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零件的表面结 构、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对零件的 材料、热处理和表面5 表面结构表示法
表面结构参数分为三类:即三种轮廓(R、W、P) R 轮廓采用的是粗糙度参数。 W 轮廓采用的是波纹度参数。 P 轮廓采用的是原始轮廓参数。 评价零件表面质量最常用的是R 轮廓。
⒊ 标注示例
⒊ 标注示例
⒊ 标注示例
⒊ 标注示例
⒊ 标注示例
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轮廓最大高度——Rz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⒈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Y X L L 1 Ra=-∫ L 0 n
y(x) dx
1 近似为: Ra=-∑ yi L i=1
⒉ 轮廓最大高度——Rz
Rp
Ry
Y
X Rm
L
三、表面结构代(符)号的表示
H1 ≈1.4h H2=2 H1 h —— 字高
5 0.5 7 15 7 0.7 10 21 10 1 14 30
H1
60° 60°
表面结构的 基本符号:
数字与字母高度 符号的线宽 高度H1 高度H2
H2
2.5 0.25 3.5 8
3.5 0.35 5 11
表面结构符号
符 号 意 义 及 说 明
基本图形符号,未指定工艺方法的表面,当 通过一个注释解释时可单独使用 扩展图形符号,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 面;仅当其含义是“被加工表面”时可单独使用 扩展图形符号,不去除材料的表面,也可用于 保持上道工序形成的表面,不管这种状况是通 过去除材料或不去除材料形成的 完整图形符号,在以上各种符号的长边上加一 横线,以便注写对表面结构的各种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就是对零件的尺寸精度、零件表面状况等品质的要求。

它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是零件图重要内容之一。

在零件图上,可用代号、数字、文字来标注出在制造和检验时零件在技术上指标上应达到的要求。

一、公差与配合设计零件的尺寸时,首先要保证部件的工作精度,要求能够确定零件在机器部件中的准确位置;所确定的配合连接关系要适当,并要保证所要求的互换性;其次是满足零件本身机械性能的要求,并便于加工制造。

1.互换性若从相同规格制造出的一批零件中,在装配时任取其中一个不需再经过修配就能保证装配出性能合格的产品,零件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了互换性,家便于装配、维修,也是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必须条件。

2.关于公差的基本概念:(1)基本尺寸:设计时根据计算或经验所给定的尺寸;(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a)最大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大界限值;(b)最小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小界限值。

(4)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5)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6)公差(尺寸公差):①指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量,是实现零件互换性必须条件;②就是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③或说上偏差与下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7)零线: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时的一条基准线。

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零线之上偏差为正,零线之下偏差为负;(8)标准公差: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它视察由基本尺寸大小和公差等级两个因素决定的。

根据零件使用性能的不同,对其尺寸的精度程度要求也不同,国家标准规定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分20个等级(公差)。

即:IT01、IT0、IT1、IT2 ……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后面的数字是公差等级代号。

