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业设计方案》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又奇奥的整体,它由各种不同的系统组成,互相之间紧密联系,共同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活动。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深入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观点。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培养学生对人体整体性的认识;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 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三、设计内容1. 任务一:人体系统结构图绘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出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图,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标明各个器官的名称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2. 任务二:人体系统功能分析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人体系统,如呼吸系统,进行功能分析。
学生需要详细描述该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系统的联系,并通过实例说明该系统在维持人体整体平衡中的重要性。
3. 任务三:人体系统协调性分析要求学生选择两个或以上的人体系统,如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分析它们之间的协调性。
学生需要说明这些系统如何互相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以及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互相影响。
4. 任务四:人体系统实验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人体某个系统的特定功能。
学生需要提出实验的目标、方法、材料和预期结果,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作业要求1. 作业需以书面形式提交,包括任务一至任务四的内容;2. 作业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学生的观点和分析;3. 作业需要符合学术规范,杜绝抄袭和剽窃行为;4. 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XX月XX日,逾期不予接受。
五、评分标准1. 结构完备性(20%):包括任务一至任务四的内容是否完备;2. 分析深度(30%):对人体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性是否有深入分析;3. 实验设计(20%):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可行;4. 表达清晰度(20%):文字表达是否清晰、准确;5. 学术规范(10%):是否存在抄袭和剽窃行为。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健康生活》单元复习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教案第4单元健康生活【教材简析】本单元在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通过观察、体验、调查、建模等活动了解人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各器官协调配合、共同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以及保护身体健康的意义。
单元教学内容从学生检测与评估自己的身体情况开始,到学生为自己制订健康生活计划终止,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建构“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认知,树立保护自己身心健康的意识,养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本单元共7课,编排逻辑如下。
第1~5课指向“我们的身体”侧重于学习人体运动活习惯。
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认识身体各系统器官及其功能,理解保护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健康的意义;第 6~7 课指向“管理自己”,侧重于引导学生提升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状态的意识和能力。
第1课“我们的身体”组织学生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为依据,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估,通过研讨交流进一步了解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关注心理健康,提升健康生活的意识,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第2课“身体的运动”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在移动哑铃的过程中上肢各部分的变化,认识骨、关节和肌肉,构建骨、关节和肌肉协同配合完成运动的肢体运动模型,了解保护运动器官的重要性,知道体育运动对促进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作用。
第3课“心脏和血液”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了解心脏跳动维持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通过比较不同学生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需要的时间,感悟体育锻炼有益于心脏健康通过阅读资料、研讨交流,提升关注心脏健康的意识。
第4课“身体的“总指挥’”引导学生学习脑的结构特点,通过日常活动和游戏体验了解脑的功能,并在研讨交流中进一步增强科学用脑、爱护脑、保护脑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 5课“身体的“联络员,”在第 4 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扔、接乒乓球的体验活动感受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应,体会人脑与神经是怎样工作的,从而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以及神经系统对身体健康和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神经系统的意识和能力。
冀少版中考生物 课外提升作业7年级下册 专项突破二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5.(2022·梧州模拟)如图表示餐后一段时间内人体消化系统中氨基酸 含量的变化,则发生该变化的部位是( C )
A.口腔
B.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小肠
D.大肠
16.★(2022·北部湾)2022 年 6 月 5 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在电视机前观看发射过程的人们心情激动,新陈代谢加快。人体新陈代 谢产生的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请结合眼球结构示 意图(图一)和神经系统调节人体排尿模式图(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6.(2022·黑龙江)下列属于人所特有的复杂反射的是( D ) A.吃柠檬时分泌唾液 B.看到柠檬时分泌唾液 C.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 D.谈到柠檬时分泌唾液
7.★(2022·株洲)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听觉是在耳蜗产生的 B.小脑受损会导致无法呼吸 C.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 D.外界物体在眼睛的脉络膜上成像
专项突破二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2022·黑龙江)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比较快,应多吃 一些奶、鱼、肉、蛋等食物。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C )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无机盐
