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下册《探访自然的奇观》优秀教学案例
1.结合课本内容,讲解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如地质变迁、气候影响等,帮助学生了解自然奇观的背景知识。
2.讲解绘画自然奇观的基本技巧,如透视、光影、色彩搭配等,让学生掌握表现自然奇观美感的方法。
3.展示课本中的优秀作品,分析作品中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为学生提供创作灵感。
4.演示绘画自然奇观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学会如何将自然奇观的美感表现在画纸上。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绘画自然奇观时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和优化。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技能、创意、情感等多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
3.组织学生开展互评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评价水平。
4.定期举办美术作品展览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奇观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和讨论。
2.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如何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表现自然奇观的美感,达成共识。
3.各小组进行绘画创作,相互交流心得,共同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教师巡回指导,针对每个小组的绘画过程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四)总结归纳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奇观的基本知识,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使他们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现自然奇观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术语,如色彩、线条、形状、空间等,描述和分析自然奇观的美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学会运用课本中所学的绘画技巧,如透视、光影、肌理等,创作出具有自然奇观特色的美术作品。
3.在学生绘画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提高绘画技巧。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探访自然的奇观》教案
3.创作以自然奇观为主题的美术作品,鼓励学பைடு நூலகம்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评价与欣赏: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观察与欣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自然之美,提高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爱护之情。
2.知识与技能:掌握描绘自然奇观的美术技法,如线条、明暗、色彩搭配等,能运用所学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探访自然的奇观》教案
一、教学内容
《探访自然的奇观》:本章节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的欣赏与描绘,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奇观现象,如山川、湖泊、云彩、岩石等,并运用美术技法表达自己对自然奇观的理解和感受。具体内容包括:
1.分析自然奇观的特点,如形状、色彩、纹理等;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自然奇观的基本概念。自然奇观是大自然中独特的景观,如山川、湖泊、云彩等。它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是美术创作的丰富素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自然奇观的图片,分析它们的特点和美术表现手法。这些案例将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将自然奇观描绘得生动形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条、明暗、色彩搭配等技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操作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将个人对自然奇观的理解和感受融入作品中,突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2.教学难点
-技法运用:学生在技法运用上可能存在难度,如如何将所学的线条、明暗、色彩等技法灵活运用于实际创作中。例如,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将山川、湖泊等自然景观描绘得生动形象。
-创新思维: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能难以突破传统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自然奇观,尝试运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人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了解自然中的美,学会用美术语言表现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归属感,增强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2.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理解。
3.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表现自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美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自然中的美,思考自然景观蕴含的内涵,学会用艺术语言表达和呈现。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表现自然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观察法。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自然中的各种景象。
2.讨论法。
引导学生通过照片、图画等素材进行对话,以加深对景观的理解和认识。
3.示范法。
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学会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理解。
4.自主探究法。
倡导学生自主发现美,对自然的感性认识进行创作和表现。
1. 导入新知教师将一幅清新的自然图画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的细节。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图画中的自然元素,例如:颜色、形状、线条等。
2. 学习新知1.学生们围绕老师展示的图片进行讨论,从图画的细节入手,认识图中的花草和小鸟等自然元素。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颜色变化,通过寻找相互对比的颜色,如橙色和蓝色、绿色和红色等,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手比划,感知这些颜色的温度和明暗程度。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画中每个元素的大小和比例,让学生用一只画笔在绘图纸上画出这些元素。
4.教师示范如何绘画,引导学生尝试画花卉、小草等,并让学生学会利用细线条勾勒花瓣或叶片的表现。
3. 拓展知识1.通过引导学生关注风景画作品,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壮美和优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2.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自然画作品,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4. 练习和表现1.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美术人美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2课 探访自然的奇观(教案)人美版
《探访自然的奇观》美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美版六年级下册,属于“欣赏.评述”领域。
本课选择11个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自然奇观,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去感受、体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奇特神秘之美,教育学生要树立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美术学习,已具备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能对本课的自然奇观进行简单的欣赏评述。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国外的宝贵自然遗产,能用自己的语言欣赏评述这些自然奇观。
2、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为这些自然奇观感到骄傲,让他们树立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本课的自然奇观,用心体验大自然对给我们的奇幻之美。
