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祖国山和水”延伸教学活动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介绍家乡的山脉、山峰、山洞等,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特点。
2. 家乡的水:介绍家乡的河流、湖泊、瀑布等,让学生了解家乡水的特点。
3. 家乡的山和水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介绍家乡的山和水对人们的生活、农业、旅游等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并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山和水。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了解。
2. 讲解:讲解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和感受。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家乡山和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
5.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程度。
2.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七、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用于直观展示给学生。
2. 视频:拍摄家乡的山和水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3.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家乡地理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亲自去感受家乡的山和水的美丽。
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爱祖国山和水教案和教学反思
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爱祖国山和水》教案和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我爱祖国山和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以“了解祖国山河”为主题,通过““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两个活动主题,旨在从不同的方面。
让学生了解祖国,并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大体位置。
学情分析本班有77名学生,大部分来自乡镇或街道居民,家庭不是很富裕,很少能出去观光旅游,对祖国山河不是很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并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大体位置。
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街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街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大体位置。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街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我爱祖国山和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以“了解祖国山河”为主题,通过““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两个活动主题,旨在从不同的方面。
让学生了解祖国,并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大体位置。
学情分析本班有77名学生,大部分来自乡镇或街道居民,家庭不是很富裕,很少能出去观光旅游,对祖国山河不是很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并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大体位置。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我爱祖国山和水》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教案《我爱祖国山和水》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知道什么是祖国,了解祖国的悠久文化和壮丽山川;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与热情;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音乐、美术课本;2.PPT:制作一份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PPT;3.水杯、纸巾等教学辅助物品;4.课堂展示实物:展示适当的祖国山川、河流等照片或实物;5.活动准备:准备一些与祖国相关的小礼品。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老师放映领导致辞,引导学生回想学习歌曲《我爱祖国山和水》时的情景和同学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与美丽。
课堂活动1.祖国山川色彩画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祖国山川,用丰富多彩的颜色,用心地画下自己理解的祖国山川。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张示范,引导学生用丰满的语言描述自己所画的祖国山川。
2.海报秀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祖国山川海报,并在课后进行海报秀,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大到班级层面,让更多同学感受祖国的美丽。
3.读书分享让学生带来自己的读书笔记,与同学分享自己理解的祖国山川。
老师可以在班级中选出几位同学进行讲解,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和重视。
总结归纳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理解祖国的美,从心底上热爱祖国,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步骤内容导入环节回想学习体验科普知识了解祖国山川文化课堂活动画祖国山川、海报秀、读书分享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课后作业1.家访家谈:邀请学生的家长,谈论祖国风景的壮丽,让学生在家中找到更多祖国美丽的照片,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他们感受到的美。
老师可以通过小礼品进行小奖励。
2.背诵:背诵歌曲《我爱祖国山和水》。
3.读书笔记:留下自己对祖国山川文化的阅读笔记,记录自己对祖国山川的感悟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了解祖国山川文化的壮美与厚重,培养他们对祖国热爱的情感。
我爱祖国美丽河山大班教案
我爱祖国美丽河山大班教案篇一:大班社会活动《我爱祖国》大班社会活动――我爱祖国执教占汝娟活动目标1.知道10月1日是祖国母亲的生日,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活动准备中国地图活动过程1.以过生日引出话题。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都记得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吗?让个别幼儿回答,并问一问你们生日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呢?(哦!会唱生日歌,会吃蛋糕等等)我们一起来唱一遍生日个好吗?(带着幼儿一起完成歌曲)提问:你们知道,这只生日歌是送给谁吗?是谁过节了?(让幼儿进入思考过程中激发课堂兴趣)2.引导幼儿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1)教师:你们知道国庆节是哪天吗?(2)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国庆节的认识,然后让个别幼儿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进行进一步的给予幼儿相应的提示或评价。
(并告诉幼儿十月一日国庆节是我们国家祖国的生日)3.出示中国地图,帮助幼儿理解我们的祖国。
(1)教师:这是生么?是哪个国家的地图?我们的中国大吗?小朋友们请看我们的地图它的轮廓像什么呢?你们知道我们国家都有哪些民族吗?(2)让幼儿仔细观察地图,然后请个别幼儿上前用手盖着中国地图轮廓描绘,感受版图的形状。
