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知识题目解析

合集下载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习题答案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习题答案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习题答案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第二章 信息量和熵八元编码系统,码长为3,第一个符号用于同步,每秒1000个码字,求它的信息速率。

解:同步信息均相同,不含信息,因此 每个码字的信息量为 2⨯8log =2⨯3=6 bit因此,信息速率为 6⨯1000=6000 bit/s掷一对无偏骰子,告诉你得到的总的点数为:(a) 7; (b) 12。

问各得到多少信息量。

解:(1) 可能的组合为 {1,6},{2,5},{3,4},{4,3},{5,2},{6,1})(a p =366=61得到的信息量 =)(1loga p =6log = bit (2) 可能的唯一,为 {6,6})(b p =361得到的信息量=)(1logb p =36log = bit 经过充分洗牌后的一副扑克(52张),问:(a) 任何一种特定的排列所给出的信息量是多少?(b) 若从中抽取13张牌,所给出的点数都不相同时得到多少信息量?解:(a) )(a p =!521信息量=)(1loga p =!52log = bit (b) ⎩⎨⎧⋯⋯⋯⋯花色任选种点数任意排列13413!13)(b p =1352134!13A ⨯=1352134C 信息量=1313524log log -C = bit 随机掷3颗骰子,X 表示第一颗骰子的结果,Y 表示第一和第二颗骰子的点数之和,Z 表示3颗骰子的点数之和,试求)|(Y Z H 、)|(Y X H 、),|(Y X Z H 、)|,(Y Z X H 、)|(X Z H 。

解:令第一第二第三颗骰子的结果分别为321,,x x x ,1x ,2x ,3x 相互独立,则1x X =,21x x Y +=,321x x x Z ++=)|(Y Z H =)(3x H =log 6= bit )|(X Z H =)(32x x H +=)(Y H=2⨯(361log 36+362log 18+363log 12+364log 9+365log 536)+366log 6= bit )|(Y X H =)(X H -);(Y X I =)(X H -[)(Y H -)|(X Y H ]而)|(X Y H =)(X H ,所以)|(Y X H = 2)(X H -)(Y H = bit或)|(Y X H =)(XY H -)(Y H =)(X H +)|(X Y H -)(Y H 而)|(X Y H =)(X H ,所以)|(Y X H =2)(X H -)(Y H = bit),|(Y X Z H =)|(Y Z H =)(X H = bit )|,(Y Z X H =)|(Y X H +)|(XY Z H =+= bit设一个系统传送10个数字,0,1,…,9。

信息论与编码题库及答案

信息论与编码题库及答案

信息论与编码题库及答案信息论是一门关于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传输、存储与处理,以及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噪声和干扰。

信息论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数据处理以及加密技术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信息处理学科的一个分支,编码学是信息论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如何将信息进行编码,并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同时减少信息传输的开销。

现代编码学研究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错误检测、纠正编码、信息压缩以及密码学等领域。

为了帮助广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编码理论及其应用,以下总结了一些编码学的题库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错误检测编码1. 什么是奇偶校验码?答:奇偶校验码是一种简单的错误检测编码方式,它采用了消息的一位奇偶性作为编码方式。

具体而言,对于一组位数固定的二进制数,在其中加入一个附加位,使得这组数的位数为偶数。

然后将这些二进制数按照某种规则排列,例如相邻的两位组成一组,计算每组中1的个数。

如果某组中1的个数是偶数,则附加位赋值为0,否则为1。

这样,如果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出现了单一位的错误,则会被检测出来。

2. 什么是海明编码?答:海明编码是一种通过添加校验位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的编码方式。

在海明编码中,校验位的数目为2的k次幂个,其中k 表示数据位中最大1的位置数。

具体而言,将原始信息看作一组二进制数,再将这些数按照某种规则排列,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计算出每个校验位的值,并将这些值添加到原始信息中。

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错误的位,则可以通过一系列错误检测和纠正的操作来确定和修复出错的信息位。

