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机械设计方案书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18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18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18页)目录一、任务书 (1)二、小组设计分工具体情况 (6)三、第一章总体设计构想 (7)四、第二章方案设计 (8)五、第三章设计计算说明 (10)1、传动装置运动参数的计算 (10)2、轴与轴承部件的设计 (11)3、零件载荷计算 (11)4、机架及附件的设计 (12)六、第四章设计结论与探讨 (13)七、附录 (14)八、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6)《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实践的目的和任务(一)实践目的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在完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堂理论学习后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设计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巩固和发展所学到的相关知识。

2.学习和掌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计算、绘图、运用设计资料(包括手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经验估算、考虑技术决策、机械CAD 技术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训练,以提高这些技能的水平,并为后续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4.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特点,将结构设计与造型设计知识相结合,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将学生培养成能够在设计中有工程自觉意识的工业设计师。

(二)实践任务1.完成课程设计题目的方案分析与设计;2.完成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3.完成装配图、零件图设计;4.完成方案设计效果图。

5.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二、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一)设计题目选择通用机械的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

设计题目仅给出要求机器实现的功能,由学生自定传动方案设计,学生亦可自选设计题目,但自选题目的难度与工作量应和课程设计要求相适应。

机械优化设计浙江大学课程设计

机械优化设计浙江大学课程设计

机械优化设计浙江大学课程设计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机械优化设计浙江大学课程设计的过程。

这个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机会,来实践他们的机械设计技能。

本文介绍了项目的实现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软件选用、建模、分析、优化等过程。

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机械设计的流程,并且拓展各种优化方法的知识范畴。

需求分析在这个机械优化设计的课程设计中,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具有优化性能的机械产品。

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设计的成本、结构复杂度、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具体的使用期望值等等。

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以便确保我们的设计满足所有需要并以最优的方式实现。

软件分析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使用的主要软件工具是SolidWorks,它是一个强大的机械设计软件,可以提供各种建模和分析工具。

我们还使用了Ansys软件来进行力学分析和优化,这使得我们能够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模拟。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nTopology软件进行设计优化,以达到最优的结果。

建模建模是这个项目的首要任务。

我们需要将机械部件的设计建模成三维模型,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

我们利用SolidWorks软件来进行模型的创建。

我们还需要注意到建模时的几何限制和约束,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我们还需要进行零部件的组装,以得到完整的机械模型。

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确保后续分析和优化的准确性。

分析分析是这个项目的关键环节。

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力学分析,以检测材料强度是否够用和应用情况是否满足要求。

我们将使用Ansys软件来进行这个过程。

我们还需要考虑不同优化方案的使用,并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优化优化是这个项目的最终目标。

我们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最佳优化方案。

我们使用了nTopology软件进行初步的设计优化,再使用Ansys软件进行细化优化,以达到最终的结果。

我们还需要对各种可能的应用情况进行考虑,以保证设计的效果符合实际需求。

结论在这个机械优化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借助了SolidWorks、Ansys、nTopology等多种软件工具,完成了机械的建模、分析和优化。

浙江大学工学类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工学类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Z he jia ngU ni ve r s it 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 Un iv er si t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Un i2011级工学类培养方案工学类培养方案包括大类培养特色、大类培养面向等内容,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主要安排通识课程和大类必修课程的推荐学习计划。

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和专业课程的推荐学习计划详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特色课程、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学科专业类别、授予学位类别、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课程修读要求以及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等内容。

大类培养特色建有通识、大类、专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具有基础知识宽厚、交叉和专业知识精深的特点。

通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强化工学人才培养的通识性和社会性;通过构建大类课程平台,打好扎实的工程理论基础并有效衔接专业教育;通过专业教育体系的严格训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数理基础、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扎实并具备实践能力,在各工程专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本科人才。

大类培养面向学生在入学后两年内确认主修专业,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归属专业所在学院(系)管理。

工学类共有21个专业教育培养通道,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不同工程专业领域的成才发展需求。