(3)教师:小朋友们知道吗?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4)教师小结:从图上看中国地图轮廓像一只鸡,我们国家土地面积很大,人口很多,有很多的民族一共有56个民族,所以国庆节时全国各族人民都会一起庆祝。
4.出示维吾尔族、藏族挂图,请幼儿欣赏。
(1)教师:他们是哪个民族的?个都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从服装、发型、饮食等方面引发幼儿的讨论)(2)结合幼儿用书,欣赏少数民族的图片,丰富幼儿的经验。
提问:图上的少数民族,哪个你认识?这个民族有什么特点,找出来告诉大家哦!让幼儿主要了解维吾尔族、藏族其他的民族先简单的让幼儿认知。
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不同民族的服装、头饰等不同的装扮形式,并让幼儿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民族,和大家一起分享。
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加以评价共和补充。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山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山,包括山名、地理位置、特点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家乡山的图片,感受家乡山的美丽。
3. 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家乡的水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水,包括河流、湖泊、水资源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家乡水的图片,感受家乡水的清澈。
3. 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水,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课时:家乡的风景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家乡风景的图片,感受家乡的魅力。
3. 让学生讨论如何宣传和保护家乡的风景,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第四课时:家乡的故事1. 让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包括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等。
2. 引导学生欣赏家乡故事的图片,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
3. 让学生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家乡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第五课时:我爱家乡山和水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家乡的山和水。
2.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3. 让学生讨论如何实际行动,保护家乡的山和水。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欣赏图片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家乡的山和水图片素材。
2. 学生作业本。
3. 教学课件。
4. 讨论小组分组名单。
5. 教学录音设备(可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家乡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家乡的水。
2. 学生介绍:让学生依次介绍自己家乡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水资源等。
活动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
活动教案《我爱家乡山和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了解家乡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和传说故事。
2. 家乡的水:了解家乡水的来源、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和水,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的山和水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表达法:让学生用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提高学生的表达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
2.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3. 笔记本、作文本等写作材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和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家乡的山:展示家乡山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山的外观、位置和特点,讨论山的传说故事。
3. 观察家乡的水:展示家乡水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水的来源、特点和作用,讨论与水相关的故事。
4. 表达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让学生用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可以画一幅家乡山的画,或者写一篇关于家乡水的作文。
5. 分享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观察、讨论和表达。
2. 在学生展示和评价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2. 邀请当地环境保护专家来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保护家乡山和水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环保意识,让学生真正热爱家乡的山和水。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水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了解家乡的山脉、山峰、山貌等特征,感受山的雄伟壮观。
2. 家乡的水:了解家乡的河流、湖泊、水系等特征,感受水的清澈美丽。
3. 家乡的生态环境:了解家乡的动植物资源、气候条件等,感受家乡的生态魅力。
4. 家乡的人文景观: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感受家乡的人文底蕴。
5. 家乡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家乡山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思考家乡的未来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深入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水环境。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水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家乡情怀。
四、教学方法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家乡的山水环境。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家乡的山水环境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4. 启发法: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山山水水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的山水环境资料,制作课件,准备讲解。
2. 学生准备:观察家乡的山山水水,准备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 教学场地准备:教室、投影仪、白板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山水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山山水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山水环境,引发学生对家乡山水的认识。
3. 观察与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践活动,记录下家乡山水的美好瞬间。
4. 分享与讨论: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讨论家乡山水环境的特点和魅力。
