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毕业论文丹霞地貌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与调控

合集下载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丹霞地貌的发育及生态旅游开发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丹霞地貌的发育及生态旅游开发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丹霞地貌的发育及生态旅游开发提要该文探讨了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大面积分布的白垩系红层、丹霞地貌发育的构造岩性和外营力作用,以及独特的丹霞景观和成因。

并论述了丹霞地貌背景下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生态环境。

丹崖绿海成为保护区自然风光的鲜明特色,是人们回归大自然,开发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文章还对习水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初步构想。

关键词丹霞地貌生态旅游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1 前言习水自然保护区位于黔北习水县的西北部,与四川江津、合江、古蔺及贵州赤水市交界。

经纬度位置为:105°50′E~106°23′E,28°07′N~28°34′N。

政区上包括大坡、三岔河、程寨、东皇、土城及同明等六个乡镇的部份地区,总面积48666ha,划分为三岔河、大白塘、长嵌及小坝四个片区(图1)。

图1 习水自然保护区分布图习水自然保护区广泛分布的白垩系中上统厚层块状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的红色岩系,在流水作用下形成坡陡谷深的中山峡谷地貌,在相应的水热条件下,森林覆盖率达89.16%,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

1991—1992年省林业厅组织了对该地区的综合考察,199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丹崖赤峰林海是习水保护区最鲜明的特色和自然生态景观,它不仅有保存完好的众多的生物种群,是十分珍贵的生物基因库和自然遗产,也是人们回归大自然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本文着重研究保护区丹霞地貌的发育和特点,以及生态旅游的开发,以期对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2地质背景习水自然保护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地台的两个不同构造单元,即黔北台隆与四川台坳的交接处。

中生代末的燕山运动使黔北台隆大幅度褶皱上升,但受到四川台坳硬性地块的影响,使之围绕盆地的构造呈北东向和北北东向的S形弯曲,东南侧相继有习水背斜和桑木场背斜,出露三迭系至震旦系各时代地层(缺失D,C),四川台坳以大面积出露的白垩系嘉定群南缘为界与黔北台隆分开。

盘县丹霞山风景区游赏规划论文

盘县丹霞山风景区游赏规划论文

盘县丹霞山风景区游赏规划论文摘要:将风景区的游赏规划立足于当地的游憩资源与游憩环境,综合考虑风景区规划目标的制定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相信丹霞山风景区的游赏规划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游人的游赏需求,同时也将促进风景区的永续利用。

1 区位与环境盘县丹霞山风景区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中部水塘镇境内,省道212与县道202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景区总面积1.93 km2,属亚热带“夏湿春旱”气候区,年均气温15℃,全年降雨量1425mm。

景区内不仅拥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还有由喀斯特地貌构成的群峰自然景观,且在沟壑山林之中有两条河流自北向南贯穿整个景区。

周边亦分布着如古银杏风景区、城关古镇等众多景区,可见其属于盘县旅游规划的中心地带,而这一因素也使得游客资源共享得以在景区之间形成。

2 风景游赏规划风景游赏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风景观赏规划和风景游憩规划两部分,风景区游憩规划是建立在风景与生态双重标准基础上,而不单纯是景点与景区,它的立足点是游憩资源与游憩环境[1]。

而在挖掘景区的风景资源及其内涵以展示于游人的同时,还应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做到观赏同游憩并重。

2.1 游赏景区划分运用审美能力对景观实施具体的鉴赏和理性分析,并探讨与之相适应的人为展示措施和具体处理方法[2]。

基于此类游赏规划思想将丹霞山风景区的游赏景区划分为7个部分。

2.1.1 古寨游览区。

此区位于上午屯营盘山山麓脚下,区内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其中有极具清代苏式和徽派建筑文化的李家大院及李氏祠堂,在体量、屋顶式样、门窗式样及雕饰图案等方面都体现出精巧的做工。

2.1.2寺庙文化游览区。

此区有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的普福寺。

有坐落于海拔1888m的丹霞山山巅的护国寺,其因得光绪皇帝圣谕,赐《藏经》5048卷、銮驾和玉印等皇家珍宝而名盛一时,且徐霞客曾三上丹霞与不昧大师秉烛夜谈。

在每年“三月三”庙会之时,可登观日楼一睹“头上去天真不远,眼前得地自然宽”的壮丽奇观。

韶关丹霞山的生态文明保护论文

韶关丹霞山的生态文明保护论文

韶关丹霞山的生态文明保护论文广东自然风景众多,在粤北地区更是如此,韶关千百年来一直都是很多热衷于山水旅游人的首选,“三江碧波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描绘的正是韶关独特的山水之美,韶关也正是广东唯一一个世界自然遗产的所在地。