二、信息压缩编码1. 什么是霍夫曼编码?答:霍夫曼编码是一种基于无损数据压缩的编码方式,它的特点是可以将原始信息中出现最频繁的字符用最短的二进制码来表示,同时将出现次数较少的字符用较长的二进制码来表示。

具体来说,霍夫曼编码首先对原始信息中的字符进行统计,确定每个字符出现的频率。

信息论与编码习题与答案第三章

信息论与编码习题与答案第三章
解:信道容量
由于 ,每个二元符号的信息量为1bit,14000个符号14000bit的信息,传输14000bit的信息需要时间
不能无失真的传输
=
bit/symbol
(3)当接收为 ,发为 时正确,如果发的是 则为错误,各自的概率为:
则错误概率为:
(4)
从接收端看平均错误概率为
(5)从发送端看的平均错误概率为:
(6)能看出此信道不好。原因是信源等概率分布,从转移信道来看正确发送的概率x1→y1的概率0.5有一半失真;x2→y2的概率0.3有严重失真;x3→y3的概率0完全失真。
(1)接收端收到一个符号后得到的信息量H(Y);
(2)计算噪声熵 ;
(3)计算接收端收到一个符号 的错误概率;
(4)计算从接收端看的平均错误概率;
(5)计算从发送端看的平均错误概率;
(6)从转移矩阵中能看出该新到的好坏吗?
(7)计算发送端的H(X)和 。
解:(1)
(2)联合概率 ,后验概率
H(Y/X)=
解:由题意可知该二元信道的转移概率矩阵为: 为一个BSC信道所以由BSC信道的信道容量计算公式得到:
3-6设有扰离散信道的传输情况分别如图3-17所示。求出该信道的信道容量。
解:信道转移概率矩阵为P= 该信道为离散对称信道DMC
3-7发送端有三种等概率符号 , ,接收端收到三种符号 ,信道转移概率矩阵为
3.1设二元对称信道的传递矩阵为
(1)若P(0)= 3/4,P(1)= 1/4,求H(X), H(X/Y), H(Y/X)和I(X;Y);
(2)求该信道的信道容
其最佳输入分布为
3.3在有扰离散信道上传输符号0和1,在传输过程中每100个符号发生一个错误,已知P(0)=P(1)=1/2,信源每秒内发出1000个符号,求此信道的信道容量。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第7章线性分组码-习题解答-20071206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第7章线性分组码-习题解答-20071206

第7章 线性分组码习 题1. 已知一个(5, 3)线性码C 的生成矩阵为:11001G 011010111⎡⎤⎢⎥=⎢⎥⎢⎥⎣⎦(1)求系统生成矩阵;(2)列出C 的信息位与系统码字的映射关系;(3)求其最小Hamming 距离,并说明其检错、纠错能力; (4)求校验矩阵H ;(5)列出译码表,求收到r =11101时的译码步骤与译码结果。

2.设(7, 3)线性码的生成矩阵如下010101000101111001101G ⎡⎤⎢⎥=⎢⎥⎢⎥⎣⎦(1)求系统生成矩阵;(2)求校验矩阵; (3)求最小汉明距离; (4)列出伴随式表。

3.已知一个(6, 3)线性码C 的生成矩阵为:.0 1 1 1 0 01 1 0 0 1 01 0 10 0 1G ⎥⎥⎥⎦⎤⎢⎢⎢⎣⎡=(1) 写出它所对应的监督矩阵H ;(2) 求消息M =(101)的码字;(3) 若收到码字为101010,计算伴随式,并求最有可能的发送码字。

4.设(6, 3)线性码的信息元序列为x 1x 2x 3,它满足如下监督方程组⎪⎩⎪⎨⎧=++=++=++000631532421x x x x x x x x x (1)求校验矩阵,并校验10110是否为一个码字;(2)求生成矩阵,并由信息码元序列101生成一个码字。

