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王小波PPT

合集下载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1984~1988年 美国匹兹 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 究生,获硕士学位。
王 小 波 在 美 国 农 场 歇 息
在美国西部旅游
1988~1992年 讲师。 1992~1997年 自由撰稿 人。 1997年4月11日逝世于北 京(因心脏病突发)。
• “王小波”这三个字事实上成人· 自由思想家。”
主题:
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 是不幸的,——那意味着 自由被扼杀 而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 安之若素 于此应有省悟——敢于无 视别人对你生活的设置
主题中心
• 对压抑的痛恨、对逆来顺受的贬斥和 对自由精神的向往
艺术特色
1、对比手法的运用
①“猪”和“人”对比
杂文中的“我”在猪被围剿时 因为“不敢对抗领导”而处于 “内心的矛盾”之中,显示了人 的反抗意志多么无力。

王小波杂文的特色就是以故事的讲述展 开讽喻性的比附,把复杂的说理赋予到有趣 的“故事”之中。
背 景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 再教育,很有必要”
知青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和边 疆,在各自立足的土地上留下了艰苦奋斗的足迹。 “上山下乡”的故事曾经感染和激励了无数的中 国人。正是千千万万知青的无私奉献,有力地支 援了中国边远落后地区的建设,并向那里输送了 知识和文化。
•为什么一只猪会成为英雄?
文革环境
在这个世界里,由于政治上的钳制,
人的精神处于极度压抑的状态,形成了普
遍性的孤独、封闭、愚昧。
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极端世界中,对
环境的反抗,对自由的追求,反而造就了 更加动人的力量。
问题探讨:
特立独行的含义是什么?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 不同流俗。出自《礼记· 儒行》:“其特立独行, 有如此者。”

浪漫骑士王小波—作品简介及风格赏析pptx

浪漫骑士王小波—作品简介及风格赏析pptx
摘自:《爱你就像爱生命》 — 王小波
3、语言特点
幽默 粗俗 浪漫 反叛Βιβλιοθήκη 王小波作品中的 后现代性特征
研究现状
(一)以自由主义为视角的王小波思想研究 (二)考察其后现代性特征的王小波作品研究 (三)置于传媒言说语境中的王小波现象研究
1.解构—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
1、人物形象的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大 多没有固定的、具体的主人公,人物的主体身 份可以随着叙事的发展而变化。《时代三部曲》 中,主人公的名字都叫王二,但,这些王二并 不是一个具体角色,而是一个符号。王二的身 份、年龄等随着作品内容的需要会不断变化。 2、情节的不确定性:在写作中不建构由开端发 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层次,不寻求事物发展的线 性因果关系,所叙述的事件变成了断断续续的 碎片。
作品片段
《沉默的大多数》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有着正常的性取向。咱 们这些人见到满大街都是漂亮的异性,就会 感到振奋。作为一个男人,我很希望到处都 是美丽的姑娘,让我一饱眼福——女人的想 法就不同,他希望到处都是漂亮的小伙子。
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 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 却使我感到莫大的恐慌。因为高尚的思想和 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 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
我发觉我是一个坏小子,你爸爸说的一点也不错。可是我现在不坏了,我有了良心。我的良心就是你。真的。 你劝我的话我记住了。我将来一定把我的本心拿给你看。为什么是将来呢?啊,将来的我比现在好,这一点我 已经有了把握。你不要逼我把我的坏处告诉你。请你原谅了这一点男子汉的虚荣心吧。我会在暗地里把坏处去 掉。我要自我完善起来。为了你我要成为完人。现在杭州天气恐怕不是太宜人。我祝你在“天堂”里愉快。请 原谅我的字实在不能写得再好

