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共29张PPT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 人教版八下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 》ppt
![初中地理 人教版八下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d45bcca417866fb94a8eb7.png)
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 过度放牧 土流失的危害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破坏农田和村庄
生态环境恶化
河流含沙量增大,淤塞下游河 床、水库,给防洪和河道整治 造成了巨大困难
四、水土保持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 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
8.人生道路总是迂回曲折,难免会遇 到坎坷 和困难 ,我们 在厄运 面前决 不能低 头,一 定要坦 然面对 ,迎难 而上, 做一个 奋发有 为,昂 扬向上 的人。
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变化
拍摄于1989年2月
拍摄于2020年2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黄土高原位置
大部分地 区海拔在
1000~ 3000米
黄土 高原
黄土高原范围
乌鞘岭
长城 太 行 山
秦岭
二、风吹来的黄土
中亚、蒙古高原、我国西北内陆
水土流失的治理 林草护坡示意
水土流失的治理
打坝淤地
沟谷中修筑拦土坝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材料来源:中国河流泥沙公报
潼关
黄河多年平均输 沙量9.78亿吨,近 十年平均年输沙
量1.66亿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1.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 悦动情 。他所 治理的 滁州这 一方水 土,可 谓政通 人和, 百姓安 居乐业 ,快乐 无比, 太守自 然也就 乐得其 醉了, 他沉醉 于这方 山水之 乐,也 更沉醉 与民同 乐之中 。
自然原因
坡度
降水强度 不同
地表土质 不同
八年级地理下黄土高原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黄土高原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f0cc286294dd88d0d26be3.png)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 失会带来哪些影响 呢?
农作物产量下降
耕地面积减少 居住地受到影响 向黄河输送大量泥沙 其他………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
我国还有哪 些地区存在 严重的水土 流失现象?
分析这些地区 水土流失重的 自然原因。
地形条件 气候条件
课堂测试
1、填空 (1)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西至_________
2、选择 课堂测试
⑴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 是:C( )
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
⑵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 B C)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南连________、北抵________。主体部分跨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省区。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阅读69页,活动3:谈谈你的看法?
归纳 小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
地形 ---- 地面坡度大
自然因素
黄土特性 --- 土质疏松,多孔隙 气候---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植被--- 极度缺乏
开垦
人为因素 采矿 使地表更加疏松, 修路 植被更少
黄土高原成为世界 上水土流失最为严 重的地区之一。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形成原因。 3、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 危害。 4、理解区域内的各自然要素的相互 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农作物产量下降
耕地面积减少 居住地受到影响 向黄河输送大量泥沙 其他………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
我国还有哪 些地区存在 严重的水土 流失现象?
分析这些地区 水土流失重的 自然原因。
地形条件 气候条件
课堂测试
1、填空 (1)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西至_________
2、选择 课堂测试
⑴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 是:C( )
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
⑵关于黄土高原叙述正确的是
( B C)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形分布最广泛的地 B.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 C.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南连________、北抵________。主体部分跨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省区。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阅读69页,活动3:谈谈你的看法?