工学类培养主要面向的专业是: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0204)2.材料科学与工程(080205Y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301)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0304)5.机械工程及自动化(080305Y )6.机械电子工程(080307W )7.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080504W )8.新能源科学与工程(080512S )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 10.自动化(080602) 11.电子信息工程(080603) 12.土木工程(080703) 13.水资源与海洋工程(080805W ) 14.环境工程(081001) 15.化学工程与工艺(081101) 16.制药工程(081102) 17.海洋工程与技术(081302S ) 18.飞行器设计与工程(081501) 19.工程力学(081701) 20.生物工程(081801)21.工业工程(110103)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47.5+5学分 (1)思政类 11.5+2学分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2.0-1.0 一 秋冬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2.0-1.0 一 秋冬 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2.0-1.0 二 秋冬,春夏 031E00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3.0-2.0 三 秋冬,春夏 02110081 形势与政策 +2.0 2.0-0.0 每学期浙江大学Z he ji a ngU ni ve r s it 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U n iv er si t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Uni (2)军体类 5.5+3学分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关于公布浙江大学第15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进入-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关于公布浙江大学第15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进入-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关于公布浙江大学第19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进入模型制作队名单的通知浙江大学第19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于2013年12月1日下午1:30 在玉泉校区教1-234开幕。

本次竞赛的主题为“幻·梦课堂”。

内容为“教室用设备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参赛学生们可根据对日常课堂教学情况的观察,或根据对未来若干年以后课堂教学环境和状态的设想,设计并制作出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的机械装置。

课堂包括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场所。

教室用设备包括桌椅、讲台、黑板、投影设备、展示设备等;教具是指能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类课程(包括但不限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的教学用具。

经过1个月的理论方案设计,浙江大学的30余组参赛队提交了理论方案。

学校聘请专家对每个理论方案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评审,最后决定下列参赛队方案(见附表1)获得学校经费资助资格。

学校希望入选的参赛队要利用寒假时间尽早完善实物模型结构设计,并着手模型试制。

2014年春学期(3月初)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中期检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根据本届竞赛实际情况,学校提醒参赛队:根据规定,通过学校中期检查的参赛队将决定是否获得学校提供的首期经费资助(末通过中期检查的队,不能获得学校经费资助)。

参加决赛暨实物模型演示获得学校等级奖的队可获得学校第二期经费资助。

学校同时也欢迎未获学校经费资助的理论设计完成队自行进行模型制作,完成的模型与学校提供经费资助的队同样有权参加最后的决赛和评奖,获奖学生在获等级奖后补发经费(经费额度同上)。

为使参赛同学能更好完成作品的结构设计,机械设计竞赛基地定于2014年1月15日19:00-20:30在玉泉校区教1-203室,对参赛队进行答疑、辅导,欢迎参加。

本科生院教研处2014-1-9表1:浙江大学第十九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获模型制作资助队名单。

机电综合设计

机电综合设计

机械电子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浙江大宁波理工学院目录第一章概述 (2)一、机电专业课程设计目的 (2)二、机电专业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2)三、机电专业课程设计的时间及进度安排 (2)第二章课程设计流程分析 (4)一、课程设计的应知与应会 (4)二、课程设计中的创新与综合 (4)三、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4)第三章总体方案设计 (6)一、驱动控制方式选择 (6)二、传动形式确定 (6)第四章步进电机的参数计算与选型 (7)第一节 步进电动机的分类 (7)第二节 步进电机的参数计算 (8)第三节 常用步进电机特性参数 (13)第五章机械系统设计计算 (21)第一节 齿轮传动副的选用 (21)第二节 滚珠丝杠设计计算 (23)第三节 滚动导轨设计计算 (30)第四节 联轴器的选用 (32)第五节 机械系统装配图基本要求 (33)第六章二坐标工作台数控装置设计与分析 (36)第一节 数控工作台电气原理图设计要求 (36)第二节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36)第三节 输入/输出通道设计 (39)第四节 人机交互通道配置与接口 (41)第五节 光电隔离电路设计与应用 (44)第六节 电源设计与选择 (48)第七节 典型数控工作台电气原理图分析 (52)第七章设计说明书撰写 (61)一、基本要求 (61)二、主要内容 (61)第八章课程设计资料提交与答辩 (62)一、设计资料提交 (62)二、答辩准备 (62)三、成绩评定 (62)附录 (63)第一章概述一、机电专业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所进行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的综合性训练。