王小波

王小波

• 王小波曾说:他的《黄金时代》, “从二十岁时就开始写,到将近四 十岁时才完篇,其间很多次的重写。 现在重读当年的旧稿几乎每句话都 会使我汗颜,只有最后的定稿读起 来感觉不同。”从这可看出,王小 波的写作是很认真,很慎重的。
• 1997年,王小波意外去世。他的去世成就了 “王小波热”,他的作品也被文化界认可, 甚至推崇。 • 他的妻子李银河如此看待王小波的作品: “一是它独特的思路,一是它独特的语言风 格。他的思路属于自由人文主义,是在经历 过思想浩劫的国度硕果仅存的自由和独立思 考精神的结晶;他的语言犀利幽默,妙趣横 生,是一种极具个人特色的文字。” • 这样的概括是公允的,王小波作品的价值和 意义正在于此。
王小波
• 一、生平简介(1952——1997) • 王小波,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8 年 去云南插队。当过民办教师、工人。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 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 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再学计算 机,在统计系当助教。回国后,曾任 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 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 京。
• 王小波以科学、理性、智慧为武器,通 过幽默、游戏、嘲弄、反讽等方式,攻 击了畸形的文化心理与文化现实,攻击 了愚昧、平庸、偏执、盲从、思想贫乏。 • 而民间立场与“业余爱好者”的心态, 使他在进行这种种“智愚之辩、明暗之 辩、通会通达通顺与矫情糊涂迷信专钻 死胡同的专横之辨”时,常能够做到 “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
• 小说代表作有《时代三部曲》 (《黄金时代》、《白银时 代》、《青铜时代》),电影 文学剧本《东宫· 西宫》;还 有数十万字的杂文、随笔,结 集为《我的精神家园》、《沉 默的大多数》。
附:《东宫西宫》 简介

大学语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讲解PPT

大学语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讲解PPT
✓ 讽刺人们对这种生活安之若素 ✓ 因此应有醒悟,敢于反抗他人对自己生
活的控制
1、对比手法的应有 ①“猪”和“人”的对比 散文中的“我”在猪被围剿时因为“不敢对抗领导”而处于“内心的矛盾”之 中,显示了人了反抗意志多么无力。 ②“对生活作种种设置”和“自由地生活和存在”的对比 我们已经习惯于设置别人或者被别人设置,我们甚至已经忘记了去思索 我们的这种存在是否合理,这也许是人的最大悲哀。 2、幽默、戏谑和反讽的语言技巧 王小波特别强调写作的“有趣”,其文章语句幽默,经常夹杂一些北京口 语,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 3、象征性的笔法 猪的境遇的喻义——象征大多数人的生存处境
通过这只“猪”的经历给我们人生以思考,当我们人生 被设置后,我们要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不是听之任之。
特点:(高度拟人化)
1、像山羊一样敏捷 2、不安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 3、习惯于独立特行 4、对知识青年好 5、敢于斗争 6、对邪恶势力有着高度的警惕性 7、岁月的磨难使猪的本性发生了 改变,对人变得更加冷漠和不信任
一个有良知的下乡知识青年 同情这只猪 不敢对抗领导 不安于现状,向往理想 对这只“独立特行的猪”的敢作敢为充满了钦佩和激赏
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 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 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 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
✓ 被他人设置和安排的生活是不幸的,意 味着自由被扼杀
1、反思历史 “文化革命”有几分像集体性的癔症,整个社会成了施虐狂 与受虐狂的密室,那是高调加虚伪的年代,一个不理智的 时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是知识分子的大不幸 2、联系时代背景,不难体会王小波笔下这头猪的复杂内 涵:一方面,这头猪代表了个性和野性,具有一种反对规 矩,无视律令的意义;另一方面,这头猪的野性和个性上 长着獠牙的,只有反抗的姿态,匮乏反抗的意义。这呈现 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ppt课件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ppt课件
18
从本文可看出30多年前的中国社会有以下的特点 :人们的文化生活单调、愚民政策的猖獗。 受政治的高压,一般群众比较麻木,对追求自由 的人们不理解 当时的不少当政者对老百姓采取专制管理,蔑视 人们对正当自由的追求 当时的中国社会比较教条古板,人的尊严、人的 自由得不到保障人性的堕落、人性丑恶面的展露 、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22
“特立独行”的含义
勇气 价值
反抗压制 追求自由
表现
特立独行
23
谢谢观赏
24
11
写作风格、语言特点、文体
• 第一人称叙事 • 创作独特,有想象力,不乏理性精神 • 语言平实,有幽默感,讽刺(反讽)的风格
叙说不同人物的生存状态
• 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实,犀利深刻而具温 情与善意
• 本文是现代寓言体
12
• “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将动物的生活 习性拟人化
• “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 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花花公子,拟人化, 反语——贬义词褒用,讽刺效果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1
目录
作者
导读
文本 分析
评价
思考
2
作者
王小波:(1952年-1997年4月11日),北京 人,作家。 年轻时在云南农场作过知青,插过队,作过工人 、老师。 1978年至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 1984年赴美。 1988年获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北
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1992年后开始成为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北京。
• 写作风格:幽默而严肃,活泼而平实,犀利 深刻而具温情与善意。“冷幽默”,使人冷 峻不禁,却又使人深思不已。
• 作者态度:严肃而平实,行文却跳荡活泼。 批判相当犀利,但是这批判锋芒的背后,却 是作者对社会,对人群的热切的关爱。 7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PPT课件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PPT课件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 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 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 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 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 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 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 驱。”
(二)从现实中发现生活的荒谬