这个世界自然遗产就是丹霞山。

丹霞山位于韶关市的东北郊,总面积292平方公里,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与国内六省六处丹霞地貌以“中国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千峰环立的丹霞地貌,让丹霞山有了不一样的美,最美的旅行方式就是要亲自去徒步登山看丹霞风景,穿行在清新婉约的山水之间,体验人在图画中行走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僧帽峰是丹霞山的标识,也是丹霞山logo的原型。

远远望去,像是一个等待徒儿归来的长老,也有人说这是济公遗落在韶关的帽子,美得非常自然。

舵石位于长老峰景区的东部,建设有270°环山赏景的平台,如果有幸遇到云海,那就能真正体味一回苏轼笔下所描绘的“此方定是神仙宅”的感觉。

翔龙湖是一个人工湖,像是一条蛟龙盘踞在长老峰景区,美得惟妙惟肖。

位于阳元山景区的阳元石被誉为天下第一石,是天然的石柱,很是壮美。

自古名山多古寺,丹霞山也不例外。

既有置身于百米悬崖的建筑奇迹锦石岩寺,也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位于半山的别传禅寺,更有清静的仙居岩道观。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要说到丹霞山一定要坐一次丹霞竹筏,畅游在江上赏红色山峰,看两岸原始古村,人变成丹霞田园风光画中最天然的元素。

夏富古村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李姓村庄,也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不妨走一走,而且乡村美味食材很多,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岭南地区和徽派建筑的特点,青砖红瓦,也非常美。

瑶瑭村是丹霞山民宿群的代表,每一家客栈都有自己的主题,能够适用不同人群的需要,如果你不想规规矩矩住酒店,可以尝试体验一番。

如果你热爱旅行,热爱在旅行中去看不一样的风景,那就定要去看一场日出。

广东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分析

广东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分析

广东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分析【摘要】本文对广东丹霞山风景区进行了旅游生态足迹分析。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概述了广东丹霞山风景区的基本情况,然后通过游客数量统计分析和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探讨了旅游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对生态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生态足迹评价。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广东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分析的结果,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广东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广东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统计分析、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评价、总结、建议、发展、游客数量、影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广东丹霞山风景区是中国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之一,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广东丹霞山风景区的游客数量逐年增加,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对广东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广东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的分析,探讨旅游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为制定更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借此研究为广东丹霞山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旅游的目标。

通过对旅游生态足迹的评价,可以揭示旅游活动的实际影响,为相关部门和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指导未来的规划与决策,保护和修复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广东丹霞山风景区旅游生态足迹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对于广东丹霞山风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旅游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为未来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游客数量统计分析和生态保护措施分析,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实现生态环境和旅游的双赢。

丹霞地貌型风景区的保护与利用规划探析

丹霞地貌型风景区的保护与利用规划探析

丹霞地貌型风景区的保护与利用规划探析程红宁【摘要】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典型个案特点及诉求的剖析,从游赏单元组织、资源开发利用、服务设施系统、居民社会调控等方面试图寻求丹霞地貌型风景区保护与利用的较好规划途径,以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和谐统一.【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1(037)014【总页数】2页(P181-182)【关键词】风景园林;地貌型风景区;规划设计;保护;利用【作者】程红宁【作者单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81 概述丹霞地貌是一种发育在红色陆相碎屑岩(砂岩、砾岩等)基础上,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地貌。

丹霞地貌在我国分布广泛,全国25个省区已发现的丹霞地貌有 577处[1]。

由于丹霞地貌地区地形奇特,风景优美,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孕育和沉淀了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使丹霞地貌成为一种重要的构成风景名山的地貌类型[2]。

目前,我国的 15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有26处全域或局部由丹霞地貌构成,占全国风景名胜区的 17%;全国 29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中,有6处具有丹霞地貌景观。

丹霞地貌型风景名胜作为一种重要风景资源,探讨其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丹霞山风景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郊,面积292 km2,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和杰出代表。