五、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能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评述这些自然奇观。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片、视频及相关文字资料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给你们几个特殊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那么,请大家闭上眼睛,请大家认真倾听,用心感受。
(图片、声音)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风声、水声、雷声……调动学生从听觉、视觉巧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师:这些声音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大自然神奇吗?(生:神奇)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他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探访自然的奇观。
(板书课题)2、趣味游戏:给关键词,猜自然奇观师:昨天,刘老师安排大家搜集了一些世界奇观的资料,你们查了没?(生:查了)师:好,那刘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请大家根据我说的关键词来猜对应的自然奇观,好吗?①英国海岸巨型石柱——(巨人之路海岸)②非洲瀑布最大最美——(维多利亚瀑布)③美国峡谷探险——(科罗拉多大峡谷)④非洲刚果草原动物——(加兰巴国家公园)⑤中国尼泊尔高峰雪山——(萨加玛塔峰)⑥大洋洲澳大利亚珊瑚堡礁——(大堡礁)师:同学们真不错!你们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很强。
第2课 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自然中的奇观,包括盆景、溶洞、极地冰川等;2.了解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素描、水彩画、油画等;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艺术价值的画作。
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作画;2.能够在实际创作中灵活运用素描、水彩画、油画等不同的表现手法;3.能够在创作过程中理解和表现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3.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自然中的奇观;2.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利用素描、水彩画、油画等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作画;2.在创作过程中理解和表现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10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自然奇观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简单介绍图片及其背后的故事。
2.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中还有哪些奇观?2.知识讲解和演示(30分钟)1.介绍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如素描、水彩画、油画等。
2.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各种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例如铅笔、彩铅、水彩笔、颜料、画刷等。
3.教师展示画作,让学生了解自然奇观的艺术表现。
3.实践操作(80分钟)1.学生自由选择一种自然奇观进行创作,并进行构思和准备工作。
2.学生使用相应的材料和工具进行作画,并在创作过程中体验表现的过程。
3.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帮助,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提高。
4.分享展示(20分钟)1.学生展示和解释自己的作品。
展示结束后,其他学生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和点拨,鼓励学生为自己的作品做出更好的改进和提高。
四、教学资源1.各种自然奇观的图片、书籍和短片;2.各种材料和工具,例如铅笔、彩铅、水彩笔、颜料、画刷等。
五、教学评估1.创作作品的艺术水平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是否能够从画作中得以体现;3.学生表现是否积极,并能够相互学习和交流。
小学美术第二课 探访自然的奇观-人教版美术第十二册教案
第二课探访自然的奇观-人教版美术第十二册教案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本课是“世界遗产”系列课程的第2课,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专题进行欣赏评述活动。
自然遗产指的是自然界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
在我们美术教材中出现这些自然景物的欣赏,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壮美,体会自然界的崇高之美。
因此教材中呈现的图片注重了审美元素的体现,无论从构图还是色彩上都能够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当然,这还需要我们教师有计划地积极引导,方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自然遗产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珍宝。
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生共荣的观念。
人类、动物、植物、山川、河流……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凸显了任何一方,带来的将是灭亡的灾难。
而作为高智能的人类,正在以自身不断的壮大凸显其统领的地位,这就是当今人类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如何对待人类的发展?如何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何面对大自然?因此,在学习本课时,除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我们还要引发学生的思考,思考人类对大自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大自然给予我们生存的资源,给予我们无尽的美丽,给予我们神秘的奇观,我们又能给大自然哪些回报?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也是我们本课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课涉及资料较广,建议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凝聚集体的力量,对世界自然遗产进行探索、思考。
在作业展示上,则可采取合作或自主等多种方法,有个性地展示学生对自然遗产的认识。
(二)教材版面分析本课为两页,共展示了五个大洲11处世界自然遗产。
第4页中主要介绍了大洋洲的大堡礁和欧洲的“巨人之路”海岸。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由约350种珊瑚构成。
这些珊瑚层从15 0xx年前开始形成,最宽处有240千米,厚150米,长达2 012千米,面积和日本岛差不多。
珊瑚要想长得好,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1.水温要在20℃以上;2.水深要浅于40米;3.海水透明度要高。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2探访自然的奇观|人美版(2012)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2探访自然的奇观|人美版(2012)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奇观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美术作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自然奇观的分类和特点,如:大峡谷、彩虹、极光等。
2. 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如:水彩画、彩铅画、版画等。
3. 制作技巧和表现手法,如:拼贴、雕塑、综合材料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自然奇观的分类和特点,绘画和制作技巧。
难点: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画纸、画笔、水彩、彩铅、版画材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彩铅、版画材料、拼贴材料、雕塑材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自然奇观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自然奇观的分类和特点,如:大峡谷、彩虹、极光等。
3. 示范:展示绘画和制作技巧,如:水彩画、彩铅画、版画等。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过程。
4. 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绘画或制作,运用所学的技巧创作美术作品。
5.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板书设计:1. 自然奇观分类大峡谷彩虹极光2. 绘画技巧水彩画彩铅画版画3. 制作技巧拼贴雕塑综合材料作业设计:1. 选择一个自然奇观,用绘画或制作的方式表现其特点。
2. 写一篇关于自然奇观的小短文,介绍其形成过程和保护意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自然奇观的分类和特点,掌握了绘画和制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同时,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给予学生更多练习和展示的机会。
重点关注细节:作业设计补充说明:1. 针对性的作业内容: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然奇观,用绘画或制作的方式表现其特点。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探访自然的奇观》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12册第2课的内容,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专题进行欣赏评述活动,共展示了五个大洲的11处世界自然遗产。
