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v》word版
《药用植物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药用植物学概述1.1 药用植物学的定义1.2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1.3 药用植物学的历史与发展1.4 药用植物学的意义与应用第二章:药用植物的分类与识别2.1 药用植物的分类系统2.2 植物的命名原则与方法2.3 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2.4 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第三章: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3.1 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3.2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3.3 药用植物的生殖方式3.4 药用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第四章: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4.1 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分类4.2 常见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作用与用途4.3 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鉴定方法4.4 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与应用第五章:药用植物的资源保护与利用5.1 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与问题5.2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措施5.3 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5.4 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策略第六章:药用植物的采集与鉴定6.1 药用植物的采集方法6.2 药用植物的鉴定技巧6.3 常用药用植物的采集与鉴定实例6.4 药用植物采集与鉴定的注意事项第七章:药用植物的繁殖与栽培7.1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7.2 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7.3 药用植物的繁殖与栽培实例7.4 药用植物繁殖与栽培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第八章: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8.1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8.2 药用植物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8.3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实例8.4 提高药用植物质量评价准确性的措施第九章: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9.1 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机制9.2 常见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9.3 药用植物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方法9.4 药用植物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进展与趋势第十章:药用植物的综合开发与产业化10.1 药用植物综合开发的意义与价值10.2 药用植物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0.3 药用植物综合开发与产业化的实例10.4 药用植物综合开发与产业化的发展策略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药用植物学概述难点解析:理解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脉络及其对现代医药的贡献二、药用植物的分类与识别难点解析: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识别技巧三、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难点解析:了解药用植物生长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四、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难点解析:记忆和理解药用植物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特性和应用五、药用植物的资源保护与利用难点解析:平衡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六、药用植物的采集与鉴定难点解析:掌握正确的药用植物采集和鉴定技术,确保植物资源的有效利用七、药用植物的繁殖与栽培难点解析:了解和应用不同药用植物的繁殖与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八、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难点解析:准确分析和评价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确保药材质量的稳定性九、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难点解析:理解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合理应用于临床治疗十、药用植物的综合开发与产业化难点解析:掌握药用植物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的策略,促进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全面介绍了药用植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分类识别、生长发育、化学成分、资源保护与利用、采集鉴定、繁殖栽培、有效成分分析与质量评价、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以及综合开发与产业化等方面的知识。