习题答案1. 已知一个(5, 3)线性码C 的生成矩阵为:11001G 011010111⎡⎤⎢⎥=⎢⎥⎢⎥⎣⎦(1)求系统生成矩阵;(2)列出C 的信息位与系统码字的映射关系;(3)求其最小Hamming 距离,并说明其检错、纠错能力; (4)求校验矩阵H ;(5)列出译码表,求收到r =11101时的译码步骤与译码结果。

解:(1)线性码C 的生成矩阵经如下行变换:23132110011001101101011010011100111100111001101101010100011100111⎡⎤⎡⎤⎢⎥⎢⎥−−−−−−→⎢⎥⎢⎥⎢⎥⎢⎥⎣⎦⎣⎦⎡⎤⎡⎤⎢⎥⎢⎥−−−−−−→⎢⎥⎢⎥⎢⎥⎢⎥⎣⎦⎣⎦将第、加到第行将第加到第行得到线性码C 的系统生成矩阵为⎥⎥⎥⎦⎤⎢⎢⎢⎣⎡=111000*********S G (2)码字),,,(110-=n c c c c 的编码函数为[][][]111000*********)(210m m m m f c ++==生成了的8个码字如下(3) 最小汉明距离d =2,所以可检1个错,但不能纠错。

《信息论与编码》习题解答-第三章

《信息论与编码》习题解答-第三章

第三章 信道容量-习题答案3.1 设二元对称信道的传递矩阵为⎥⎦⎤⎢⎣⎡3/23/13/13/2 (1) 若P(0) = 3/4, P(1) = 1/4,求H(X), H(X/Y), H(Y/X)和I(X;Y); (2) 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及其达到信道容量时的输入概率分布;解: 1)symbolbit Y X H X H Y X I symbol bit X Y H Y H X H Y X H X Y H Y H Y X H X H Y X I symbol bit y p Y H x y p x p x y p x p y x p y x p y p x y p x p x y p x p y x p y x p y p symbolbit x y p x y p x p X Y H symbolbit x p X H jj iji j i j i i i / 062.0749.0811.0)/()();(/ 749.0918.0980.0811.0)/()()()/()/()()/()();(/ 980.0)4167.0log 4167.05833.0log 5833.0()()(4167.032413143)/()()/()()()()(5833.031413243)/()()/()()()()(/ 918.0 10log )32lg 324131lg 314131lg 314332lg 3243( )/(log )/()()/(/ 811.0)41log 4143log 43()()(222221212221221211112111222=-==-==+-=+-=-=-==⨯+⨯-=-==⨯+⨯=+=+==⨯+⨯=+=+==⨯⨯+⨯+⨯+⨯-=-==⨯+⨯-=-=∑∑∑∑2)21)(/ 082.010log )32lg 3231lg 31(2log log );(max 222==⨯++=-==i mi x p symbolbit H m Y X I C3.2 解:(1)αα-==1)(,)(21x p x p⎥⎦⎤⎢⎣⎡=4/14/12/102/12/1P ,⎥⎦⎤⎢⎣⎡---=4/)1(4/)1(2/)1(02/12/1)(αααααj i y x P 4/)1()(,4/14/)(,2/1)(321αα-=+==y p y p y p接收端的不确定度:))1(41log()1(41)4141log()4141()2log(21)(αααα---++-=Y H)1log(41)1log(4123αααα---++-= (2))4log()1(41)4log()1(41)2log()1(210)2log(21)2log(21)|(ααααα-+-+-+++=X Y H α2123-= (3))|()();(X Y H Y H Y X I -=);(max )()(Y X C i x p =α,0)(=ααC d d,得到5/3=α 161.0)5/3();max(===C Y X C 3.3∑==⨯++=+=21919.001.0log 01.099.0log 99.02log log )log(j ij ij p p m C0.919*1000=919bit/s 3.4⎥⎥⎥⎦⎤⎢⎢⎢⎣⎡=εεεε-10-10001ij p2/1)()(0)(321===a p a p a p 0)(1=b p2/12/1)1(2/100)|()(),()(222=⨯+-⨯+⨯===∑∑εεi ii ii a b p a p b a p b p2/1-12/12/100)|()(),()(333=⨯+⨯+⨯===∑∑)(εεi ii ii a b p a p b a p b p)()|(log)|();(j i j ji j i b p a b p a b p Y a I ∑=0);(1=Y a Iεεεε2log )1(2log )1(0)()|(log)|();(222+--+==∑j j jj b p a b p a b p Y a I )1(2log )1(2log 0)()|(log)|();(333εεεε--++==∑j j jj b p a b p a b p Y a I当0=ε,1=C 当2/1=ε,0=C 3.5两个信道均为准对称DMC 信道设输入符号概率αα-==1)(,)(21a p a p , (1) 对于第一种信道的联合概率的矩阵为:⎥⎦⎤⎢⎣⎡---------)1(2)1)(1()1)((2)()1(αεαεαεεααεαεp p p p⎥⎦⎤⎢⎣⎡---)()1(εαεp p 3.6⎥⎥⎥⎥⎦⎤⎢⎢⎢⎢⎣⎡=2/1002/12/12/10002/12/10002/12/1P 121log 2121log 214log log )log(41=++=+=∑=ij j ij p p m C3.7解:(1)从已知条件可知:3,2,1,3/1)(==i x p i ,且转移概率⎥⎥⎥⎥⎥⎥⎦⎤⎢⎢⎢⎢⎢⎢⎣⎡=0109101103103525110321)|(i j x y p ,则联合概率⎥⎥⎥⎥⎥⎥⎦⎤⎢⎢⎢⎢⎢⎢⎣⎡==010330110110115215110161)()|(i i j ij x p x y p p ,因为:),()(∑=ij i j y x p y p ,可计算得到31)(1=y p ,21)(2=y p ,61)(3=y p499.16log 612log 213log 31)(=++=Y H(2)175.1910log 10310log 301310log 101310log10125log 1525log 151310log 1012log 61)|(log )()|(=+++++++=-=∑iji j j i x y p y x p X Y H (3)当接收为2y ,发送为2x 时正确,如果发送为1x 和3x 为错误,各自的概率为: 5/1)|(21=y x p ,5/1)|(22=y x p ,5/3)|(23=y x p 它的错误概率为:5/4)|()|(2321=+=y x p y x p p e(4)从接收端看到的平均错误概率为:===∑∑≠≠ji ij ji j i j e p y x p y p p )|()(收733.010/115/110/310/130/115/2=+++++(5)从发送端看到的平均错误概率为:===∑∑≠≠ji ij ji i j i e p x y p x p p )|()(发733.010/115/110/310/130/115/2=+++++(6)此信道不好,因为信源等概率分布,从转移信道来看,正确发送的概率11y x >-为0.5,有一半失真;22y x >-为0.3,严重失真;33y x >-为0,完全失真。