以黑色幽默的口吻叙述生活的荒诞逻辑,颠覆 传统的权威话语秩序。
《关于崇高》
二、主要作品


《黄金时代》(1992)、《白银时代》 (2019)、《青铜时代》(2019)三部中长 篇小说集(合称《时代三部曲》)等。 20世纪90年代开始思想随笔写作,出版有《思 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 多数》等。
三、王小波其人
浪漫骑士· 行吟诗人· 自由思想 家
日本人爱把人生喻为樱花,盛开了, ——李银河 很短暂,然后就凋谢了。小波的生命 就像樱花,盛开了,很短暂,然后就 溘然凋谢了。……在我心目中,小波 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 位自由思想者。· · · · · · 我第一次和他单 独见面是在《光明日报》社,那时我 大学刚毕业,在那儿当个小编辑。我 们聊了没多久,他突然问:你有朋友 没有?我当时正好没朋友,就如实相 告。他单刀直入地问了一句:“你看 我怎么样?”我当时的震惊和意外可 想而知。他就是这么浪漫,率情率性。

《似水流年》《三十而立》

流年似水,日月如梭。很多事情已经过去了。在七三年 元旦回首六七年底,很多事情已经发生,还有一些事将 要发生。无论未发生和己发生的事,我都没有说得很清 楚。这是因为,在前面的叙述中,略去一条重要线索。 这就是在我身上发生了很多变化。有些变化已经完成, 有些变化正在发生。
“走在大街上,汇入滚滚的人流,我想到三十三年前,我从我爸爸那儿 出来,身边也有这么许多人,那一回我急急忙忙奔向前去。在十亿同胞 中抢了头名,这才从微生物长成一条大汉。今天我又上路,好像又要抢 什么头名,到一个更宏观的世界里去长大几亿倍。”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王小波与其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王小波与其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第十四讲 王小波散文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 教学目标: • 1、掌握文中“猪”的文化意义。 • 2、熟悉王小波的写作态度和所表达的情感。 • 3、了解作品的写作特点。 • 教学重点: • 1、文中“猪”的文化意义。 • 教学难点: • 1、作品的写作特点。 • 教学方法手段: •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 • 课时安排: • 2学时。
迹,最后当农场的领导要对它“专政”时,它 成功地逃了出去,获得了自由。
三、作品赏析(讲解)
阅读第三部分第5段。写我一直很怀念“猪兄”。 6.作者为什么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三、作品赏析(讲解)
第三部分小结: 写我一直很怀念“猪兄”。
三、作品赏析(讲解)
主题思想: 猪的特异的表现,说明了追求自由的精神永远 不会泯灭。在作者笔下,这只猪因为摆脱了猪 的普遍命运,具有自然,野性的特征,成为反 抗压制、追求自由的象征——主题本文所阐述 的是一个形似幽默,其实极严正的主题,是一 种人生境况的揭示。作者的态度骨子里是很严 肃,很坚定的。
二、作者简介
王小波,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广播。自 一九九七年四月十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乎全部 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 波热”的文化现象。出版作品有:《黄金时代》、 《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 园》、《沉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地 久天长》;纪念、评论集有:《浪漫骑士》、 《不再沉默》、《王小波画传》。与张元合著的 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在阿根廷国际电影节上 获得最佳编剧奖。同年,电影《东宫·西宫》入 围嘎纳电影节。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作者简介
王小波(1952-1997),北京人,当代著名学者、作 家。1968年赴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 中国人民大学 贸易经济系,后留校任教。1984年至l988年在美国匹 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 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0 日病逝于北京。王小波,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广 播。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乎全 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 热”的文化现象。出版作品有:《黄金时代》、《白 银时代》、《青铜时代》、《我的精神家园》、《沉 默的大多数》、《黑铁时代》、《地久天长》;纪念、 评论集有:《浪漫骑士》、《不再沉默》、《王小波 画传》。与张元合著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在阿 根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编剧奖。同年,电影《东 宫西宫》入围嘎纳电影节。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的猪》课件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的猪》课件
• 5. 写作特点 –结合个人经验,又超越个人经验 –结合个人经验——从“我”经历 的一只猪的遭遇和性情谈起 –超越个人经验——体现了理性的 力量
三、文本分析
• 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之 处刺上一刀,尖锐犀利
• 从人所常见、又有所不见之处着笔
三、文本分析
• 严肃主题,出之以幽默诙谐之笔 • 有深度,别具慧心——思想随笔的
严肃主题不必全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 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中心意旨在 读者的阅读兴奋中深入其心。
3、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 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 无视吗?
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这种队 生活自由地追求要实现起来问题很多:政 府、社会、思想专制、风俗习惯、陈腐观 念都会对我们的自由选择构成障碍,所以 关键是体会“特立独行”的意义:即被他 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因为那 意味着自由的被扼杀。人们于此应当有所 觉醒,敢于无视别人对你的生活的“正义 的”却是粗暴的设置。
三、文本分析
• 王小波笔下之猪 –不同于流俗、不宥于成规的“反 潮流”者 –敢于狂奔,终于长出獠牙 –潇洒,冷静,警惕
三、文本分析
• 猪的境遇的喻义——象征大多数人 的生存处境 –有一种力量,时时在企图左右我 们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 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去取 –而我们浑然不觉,安然处之
三、文本分析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
一、焦点问题
• 1. 严肃主题
–对人生价值取向和自由选择的思考
• 2. 文章风格
–以幽默笔触写作严肃题材
王二小波、(思195想2—随199笔7),北京人。
“文革”中在云南农场、山东农村从
• 1990年代事 年农 大以业学来劳毕的动业,。一后1种9在8重8北年要京获当写美工国作人匹形。兹1式堡98大2

