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诗鹏老师《哲学导论》复习知识点(仅供参考)11111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诗鹏老师《哲学导论》课程复习知识点(仅供参考)
2015-6-16 康宇
推荐参考书目:
王德峰《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C.Solomon)《大问题》(The Big Questions)
知识点:
1.关于“哲学是什么”的大类问题。

类似的问题比如:如何理解“哲学是关于
存在之存在”(亚里士多德),或“哲学源于惊异”(柏拉图),或“哲学是思”(海德格尔),或“哲学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黑格尔),或“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等。

需要把握两点:(1)哲学是不可定义的。

哲学为什么不可定义呢?
1)哲学的民族性(1)哲学是不可定义的。

哲学为什么不可定义呢?1)哲学的民族性哲学首先是民族性的而不是普适性的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体表现。

哲学具有鲜明的主体价值和主题尺度的特征,不同的认识主体,有不同的民族和各自不同的民族背景,生存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形成各具民族性的哲学。

可以说,哲学的产生都是与其民族性的内涵有着直接联系的,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决定着其哲学的导向。

哲学使一个民族能够持续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并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发展。

与此同时,哲学又具有普适性,每一个民族都有哲学,都是在一定的物质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是研究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问,为人类的发展指引方向,而其彼此之间必定有共同的因素,指导整个哲学的发展趋势。

这就是哲学的普适性。

哲学的普适性是与哲学的民族性相对立的,是一个功能性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由哲学的民族性决定的
民族是个什么概念?一个有着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素质的比较稳定的人群共同体。

不同的民族,他们的哲学思想都是有差别的。

从宏观上说,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尽管我们经常把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中国的老子进行比较,柏拉图的“理念”和老子的“道”具有相似之处;把黑格尔和朱熹相比较,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与朱熹的“理”很接近;把贝克莱和王阳明进行比较,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与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如
出一辙。

但我们必须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

1、着力点不同,研究问题的重心不一样。

西方哲学注重于自然客体的研究,自然哲学比较发达。

在他们那里,哲学家往往是自然科学家。

莱布尼茨同时是数学家,笛卡尔同时是物理学家,康德同时是天文学家等等。

中国哲学则注重于人,以人际关系为研究重点。

老子的《道德经》提倡自然无为,与世无争,讲“不争,则无人与之争。

”断定“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

”都是社会历史观。

科举考试所用的教材“四书”,“五经”,特别是孔子的《论语》讲的就是“修身、齐家、安帮、治国、平天下”,大有人类学的味道。

中国的科举考试,考的都是文科,蒲松龄最后参加的那场考试,、题目就是“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让你阐述治国方略。

这又属于政治学。

中国的哲学家,要么同时是政治家,要么同时是教育家,文学家,没有数学家、化学家等等。

唐宋八大家里的韩愈,柳宗元,他们的哲学思想都体现在自己的道德见解和政治主张上面,立场鲜明、文风泼辣。

这是着力点的差别。

2、思维方式不同。

西方哲学讲天人之分,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来解剖对象,描绘世界图景。

他们用的是分析方法。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所以能对时间、空间问题提出“二律背反”,就在于他在《星云假说》里进行了翔实的考察和论证。

马克思的《数学手稿》也是一部珍贵的文献,它记录了一位哲学家的思维方法。

中国哲学则讲“天人合一”,主张用内省的方法来求知、求善、求和。

所用的方法属于综合。

应该说,分析的方法更代表人类思维的进步。

把客体当作对立面,运用先进、发达的认识手段,才能更透彻地看清世界的本来面目。

特别是对社会运动的认识,更需要对象性的解剖意识,否则无法摆脱唯心主义。

我们之所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跟它那种卓越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如果只讲天人合一,不但影响对社会问题的把握,而且往往导致神学唯心主义,造成封建迷信盛行。

董仲舒就是利用“天人感应”的学说来为封建制度服务的。

但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说中国没有哲学,也不影响哲学命题的普遍意义,更不影响互相传播。