6.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家乡山水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山水资源。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实践活动的记录表。
2. 学生分享讨论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3. 学生对家乡山水环境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活动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
活动教案《我爱家乡山和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2.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家乡山与水的美丽,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山水照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调查家乡山与水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山水照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山的认识和水的了解。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调查的家乡山与水的资料,大家共同讨论,了解家乡山的特点和水的来源。
3.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以“我爱家乡山和水”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歌或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乡山与水的喜爱。
4. 展示成果: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运用所学,与家人或朋友分享家乡的山与水之美。
2. 拍摄一张家乡山与水的照片,附上自己对家乡山与水的介绍,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对家乡的山和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学生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内容:1. 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摄影的方式,表达对家乡山与水的喜爱。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绘画或摄影表达自己对家乡山与水的喜爱。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艺术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绘画或摄影的基本技巧指导。
2. 学生准备绘画或摄影的材料和设备。
活动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
活动教案我爱家乡山和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了解家乡山的地理位置、特点、传说等。
2. 家乡的水:了解家乡水的来源、特点、作用等。
3. 家乡的生态环境:了解家乡山水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家乡的山和水。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和水,了解其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家乡山水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表达法:鼓励学生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山水的喜爱。
五、教学准备1. 图片:准备家乡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欣赏。
2. 视频:准备关于家乡水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其来源和作用。
3. 材料:准备绘画纸张、画笔等,让学生绘制家乡山水画。
教案范例:活动一:观察家乡山1. 展示家乡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山的外观特点。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山的传说或故事。
3. 让学生用词语或句子描述自己对家乡山的喜爱。
活动二:了解家乡水1. 播放关于家乡水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其来源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水对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家乡的水资源。
活动三:绘制家乡山水画1.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画笔和纸张绘制自己心中的家乡山水。
2. 鼓励学生在画作中表达自己对家乡山水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3. 展示学生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交流。
活动四:环保行动计划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家乡的山和水。
2. 组织学生制定环保行动计划,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互相鼓励和监督。
活动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回顾本次活动,总结自己对家乡山水的认识和感受。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和表达家乡美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介绍家乡的山脉、山峰、山洞等,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特点和魅力。
2. 家乡的水:介绍家乡的河流、湖泊、瀑布等,让学生了解家乡水的特点和作用。
3. 家乡的生态环境:介绍家乡的动植物资源、气候特点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 家乡的美景:引导学生发现和记录家乡的美景,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展示家乡的山和水。
5. 家乡的保护:让学生了解家乡山和水的保护意义和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和水,发现家乡的美景。
2. 讲解法:讲解家乡的山和水的历史、文化、特点等。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和表达家乡美景。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家乡山和水的保护意义和措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绘画、摄影等实践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3. 准备家乡山和水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山水美景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介绍家乡的山:讲解家乡的山脉、山峰、山洞等,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特点和魅力。
3. 介绍家乡的水:讲解家乡的河流、湖泊、瀑布等,让学生了解家乡水的特点和作用。
4. 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美景: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美景,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和表达。