《药用植物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教案》word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药用植物的基本知识,包括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及药用价值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常见的药用植物,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原理,为后续的中医药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药用植物的分类及特点2. 掌握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3. 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应用4. 学会识别常见的药用植物5.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药用植物的分类及特点1. 药用植物的分类系统2. 各类药用植物的特点3. 我国常见的药用植物科第二节: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1. 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2. 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3. 实例分析:人参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第三节: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应用1. 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2. 药用植物在中医药中的应用3. 实例分析:甘草的药用价值及应用第四节: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1. 药用植物的采集方法2. 药用植物的保存方法3. 药用植物的加工方法第五节: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1. 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2. 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3. 实地考察:药用植物园的识别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有效成分、药用价值等基本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药用植物的特点及应用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药用植物园,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用植物的采集、保存和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药用植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药用植物的识别及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对药用植物采集、保存和加工方法的掌握程度六、教学资源1. 教材:《药用植物学》2. 课件:药用植物的图片、视频等3. 药用植物园:用于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4. 网络资源:药用植物数据库、相关研究论文等七、教学安排1. 第一节:药用植物的分类及特点(2课时)2. 第二节: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2课时)3. 第三节: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应用(2课时)4. 第四节: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2课时)5. 第五节: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2课时)6. 第六节: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2课时)7. 第七节: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2课时)8. 第八节:药用植物的应用实例(2课时)9. 第九节: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2课时)八、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药用植物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药用植物的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有效成分、药用价值等基本知识3. 互动:提问学生,解答学生的疑问,增强学生的参与度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药用植物的采集、保存和加工过程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加深对药用植物学的理解2. 建议学生参加药用植物园的实地考察活动,提高识别药用植物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药用植物学》

三切面
木材三切面
横切面:垂直纵轴切面 看见射线的长和宽
径向切面:通过圆心的切面 看到射线长和高
切向切面:不过圆心的切面 (弦切面) 看到射线宽和高
横切面
径向切面 切向切面 横切面
径向切面
切向切面
三、茎的生理功能
1.支持作用 2.输导作用(演示) 3.贮藏作用(变态茎) 4.繁殖作用 5.光合作用
3.成熟 组织
概念:分化成熟,组织发挥应有的功能 保护组织 薄壁组织
类型
机械组织
输导组织
分泌组织
植物组织
3. 成 熟 组 织
返回
保护组织 薄壁组织
机械组织 输导组织: 分泌组织:
表皮:初生保护组织(表皮毛、气孔) 周皮:次生保护组织(皮孔)
吸收组织(吸收) 贮藏组织(贮藏)
同化组织(光合) 通气组织(通气) 基本组织(贮藏) 厚角组织
酚类化合物 类黄酮 生物碱 生氰糖苷 非蛋白氨基酸
返回
细胞壁
胞间层:以果胶为主 分层: 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
素和果胶 次生壁:纤维素,木质素,
活细胞 胞间 连丝
死细胞
纹 孔
单纹孔, 具缘纹孔
半具缘纹孔
半纤维素
细胞壁特化:木质化、栓质化、角质化、矿质化
细胞壁功能:机械支持、防御、物质运输、细胞识别
原生木质部(外) 后生木质部(内)
(外始式)
多
原
初生韧皮部
原生韧皮部(外) 后生韧皮部(内)
(外始式)
型
薄壁细胞 形成层一部分
7.侧根形成
1).起源:中柱鞘细胞,属于内起源
2).形成过程:
中柱鞘细胞平周分形裂 成侧根原基 为生长点和根冠 穿透皮层表皮
药用植物学介绍

药用植物学介绍朋友!今天咱就唠唠那神秘又奇妙的药用植物学。
说起药用植物,我这好奇心就噌噌地冒出来了,就像小时候听那些神神秘秘的故事一样。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对药用植物产生兴趣,那是在乡下老家的山坡上。
我家邻居王奶奶是个地道的老中医,总是爱打扮得像个植物女巫似的。
她会到处采些草药,回家就像变魔术似的,配出一碗碗治病救人的药。
我那时就想,这些植物到底有啥魔力,能让人生龙活虎呢?你知道吗?药用植物这玩意儿,可不是咱想象中那么简单,说不定路边的一株小草,就是治感冒的“神药”。
摸一摸那些植物叶子,有的粗糙像老树皮,有的滑溜像绸缎,还有的就像猫儿爪子一样有点刺。
我曾悄悄跟着王奶奶去采药,结果一不小心踩到荨麻,那痒得我啊,唉,真是刻骨铭心的“教训”。
不过呢,等王奶奶用这些植物配出药来,那效果,啧啧啧。
我觉得那就像大自然的神奇馈赠。
记得有次我头疼,喝了王奶奶熬的一碗苦药汤,第二天就精神百倍。
说真的,那味道要命得很,但要是药用植物会讲话,它肯定会说:“虽然我味苦,但我疗效好啊!”哈哈,我这想法是不是有点傻?在我们这行啊,有个故事。
说从前有位大师,把自己关在深山老林,研究这些药用植物,最后写出了医学巨著。
我也想学学大师,不过呢,我这水平,嗯…我自己心里有数。
我对着这些植物名字,有时候都念不顺溜。
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可纠结了,就像面对满山遍野的药用植物,不知道从哪儿认起。
我总是想把所有植物的功效全都写进去,什么治咳嗽啦,抗炎症啦。
后来才明白,有时候简单点才好,就像用药用植物治病,找对了就行,不用非得把所有植物全试一遍。
现在市场上啊,各种关于药用植物的宣传五花八门。
有些看着跟仙丹似的,我就寻思,这是不是为了赚钱瞎吹的呀?唉,现在的人为了吸引眼球,啥事儿都干得出来。
不过也有真的研究得很透的,就像王奶奶那样的,用得都是祖传的好配方。
我还听说啊,在一些博物馆里,专门有药用植物的展览,甚至还有互动环节,让人们亲自体验植物疗效。
我就想,这样挺好,大家都能多了解了解这些大自然的恩赐。
《药用植物学重点》word版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细胞壁的组成有几部分?答:①胞间层②初生壁③次生壁2.细胞壁的特化有哪些?答:①木质化②木栓化③角质化④粘液质化⑤矿质化3.晶体的类型有哪些?答:①草酸钙结晶a.方晶b.针晶c.簇晶d.沙晶e.柱晶②碳酸钙结晶区别碳酸钙和草酸钙:碳酸钙结晶遇醋酸时放出二氧化碳。