2)哲学的时代性1、哲学不是哲学家个人的事,任何一种哲学,尽管常用哲学家的名字命如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等。

但这并不等于说,哲学是他们个人的。

因为哲学虽然看起来高耸入云,但哲学家仍然生活在尘世。

他们是有激情、有冲
动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的思维是受时代召唤的,是现实生活推动他们去言说自己的观点。

我们分析任何一位哲学家,都要把他放在他那个时代的整体背景下来考虑。

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的特点是明快泼辣,那是新生新生资产阶级充满活力的表现。

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都是博学多才的智者,他们的理论有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狄德罗《供明眼人参考的谈盲人信》等等,他们的哲学被称为“点斗的无神论。

”‖我们再看19世纪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它的特点就是晦涩艰深,那是资产阶级保守阶段的需要。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大逻辑》、《小逻辑》,他说从绝对观念出发开始演化,你就跟着他这个思路一步步爬,爬着爬着就晕晕忽忽了。

他说“有,这个无规定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无,比无恰恰不多刀不少。

”意思是说,有,不说出有什么,有桌子还是有椅子,只是一个纯粹的有,是单纯的、被意味着的存在,它和非存在就合二为一了。

一句话“纯有就是无”、“无也不能说出无什么来,一旦说出来,它也就不是纯无了,无桌子、无椅子,那样的无也就有了规定性,它和纯有就不对称了。

”开头这几个概念要理解不透,后边就无法跟着再演化了。

2、时代塑造的两面性。

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哲学,尽管它们都离不开时代,但是却有本质区别。

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才是真正的哲学。

哲学家有真理的发现者,也有错误理论的吹鼓手。

这也是思想发展的规律,没有矛盾就没有动力嘛,唯心主义的各种学说也都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哲学的时代性告诉我们,没有哪一个哲学家能够建立一个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一劳永逸的哲学体系。

3)哲学的个性化在“个体性”意义上理解的哲学个性,其真正根据在于人类生命的本性和本质,超越“抽象的人性论”的人的个性化内涵在当代被人们在主体性意义上理解为“自我”、“生命力”和“创造性”。

哲学的个性极其各种哲学的个性化,是哲学具有的真实性和永恒价值,体现着哲学的生命力。

我们关注哲学的个性源于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和对时代精神的探索。

4)没有比“哲学”更大的概念,雅思贝尔斯说“由于哲学不能由外在于它的事物来规定,所以不存在哲学的定义。

哲学之上没有可以把哲学作为中概念而予以包容的类概念。

哲学自己规定自己。


(2)关于“哲学是什么”可以用一些描述性语言进行回答。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以世界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现世界的一般规定和规律、确立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基本任务的一般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哲学的本质和特征。

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门理论。

哲学同各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具有共同的规定,它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哲学的本质和属性规定。

什么是世界?世界是个别具体事物组成的统一体,个别具体事物是世界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世界就是具体事物,具体事物就是世界。

世界或具体事物不仅具有可以被人感到的形体,还具有可以被人知道的各种联系和规定。

世界或具体事物可以被两分或多分为不同的种类和组成部分,被两分或多分形成的不同种类和组成部分也可以被综合归纳为统一的具体事物和世界。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都不是世界的整体,而仅仅是世界的某个组成部分。

把世界整体和世界个体作为研究对象,把发现世界的一般规定和规律作为己任是哲学有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显著特征。

比如:哲学就是“爱智慧”。

Philosophia(哲学)= philo(爱)+ sophia(智慧)。

那么,如何理解sophia(智慧)?如何理解philo(爱)?需把握:“爱
智慧”是有条件的:闲暇、自由与好奇等。

这不仅仅是由于,哲学,Philosophy,来自于古希腊文,由philo(爱)和sophia(智慧)两部分组成。

更主要的是哲学从诞生起就是以爱好、追寻智慧为目标。

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都是博学多才的学问家,像泰勒斯精通天文学,毕达哥拉斯是数学大家,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与物理学都有很深研究。