通过该环节达到下列目的:1、巩固和加深专业课所学的理论知识;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动手能力;3、进行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的基本功训练,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基本功:1)查阅文献资料; 2)分析与选择设计方案;3)机械结构设计; 4)电气控制原理设计;5)机电综合分析; 6)绘制工程图;7)运动计算; 8)动力计算和精度计算;9)撰写设计说明书; 10)贯彻设计标准。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2. 学习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软件和工具,如CAD、SolidWorks等,进行三维建模和图纸绘制;3. 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系统设计。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设计和创新;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和绘图的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协作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注重细节,追求卓越;3. 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遵循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大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讲解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基本概念,以教材相关章节为基础,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2.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以CAD、SolidWorks等软件为工具,教授三维建模、图纸绘制等操作技能,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现代化工具。

3. 机械零件设计:详细讲解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轴、齿轮、轴承等零件的设计,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机械零件的设计。

4. 机械系统设计:分析典型机械系统的设计案例,教授设计方法和步骤,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具备整体机械系统设计的能力。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十三章概念自测题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十三章概念自测题

基本概念自测题一、 填空题1、按摩擦性质轴承分为 _________和 _________两大类。

2、按滑动表面润滑情况,有 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三种摩擦状态,其3 摩擦系 数一般分别为_________、 _________和 _________。

、按承受载荷的方向承受径向载荷的滑动轴承称为滑动轴承,承受轴_________4 向载荷的滑动轴承称为_________滑动轴承。

、抗振性 、噪声、与滚动轴承相比,滑动轴承具有承载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寿命 _________,在液体润滑条件下可 _________速运转。

5 、在一般机器中,摩擦面多处于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液体摩擦的 混合状态,称 为 _________摩擦或 _________ 摩擦。

6、向心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有 _________式、 _________ 式和 _________式三种,剖分式滑动轴承便于轴 _________和调整磨损后 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广泛。

7、滑动轴承油沟的作用是使润滑油_________;一般油沟不应开在轴承油膜_________ 区内,油沟应有足够的轴向长度,但绝不能开通轴瓦。

和 ,此外还有_________等。

8、轴瓦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为保证轴承正常工作,要求轴承材料有足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性,_________ 性 和 _________性 好,耐 _________和抗 _________ 能力 强,导 _________ 性好,容易 _________,且易于加工。

10、轴承材料有 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金属材料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等。

第八届机械设计大赛说明书

第八届机械设计大赛说明书

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说明书作品内容简介根据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的设计制作要求,我们设计的机器人具有行进装置、升降和伸缩装置、分开装置和夹紧装置,可顺利完成规定的救援功能。

本机器人采用四轮驱动行走机构,便于控制行走方向。

整个机器人手臂采用关节设计,车身地盘采用长方形结构,巧妙的安装其他设计机构。

整个机构手臂经过精心设计,能快速的掀开盖子取物。

地盘分离装置巧妙的利用连杆杠杆原理,可在最快速度内撑开和缩紧,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过桥的时间。

蜗轮蜗杆机构采用了功率大电机,在小车抓取圆柱时能轻松的举起,同时使受力保持在小车的中心,使小车的举起移动时不会倒偏。

夹紧装置采用丝杆带动连杆机构,能够快速的夹取物件,同时具有自锁性,物价夹取了以后不会掉落。

手指采用折线形状,可增多与物体的接触点,提高抓取物体的可靠性。

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多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洪水,人为的恐怖祸害如恐怖活动、武力冲突, 以及由炭疽热、、禽流感等生化病毒和有毒物质、辐射性物质等带来的恐怖, 威胁着人们的安全, 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虽然人们对各种灾难的警觉和反应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处理破坏性灾难事件时还是准备不够充分, 很多人依然死于不专业、不及时的救援活动一。