归纳 小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
地形 ---- 地面坡度大
自然因素
黄土特性 --- 土质疏松,多孔隙 气候---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植被--- 极度缺乏
开垦
人为因素 采矿 使地表更加疏松, 修路 植被更少
黄土高原成为世界 上水土流失最为严 重的地区之一。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形成原因。 3、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 危害。 4、理解区域内的各自然要素的相互 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件(共39页)(初中地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件(共39页)(初中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ec4303c1c708a1294a445b.png)
缓慢、平稳的放置 在模拟坡度上
将土均匀铺平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实验目的 探究自然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影响因素 实验结论
地表植被
植被覆盖率 高VS低
植被覆盖率 越低,水土 流失越严重
土 质 坡 度 降水强度
沙土VS黏土 陡坡VS缓坡 暴雨VS小雨
黄土高原
10°S
黄土高原
1.下列城市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 )
A、太原 B、成都 C、石家庄 D、合肥
10°S
黄土高原
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 泛支持的说法是 ( C )
A、水成说 B、风水雨相说 C、风成说 D、冰川作用
10°S
黄土高原
3. 下列不属于黄土地貌景观的是( A )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植
被
土
覆
质
盖
降
坡
水
度
强
度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实验目的 探究自然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影响因素 实验结论
地表植被
植被覆盖率 高VS低
土质
沙土VS黏土
坡 度 降水强度
陡坡VS缓坡 暴雨VS小雨
10°S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样土
沿折痕打开
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 而不是水冲来的。
黄土流动的方向是自 西北向东南。
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黄土
塬
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黄土
梁
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黄土
峁
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黄土北平原
将土均匀铺平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实验目的 探究自然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影响因素 实验结论
地表植被
植被覆盖率 高VS低
植被覆盖率 越低,水土 流失越严重
土 质 坡 度 降水强度
沙土VS黏土 陡坡VS缓坡 暴雨VS小雨
黄土高原
10°S
黄土高原
1.下列城市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 )
A、太原 B、成都 C、石家庄 D、合肥
10°S
黄土高原
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 泛支持的说法是 ( C )
A、水成说 B、风水雨相说 C、风成说 D、冰川作用
10°S
黄土高原
3. 下列不属于黄土地貌景观的是( A )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植
被
土
覆
质
盖
降
坡
水
度
强
度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实验目的 探究自然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实验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影响因素 实验结论
地表植被
植被覆盖率 高VS低
土质
沙土VS黏土
坡 度 降水强度
陡坡VS缓坡 暴雨VS小雨
10°S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
样土
沿折痕打开
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 而不是水冲来的。
黄土流动的方向是自 西北向东南。
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黄土
塬
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黄土
梁
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黄土
峁
黄土高原—风吹来的黄土北平原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共45张PPT)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课件】(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de566f6f1aff00bfd51e85.png)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打坝淤地
在沟谷中修筑拦土坝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 集中的地区。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建梯田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说
证
(3)矿物成分不同——排除风化残积说
据
黄土地貌景观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 对畔畔的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 东山上的那个点灯呀西山上的那个明 ,一马马的那个平川呀瞭不见个人。
黄土塬
陇东董志塬、 陕北洛川塬 甘肃白草塬
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
黄土梁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建梯田是治理坡 耕地水土流失的有 效措施,蓄水、保 土、增产作用十分 显著。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过渡放牧的地方减少 放牧牲畜的数量。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 【课件】(共45张PPT)
甘宁 晋 陕
乌鞘岭
长城
太
行
山
脉
秦岭
地理位置和范围
黄土的来源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厚度100米左右。
黄土的来源
黄土来源问题有:风成说、水成说、风化残积说等 “风成说” 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内陆吹来。
风成说
(1)厚度均匀——排除水成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707298ed630b1c58eeb554.png)
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甘肃