(不属于其中):硫酸钙结晶、橙皮苷、靛蓝2.细胞的组成:细胞壁、原生质体、后含物3.原生质体:.有生命的物质构成的(1)细胞质(2)细胞核(3)细胞器质体:①叶绿体②有色体③白色体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区别的三大特征:细胞壁、液泡、质体5.后含物:非生命物质总称①淀粉②菊糖③蛋白质以糊粉粒贮存④脂肪和油⑤色素⑥晶体6.纹孔次生壁在加厚的过程中,并不是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纹孔的类型(1)单纹孔(2) 具缘纹孔(3) 半缘纹孔7.胞间连丝细胞间有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穿过初生壁上微细孔眼彼此联系着,这种原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
8.淀粉粒:具有脐点和层纹)淀粉粒有单粒、复粒、半复粒9.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第二章植物的组织1.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答:①分生组织②基本组织/薄壁组织/营养组织▲分为四类:a.同化组织 b.贮藏组织 c.吸收组织 d.通气组织③保护组织分类:依据来源不同分为表皮(初生保护组织)和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④机械组织类型: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成分、增厚的部位和增厚的程度,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⑤输导组织).类型:a.导管和管胞:输送水分及溶于水中的无机养料,存在于木质部;(自下而上)b.筛管、伴胞和筛胞:输送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存在于韧皮部。
(自上而下)⑥分泌组织2.气孔的类型?答:双子叶植物气孔的类型(不直不平环):①平轴式气孔:气孔周围有2个副卫细胞,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②直轴式气孔:(同上)····垂直③不定式气孔:3~6个副卫细胞,大小基本相等④不等式气孔:3~4个,其中一个明显小⑤环式气孔:小、多、环单子叶植物气孔的类型:哑铃状3.毛茸的类型?答:①腺毛:是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来的,有腺头和腺柄之分;腺头具有分泌功能,能分泌挥发油、黏液、树脂等物质。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学第一章植物的细胞word文档良心出品

植物的细胞第一章一、单选题)1.在普通显微镜下测量细胞长度的常用计量单位是(nm E.D.cm A.mm B.μm C.?.木质化细胞壁加下列何种试液呈红色) 2(萘酚试液α C.-A.稀碘液B.苏丹Ⅲ试液E.间苯三酚试液与浓盐酸.玫瑰红酸钠醇液 D每个脐点外面除有各自的层纹外还被有共同层纹,3个脐点,3.淀粉粒具有)称为:(C.半复粒淀粉.复粒淀粉A.单核淀粉 B.菊糖颗粒D.糊粉粒 E .植物细胞后含物中的晶体,加醋酸能溶解的并有气泡产生的是4 )(C.草酸钙柱晶A.碳酸钙晶体 B.草酸钙方晶 E .菊糖.草酸钙针晶D )( 5.药材表皮细胞中含有碳酸钙针晶的是E.甘草.地骨皮 D.黄精 A.穿心莲 B.人参 C )6.下列药材细胞中具有碳酸钙晶体中的是(.穿心莲 C.牛膝A.桑叶 B E.半夏D.射干)7.细胞壁中的具缘纹孔常见于(C.次生壁 D A.初生壁.薄壁细胞.胞间层B.腺毛 E减数分裂常发生在植8(n).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使每个子细胞成为单倍体,)物的(BC A.营养细胞.茎的形成层.根的形成层ED.生长点.繁殖细胞.糊粉粒多分布于植物的9 )(E.种子中.根中 B.茎中 C.叶中 D.果实中A )( 10.一般不含叶绿体的器官是E.果实 B.茎 C.叶 D.花.根A )( 11.能积累淀粉而形成淀粉粒的是E.细胞核 B.叶绿体 C.有色体 D.溶酶体A.白色体.观察菊糖,应将材料浸入什么溶液中浸泡后再做成切片 12 )( E.稀盐酸.水合氯醛 C.甘油 D.乙醚 BA乙醇)(13.草酸钙结晶一般以不同的形状分布在.线粒体中.细胞质中 E.质体中 C.细胞液中 DA.细胞核中 B )(.穿过细胞壁上微细孔隙的原生质丝,称14E.微纤丝 C.大纤丝 D.胞间连丝A.细胞质丝 B.染色丝)加入以下哪种物质可使簇晶溶解并形成针晶?(15. 稀硫酸 C. 稀盐酸 D.稀盐酸稀醋酸A.间本三酚 B.)( 16.含粘液细胞、具草酸钙针晶束的科是A.菊科 B. 天南星科 C. 毛茛科D. 木兰科E. 马兜铃科二、多选题1.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A.控制细胞的遗传 B.细胞内物质进行氧化的场所 C.遗传物质复制的场所D.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 E.控制质体和线粒体中主要酶的形成2.叶绿体可存在于植物的()A花萼中 B.叶中 C.幼茎中 D.根中 E.幼果中3.草酸钙结晶的鉴定方法有()A.不溶于稀醋酸 B.溶于稀盐酸而有气泡产生C.溶于稀盐酸而无气泡产生 D.溶于10%~20%的硫酸E.溶于稀醋酸)(.属于细胞后含物的有4.A.淀粉 B.蛋白质 C.晶体 D.植物激素 E.菊糖5.蛋白质可存在于细胞的()A.细胞壁中 B.细胞核中 C.质体中 D.液泡中 E.细胞质中6.组成细胞初生壁的物质有()A.果胶质 B.木质素 C.纤维素 D.半纤维素 E.木栓质7.有丝分裂发生在植物体的()A.根尖的分生区 B.茎尖的分生区 C.形成花粉粒时D.根的形成层 E.茎的形成层8.根据淀粉粒中脐点和层纹的特征,可将淀粉粒划分为三种类型。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一、名词解释1.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活动而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2.角质化:原生质体产生的角质,使细胞壁内角质化并使细胞壁的表面形成一层角质层。
3.木栓化:细胞壁中增加了木栓质,使得细胞壁常呈黄褐色,不透水,不透气,使得细胞与外界隔离成为死细胞。
4.腺毛:腺毛是能分泌挥发油、树脂、黏液等物质的毛茸,为多细胞构成,由腺头和腺柄两部分组成5.非腺毛:非腺毛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无头、柄之分,末端通常尖狭,不能分泌物质,单纯起保护作用。
有线状毛、棘毛、分枝毛、丁字毛、星状毛、鳞毛。
6.厚角组织:厚角组织是由生活细胞构成并且是初生壁增厚的机械组织,细胞内含有原生质体,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
7.厚壁组织:厚壁组织的成熟细胞是没有原生质体的死细胞,细胞都具有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常有明显的层纹和纹孔沟,并大多为木质化的细胞壁,细胞腔较小。
可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8.晶鞘纤维:在纤维束外围有一层或几层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这种复合体称为晶鞘纤维9.嵌晶纤维:纤维细胞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
10.输导组织:输导组织也称维管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组织。
输导组织的细胞一般呈管状,上下相接,遍布于植物体内,可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两类,木质部由导管和管胞组成,其功能是运输水分和溶解水中的无机盐及其他营养物质。
韧皮部主要有筛管,伴胞或筛胞组成,其功能是运输溶解状态的同化产物。
11.胼胝体:筛板形成后,在筛孔四周逐渐积累一些特殊的碳水化合物,称为胼胝质,随着胼胝质逐渐增多形成垫状物,称为胼胝体。
此时筛孔失去作用。