信息论与编码习题解答

信息论与编码习题解答

信息论与编码习题解答信息论与编码习题解答第⼀章1.⼀位朋友很不赞成“通信的⽬的是传送信息”及“消息中未知的成分才算是信息”这些说法。

他举例说:我多遍地欣赏梅兰芳⼤师的同⼀段表演,百看不厌,⼤师正在唱的正在表演的使我愉快,将要唱的和表演的我都知道,照你们的说法电视⾥没给我任何信息,怎么能让我接受呢?请从信息论的⾓度对此做出解释。

(主要从狭义信息论与⼴义信息论研究的内容去理解和解释)答:从狭义信息论⾓度,虽然将要表演的内容观众已知,但是每⼀次演出不可能完全相同。

⽽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新的感官和视听享受。

从这⼀⾓度来说,观众还是可以得到新的信息的。

另⼀种解释可以从⼴义信息论的⾓度来分析,它涉及了信息的社会性、实⽤性等主观因素,同时受知识⽔平、⽂化素质的影响。

京剧朋友们在欣赏京剧时也因为主观因素⽽获得了享受,因此属于⼴义信息论的范畴。

2.利⽤下图(图1.2)所⽰的通信系统分别传送同样时间(例如⼗分钟)的重⼤新闻公告和轻⾳乐,它们在接收端各⽅框的输⼊中所含的信息是否相同,为什么?图1.2 通信系统的⼀般框图答:重⼤新闻是语⾔,频率为300~3400Hz,⽽轻⾳乐的频率为20~20000Hz。