IT01为最高一级(即便精度最高,公差值最小),IT18为最低一级(即便精度最低,公差值最大)。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3.表面结构要求再图样中的标注
(1)表面结构要求对每一表面一般只注一次,并尽可能注在相应的尺 寸及其公差的同一视图上。除非另有说明,所标注的表面结构要求是对完工 零件表面的要求。
(2)表面结构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 (3)表面结构要求可标注在轮廓线上,其符号应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 表面。必要时,表面结构符号也可用带箭头或黑点的指引线引出标注,如图726和图7-27所示。表面结构要求也可以直接标注在轮廓特征的延长线上,或用 带箭头的指引线引出标注,如图7-28所示。
工程制图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一、表面结构要求
1.表面结构的概念
表面结构是指出自几何体表面的重复或偶 然的偏差所形成的该表面的三维形貌。一般 是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缺陷、表 面几何形状的总称。这里主要介绍表面结构 表示法中涉及到的主要轮廓参数——R轮廓 (粗糙度轮廓)参数的表示法。
表面粗糙度指零件经过加工后,在零 件表面上产生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所组 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如图7-24所示。
在装配机器时,同一规格的任一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就可装到 机器上,并能保持机器的原有性能,零件的这种性质称为零件的互换性。 零件具有互换性,不但给装配和修理机器带来方便,还可采用专用设备生 产,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2.公差的有关术语
在实际生产中,零件的尺寸不可能加工得绝对准确,而是允许零件的实 际尺寸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个允许的尺寸变动量就是尺寸公差。图7-33 所示为尺寸公差的基本术语。
图7-33 尺寸公差的基本术语
1)公称尺寸与极限尺寸 公称尺寸是指由图样规范确定的理想形状要素的尺寸,如φ50;极限尺寸 是指尺寸要素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上极限尺寸是指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大尺 寸;下极限尺寸是指尺寸要素允许的最小尺寸。 2)极限偏差与尺寸公差 极限偏差是指极限尺寸减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上极限偏差是指上极 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下极限偏差是指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 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公差是指上极限尺寸减下极限尺寸之差,或上极限偏差减 下极限偏差之差,它是允许的尺寸变动量。 3)公差带 为了便于分析和计算,将孔和轴的尺寸公差用公差带图表示。在公差带 图解中,由代表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或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的两条直 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称为公差带。它是由公差大小和其相对零线的位置如基本 偏差来确定的,如图7-34所示。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一、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内容零件图除了表达零件形状和标注尺寸外,还必须标注和说明制造零件时应达到的一些技术要求。

大致有下列几方面内容:(1)零件的表面结构。

(2)零件上重要尺寸的公差及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3)零件的特殊加工要求、检验和试验说明。

(4)热处理和表面修饰说明。

(5)材料要求和说明。

图上的技术要求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结构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代(符)号标注在图形上,无法标注在图形上的内容,可用文字分条注写在图纸下方空白处,本节主要根据GB/T 131-2006介绍零件表面结构的标注方法。

二、零件的表面结构1.表面结构的基本概念零件的实际表面是按所定特征加工形成的,看起来很光滑,但借助放大装置便会看到高低不平的状况。

零件实际表面的轮廓是由粗糙度轮廓(R轮廓)、波纹度轮廓(W 轮廓)和原始轮廓(P轮廓)构成的,各种轮廓所具有的特性都与零件的表面功能密切相关。

(1)粗糙度轮廓。

粗糙度轮廓是表面轮廓中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的那部分,它所具有的微观几何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它主要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形成的。

如在切削过程中工件加工表面上的刀具痕迹以及切削撕裂时的材料塑性变形等。

(2)波纹度轮廓。

波纹度轮廓是表面轮廓中不平度的间距比粗糙度轮廓大得多的那部分。

这种间距较大的,随机的或接近周期形式的成分构成的表面不平度称为表面波纹度。

它主要由机床或工件的绕曲、振动、颤动、形成材料应变以及其他一些外部影响等原因引起。

(3)原始轮廓。

原始轮廓是忽略了粗糙度轮廓和波纹度轮廓之后的总的轮廓。

一般由机器或工件的绕曲或导轨误差引起。

2.表面结构的参数评定表面结构涉及下面的参数:(1)轮廓参数(GB/T 3505-2000)——R轮廓(粗糙度参数);——W轮廓(波纹度参数);——P轮廓(原始轮廓参数)。

(2)图形参数(GB/T 18618-2002)——粗糙度图形——波纹度图形(3)支承率曲线参数(GB/T 18778.2-2003和GB/T 18778.3-2006)本章节主要介绍评定表面结构的粗糙度轮廓(R轮廓)参数中的两项主要参数:轮廓的算。