本科内容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壮美,体会自然界的崇高之美。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
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欣赏完之后,同学们请思考:这些自然奇观美在哪里?2、出示课题:探访自然的奇观。
3、借助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通过欣赏照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自然奇观的壮美,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讲授新课(一)、1、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二)、小组交流研究:1、自然奇观美在哪里?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板书:色彩奇美形态壮美令人惊叹生态优美2、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展示学生搜集到的自然奇观图片,并请学生做相应介绍。
3、拓展延伸今天,有些世界遗产正面临危机。
除去自然灾害,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如:污染、战争等),我们能为保护世界遗产做些什么呢?四、学生实践1、要求: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2.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1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2.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探访自然的奇观》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六下教材的第二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以自然景观为主题,引入了大量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教材还提供了多种绘画技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自然景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技巧和材料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同时,学生对于自然景观的观察和理解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自然,发现自然的美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各种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的美丽,如何帮助学生运用恰当的绘画技法表现自然景观。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然景观,发现自然的美丽。
2.讲授法:讲解绘画技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技法表现自然景观。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描绘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自然景观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教师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让学生谈谈对自然景观的印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绘画技法,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表现自然景观。
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描绘自然景观,教师巡回指导。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绘画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学生欣赏和评价。
六年级美术下册《探访自然的奇观》教案、教学设计
本章节旨在通过探访自然奇观,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美术技能和审美素养,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多种创作形式,如绘画、手工、摄影等,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交流评价,共同成长: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学会用恰当的语言给予评价,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5.情感教育,提升价值观:
-结合本章节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将保护环境的理念付诸实践。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将这种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创作,表达对自然奇观的敬畏和赞美之情,提升他们的情感素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引发学生对自然奇观的兴趣和好奇。
-通过讲述自然景观的传说故事,增强学生对自然景观的亲切感。
-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中一些著名的自然奇观,如黄山的奇石、张家界的地貌、九寨沟的瀑布等,让学生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产生对自然奇观的探究欲望。
教师引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景色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吗?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访自然的奇观,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
3.学生在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较为内向,需要创造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教案
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教案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课时建议】1课时【教程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阅读补充教材等媒介与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分析的过程中,从多角度体验、感悟自然奇观带给我们的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的学习和了解,产生欣赏大自然、珍视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自然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突破方法及模式】本课运用直观演示法、联系生活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析学生作品来突破本课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互动模式【媒体使用】师:课件、有关自然遗产的图片生:搜集世界自然遗产的图片、资料,画笔,大白纸。
教学过程:一、声音引入:我为同学们带来了几个特殊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你喜欢听哪种声音?为什么?这些声音都是大自然送给大家的礼物,由于风、雨、雷、电等气候的变化和地壳运动的变化,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地球上,出现了许多罕见的自然景观,并以其独特的地容地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听觉,引发视觉、触觉等多方感官感受。
巧妙感受身边的大自然。
二、感受阶段:展示图片:大堡礁(澳大利亚)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它与其他礁石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你想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它?教师引导欣赏大堡礁。
学生交流(播放视频)如果你来到大堡礁,你想做什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自然奇观的壮观。
学会用丰富恰当的词汇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身临其境地体会自然。
三、探索成因: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海岸外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变化多端和最美丽的堡礁,由2 900多个珊瑚礁体和小岛组成。
大堡礁以其珊瑚最为著名,在大堡礁有几百种不同类型的珊瑚,它们形状各异、大小不一,颜色绚丽多彩。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人美版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探访自然的奇观》版本: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的奇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自然奇观的认识和感受。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制作等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自然奇观作品。
4.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自然奇观的定义和特点。