同样的时间内轻⾳乐的采样编码的数据要⽐语⾳的数据量⼤,按码元熵值,⾳乐的信息量要⽐新闻⼤。

但是在信宿端,按信息的不确定度,信息量就应分别对待,对于新闻与⾳乐的信息量⼤⼩在⼴义上说,因⼈⽽异。

第⼆章1.⼀珍珠养殖场收获240颗外观及重量完全相同的特⼤珍珠,但不幸被⼈⽤外观相同但重量仅有微⼩差异的假珠换掉1颗。

(1)⼀⼈随⼿取出3颗,经测量恰好找出了假珠,问这⼀事件⼤约给出了多少⽐特的信息量;(2)不巧假珠⼜滑落进去,那⼈找了许久却未找到,但另⼀⼈说他⽤天平最多6次能找出,结果确是如此,问后⼀事件给出多少信息量;(3)对上述结果作出解释。

解:(1)从240颗珍珠中取3颗,其中恰好有1颗假珠的概率为:22393240239!2!237!240!3!237!11/80240/3C P C====所以,此事件给出的信息量为:I = – log 2P = log 280=6.32 (bit)(2)240颗中含1颗假珠,⽤天平等分法最多6次即可找到假珠,这是⼀个必然事件,因此信息量为0。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第3章信道容量-习题解答-071102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第3章信道容量-习题解答-071102

第3章 信道容量习题解答3-1 设二进制对称信道的转移概率矩阵为2/31/31/32/3⎡⎤⎢⎥⎣⎦解: (1) 若12()3/4,()1/4P a P a ==,求(),(),(|),(|)H X H Y H X Y H Y X 和(;)I X Y 。

i i 2i=13311H(X)=p(a )log p(a )log()log()0.8113(/)4444bit -=-⨯-=∑符号111121*********j j j=132117p(b )=p(a )p(b |a )+p(a )p(b |a )=43431231125p(b )=p(a )p(b |a )+p(a )p(b |a )=4343127755H(Y)=p(b )log(b )=log()log()0.9799(/)12121212bit ⨯+⨯=⨯+⨯=---=∑符号 22i j j i j i j i ,H(Y|X)=p(a ,b )logp(b |a )p(b |a )logp(b |a )2211log()log()0.9183(/)3333i jjbit -=-=-⨯-⨯=∑∑符号I(X;Y)=H(Y)H(Y|X)=0.97990.91830.0616(/)bit --=符号 H(X|Y)=H(X)I(X;Y)=0.81130.06160.7497(/bit --=符号)(2)求该信道的信道容量及其达到信道容量时的输入概率分布。

二进制对称信息的信道容量H(P)=-plog(p)-(1-p)log(1-p)1122C =1-H(P)=1+log()+log()=0.0817(bit/)3333符 BSC 信道达到信道容量时,输入为等概率分布,即:{,}注意单位3-4 设BSC 信道的转移概率矩阵为112211Q εεεε-⎡⎤=⎢⎥-⎣⎦1)写出信息熵()H Y 和条件熵(|)H Y X 的关于1()H ε和2()H ε表达式,其中()log (1)log(1)H εεεεε=----。

信息论与编码第2章习题解答

信息论与编码第2章习题解答

信息论与编码第2章习题解答2.1设有12枚同值硬币,其中⼀枚为假币。

只知道假币的重量与真币的重量不同,但不知究竟是重还是轻。

现⽤⽐较天平左右两边轻重的⽅法来测量(因⽆砝码)。

为了在天平上称出哪⼀枚是假币,试问⾄少必须称多少次?解:分三组,每组4个,任意取两组称。

会有两种情况,平衡,或不平衡。

(1) 平衡:明确假币在其余的4个⾥⾯。

从这4个⾥⾯任意取3个,并从其余8个好的⾥⾯也取3个称。

⼜有两种情况:平衡或不平衡。

a )平衡:称⼀下那个剩下的就⾏了。

b )不平衡:我们⾄少知道那组假币是轻还是重。

从这三个有假币的组⾥任意选两个称⼀下,⼜有两种情况:平衡与不平衡,不过我们已经知道假币的轻重情况了,⾃然的,不平衡直接就知道谁是假币;平衡的话,剩下的呢个⾃然是假币,并且我们也知道他是轻还是重。