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

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
省略标注
25 其余
3.2 =
100 =
6.3 6.3
2×B3.15 1.6 3.2 R
12.5 C2
中心孔、键槽、圆角、倒角旳表面粗糙度代号简化注法
1.6 1.6
6.3 6.3
抛光 1.6
反复要素粗糙度注法
连续表面粗糙度注法
0.8
6.3
同一表面粗糙度 要求不同旳注法
3.2 3.2
齿轮工作表面 旳粗糙度注法
§8-4 零件图上技术要求旳注写
一、表面粗糙度
经过加工后旳机器零件,其表面状态是比较复杂旳。 若将其截面放大来看,零件旳表面总是凹凸不平旳,是 由某些微小间距和微小峰谷构成旳。
我们将这种零件加工后表面上具有旳微小间距和微小 峰谷构成旳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
零件旳表面粗糙度与零件旳加工措施、机床与工具旳 精度、振动与磨损,以及切削时产生旳塑性变形等原因 有关。
最大过盈 最小过盈等于零
轴公差带
零线
孔公差带
过渡配合图解规律
轴公差带
零线
孔公差带
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之下
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旳配合称为过渡配合。
零线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轴公差带 孔公差带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过渡配合图解规律
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相互交叠
或其他加工,就能顺利装配,并能满足使用要求,这种 性质称为互换性。
当代化旳工业生产,要求机器旳零(部)件具有互换 性,为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就必须确保零件旳尺寸、表 面粗糙度、几何形状等技术要求旳一致性。
实现互换 性旳途径
原则和原则化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第9讲第9章零件图的技术要求9.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9.1.1 零件图的作用机器是由零件组成的,零件是机器制造的单元。

零件分为标准件、常用件和一般零件等。

根据一般零件的形状结构可又分为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

表达零件的图样称为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

它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它要表示出机器(或部件)对零件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零件的结构和制造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9.1.2 零件图的内容零件图中必须包括制造和检验该零件时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资料。

图9-1是实际生产用的整、清晰和简便地表达出零件的内外结构和形状。

2. 尺寸用一组尺寸,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出零件结构形状及其相互位置的大小。

3. 技术要求用一些规定的符号、数字、字母和文字,标注和说明零件在制造、检验、使用中应达到的一些要求。

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要求等。

4. 标题栏表明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样的编号以及制图、审核人的姓名和日期等内容。

9.2 表面粗糙度(GB/T131-93和GB/T1031-1995)9.2.1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零件的表面经过加工后,看似光滑的表面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高低不平的峰谷痕迹,如图9-2所示。

这种加工表面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的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对零件的配合、耐磨性、抗腐蚀性、目前,在生产中评定零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它是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Y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用Ra表示,如图9-3所示。

也可以用近似公式计算。

此外,国家标准规定还可以采用微观不平度加点高度Rz和轮廓最大高度Ry两项评定参数。

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 %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

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不得超过规定值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一、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内容零件图除了表达零件形状和标注尺寸外,还必须标注和说明制造零件时应达到的一些技术要求。

大致有下列几方面内容:(1) 零件的表面结构。

(2) 零件上重要尺寸的公差及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3) 零件的特殊加工要求、检验和试验说明。

(4) 热处理和表面修饰说明。

(5) 材料要求和说明。

图上的技术要求如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结构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代( 符) 号标注在图形上,无法标注在图形上的内容,可用文字分条注写在图纸下方空白处,本节主要根据GB/T 131-2006 介绍零件表面结构的标注方法。

二、零件的表面结构1. 表面结构的基本概念零件的实际表面是按所定特征加工形成的,看起来很光滑,但借助放大装置便会看到高低不平的状况。

零件实际表面的轮廓是由粗糙度轮廓(R 轮廓) 、波纹度轮廓(W 轮廓)和原始轮廓(P 轮廓)构成的,各种轮廓所具有的特性都与零件的表面功能密切相关。

(1) 粗糙度轮廓。

粗糙度轮廓是表面轮廓中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的那部分,它所具有的微观几何特性称为表面粗糙度。

