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研究论文

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研究论文

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研究论文xx年xx月xx日•引言•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基本理论•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实践探索•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困境与挑战目•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优化路径•结论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传统中国社会的德治文化与现代法治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法治与德治结合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但社会治理中一些问题依然突出,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解决。

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和理论推演等,贯穿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

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法治与德治的历史渊源及理论基础、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比较分析、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三个方面。

创新点在于将历史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同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模式和政策建议。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02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基本理论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和稳定性,主张通过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以法治国理论概述法治的重要性法治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公正、无罪推定、法律至上等基本原则。

法治的基本原则以法治国存在难以克服法律本身局限性、无法完全解决道德和伦理问题等局限性。

法治的局限性道德规范的作用以德治国主张通过道德规范来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道德的重要性以德治国强调道德的内在力量和软约束作用,认为道德可以激发人们的内在动力,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道德规范的特点道德规范具有普遍性、自律性、非强制性等特点,与法律规范相比具有更为深入人心的约束作用。

以德治国理论概述相互区别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手段,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领域。

浅析“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与时代意义

浅析“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与时代意义

浅析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及其时代意义内容提要: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德法并重,德法同施,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治国理论的新发展,是加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关键词: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结合时代意义在今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探索又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一、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德法并重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

总结中西方历史,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1、法治以德治为基础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律的产生以道德为基础,以正义和善为价值依托和最终归宿。

道德是立法的基础,是司法的思想保障,在法律未涉及的领域,道德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道德具有法律所没有的灵活性,其影响也更为普遍和深远。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人文系10级政教班韩东生10010106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德治国"儒家思想与当今的"以德治国" 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

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

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和境界的根基和出发点。

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大学》、《中庸》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后世儒家,无论是董仲舒的宇宙论,还是宋明理学的本体论,都只是在理论层面上论证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必然性而已。

在当今社会,古代德治主义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为我所用,但其思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二、“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

所谓"民本"就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的。

孟子的"仁政"理论就是以民本为基础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看来,人民是宝贵的,不能忽视人民的利益和疾苦。

荀子引用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

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儒家的"德治"思想,表现出它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

虽然民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它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当确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神圣观念,并以之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具本质意义的特征和要求。

以德治国与大学生道德教育

以德治国与大学生道德教育

第!"卷第!期!##!年$月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1(),23),4,(5+/6(378&*9!":&9!;)/9,!!!!!!!!!!!!!!!!!!!!!!!!!!!!!!!!!!!!!!!!!!!!!!!!!!!!!!!!!!!!!!!!##!“以德治国”与大学生道德教育"郭正怀(湘潭大学物理系,湖南湘潭<===#>)摘要: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把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治国方略,是我党治国方略上的新进展。

“以德治国”具体到高校来说,就是以德治校,以德修己,以德育人。

因此,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要正确认识理解德治、法治、人治等相互关系,以“两课”教育为主渠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

关键词:以德治国;依法治国;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A>BC=(!##!)#!A#=$B A#$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是对我们党安邦治国的基本方略的精辟概括,是我党治国方略上的新进展。

具体到高等学校来说,就是以德治校、以德修己、以德育人。

因而,对于高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高校对社会道德建设有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这些作用不仅仅体现在高校本身这个文明园地,更主要体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德育人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以德治国”不能停留在纯学术层面的探讨或者空洞的说教上,要把它融入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认真学习“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在高校是势在必行的。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一、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
以德治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党的治国思想的进一步完善,以德治国应坚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国家和人民为重保障公民和个人合法权益,以人为本、德治与法治统一等四个原则,实现以德治国应以道德的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着手。

二、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

它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绐终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

这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重意义: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觉悟。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夯实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篇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摘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同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是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规范和调节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法制和德治相结合。

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辩证关系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法治和人治有着实质性的区别,人治会因为统治者看问题的态度而实行不同的制度。

亚理士多德在谈人治与法治时就明确的指出:“让一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订得良好的法律”。

以德治国指的是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以德治国与中外历史曾经存在上的“德治”有着本质上的的区别,因此需要明确以德治国和传统“德治”之间的的界限。

传统的“德治”的核心,是把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大权寄托在统治者的个人素质上。