但最让他们引以骄傲的不是他们的学问,而是他们对智慧的热爱和追寻,对人生宇宙的好奇心。

智慧是什么?不是知识,不是结论,不是技能,而是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的一种自觉、反省、质疑、批判、拷问、追本溯源、刨根问底等等的一种状态。

但哲学绝对不停留于智慧。

哲学爱智慧,重点在“爱”上,不是在“智慧”上。

一个“爱”字,尽得哲学风流,也尽显哲学真意。

所以哲学的爱智慧强调的是追寻智慧的这一过程,而不是智慧本身,或者说不仅仅是智慧本身。

曾有哲人讲过一句话:“不追寻智慧,便没有哲学;但以为追到智慧的时候,则是哲学的死亡。

”其中的苦心与深意,实在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

可是,爱智慧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不是想当然的冲动。

爱智慧是要有条件的,不具备条件只会想爱而爱不了,以为爱了其实都是浮云。

关于如何才能爱智慧、如何才能真爱智慧,亚里士多德给出了三个条件:闲暇、好奇与自由。

所谓闲暇,就是你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追寻智慧。

一个整天忙忙碌碌,被事务性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一个从早晨一睁眼就忙到天黑的人,就算他想追寻智慧也是有心无力。

但我们要注意,这个“闲暇”真正的含义是“能闲暇”而不是“有闲暇”。

不能闲暇的人就算有一大块空白的时间,他也会用一些自以为有必要其实是莫名其妙的事情把它填得满满的。

没有时间闲暇固然可惜,有闲暇而不闲暇则更为可悲。

我们借用中国古人一句话:“能闲别人之所不能闲,斯可为哲学也。


所谓好奇,则是一个人对世界、对宇宙、对人生一种由衷的、没有功利的、不可遏制的探求心态,他不是因为探求能得什么好处,只是喜欢去探求;他也不指望探求能有什么结果,探求的过程本身就已足够。

对于一个人来说,闲暇容易,好奇难得。

好奇就是面对一切不断地发出提问;这是为什么?这又有什么意义?所以亚里士多德说:“由于好奇,人们才开始哲学思考。

”我们可以再加上一句:有了好奇,人的哲学之旅才算真正开始。

至于说自由,更是哲学必备的条件。

自由是哲学的本性,自由也是哲学的保证。

一个人如果不能免于温饱的压力,何来超越生活的自由?一个尚需要考虑自己下一顿饭在哪里的人如何能思考哲学;一个人如果不能免于声色犬马的诱惑,何来看透名利的自由?一个醉心于追名逐利、瞻前顾后的人怎么能承受哲学
的冷峻与孤傲;一个人如果不能免于压迫、恐吓、专制,何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一个口不能畅言、行不能自愿、心不能活泼的社会,哲学只能退避三舍。

拥有了闲暇、好奇与自由,就拥有了哲学之“爱”。

其实,拥有了这三者,又何尝不拥有了人生之“爱”
比如:哲学就是哲学史。

黑格尔说:“哲学史本身就应当是哲学的”、“哲学就是哲学史,哲学史是在哲学中展开的”。

理解这一点需把握:首先,哲学是历史的产物;其次,哲学在哲学史中得以展现和完成;最后,对哲学史的研究本身是一种哲学活动。

比如:哲学是一种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方式。

1)人与自我意识2)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3)哲学是一种理性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需把握三个关键词:批判、反思、超越。

所谓“批判”,即哲学的任务是不断挑战既定秩序及思维方式,这是哲学安身立命之所在,也是哲学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原因之所在,而批判所需要借助于的工具为理性(reason),因此,哲学,尤其是传统哲学非常注重理性与思辨。