12.根状茎:常简称为根茎,茎地下横卧,节和节间明显,节上有退化的鳞叶,具顶芽和腋芽,常生有不定根,根状茎的形态随植物种类而不同。
13.鳞茎:地下茎极度缩短呈扁圆盘状,称为鳞茎盘,其上着生许多肉质肥厚的鳞叶,整体呈球形或扁球形。
顶端有顶芽,鳞片叶内有腋芽,基部有不定根。
《药用植物学》学习指导书及习题集

《药⽤植物学》学习指导书及习题集1.药⽤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药⽤植物学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特征、组织构造、⽣理功能、分类鉴定、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合理利⽤。
并在此基础上能进⾏正确的植物分类,掌握重点科的特征和重点药⽤植物的来源、分布、形态特征和及药理作⽤等。
熟悉⼀般药⽤植物科的特征和⼀般药⽤植物的来源、形态等特征。
1.什么是模式植物细胞?⼀个模式植物细胞由哪⼏部分组成?为了便于学习,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个细胞⾥加以说明,这个细胞称为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它由细胞壁和内部的原⽣质体共同构成,原⽣质体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等有⽣命的物质。
此外细胞中还有许多⾮⽣命物质,是原⽣质的代谢物,称为后含物,另外,还有⼀些⽣理活性物质。
1.简述维管束的主要类型⑴有限外韧型,如单⼦叶植物的茎的维管束⑵⽆限外韧型,如裸⼦植物和双⼦叶植物的茎中的维管束⑶周韧维管束,如百合科,⽲本科等以及蕨类植物⑷周⽊维管束,如百合科,天南星科,莎草科等植物的根状茎中。
⑸辐射维管束,如被⼦植物的初⽣构造。
2.厚壁组织细胞有何特征?分为哪⼏种类型?厚壁组织的细胞有全⾯增厚的次⽣壁,常有层纹和纹孔,成熟后细胞腔变⼩,成为死细胞,根据细胞形状的不同分为纤维和⽯细胞。
纤维是细胞壁为纤维素或⽊质化增厚的细长细胞,⼀般为死细胞,通常成束存在,按照在植物体内存在的部位的不同为分韧⽪纤维和⽊纤维。
⽯细胞是细胞壁明显增厚且⽊质化,并渐次死亡的细胞,细胞壁上未增厚部分称为纹孔。
3.什么叫输导组织?其分为哪两⼤类型?各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植物体中运输⽔分、⽆机盐和有机养料的组织,称为输导组织,其共同特点为细胞长形,常上下连接,形成适于输导的管道,根据输导组织的构造和运输物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是管胞和导管,位于⽊质部,主要运输⽔分和⽆机盐,⼆是筛管和伴胞,位于韧⽪部,运送有机营养物质。
1.如何从外形上区别根与根茎?根⼀般呈圆柱形,在⼟壤中向下⽣长,形成复杂的根系,表⾯多具有根⽑,不含叶绿体,⽆节和节间区分,⼀般不产⽣芽、叶和花。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学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一、单选题1.基本分生组织从其性质上看属于()A.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D.侧生分生组织 E.居间分生组织2.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增粗有限,是因为其没有()A.原形成层 B.原分生组织 C.原表皮层D.顶端分生组织 E.侧生分生组织3.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的组织是()A.基本薄壁组织 B.同化薄壁组织 C.贮藏薄壁组织D.吸收薄壁组织 E.通气薄壁组织4.判断气孔的轴式是观察与气孔保卫细胞直接相连的副卫细胞()A.大小 B.形态 C.来源 D.数目和排列关系 E.特化程度5.属于初生壁不均匀加厚的细胞是()A.厚角细胞 B.厚壁细胞 C.薄壁细胞 D.导管细胞 E.管胞6.厚角组织细胞多直接位于植物体幼嫩器官的()A.表皮下方 B.周皮内侧 C.皮层中 D.维管束中 E.髓中7.蜜腺一般位于萼片、花瓣、子房或花柱的()A.顶部 B.上部 C.中部 D.中下部 E.基部8.不属于分泌组织的是()A.腺毛 B.蜜腺 C.乳汁管 D.油室 E.角质层9.筛胞的存在部位是()A.被子植物韧皮部B.蕨类和被子植物韧皮部C.蕨类和裸子植物韧皮部D.蕨类和裸子植物木质部E.蕨类和被子植物木质部10.豆科植物番泻叶的气孔大多为()A.不等式B.直轴式C.不定式D.平轴式E.环式11.属于输导薄壁组织的是()A.导管 B.筛管 C.髓射线 D.管胞 E.伴胞12.气孔周围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副卫细胞狭窄,围绕气孔排列呈环状。
该气孔类型是()A.直轴式B.平轴式C.环式D.不等式E.不定式13.气孔周围副卫细胞的数目3~4个,其中有一个显著的小,该气孔是()A.直轴式 B.不等式 C.环式 D.平轴式 E.不定式14.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3个以上,其大小相近,形状与其他表皮细胞相似。
该气孔为()A.平轴式B.直轴式C.不定式D.不等式E.环式15.叶表面具星状毛的药材是()A.苏叶B.大青叶C.石韦D. 枇杷叶E.淡竹叶二、多选题1.构成植物的组织的细胞,哪些相同或相近?()A.来源 B.形态 C.结构 D.功能 E.位置2.保卫细胞一般的特点是()A.细胞含有叶绿体 B.比周围的表皮细胞小 C.细胞壁不均匀加厚D.细胞较周围细胞大 E.有明显的细胞核3.影响植物气孔开闭的环境因素有()A.温度 B.湿度 C.酸碱度 D.光照 E.二氧化碳浓度4.石细胞可存在于()A.果肉中 B.叶中 C.果皮中 D.种皮中 E.维管束中5.在器官形成中出现较早,多存在于植物体幼嫩部位的导管是()A.环纹导管 B.螺纹导管 C.梯纹导管 D.网纹导管 E.孔纹导管6.属于外分泌结构的有()A.腺毛 B.油室 C.分泌道 D.蜜腺 E.乳汁管7.属于分泌道的有()A.树脂道 B.油管 C.筛管 D.粘液管 E.微管8.不同类型的维管束分类的依据是()A.韧皮部与木质部的排列方式 B.形成层的有无C.韧皮部与木质部的在器官中的部位 D.有无维管射线 E.有无髓射线9.下列属于分泌组织的是()A.非腺毛B.腺毛C.腺鳞D.黏液细胞E.树脂道10.具有分泌功能的毛茸包括()A.腺毛 B.非腺毛 C.根毛 D.腺鳞 E.密腺11.韧皮部的细胞主要有()A.筛管 B.导管 C.韧皮薄壁细胞 D.木薄壁细胞 E.木纤维12.既属于保护组织,又属于分泌组织的是()A.腺毛 B.非腺毛 C.腺鳞 D.表皮细胞 E.鳞毛13.韧皮部细胞主要由下列细胞组成()A.导管 B.管胞 C.筛胞 D.筛管 E.伴胞14.属于次生分生组织的是()A.束中形成层 B.木栓形成层 C.顶端分化组织D.原生分生组织 E.束间形成层15.筛管不同于筛胞的特征是()A.有筛板和筛孔 B.筛管旁有伴胞 C.有筛域 D.为输导组织E.存在于被子植物韧皮部16.筛管的主要特征是()A.端壁上有筛板和筛孔B.筛管旁有伴胞C.侧壁上有筛域D.存在于裸子植物韧皮部E.存在于被子植物韧皮部17.维管束散在的双子叶植物是()A.毛茛科B.百合科C.木兰科D.天南星科E.石竹科F.睡莲科三、判断题1.成熟的筛管分子是长管状的生活细胞,多年生的双子叶植物老的筛管分子会不断被新筛管取代,而被挤压成颓废组织。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学1(word文档良心出品)

①食用阶段
《本经》:“神农偿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奠定中药产生的物质基础(食用基础上产生的)→奠定中药的特点:药食同源(可贵)→开发药膳、食疗。
代表著作:《本经》
②观察描述阶段(时间漫长)
重视药材原植物的描述药材形态特征、真伪优劣的鉴别。但古人的描述十分粗放,导致出现历史混乱品种。
4、中药品种的演变及复杂性
①中药的多源性
②同名异物的复杂性——500多种常用中药中有同名异物问题的约300种。
③同物异名
a一药多名:
b一物多名:
④古今品种变化的复杂性(品种变迁)
a被取代:
b、同名异物的变迁
C、同物异用的变化
5、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只要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药用植物学》知识都是你必备的知识。
2.药用植物学对中药学,药学等专业的学习有什么意义?
