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8级).pptx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8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8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1 总则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 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2.0.1 抗震设防分类 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 抗震设防标准 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基本规定3.0.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 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 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 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1总则1.0.1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术语2.0.1抗震设防分类Seismicfortificationcategoryforstructures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fortification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fortification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基本规定3.0.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3.0.2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doc 23页)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doc 23页)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doc 23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protection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sGB 50223—200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4年10月1日1 总则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 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2.0.1抗震设防分类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

4.0.3 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甲类。

2 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基本规定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腐蚀物质大量泄露或其他严重的次生灾害。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造成相当大的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城市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丁类建筑,其他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轻微。

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等。

抗震防灾建筑①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以下规定三级特等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甲类。

大中小城市的三级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甲类。

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县级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的医疗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医院的级别,三级医院指该医院总床位不少于5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m2,二级医院指床位不少于100个且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m2。

三级特等医院为极少数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三级医院。

②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③大中城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县级以上抗震防灾指挥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

工矿企业的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可比照城市抗震防灾指挥系统建筑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protection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sGB 50223—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8年7 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0号现批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23-2008,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3.0.2、3.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八年七月三十日前言本标准系根据建设部[2008]建标第65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4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初步调查总结了汶川大地震的经验教训:我国在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做出建筑从6度开始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行抗震设计的决策,是正确的。

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本次修订,考虑到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按照“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某些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并在全国范围内较广泛地征求了有关设计、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继续保持1995年版和2004年版的分类原则:鉴于所有建筑均要求达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对需要比普通建筑提高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并主要采取提高抗倒塌变形能力的措施。

抗震等级划分标准

抗震等级划分标准

抗震等级划分标准
抗震等级划分标准
抗震等级划分标准
抗震等级划分标准是指对建筑物的抵抗地震能力进行评价和划分的标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文件,抗震等级划分分为八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

其中,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八级为设防烈度为6度。

抗震等级的划分主要是以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结构类型、使用功能等因素为依据。

在建筑物设计和建造中,需要按照相应的抗震等级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建筑物在遭受地震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抗震等级划分也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33-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33-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2008.7.30发布2008.7.30实施1 总则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2.0.1抗震设防分类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 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 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基本规定3.0.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欧阳歌谷(2021.02.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7.30宣布 .7.30实施1 总则1.0.1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动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该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0.4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2.0.1抗震设防分类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根据建筑遭遇地动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水平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动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出几率10%的地动烈度。

2.0.3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标准,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动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基本规定3.0.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阐发确定: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年夜小。

2 城镇的年夜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 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规模年夜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水平。

4 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合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下部区段的类别不该低于上部区段。

5 不合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位置及地动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合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隔的结构单位、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合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合的部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清楚
第一条为了统一各地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维护房屋安全,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规范》及其相关规定,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以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桥梁及其他
具有抗震功能的建筑物。

如有特殊情况,可在设计文件中作出特殊规定。

第三条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由建筑物的结构等级和地震作用等级决定,建筑物的结构等级分四级,分别为四级、三级、二级和一级,地震作用等
级分为六级,分别为六级,五级,四级,三级,二级和一级。

第四条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
(一)结构等级从四级到一级依次升级,受力结构较复杂的建筑物,
应选用更高等级的抗震设防等级;
(二)地震作用等级至少应达到当地建筑抗震设防规范规定的等级;
(三)地震动力作用较大的建筑物,应按当地用地条件、使用性质、
建筑结构类型和抗震等级的要求,选用更高的抗震设防等级,以保障其安全。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是指在建筑物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危害。

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等不同特点,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标准。

首先,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可以将抗震设防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不同类型。

对于住宅建筑,通常采用轻型结构和柔性连接等抗震措施,以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而对于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由于其结构和用途的特殊性,需要采用更为严格的抗震设防标准,包括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设置抗震支撑等措施。

其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可以将抗震设防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等不同类型。

不同结构形式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抗震设防措施。

例如,对于框架结构建筑,可以通过增加节点的抗震连接件、设置剪力墙等方式来提高其抗震能力;对于剪力墙结构建筑,可以通过增加墙体的厚度和设置加固筋等方式来提高其抗震能力。

再次,根据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可以将抗震设防分为不同的等别。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破坏性的程度,通常分为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和Ⅴ度,地震动参数是指地震波在地面上的振动参数,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等。

不同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对建筑物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

例如,在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建筑物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抗震设防标准,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不仅仅是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考虑,更重要的是在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阶段进行落实。

只有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各个阶段都严格按照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才能真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protection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sGB 50223—200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4年10月1日1 总则1.0.1 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1.0.3 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的划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2.0.1抗震设防分类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根据建筑遭遇地震破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的程度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等因素,对各类建筑所做的设防类别划分。

2.0.2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0.3抗震设防标准seismic fortification criterion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