将机餐人技术、营救行动技术、灾难学等多学科知识有机融合, 研制与开发用于搜寻和营救的灾难救级机器人以下简称“灾难救援机器人勺, 是机括人学研究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新领域。

在一些危险性大的灾难中, 如随时会引发爆炸的火灾现场, 有易燃、易爆或剧毒气体存在的现场, 地震后存在易二次倒塌建筑物的现场, 施救人员无法深入进行侦察或施救,人们急于探知灾难现场的内部险情, 但又不敢或无法接近或进入灾难现场。

此时, 救援机器人的参与可以有效地提高救援的效率和减少施救人员的伤亡, 它们不但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执行救援工作, 而且能够代替工作人员执行搜救任务, 在灾难救援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概念自测题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概念自测题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概念自测题基本概念自测题一、填空题1、欲使齿轮传动瞬时角速比恒定,两轮齿廓过任意接触点所作齿廓的公法线必须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2、直线沿圆周作无滑动的纯滚动,直线上任一点的轨迹称为该圆的__________。

此圆称__________为渐开线的___________,该直线称为渐开线的____________。

3、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_____________;基圆半径越大,渐开线越_____________。

4、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与基圆_____________,基圆的切线必为渐开线上某点的_____________。

5、渐开线齿廓上任一点的压力角为过该点的_____________与该点的_____________线所夹的锐角,渐开线上离基圆愈远的点,其压力角_____________。

6、渐开线齿廓的优点:(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7、节圆是一对齿轮过_____________的圆,两节圆半径之和为中心距,节圆的压力角等于_____________。

8、一对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两轮的节圆分别与其_____________圆重合,此时啮合角等于_____________。

9、模数是齿轮最重要的参数,已标准化,其数值为_________与之比,模数越大,轮齿尺寸越___________,承载能力越___________。

10、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渐开线齿轮的开始啮合点为_____________与啮合线的交点,终止啮合点为____________与啮合线的交点,这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_____________线段。

12、齿轮传动的重合度为实际啮合线段与_____________之比;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连续传动条件为_____________。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灵活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领域内,具有“基础扎实、特色明显、社会欢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较强的实践技能,毕业后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

(二)基本规格1.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责任感。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努力实践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具有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共事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业务素质: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主要包括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基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实验、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较系统地掌握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及其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能正确把握本专业的科学体系,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能,达到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水平;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 文化素质:具有本专业以外的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使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概念自测题

浙江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概念自测题

基本概念自测题一、填空题1、机械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总称。

2、________________是机械中独立制造单元。

3、机构是由若干构件以___________相联接并具有_____________的组合体。

4、两构件通过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接触组成的运动副为高副。

5、两构件用低副联接时,相对自由度为______________。

6、m个构件组成同轴复合铰链具有________________个回转副。

7、在平面运动链中,每个低副________个约束,每个高副引人_______个约束。

8、机构运动简图的长度比例尺l为________________长度与________________长度之比。

9、机件工作能力准则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静应力作用下,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________________ 。

11、在静应力作用下,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_________________。

12、与碳钢相比,铸铁的抗拉强度较________________,对应力集中敏感________________。

13、机件材料选用应考虑______________要求、______________要求、______________要求。

14、工作机械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操纵控制部分组成。

15、机构具确定性相对运动必须使其自由度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数。

16、在平面内用低副联接的两构件共有________________个自由度。

二、单项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入一个选定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1、构件是机械中独立的( )单元。

‘A.制造 B.运动 C.分析2、两构件通过( )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A.面 B.点或线 C.面或线3、在平面内用高副联接的两构件共有( )自由度。