它主要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形成的。

如在切削过程中工件加工表面上的刀具痕迹以及切削撕裂时的材料塑性变形等。

(2) 波纹度轮廓。

波纹度轮廓是表面轮廓中不平度的间距比粗糙度轮廓大得多的那部分。

这种间距较大的,随机的或接近周期形式的成分构成的表面不平度称为表面波纹度。

它主要由机床或工件的绕曲、振动、颤动、形成材料应变以及其他一些外部影响等原因引起。

(3) 原始轮廓。

原始轮廓是忽略了粗糙度轮廓和波纹度轮廓之后的总的轮廓。

一般由机器或工件的绕曲或导轨误差引起。

2. 表面结构的参数评定表面结构涉及下面的参数:(1) 轮廓参数(GB/T 3505-2000)——R轮廓(粗糙度参数);——W轮廓(波纹度参数);——P轮廓( 原始轮廓参数) 。

(2) 图形参数(GB/T 18618-2002)粗糙度图形波纹度图形(3) 支承率曲线参数(GB/T 18778.2-2003 和GB/T 18778.3-2006) 本章节主要介绍评定表面结构的粗糙度轮廓(R 轮廓) 参数中的两项主要参数: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 和轮廓的最大高度R z。

机械设计装配图及零件图技术要求

机械设计装配图及零件图技术要求

一般零件图技术要求:技术要求:1、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刮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3、零件应经调质处理;4、未标注倒角为C5、圆角R3、R25、零件去除氧化皮;齿轮参数技术要求1.调制处理后齿轮硬度=229-286;2.齿轮精度8级;3.未注明倒角C2;4.齿轮齿数35,模数6,压力角为20度;2.热处理要求:经调质处理,HRC50~55;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渗碳深度;进行高温时效处理;3.公差要求: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4.零件棱角:未注圆角半径R5;未注倒角均为2×45°;锐角倒钝;齿轮轴技术要求:1、45号钢正火 170~217HBS2、未标注圆角为R=2mm3、锐边倒钝技术要求:1、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刮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3、零件应经调质处理;4、未标注圆角为R1,倒角为C1;5.装配要求:技术要求1.装配前箱体与其他铸件不加工面应清理干净,除去毛刺毛边,并浸涂防锈漆;2.零件在装配前用煤油清洗,轴承用汽油清洗干净,晾干后配合表面应涂油;3.减速器剖分面、各接触面以及密封处均不允许漏油、渗油,箱体剖分面允许涂以密封胶或水玻璃,不允许使用其他任何涂料;4.齿轮装配后应用涂色法检查接触斑点,圆柱齿轮沿齿高不小于30%,沿齿长不小于50%,齿间隙为;5.调整、固定轴承时应留有轴向有;6.减速器内装有50号机械润滑油,油量达到规定的深度;7.箱体内壁涂耐油油漆,减速器外表面涂灰色油漆;8.按试验规程进行试验;变速箱齿轮装配技术要求:1、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2、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3、齿轮箱装配后应设计和工艺规定进行空载试验;试验时不应有冲击、噪声,温升和渗漏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规定;4、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5、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6、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7、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技术要求:1、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2、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3、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4、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5、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轴承配合技术要求1、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2、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3、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4、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5、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6、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7、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塞尺检查不入;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态下钻铰、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不应小于70%; 合金轴承衬表面成黄色时不准使用,在规定的接触角内不准有离核现象,在接触角外的离核面积不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10%;齿轮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塞尺检查不入;并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齿轮箱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组装前严格检查并清除零件加工时残留的锐角、毛刺和异物;保证密封件装入时不被擦伤;6.