(2) 不平衡:假定已经确定该组⾥有假币时候:推论1:在知道该组是轻还是重的时候,只称⼀次,能找出假币的话,那么这组的个数不超过3。

我们知道,只要我们知道了该组(3个)有假币,并且知道轻重,只要称⼀次就可以找出来假币了。

从不平衡的两组中,⽐如轻的⼀组⾥分为3和1表⽰为“轻(3)”和“轻(1)”,同样重的⼀组也是分成3和1标⽰为“重(3)”和“重(1)”。

在从另外4个剩下的,也就是好的⼀组⾥取3个表⽰为“准(3)”。

交叉组合为:轻(3) + 重(1)?=======?轻(1) + 准(3)来称⼀下。

⼜会有3种情况:(1)左⾯轻:这说明假币⼀定在第⼀次称的时候的轻的⼀组,因为“重(1)”也出现在现在轻的⼀边,我们已经知道,假币是轻的。

那么假币在轻(3)⾥⾯,根据推论1,再称⼀次就可以了。

(2)右⾯轻:这⾥有两种可能:“重(1)”是假币,它是重的,或者“轻(1)”是假币,它是轻的。

这两种情况,任意取这两个中的⼀个和⼀个真币称⼀下即可。

(3)平衡:假币在“重(3)”⾥⾯,⽽且是重的。

根据推论也只要称⼀次即可。

2.2 同时扔⼀对骰⼦,当得知“两骰⼦⾯朝上点数之和为2”或“⾯朝上点数之和为8”或“骰⼦⾯朝上之和是3和4”时,试问这三种情况分别获得多少信息量?解:设“两骰⼦⾯朝上点数之和为2”为事件A ,则在可能出现的36种可能中,只能个骰⼦都为1,这⼀种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信息量和熵2.2 八元编码系统,码长为3,第一个符号用于同步,每秒1000个码字,求它的信息速率。

解:同步信息均相同,不含信息,因此每个码字的信息量为 2⨯8log =2⨯3=6 bit 因此,信息速率为 6⨯1000=6000 bit/s2.3 掷一对无偏骰子,告诉你得到的总的点数为:(a) 7; (b) 12。

问各得到多少信息量。

解:(1) 可能的组合为 {1,6},{2,5},{3,4},{4,3},{5,2},{6,1})(a p =366=61 得到的信息量 =)(1loga p =6log =2.585 bit (2) 可能的唯一,为 {6,6} )(b p =361 得到的信息量=)(1log b p =36log =5.17 bit2.4 经过充分洗牌后的一副扑克(52张),问:(a) 任何一种特定的排列所给出的信息量是多少?(b) 若从中抽取13张牌,所给出的点数都不相同时得到多少信息量?解:(a) )(a p =!521 信息量=)(1loga p =!52log =225.58 bit (b) ⎩⎨⎧⋯⋯⋯⋯花色任选种点数任意排列13413!13)(b p =1352134!13A ⨯=1352134C 信息量=1313524log log -C =13.208 bit2.9 随机掷3颗骰子,X 表示第一颗骰子的结果,Y 表示第一和第二颗骰子的点数之和,Z 表示3颗骰子的点数之和,试求)|(Y Z H 、)|(Y X H 、),|(Y X Z H 、)|,(Y Z X H 、)|(X Z H 。