2010年 8月,丹霞山风景区与其他五处丹霞地貌风景区联手申遗成功,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 8项世界自然遗产,广东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本文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剖析,试图寻求丹霞地貌型风景区保护与利用的较好规划途径。

2 丹霞山风景区特点及保护利用诉求2.1 自然保护的严格要求丹霞山风景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资源保护的要求严格。

在丹霞地貌核心区,沟壑纵横,崖壁直立,森林茂密,藤蔓交织,通行极为困难,目前仍保持着较完好的原始生态群落,尤其是很多山崖顶端,历来无人可达,生态系统完全是无人干扰的原始状态,存在大量的生物景观。

丹霞地貌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与调控

丹霞地貌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与调控
丹霞地貌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与调控
/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免费Βιβλιοθήκη 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语文科
数学科
英语科
政治科
物理科
化学科
地理科
历史科
生物科
中考备战
高考备战
高考试题
中考试题
教学论文
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管理论文旅游管理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丹霞地貌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与调控
丹霞地貌生态设计生态调控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应以保护旅游区自然资源为前提。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旅游区进行生态建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景观结构的构成要素,并从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调控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管理,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丹霞地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据统计,全国共有600多处丹霞地貌,以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发育最为典型。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丹霞地貌呈现出瑰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丹霞地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风景旅游区。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却常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导致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著名的龙门地貌区,它融合了各种景
观元素,包括原始火山、湖泊、平原、峡谷及其他地貌形态,构成了
一个独特的自然风景。

研学旅行是在自然环境中结合课堂的学习与实践,使孩子们能够更快更好的理解,从而增强自然科学素养。

在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中,孩子们不仅能
够学习到有关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的知识,还可以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让自然科学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旅行期间,孩子们将根据语文、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及人文素养等科目内容,进行深入了解丹霞山世界地
质公园及其研究。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将参观漂流、游览景区,观看影音节目,
现场参观自然景观,进行专题讲解,参加活动游戏,学习火山石细节
及自然保护知识,培养自然科学观察力,实现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
践的融合;孩子们还可以体验山体攀登、泛舟、水上活动,增强体魄,拓宽视野,实现感性和实践的结合;此外,孩子们还可以观测卡车运
送物品的工程过程,体会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实现科学精神和建
设智慧的结合。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旨在将知识融入实践,使孩子们在研学旅行中获得多重体验,从而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新,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自然观察力,
同时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张掖丹霞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

张掖丹霞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

张掖丹霞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对策摘要: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张掖丹霞景区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与分析结果,提出景区开发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张掖丹霞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对策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issued releva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zhang ye danxia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enic area.Keywords: zhang ye danxia area;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1、研究区概况张掖丹霞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境内,面积达536km2,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古近纪和新近纪。

景区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为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

它们发育的地层为白垩系中下统碎屑岩地层。

由于当时沉积环境的不同,沉积物中的铁离子不断进行交替的氧化还原,形成了色彩不同、岩性各异的层状地物。

张掖丹霞景区是中国北方干旱区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及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其中彩色丘陵景区部分是张掖丹霞景区的精华所在。

同时,这里地域文化浓厚,肃南裕固族民俗文化、丝路文化、昭武遗风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交融,使张掖丹霞旅游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资源。

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优秀8篇

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优秀8篇

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优秀8篇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篇一摘要:从生态旅游资源、交通区位、经济社会环境、旅游规模、旅游规划等方面详细论证了聊城市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为区域发展生态旅游挖掘优势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聊城市;优势;生态旅游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当时是指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并且在旅游过程中这些自然景物不应受到损害[1]。

在全球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充实,目前一般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绿色旅游”和“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

中国旅游业在经历了二十多年以观光为目的的初级发展阶段后,休闲度假式旅游及其他商业性旅游已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和国内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休闲度假旅游业作为当今富有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各国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的行业。

实践证明,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逐渐为旅游业界和理论研究者所重视与关注,已经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的实施对于旅游区的保护和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山东省聊城市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在创建“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的过程中,聊城市把握住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难得机遇,通过科学市场定位和明确发展目标,逐步打造生态旅游体系,并积极纳入到山东省旅游大格局中,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二、聊城市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位于北纬35°47‘-37°03′,东经115°16′-116°30′之间。

总面积8590km2,全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着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光照充足。