统治者拥有最大权力而不用受任何制度的约束,本质上是“人治”的理念。

历史表明,当个人权力不受任何强制力制约时,就会导致政治的不稳定与社会的不平等。

邓小平曾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文革”以来的经验教训时就深刻地指:“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政治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所以,邓小平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重要性。

他还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就必须加强法制。

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关于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摘要:孔子强调士人要积极出仕,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强调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德治。

他认为统治者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同时以仁政,富民、利民等政治伦理思想为统治思想。

以这些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然有很好的启发意义论文关键词:积极出仕:为政以德;政治伦理:现代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影响太大。

学者更多的谈孔子关于个人修养问题,也就是说更多的关注孔子个人伦理的论述.而很少关注孔子关于社会伦理的论述.这其中就包括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未被充分挖掘。

本文就试图粗略谈一下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

一孔子的儒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为了“出仕”而用.因此在他与弟子的言论中有很多涉及到政治伦理的问题。

现简要论述如下:第一.君子要积极出仕.要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职责的政治伦理思想。

孔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人世者.在“仕”与“隐”的态度上.孔子主张为人臣者应出来辅君治国,不应避世隐居。

这样方合乎礼法伦常,他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如与长沮、桀溺的对话:长沮、桀溺耦而耕:“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援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日:“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阿。

子路回来把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听后,发了一番感叹,对子路说,我们总不能和飞鸟走兽一起生活吧。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分子.如果天下太平,我才不会去求改变呢。

在《论语》中,类似的章节还有好几处。

例如与晨门的对话,与荷藤丈人的对话,与楚狂接舆的对话等。

这些人都不同意孔子“知其不可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影响太大。

学者更多的谈孔子关于个人修养问题,也就是说更多的关注孔子个人伦理的论述.而很少关注孔子关于社会伦理的论述.这其中就包括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未被充分挖掘。

本文就试图粗略谈一下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

孔子的儒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为了“出仕”而用.因此在他与弟子的言论中有很多涉及到政治伦理的问题。

浅论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以德治教

浅论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以德治教

浅论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摘要]重视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是重视“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

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结合起来。

[关键词]德治以德育人以德治教人才培养在新世纪来临之初,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强调以法治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策略,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建设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的伟大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德治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民主、法治的基础,又是实现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手段。

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重任,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结合起来。

一、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是“德治”和“以德治国”的基础“德治”是我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的措施包括许多方面,其中特别重要的方面就是“德教”,儒家据此提出了“德教为先”和“修身为本”的思想。

今天我们强调“德治”,强调“以德治国”,可以批评地继承儒家的“德治”、重视“德教”,重视道德教育的做法。

1、“德治”的思想渊源及其重要地位。

从中国思想史来看“德”的思想渊源以及从德政理论的角度看“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古为今用”也是借鉴前人的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方法的一个方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谈“德”谈得最多的莫过于儒家经典。

据统计,在十三经里,谈到”德”的:《左传》有333处、《论语》有40处、《孟子》有38处、《大学》《中庸》共有18处,特别是在谈到治国方略时,十分强调统治者的德政,要求统治者注重以德治国,其中最为突出和具有代表性的,一是《论语》中的“为政以德”,是以德治国方略的先声和理论基础。

浅析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浅析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浅析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作者:殷涛来源:《当代人(下半月)》2018年第11期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夯实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和思想基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国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夯实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和思想基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两者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不同的地位和功能。

法治,就是发挥法律规范作用,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用法律准绳规范社会行为、社会生活、国家治理。

德治,就是发挥道德教化作用,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思想道德觉悟,用道德引导规范社会成员行为,调节社会关系。

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向前发展的,这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逐步从野蛮世纪走向文明时代的过程。

自从国家产生以来,古今中外,历朝统治阶级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逐渐发现单单依靠残酷的法律和残暴的国家机器,不但不能使国运长久,反而激起了广大被统治劳动人民的激烈反抗,最终这些统治阶级在一次次的人民起义和人民战争的狂风巨浪中灰飞烟灭。

孔子“德治”思想的现代价值——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

孔子“德治”思想的现代价值——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

第16卷 第4期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6 No.4 2015年8月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SocialScience)Aug.2015[收稿日期]2015-05-13[作者简介]熊治东(1987—),男(苗族),湖北省利川市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章编号]1009-3729(2015)04-0009-05孔子“德治”思想的现代价值———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熊治东(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德治”是孔子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其“忠恕”之道是实现“仁政”的必备条件,是社会生活秩序化的有力保障;其“制仪”之礼规范个人行为,是实现社会整合的工具和纽带;其“德主刑辅”思想强调用道德维护统治,推动社会和谐运行。