区
秦
山 陕
西 西
岭
1.位置和范围
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 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 长城。
跨越省区: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河南。
看课本P78图说话
干旱区 旱
半干 半
区 区 湿润
湿润区
从湿润、半湿润区 向半干旱、干旱区 过渡
二.文明的摇篮
古代文明 革命圣地 黄土风情
•
4.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 形锁, 半圆锁 ,长方 锁,还 有八角 形白铜 雕花锁 ,谐音 就是“ 福禄” 的葫芦 锁。每 把锁都 是件工 艺品, 展示出 老人精 湛的制 锁技艺 ,看得 年轻人 目不暇 接,连 连竖起 大拇指 。
•
5.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特点的 明确认 知,“ 新子学 ”强调 ,“国 学”在 漫长的 岁月中 必然存 在一个 变化发 展的过 程,可 以说一 代有一 代的“ 国学” 。从历 史上看 ,不可 否认, “六经 ”是中 国文化 学术的 最早源 头,它 深刻地 影响着 中华民 族的基 本精神 。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A
6.要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应当( ) A.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大量迁移黄土高原上的居民,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 C.停止在黄土高原上开采煤矿 D.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引进世界各地速生树木、花草
•
1.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 美的客 家古镇 。镇上 有一条 老街, 斑驳的 青石板 沿着街 道铺开 ,被时 光和步 履打磨 得干净 而潮润 。不过 现在很 少有人 知道这 条老街 了,更 不用说 老街深 处这么 一户锁 匠铺了 。
黄土高原》课件(共30张PPT)
![黄土高原》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d78fc03186bceb19e8bb2d.png)
)
窑洞是黄土高原 典型的民居。 请说出这种民居 的特点。
答案: 陕北窑洞,因其挖掘简便、成本低廉、冬暖夏凉 成为陕北人民的主要民居建筑。
答案:在黄土高原地区,只要是 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男 男人,无论老少,都喜欢在头上 主角孙少安经常以这样的装扮 扎条白羊肚手巾。 这种手巾,冷 出现。 了往下一拉,耳朵就护住了。当 请问: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们 地风沙大,可以防风沙。天热还 为什么多在头上带一条白色的 可以擦汗。 可以说,头上扎条毛 毛巾? 巾已经成为陕北男子汉的标志。
实验四:水土流失原因之地形坡度 实验器材 1.黄土块2份。 2.托盘1只,洒水器 1个。
实验现象 将托盘斜放不同的坡度,代表陡坡和缓坡,
观察
坡度大的黄土块水土流失严重。
实验结论 坡度越 大 ,水土流失越 严重 。 推断现状 黄土高原沟谷斜坡 多 ,坡度 大 ,水土流
失 严重 。
归纳总结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自然原因
沙棘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 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
坡
坡
面 水
流
面
水 流
修建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建挡土坝)
建挡土坝有何作用?
建挡土坝
1、拦蓄泥沙,防止泥 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土层深厚, 土质良好。
至荷花走廊也曾森林茂密,环境宜人。大炼钢铁和文 化大革命后,一座座山被理了光头,成了水土流失的 重灾区。形成了10万多亩的荒山秃岭,表土尽失。
●材料二:黄河专家穆兴民:黄土高原的问题就在于人
初中地理 人教版八下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 》 (共23张PPT)
![初中地理 人教版八下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 》 (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f4c5dc25c52cc58ad6be3a.png)
•
4.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 谈起。 一个人 唯有关 注心灵 ,才会 因为心 灵被扰 乱而不 安,才 会有寻 求心灵 宁静的 需要。 所以, 具有过 内心生 活的禀 赋,或 者养成 这样的 习惯, 这是最 重要的 。
•
5.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 把外部 生活的 收获变 成心灵 的财富 ,缺乏 此种禀 赋或习 惯的人 则往往 会迷失 在外部 生活中 ,人整 个儿是 散的。 外面的 世界布 满了纵 横交错 的路, 每一条 都通往 不同的 地点
人为原因
毁林开荒 过度放牧 修路、采矿、城镇建设
陡坡开荒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
破坏农田和村庄
生态环境恶化
河流含沙量增大,淤塞下游河 床、水库,给防洪和河道整治 造成了巨大困难
四、水土保持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 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
2.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 目光投 向了宇 宙。科 学家托 维利提 出假说 :地球 上的水 是太阳 风的杰 作。太 阳风即 太阳刮 起的风 ,但它 不是流 动的空 气,而 是一种 微粒流 或带电 质子流 。
•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 一个心 灵。在 理论上 ,人人 都有一 个心灵 ,但事 实上却 不尽然 。有一 些人, 他们永 远被外 界的力 量左右 着,永 远生活 在喧闹 的外部 世界里 ,未尝 有真正 的内心 生活。
自然原因
坡度
降水强度 不同
地表土质 不同
地表植被状况
降水强度大时,也就是发生暴雨时,水分和土壤流失多 土质疏松的地区比土质粘重的地区,水分和土壤流失多
6.3黄土高原(第1课时)(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6.3黄土高原(第1课时)(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12315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0.png)
4
说出黄土高原地表特点及典型地貌景观
01 文 明 的 摇 篮
位置范围
观察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分析思考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 黄土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 国四大高原之一,深居内陆。
➢ 经纬度位置大致介于33°N-41°N, 100°E-114°E之间,属于中纬度。
41°N 33°N
A.a、d
B.c、b
C.a、c
D.b、d
A 4.黄土高原各种地貌中,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是( )
A.黄土塬
B.黄土坡 C.黄土峁
D.黄土梁
5.在2015年 “十一黄金周”期间,小辉全家到延安地区旅游,有时他们看到景点
A 近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其原因是黄土高原( )