2.(2022·泰州)下列代谢废物中,不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是( C ) A.水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尿素
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肾静脉。
a.肾小管→肾小囊 b.肾小囊→肾小管
c.出球小动脉
(5)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排出体外的整个过程要靠 BBCCD
系统共同参与协调配合完成。(填图中字母)
D
18.对溺水病人进行人工呼吸前,首先用手指勾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 目的是( C ) A.方便胸外心脏按压 B.防止污染救护者 C.确保病人呼吸道畅通 D.防止病人吞吃污物八年级上册
中医公共卫生试题及答案

中医公共卫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方面?A. 人体结构的完整性B. 人体各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C. 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D. 人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答案:B2. 在中医中,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脏腑是: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治未病”的主要内容?A. 早期诊断B. 早期治疗C. 预防为主D. 养生保健答案:A4. 中医养生学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原则主要强调的是:A.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B.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时间C.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情绪管理D.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运动方式答案:A5.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中的“心”主要与以下哪一项相对应?A. 情绪B. 呼吸C. 消化D. 排泄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A. 饮食调养B. 情志调摄C. 运动健身D. 药物治疗答案:A, B, C7.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包括哪些元素?A. 金B. 木C. 水D. 火E. 土答案:A, B, C, D, E8. 中医中“辨证施治”的原则包括哪些方面?A. 根据病人的体质B. 根据病情的发展阶段C. 根据病人的年龄和性别D. 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9.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有关。
(对/错)答案:对10. 中医养生主张“形神兼养”,即只注重身体锻炼,忽视精神养护。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中“阴阳五行”理论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
答案:中医中的“阴阳五行”理论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
阴阳理论强调阴阳平衡,应用在公共卫生中,意味着要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比如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整作息时间等方法来保持身体机能的平衡。
五行理论则是指自然界中的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应用在公共卫生中,可以指导人们根据五行对应的脏腑和季节变化来调整生活习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脑
内脏 骨骼肌 其他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表二:
器官 散热量 主要散热方式 外界温度 外界温度高于体温 低于体温 皮肤 90% 直接散热 间接散热(汗液蒸发) 其他 10%
人体散热的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人的体温为什么能维持相对平衡呢?
某家庭成员体温变化调查表(腋窝温度)
成 年 6:00 员 龄 9:00
传出神经
1.皮肤血2. 同样的环境下斯科特队永远留在了 南极也表明如果严寒加上饥饿、疲惫 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命。你能用科学知 识解释吗?
(1)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它们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2)相对恒定的体温可以保证酶在适宜的温 度下发挥催化作用。 (3)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当长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 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引起体温降低, 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死亡。
中暑 散热<产热 冻疮 散热>产热
1910年英国斯科特(Scott Robert Falcon l868~1912)探险队和挪威阿蒙森探险队都宣布将向 南极点进军,两支探险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 阿蒙森一行五人,用狗拉雪橇,经过千辛万苦于1911 年12月14日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极点的人。而斯科特 探险队一行五人,使用的是马拉和人拉的雪橇,结果 马在严寒中陷入了泥沼。他们用雪橇拉着设备,顶风 冒雪经过82天,于1912年1月16日终于到达南极点。 在南极探险的路上跋涉了1 450 km之后,归途中因饥 饿劳累倒下。攀登南极点的角逐是南极考察热中光辉 的一页。
1.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不超 过一度。体温相对恒定是指体温在一个 范围内变动。 2.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 女子高于男子。 3.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 体温一般高于年老者。 4.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 被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中进行测量。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一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自主检测生物试题 (1)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自主检测九年级生物一、单项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关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的B.当我们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C.血管内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的平衡2.从2019年12月19日“新冠”疫情开始至今,全世界都在不断与“新冠”病毒抗争,在这期间,“新冠”病毒相继发生了四次重大变异:贝塔变异毒株、伽马变异毒株、德尔塔变异毒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迄今为止,隔离、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常消毒、保持社交距离、注射疫苗,仍然是防止“新冠”流行的有效措施。