旅游地质学结课论文 丹霞地质景观概述

旅游地质学结课论文  丹霞地质景观概述

旅游地质学结课论文丹霞地质景观概述旅游地质学结课论文班级:学号:姓名:丹霞地质景观概述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丹霞地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丹霞山为代表而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

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

丹霞地质景观线条明快质朴、体态浑厚稳重、引人入胜,具有有很高的游览和观赏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地质资源。

成因:侏罗纪和第三纪时气候干热,干湿季明显,沉积物富含氧化铁和氧化铝,由于富集程度差异,岩层出现紫红、绛红、浅红等色彩;此外红层固结程度较差,易风化崩塌形成崩崖峭壁,加之岩石钙质胶结物易溶于水,造成岩石分离。

形成条件:红色砂砾岩:主要指发育于中生代至新生代早第三纪的红色、紫红色砂砾岩,夹有泥岩、火山碎屑岩等。

物质基础,重要的形态特征。

构造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区域断裂作用和间歇式的抬升,形成网格状垂直节理,流水沿节理下切并不断扩大,形成陡壁、巷谷、石柱等。

气候:热带、亚热带地区,雨水多,流水对岩层裂隙及节理的切割和溶蚀作用强。

对丹霞地貌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湿润、半干旱地区,多以台地和方山类型为主,而谷地多呈峡谷状。

干旱的西北地区,在暴雨作用下,也可形成多种丹霞景观类型,由于风力可在岩壁上形成蜂窝状洞穴、有时在顶层有黄土覆盖,而被称为类丹霞地貌类型。

按形成条件,将丹霞地貌划分为:?流水冲刷侵蚀型:多分布在地壳相对抬升的地区,沿节理及垂直节理,经流水冲刷、侵蚀切割成“一线天”、峰谷、石崖、石墙、石寨、石梁、石柱、石峰等丹霞景观。

在陡峭的岩壁上,因软硬岩层的差别侵蚀,往往形成槽、穴、洞、坑及鼻状、柱状等微形态。

?侵蚀崩塌残余型:丹霞地貌发育到中、晚期,石柱、石峰进一步受到侵蚀及崩塌,而原来的石柱逐渐形成残峰孤石。

【完整版】毕业论文(旅游管理专业):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 展研究

【完整版】毕业论文(旅游管理专业):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 展研究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习报告题目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学生姓名胡月学号201103013229系部旅游管理系专业旅游管理班级 1132导师姓名罗彤职称助教完成时间2014年3月20日摘要风景名胜区是全人类的瑰宝,对其研究、鉴定、保护、保存,并传之世世代代,永续利用,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要非常注重风景区的价值性质与定位、功能与保护、规划与建设、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特点;可持续发展;现状;保护;价值ABSTRACTThe scenic area is the treasure of mankind, to its research, identification, preservation, protection, sustainable use of generations, and to pass, is our historical mission.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scenic value nature and location, function and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KEY WORDS:scenic area; characterist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tus; protection; value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前言 (4)一、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4)(一)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目的 (4)(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意义 (4)二、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特点 (4)(一)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特点 (4)1、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4)2、自然地理上的典型性 (5)3、有悠久的开发历史 (5)三、现代旅游业发展中我国风景名胜区面临的问题 (5)(一)建设性破坏 (5)(二)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质减弱 (5)(三)与社区发展关系不协调 (6)四、如何对我国风景名胜区进行保护 (6)(一)正确定位定性 (6)(二)改革管理体制 (6)(三)加快立法 (7)五、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7)结论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前言中国河山壮丽,风景资源极其丰富。

丹霞地貌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与调控

丹霞地貌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与调控

丹霞地貌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与调控引言丹霞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质景观,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岩石组成,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丹霞地貌风景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

因此,景观生态设计与调控变得至关重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丹霞地貌风景区的特点丹霞地貌是一种由红色砂岩、泥岩等岩石构成的山地地形。

其特点如下:1.形成于数千万年前的地质作用,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2.独特的地貌和岩石组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景观,如峰林、峡谷、石柱等。

3.生态环境丰富,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为了保护丹霞地貌的独特生态环境,景观生态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保护优先原则:将重点保护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避免破坏和干扰。

2.适度开发原则: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开发景区,提供游客的休闲和娱乐设施。

3.历史文化传承原则:尊重和保护丹霞地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传承和发扬地域特色。

4.科学管理原则: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保护区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