教学
后记
评估:评教——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
评学——下一节课前5分钟测试
目前现状:中药来源有三个层次(正品、主流品、地方规范)→中药来源难于把关(《中国药典》只能参照执行、法律约束力不大,例:贯众、地丁。)
2、调查研究药用植物资源:植物药在中药中的地位: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植物,另外还有动物、矿物。从本草书籍收集的中药可见:
书籍
总味数(种数)
植物药数
占%
神农本草经(公元二世纪)
草药:民间使用,药房多不备。
两者可互相转化:
①中药长期不用即成草药,如《神农本草经》中的茵芋、营实、杜若、云实、飞廉、石龙芮、马先蒿、积雪草、女菀、爵床、羊蹄、泽漆、乌韭、荩草、鹿藿、陆英等。
②常用的草药渐被中医采用,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变为中药,如垂盆草、田基黄、百蕊草、白毛夏枯草,徐长卿,一见喜,肿节风等。
药用植物学

1.腹泻:●火炭母:全草适量(1握),煮猪血数块,连猪血服。
●阴香:叶3-6g或树皮3-9g,水煎内服。
●小叶海金沙:鲜品60g,水煎服。
●肉桂:1.5-3g研末,温开水送服。
●莲:鲜荷叶30g,水煎服。
●积雪草:鲜草洗净,嚼细吞下。
●大蒜:大蒜4-5枚,连服3天。
2.跌打肿痛、跌打损伤:●扇叶铁线蕨--鲜草适量捣敷。
●凤尾草--鲜草30克捣烂取汁配水酒服。
●苏铁——根晒干研末,每次6克,水酒兑服。
●肉桂--用桂油外涂患处。
●樟树--树皮或根9-15克,水煎服。
●火炭母—鲜草捣敷。
●紫花酢浆草--鲜草用黄酒炒热,擦局部。
●野棉花--根30克,研末,分2次服。
3.蛇咬伤:●扇叶铁线蕨--鲜草适量捣敷。
●火炭母—鲜草捣敷或根磨醋搽患处。
●土牛膝--鲜根捣烂敷。
●紫花酢浆草-鲜草捣烂外敷,或配内服。
●九里香--叶捣烂外敷。
●羊角坳--叶研末适量,用水、酒调敷患处。
●鸡屎藤--鲜嫩叶捣敷,配合内服:9-30克煎服。
4.骨折:●芒萁:鲜芒萁根捣极烂,正复后敷药。
5. 牙痛:●柳树(风火牙痛):柳树根50g,瘦猪肉100g,加适量水一起煮,饮汤吃肉。
●苦瓜(虚火牙痛):捣烂如泥,加白糖搅匀,两小时后过滤出汁,冷服,连服3次。
●盐肤木:五倍子10g,加水煎煮,大口含漱,连续3次。
●紫薇:根60g,水煎汁,以药汁和鸡蛋两个煮服。
●茶叶:茶树花炖鸡蛋服。
6. 黄疸:●肾蕨--全草鲜品30~60克,水煎服。
●芹菜--芹菜煲红枣:芹菜200-400克,红枣50-100克,煲汤分次服用。
7. 刀伤:●肾蕨--鲜品捣敷。
●苏铁--叶烧黑研末撒于患处。
8. 咳嗽:●肾蕨--马骝卵(球状块茎)30~90克煮精肉100~200克,吃肉喝汤。
●凤尾草--全草30克或根18克,冰糖30克,加水煮服。
●银杏--银杏果(白果)3-9克,水煎服。
●枇杷--(痰多)核3-6克,水煎服;(痰少)枇杷膏(单味熬膏)。
●仙人掌--60克,煎服。
《药用植物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教案》word版一、课程介绍1.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分类、药用部位、功效及药用植物的采集和保存方法。
2. 课程内容: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及其功效、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
二、药用植物的基本概念1. 植物的定义:植物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具有细胞壁,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生长在土壤中,通过根、茎、叶、花、果等器官进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繁殖。
2. 药用植物的定义:药用植物是指那些以全株或部分器官入药的植物,具有防病、治病、保健作用的植物。
3. 药用植物的分类:根据药用部位,药用植物可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等。
三、药用植物的分类1. 根及根茎类:如人参、黄芪、甘草等。
2. 茎木类:如川芎、当归、杜仲等。
3. 叶类:如桑叶、菊花、薄荷等。
4. 花类:如金银花、菊花、玫瑰花等。
5. 果实及种子类:如杏仁、桃仁、芝麻等。
四、药用部位及其功效1. 根及根茎类: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益肺生津的功效;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甘草具有调和药性、缓解药毒的功效。
2. 茎木类: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功效;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功效。
3. 叶类:桑叶具有清热润肺、降血糖的功效;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薄荷具有宣肺化痰、利咽止痛的功效。
4. 花类: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功效;玫瑰花具有活血调经、美容养颜的功效。
5. 果实及种子类:杏仁具有润肺止咳、宣肺平喘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功效;芝麻具有滋补肝肾、益精血、润燥的功效。
五、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1. 采集:药用植物的采集应选择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确保药用部位的药效最佳。
采集时要注意保护植物资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保存:药用植物的保存方法有干燥、冷藏、冷冻、腌制等。
干燥是最常用的保存方法,可以通过晾晒、阴干、烤干等方式进行。
《药用植物学》教材

《药用植物学》教材
药用植物学教材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关于药用植物学的教材,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药用植物及其应用领域。
以下是教材的主要内容概述:
1. 介绍
- 药用植物学的定义和范围
- 药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 药用植物的来源及采集方法
2. 植物药物的制备与应用
- 植物药物的制备方法
- 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提取方法
- 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 药用植物的常见种类
- 中药药用植物的常见代表性种类
- 西药药用植物的常见代表性种类
4. 药用植物学研究方法
- 药用植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5. 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
- 药用植物的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
- 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6. 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前景
- 药用植物学在新药研发中的潜力与应用前景
- 药用植物学在民族医药和中医药传承中的重要性
以上是本教材的主要内容概述,针对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和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的资料和信息,希望能对读者对药用植物学的学习和进一步研究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完整word版)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教学大纲(word文档良心出品)

《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90133414学时:48学分:3适用专业:药学开课部门:药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程,为《生药学》的先修课程。
是一门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科学。
通过《药用植物学》的学习,认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掌握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解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熟练地运用分类学的原则、原理,识别和鉴别药用植物;使学生初步掌握植物化学成分及其与植物亲缘关系的规律,药用植物与环境的相关性,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药用植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二、课程学时分配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无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绪论1.教学内容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我国药用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和趋势;药用植物学的学习方法。