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新冠肺炎的传染源B.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隔离,属于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者C.从免疫的类型看,注射新冠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D.注射过一种变异毒株的相关疫苗后,完全可以抵抗其他变异毒株3.下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B.B.乙图中的②将来发育成丙图中的bC.丙图中的a和b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的D.D.丁图中的结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4.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的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一定相同B.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增大C.伞藻嫁接实验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太空育种诱发生物产生的是可遗传变异5.如图所示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可用曲线X或Y表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b代表脑,则曲线Y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B.若b代表肺,则曲线X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C.若b代表肾脏,则曲线X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D.若b代表小肠,则曲线Y表示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6.试管婴儿技术为众多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福音。
苏科初中生物七下《4.9第2节 人体的组成》word教案 (8)

第2节人体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阅读文本、观察图片,能够举例说明人体各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2.通过观看课件、阅读文本、观察图片,能够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
【教学重点】
探究人体的多层次结构;形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点。
【教学难点】
人体各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讲课PPT、视频、图片等。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2节人体的组成一、观察人体的组织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
二、探究人体的多层次结构
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三、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7章第4节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案)

新华师版科学八年下课时教学设计和激素的精细调节从这张表中你可以得到些什么结论?【同一个人的体温与他的年龄、性别、测量时间等有关系,不同的人在同一时间体温有所不同】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同一个人的体温与他的年龄、性别、测量时间、身体状况等有关系,如年轻时比年老时高,一般情况下,女子体温比男子高,昼夜体温也不同不同人的体温可能也不相同。
不同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也影响人的体温,如生病发烧时体温略高。
体温还会随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的不同而不同,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动。
有意识行为的调节在不同温度环境下,首先我们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体温的稳定。
这都是体温的行为调节,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下的有意识行为。
例如,当冬季来临时,我们会增加衣物,抵御寒冷的天气,天气炎热时,我们会吹风扇来降温等。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人体会出现哪些变化?【出汗,皮肤发红,胃口普遍变差……】当环境温度下降时,人体会出现哪些变化?【毛孔收缩,打寒战,胃口普遍变好……】冰天雪地中,人为什么没有被冻僵?人体的活动主要靠什么来调节?知道人的体温变化知道有意识的体温调节介绍人的体温变化介绍有意识的体温调节习题训练2.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C )A.人体内与人体皮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B.人体内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C.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2.人的体温除了受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来调节。
(1)在夏天可行的有(ACEFG )(2)在冬天可行的有(ABDGH )A.增减衣服B.烤火C.在树荫下D.运动E.吃冷饮F.吹风扇G.开空调H.晒太阳4.恒温动物体温的特点是(D )A.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并保持不变B.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C.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但各部位温度保持不变D.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温度也是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课堂小结 1.人体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维持了体温的恒定。
中医诊断的三个基本原则

中医诊断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整体审察
整体审察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诊断疾病时的整体观念,是指要考虑整个人体(内)与自然环境(外),或称“审察内外”。
因此,整体观念包括两个内容。
1.人体是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上下、内外、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以内部的脏腑为中心,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血脉筋骨等无不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联系。
因此,局部有病可通过经脉影响全身;脏腑、气血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而呈现于局部,在五官诸窍、肌肤肢体等处有所反映。
内部异常可以表现于外,外部有病亦能传
入体内。
例如体表的疮疡可由肾虚、脾湿、肝火或心热等引起。
故在诊断时需根据全身症状来判断究属何脏所引起的疮疡,从而采取相应的治法。
2.人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体的生理机能已与周围环境及自然界的一般变化相适应。
当人体内部失调,以致不能适应周围环境及自然界的变化;或周围环境变化剧烈,超过人体能适应的限度时,就会引起脏腑、气血的活动失调而得病。
如《素问。
异法方宜论》中的“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西方……其病生于内……北方……脏寒生满病……南方……其病挛痹……中央者……多痿厥寒热”,表明周围环境与四季气候不同,产生疾病即随之而异,故在诊断时必须结合环境考虑。
二、诊法合参
望、闻、问、切四诊各具有独特的作用,又都有局限性,不能互相替代。
必须四诊并用才能全面收集辨证论治所需要的各方面资料。
三、病证结合
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及所属证候,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
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质,即所谓“辨证求因”。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提升训练(解析版)

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一章人体内废物排入环境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一、单选题1.在人体的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尿道B.膀胱C.输尿管D.肾脏【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详解】A.尿道的作用是输送尿液,A不符合题意。