景观生态调控的方法为了实现景观生态设计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包括:1.植被恢复:对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植被恢复,加强土壤保持能力和防止水土流失。

2.生物保护: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建立保护区和保护体系。

3.游客管理:制定游客管理规定,限制游客数量和行为,避免对景区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

4.环境监测: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景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

案例分析:黄山丹霞地貌风景区以黄山丹霞地貌风景区为例,对景观生态设计和调控进行案例分析。

景观生态设计黄山丹霞地貌风景区采取了以下景观生态设计措施:1.保护优先:设立了禁止开发和破坏的核心景区,保护珍稀的丹霞地貌景观。

2.植被恢复:在受破坏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加强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

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营造

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营造

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营造丹霞地貌是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其特有的红色砂岩地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而在这些丹霞地貌中,湿地景观的营造更是为整个景区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魅力。

湿地景观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功能,成为丹霞地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丹霞地貌中湿地景观营造的重要性、实现方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湿地景观在丹霞地貌中的重要性1. 保护生物多样性丹霞地貌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其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由于游客和人为开发的影响,丹霞地貌中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一定的威胁。

而湿地景观能够为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和繁衍生息的环境,保护了丹霞地貌中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2. 提升生态观赏价值湿地景观以其独特的水域环境、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动物资源成为丹霞地貌的一大亮点。

这些湿地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自然观赏体验。

而这种生态观赏价值的提升也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从而带动丹霞地貌旅游业的发展。

3. 维系生态平衡湿地景观在丹霞地貌中不仅为物种提供了生存的条件,还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持水源等多种生态功能。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生物都起着维系整个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湿地景观的营造能够有效地保护和维系丹霞地貌的生态平衡。

二、实现湿地景观营造的方式1. 生态修复在一些被人为开发破坏的湿地中,可以进行生态修复,通过植被的重新植被和水质的净化,使其逐渐恢复成为一个适宜生物生存的湿地环境。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丹霞地貌中恢复和保护原始的湿地景观。

2. 人工增添在一些尚未开发的丹霞地貌中,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增添湿地景观。

人工增添可以包括湿地的人工挖掘、湿地植被的引种、湿地生物的保护等方式,从而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湿地景观。

3. 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湿地景观营造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游客进行相关的环境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湿地景观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减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营造

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营造

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营造丹霞地貌位于中国南方,区域范围较广,由于气候独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

其中,湿地景观作为丹霞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生态系统的核心,也是自然遗产的主要特征之一。

湿地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资源、净化空气等等,因此,为了保护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需要进行景观营造,以保护和提升其生态价值。

湿地景观的建设首先需要进行生态评估和规划。

生态评估是对生态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评估,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景观规划的基础数据。

景观规划需要以湿地景观的特点为基础,根据生态评估结果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适合湿地景观的建设方案。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湿地景观的保护和加强,营造出具有生态、美观、实用性的景观。

在营造过程中,应采用生态工程手段进行增强。

湿地景观通常包括水体、植物、土壤等多种元素,因此应对这些元素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调节,以满足湿地景观的生态需求。

为了增加湿地景观的生态功能,可以采取生态工程手段,如建设人工湖、生态抽水站、湿地生态修复等,通过这些手段,使湿地景观重新恢复生态系统,形成生态平衡。

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挖掘湿地景观的文化内涵。

湿地景观不仅具有自然生态价值,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

应通过文化艺术手段,将其景观转化为具有多重生态、文化内涵的景观,丰富湿地景观的文化内涵,并使其具有更高的参照价值。

最后,对于现有的湿地景观,需要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

湿地景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得到科学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其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

在管理方面,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制定合适的管理方案,加强湿地景观的修建、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其长期运作和生态安全。

综合以上,湿地景观是丹霞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的核心,为了保护和提升其生态价值,应进行全方位的景观营造。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生态评估和规划、建设生态工程、挖掘文化内涵、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等过程。

仅有这样,才能够保护和维护丹霞地貌中湿地景观的美丽和价值。

东南片区峰丛、峰林类丹霞地貌形态下的风景名胜区建筑营造研究

东南片区峰丛、峰林类丹霞地貌形态下的风景名胜区建筑营造研究

东南片区峰丛、峰林类丹霞地貌形态下的风景名胜区建筑营造研究“中国丹霞”申遗成功后,作为典型特殊地貌类型的丹霞地貌在学术研究以及旅游开发中备受关注。

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内旅游观光产业的日新月异,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的营建活动也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营建活动改善了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破坏、建筑营造质量的良莠不齐、建筑形象的千篇一律等现象,在景区屡见不鲜。