A.千沟万壑 B.河道纵横 C.一望无际
气候特征
阅读相关地图和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气候特征
阅读温度带和干湿区地图,分析黄土高原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区。
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
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区
【探究思考】
结合黄土高原的气候和地形等相关条件分析,黄土高原的农业特征。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 黄土堆积区
The world's largest loess accumulation area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课时)
古老 凝固 文明
学习目标
1
结合地图资料,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
分析独特“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3
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A.赛龙舟
人教版初中地理63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共30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63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5e2ac6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5.png)
的。
中亚 蒙古
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 分布最广,堆积最深厚的地区。
5、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黄景土观有 、 、 、 。
原的地形特征是 纵横,这主要塬是严重梁的 峁
造成的。
沟壑
黄土高 川
水土流失
巩固训练
1.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得到广泛支持的是( )A
A.风成说 B.水成说 C.风水雨相说 D.雨相说
2.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D
川
沟谷发育成川 . 川: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
千沟万壑
黄土 高原 地形 特点
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人为)
黄土结构
自 然 原 气候(降水) 因
植被
P29活动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A
B
C
植三被个覆实盖验越中少的,涵植养被水状源况、有保何持差水异土?
结观 发论察 现:三的就能个越力实严就重验越。中弱的水土,流水土失流状失况的有状何况不同?
证
是西北风带来的。
据
(3)黄土中矿物成分与当地不同
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 一带而来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
四周被流水侵蚀成沟壑。
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
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 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毛主席领导咱们打江山
“黄土风情”——民居、艺术
二、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 面积60多万平方千米, 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 最厚可在300米以上。黄
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 居世界之冠。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17e3150740be1e650e9a2b.png)
典型黄土地貌
黄土梁
典型黄土地貌 典型黄土地貌
黄土塬 黄土峁
1.根据这几组对比实验找一找引起水土流失 的因素有哪些? 2.结合实验和黄土高原自然条件说一说黄土 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对比试验:1与2、2与3、3与4、2与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降水集中、多暴雨 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崩解 支离破碎、坡度较大 植被覆盖率低
如何还黄土高 原青山绿水?
黄土高原的位置
黄 土 高 原 的 范 围
城 长
乌鞘岭 土 高 原
黄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黄土高原的位置
中国行政区划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气候分布图
黄土高原的位置
黄土高原的位置
中国气候分布图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1.概括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基本特征,和天津的地 貌景观有什么区别? 2.结合教材P89内容,说出黄土高原三种典型地貌 类型及特点
人为原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 开矿、修路……
脆弱的生态环境
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 有那么一天,不仅耕地 没了,村庄也不知道搬 到哪里去了……
脆弱的生态环境
还向黄河下游输送了大量 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 造成巨大困难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 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 降;使沟谷增多、扩大、 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 减少;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PPT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57be2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8.png)
流
坡 面 水
流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A、生物措施——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B、工程措施——
(缓坡-修建梯田、沟谷-修堤坝)
生机焕发
主要能源:煤 1、找出主要煤矿:大同、
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 、神府
2、找出经过黄 土高原的主要铁 路干线
乌金高原
(省级行政区)。 ⑷本区的耕地类型以_旱__地____为主,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冬是小__麦______和
__谷__子____。 ⑸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_黄__土_____堆积
区,其成因是在_风__力_____作用下,将
位于中亚、蒙__古____高原和我国西北内
陆地区的黄土吹到这里堆积而成。
⑹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判断的?