解:令第一第二第三颗骰子的结果分别为321,,x x x ,1x ,2x ,3x 相互独立,则1x X =,21x x Y +=,321x x x Z ++=)|(Y Z H =)(3x H =log 6=2.585 bit )|(X Z H =)(32x x H +=)(Y H =2⨯(361log 36+362log 18+363log 12+364log 9+365log 536)+366log 6=3.2744 bit)|(Y X H =)(X H -);(Y X I =)(X H -[)(Y H -)|(X Y H ]而)|(X Y H =)(X H ,所以)|(Y X H = 2)(X H -)(Y H =1.8955 bit或)|(Y X H =)(XY H -)(Y H =)(X H +)|(X Y H -)(Y H而)|(X Y H =)(X H ,所以)|(Y X H =2)(X H -)(Y H =1.8955 bit),|(Y X Z H =)|(Y Z H =)(X H =2.585 bit)|,(Y Z X H =)|(Y X H +)|(XY Z H =1.8955+2.585=4.4805 bit2.10 设一个系统传送10个数字,0,1,…,9。

奇数在传送过程中以0.5的概率错成另外一个奇数,其余正确接收,求收到一个数字平均得到的信息量。

解:8,6,4,2,0=i √);(Y X I =)(Y H -)|(X Y H因为输入等概,由信道条件可知,⎪⎪⎩⎪⎪⎨⎧=++++====101)8181818121(101)(101)(为偶数为奇数i i y p i i y p 即输出等概,则)(Y H =log 10)|(X Y H =)|(log )(i j jjiix y p yx p ∑∑-=)|(log )(i j j i j i x y p y x p ∑∑-偶-)|(log )(i j j i j i x y p y x p ∑∑奇=0-)|(log )(i j j i j i x y p y x p ∑∑奇= -)|(log )|()(97,5,3,1i i i ii ix y p x yp x p ∑=,-)|(log )|()(97531i j j i i i jix y p x yp x p ∑∑≠,,,,==101⨯21log 2⨯5+101⨯21⨯41log 8⨯4⨯5=4341+=1 bit );(Y X I =)(Y H -)|(X Y H =log 10 -1=log 5=2.3219 bit2.11 令{821,,u u u ,⋯}为一等概消息集,各消息相应被编成下述二元码字 1u =0000,2u =0011,3u =0101,4u =0110,5u =1001,6u =1010,7u =1100,8u =1111通过转移概率为p 的BSC 传送。

求:(a)接收到的第一个数字0与1u 之间的互信息量。

(b)接收到的前二个数字00与1u 之间的互信息量。

(c)接收到的前三个数字000与1u 之间的互信息量。

(d)接收到的前四个数字0000与1u 之间的互信息量。

解:即)0;(1u I ,)00;(1u I ,)000;(1u I ,)0000;(1u I)0(p =4)1(81⨯-p +481⨯p =21)0;(1u I =)0()|0(log1p u p =211log p-=1+)1log(p - bit)00(p =]2)1(4)1(2[8122p p p p +-+-=41)00;(1u I =)00()|00(log 1p u p =4/1)1(log 2p -=)]1log(1[2p -+ bit)000(p =])1(3)1(3)1[(813223p p p p p p +-+-+-=81)000;(1u I =3[1+)1log(p -] bit)0000(p =])1(6)1[(814224p p p p +-+-)0000;(1u I =42244)1(6)1()1(8log p p p p p +-+-- bit2.12 计算习题2.9中);(Z Y I 、);(Z X I 、);,(Z Y X I 、)|;(X Z Y I 、)|;(Y Z X I 。