因此,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延续文脉的同时确保建筑营造活动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契合是当前风景名胜区建筑营造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文从景区建筑营造活动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建筑与地貌形态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来探讨建筑形态在地貌环境中适宜性展开的一般规律。

并试图就景区建筑布局、空间以及形象营造与丹霞地貌形态之间的关系,来探究如何实现人工营造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与整合。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论文研究的缘起、背景、目的及意义,并对研究对象范围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从而拟定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具体框架(第1章)。

第二部分阐述文章研究的立足点,包含宏观层面的整体观念与空间观念,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山地建筑学、建筑形态学、新有机建筑等建筑营造理论,为文章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2章)。

第三部分选取六处典型峰丛、峰林类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进行现状评析,针对丹霞山地复杂环境特质、地貌形态及空间特性进行分析,并对建筑营造活动现状展开分类与点评,提出营造中存在的普遍共性问题(第3章)。

第四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基于景区既存的问题,从建筑布局、空间、形象营造三方面就建筑形态如何在复杂地貌环境中恰当地展开作出充分地分析与例证,对景区存在的不足给出合理的策略与建议(第4、5、6章)。

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营造

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营造

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营造丹霞地貌是地球上罕见的自然奇观,形成于数千万年前的地质运动和风化作用。

它的魅力在于其特有的红色砂岩地貌和多样化的地形景观。

在丹霞地貌中,除了独特的岩石景观外,还有许多珍贵的湿地资源,如河流、水洼、湿地植被等,这些湿地景观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对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的合理保护和营造,是保护丹霞地貌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

一、丹霞地貌中湿地景观的意义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不仅是独特的自然景观,更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承载了大量的生物多样性,是珍贵的生态资源。

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对于维系当地植物和动物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养分,为许多特有的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长和繁衍的场所。

湿地景观的存在有利于调节当地气候和水文环境。

它们能够吸收雨水,减少山区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稳定地形,保护土壤资源。

湿地还是珍贵的生态旅游资源,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和感受其独特魅力,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对于它们的保护和营造是任重道远的任务。

当前,虽然我国在保护丹霞地貌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对其中的湿地景观的保护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些地方的湿地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由于人类活动、工业污染等原因导致的水体污染和湿地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 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

一些湿地景观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导致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物种的减少。

3. 湿地景观的开发利用不当。

由于对湿地景观的认识不足,一些地方盲目开发利用,导致湿地景观的生态价值严重受损。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的生存和发展。

有必要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丹霞地貌中的湿地景观的保护和营造。

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旅游开发策划 以丹霞山为例

旅游开发策划 以丹霞山为例

该论文发表于《经济地理》, 1999, 19(增刊):139-155.旅游开发策划在旅游地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丹霞山两个新景区为例彭华(中山大学城市与资源规划系广州510275)提要:旅游开发策划是面对市场的旅游产品开发策划,是对项目开发思路和发展战略的综合性谋划。

旅游开发策划的目的在于理清思路,优化方案,避免或减少投资失误,保证项目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获得持续发展能力。

旅游开发策划是一项开拓性工作,为规划理清思路和项目内容体系,是规划的前提。

旅游开发策划的结构体系包括:项目背景与开发条件、开发方向、主题与格调、开发目标、开发模式、功能定位、特色营造、内容策划、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市场战略、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关键词:旅游地开发策划旅游规划丹霞山1 前言1993年第一届全国旅游地貌学术讨论会上,笔者根据1992、1993年所主持的丹霞山翔龙湖景区、阳元石景区开发规划和安阳城市形象策划和殷商古都旅游区开发策划提交了《旅游地开发策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会议论文,认为旅游开发策划是介于可行性研究、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与发展战略之间的综合性谋划,是一项开拓性工作;认为策划是规划的前提,策划的好坏,决定了项目的成败。

并提出了旅游开发策划的内容体系。

1996-1999年,笔者又先后完成了高明深步水水库、深圳西海岸海上田园、清远龙虎园等人工为主的旅游开发项目策划,使旅游开发策划的内容体系进一步完善。

1993-1995年,笔者直接主持了翔龙湖和阳元石两个新景区的开发建设,1995年两个新景区总投资80万元开放后,丹霞山改变了连续12年的市场停滞和滑坡,接待旅游者平均每年以26%的速度递增,从1995年的19.8万人次增长到2000年的63万人次。