所谓“反思”,即哲学需要对直观、对社会现实,甚至对思考本身进行再思考,这是哲学区别于常识的其中一个特征。

所谓“超越”,即哲学强调一种思辨的活力,它不会像知识体系那样“固步自封”,而不断以“无知”的名义探寻智慧与真理。

例题参考:哲学区别于常识与知识的地方在哪里?如何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今天我们仍需要学习哲学吗?为何会出现一种“哲学无用”的舆论?等。

2.关于“哲学的基本命题”的大类问题。

(1)哲学的基本命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在中国国内的学院背景下,一般谈到“哲学的基本命题”时都会讲到“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但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种将哲学简化并庸俗化之后的谬见,因此,首先需要澄清:存在论意义上讲“哲学的基本命题”确切地说是,思维(thinking)与存在(being)的问题。

基本命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这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物质与意识”的传统理解的形成原因。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物质——意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的谬见呢?首先,究其本质,这是素朴哲学或前哲学:物质被确定为哲学的本体概念,源于一种宇宙起源逻辑,其实质是外部世界的起源;当我们说物质决定意识时,我们就
会不假思索地认为这是“唯物主义”,当我们说意识决定物质,我们同样会不假思索地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然而,所谓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及划分本身都是未经反思的,而未经反思的行为不能称之为哲学。

其次,这种思维方式体现的是一种生成意义上的时间先后关系,而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往往会陷入悖论,比如:“先有母鸡,还是先有鸡蛋”的问题,既可以认为先有母鸡后有鸡蛋,因为鸡生蛋,又可以认为先有鸡蛋后有母鸡,因为蛋生鸡,而这样两可的答案,显然不符合哲学追求真理的特征,并且只会陷在悖论循环中无法跳脱出来;而解答这个悖论的关键点在于确立一个逻辑在先的关系,首先,我们承认无论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都是现实中存在的常识,在作为常识这个意义上二者是并立的、无所谓先后关系,但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两个常识时,一定有一个逻辑先后关系作为思考的前提,否则思考就不能够成立,即,无论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都必定要有“存在”这件事情本身,存在是逻辑上在先的,而哲学问题的起始点是确定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3)对“存在”的理解。

关于这一点,请参考邹老师的课堂笔记与课程大纲,基本点很详细,这里强调一点,“无”也是一种存在。

例题参考:哲学的基本命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何会形成“物质与意识”这样一种思维偏见?如何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答题关键:是生成意义上的时间先后关系,还是逻辑意义上的先后关系)如果你正在考场上考试《哲学导论》,突然一个人走过来告诉你,你其实是在梦里面考试,这时候你如何证明他的话是对还是错?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世界的本原,关于探究世界本原的方式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 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
思维和存在或者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不仅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方面回答得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由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它们才成为两种根本对立
的世界观.因此,思维和存在或者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成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只是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的一个方面,即是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这一方面的内容.而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方面的内容.可见,意识和物质的关系与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在内容是不同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指二者的辩证关系.所以,题目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命题1:一切哲学都是世界哲学。

很多人总是地域差异来划分哲学,然而这样的差别仅仅停留在具体文化的层面上,而哲学至少应达到全人类的层次上,因而是超越于具体文化的。

即便所谓文化哲学,也应该从文化中提炼出超越于文化的东西,否则最多就只能称为某种地域的人类学思想。

哲学对文化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人类的两种原始精神:逻各斯与阿迪斯,也就是本源意义上的逻辑与艺术。

然而,在地域的人类学思想中,这两种精神只是在不够用的时候才有所发展,因此到了一定阶段就开始原地转圈了,总是达不到哲学的超越层面。

命题2:一切哲学都是现代哲学。

很多人总是喜欢用历史来替代哲学,甚至把哲学归结为哲学史,但实际上只是某种未加工的杂多而已。

事实上,哲学总是从现在出发来组织以前的材料,这里主要不是哲学家像史官一样故意歪曲前人的思想,而是哲学家自身的庞大引力使然。

假若真的只是追求所谓的原意阐释,那他的所做贡献就不是哲学,最多只能算是思想考古学而已,尽管思想考古学也能够提供一些化石素材,但是这与哲学创造完全是两回事,这样的思想考古学家总希望在某个历史的角落中找到真正的智慧,却忽略了真正的智慧是需要当代人自己来创造的。