B.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
C.输尿管具有输送尿液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是A.肾单位B.肾小球C.肾皮质D.肾小囊【答案】A【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详解】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
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所以在人体肾脏中,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故选A。
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是在多个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但各系统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
下列四种系统相比较,你认为与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关系最密切的是()A.消化系统B.生殖系统C.泌尿系统D.运动系统【答案】C【分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器官系统只有协调配合,人体才能正常进行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据此答题。
【详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消化吸收,经循环系统运送到细胞。
在细胞内参与物质分解,并产生代谢废物,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故选C。
4.不具有贮存功能的内脏器官是()A.膀胱B.胃C.胆囊D.肾【答案】D【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的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思考解答。
基础护理学[第二章护理学量本概念]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基础护理学[第二章护理学量本概念]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b2dba910b1c59eef8c7b4f6.png)
第二章护理学量本概念知识脉络图第一节人现代护理学的理论框架是由四个基本概念组成:人、健康、环境、护理。
护理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对人的认识是护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和基础,它影响着整个护理概念的发展,并决定了护理工作的任务和性质。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人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仅从生物角度看,人是一个由各种器官、系统组成的生物有机体,具有生物意义的完整功能。
更重要的是,人是有意识、有情感,具有社会属性的人。
因此,人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指人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组成的统一整体,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任何一方面的障碍或失调,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乃至整体。
例如,身体的不适会影响情绪和工作;而人际关系的紧张也会通过心理因素引起身体的疾病。
所以护理的对象不应该是“疾病”而是整体的人.在护理实践中,不仅要满足患者生理的需要,还应注意满足其心理、社会的需要.(二)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总是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如,人需要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以获取信息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人作为开放系统的基本目标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从而保持健康状态。
在护理学中强调人是一个开放系统,不仅要关心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协调平衡,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中其他人、家庭、社区等对机体的影响。
护理工作者有责任为护理对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促进和维护其健康。
二、人的基本需要(一)护理对人的基本需要的作用当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机体的失衡,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护理是一个帮助人,为人的健康服务的专业,护理的功能就是帮助护理对象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维持或恢复身心健康,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二)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具体内容见“第三章第三节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一)成长与发展的定义成长是指个体在生理方面的量性增长.常用的人体可测量指标有体重、身高、骨密度和牙齿结构的变化.发展是指生命中有顺序的可预期的功能改变,是个体随年龄增长及与环境问的互动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过程。
导学案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人体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完成了各种对环境的适应。
2.知道静坐和运动的时候人的产热和散热情况。
3.理解人的体温平衡。
二、知识点默写1.不同温度环境中,人体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体温的,这些都是体温的行为调节,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的有意识行为。
2.人的体温测量部位有、和。
3.人体在运动状态下产热主要来自,安静状态下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
2.体温是指人体的深部温度。
体温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除有意识的行为调节之外,主要是依赖系统和的精细调节。
3.当气温下降时,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整合下,引起皮肤血管和汗腺分泌;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出现打寒战;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代谢率。
总的效应是体内产热、散热,使体温不因气温的而下降。
4.在炎热天气下,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人体皮肤血管,汗腺分泌;骨骼肌紧张性收缩;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代谢率。
总的效应是体内产热减少、散热,使体温不因气温的而上升。
5.不管外界环境温度如何变动,人体通过和激素的调节,维持了体温的相对恒定。
三、例题解析[例题1]跳绳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连续跳了一段时间,跳绳者呼吸、心跳明显加快。
跳绳时( )A.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增加B.会出大量的汗,应及时喝水来补充能量C.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不能保持平衡D.呼吸、心跳加快,是为骨骼肌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解析]A、大量运动时,比如跳绳,消耗体力增加,因此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B、跳绳时需要消耗体力,但是喝水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体内的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能维持相对平衡的缘故;D、呼吸和心跳加快有利于给骨骼肌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使有氧呼吸增强,产生更多能量。