温带季 风气候
3、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不同的地貌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顶面平 坦,周边被沟谷 环绕。
黄土墚:是条状 延伸的岭冈。
黄土峁:呈 馒头状的黄 土丘陵,顶 面浑圆,由 塬或梁经侵 蚀。
黄土林
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 厚度一般在100米左 右,最厚可在300米 以上。黄土分布的面 积和厚度,都居世界 之冠。
自然原因 植被--- 极度缺乏
土质 ---土质疏松 气候---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还有哪些 人为原因?
2000年,甘肃、陕西和山西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7.6%,
10.1%,居全国前列。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
陡 坡 耕 种
采 矿
B
A C
坡 面 水
流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A、生物措施——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
B、工程措施——
(缓坡-修建梯田、沟谷-修堤坝)
生机焕发
主要能源:煤 1、找出主要煤矿:大同、
阳泉、平朔、准格尔、东胜 、神府
2、找出经过黄 土高原的主要铁 路干线
乌金高原
(省级行政区)。 ⑷本区的耕地类型以_旱__地____为主,
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冬是小__麦______和
__谷__子____。 ⑸该区是世界上最大的_黄__土_____堆积
区,其成因是在_风__力_____作用下,将
位于中亚、蒙__古____高原和我国西北内
陆地区的黄土吹到这里堆积而成。
⑹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
黄土高原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判断的?
温带季 风气候
3、黄土高原地貌景观
不同的地貌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塬:顶面平 坦,周边被沟谷 环绕。
黄土墚:是条状 延伸的岭冈。
黄土峁:呈 馒头状的黄 土丘陵,顶 面浑圆,由 塬或梁经侵 蚀。
黄土林
黄土的世界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 厚度一般在100米左 右,最厚可在300米 以上。黄土分布的面 积和厚度,都居世界 之冠。
自然原因 植被--- 极度缺乏
土质 ---土质疏松 气候---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还有哪些 人为原因?
2000年,甘肃、陕西和山西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7.6%,
10.1%,居全国前列。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
陡 坡 耕 种
采 矿
B
A C
人教版地理八年下册第六章第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共25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下册第六章第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b950fd3700abb68a982fbc2.png)
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 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 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 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 力,深受人们喜爱
风吹来的黄土
阅读材料
黄土“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 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 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 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 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 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 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第二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 文明的摇篮 2 风吹来的黄土 3 严重的水土流失 4 水土保持
导学提纲: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如何? (2)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具有什么特点?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4)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
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
四、水土保持:1. 水土保持的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
合理生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
2. 生态建设成果: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收入
世界巩最大固的练黄土习堆积区——黄土高原
1.位置和范围 东起A_太__行__山___,西至B乌__鞘__岭____,南连C__秦__岭____,北 抵长城,跨①__山__西____、②陕__西______、③甘__肃______、④ ___宁__夏___等省区。 2.孕育了中华文明 (1)孕育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2)传统民居:__窑__洞______。 (3)特色民歌:_信__天__游_____。
风吹来的黄土
阅读材料
黄土“风成说” 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是怎样来的呢?“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干旱 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原来,黄土的老家远在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 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为粗细不等的颗粒。 每遇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粗大的砾石残留原地,形成了戈壁;颗粒 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形成了沙漠;而颗粒细小的尘土,则随风东移南下,当 风力减弱或遇到山脉阻挡时,便纷纷扬扬地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累积, 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深厚的黄土层。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第二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 文明的摇篮 2 风吹来的黄土 3 严重的水土流失 4 水土保持
导学提纲: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如何? (2)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具有什么特点?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4)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
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
四、水土保持:1. 水土保持的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
合理生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
2. 生态建设成果: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收入
世界巩最大固的练黄土习堆积区——黄土高原
1.位置和范围 东起A_太__行__山___,西至B乌__鞘__岭____,南连C__秦__岭____,北 抵长城,跨①__山__西____、②陕__西______、③甘__肃______、④ ___宁__夏___等省区。 2.孕育了中华文明 (1)孕育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 (2)传统民居:__窑__洞______。 (3)特色民歌:_信__天__游_____。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优质课件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cf70a3f46527d3240ce0ff.png)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口增长
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A
人口增长
B
D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
C
A 人均耕地少,燃料需求增加 C 农作物产量下降
B 继续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 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A
D
人口增长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措施生 自是态 然什环 灾么境 害?恶 频化 发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B )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回答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利用和治理措
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A.甲处通常用作耕地
(B )
B.乙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丙处应植树造林
D.丁处打坝建库
本节课结束 同学们,再见!