【实用文档】2019年最新浙江海洋学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实用文档】2019年最新浙江海洋学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慢动卷扬机传动装置设计系别: 机械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班级:设计者:指导教师:范细秋2007年1月26日前言 (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5)第二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6)2.1电动机的选择 (6)2.2 减速器中各主要参数的确定 (7)2.3减速器中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设计计算 (8)2.4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 (9)第三章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1)3.1、高速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1)3.2减速器蜗轮蜗杆设计 (17)第四章轴系零件的设计计算 (20)4.1 输入轴的设计与计算 (20)4.2 中间轴的设计与计算 (25)4.3中间轴的设计与计算 (27)第七章轴承的校核 (28)结束语 (30)参考文献 (30)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陈秀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C04机械(1)班学号:041007115课程设计题目:慢动卷扬机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来源:实际生产指导教师:范细秋、胡晓珍、史晓敏任务下达日期:2007年 01月 01日课程设计开始日期:2007年 01月16日课程设计完成日期:2007年 01 月 26 日前言[摘要]: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或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在动力机与工作机之间作为减速的传动装置;在少数场合下也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这时就称为增速器。

减速器由于结构紧凑、效率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使用维护简单,并可成批生产,故在现代机措中应用很广。

我所设计的慢动卷扬机传动装置,是以减数器为主体,外加电动机和滚筒,实现以规定得速度推动物体的功能。

性能可靠,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

其主要设计思路来自于对推力机工作原理的分解,然后按照相应功能的机构部件进行设计,对比,选定,以及优化组合。

综合利用电动机、推头、丝杠、减速器等部件的协调运动,来实现推力机得预设功能。

浙江大学2015级机械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2015级机械专业培养方案

58120030 机电系统实验
1.0 0.0-2.0 四 秋
(2)专业模块课程
4 学分
Z学生需在以下模块中选择其一修读。
he1)模块 A
j 课程号
课程名称
i 08121321 传热学(甲)Ⅰ
a 081C0120 工程流体力学(乙)
ng 08121330 传热学(甲)Ⅱ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0 2.0-0.0 三 秋 2.0 2.0-0.0 三 秋 1.0 1.0-0.0 三 冬
08192051 机械系统动力学
2)模块 B
课程号
课程名称
08120231 机电控制技术
1.5 1.5-0.0 四 秋
Un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iversity 1.5 1.5-0.0 三 春
浙 08121041 自动化制造系统
08121400 机电系统设计

61120250 有限元分析 3)模块 C

课程号
课程名称
08121020 质量管理与控制

1.5 1.5-0.0 三 春 1.5 1.0-1.0 四 冬 1.5 1.0-1.0 四 冬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0 2.0-0.0 三 夏

08123890 机械产品数字化建模 08195431 软件开发技术

08195171 机械优化设计与专家系统 4)模块 D
大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61120290 机械工程师论坛 61120260 加强生产实习
61120270 产品设计实践
61120280 产品制造实践
1.5 1.5-0.0 三 夏
1.5 1.5-0.0 三 夏 1.5 1.5-0.0 四 秋

带式输送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带式输送机)

机械设计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设计(L10)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机电工程学院2010年3月日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名称机械设计工程学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减速器)设计(直齿、斜齿、同侧、两侧、卧式、立式)二、设计数据与要求如图1所示。

胶带运输机由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减速后,再通过链条传动(传动比1:2,传动效率0.88),连续单向运转输送谷物类散粒物料,工作载荷较平稳,设计寿命10年,每天工作8小时,每年300个工作日,运输带速允许误差为±5%。

已知条件如表1所示。

图1 带式输送机传动方案图表1 带式输送机设计条件三、设计内容及任务1、传动装置原理方案设计对比分析各种传动方案,确定本次设计的方案;选择并计算电动机;确定各级传动比;计算其他相关运动参数;绘制包括电动机、联轴器、减速器、链传动和胶带主卷筒部分的传动原理方案图。

2、减速器结构方案设计结构设计与计算(包括健、轴承、齿轮、轴、密封等装置),绘制出总装配图1张(1号图纸)。

3、绘制出箱体、齿轮、轴等主要零件工作图2~3张(3、4号图纸)。

4、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要求用计算机绘制图纸,计算机打印说明书。

四、计划与时间安排2009.6.8: 布置课程设计任务;2009.6.9~2009.6.12: 总体方案设计、运动及结构参数设计计算;2009.6.13~2009.6.22:绘制装配图、零件图;2009.6.22~2009.6.27:撰写设计说明书。