5. 讨论家乡的保护:让学生了解家乡山和水的保护意义和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要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家乡山和水的保护意义和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实践活动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家乡的美景。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参考教案第一章:家乡的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感受山的美丽和伟大。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山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脉介绍2. 山的形成和特点3. 山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山脉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山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山的形成和生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环境保护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山区的植树造林或清理垃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家乡的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水,感受水的生命力和宝贵。
2. 培养学生对家乡水的热爱和节约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的河流、湖泊介绍2. 水的来源和循环3. 水的利用和节约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的河流、湖泊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水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水的来源和循环,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节约用水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节约用水宣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第三章:家乡的山和水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山与水的相互关系,感受山水相依的美丽。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山水环境的保护和珍惜意识。
教学内容:1. 山与水的相互关系介绍2. 山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学生参与山水环境保护的行动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山水相依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山与水的相互关系。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山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环境保护行动:组织学生进行山水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
第四章:家乡的山和水的美景教学目标:1. 让学生欣赏和赞美家乡的山和水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山水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家乡山水美景的介绍2. 欣赏和赞美山水的方法3. 学生参与保护和珍惜山水环境的活动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家乡山水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和描述山与水的美丽。
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爱祖国山和水》教案和教学反思
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爱祖国山和水》教案和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我爱祖国山和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以“了解祖国山河”为主题,通过““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两个活动主题,旨在从不同的方面。
让学生了解祖国,并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大体位置。
学情分析
本班有77名学生,大部分来自乡镇或街道居民,家庭不是很富裕,很少能出去观光旅游,对祖国山河不是很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并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大体位置。
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街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街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大体位置。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街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过程。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和水,培养他们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通过观察、描述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山,了解山的特征、植被、动物等,培养学生对山的热爱。
2. 家乡的水: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水,了解水的来源、特点、作用等,培养学生对水的珍惜。
3. 家乡的山和水:让学生结合家乡的山和水,进行创作,表达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创作,表达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山和水,以及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创作法:让学生结合家乡的山和水,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准备绘画、摄影等创作工具。
2. 学生准备:观察和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准备创作素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山和水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家乡山和水的兴趣。
3. 观察与描述:学生分组观察家乡的山和水,用语言描述山的特征、植被、动物以及水的来源、特点、作用等。
4. 创作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进行绘画、摄影等创作,表达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之情。
5. 分享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山和水的准确性、完整性。
2. 学生创作的审美性、创新性以及表达对家乡山和水的喜爱之情。
3. 学生在分享和交流中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我爱家乡山和水》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山和水。
2. 如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家乡山和水的图片或视频。
2. 准备一些关于家乡山和水的书籍或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家乡山和水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
2.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图片或视频的感受。
二、观察和表达1. 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家乡山和水的书籍或文章,让学生仔细阅读。
2. 教师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他们对家乡山和水的观察和感受。
三、合作学习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家乡的山或水,进行深入研究。
2. 每组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收集关于他们选择的家乡山或水的相关信息。
3. 每组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成一份报告,并准备进行分享。
四、分享和交流1. 每组学生向全班同学分享他们关于家乡山或水的报告。
2.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和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家乡山和水的了解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他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家乡的山和水。