[答案]D[例题2]黄河口国际马拉松每年举行一次,比赛中,运动员奋力拼搏,个个满脸通红、大汗淋漓。
这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A.保护和调节体温B.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C.调节体温和排泄D.排泄和保护[解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一. 填空:1. 人体是一个统一 的整体, 是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 特别是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人的新陈代谢就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下进行的。
其中神经的调节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2. 细胞组织(4 种) 器官系统(8 个)人体。
3. 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部分, 植 物细胞的结构中,还有细胞壁、液泡等 。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 。
人体有四 大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植物常见 的组织有(营养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 5.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 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 构。
6.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
7. 人体内较大的腔: 颅腔和体腔 (体腔又包括胸腔和腹腔, 腹腔的下部 是盆腔)。
8.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 、血管) 和淋巴系统 。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
11.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而血细胞又由 3 种细胞 (红细 胞、白细胞、血小板) 构成。
功 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形态结构呈 两 面凹 的 圆 饼 状,无细胞核比红细胞大, 有细 胞核。
个体最小, 形状不规则, 无细胞核 正常值 (个/升) 男: 约 5.0× 1012女: 约 4.2×1012(4- 10) × 109(100-300) × 109 血细胞红细胞 RBC 白细胞WBC 血小板 PLT12.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 7%— 8%,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 200---300 毫升不影响健康,每个公民有献血的义务。
13. 心率: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
正常值 60—— 100 次/分。
判断题部分答案

1、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是器官(细胞)。
×2、人体的各个系统是孤立的、独自行动的。
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4、新陈代谢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物质与能量交换5、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儿童期的异化作用一般大于(小于)同化作用。
×6、神经调节的作用比作体液调节的作用持续的时间长,作用的范围广。
×7、骨头里的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无机盐赋予骨骼硬度。
√8、幼儿的骨骼柔软性强这与其骨的化学成份中无机物较成人高(低)而有机物较成人(高)有关。
9、幼儿的骨髓全部是红骨髓,造血机能强。
√10、人体脊柱的生理性弯曲是胎儿期逐渐形成,出生后便固定下来的×。
11、新生儿的脊柱由软骨组成,几乎是直的。
√12、幼儿的骨盆尚未定型,不正确的运动方式会影响成年后骨盆的大小和形状。
√13、新生儿的骨块数比成人多。
√14、幼儿关节的特点显示其灵活性和柔软性显著高于成人,活动范围也大得多,因而引起脱臼的可能性较成人来说显然不那么容易。
(×)15、鼻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16、气体交换只在肺泡处进行。
(×)17、和成人相比,幼儿的整个肺脏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较少。
(√)18、幼儿的呼吸浅而快,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19、静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20、动脉管内流的是动脉血,静脉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21、血小块就如同机体的卫士,对机体有防御和保护的机能。
(×)22、肺动脉含的是静脉血,肺静脉含的动脉血。
(√)23、淋巴循环虽然不是血液循环的一部分,但淋巴结也有吞噬细菌的功能。
(√)24、幼儿年龄越小,其血量与体重的比例也相对成从来说越小。
(×)25、幼儿血细胞中红血球及其所含的血红蛋白均较高,故其吸氧能力强,有利于旺盛的新陈代谢对氧的需求(√)。
7.4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案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相互联系,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人体系统的协调工作原理,通过交流互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实证法: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实验操作等方式,实证人体系统的运作,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直观性。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动画等多媒体材料,生动展示人体系统的图像和运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人体生理学》一书,详细介绍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生命科学》杂志,其中涉及对人体统一整体性的深入研究论文。
-《健康与生活》杂志,介绍人体系统协调工作在日常生活保健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查阅互联网上的人体生理学资料,如医学教育网站、科普文章等。
2.教学软件应用:运用互动式教学软件,如虚拟实验室等,让学生模拟人体系统的运作,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3.实物模型:使用人体器官模型、解剖图谱等实物材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人体结构的复杂性和系统性。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奥运会运动员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员身体各系统的协调工作。
6.对于作业中的优秀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题是“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试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人体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原理。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奥运会运动员比赛的视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授新课环节,我详细介绍了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相互联系,并通过实例说明了人体系统的协调工作原理。在师生互动环节,我鼓励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交流互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巩固练习环节,我布置了相关的练习题,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堂小结环节,我总结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在作业布置与反馈环节,我布置了适量的作业,并及时进行了批改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1.2 人体工作站(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1.2 人体工作站(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 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的观察、描述和探究能力。
