脱离音乐而独立存在的新诗体。

•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词调,俗称“词牌”。

每个词牌都有特定的格式,句数、每句的字数、用韵都有明确的限定。

词与诗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词牌众多,每个词牌的句数和每句的字数以及用韵都不一样,所以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比较自由地选择词牌。

一般词牌分为上下两阕(片),以便反复吟唱。

多于两阕的称为长调,不分阕的称为单调。

•词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孕育、萌生到词体建立的较长的历史阶段。

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词。

但从隋代到初、盛唐的情况来看,作品较少,创作也不自觉;到中唐时期,韦应物、刘禹锡等诗人开始自觉地填词,词的创作才逐步走向自觉。

•1900年,敦煌石窟发现了词。

敦煌曲子词数量很大,大多数词的作者来源于民间,我们由此可以确认词起源于民间。

这些词从内容、体制到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显示出由诗向词过渡的特征。

曲子词的内容主要有倾诉妇女对不平等生活的悲怨的情感,表现出她们的反抗心理,其风格往往朴实、感情直率,生活气息浓郁,在敦煌曲子词中价值较高。

如《望江南》两首:莫扳我,扳我太心偏。

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去那人扳,恩爱一时间。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

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以浅近而又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娼妓内心的不平。

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到词的形式的灵活性,第一首词27字,是《望江南》的正规写法;第二首词28字,多出一个“似”字,在读或唱时都可轻轻带过,并不影响听觉上的效果,这些早期的词已经开启了元曲的某些特性。

晚唐五代词

晚唐五代词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 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 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 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二词为百代词曲之 祖”。
第十二讲
晚唐五代词
概说




词于初盛唐时期就在民间和部分文人中出现。中唐时期词体 确立。晚唐五代时期趋于成熟。 词是“倚声填辞”,其根本的发生原理是以辞配乐。词最先 所配的是燕乐。燕乐是中原音乐融合胡乐(主要是西域音乐) 的产物。 词在唐代被称为曲子词。敦煌曲子词大多为唐代民间词,同 时具有向文人词过渡的特征。 词后来脱离音乐,成为一种诗体。又称诗余、乐府、长短句; 亦称乐章、歌曲、倚声等。 词在晚唐五代,逐渐完成了从俚俗向艳冶及端庄、严肃的转 变,开始了向宋词的过渡。
张志和《渔父》西塞山前白鹭,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 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 忆江南?
三、艳冶:花间词风


《花间集》、花间词风
《花间集》: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 皇甫松等十八人词500 首,编为《花间集》十卷。是我国最 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所收词作的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韦庄 (并称“温韦”),其中温有“花间鼻祖”之称。 花间词风:因《花间集》而得名。其特点是以女性及其心理 等为表现对象,词风缛采轻艳,绮靡温馥,充溢着脂香腻粉 的气味。
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唐代文学课件晚唐五代词

唐代文学课件晚唐五代词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 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 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阕 不是阙
曲 宫阙
五、词的种类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
元稹 由乐以定声 选词以配乐
词 声诗(绝句为主)
因声以度词 以曲拍为句 刘禹锡
创作词叫填词,不叫写词。
四、词的文体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 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 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 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词概说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第一节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一、关于燕乐
1、雅乐 周秦古乐
琴瑟
2、清乐 汉魏晋南朝
丝竹
3、燕乐 唐(北朝始) 琵琶
燕乐