03 水土流失的治理
不合理的 人类活动
宏观治理 — 由因找果
3.1
开垦荒地
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破坏植被
植树造林、种草
人口增长
植控制被人破口坏规人模口增长
宏观治理 — 由因找果
3.2
具体治理措施—保塬工程
3.3
黄土塬
具体治理措施—护坡工程
3.4
陡坡封坡育林育草
黄土坡
缓坡修建梯田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3.5 VS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具体治理措施—固沟工程
3.6
沟谷
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治 理措施
工程 固沟工程 护坡工程 保塬工程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PPT
![初中地理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aa58d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f.png)
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可能从中亚、 蒙古高原、西北内陆一带而来。
二、风吹来的黄土:②地貌景观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二、风吹来的黄土:②地貌景观
黄
土
塬
墚
黄
黄
土
土
峁
川
二4、、风典吹来型的黄地土貌:②地貌景观
黄土塬
黄土墚
初期 四周陡,顶面平坦的
台地。是良好的耕作区。
中期 长条状延伸的岭冈,
顶面较平缓,两侧多沟壑。
5.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A 水土流失 B 风力强盛 C 土质疏松 D 高原地貌
谢谢大家!
畅谈收获
位置范围 文明的摇篮 对古老文明及民风民俗的影响
黄 土
风成说 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高 原
严重的水土流失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 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保持的方法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
巩固提升
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
(D)
A.陕 B.晋 C.甘 D.苏
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黄土峁
成因:黄土土质疏松,水土流 失严重,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
高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后期 呈穹状或馒头状,
顶面多浑圆,斜坡较陡。
畅谈收获
位置范围
黄 土
文明的摇篮
黄土风情
高
风成说
原 风吹来的黄土
地貌景观及成因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1、黄河流经提供了灌溉 条件,便于发展农业。
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便于耕作,这里曾经林 草茂盛,环境宜人,在 四大文明古国之中。
二、风吹来的黄土:②地貌景观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二、风吹来的黄土:②地貌景观
黄
土
塬
墚
黄
黄
土
土
峁
川
二4、、风典吹来型的黄地土貌:②地貌景观
黄土塬
黄土墚
初期 四周陡,顶面平坦的
台地。是良好的耕作区。
中期 长条状延伸的岭冈,
顶面较平缓,两侧多沟壑。
5.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A 水土流失 B 风力强盛 C 土质疏松 D 高原地貌
谢谢大家!