铸件要求:铸件表面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缩孔和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欠铸、机械损伤等;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明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平;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铸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辨,位置和字体应符合图样要求;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铸造R,不大于50μm;铸件应清除浇冒口、飞刺等;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要铲平、磨光,达到表面质量要求;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应清除干净;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铸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应铲磨平整,清理干净;对错型、凸台铸偏等应予以修正,达到圆滑过渡,一保证外观质量;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皱褶,深度小于2mm,间距应大于100mm;机器产品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喷丸处理或滚筒处理,达到清洁度Sa2 1/2级的要求;铸件必须进行水韧处理;铸件表面应平整,浇口、毛刺、粘砂等应清除干净;铸件不允许存在有损于使用的冷隔、裂纹、孔洞等铸造缺陷;7.涂装要求:所有需要进行涂装的钢铁制件表面在涂漆前,必须将铁锈、氧化皮、油脂、灰尘、泥土、盐和污物等除去;除锈前,先用有机溶剂、碱液、乳化剂、蒸汽等除去钢铁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 经喷丸或手工除锈的待涂表面与涂底漆的时间间隔不得多于6h;铆接件相互接触的表面,在连接前必须涂厚度为30~40μm防锈漆;搭接边缘应用油漆、腻子或粘接剂封闭;由于加工或焊接损坏的底漆,要重新涂装;8.配管要求:技术要求1、装配前所有的管子应去除管端飞边、毛刺并倒角;用压缩空气或其他方法清楚管子内壁附着的杂物和浮锈;2、装配前,所有钢管包括预制成型管路都要进行脱脂、酸洗、中和、水洗及防锈处理;3、装配时,对管夹、支座、法兰及接头等用螺纹连接固定的部位要拧紧,防止松动;4、预制完成的管子焊接部位都要进行耐压试验;5、配管接替或转运时,必须将管路分离口用胶布或塑料管堵封口,防止任何杂物进入,并拴标签;9.补焊件要求:技术要求1、补焊前必须将缺陷彻底清除,坡口面应修的平整圆滑,不得有尖角存在;2、根据铸钢件缺陷情况,对补焊区缺陷可采用铲挖、磨削,炭弧气刨、气割或机械加工等方法清除;3、补焊区及坡口周围20mm以内的粘砂、油、水、锈等脏物必须彻底清理;4、在补焊的全过程中,铸钢件预热区的温度不得低于350°C;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6、补焊时,焊条不应做过大的横向摆动;7、铸钢件表面堆焊接时,焊道间的重叠量不得小于焊道宽度的1/3;10.锻件要求:每个钢锭的水口、冒口应有足够的切除量,一以保证锻件无缩孔和严重的偏折; 锻件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机上锻造成形,以保证锻件内部充分锻透;锻件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和其他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局部缺陷可以清除,但清理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的75%,锻件非加工表面上的缺陷应清理干净并圆滑过渡;锻件不允许存在白点、内部裂纹和残余缩孔;11.切削加工要求:零件应按工序检查、验收,在前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有毛刺;精加工后的零件摆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的支撑、保护措施;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滚压精加工的表面,滚压后不得有脱皮现象;最终工序热处理后的零件,表面不应有氧化皮;经过精加工的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发蓝、变色的现象;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一般装配图技术要求:1.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2.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3.齿轮箱装配后应设计和工艺规定进行空载试验;试验时不应有冲击、噪声,温升和渗漏不得超过有关标准规定;4.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5.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6.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7.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8.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9.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10.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11.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12.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13.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14.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15.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16.滑动配合的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配件移动自如,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17.粘接后应清除流出的多余粘接剂;18.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不准有卡住现象;19.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检查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120°、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的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塞尺检查时,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宽度的1/3;20.轴承外圈装配后与定位端轴承盖端面应接触均匀;21.