胡乐与中原乐、江南乐、边疆民族乐等
的融合而成
填空:
词起于___ 。

民间

隋或者唐
《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 见,双双对对飞。” 他们的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以堆 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开历代词作之先河。 花间词人的代表是 温庭筠、韦庄、孙光宪。
其词作是供歌筵酒席演唱的侧艳之词,自然是缛采轻艳, 绮靡温馥。花间词把视野完全转向裙裾脂粉,花柳风月,写 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特别是他们的内心生活。言情不离 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密室、歌筵酒席、芳园曲径。此外, 虽也写郊游中的男女邂逅,女道士的春怀,宫女的幽怨等等, 但心中仍然是男女情爱。与这种情调相适应,在艺术上则是 文采繁华,轻柔艳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 粉的气味。尽管花间词的具体作家之间互有差异,但在总体 上具有一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 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 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阕 ❖不是阙
曲 宫阙
五、词的种类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
❖ 元稹 ❖ 由乐以定声 ❖ 选词以配乐
词 声诗(绝句为主)
❖ 因声以度词 ❖ 以曲拍为句 刘禹锡
❖ 创作词叫填词,不叫写词。
四、词的文体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 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 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 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宋代望灼的《碧鸡漫志》是研究词的著名资 料,言:“概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词者渐兴。”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词形成于唐代而极 盛于宋代,故俗称宋词。据《旧唐书》上记载; “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 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 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 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 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 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 几十年。
❖ 唐代,原产于西域的“胡乐”尤其是龟兹乐
大量传入中原,与汉族原有的以清商乐为主 的各种音乐家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音 乐——燕乐。燕乐曲调繁多,有舞曲,也有 歌曲。歌曲的歌辞就是词的雏形,当时叫做 “曲子词”。唐代的燕乐歌辞在其发展过程 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严格按 照乐曲的要求来创作歌辞,包括依乐章结构 分片,依曲拍为句,依乐声高下用字,其文 字形成了一种句子长短不齐而有定格的形式。 到了中唐以后,众多文人用这种制辞方式进 行创作,这种新体歌辞,后来通称为“词”。
三、词的概念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 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 进入了全盛时期。
词原称曲子词、简称词。又称长短句、 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 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 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 词的称呼 ❖ 曲子词、词 ❖ 长短句 ❖ 诗余 ❖ 琴曲 ❖ 歌曲 ❖ 乐府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 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种分法虽然 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 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 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 较多以外,就是一般运用韵较疏。
第一节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 一、关于燕乐
❖ 1、雅乐 周秦古乐
琴瑟
❖ 2、清乐 汉魏晋南朝
丝竹
❖ 3、燕乐 唐(北朝始) 琵琶
❖ 燕乐

胡乐与中原乐、江南乐、边疆民族乐等
的融合而成
❖ 填空:
❖ 词起于___ 。

民间

隋或者唐
(空间角度) (时间角度)
❖ 二、词的起源和在唐代的发展 一般认为词起源于民间,起始的时间有的推
《花间集》得名于花间词人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 见,双双对对飞。” 他们的词风香软,落笔多在闺房,以堆 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开历代词作之先河。 花间词人的代表是 温庭筠、韦庄、孙光宪。
其词作是供歌筵酒席演唱的侧艳之词,自然是缛采轻艳, 绮靡温馥。花间词把视野完全转向裙裾脂粉,花柳风月,写 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特别是他们的内心生活。言情不离 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密室、歌筵酒席、芳园曲径。此外, 虽也写郊游中的男女邂逅,女道士的春怀,宫女的幽怨等等, 但心中仍然是男女情爱。与这种情调相适应,在艺术上则是 文采繁华,轻柔艳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 粉的气味。尽管花间词的具体作家之间互有差异,但在总体 上具有一致性。
❖ 六、民间词
❖ 敦煌曲子词。 发现的唐五代曲子词共160多首,它们主要收集在 《云谣集》中。《云谣集》 是我国第一部词集,除极少数可考之作者姓名外, 绝大多数是无名氏的民间作品。作品内容广泛,形 式自由,有乐府民歌的特点和早期词格律不严格的 特点。较有名的是写痴情女子向情人发誓的《菩萨 蛮》(枕前发尽千般愿)和写妓女悲惨命运的《望 江南》(莫攀我)。
李白《菩萨蛮》欣赏
❖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 ❖ 暝色入高楼, ❖ 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 ❖ 宿鸟归飞急。 ❖ 何处是归程, ❖ 长亭连短亭。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欣赏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花间词”是一种早期的词,因《花间集》得名。 《花间集》是最早的一部词总集(也可说是选集), 是五代时后蜀广政三年(941年)赵崇祚所编集,其中 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18人的作品500首,共10卷。作品 的年代大概从唐开成元年(836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 政三年,大约有一个世纪。其中收得最多的是温庭筠, 共66首、孙光宪共61首、顾敻共55首、韦庄共47首, 最少的是鹿虔扆和尹鹗,人各6首。编者赵崇祚自己一 首也没有,序者欧阳炯只有17首。这也可见选者态度 客观,毫无私心。
❖ 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 ❖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 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 待三更见日头。 ❖ 这篇抒情之作成为唐朝诗苑中的一颗明珠, 可与汉代民歌中的《上邪》比美。
❖ 敦煌曲子词《望江南》:
❖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 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 花间词派 ❖ 又称西蜀词派 ❖ 原因
❖ 花间十八家大多为西蜀人或在西蜀为官的 人。
入选的作者也不限于后蜀一地。例如孙光宪虽是 蜀人,却长期在荆州(今湖北宜昌)高季兴部下 做官(926—963年),《花间》结集时他也不在 成都,而他的词却被选了六十一首之多,仅次于 温庭筠。其中有的词说到“木棉”和“越禽”, 说到“铜鼓与蛮歌”,都是咏南方的风物,可见 编选者的材料来源不限于成都一地,他和当时别 处的文人也是有联系的。《花间集》不是某一地 方作家的选集,它是中国在第十世纪三十年代到 第十一世纪四十年代这一百多年中新兴起来的一 种抒情诗歌的总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