最新王小波介绍ppt演示教学精品课件

最新王小波介绍ppt演示教学精品课件

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
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但是疲惫的种猪往往摆出一种肉猪才有的正
人君子架势,死活不肯跳到母猪背上去。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
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的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
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
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的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
王小波介绍( jièshào)ppt
第一页,共12页。
生前(shēán)寂寞,死后哀荣
王小波生前没有受到大陆文坛的承认。《黄金时代》的出版非常艰难。 1994年,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终于在大陆出版了,华夏出版社搞了一个研讨会,一共只有20 多个人(gèrén)参加,李银河亲自上阵做了会议记录。 这是由于它是最先在台湾一杂报刊上连载,当时王小波本人正在美国留学。并且书中对文革的 书写被一些人排斥。不得不提的是《黄金时代》这本书王小波写了十年余。 97年王小波的去世促成了文化界对他的认可和推崇。
第二页,共12页。
2 / 12
杂文
王小波著名的杂文有《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 多数》,热衷于歪曲(wāiqū)推理、反讽、黑色幽默。
(zá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
wén) 该怎样生活。
牛猪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ɡàn huó),后者的主题是长肉...
“中文软件(严氏By×)我用着尚好,而且又用C语言仿编了一个,程序是我的,拼音字 典是人家的,执此招摇撞骗,骗了一些钱。 我现在软件写得出神入化,并做出了各种写小说的工具,别人的软件已不用了。 不过现在我对微机(wēi jī)已无兴趣,因为发现写小说也可赚到钱。 从今年初开始写长篇,首先做了写长篇的专用软件,现在基本调通,开始写了。”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

主要内容
• 王小波笔下的猪可谓是“ 性情中猪”:
• “猪兄” 1.象山羊一样敏捷; 2.不安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 3.习惯于特立独行; 4.对知识青年好; 5.善于斗争,敢于斗争; 6.对邪恶的势力有着高度的警惕性; 7.岁月的磨难使猪的本性发生了改变,对人变
得更加冷漠和不信任。
精选可编辑ppt
2、幽默、戏谑和反讽的语言技巧
王小波特别强调写作的“有趣”, 其文章语句幽默,经常夹杂一些北 京口语,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叙述方 式。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 3、象征性的笔法
猪的境遇的喻义
——象征大多数人的生存处境
有一种力量,时时在企图左右我们 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 准备前途,决定去取;而我们浑然不觉, 安然处之。
1978~1982年 中国人 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
1982~1984年 中国人 民大学一分校教师。开始 写作《黄金时代》。
精选可编辑ppt
5
1984~1988年 美国匹兹 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 究生,获硕士学位。








精选可编辑ppt
6

在美国西部旅游
精选可编辑ppt
7
1988~1992年 讲师。 1992~1997年 自由撰稿 人。 1997年4月11日逝世于北 京(因心脏病突发)。
• “ 人也好,动物也罢, 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 运。”
• 压抑自由
精选可编辑ppt
29
主题:
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 是不幸的,——那意味着 自由被扼杀
而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 安之若素
于此应有省悟——敢于无
视别人对你生活的设置