2.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对家乡山和水的了解和感受。
2. 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报告,了解他们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活动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
活动教案我爱家乡山和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观察、表达等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了解家乡山的地理位置、特点、传说等。
2. 家乡的水:了解家乡水的来源、特点、作用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地理位置、特点、传说等。
2. 让学生了解家乡水的来源、特点、作用等。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家乡山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家乡水的作用和保护意义。
五、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家乡山的图片、家乡水的图片。
2. 视频素材:关于家乡山的传说、家乡水的来源和作用的短视频。
3. 教学卡片:家乡山的特点、家乡水的特点和作用。
4. 活动材料:画笔、画纸、彩泥等。
5. 小组讨论道具:小卡片、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家乡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山的名称和特点,引出活动主题。
2. 探究:教师播放关于家乡山的传说短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山的历史和文化。
3. 表达:学生用画笔或彩泥表现家乡山的特点,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水的来源、特点和作用,并用小卡片记录讨论成果。
5. 分享:每组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7.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家乡还有哪些山和水需要保护,制定保护计划,并记录下来。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家乡山和水的知识,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等。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成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3.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
《我爱家乡山和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通过学习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山:介绍家乡的山脉、山峰、山洞等,让学生了解家乡山的特点和魅力。
2. 家乡的水:介绍家乡的河流、湖泊、瀑布等,让学生了解家乡水的特点和作用。
3. 家乡的传说:讲述家乡山脉和水的传说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乡文化的底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表达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山和水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山的传说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山和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读写结合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表达自己对家乡山和水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师准备相关阅读材料,包括家乡山的传说故事等。
3.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写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山和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山和水对自己的意义。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家乡的山和水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
3. 案例分析:教师讲述家乡山的传说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乡文化的底蕴。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山和水,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5. 阅读与写作: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家乡山和水的作文。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山和水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感受和认同程度。
3. 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考察家乡的山和水。
2. 邀请家乡山的传说故事的传承人来校讲解,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家乡文化。
《我爱祖国的山和水》教学设计
《我爱祖国的山和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保护母亲河、保护自然的意识;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能力:学会多视角欣赏自然之美。
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知识: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
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
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
二、教学点重点: 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知道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
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
难点:激发热爱母亲河、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学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四、课前准备:师:收集主要地形的景观图片。
生:观察生活中地形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课时:2六、教学环节:第一课时:活动一多样的地形1.[播放动画:中国地形]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交流:你从动画、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从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结:从中国地形图中,我们知道了地形图上的颜色表示了海拔高度。
[播放课件:《中国地形图》图例]在中国地形图上各种颜色的深浅不同表示海拔高度的不同。
由于西部多高原山脉,东部多平原,所以造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长江黄河由西向东流,也说明了这点。
2.[播放视频:三级阶梯]引导学生围绕情境讨论交流: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什么?长江黄河为什么都是自西向东流?小结: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好像三级阶梯,长江黄河发源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由西向东穿过第二级阶梯,穿越第三级阶梯最后注入大海。
3.[出示图片:《中国地形图》五种地形]引导学生围绕情境思考:看了这些不同的风光,你对我国的地形有什么样了解?小结:我国不但地势特点明显,地形也多种多样。
根据海拔高度和形态大致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