2.重点与难点重点:药用植物学含义、性质。
难点:药用植物学研究内容。
3.课程教学要求(1)了解《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史。
(2)熟悉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意义。
(3)掌握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二)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教学内容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2.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难点: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3.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植物细胞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分裂及特点、全能性及生物学价值;理解植物细胞壁的结构;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基本结构和功能;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三)第二章植物的组织1.教学内容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2.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种类;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疏导组织的形态、类型和存在部位。
难点:气孔的组成,气孔、毛茸、导管的类型;维管束的概念及其类型。
3.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植物的组织种类及功能等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各种组织的生理功能;皮孔、侵填体、胼胝体的概念和功能;理解分生组织、基本组织的形态、类型和存在部位;周皮的形成和概念;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种类;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疏导组织的形态、类型和存在部位;气孔的组成,气孔、毛茸、导管的类型;维管束的概念及其类型。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学书(全部知识点),推荐文档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有药用植物237种,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
《新修本草》古代首部药典。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包括淀粉粒、菊糖、湖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
草酸钙结晶 1、簇晶2、针晶束3、方晶4、砂晶5、柱晶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
细胞壁的分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胞间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共用的薄层。
它是由亲水性的果胶类物质组成,依靠它使相邻细胞粘连在一起。
果胶很容易被酸或,酶等溶解,从而导致细胞的相互分离。
初生壁在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果胶质加在胞间层的内侧,形成细胞的初生壁。
次生壁是细胞壁停止生长后,逐渐在初生壁的内侧一层层地积累一些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木质素等物质,使细胞壁附加加厚。
纹孔和胞间联丝次生壁在加厚过程中不是均匀增厚的,在很多地方留下没有增厚的空隙,称为纹孔。
纹孔有3种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缘纹孔细胞壁的特化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质化、矿质化木质化:加间苯三酚溶液1滴,待片刻,再加浓盐酸1滴,显红色木栓化遇苏丹3试液可染红组织来源、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而且彼此密切联系的细胞群植物的组织分为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它的特征是细胞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明显的泡液。
药用植物栽培学Microsoft Word 文档

1、GAP 优质农业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包括:总则;产地环境生态;种质及繁殖中药材;栽培与饲养管理;采收与加工;包装运输与贮藏;质量管理;人员和设备;文件管理;附则。
2、SOP依照中药材GAP精神,综合考虑栽培区域品种适宜性、技术状态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GAP要求的具体药材品种生产技术规程,即标准操作规程。
遵循原则:安全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3、药用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之间有密切的协调,又有明确的分工,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彼此抑制的一面。
㈠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相关性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
地下部分的根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物质7以及合成少量有机物等供地上部分所用,单根生长所必须的糖分、维生素等确由地上部分供给。
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存在相互制约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对水分、营养等的争夺上,并从根冠比的变化上反应出来。
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样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生殖生长必须依赖良好的营养生长,但生殖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营养生长;另一方面,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会因为对营养物质的争夺而相互抑制㈢顶端优势㈣植物的极性。
4、发育:植物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生长的同时,还按照一定的遗传模式,发生着一系列有顺序、有规律的质的变化,导致有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的转变。
5、光周期: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6、临界日长:指昼夜周期中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
7、物候: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受物候及其他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的现象。
8、春化现象:秋冬播种的冬性植物在种子发芽或苗期生长阶段需要经受一段时间的低温,到第2年才能和春播植物一样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的现象。
9、红光促进茎的伸长(糖类合成),紫外光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果实成熟),蓝紫光使植物茎粗壮(蛋白质),有利于培育壮苗。
《药用植物繁育学》word版参考模板

药用植物繁育学绪论药用植物繁育学主要讲育种工作以后的事,即药用植物品种选育成功进入种子(种苗)生产、流通领域的工作。
药用植物繁育学:研究药用植物种子种苗的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
药用植物繁育学(广义繁育学):基础理论部分(狭义繁育学) :形态分类、生理(包括胚胎)、生化、植化、生态应用技术部分:检验(鉴定)、加工(清选、干燥)、贮藏(品种资源保存)、处理、经营( 管理、审定)、病虫害、种苗检疫、良种繁育(种子生产)药用植物繁育的地位和作用:种子种苗是药用植物栽培和发展的基础;优质种子和健壮种苗是增产的内因;优质的种子种苗是提高药材品质的关键;优良种子种苗可有效提高药用植物的抗逆性。
我国的种子工作方针:“四化一供”的种子工作方针,即“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