畅谈收获
位置范围 文明的摇篮 对古老文明及民风民俗的影响
黄 土
风成说 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
高 原
严重的水土流失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 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保持的方法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
巩固提升
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
(D)
A.陕 B.晋 C.甘 D.苏
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黄土峁
成因:黄土土质疏松,水土流 失严重,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
高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后期 呈穹状或馒头状,
顶面多浑圆,斜坡较陡。
畅谈收获
位置范围
黄 土
文明的摇篮
黄土风情
高
风成说
原 风吹来的黄土
地貌景观及成因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1、黄河流经提供了灌溉 条件,便于发展农业。
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便于耕作,这里曾经林 草茂盛,环境宜人,在 四大文明古国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林草护坡的作用:植树种草,建设 护坡林草带 ,能够有效减 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 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 的作用。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 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位置: 东至太行山,西至 乌鞘岭 北至长城连接内蒙 古高原,南至秦岭。
跨越的省份:
晋、陕、宁、甘
A
C
乌鞘岭
D 秦岭
太
行
山B
脉
2.文明的摇篮 1)灿烂的古文明
2)独特的“黄土风情” 窑洞
气候干旱, 降水少;黄 土直立性好, 不易崩塌。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 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 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 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知道黄土高原的文明及黄土风情。
3、认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 图示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及处理措施;
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 )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物产丰富。读我国东北地区地形 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序号对应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安塞腰鼓
3.黄土“风成说”
想一想
这么厚的黄土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黄土剖面
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西北风
蒙古高原 风沙来向
秦岭
A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西北 戈壁 沙漠 黄土 基岩
B
东南
风成说的证据:
1、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 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不是由流水冲来的。 2、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
水土流失带来了什么后果?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使沟谷增多、扩大如果、水加土深流失,继导续致发村庄被破坏,耕
地面积减少;
展,有那么一天,不 仅耕地没有了,村庄
向黄河下游输送了也不大知量道泥搬到沙哪,里给。下游的河道整治
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知识回顾
自然
• 位置范围:
• 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 省
• 地形:
• 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 气候:
• 冷湿,温季,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 工业
• 东北三省重工业分布的特点: • 靠近原料产地
能力提高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C )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D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读辽中南地区图,完成下面4-6题。
4、A港口的名称是( A )
A.大连
B.秦皇岛
C.天津
D.烟台
5、A港口所在的海域是( B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6、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适合发展的主要产业是( B )
多浑圆,斜坡较陡。
5、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除了表现为黄土 深厚之外,还更表现为……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结构: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形特点:地面破碎,沟谷纵横, 平地少,斜坡多。
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7、8月份, 而且多暴雨。
① 钢铁工业 ②机械制造业 ③海洋渔业 ④畜牧业
⑤造船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C A
( B)
A.①——辽河平原
B. ②——长白山
C.③——松花江
D. ④——黄海
2. 东北稻米 质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A.一年一熟,水稻生长周期较长
B.夏季高温多雨
C.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D.当地生产技术先进
3. 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形成产业是( D)
A.钢铁、机械 B.石油、化工 C.煤炭、电力 D.轻纺、电子
2.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 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①土质: 沙土 (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②坡度: 陡坡 (陡坡或缓坡)更容易水土流失。
③降水强度越 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水水土土流流失失带带来来了了什什么么后后果果??
采取任何措施都 要掌握好“度”,对 于黄土高原来说,既 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 展,也不能只求水土 保持。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说明作用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
3、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说明黄土不是由当地岩石风化而成,是外来的。
4、典型地貌
黄土塬
黄土梁
初期 四周陡,顶面平坦的
台地。是良好的耕作区。
中期 条状延伸的岭冈,
顶面较平缓,两侧多沟壑。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 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后期 呈穹状或馒头状,顶面
植被状况:地表裸露,缺少植被 保护。
2) 人为因素
陡坡毁林开垦 修路 采矿
活动
…………………………………………………………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1.阅读图6.34,说说水 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 系。
(1)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 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数量等。
3)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阅读图6.37和 图6.38,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1.“打坝淤地”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沟谷中修筑 拦土坝拦截 坡地流失的_表___土____,堆积形成肥沃的 田地 。
有些村庄和耕
地分布在高原
严重制约着社面会和、缓坡经上济。 的发展。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 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要工作就是要加 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生态建设。