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22.上下轴瓦的结合面要紧密贴和,用塞尺检查不入;23.用定位销固定轴瓦时,应在保证瓦口面和端面与相关轴承孔的开合面和端面包持平齐状态下钻铰、配销;销打入后不得松动;24.球面轴承的轴承体与轴承座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其接触不应小于70%;25.合金轴承衬表面成黄色时不准使用,在规定的接触角内不准有离核现象 ,在接触角外的离核面积不得大于非接触区总面积的10%;26.齿轮蜗轮基准端面与轴肩或定位套端面应贴合,用塞尺检查不入;并应保证齿轮基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27.齿轮箱与盖的结合面应接触良好;28.组装前严格检查并清除零件加工时残留的锐角、毛刺和异物;保证密封件装入时不被擦伤;总体结论:总图中的技术要求1. 一般说明设计机器的使用场合及机器的功能;2. 机器的出厂要求的总体检验、试车要求;压力容器执行的检验标准、起重机械执行的检验标准等;3. 机器的外观颜色、特殊标志;4. 机器的运输、包装要求;5. 使用、维护的主要要点要求;6. 机器的主要参数;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主要为说明机器或部件在装配、检验、使用时应达到的技术性能、质量要求及运输、包装要求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 装配要求:装配时要注意的事项及装配后应达到的指标等;例如,特殊的装配方法、安装顺序、是否在配套零件上打装配标记、装配间隙、精度要求、需要在装配时应满足的加工要求、密封要求等;2. 检验要求:装配后对机器或部件进行验收时所要求的检验方法、操作要求和达到标准条件;例如气压试验、水压试验、常压捡漏、形位公差要求等;3. 使用要求:对机器在试车、使用、保养、维修时提出的要求;例如试车时间、限速要求、限温要求、绝缘要求及等;零件图的技术要求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比较多,总结一般图中应共有的要求如下;1. 未注尺寸公差要求;如:2. 未注形位公差要求;如:3. 不便再图上用图形或符号表达,但在制造或检验时又必须保证要求;它的内容随不同零件、不同要求及不同加工方法而异;主要应注明:1对材料的要求;如热处理方法正火、调质、淬火及热处理后表面应达到的硬度;2表面处理要求渗碳、氰化、淡化、喷丸等、表面涂层或镀层油漆、发兰、镀铬、镀镍等以及表面修饰去毛刺、清砂等;3对加工的要求;如是否需要在装配时加工、是否与其他零件一起配合加工如有的孔要求配钻、配铰等;4指出图中未注明的尺寸;如圆角、倒角等;5铸造零件图中,不允许出现的铸造缺陷;焊接零件图中特殊要求,焊条要求等;6其他特殊要求;如允许不平衡的力矩以及检验、包装、打印等要求;。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1. 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在零件加工表面存在的一种由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 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1)宏观几何形状 几何形 状误差 2)表面波度 λ>10mm 1mm< λ<10mm
(在工件表面所形成的间距比粗糙度大得多的 表面不平度)
3)表面粗糙度
λ<1mm
一、表面结构
2.表面粗糙度对互换性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对零件表面许多功能都有 影响。其主要表现 : 1. 配合性质 2. 耐磨性 3. 耐腐蚀性
1.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2) 配合代号在装配图上的标注形式 如图所示。标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之一的形式 标注,其中下图(b)所示的形式的标注应用最广泛。
例题(查表)
求 和 的极限偏差,并判断其配合性质? 解: 1)查标准公差表得: 2)由题意得 是基孔制, 基轴制。
3)查基本偏差表1和表2得 ES=+0.03
1、形位公差项目及符号
为控制机器零件的形位误差,提高机器的精度和延长
使用寿命,保证互换性生产,标准相应规定了14项形位公
差项目
2.形位公差带的标注
形位公差的标注
公差框格
形位公差的框格有两格或多格组成。 第一格填写公差项目的符号; 第二格填写公差值及有关符号;
指引线 形位公差 符号 公差带的形状 基准字母 形位公差数值
一、表面结构
国家标准GB/T131-1993对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
其标注做了规定。
1.表面粗糙度符号
一、表面结构
2.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标注
当需要表示的加工表面对表面特征的其他规定有要求时,应在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相应位置,注上若干必要项目的表面特征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项规定没有要求时,可以只注表面粗糙度完整符号 。
(1)表面粗糙度图形符号的意义参见表 2。
表 2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
符号
意义及说明
基本符号—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获得。当不加注粗糙度参数值或有关说明(例
如:表面处理、局部热处理状态等)时,仅用于简化代号标注。
扩展符号—基本符号加一短横,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如车、铣、
28
高度 H2()
7.5 10.5
15
21
30
42
60
注:H2 和图形符号长边的横线的长度取决于标注的内容 图 2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
图中:d´=h/10,H1=1.4h,H2=3h(d´为线宽,h 为字体的高度)
表面粗糙度的各项规定,其代表内容见表 3 所示:
表3
代号
含义
a — 注写表面粗糙度的单一要求。如图 8-19(a)所示,当传输带为标准规定的
0.125 0.160 1.25 1.60*
12.5* 16
0.20* 2.0 20
0.25 2.5 25*
0.32 3.2* 32
0.40* 0.5
4.0
5.0
40
50*
0.63 6.3*
63
80
100*
注:① Ra 数值中带有*号的为第一系列,应优先选用。 ② ln 是评定轮廓所必需的一段长度,一般为五个取样长度。
>0.1~2.0
>2.0~10.0
10.0~80
取样长度(mm)
0.08
0.25
0.8
2.5
8.0
评定长度(mm)
0.4
1.25
4.0
12.5
40
0.008 0.010 0.012* 0.016 0.020
0.025* 0.032
0.040 0.050*
0.063
Ra 系列(µm)
0.080 0.100* 0.80* 1.00 8.0 10.0