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的山和水思想品德教案
思想品德教案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_我和祖国共成长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明确作为当代少年应从思想上去认知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清楚地认识爱国与自我成长的密切关系。
从而更好的起到爱国教育意义。
2.能力目标:深刻明确爱国是每一位当代学生应该去做的事, 了解如何去正确表达爱国主义情怀。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深知作为当代少年应学习新思想,努力做好接班人,从而更好的与祖国共成长。
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词激情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堂有意义的思想品德课,叫“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一一我和祖国共成长”你们猜是关于什么的内容啊?(生回答)展示课件2:请看PPT大声读出来“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孩子们你们读完后有什么感受?小结:同学们,在你们读时,在你们说感受时,老师体会到了你们那油然而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二)知道祖国多少事一一知识竞赛:同学们,接下来老师想考考你们关于祖国,你们知道多少,让我更加佩服你们吧!(资料袋)小结:你们知道祖国这么多知识,真棒!(三)祖国旧貌换新颜:请看PPT4老师为你们做的关于祖国过去和现在的照片,请仔细看,仔细对比你们从图片上发现了什么,说说你们的直观感受?学生回答。
小结:孩子们,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并且说真好!是的,我们与祖国在一步一步,一年一年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
这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巨大的关系,就像你们,现在是祖国的花朵,但终究会长出参天大树,为祖国撑起一片天。
就像梁启超先生所写的《少年中国说》那样我们是祖国,祖国是我们。
(四)朗诵《少年中国说》:请有感情的大声的朗读。
小结:朗读的真好,仿佛让老师看到了你们个个已长成参天大树拥抱着祖国的每一寸地方。
(五)学榜样,促成长:请看PPT15与16:展示:袁隆平事迹简介,钟南山事迹简介。
并说说作为接班人的我们该怎样把爱国落实到行动中?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们让老师很感动,爱祖国是每一位中国应该做的。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山水资源。
-学生能够识别并说出家乡的主要山脉和水系。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关于家乡山水的信息。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山水的特点和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2. 教学内容具体内容:-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山水资源。
-讲解家乡主要山脉和水系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探讨家乡山水对当地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重点:-家乡主要山脉和水系的认知。
-家乡山水对当地生活和经济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述家乡山水的特点和重要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传递基本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山水的认知和感受。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探讨家乡山水对当地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直观性。
4. 教学资源-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教材。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挂图。
-多媒体资源:家乡山水图片、视频资料。
5. 教学过程6. 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时,教师需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维持秩序。
-通过提问和随机点名,确保学生集中注意力,维持课堂纪律。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给予正向激励,提高课堂参与度。
7. 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家乡山水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调查家乡的一处山水,并写一篇简短的介绍。
-期末考试:包含关于家乡山水的题目,评估学生整体学习情况。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8. 教学反思-课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分析学生反馈,识别教学中的问题。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详细的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并热爱家乡的山水,培养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实现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祖国山和水”延伸教学活动发表时间:2018-09-20T15:14:12.97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4月上作者:陈文伟[导读] 笔者让学生走进当地山水地标景点,进行一次延伸性探究实践,收到很好的效果。
——结合当地地标景点的探究实践陈文伟摘要:本文是笔者结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让学生走进当地山水地标景点,进行一次延伸性探究实践,笔者的主要做法是:让孩子自主选择探究主题;让孩子自主组合乐于合作;让孩子自定目标巧设计划;让孩子自主实践乐于探究;让孩子自主交流分享体验;让孩子自主评价共同提高。
据此,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这是笔者对《品德与社会》这科能收到良好效果的教育期望。
关键词:“我爱祖国山和水”;延伸探究;自主实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是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从学生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利用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共同体验社会,用自己的眼光探究世界。
结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笔者让学生走进当地山水地标景点,进行一次延伸性探究实践,收到很好的效果。
笔者的做法是:一、让孩子自主选择探究主题当孩子注意到一些令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惊奇或有疑问的现象时,探究欲望便开始萌芽。
在探究活动中主题是孩子关注的问题,因此主题是探究的灵魂,让孩子选择主题是活动的主要环节。
本节课的上课地点在离校不远的珠海唐家湾淇澳大桥。
“同学们,你们到淇澳大桥究竟要探究什么呢?”他们不假思索地喊:我要看看大桥的“真面目”;有的说我要看看桥下的大海;有的说我要了解哪种汽车从桥上经过较多等等,这些都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各取所需”而选的主题,然后笔者说:“大家所选的内容都很值得研究,你们能否很自信地给自己研究主题起个名字?比如我是……”话还没说完,他们就大声疾呼地确定了自己的名称:我是环保小专家,我是桥梁专家,我是海洋专家等等,这些课题就是这样确定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让孩子用自己的眼光自主地探究世界,自我健康地发展。
二、让孩子自主组合乐于合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特长,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原则。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乐于参与,乐于探究,在活动中笔者充分让他们自己选择合作伙伴,并推选出正副组长。
只见专家们都举起了小手喊:“我是海洋小专家的同学到这里集中;我是航海小专家在……”一会儿,他们就根据自己要探究的主题,找到了自己的同伴,并很自觉地高高兴兴地排好了队,等待教师检阅。
