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织 锦 概 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锦概述

织锦,是指有彩色花纹的丝、棉等纤维的织品。《汉书》称:“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织锦有经纬起花和纬线起花,分别称为经锦和纬锦,此外还有经纬联合显花。

殷商时代中国就有了丝织物。周代丝织物中出现织锦,花纹五彩斑斓,技术臻于成熟。汉代朝廷设织室、锦署,织锦供宫廷享用。至汉武帝后,中国织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波斯(今伊朗)、古罗马等国。魏晋以后,蜀锦勃兴,在织造工艺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以蜀锦为代表的唐代织锦远销到日本、波斯。北宋时,朝廷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等地建立规模庞大的织造工场,生产各种绫锦。元代设立织染局、织染提举司,机构庞大,集中了大批优秀工匠,以大量生产加金丝的织金锦而著称。同时,民间作坊蓬勃兴起,江南织锦生产进入繁荣时期。经历民国时期动荡,新中国建立以后,织锦工艺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根据各自的生产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创造了异彩纷呈的织锦工艺。中国织锦各种主要有: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四川蜀锦、杭州杭锦和少数民族的土家锦、壮锦、黎锦、傣锦、侗锦、瑶锦、苗锦和爱得利斯锦等。土家织锦与壮锦、黎锦、傣锦合称为“中国民族民间四大名锦”。

土家织锦沿革

土家织锦,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西兰”意为被面,“卡普”是花的意思,合起来即打花被面。流传至今的土家织锦是一种三重经线开口的通经通纬、反面挑织、纬线显花的民族锦。其经线俗称“站线”;挑织的纬线俗称“喂线”,又称“花线”。

土家织锦的艺术特色

土家织锦是中华民族织锦的奇葩,是土家人特别是土家女性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的华美积淀,也是土家族的民族性格与气质在工艺美术中的载体,更是土家族走向世界的一张精美的文化名片。

民间性是土家织锦与宫廷锦相比而存在的基本特征,它既是土家族重要的文化生活习俗,又美化了摆手舞、梯玛歌等节庆俗、婚俗、生育俗等。

(1)图案取材的丰富性

武陵山区——特别是酉水流域一带,因为高山深谷、交通不便、僻居一隅、与外界联系较少,因而保留了沿袭至今的土家织锦手工生产工艺,保存了极其珍贵的土家织锦技艺和大量精彩纷呈的传统图案。

土家织锦现存植物、动物、器物、天象地舆、钩纹、汉文字和桃花移植类图案等160余种传统图案,其丰富多彩在全国民族民间织锦中是名列前茅的。其中器物类的桌子、椅子、锯子、茶盘、磨盘、窗格、背篓、大小秤钩、龙船,甚至粑粑架、豆腐架等皆以织锦花纹的形式出现在图案中,这在全国民族民间织锦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体现了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土家人对贫穷但不失温馨的家庭的眷恋,

对世俗生活的热爱。

(2)图案构成的规律性

A、直线与纹线

直线与纹样是土家织锦图案构成的基本要素。

传统土家织锦纹中,无论是上下两端的档头纹还是主体的斜纹,均始于织造时经纬交织而成的粗色点,再积点成线,积线成面,故称之为几何点阵式构成。因经纬交织,织点梯级延伸、连接的物性规律,使土家织锦纹样始终保持着直线构纹的特征。

B、纹样的连续形成

单一纹样通过二方或四方连续的形式而成图案。

二方连续是单一纹样向上下或左右连续成一条带状图案的方法。土家织锦纹样的二方连续,无论纵向、横向或呈“之”字形连续,即注重对称均衡、重心稳定,而又同中有异、绝不呆滞。四方连续的单一纹样向四周重复地连续和延伸扩展图案的方法。

(3)图案织造的创造性

A、自由运色

传统土家织锦的技艺传承,主要是以师带徒,口传心授。传授的主要是技艺和图案,而在色彩运用上没有硬性规定,允许自由发挥,自由运色。这种开放性的特点,为后辈艺人的创造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B、衬托主体

小花适形填空无论采用二方或四方连续,在主体纹样确定后,

通常外加多层边饰,空隙处常以菱形纹、田字纹、米字纹、八角形等小花适形填空。在各类民族民间织锦中,土家织锦填空装饰的灵活饱满是一大特色。

档头纹衬托主体挑织档头纹与主体纹分别为平纹、斜纹。二者相比,斜纹织造较费工时,但织成后花纹凹凸有致,织纹紧密而有变化,且经久耐用,成为当然的主体。

(4)开发创新的包容性

土家族在与汉、苗等民族长期交往、交融的过程中,从经济、社会关系到文化心理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存的格局。土家织锦更长于自我发展,不断创新。这首先缘于“在其造型的艺术风格上不苛求具体、复杂的图像,而善于以意象的再现来表现对象。但这种意象的再现又不是完全脱离实际、凭空捏造的‘抽象’,而是既没有完全脱离客体的主要形式特征,又升华、变异为抽象的几何图案,所以仍属于再现性的图案表现形式”。

土家织锦的发展与成就

(1)概况

A、一代代织锦人的执着坚守

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是土家织锦恢复发展时期。作为土家织锦的原生地和主要传承地的酉水流域以及澧水流域,织锦生产日趋活跃;共有2000多张织机,织锦艺人或亦农亦艺,或专业生产。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土家织锦无端被列入“四旧”织机场骤停。

“文革”结束后,土家织锦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1991年170

平方米的巨幅壁挂《武陵胜境-张家界》悬挂于长沙火车站正厅。

B、走出国门展示风采

1989年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将土家织锦《双阳雀》挎包作为国礼,赠送给来访的美国总统布什及夫人。

C、党政机关与部门着力保护

土家织锦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事关以土家族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事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关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落实,一直为各级党政机关和主管部门所重视。

2005年10月,土家织锦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2006年6月,土家织锦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图案创新

内容上的创新,是将新人物、新活动、新场景引入土家织锦图案,使作品内容充溢时代气息,更主要的是采用新技法,表现土家山寨民俗活动、特色民居、展示民族风情,体现土家民族性格与精神。

形式上的创新,是由抽象表现动植物、天象地舆、器物等的意象为主到具体表现土家风土民情为主;构图上,由传统的直线、斜线为主到结合曲线、曲折线的形态构成;结构上,由对称均衡为主到非对称均衡;色彩上,由侧重心理感受、自由运色到写意性地表现生活;设计上,运用传统的对斜织法、创新的主题性装饰绘画类壁挂产品大量涌现,突破了传统土家织锦几何纹样连续排列的表现形式,增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