命题3:一切哲学都是我的哲学。

这个命题是与前两个命题密切相连的,只有自己的才能成为全人类的,只有自己的才能变成现在的。

哲学作为一种动态的创造,永远是处在全人类的现在之中。

可以说,普通人只是哲学的旁观者,只有哲学家才是哲学的创造者,也只有在哲学家那里,哲学才能得到它自己的面貌。

对于哲学家而言,他的所有经验都可能升华为哲学,其中具体的历史与文化的因素将会摈弃,剩下来的全人类的思想将与其作为个人的现在密切连通,然后通过哲学家的心智创造出全新的哲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哲学家都是思想的唯我论者,只不过哲学家的大我要远比那些集团的小我来得深刻。

3.关于“存在论到认识论的转向”大类问题。

(1)存在论、认识论究竟在讨论什么?
顾名思义,存在论所探讨的是世界本原的问题,一切追问“世界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的思考均属于存在论范畴,在这一点上请注意哲学与宗教的区分,哲学和宗教都是人们在思考和寻找“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那里和我们将到哪里去”的问题
它们的差异是很小的,宗教注重安抚广大教众,教众不需要太思考“为什么”,宗教的
思考已经在创建时完成了,已经神化,不可冒犯.教众需要的只是相信. 而哲学从本质上讲是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那里和我们将到哪里去”,作用与宗教创建时的思考没什么区别.不同的是哲学提供不了一个神化的偶像来给大家崇拜,或则说是哲学思考太多变不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偶像来供大家崇拜. 如果哲学提供一个稳定的不可冒犯的偶像,其无论是人,物还是理论,那哲学也就不是哲学了,变成了宗教. 举个例子,“达尔文进化论”,大多数人相信,不问原由不容许更新的别的理论提出,而且又不知道“达尔文进化论”到底是说什么的.那它就更像宗教而不是哲学.
宗教也探讨“世界最初是什么样子”的问题,比如:《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世界的描述,但宗教的作用是信仰,因此其要义经不起理性推敲,用理性追问世界的是哲学的使命。

认识论所探讨的则是人如何认识世界,以及人如何可能认识世界,比如,康德关于哲学的四个著名的问题:我知道什么?我可以做什么?我希望什么?人是什么?一切追问“认识是否有界限”的思考均属于认识论范畴。

(2)为何会出现所谓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
一是由于西方启蒙运动以来,自然科学的兴起,使得传统上属于哲学本体论范畴的问题得以解决【可以找一些关于“启蒙运动”的背景知识介绍】十八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君主政体的封建国家,专制和天主教会控制着国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农村在封建领主和教会的盘剥下已是满目疮痍,宫廷贵族挥霍无度、国库空虚。

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互勾结,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疯狂残害不同信仰者和有进步思想的人们。

与专制制度严重衰败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兴进步力量的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冲破旧制度,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束缚[1]。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许多自然界的奥秘,天主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

人们要求摆脱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二是仅仅拘泥于沉思“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已不足以认识并解释世界,问题的关键变为我们如何可能认识世界,以及世界为何正如我们所理解的那样,是否有另外的认识可能性,等。

一事物存在与否,不只取决于它自身是否存在,还取决于它能不能够让别的事物“知道”它的存在,或者说它能不能被其它事物所“感知”。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句话应该是正确的。

但是在这里,我们不能像贝克莱那样把“感知”狭隘地理解为人类自身的“感知”,它应该是包括人和其它所有事物在内的“感知”。

如果人和其它所有的事物都不能“感知”一个事物的存在,那么这个事物也就等于是不存在的。

事物自身是不能说明自己是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它也无法说明自己究竟是什么,它只能通过相互作用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只有通过对其它事物施加作用,它才能够“告诉”别的事物自己的存在,才能够表明自己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