王小波讲课课件

王小波讲课课件
精选可编辑ppt
作为一名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 会学家,李银河近年来有众多的言 行惹人注目。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静 悄悄的性革命———这是她研究中 国性文化10多年来最大的感受。 2005年12月,李银河“广州婚前 行为达86%”的观点引发争议。在 另一次讲话中,指出“70%的北京 人有婚前性行为”。 ·2005年8月, 主张实行卖淫非罪化,根治对性工 作者犯罪。 2006年3月,李银河的“同性婚姻
精选可编辑ppt
14
人物评价:
他是目前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他是中国近 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的 作品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 底的反讽刺。他还做了从来没有人想作和做也 没才力做到的事,他唾弃中国现代文学那种软, 伤感和谄媚的传统,而秉承罗素,伯尔.卡尔维 诺他们的批判,思考和想象的精神,同时把这 个传统和中国古代小说的游戏精神作了一个创 造性的衔接。
体的名词,就现在大学生 活中,你觉得我们该如何 去定义“自由”?你是否 同意王小波对自由的观点?
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
又有趣,自由是多么美
好。
精选可编辑ppt
16
谢谢观赏,其他。
精选可编辑ppt
17
李银河,中国第一位 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著 名作家王小波之妻。 1952年生于北京。美 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 士。1999年被《亚洲 周刊》评为中国50位 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精选可编辑ppt
9
作品介绍(一)
小说节选: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骟的过程,人一天天老
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骟的牛一样.可 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 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我仿佛已经很老了,又好像 很年轻.革命时期好象是过去了,又仿佛还没开始.爱情仿 佛是结束了,又好像还没有到来.我仿佛中过了头彩,又好 像还没到开彩的日子.这一切好像是结束了,又仿佛是刚刚 开始。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而阴茎倒挂下来。

工作与人生 课件

工作与人生 课件
16
四、人活着要追求生活的意义
●我们应当对自己的生活高度负责,不要流于 形式。
●你认为你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应当怎样避免 你的生活流于形式? 追求高尚、清洁、充满快
乐的生活,要坚持原则, 决不向生活低头。
17
写作议论文怎样展开思路?

宽容是美德
●1、因果思维

1)、宽容的思想根基是理解人和尊重人。
13
14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 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 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 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 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 业一子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15
三、“心胸”在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符合自己的“心胸”—— 我在生活中要达到的最低目标。 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2)、宽容的人受人欢迎。

3)、宽容可以为他人留下改正的空间。
● 4)、宽容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 5)、宽容可以显示宽容者的自信和力量。
18
●2、所属思维

1)、宽容既是宽厚又是容忍。

2)、宽容既有对朋友的宽容,又有对敌人的宽容。
19
●3、递进思维

1)、懂得宽容还要懂得怎样宽容。(逻辑思维)

2)、青年要学会宽容,老年人要保持宽容。(时
空递进)

3)、宽容善意的过错,宽容恶意的过错,宽容屡
教不改的过错。(程度递进)
20
●4、对比思维 ●1)、宽容——纵容(过头) ●2)、宽容——苛刻(不足)
21
●宽容是美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

1984~1988年 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
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8~1991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
师。

1991~1992年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
讲师。

1992~1997年 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 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
北京。终年46岁。
“时代三部曲”是王小波作品的精华, 其中以喜剧精神和幽默口吻,述说人类生存状 况的荒谬故事,故事背景跨越各种年代,描写 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展 示了知识分子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命运,代 表着王小波对文学的理解和他异于寻常的艺术 水准。
开 篇 语
缅怀一位逝去的作家,最好 的方式就是用心去品读他的文字。
王小波
• 王小波(1952~1997年)当 代著名学者、作家,汉族。 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 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 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王小波为人、为文都颇有特 立独行的意味,其写作不乏 “智慧”、“自然的人性 爱”“有趣”,别具一格, 深具批判精神。自称师承穆 旦(查良铮) 。
人活在世界上,就如站在一个迷宫面前,有很多的 线索,很多岔路,别人东看看,西望望,就都走过去了。 但是我们就一定要迷失在里面。这是因为我们渺小的心灵 里,容不下一个谜,一点悬而未决的东西。所以我们就把 一切疑难放进自己心里,把自己给难8~1970年 云南农场知青。

1971~1972年 山东牟平插队;后担
任民办教师。

1972~1973年 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
工人。

1974~1978年 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
工人。

1978~1982年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
济系学生。

1982~1984年 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
主题中心:对压抑的痛恨、对逆来顺受的 贬斥和对自由精神的想望。
王小波语录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 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 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
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 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