6、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成功的经验: 1)治理水土流失: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 工程措施:建梯田、 修挡土坝等。
• 发展重工业的条件:
• 矿产资源丰富和交通发达
农业
• 熟制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大豆,水稻 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平原面 积广大,事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雨热 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
(不利)纬度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 ,常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D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 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位置: 东至太行山,西至 乌鞘岭 北至长城连接内蒙 古高原,南至秦岭。
跨越的省份:
晋、陕、宁、甘
A
C
乌鞘岭
D 秦岭
太
行
山B
脉
2.文明的摇篮 1)灿烂的古文明
2)独特的“黄土风情” 窑洞
气候干旱, 降水少;黄 土直立性好, 不易崩塌。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 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 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 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知道黄土高原的文明及黄土风情。
3、认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 图示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及处理措施;
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 )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物产丰富。读我国东北地区地形 图,回答下面两题。
1.图中序号对应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安塞腰鼓
3.黄土“风成说”
想一想
这么厚的黄土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黄土剖面
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西北风
蒙古高原 风沙来向
秦岭
A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西北 戈壁 沙漠 黄土 基岩
B
东南
风成说的证据:
1、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 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不是由流水冲来的。 2、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
水土流失带来了什么后果?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使沟谷增多、扩大如果、水加土深流失,继导续致发村庄被破坏,耕
地面积减少;
展,有那么一天,不 仅耕地没有了,村庄
向黄河下游输送了也不大知量道泥搬到沙哪,里给。下游的河道整治
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知识回顾
自然
• 位置范围:
• 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 省
• 地形:
• 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 气候:
• 冷湿,温季,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 工业
• 东北三省重工业分布的特点: • 靠近原料产地
能力提高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C )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D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读辽中南地区图,完成下面4-6题。
4、A港口的名称是( A )
A.大连
B.秦皇岛
C.天津
D.烟台
5、A港口所在的海域是( B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6、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适合发展的主要产业是( B )
多浑圆,斜坡较陡。
5、严重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除了表现为黄土 深厚之外,还更表现为……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结构: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形特点:地面破碎,沟谷纵横, 平地少,斜坡多。
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7、8月份, 而且多暴雨。
① 钢铁工业 ②机械制造业 ③海洋渔业 ④畜牧业
⑤造船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C A
( B)
A.①——辽河平原
B. ②——长白山
C.③——松花江
D. ④——黄海
2. 东北稻米 质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A.一年一熟,水稻生长周期较长
B.夏季高温多雨
C.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D.当地生产技术先进
3. 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形成产业是( D)
A.钢铁、机械 B.石油、化工 C.煤炭、电力 D.轻纺、电子
2.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 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①土质: 沙土 (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②坡度: 陡坡 (陡坡或缓坡)更容易水土流失。
③降水强度越 大 ,水土流失越严重。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水水土土流流失失带带来来了了什什么么后后果果??
采取任何措施都 要掌握好“度”,对 于黄土高原来说,既 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 展,也不能只求水土 保持。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说明作用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
3、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说明黄土不是由当地岩石风化而成,是外来的。
4、典型地貌
黄土塬
黄土梁
初期 四周陡,顶面平坦的
台地。是良好的耕作区。
中期 条状延伸的岭冈,
顶面较平缓,两侧多沟壑。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 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
后期 呈穹状或馒头状,顶面
植被状况:地表裸露,缺少植被 保护。
2) 人为因素
陡坡毁林开垦 修路 采矿
活动
…………………………………………………………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1.阅读图6.34,说说水 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 系。
(1)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 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数量等。
3)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阅读图6.37和 图6.38,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1.“打坝淤地”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沟谷中修筑 拦土坝拦截 坡地流失的_表___土____,堆积形成肥沃的 田地 。
有些村庄和耕
地分布在高原
严重制约着社面会和、缓坡经上济。 的发展。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 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要工作就是要加 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生态建设。
6、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成功的经验: 1)治理水土流失: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 工程措施:建梯田、 修挡土坝等。
• 发展重工业的条件:
• 矿产资源丰富和交通发达
农业
• 熟制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大豆,水稻 发展农业的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平原面 积广大,事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雨热 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
(不利)纬度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 ,常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黄 土高原 课件共2 9张PPT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