孔子“德治”思想的的实质是以道德为根基的儒家人性论,其意义不仅在于引领社会风尚,而且是社会发展战略的终极关怀,对教化、规范、引导民众行为向善有着积极影响。

不可否认,孔子“德治”思想有其自身的理论困境,治理模式单一化,社会制度建设缺席,“德治”本身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利益冲突时有发生,批判地吸收孔子“德治”思想,有利于我们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保持清醒的认识,比如要充分发挥“德治”的功能,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统一,注意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主体的修养是治理的关键,人的价值是国家治理的元价值。

[关键词]儒家政治哲学;孔子;德治;国家治理[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4.002 春秋末年,礼崩乐坏,社会价值体系和政治建构被打乱。

“礼崩乐坏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夏商周‘三代’社会秩序的破坏,更意味着‘三代’社会秩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本体的失落。

德治的作用

德治的作用

论德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我们今天讨论的德治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德治。

在传统意义上,中国曾被界定为是一个一以德治国的国家,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

在我国,“德治”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不少历史人物和思想流派都从不同的角度论及过德治问题;其中,以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最为典型。

古代儒家以其特有的思路,提出了一系列的德治主张。

所谓德治即主张用伦理道德来治理国家、统治人民。

这是儒家的一种政治理想。

孔子就明确指出,在德、礼、刑、政四种治国手段中,德、礼最重要,“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后的不少思想家,都继承了孔子的这个观点,形成了“德主刑辅”的封建正统治国思想。

应当看到,德治主张“为政以德”,“平政爱民”,施政要讲仁义道理,为庶民多做好事,这在历史上有它的进步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时封建专制苛政的残酷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人民遭受压迫和剥削的疾苦。

但由于封建国家的伦理道德本质上是家族伦理道德的放大或社会化,“家者,国之本也”、“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等正是这种家庭血缘伦理的明证,因此其本质上仍然是人治。

中国古代的“德治”命题不仅仅是社会治理方法的概念,也是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概念。

古往今来,有不少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曾热衷于探讨这个问题,企图从中发掘出新的价值和意义,以便用来解决现实中的种种问题。

“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

”[1]而今天我们实行的德治,主要是从治理方法上而言的。

由于德治的社会基础、性质、特点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它重新确定了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也充分说明了在当今社会,德治对于个人、社会、国家的不可获缺性。

今天的德治已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相统一,德治已成为法治文明应有的内容。

1.中国古代的德治思想2.当今社会为什么需要德治近些年来,人们对“世风日下”的社会状况有着越来越多的感触,从人们街头巷尾的议论和新闻媒体的报道来看,道德滑坡现象已是有目共睹。

孔子德政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德政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德政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提要: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仁”为核心,建构了以轻徭薄赋、惠民富民、宽猛相济、导之以德、尊贤使能、礼治德教等为主要内容的德政学说。

孔子的德政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今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及安邦治国仍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孔子德政意义一、孔子德政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继承了周公重德、“明德慎罚”、“怀保小民”等思想,把它们加以完善化和理论化,从而提出了“为政以德”的德政学说。

孔子德政思想的基础是“仁”的学说。

何谓“仁”?孔子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其中有几种最基本的解释。

例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①所谓“爱人”,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泛爱众而亲仁”,②这是仁的第一义,这种“爱人”不仅仅是指爱自己父母、兄弟、宗亲,而是爱所有一切人。

“仁”的第二义便是自己想达到、想完成的,也要帮助别人达到、完成;由此引伸出: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强加在别人身上,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仁”的第三义便是“复礼”。

但是此“礼”已非西周之“礼”,而是春秋时代的“礼”。

他曾讲过,殷“礼”“损益”了夏“礼”,周“礼”“损益”了殷“礼”,而后世“损益”周“礼”也是必然。

西周大一统已不复存在,“礼”何以能“复”?“礼”只是孔子化民为“仁”的一种方法手段。

“仁”属于主观道德情操,而这种道德情操是要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

人的行为的表现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种原则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就是一定的秩序和形式,这种秩序和形式也就是“礼”。