在组合的过程中竟没有一个孩子落伍的,连男女同学的搭配也很恰当,就是教师也难于分得这么均匀,这充分体现了他们乐于合作的精神,这也为主动探究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让孩子自定目标巧设计划长期以来,教师一直习惯于为孩子确立各种各样的目标:大到人生奋斗的方向,小到一篇课文的具体学习任务,这都是按照教师自己的理解来设定的,然后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达到这个目标。
但是教师却没考虑到孩子的个性差异,孩子的实际需求,孩子的知识面等,导致有些孩子无法达到已设定的目标,而被打入“冷宫”,成为后进生,后果严重。
因此,本活动笔者把确定探究的目标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做主,于是笔者对他们说:“同学们,你到这里最想探究什么,最想了解什么,最想学会什么等,各专家小组自己定,好吗?”孩子们听后都很兴奋,马上与合作伙伴商量,达成了共识:王巍同学说:“我是桥梁专家组的组长,我们组的目标是要了解桥的设计与特点。
”向炜说:“我是海洋专家组的组长,我们组要通过实验了解海洋的奥秘。
”李绮琪接着说:“我是画家组的组长,我们组要用画笔去描绘大桥的雄姿。
”……这就是孩子们在这活动中要学的知识,目标非常明确,充分体现了孩子“我要学”的目的。
四、让孩子自主实践乐于探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孩子有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就让其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就让其去参与实践探究的全过程。
他们听到探究体验活动开始时,不知有多高兴,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飞出笼子,飞向大自然似的,个个跑到自己的岗位,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瞧,桥梁专家们干得多认真啊!丈量的丈量,绘图的绘图,记录的记录,采访的采访。
看,王巍在默默地记录着测量员给的数字;负责测量的“专家”——江学维,在桥上很有规则地度着方步,干什么呢?笔者有些疑惑,便站在记录员旁边问:“振东,江学维在干什么?”振东笑着说:“他在测量桥的长度呗。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忘了带尺,只好学着古人的方法来测量,多聪明啊,其他三位专家也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环保专家们也不示弱,他们在记录着汽车排烟的情况,陈小花、唐家振、周楚君等同学在工作之余,还拾着桥上的胶袋、烂纸皮等,那些垃圾可能是晕车的旅客从车上扔下来的,实在太脏,怎么办呢,他们只好把干净的小胶袋,当作手套,多讲卫生啊。
他们真是既当研究员又当清洁工。
汽车专家组的彭栋良等同学手握相机,或站、或蹲、或卧、或弓步、或马步……神情专注,姿态万千,“咔嚓咔嚓”地拍摄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像是“只有拍错,不要放过”地拍摄着照片;其他同学也在忙着……海洋专家组的同学听到解散时,马上往桥下跑去,笔者再三叮嘱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会儿,笔者跑过去,只见向炜、蒙妍等同学在聚精会神地做着海水的实验,梁艺冰、方奕森在忙着记录实验的数据,个个忙得满头大汗。
其他组的专家也不例外,个个认真、专注、投入……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他主张让孩子做中学,学中做。
事实确实是这样的,孩子们在实践探究中,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实验、拍照、记录、讨论等方式,锻炼了意志,提高了觉悟,提高了创新的能力,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探究体验的方法,了解了社会的现象,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养成了勤动手、动脑的习惯。
五、让孩子自主交流分享体验25分钟的探究体验,一眨眼的工夫就过去了,他们虽然很忙,但时间一到,却一溜烟地赶到了集合地,笔者笑着说:“同学们,25分钟的体验已经过去,大家累不累?”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不累,我们都很开心。
”“那好,现在请你们告诉老师,在这25分钟里都干些什么,有何体会,好吗?”话音未落,他们的小手却举得高高的了。
王巍同学二话没说,赶紧跨出一步,站在前面大声演讲:“我是桥梁专家组的组长,据我们测量所知,这座桥全长1600多米,宽30多米,高离水面约30米,桥墩的跨度很大,好大的轮船都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非常牢固,在我所见的桥中还没有与它相比。
这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体现了珠海桥梁事业的辉煌,我今天很荣幸,当了一回桥梁专家,不过,我会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珠海、为中国,甚至是世界的桥梁事业贡献力量。
”说完,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李绮琪同学也站出来说:“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画家组的队员,我用25分钟的时间把这大桥的英姿画了下来。
”她边说边向本组的专家招手,专家们都拿着自己的杰作排成了“一”字。
“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画。
”个个同学都为她们喝彩,为她们鼓掌。
她接着说:“我长大后,要当一名出色的画家,去描绘祖国的锦绣河山。
”话音刚落,王竞元同学也站出来说:“老师,同学们,我是汽车专家组的成员,我代表汽车专家在这里跟大家汇报一下:据我们统计流线型的小轿车占67%,其中兰色与朱红色的为多,可见这类汽车比较受欢迎,大货车也有几辆,但造型太普通,噪音太响了,如果是我设计的话我要改变它的造型与结构,还要研制超低摩擦的轮胎,使桥更耐用,设计做到既美观又实用,我们都在不同角度地拍了许多相片,我们回去后要好好研究。
”陈小花同学还没等王竞元讲完,也抢着说:“老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不但当了一回环保专家还当了一回清洁工人。
我代表本组在这里讲几句,我们统计所得,100%的汽车排出的烟都有一股非常难闻的气味,感到呛人,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民的健康。
现在我呼吁:1.汽车司机们要使用无铅汽油,还要安装净烟器,尽量减少废气排放;2.我们要向自己熟悉的人和社会大众宣传环保知识;3.我们要加强绿化造林,那几棵小树苗就是我们种的;4.政府部门要对汽车的排烟加以控制,不听劝告的要给予处罚;5.希望汽车专家组的成员要好好研究,为家乡的环保出一份力,为早日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出努力……孩子们在汇报中都能把自己的探究体验滔滔不绝地与同学交流,并主动、大胆地质疑,气氛浓厚,场面热烈。
六、让孩子自主评价共同提高在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天真、活泼;汇报中孩子们畅所欲言,都希望把自己组的探究过程告诉教师,告诉同学,与大家分享。
因此,在评价中笔者完全改变以分数、等级等评价格局,而是采用让学生自主点评的方法,点评时可评价同学,也可评价自己,并鼓励孩子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有针对性等。
孩子非常认真听各专家组的同学汇报,并做好评价的准备。
在评价中,孩子跃跃欲试,争相点评,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平时最不喜欢举手发言的几位同学,今天也打破了沉默,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并博得了一阵阵的掌声,真是精彩得很!其中,刘翻羽同学是这样点评的:“老师、同学们,我觉得环保组的同学很值得我们学习:1.他们不但认真探究环保问题,还清理了周围的垃圾,这为预防“非典”作出了贡献;2.环保专家们敢以直言,实话实说,并能为政府部门提出改善环境的建议;3.有极强的创新能力,能设想出清理垃圾的机器人,并能提出有效环保的构想。
不过本组也有不足……我建议本组同学要研究一下如何抗‘流感’”……话还没说完,却响起了一阵阵的掌声。
从中可知,这种评价不但受到欢迎,还激发了他们敢说、敢想、勇创的精神。
生活即教育,让孩子融于火热的生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为孩子们提供广阔的探究舞台,让孩子走出校园,投入社会,用自己的眼光探究世界,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实现在自主参与探究体验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确实达到“教为了不教”的效果。
这样,才能把这一单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情怀落到实处。
这也是笔者对《品德与社会》这科要这样教育的期望。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高新区唐家小学 5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