2. 美术作品中的自然奇观表现。
3. 绘画和制作自然奇观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的奇观,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自然奇观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制作等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自然奇观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制作等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自然奇观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显示屏、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自然奇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自然的奇观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教师讲解自然奇观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自然奇观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3. 示范:教师通过示范绘画和制作自然奇观作品的过程,讲解相关的绘画和制作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绘画和制作等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自然奇观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自然奇观的定义和特点。
2. 美术作品中的自然奇观表现。
3. 绘画和制作自然奇观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运用绘画和制作等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自然奇观作品。
八、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自然奇观的认识和感受,以及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人美版(1)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人美版(1)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也是“世界遗产”系列课程之一。
欣赏世界自然遗产,就是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善于发现,乐于体验自然之美,也就是帮助学生养成一种面对自然怦然心动的情绪,能用自然之美滋养心灵的能力,在学习本课时,除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还要引发学生的思考:人类对大自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生存的资源,给予我们无尽的美丽,给予我们神秘的奇观,我们又能给大自然哪些回报?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也是我们本课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学生情况分析:就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知识基础来讲,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观。
因此这一年龄段是养成美术素养、人文素养的良好时机,在这一时期,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欣赏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树立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意识,能从多角度观察欣赏自然景观。
通过阅读材料、视觉观察等方法,对一两处景观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描述其特点,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联想与感受。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阅读补充教材等媒介与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分析的过程中,从多角度、感悟自然奇观带给我们的美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的学习和了解,产生欣赏大自然、珍视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自然遗产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自然景观,用心体验大自然带给我们不同的美感。
教学难点:用语言和文字描述自然景观,表达自己的联想与感受。
五、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地球上,有许多罕见的自然景观,它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和礼物,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去感受世界自然遗产的美吧!(二)探究活动:1、面对一处自然景观我们该如何去欣赏它、了解它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或从课本中找答案。
2.1《探访自然的奇观》(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
《探访自然的奇观》(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探访自然的奇观,通过欣赏和创作,了解自然景观的独特美感。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然景观,并尝试创作一幅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美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然景观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表现。
2. 绘画技巧的运用和创作思路的拓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自然景观的图片、视频、绘画示范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赏析: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自然景观画作,引导他们观察和感受画作中的细节和美感。
3. 讲解:讲解自然景观的特点和绘画技巧,如光影的处理、色彩的运用等。
4. 示范:进行绘画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然景观。
5.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自然景观的绘画创作。
6. 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总结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1. 《探访自然的奇观》2. 教学目标:了解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美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然景观的能力;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环保意识。
3. 教学难点: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表现;绘画技巧的运用和创作思路的拓展。
4. 教学过程:导入、赏析、讲解、示范、实践、评价。
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作品,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作品中的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认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创作,让学生探访了自然的奇观,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观的美,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探访自然的奇观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探访自然的奇观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自然,了解自然奇观的美妙和多样性;
2.能够在美术作品中表现自然的美和奇妙;
3.能够动手创造美丽的自然图像。
二、教学内容
1.探访自然,观察并了解不同的自然奇观;
2.参考自然奇观,进行美术创作;
3.制作以自然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
1.导入自然奇观的图片或视频;
2.活动中需使用废弃物资进行手工制作;
3.准备美术用品,如颜料、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教师放映或展示自然奇观的图片或视频,并简单介绍该自然奇观;
2.学生就导入内容进行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2. 体验环节
1.实地参观附近的自然景点,让学生观察自然中的奇观;
2.进行自然体验活动,如挖掘土壤中的沙子、捕捉昆虫等。
3. 创作环节
1.老师示范自然题材美术作品的画法;
2.学生利用废弃物品和美术用品进行创作;
3.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五、教学方法
1.听课与实践相结合;
2.群体讨论;
3.导师模板和自由创意相结合。
六、教学评价
1.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考虑现场上手创作的表现。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美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与创造力,以及鼓励学生保护自然,最大限度的探究与欣赏自然。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
课题 2 探访自然的奇观1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自然遗产,能说出7处-10处世界自然遗产。