所以我们说,孔子所复之“礼”不是周礼,而是一种赖以维持社会稳定、和谐、秩序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孔子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③如果人们都能够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也就在整个社会上实现了“仁”的理想。

二、孔子德政学说的具体主张孔子由个人的道德情操而推及人类社会,于是提出了“德政”学说,所谓“德政”就是把人主的“仁爱”之心体现在治国方略之中,其核心是爱人爱民,有了爱人的思想,才能行仁政德政。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20文化纵横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为政以德”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理论依据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孔子所处的时代伴随着西周宗法封建政治走向末路以及观念文化的衰落,同时又面临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以及西周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全面解体。

西周的宗法封建社会是一种倚靠周王室实力、血缘情感纽带与礼乐教化维系的天子与各级贵族组成的政治共同体。

但由于时间的流逝,基于血缘亲情而形成的政治忠诚已然不再可靠,各级贵族间的感情日益淡薄,并且由于各种利益纷争,各贵族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嫌隙与隔阂。

此外在礼乐教化层面,随着诸侯与大夫实力的增强,他们对天子和其他贵族的依赖程度减弱,此时已无让各级贵族严格遵循礼制的社会情境,再加上西周本就有较为注重人事的传统等原因,原始宗教逐渐丧失了超越世俗的魅力,无法再维系人心的稳定。

可以说,在那个时代,由分封制度而形成的宗子维城、家国同构的社会形态已然由于世代的增加而导致的亲情疏远,以及权力欲望的膨胀而土崩瓦解,西周所设计的那种“道德之团体”[1]也由此荡然无存。

因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及国家政权发展的需要无疑为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产生和壮大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西周德治思想的理论依据孔子的从周思想旨在恢复西周的封建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承袭了西周时期的德治思想。

从商朝到西周,“德”与“德治”的含义得到了进一步的系统阐述。

“德”是周人对人之心态与活动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政治生活的价值准则,实现“德治”是西周的政治价值追求。

此外,“德”也被周人具体化为一些具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原则,例如五常之道,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诚(敬)之道;勤勉,不图安逸的原则以及对各级贵族的更高要求,包括其对职事敬慎,不懈怠;不暴虐,慎刑罚;不贪婪;能矫正是非以及治理民众要刚柔相济等等要求。

总而言之,西周“以德治国”的价值归旨在于通过培养人马 啸(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北京市 100089)摘 要:在《论语》的为政篇中,孔子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即主张以德为本,重视礼治,强调正己,教化爱民。

依法治国——精选推荐

依法治国——精选推荐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并把它们上升到国家管理的高度加以认识,丰富了治国方略的全局性、战略性思维内容。

“依法治国”:1996年2月8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中央领导同志法制讲座上,听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家富的《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讲座后,江泽民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对"依法治国"的内涵、基本要求、现实意义作了说明,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法学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掌握和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风气,为坚持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

他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以德治国”:1996年10月10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需要,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核心内容、主要手段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了道德建设的意义。

古代德治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和意义

古代德治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和意义

古代德治思想对现代的影响和意义内容提要:“德治”思想贯穿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执政史,无论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治国模式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

中国古代德治理论,有着其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作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德治思想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起到更加独到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保驾护航。

关键词:古代德治思想以德治国社会主义新道德正文:一、古代德治思想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里生长起来的德治理论,也随着其赖以产生的土壤变化而不断变迁。

早在夏、商、周之前,德治思想就已开始萌芽。

及至商、周之后,德治的雏形“礼治”渐成时尚,至西周周公旦初步提出“德治”,而集德治思想之大成,最早系统论述以德治国理念的是孔孟。

儒家德治思想被统治阶级采用和改造后,定型于西汉董仲舒,完善于包括了韩愈、朱熹在内的唐宋一来诸多思想家,作为主导治国理论历经时代洗礼而日臻完善。

(一)古代德治思想的演变1.德治思想的起源先王崇拜是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无论是统治者、思想家还是普通百姓,都将先王视作完美无缺的人格象征。

而中国最初的国家是由血缘家庭脱胎而来的,这使国家一开始就具有伦理意义。

维系宗族成员的伦理道德规范,成了政治的核心问题。

在此条件下,每个人依据自己在一定血缘或政治关系中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承担相应的道德义务;而理想的统治者应靠自己完美道德的示范作用,靠对子民的道德教化,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从而实现德治。