开发期间,为了造就景点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当时对策划过程和内容不便于公布。

经过几年的运营,新景区的成功和旅游者对策划内容的认同已成定局,笔者认为公布当年的策划与规划内容已经无妨丹霞山的形象。

基于旅游体验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基于旅游体验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基于旅游体验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体验已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景观规划设计在旅游体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为游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美丽且具有良好的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的旅游场所,为旅游产业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和南雄市境内,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区之一。

丹霞山景区生态环境优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自然景观资源,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但当前该景区在旅游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尤其是旅游体验方面的设计有待加强,如游客体验不够舒适,景点之间连贯性不强等。

因此,本研究选取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和研究该景区旅游体验中的景观规划设计,探索如何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景区的经济效益,为丹霞山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论本研究将以景观规划设计为切入点,以丹霞山景区的旅游体验为研究对象,从游客的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探究景区在旅游体验方面的问题,分析景观规划设计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提升旅游体验的景观规划设计建议。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分析丹霞山景区的旅游体验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了解游客在景区旅游体验过程中的问题,包括渗透性不强的景点、景点间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等。

2、分析景观规划设计对旅游体验的影响: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方面的作用,包括景点布局设计、交通流线设计、景区环境设计等。

同时,对比其他成功景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提出改善景区旅游体验的建议。

3、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建议: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丹霞山景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建议和优化方案,包括景区规划设计、景区道路网络设计、公共设施和标识系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霞地貌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与调控
[论文关键词]丹霞地貌生态设计生态调控 [论
文摘要]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应以保护
旅游区自然资源为前提。

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旅游区进行生态建
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分析了景观结构的
构成要素,并从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调控两方面探讨了如何
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以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

丹霞地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

据,全国共有600多处丹霞地貌,以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发育最为典型。

在自然
力的作用下,丹霞地貌呈现出瑰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
的中外游客。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丹霞地貌作为一种旅游资
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风景旅游区。

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却常常为了追求利益而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
护与管理,导致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
出现。

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景观的特色和质量,运
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丹霞地貌风景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调控
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结构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
和人类学的交叉性学科,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1]。

它注重
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旅游区的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实现对
景观的优化利用与管理。

描述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和缘[2-3]。

斑块是景观中与周围在外貌和性质上
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匀性的空间单元,在旅游区内是指以自然
景观为主的地域和服务网点;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
的线性或带状结构,旅游区内的廊道主要表现为河流、林带、线
及其两侧的带状树木、草地;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
大的景观背景结构,对应于旅游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缘则是指
旅游区的外围保护带或旅游斑的外围环境,作为缓冲区,可避免
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直接接触,有利于旅游区的生态保护。

二、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设计丹霞地貌风景区以自然旅游资源
为主体,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还具有维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乃至无法恢复,
无论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旅游业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

因此,对风景区进行设计与开发,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
保护、优化风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最终目标。

(一)景观的结构设计1.斑块的设计。

景观要素及其功能格局是控制旅游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

在自
然风景区内,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斑块设计方面应以大型植
被斑块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同时需要一定数量分散的小型斑块作
为补充。

就丹霞地貌风景区而言,它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是赤壁
丹崖,丹山、碧水、秀峰、奇石构成了旅游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因此,为保护旅游景点的整体性,应以巨型的旅游斑为主要考虑
对象。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点与周围环境组成旅游斑,斑块的
构成大体上是有一个近圆的核心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的边
缘指状突出。

对于斑内脆弱的核心区,为避免破坏结构,应禁止
游客进入,可以考虑建立远距离观景平台,配置观景设施,为游
客提供远距离观景服务。

红色岩系胶结和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
度小,易受风化侵蚀,因此在旅游斑内严禁砍伐树木,禁止在崖
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

旅游区内自然植被斑块对于维持生态环境
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型的植被斑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的作用;小型自然植被斑块既可作为动物临
时栖息地和避难场所,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可增加景观
异质性,扩散干扰风险,因此要注意保留、保护,加强实时监测,及时养护管理。

作为游客休憩、消费为主的小型人为斑块,则要
注意远离巨型旅游斑块,沿廊道分散安排,合理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