能够对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
能够独立搜集有关自然遗产的资料,初步认识、了解感兴趣的自然遗产用自己擅长的美术技法表现一处自己喜欢的自然遗产。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搜集、课内外交流等途径,认识7处-10处世界自然遗产。
教学难点能向别人较详细地介绍2处-3处自然遗产,并发表自己对自然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教具准备幻灯片,图片、教材等课的结构内容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思考。
填写学习卡:你心中的世界七大自然奇观1234567下面我们要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它们是大自然馈赠我们人类的宝贵遗产。
导入法激活精神教学过程二、1.师生一起共同浏览影像资料。
探访世界七大洲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感悟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亚洲———珠穆朗玛峰欧洲———巨人之路非洲———维多利亚瀑布北美洲———科罗拉多大峡谷大洋洲———大堡礁2.学生网上自主游览A.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B.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地带。
C.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三、交流学生欣赏,谈体会,交流感想。
四、课后延伸提问法激活方法探究法激活行为展评法激活灵性授课日期专科组长签字。
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2.《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
-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自然奇观的视频等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培养审美素养,提高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学生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学习兴趣和动机:本节课通过展示自然奇观的美丽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
5. 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前自主探索和课后的拓展应用中,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④ 引入趣味故事、实例等,使板书更具趣味性。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了讲授法、案例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掌握自然奇观的形态、色彩、纹理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讲授法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控制讲解的时间,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案例研究法能够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作品来深入理解知识点,但需要确保案例的多样性和代表性。项目导向学习法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画和雕塑等表现手法,但需要对学生的项目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评价。
- 讲解知识点:教师详细讲解自然奇观的形态、色彩、纹理等特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教师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描绘自然奇观的方法。
- 解答疑问: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2课 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访自然的奇观》是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自然中的奇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了自然景观的图片、绘画作品的欣赏和绘画技巧的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欣赏自然的奇观,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绘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自然景观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描绘自然景观的技巧和细节处理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自然的奇观,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的能力,提高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达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感受。
2.难点:培养学生对于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技巧,以及细节处理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然景观的图片和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2.演示法:教师通过绘画技巧的演示,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3.练习法:学生通过绘画实践,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
2.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素材:自然景观的图片和绘画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电脑和投影仪,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和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想和感受,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自然的奇观。
引导学生关注绘画作品中的技巧和细节处理,为学生提供绘画的示范和参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绘画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访自然的奇观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案
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为教材的第4、5两页,共展示了五个大洲11处世界1自然遗产。
教材分析:本课是“世界遗产”系列课程的第2课,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专题进行欣赏评述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壮美,体会自然界的崇高之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能力目标: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情感目标: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图片、资料。
学生:搜集世界自然遗产的图片、资料,画笔,大白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
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探访自然的奇观。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引发其内心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思考。
●二、新课。
(一)、课件展示世界七大洲自然奇观资料,学生欣赏。
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1、大洋洲:大堡珊瑚 12月3日,澳大利亚政府公布计划,使大堡礁海域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保护区,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天然景观。
又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省对开,是一处延绵2000公里的地段,它纵贯蜿蜒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
南端最远离海岸241公里,北端离海岸仅16公里。
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
这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鱼类1500种,软体动物达4000余种,聚集的鸟类242种,有着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条件,这里还是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人鱼和巨型绿龟)的栖息地。
艾尔斯巨石(Ayers Rock):又名乌卢鲁巨石(Uluru Rock属澳大利亚土着人语言),位于北领地艾丽斯泉市(Alice Springs)西南方向约340公里处,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俗称我们人类地球上的肚脐,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距今已有4-6亿年历史。
因此每年吸引着来自澳大利亚国内外约40万游客前去观赏。
2、欧洲:“巨人之路”海岸: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安特里姆平原边缘的岬角,沿着海岸的悬崖的山脚下,大约有3.7万多根六边形或五边形、四边形的石柱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