解:根据题2.9分析)(Z H =2(216log 2161+3216log 2163+6216log 2166+10216log21610+ 15216log 21615+21216log 21621+25216log 21625+27216log21627) =3.5993 bit);(Z Y I =)(Z H -)|(Y Z H =)(Z H -)(X H =1.0143 bit );(Z X I =)(Z H -)|(X Z H =)(Z H -)(Y H =0.3249 bit );,(Z Y X I =)(Z H -)|(XY Z H =)(Z H -)(X H =1.0143 bit )|;(X Z Y I =)|(X Z H -)|(XY Z H =)(Y H -)(X H =0.6894 bit )|;(Y Z X I =)|(Y Z H -)|(XY Z H =)(X H -)(X H =0 bit2.14 对于任意概率事件集X,Y,Z ,证明下述关系式成立 (a))|,(X Z Y H ≤)|(X Y H +)|(X Z H ,给出等号成立的条件 (b))|,(X Z Y H =)|(X Y H +),|(Y X Z H (c)),|(Y X Z H ≤)|(X Z H证明:(b) )|,(X Z Y H =-∑∑∑xyzx yz p xyz p )|(log )(=-∑∑∑xyzxy z p x y p xyz p )]|()|(log[)(=-∑∑∑xyzx y p xyz p )|(log )(-∑∑∑xyzxy z p xyz p )|(log )(=)|(X Y H +)|(XY Z H (c) ),|(Y X Z H =-∑∑∑xyzxy z p xyz p )|(log )(=∑∑xyxy p )([-∑zxy z p xy z p )|(log )|(]≤∑∑xyxy p )([-∑zx z p x z p )|(log )|(]=-∑∑∑xyzx z p xyz p )|(log )(=)|(X Z H当)|(xy z p =)|(x z p ,即X 给定条件下,Y 与Z 相互独立时等号成立 (a) 上式(c)左右两边加上)|(X Y H ,可得)|(X Y H +),|(Y X Z H ≤)|(X Y H +)|(X Z H于是)|,(X Z Y H ≤)|(X Y H +)|(X Z H2.28 令概率空间⎥⎥⎦⎤⎢⎢⎣⎡-=21,211,1X ,令Y 是连续随机变量。

已知条件概率密度为⎪⎩⎪⎨⎧≤-<-=其他,022,41)|(x y x y p ,求:(a)Y 的概率密度)(y ω (b));(Y X I(c) 若对Y 做如下硬判决⎪⎩⎪⎨⎧-≤⋯⋯-≤<-⋯⋯>⋯⋯=1,111,01,1y y y V求);(V X I ,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解:(a) 由已知,可得)1|(-=x y p =⎪⎩⎪⎨⎧⋯⋯≤<-⋯⋯elsey 01341)1|(=x y p =⎪⎩⎪⎨⎧⋯⋯≤<-⋯⋯elsey 03141)(y ω=)1(-=x p )1|(-=x y p +)1(=x p )1|(=x y p=⎪⎪⎪⎪⎩⎪⎪⎪⎪⎨⎧⋯⋯≤<⋯⋯≤<-⋯⋯-≤<-⋯⋯else y y y 0318111411381(b) )(Y H C =⎰⎰---+⨯11134log 4128log 81=2.5 bit )|(X Y H C =⎰--=-=-=-13)1|(log )1|()1(dy x y p x y p x p ⎰-===-31)1|(log )1|()1(dy x y p x y p x p=dy dy ⎰⎰----311341log 412141log 4121 =2 bit);(Y X I =)(Y H C -)|(X Y H C =0.5 bit (c) 由)(y ω可得到V 的分布律再由)|(x y p 可知5.14log 2412log 21)(=⨯+=V H bit 2]2log 212log 21[21)|(⨯+=X V H =1 bit);(V X I =)|()(X V H V H -= 0.5 bit2.29 令)(1x Q 和)(2x Q 是同一事件集U 上的两个概率分布,相应的熵分别为1)(U H 和2)(U H 。

(a)对于10≤≤λ,证明)(x Q =λ)(1x Q +)1(λ-)(2x Q 是概率分布 (b))(U H 是相应于分布)(x Q 的熵,试证明)(U H ≥λ1)(U H +)1(λ-2)(U H证明:(a) 由于)(1x Q 和)(2x Q 是同一事件集U 上的两个概率分布,于是)(1x q ≥0,)(2x q ≥0dx x q x⎰)(1=1,dx x q x⎰)(2=1又10≤≤λ,则)(x q =λ)(1x q +)1(λ-)(2x q ≥0dx x q x⎰)(=dx x q x⎰)(1λ+dx x q x⎰-)()1(2λ=1因此,)(x Q 是概率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