3. 增进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体基本构造: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 人体主要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
3.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心理平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基本构造和主要系统,健康生活方式。
2. 教学难点:人体各系统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体基本构造和主要系统。
2. 演示法:展示人体模型、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人体结构。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人体工作站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人体基本构造和主要系统。
a. 人体基本构造: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 人体主要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
3. 深入了解人体各系统:a. 运动系统:骨骼、肌肉、关节。
b. 消化系统: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c. 呼吸系统: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
d.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
e. 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f. 神经系统:大脑、脊髓、神经。
4. 讨论健康生活方式:a. 合理饮食:均衡摄入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热量食物。
b.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c.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d. 心理平衡: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缓解压力,与人和谐相处。
5. 总结: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影响。
提醒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他们的体温都在37℃左右
鸟类、哺乳类、尤其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都有保持体温相对恒定,因此这几种动物叫恒温动物。
下表是在一个身体健康的初中二年级学生身上测得的三个温度值(在同一时刻测得的),从测量的部位来说,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
36.4 °C 36.9°C 37.3 °C
可以得出结论: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可以得出结论:同一个人不同时刻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经过许多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1℃。
2.不同年龄的人的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高于年老者。
3.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温也有差异,一般女子高于男子。
4.同一个人的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5. 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被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中进行测量。
体温恒定是正常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温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动物的死亡。
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人类何以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恒定的体温
1.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内脏。
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
2.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皮肤散热的方式主要是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
3.人体的器官既能产热,又能散热。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了动态平衡的结果。
器官产热量
安静时运动时
脑16%1%
内脏56%8%
骨骼肌18%90%
其他10%1%
器官散热量主要散热方式
外界温度低于体温外界温度高于体温
皮肤90%直接散热间接散热(汗液蒸发)其他10%
皮肤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在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蒸发散热所占比例不大;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人体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维持了体温的恒定。
人体的其他各种生命活动,也是直接或间接地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完成的。
长时间饥饿,寒冷,炎热时人体维持体温的现象将被破坏,人体会出于危险状态,因为:
(1)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它们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2)相对恒定的体温可以保证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发挥催化作用。
(3)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长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引起体温降低,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死亡。
长时间停留在高温环境中,机体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
体温恒定的意义
1.恒定的体温是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
2.适应恶劣的环境;
3.可以扩大人类生存的空间。
练习
1. 人体能保持体温恒定,是因为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
A. 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平衡
B. 骨骼肌产热和内脏产热保持平衡
C. 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保持平衡
D. 以上说法都对
2.人的体温除了受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来调节。
(1)在夏天可行的有()
(2)在冬天可行的有()
A.增减衣服
B.烤火
C.在树荫下
D.运动
E.吃冷饮
F.吹风扇
G.开空调
H.晒太阳
知识拓展
科学家预测,人体冷冻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将十分广泛。
可以把患了绝症的病人冷冻起来,几百年后当相关的技术出现后,再使其复活,经治疗而获得健康;再有,可以把字航员冷冻起来暂停人体老化的程序,数光年之后,他们抵达某个星系后解冻,他们的年龄就和离开地球时完全一样,没有任何衰老。
人体冷冻技术使人的太空旅行有了实现的可能。
目前不能确定人的最低致死体温。
现实中人体细胞冷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比如在治疗不育症时使用的精子冷冻、卵子冷冻、胚胎冷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