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日期指导教师日期2009.6.8目录一、前言 (2)二、设计方案 (3)2.1、电动机的选择 (3)2.2、传动装置传动比及各级传动比分配 (3)2.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3)三、结构设计 (5)3.1、齿轮设计计算 (5)3.2、轴的设计计算 (8)3.3、轴承和键的选择 (11)四、附件设计 (13)4.1、轴及轴承的润滑 (13)4.2、箱体的设计和密封 (13)五、参考文献 (14)六、设计小结 (15)一、前言为便于整台机器的设计、制造、装配、运输和维修等,常将其中的减速传动部分设计和制造成独立部件的闭式传动装置,称为减速器。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教学院长签字:教学系主任签字: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力学、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及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胜任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制造、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检测与控制、自动化、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经营的基本能力;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有限元分析研究型课程: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计划学制毕业最低学分4年160+4+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修读标注“* ”的课程,总分34 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8+5 学分( 1)思政类 5 门 11.5+2 学分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第一学年秋冬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第一学年春夏021E00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4第一学年秋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第二学年秋冬形势与政策+2(2)军体类 5.5+3 学分第 1、 2 学年的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 1 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

浙江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519

20GG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元结构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以电液控制为特色,机电液一体化元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能力的机械电子工程领域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力学、机械工程技术、流体传动、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技术、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电工程师专业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备的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电液控制、电子 -气动控制、应用流体力学、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备必要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基础素养;6•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专业核心课程电液伺服/比例控制技术机电系统的建模、辨识与控制教学特色课程研究型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气动控制技术双语教学课程:机械电子控制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与制造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5+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机械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说明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7.5+5学分(1)思政类必修11.5+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2.0-1.0 —秋冬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2.0-1.0 一秋冬371E0010形势与政策I +1.00200 —秋冬,春夏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2.0-1.0二秋冬,春夏031E003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3.0-2.0三秋冬371E0020形势与政策U +1.00200四春夏(2)军体类必修5.5+3学分体育I、U、M、W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 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浙江大学《832机械设计基础》基础班讲义

浙江大学《832机械设计基础》基础班讲义

浙江大学832机械设计基础(基础课程内部讲义)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第二部分专业与就业解析 (4)2.1机械专业综合介绍 (4)2.2机械专业就业分析 (5)2.3浙江大学机械专业就业情况 (8)第三部分浙江大学机械专业内部信息深度解析 (9)3.1报考数据分析 (9)3.2复试信息分析 (9)3.3导师信息分析 (10)第四部分浙江大学机械专业初试专业课复习资料分析 (11)4.1参考书目 (11)4.2海文专业课标准课程内部讲义—海文专业课学员享有 (11)4.3考前三套模拟试题及其解析 (11)4.4典型与重点题及其解析 (11)4.5真题及其解析 (11)第五部分浙江大学机械专业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深度分析 (12)5.1真题分析 (12)5.2参考书目知识点分析 (12)5.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 (14)第七部分浙江大学机械专业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16)第一章绪论 (16)第二章联接 (18)第三章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20)第四章链传动 (21)第五章齿轮传动 (22)第六章蜗杆机构 (25)第七章轮系、减速器及机械无级变速传动 (28)第八章螺旋传动 (30)第九章连杆机构 (31)第十章凸轮机构 (33)第十一章间歇运动机构 (36)第十二章轴 (37)第十三章滑动轴承 (41)第十四章滚动轴承 (41)第十五章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45)第十六章弹簧 (46)第十七章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46)第十八章回转件的平衡 (46)第八部分结束语(祝福语) (48)第一部分前言从2009年开始,国家教育部正式将硕士学位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并且,在3月中旬公布的国家复试分数线中,第一次分学术型和专业型进行复试划线。