3 基本规定3.0.1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1 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2 城市的大小和地位、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 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 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5 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nA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31页PPT

nA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31页PPT

三 建立健全全国的防灾救灾应急系统
类别的要求。本次修订,进一步明确为“具有外科 手术室或急诊科”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用房,更突 出医疗系统救灾防灾的功能,其范围也扩大到整个 抗震设防区。这样,对于二级医院的急救处理范围 不能或难以覆盖的乡镇,需要有提高抗震设防类别 的设置外科手术室或急诊科的卫生院。这种卫生院 通常每乡一个,可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范围具有医 疗卫生急救处理和防疫设施的完整保障系统。
3 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的医疗建筑 示例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三 建立健全全国的防灾救灾应急系统
2019年版条文中提到三级特等医院为极少数承担 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医院,本次修订对文字予以修 改为三级医院中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医院,以 避免混淆三级特等医院与三级甲等医院。
2019年版分类标准,对于医疗建筑中需要提高设 防标准的范围主要是: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县及 县级市的二级医院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我国 的一、二、三级医院主要反映设置规划所确定的医 院规模和服务人口的多少。当前,在100万人口以
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 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简称丁类。
一 调整了分类的定义和含义
(3.0.2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 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 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 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 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 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一 调整了分类的定义和含义
对于分类的内涵,在3.0.2条的文字中,从设防要 求上予以明确的区分。
本次修订,进一步突出了设防类别划分是侧重于 使用功能和灾害后果的区分,并更强调体现对人 员安全的保障。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抗震标准:甲类:属于特殊设防类,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大型建
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灾害后果,需要做特殊设防的建筑;
乙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无法中断的相关建筑,需提高设防标准的
建筑;丙类:算标准设防类,按1、2、4款外按标准进行设防的建筑;丁类,适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导致的次生灾害,允许在特定条
件下适当降低要求的建筑。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
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
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
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强
腐蚀物质大量泄露或其他严重的次生灾害。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造成相当大的社会
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包括城市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和人流
密集的多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丁类建筑,其他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类建筑,且社会影响
和经济损失轻微。

一般为储存物品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
害的单层仓库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共36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共36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标准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谢谢!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建筑设防标准和设防分类图文

建筑设防标准和设防分类图文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全馆业务工作实现了网络化、现 代化管理,全校图书资料(含各 系院资料室资料)书目数据一体 化。馆内局域网通过1000M主干 与校园网联接,李渡校区图书馆 内实现了无线上网。读者可以通 过网络实现书目检索、网上订书、 个人信息查询、网上续借、数字 资源的网内检索与阅读、下载等 功能。
高度
框架结构
框架
大跨度框架
框架-抗震 墙结构
高度(m) 框架
抗震墙
抗震墙结 高度(m)