尺寸。
在符号后加以圆括号。
表 6 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特征、获得加工方法
Ra(µm)
表面微观特征
加工方法
应用举例
50 25 12.5 6.3 3.2 1.6 0.8 0.4 0.2
明显见刀痕 可见刀痕 微见刀痕 可见加工痕迹 微见加工痕迹 看不见加工痕迹 可辨加工痕迹方向 微辨加工痕迹方向 不可辨加工痕迹方向
≤0.1
光泽面、镜面
研磨、超精密加工
二、极限与配合
1. 互换性概念 所谓的互换性,就是指从同一规格的机器零件中,不经选择或修配,任取其中一个就能 顺利地装配成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
由于机床振动,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一系列原因,零件的尺寸实际上不可能制造的绝 对准确,在保证互换性的条件下,允许零件尺寸有一定的误差。因此,图样上常注有极限与 配合方面的技术要求。
范围时,可不标注出来(默认)。当需要标注一个滤波器截止波长值而另一个采用默认
的截止波长值时,可如图 8-19(b)所示,但要保留连字符号“-”,用以区分标注的是短
波滤波器截止波长还是长波滤器的截止波长。
b —注写表面粗糙度第二个单一要求,如图 8-19(c)所示。如果要注写第三个或
更多的单一要求时,图形符号在垂直方向扩大,以空出足够空间。
4. 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用 为了降低加工成本,在满足设计或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零件表面粗糙度允许值尽可能 大些。表 6 列出了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特征、获得的加工方法。
表 5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标注示例
图 图
例 例
说 标注在轮廓线的延长线上或指引线上。其注写
表面粗糙度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般只注一 明 和读取方向要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
需要将零件局部处理或局部镀(涂)时,应用
粗点画线画出其范围并标注相应的尺寸,也可