这一现象深刻反映了研究生招生单位对考生专业能力的真实需求,也充分说明了专业课对每一个考研人的重大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中) 姓名与学号年级与专业所在学院
目录
一.设计题目及要求 (2)
1.简介 (2)
2.设计要求 (2)
3.结构设计(绘图)注意事项 (2)
4.螺旋起重器结构图 (2)
二.设计计算 (3)
2.1螺杆螺纹类型的选择 (3)
2.2选择螺杆材料 (3)
2.3确定螺杆直径 (3)
2.4自锁性验证 (4)
2.5螺杆强度计算 (4)
2.6螺母螺牙的强度计算 (4)
2.7稳定性计算 (5)
2.8.螺母外径与凸缘的强度计算 (6)
2.9螺杆其他参数设计 (7)
2.10 底座设计 (7)
三.参考文献 (8)
一.设计题目及要求
1.简介
螺旋起重器是一种简单的起重装置,用手推动手柄即可升起重物。

它一般由底座、螺杆、螺母、托杯、手柄或扳手等零件所组成。

2.设计要求
1)设计参数:
最大起重量Q=20kN
最大升举高度L=150mm
采用梯形螺纹、单线 GB5796-86
螺杆材料:Q235或45#
螺母材料:铸铁或青铜
2)设计需画出装备图
3)自身带有自锁,不会上升或下滑
4)工作安全可靠,在不影响工作状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完善工艺和节省材料3、结构设计(绘图)注意事项
1)螺母内孔端部应有倒角,以便润滑;
2)螺杆螺纹部分应有退刀槽;
3)铸件壁厚大于或等于8mm。

4.螺旋起重器结构图
滑动螺旋的结构主要是指螺杆、螺母的固定和支承的结构形式。

螺旋传动的工作刚度与精度等和支承结构有直接关系。

二.设计计算
主要失效形式: 螺牙的磨损
设计准则:按抗磨损确定直径,选择螺距; 校核螺杆、螺母强度等。

2.1螺杆螺纹类型的选择
选择梯形螺纹,单线GB5796—86。

2.2选择螺杆材料
螺杆采用45钢调质,由参考文献查得抗拉强度σb=600Mpa , σs=355Mpa 。

由于速度较低,螺母材料用铝青铜ZCuAll0Fe3
2.3确定螺杆直径
1)滑动螺旋的耐磨性计算,主要是限制螺纹工作面上的压力,其强度条件:
2)梯形螺纹以30°计算,锯齿螺纹计算中,防止过度磨损,需要选择合适表面粗糙度和润滑剂润滑方式外,还要校验螺纹表面压强不能 超过螺旋传动副的许用压强。

[p]根据资料螺杆螺母对应是钢对青铜,低速传动时[p]取
11~18MPa 方便后续计算采用15Mpa )
d2[]mm 6.20101514.30.25.01020h 6
3
=⨯⨯⨯⨯⨯=≥P Q φπ(0.25.3~2.1,此处取可取φ) 3)由于φ值越大,螺母越厚,螺纹工作圈数越多。

依据计算出的螺纹中径,按螺纹标准选择合适的直径和螺距。

验算工作圈数:10P
H
Z ≤=
; 4)查表得,d 2取21.5mm ,公称直径d=24.0mm 取螺距p=5 大径D 4=24.5mm H=43mm 计算得z=8.6<10,满足工作圈数条件。

然后可得外螺纹大径d=24mm d1=18mm D=25mm
D1=19mm
计算面积为254mm 2
h=0.5P=2.5mm ,代入公式得p=13.779Mpa ,符合要求。

][22p hH
d QP
hZ d Q p ≤==ππ P h 5.0=30º锯齿形螺纹 P h 75.0=矩形和梯形螺纹 螺纹工作高度
设计公式:令 2d H =φ则得: ][2p h QP d φπ=
2.4自锁性验证
自锁条件:v ρλ≤ (即螺纹升角≤当量摩擦角)
由于是单线,n=1,p=5,d2=21.5
λ=arctan(np/2d π)=arctan(1*5/3.14*21.5)=4.23° 取当量摩擦因数f v =0.12
30︒