由于先王崇拜的普遍存在和深远影响,先王被圣化为道德的先觉者和德治的楷模,“法先王”也就是要像先王一样实行德治。

2.德治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开端德治思想系统化、理论化的时代,应该是殷周之际。

商周之交,殷商的统治接近崩溃的边缘,人们开始反思天命与政权之间的关系,怀疑天命对于统治权的必然的绝对性,而在政治事务中融入道德的理性原则。

周公总结历史经验,指出:夏、商虽然曾经受命于天,其结果之所以“不其延”的原因,正在于“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意思是:因为他们不敬重德行,才早早地丧失了从上天那里接受的大命。

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治主义治国模式

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治主义治国模式

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治主义治国模式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周天子名存实亡,天下出现了诸侯争霸、大夫擅权、陪臣执国命的混乱局面。

孔子正处于“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王纲解纽”、“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是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大裂变大冲突大组合的时期,是对三代以来神权政治观念、人文思想进行理性检讨和反思的时期,同时也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

在这一历史转型时期,涌现出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如齐之管仲、晏婴,郑之子产、邓析,鲁之孔子,楚之老聃、范蠡,齐之孙武,宋之墨翟,等等。

他们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及政治立场,对传统与现实进行了理性的检讨和深刻的反省,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造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道德的方案,成为中国“轴心时期”政治、军事、思想领域最早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他们以自己的政治智慧和才智为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为中国早期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深厚的思想基础。

而孔子以其关注问题的全人类性,以其思想的包菪浴⑵帐市远晌庖凰枷肴禾逯凶罹叽硇缘娜宋铩?鬃邮羌讨芄院笾泄飞献罱艹龅恼嗡枷爰遥坛辛艘笾芤岳吹恼挝幕挪纬闪俗约憾捞氐恼卫砺鬯枷胩逑怠?鬃拥恼卫砺垩稻哂星苛业穆桌碚我庖搴驼问导瘢岢龅囊幌盗姓蚊狻⒏拍睢⒎冻爰八枷牍勰睢⒄沃髡挪坏晌泄挝幕凶罨咀钪匾政治命题、概念、范畴,而且规定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由他创建起来的儒家学说体系不但成为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而且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下面本文将对孔子的德治主义治国模式进行一番分析和阐释。

德治的内在规定及逻辑展开殷周之际剧烈的社会政治变革产生了最早的德治思想萌芽,但由于它所关注所忧虑的首先是天命的转移及政权的丧失问题,是一种外在附加的东西,尚未作为一种内在的因素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自愿行为。

浅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浅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浅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从古到今,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更不能偏废。

二者范畴不同,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江泽民同志早在2001年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和重申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性。

把属于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设和属于政治文明的法制建设都放到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高度来论述,并强调两者的结合,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所的深刻理解和正确处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也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二、依法治国对以德治国和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三、以德治国为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

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二者范畴不同。

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作为两种基本社会调整手段,二者具有同一性。

首先,二者具有共同的社会阶段基础和经济基础;其次,二者都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政治思想,都体现了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时代风尚。

再次,二者有共同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它们都要创造和保证有利于经济发展、政局稳定、社会安定的良好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和谐,人们生活幸福,都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但两者存在明显区别:第一,两者调整范围不尽相同。

法治的重点是人的外在行为,德治的重点是人的内心世界;第二,两者的具体内容不同。

法律既规定人们的义务,也规定人们的权利,并重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道德则着重强调人们的义务,提出许多要求,但并不强调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第三,两者的调整机制或方式不同。

论古今德治思想的异同

论古今德治思想的异同

论古今德治思想的异同内容摘要德治是一种重要的治国手段,从古至今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文明的社会,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法治的国家,然而由于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滞后与不足,许多精神和意识层面的事物仍需要道德的介入与参与,因此德治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共同构成一个社会良好运行的基础。

本文通过考察古今德治的异同,对德治的历史和今天进行简要的概括,以解释德治的本质和变化以及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首先,本文对德治进行概述,德治的基础是道德,而道德是一种评价方式和行为规范,它调节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由经济关系决定,需要社会舆论、社会习俗以及内心信念来维持。

古代德治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治国思想,《尚书》中就有德治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趋于成熟,汉代以后各主要朝代基本保持德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主张。