有计划地组织多种形式供种”种子工程,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就是把种子的选育、生产、加工、推广、销售、质量检测、加工工艺、管理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工程系统,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建设的组织及运行管理。
为什么要实施种子工程?(1)经营规模小、全、散,限制了优势发挥;(2)经营种子多、乱、杂,阻碍了专业化、商品化;(3)政、事、企不分,不利监督、管理;(4)育、繁、推脱节,限制了新品种选育和种子质量提高。
实施种子工程要实现种子工作的四个转变:(1)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现代化大生产转变;(2)由行政区域自给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转变;(3)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约化、集团化转变;(4)由科研、生产、经营脱节向育、繁、推一体化转变。
最终达到集约生产、规模经营、规范管理,育繁销一体化,大田用种商品化。
药用植物繁育面临的问题:种质收集保存薄弱,优良品种选育基本空白;药用植物种子种苗管理真空、种子种苗标准有待建立药用植物繁育学的任务1.根据药用植物种子的特征特性(包括细胞、组织、解剖),对各种药用植物不同种类和品种的种子种苗进行鉴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亚显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模式细胞:具有各种细胞的构造和功能的细胞.细胞壁: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纹孔: 次生壁形成时,初生壁上未被加厚的部分,既次生壁上的凹陷.①单纹孔②具缘纹孔.细胞壁特化填充物功能鉴别木质化木质素增加机械支持能力. 间苯三酚+浓硫酸----红色反应.木栓化木栓质防止水分散失,保护屏障. 苏丹3---红色.角质化角质防止水分散失,抵抗外毒素. 苏丹3---橙红色.原生质体:细胞内一切有生命物质的总称.①细胞质②细胞器质体: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包围的具有光合作用和贮藏功能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液泡:植物细胞中由单层膜围成的贮存水、离子和营养物质的细胞器(质体和液泡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后含物: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无生命物质.淀粉、菊糖、蛋白质、脂肪油、色素、晶体.淀粉:植物中广泛存在的葡聚糖,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于一些有贮藏作用的细胞中.层纹:淀粉在淀粉粒中形成许多看上去亮暗相间的同心轮层.脐点:淀粉粒形成时,先从一处开始形成的核心.淀粉粒类型脐点层纹单粒 1 全部环绕脐点复粒2+ 分别环绕脐点,任意2脐点最外一轮层纹间横亘有通达边缘的直缝(线).半复粒2+ 有共同环绕的层纹.晶体:由原生质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沉积而成.草酸钙晶体、碳酸钙晶体.晶体鉴定物现象草酸钙晶体10%以上浓硫酸溶解并形成较大晶体碳酸钙晶体醋酸或盐酸溶解+CO2气体分生组织分类:⑴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⑵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基本(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一般薄壁组织、贮藏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输导薄壁组织.保护组织:位于植物体多种器官表面,由一层或数层细胞组成,保护植物体内其他组织.表皮、木栓层.气孔轴式:保卫细胞与副卫细胞间的排列方式.平轴式两个副卫细胞平行位于气孔器两侧.直轴式两个副卫细胞相连或垂直.不定式三个以上副卫细胞大小形状差不多.不等式三个以上副卫细胞大小不定,有个特别小.环式三个以上副卫细胞排列成环.腺毛:具有分泌功能,由腺头和腺柄组成,多细胞组成.非腺毛:无分泌能力的毛茸,起保护作用,无腺头腺柄之分,单细胞组成.木栓层: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形成层产生,代替表皮行使保护作用.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合称周皮.木栓层特点:各层木栓细胞之间排列整齐,每层中任一细胞的两个侧壁都各与相邻层中离这个细胞最近的那一细胞的两个侧壁对成一条直线.机械组织:对植物体具有支持作用和加固作用的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厚角组织:细胞壁不均匀增厚,且多在细胞互相毗邻的角隅处.厚壁组织:具有除纹孔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增厚部位一样或几乎一样厚.纤维、石细胞.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构成的束状结构.器官:植物体内由几个不同组织共同组成的有一定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部分.分为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输导组织:植物体内运输水分、无机盐及营养物质.木质部的导管和管胞,韧皮部的筛管和筛胞.管胞蕨类和裸子植物兼有支持作用导管被子植物少量裸子具有穿孔,疏通能力强筛管被子植物具有伴胞和筛板,输导能力强筛胞蕨类和裸子植物原始组织,无伴胞和筛板,弱分泌组织:具有分泌挥发油、树脂、蜜汁等物质功能的细胞所组成的组织.分为外分泌组织和内分泌组织.外分泌组织:腺毛、蜜腺. 内分泌组织: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构成的束状结构.器官:植物体内由几个不同组织共同组成的有一定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部分.分为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根:⒈根据功能分为正常根和变态根.⒉主根、侧根和纤维根.⒊定根和不定根.根系: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长的全部根,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茎:⒈根据外形有正常茎和茎的变态.⒉根据习性质地有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匍匐茎、木质茎、肉质茎、草质茎.茎的变态:⒈地上茎变态有叶状茎、刺状茎、钩状茎、卷须茎、吸盘茎、小盘茎、小鳞茎.⒉地下变态茎有根状茎、球茎、块茎、鳞茎.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分为完全叶(三部分都有)和不完全叶(缺少任何一部分).叶脉:叶片中维管束形成的隆起线.平行脉序、网状脉序、叉状脉序.叶片分裂:叶片边缘的凹缺.三出分裂、掌状分裂、羽状分裂.单叶是只具有1枚叶片的叶. 复叶是具有2~3枚叶片的叶.复叶分类: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单身复叶.一回羽状复叶:叶轴不分枝.二回羽状复叶:叶轴做1次羽状分枝,小叶在分枝上成羽毛状排列.三回羽状复叶:叶轴2次羽状分枝,小叶在在第二级分枝上成羽状排列.叶序:叶在茎枝上排列的方式称为叶序.互生、对生、轮生、簇生.花:种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由花梗、花托、花被、雌蕊群、雄蕊群组成.花冠类型:①离瓣花冠、合瓣花冠、副花冠、重瓣花.②十字形花冠、蝶形花冠、管状花冠、舌状花冠、漏斗状花冠、高脚碟形花冠、钟状花冠、辐状花冠、唇形花冠.雄蕊群:一朵花中所有雄蕊总称,雄蕊分为花丝、花药两部分.雄蕊群类型: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多体雄蕊、聚药雄蕊、二强雄蕊、四强雄蕊.子房位置:上位子房(下位花或周位花)、下位子房(上位花)、半下位子房(周位花).雌蕊:由心皮构成,心皮是一种生有胚珠的变态叶.类型:①单雌蕊由1个心皮构成的雌蕊,若一朵花有2个或以上单雌蕊,则称为离生单雌蕊.②复雌蕊由2个或以上心皮相连而成,又称合生心皮雌蕊.背缝线:子房壁上有心皮中脉的部分. 腹缝线:心皮边缘相连处.胎座类型: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基生胎座、顶生胎座.花的类型:⒈完全花和不完全花.⒉重被花、单被花、无被花.⒊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⒋辐射对称花、两侧对称花、不对称花.⒌上位花、周位花、下位花.花程式: 花性:两性、雄♂、雌♀.对称:辐射对称*、两侧对称↑.花被:P 花萼:K 花冠:C雄蕊群:A 雌蕊群:G—:子房位置(在下为子房上位、在上为子房下位、在上下为子房半下位).()连合无()分离∞极多.花序:有些植物的茎枝顶端或叶腋.不具有正常叶的分枝系统.无限花序、有限花序、总状花序.无限花序特点:在开花期间,花序轴的顶端继续向上生长,并不断产生新的花蕾.花由花序轴的基部向顶端依次开放,或由缩短膨大的花序轴边缘向中心开放.分类:总状花序、穗状花序、葇荑花序、肉穗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复总状花序、复穗状花序、复伞形花序.有限花序特点:花首先开、主轴不能继续向上生长,在顶花下方产生侧轴,侧轴继续循环主轴生长方式,表现为自下而上或自中央而外缘的生长方式.分类:单岐聚伞花序、二岐聚伞花序、多岐聚伞花序、轮伞花序.总状花序:既有无限花序成分又有有限花序成分的花序.聚伞圆锥花序、伞形聚伞花序.果实:是由受精后的子房或者还连同花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成的,包括果皮和种子.