抗震墙
高度(m)
一般部
部分框支

抗震墙结 抗震墙

加强部

框支层框架
框架-核心
框架
筒结构
核心筒
筒中筒结
外筒

内筒
高度(m)
板柱-抗震 框架、板柱的
墙结构

抗震墙
(丙类)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6
≤24
>24
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CONTENTS
2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目 录
3 确定建筑抗震等级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 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 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 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 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 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 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基础设施建筑 5.1 城镇给排水、燃气、热力建筑 1. 本节适用于城镇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建筑工程。 工 矿企业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建筑工程,可分别比照 城市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建筑工程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2.城镇和工矿企业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建筑,应根 据其 使用功能、规模、修复难易程度和社会影响等划分抗震设防 类 别。其配套的供电建筑,应与主要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相同。
3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 1、2、4 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 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 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3.0.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 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 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 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应按比 9 度更高的要求采 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 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 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
3 基本规定 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 定: 1 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 响的大小。
2 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3 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 影 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4 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 防 类别。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 5 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 果 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注:区段指由防震缝分开的结构单元、平面内使用功能不同 的部分、或上下使用功能不同的部分。
2.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学海无涯
1 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 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 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 的生 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 害后 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4 防灾救灾建筑 1. 本章适用于城市和工矿企业与防灾和救灾有关的建筑。 2.防灾救灾建筑应根据其社会影响及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划分 抗震设防类别。 3. 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三级医院中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门诊、医技、住院用 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 2 二、三级医院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具有外科手术室 或急诊科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用房,县级及以上急救中心的指 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及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 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3 工矿企业的医疗建筑,可比照城市的医疗建筑示例确定其 抗震设防类别。 4. 消防车库及其值班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
学海无涯
类。 5.20 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和县及县级市防灾应急指挥中心的 主要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重点设防类。
工矿企业的防灾应急指挥系统建筑,可比照城市防灾应急指 挥系统建筑示例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6.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 规定 : 1 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的疾 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建筑或其区段,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 防类。 2 不属于 1 款的县、县级市及以上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 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7.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重 点设 防类。
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 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 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3.0.4 本标准仅列出主要行业的抗震设防类别的建筑示例;使 用功能、规模与示例类似或相近的建筑,可按该示例划分其抗震 设防类别。本标准未列出的建筑宜划为标准设防类。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 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应按比 9 度更高的 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 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
学海无涯
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 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 本标准的规定。 4.制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的行业标准,应遵守本标准 的划 分原则。
本标准未列出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分类应 按专门规定执行。
2 术语 2.0.1 抗震设防分类 Seismic fortification category for structures
6 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 6.0.1 本章适用于体育建筑、影剧院、博物馆、档案馆、商场、
学海无涯
展览馆、会展中心、教育建筑、旅馆、办公建筑、科学实验建筑 等公共建筑和住宅、宿舍、公寓等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应根据其人员密集程度、使用功能、规模、 地震 破坏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大小划分抗震设 防 类别。
学海无涯
信、信号、供电、供水建筑,以及特大型站和最高聚集人数很多 的大型站的客运候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4.公路建筑中,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级汽车客运站和 位于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以上地区的公路监控室,一级长途汽 车 站客运候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5. 水运建筑中,50 万人口以上城市、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以上地区的水运通信和导航等重要设施的建筑,国家重要 客运站,海难救助打捞等部门的重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 重点设防类。 6.空运建筑中,国际或国内主要干线机场中的航空站楼、 大型 机库,以及通信、供电、供热、供水、供气、供油的建筑, 抗 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学海无 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XXXX)
1 总则 1.为明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 标准 ,以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制定本标准。 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分类。 3. 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新
航管楼的设防标准应高于重点设防类。 7. 城镇交通设施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交通网络中占关键地位、承担交通量大的大跨度桥应划 为特殊设防类;处于交通枢纽的其余桥梁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2 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隧道、枢纽建筑及其供电、通风设施, 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5.4 邮电通信、广播电视建筑 1. 本节适用于邮电通信、广播电视建筑。 2.邮电通信、广播电视建筑,应根据其在整个信息网络中 的地 位和保证信息网络通畅的作用划分抗震设防类别。其配套的 供 电、供水建筑,应与主体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相同;当特殊设
5.2 电力建筑 1. 本节适用于电力生产建筑和城镇供电设施。 2.电力建筑应根据其直接影响的城市和企业的范围及地震 破坏 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3. 电力调度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国家和区域的电力调度中心,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
防类。
学海无涯
2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力调度中心,抗震设防类别宜划 为重点设防类。 4.火力发电厂(含核电厂的常规岛)、变电所的生产建筑中, 下列 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1 单机容量为 300MW 及以上或规划容必须维持正常供电的重要电力设施的主厂房、 电气综合楼、网控楼、调度通信楼、配电装置楼、烟囱、烟道、 碎煤机室、输煤转运站和输煤栈桥、燃油和燃气机组电厂的燃料 供应设施。 2 330kV 及以上的变电所和 220kV 及以下枢纽变电所的主控 通信楼、配电装置楼、就地继电器室;330kV 及以上的换流站工 程中的主控通信楼、阀厅和就地继电器室。 3 供应 20 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城镇集中供热的热电站的主要 发配电控制室及其供电、供热设施。
3. 体育建筑中,规模分级为特大型的体育场,大型、观众 席容量很多的中型体育场和体育馆(含游泳馆),抗震设防类别 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4.文化娱乐建筑中,大型的电影院、剧场、礼堂、图书馆 的视 听室和报告厅、文化馆的观演厅和展览厅、娱乐中心建筑, 抗 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5.商业建筑中,人流密集的大型的多层商场抗震设防类别 应划 为重点设防类。当商业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分别判断, 并 按区段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6.博物馆和档案馆中,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 博物 馆,特级、甲级档案馆,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7.会展建筑中,大型展览馆、会展中心,抗震设防类别应 划为 重点设防类。 8. 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 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 9.科学实验建筑中,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具有高放射性 物品 以及剧毒的生物制品、化学制品、天然和人工细菌、病毒(如 鼠 疫、霍乱、伤寒和新发高危险传染病等)的建筑,抗震设防类
学海无涯
3.给水建筑工程中,20 万人口以上城镇、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及以上的县及县级市的主要取水设施和输水管线、水质净化 处 理厂的主要水处理建(构)筑物、配水井、送水泵房、中控室、 化验室等,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4. 排水建筑工程中,20 万人口以上城镇、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以上的县及县级市的污水干管(含合流),主要污水处理厂 的主要水处理建(构)筑物、进水泵房、中控室、化验室,以及城 市排涝泵站、城镇主干道立交处的雨水泵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 为重点设防类。 5.燃气建筑中,20 万人口以上城镇、县及县级市的主要燃 气厂 的主厂房、贮气罐、加压泵房和压缩间、调度楼及相应的超 高 压和高压调压间、高压和次高压输配气管道等主要设施,抗震 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6.热力建筑中,50 万人口以上城镇的主要热力厂主厂房、 调度 楼、中继泵站及相应的主要设施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 重 点设防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