今天的以德治国是以社会主义新道德为基础的,是大多数人的道德与法律居支配地位。

其次,本文以全新的视角分析了古今德治的联系和区别。

对于古今德治的联系,本文认为由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德治的社会教化作用依然没有改变,同样强调道德的表率作用和内在约束性。

对于古今德治的区别本文认为是最根本的,是民本主义与以人为本的区别。

古今德治还在利益代表、权力代表、经济基础、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区别。

最后,本文分析了以德治国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展示以德治国的社会功效。

以德治国,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美德,并且与以法治国互为补充,将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总之,社会主义德治是一个系统,社会主义德治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它必将引导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新时代,成为一个政治文明、国力强盛、民智开明的现代化国家。

关键词:德治古今异同意义目录前言 (3)一、德治的概述 (3)(一)德治的含义 (3)(二)德治的表现 (4)二、古今德治的联系和区别 (7)(一)古今德治的联系 (7)(二)古今德治的区别 (10)三、现代德治的意义 (14)(一)以德治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4)(二)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互为补充 (15)(三)以德治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16)(四)以德治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16)结语 (17)主要参考文献 (18)前言德治作为与法治并行的一种治国手段,与法治相辅相成,法治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德治形成人良好的道德素质,在当今社会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法治

法治

“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历来都是法律家们所争论不休的一个论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二者究竟应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曾成为一段时期内理论界探讨的热点。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有法律来为之保驾护航,同时也离不开道德的影响与支持,因而在我国,“法治”与“德治”应当同步并举。

然而,诸方面的原因,却使得我国法学界不少人对“德治”的认识有些偏颇,以致许多情况下,当我们一提到“德治”这种说法的时候,便会招来许多非议。

江泽民同志在一次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这说明,对“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的。

因此,研究“法治”与“德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探讨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途径与方式应成为每一个法学工作者所必须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一)“法治”与“德治”区别1、治国方略上的差异“法治”与“德治”的最终归宿都在治国上,但二者在治国的侧重点上却截然不同。

换言之,前者主要侧重于先“治法”,后者则主要侧重于先“治人”。

理论上,就“治人”与“治法”的轻重而言,“治人”应重于“治法”。

这是因为:首先,“治人”在内容上实际已包含有“治法”的要求,“治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治人”,在本末顺序上,应当是“治人”为本,而“治法”为末。

其次,“治人”是“治法”的依托,“治人”有助于更好地“治法”。

作为一种规范,法只能约束人们的外在行为,对人的内心世界则无法涉足;要涉足人们的内心世界还需要人本身。

而且,“徒法不足以自行”,再良好的法制,假如没有具备应有素质的人去执行,仍无异于一纸具文。

因此,单纯“治法”不足以“治人”,要实现法治的理想目标,还必须要把最终的依赖点放在“治人”上。

否则,即便将完善至极的法律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也仍难以实现我们最初设想用法制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德治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郑海洋
江泽民同志今年初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作为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以强调,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强调以德治国,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和执政党执政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公民的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而公民素质的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江泽民同志把属于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设作为治国方略来论述,无疑在理论上是升华和创新。

作为执政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方面,执政党必须依法治国,才能避免因“人治”而出现的随意性,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另一方面,执政党又必须以德治国,才能避免因“法治”调整不了的社会关系出现无序、混乱,才能保证社会生活有秩序地进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德治国又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因为,以德治国,主要依靠教育的手段、社会的舆论、依靠人的良知来引导和约束人的行为动机,而这种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引导和约束,正是法治强调人们“守法”,强调人的行为“合法”的前提。

因此说,江泽民同志强调以德治国,并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作为治国方略加以论述,是对执政党执政理论的升华和创新。

其次,强调以德治国,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党风、政风、民风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

同时,市场经济也是“德治经济”,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并为公众所认同。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曾经由于思想道德建设不到位,而在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的现象。

这就充分说明了市场经济不仅需要法律来维护,而且需要社会主义道德来维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矛盾日趋尖锐化,又给我们党提出了如何正确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这不仅需要法治、需要政策来解决,而且更需要德治来引导和解决。

至于高尚的道德对于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的形成更是具有决定的意义,因为,党风问题归根到底是党员的世界观、政治品德问题;政风与政府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息息相关;而全社会公民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养成则是良好民风的基础。

可见,把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作为我们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对于党风、政风、民风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