分类:1.根据果皮的发育来源可分为:真果、假果.2.根据果实的来源、结构和果皮性质可分为:单果、聚合果、聚花果.㈠单果:⑴肉质果:浆果、柑果、核果、梨果、瓠果.⑵干果:①裂果:蓇葖果、荚果、角果、蒴果.②不裂果:瘦果、颖果、坚果、翅果、胞果、双悬果.㈡聚合果:聚合蓇葖果、聚合瘦果、聚合果核果、聚合浆果、聚合坚果.㈢聚花果种子:胚珠受精后形成的,富含多着营养物质.由种皮、胚乳、胚组成.分为有胚乳的种子和无胚乳的种子.种皮:位于种子外围,起保护种子内部各组分的作用.可见到种脐、种孔、合点、种脊、种阜.胚乳:位于种皮内方、胚的周围,通常呈白色,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胚:种子中未发育的雏形植物体.由胚根、胚茎、胚芽、子叶构成.根尖:从根的最先端到生有根毛的部位的一段.有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初生构造:由初生分生组织分化所形成的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初生组织形成的构造称为初生构造.根的初生构造横切面:由外至内为表皮、皮层、维管柱.1.表皮:位于根的最外围,由一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无胞间隙、外壁不角质化,无气孔.2.皮层:位于表皮内方,由多层细胞组成,排列疏松. 一般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1)外皮层:为紧靠表皮的表皮最外一层细胞排列紧密成连续的一层,当表皮破坏后,外皮层细胞壁增厚并木栓化,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2)皮层薄壁组织:由多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一般呈类圆形,有细胞间隙,具有将根毛吸收的溶液转送到根的维管柱的作用,又可以将维管柱内的有机养料转送出来,有的还有贮藏作用.(3)内皮层:为皮层最内的一层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无细胞间隙.3.维管柱:位于根的内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统称为维管柱,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三部分,有的植物还具有髓部.被子植物根初生构造的主要特点:⑴表皮、皮层、维管柱3部分界限明显.⑵表皮上具有根毛,无气孔、毛茸、角质层等附着物.⑶皮层所占横切面的比例大,内皮层明显,具有木质化或木栓化加厚的凯氏带.⑷初生木质部与次生韧皮相间排列,即为辐射维管束.⑸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部分化成熟的顺序均为外始式.⑹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根不具髓,单子叶植物根具髓.根的次生构造:由次生分生组织分化所形成的组织,称为次生组织,由次生组织形成的构造称为次生构造.形成层:幼根的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的薄壁组织首先恢复分裂机能.转变成形成层.形成层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次生维管组织: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合称.维管射线(次生射线):为次生射线贯穿在次生的维管组织中,包括韧皮部射线和木射线.由形成层产生,为薄壁组织细胞切向延长,呈辐射状排列.起横向运输水分和养料作用.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合称周皮.根的次生构造与初生构造比较:⑴最外方为周皮⑵皮层及中柱鞘一般不存在⑶维管束为无限外韧性⑷在次生维管组织中具有维管射线茎:种子植物的主茎是由胚芽发育形成,主茎上的侧枝由主茎上侧芽发育而成,顶端都具有顶芽.茎尖:茎或枝的顶端,为顶端分生组织所在部位.由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构成.双子叶植物茎初生构造:从外向内表皮、皮层、维管柱.初生维管柱: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束中形成层.髓射线(初生射线):位于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具横向运输和贮藏作用.次生木质部:是木本茎次生构造的主要部分,也是木材的主要来源.木射线:由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衍生的细胞,径向延长,形成维管射线,位于次生木质部内.早材(春材):春天形成的木质部,质地较疏松、色泽较淡.晚才(秋材):秋天形成的木质部,质地紧密、色泽较深.年轮(生长轮):当年秋材与第二年的春材界限分明,形成一层同心环层.单子叶植物茎构造特征:⒈一般没有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终身只具次生构造,不能无限增粗.⒉有表皮无周皮. ⒊无髓.裸子植物茎与双子叶茎构造区别:⑴筛胞、韧皮薄壁细胞组成次生韧皮部.⑵管胞、木薄壁细胞和射线组成次生木质部.⑶髓射线含有树脂道.叶片的构造:一般可分为表皮、叶肉、叶脉.表皮:包被着整个叶片的表面,在叶片上面的表皮称上表皮,在叶片下面的称下表皮.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由含有叶绿体的薄壁组织组成,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为叶片中的维管束,主脉和各级侧脉的构造不完全相同.花的生殖:传粉和受精.双受精:花粉管进入胚囊后,顶部破裂,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卵子结合,成为合子,以后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双受精.分类单位: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伞形目)、科(伞形科)、属(当归属)、种(当归).植物的命名:双名法即规定植物学名由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为某一植物所隶属的属名,起首要大写.第二个词是种加词,起首字母小写.最后附上命名人的姓名缩写. 属名(首大写)+种加词(首小写)+命人名(缩写).低等植物特征:①没有根叶茎的分化,构造上无组织分化.②为单细胞、多细胞群体及多细胞个体.③合子发育离开母体,无胚植物.④生殖“器官”一般由单细胞构成.藻类植物主要特征:①构造简单,无根叶茎的分化的原植体植物.②具有多种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植物③生殖“器官”多是单细胞.④大部分生活在水中.异养生活:腐生、寄生、共生.菌丝组织体:某些真菌生活在环境不良或繁殖的时候,菌丝互相密结.菌索:菌丝平行结合在一起,外部被以菌鞘.子实体:很多高等真菌在有性生殖时形成一定形态和结构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子座: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⒈植物体结构简单,有类似茎、叶的茎叶体,无真根,体内无维管束.⒉雌、雄生殖器官都由多细胞组成.⒊精卵形成合子⒋生活史配子体占优势,而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苔藓植物与其他高等植物区别: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胚子体在世代交替中占优势,是独立生活的营养体,孢子体寄生配子体上.蕨类植物特征:⒈大多数为陆生植物.⒉形态结构较复杂,有根茎叶分化,有维管束.⒊产生孢子,以孢子繁殖.⒋生活史上孢子体占优势,但配子体仍能独立生活.裸子植物特征:1.陆生,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的分化和次生生长.2.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3.花单性、胚珠裸露、不形成果实.4.有颈卵器构造.5.具多胚现象被子植物的特征:1.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极度退化.2.具有真正的花,由,花被、雄蕊群、雌蕊群组成.3.叶通常具展开阔叶,增强光合作用.4.具高度发达的输导组织.5.胚珠被心皮所包被.6.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7.具有真正的果实.毛茛科(毛茛、乌头、黄连)和木兰科(厚朴、望春花、八角茴香、五味子)区别相同点:①花两性、雄蕊和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②子房上位③蓇葖果,种子具胚乳.不同点:毛茛科,草本且无油细胞. 木兰科,木本,有油细胞.豆科(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蝶形花亚科) (合欢、决明):木本、叶互生,多为复叶、花两性,多蝶形花,子房上位,边缘胎座,荚果.五加科(人参、三七):多木本,叶多互生,单叶,子房下位上位花盘,倒生胚珠,浆果或核果.唇形科(益母草、丹参、黄芩):草本,含挥发油,单叶,对生.轮伞花序,两性花两侧对称,常二唇形,二强雄蕊4个,仅一室发育,子房上位,内质花盘,心皮2,4枚小坚果.题目篇: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的是( D )A.细胞核B.质膜C.叶绿体D.线粒体2.单子叶植物一般不能增粗是因为其没有( D )A.原形成层B.原表皮层C.顶端分生组织D.侧生分生组织3.主根是从___发育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