=0.103 则p v =5.91° 故ρλ< 且∆≈1.68°可靠性较好,可保证自锁
2.5螺杆强度计算
受力较大的螺杆需进行强度计算,螺杆工作时承受轴向力Q ,又承受扭矩T 的作用,使得螺杆危险截面上有正应力和剪应力。

因此,螺杆强度校核时按照第四强度理论计算。

即[]σππσ≤⎥⎥⎥⎦
⎤⎢⎢⎢⎣⎡+⎥
⎥⎥
⎦⎤
⎢⎢⎢⎣⎡=2
2
1221c d 163d 4T Q (其中[]σ为螺杆材料的许用应力(MPa),且[]σ=s σ/3~5) 扭矩为T=Qtan (ρλ+v )
2
d 2
=2045.38102/5.2123.491.5tan 1033=⨯⨯+⨯-)
(/NM 查手册45钢 []MPa 7.1173/353)53/(s ==-=σσ 计算得,[]σσ<=pa 64.78c M
2.6螺母螺牙的强度计算
由于45#钢比螺母的青铜材质钢抗剪切,强度更高,所以只需要校核螺纹螺母的
牙根强度,在校核时,螺杆的大
径和螺母的大径可认为近似相等,根部为危险点。

1)其危险截面 a – a 的剪切
强度条件和弯曲强度条件分别为:
v v f f arctan cos arctan ==β
ρ,][τπτ≤=DbZ Q ][6b
2b σπσ≤=Z
Db Ql 2
2d n arctan
d S arctan ππλP
==
2)抗剪校核
对梯形螺纹,采用标准倾角30°,b=0.65P(mm),对于青铜[]τ=40MPa, 计算得τ=9.30MPa []τ≤ 3)抗弯校核:mm 22
d 2
=-=
D L =b σ34.34MPa<50MPa
螺母螺纹根部一般不会弯曲折断,通常可以不进行弯曲强度校核。

2.7稳定性计算
1)螺杆受压不失稳的条件为S Q
Q
C ≥,
其中:s 为保证螺杆不失稳的最小安全系数,对于传力螺旋传动s=3.5-5。

由材料力学,失稳时的临界载荷c Q 与螺杆的柔度i c
L μλ=的值有关,此处
L 为
螺杆承受的压力的一段长度(mm );i 为螺杆危险截面的惯性半径(mm );此处i=
4
d 1(mm );μ为螺杆的长度系数,取决于螺杆支撑情况,对于螺旋千斤可视为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取μ=2。

2)螺杆工作时的最大长度为:L=150MM
危险截面近似看作是直径为d1(螺纹小径)的圆i=
4
d 1
=4.5mm, i
l max
s μλ=
3)45#钢的校核公式:s λ=66.7
由于40<s λ<100时,Q c =(461-2.57s λ)4
d 21
π=73673.82N>20KN
因此稳定符合要求。

=s
S 44~5.25~5.3>传力螺旋 传导螺旋 精密螺杆或水平安装
2.8.螺母外径与凸缘的强度计算
1)螺母高度H=43mm
上半部高度设计:有内螺纹大径25mm,所以考虑到上半部高度偏小,会造成上下半部分交界面应力集中而产生断裂,因此螺母上表面不可过短,外径不可过小。

参数如下: D3=1.6D=40mm D4=1.3D=52mm
a=H*0.25=10.75mm 取11mm
强度校核:代入上式得Mpa
Mpa M p 08.2397.39pa
69.23b ===σσσ
对于青铜螺母,[][][][][]pa
102~60)7.15.1(pa 8.49~2.3383.0pa
60-40b p b b M M M =-====σσσσσ
分别采用50,40,80Mpa,以上皆符合强度条件。

2.9螺杆其他参数设计
2.10 底座设计
底座采用灰铸铁非常抗压,根据节约材料以为及结合螺母高度和螺杆高度,计算出底座H=208mm
上表面D=76mm d=62mm 下表面D=200mm d=82mm
σ=Q/[)(上下2^2^4
d D -π
]=0.766Mpa
三.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陈秀宁顾大强浙江大学出版社
2.《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3.《工程图学》陆国栋施岳定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刘俊然何永然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