说 将其要求注写在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横在线。

说 零件上连续表面及重复要素(孔、槽、齿等)的
明 表面,其表面粗糙度代号只注一次




当图纸空间有限时,可用带字母的完整符号,以


等式的形式在图形或标题栏附近,将相同表面粗
(4) 尺寸偏差
某一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尺寸偏差,简称为偏差。
上极限偏差:上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图 5 中,孔的上极限偏差
=20.053-20=0.053。
下极限偏差: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图 5 中孔的下极限偏差
=20.020-20=0.020。
上极限偏差与下极限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偏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
用来表示某视图上构成封闭轮廓的各表面具有相同表面粗糙度要求。
(2)表面粗糙度代号的画法 表面粗糙度代号的画法如图 2 所示。
数度字和字母高度 h(见 GB/T14690)
2.5
3.5
5
7
10
14
20
符号线宽 d´ 字母线宽 d
0.25 0.35 0.5
0.7
1
1.4
2
高度 H1
3.5
5
7
10
14
20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单向上限值,Ra 的最大值为 1.6µm。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双向极限值,上限值:Ra 为 3.2µm,下限 值为 1.6µm。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单向上限值,Rz的上限值为 3.2µm。
图 3(a)单一要求的注法 图 3(b)一个波长器截止波长的注法 图 3(c)第二个单一要求的注法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极限偏差代号用 ES 表示,下极限偏差用 EI 表示;轴的上极限偏
差用 es 表示,下极限偏差用 ei 表示。
(5) 尺寸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简称为公差。 尺寸公差等于上极限尺寸与下极限尺寸之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上极限偏差与下极限偏差 之差的绝对值,公差为正值,如图 5 中孔的尺寸公差=φ20.053-φ20.020=0.033。 (6) 零线、公差带和公差带图 确定尺寸偏差的一条基准线称为零线。通常零线表示公称尺寸,公差带是表示公差大小 和相对零线位置的一个区域。用适当的比例画成两个极限偏差表示的简图称为公差带图,如 图 6 所示。 (7) 标准公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公差称为标准公差。用 IT 表示,后面的数字表示公差等级。国 家标准将标准公差分为 20 级,即 IT01、IT0、IT1、…、IT18。01 级最高,公差值最小;18 级最低,公差值最大。如图 5 中φ20 的 IT8 的标准公差值为 0.033。 (8) 基本偏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极限偏差或下极限偏差。一般是指靠近零线的那个 极限偏差。如图 7 所示,孔和轴各有 28 个。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代表孔,小写代表 轴。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孔从 A~H,基本偏差为下极限偏差,从 J~ZC 为上极限偏差。 孔 H 的下极限偏差为零。对于轴从 a~h 为上极限偏差,j~zc 为下极限偏差,h 的上极限偏 差为零。孔 JS 和轴 js 的公差带对称地分布在零线的上下两端,因此其基本偏差为上极限偏 差(+IT/2)或下极限偏差(-IT/2)。基本偏差系列图是表示公差带的位置,封口端的数 值是定值,其大小可由附录四查表得出。开口的一端数值由标准公差等级确定。根据尺寸公 差的计算公式:
差,此尺寸并非实际尺寸的真值)。
(3) 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实际尺寸位于其中,也可达到极限尺寸。两
个极限值中,大的一个称为上极限尺寸,如图 5 中孔的上极限尺寸为Ф20+0.053=Ф20.053。
小的一个称为下极限尺寸,如图 5 中孔的下极限尺寸为Ф20 +0020=Ф20.020。
图 1(a)
图 1(b)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② 轮廓最大高度 Rz: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用 Rz 表
示,常用取值范围与 Ra 相同。
在评定参数中,推荐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参见表 1 所示。
表 1 Ra 及 lr、ln 选用表
Ra(µm) >0.008~0.02 >0.02~0.1
(3)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系列值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系列值参见表 8-3 所示,有两个系列值,设计时一般应优先选用 表中的第一系列值。
2. 表面粗糙度代号 在图样上对表面质量的要求,用表面粗糙度代号表示。它是指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表面粗糙度的各项规定应根据表面的功能要求给出。若仅需要加工,而对表面粗糙度的
c —注写加工方法、表面处理、涂层或其他工艺要求 如铣、磨、镀铬等,如图
8-19d 所示。
d — 注写加工的纹理和方向符号,如图 8-19(d)所示。
e — 注写加工余量,单位为毫米,如图 8-19(d)所示。
以上规定项目,若都需要,也可以全部标出,但一般只标出幅度参数的允许值即可。 表 4 中列出了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值的标注和轮廓最大高度 Rz
一、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标注按 GB/T131-2006 执行。 1.基本概念 (1) 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的较小间距的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它反映了零 件表面的加工质量。间距和峰、谷越小,其表面越光滑,反之,表面越粗糙。如图 1a 所示 为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 (2) 评定参数 评定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参数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轮廊最大高度 Rz。 ①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在取样长度内, Z(X)纵坐标方向上轮廓在线点与基准线之 间的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用 Ra 表示,如图 1b 所示。常用取值范围为 0.25µm~25µm。


糙度要求标注出来。
可用基本符号或扩展符号以等式的形式给出 多个表面共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