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
4、感悟课文内容,拓展语言,培养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学会14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好看的画,出示幻灯,你看到了什么?(荷花荷叶雨点)看还有谁?(青蛙)这只青蛙还会写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教师板书,学生举手书空,齐读课题。
认识“写”和“诗”。
同时认识“秃宝盖”,强调翘舌音和整体认读音节。
二、新授过渡:青蛙写了一首什么诗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字的读音。
2、生轻声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或请教同桌、老师。
3、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4、找生读课文。
总结:课文读的不熟是因为课文中藏着生字宝宝,你们还没有和它们交上朋友。
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生字吧。
5、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和生字宝宝打招呼,想和它们交上好朋友吗?6、找生领读生字。
7、同桌互读互教。
8、识记生字。
过:生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
点:认识四点底。
同时介绍四点底表示火,还表示尾巴。
出示幻灯。
成:减一减的办法,诚字减言字旁。
找个词朋友。
们:加一加的办法。
强调轻声。
组词。
要:加一加的办法。
组词。
给:加一加的办法。
组词。
用“送给”说句话。
当:写一写的办法。
串:演示串的古今变化。
生活中什么是一串的?生回答。
以:组词的办法。
生读一读,看看还有那个字没记住。
9、找生领读。
找翘舌音、三拼音,整体认读音节。
10、去掉拼音生试着读。
11、组成词读。
多种形式读。
三、熟读课文过渡:生字学会了,它回到课文你还会读吗?1、找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思考青蛙写诗时谁来帮忙了?2、学生回答:小蝌蚪、小水珠、水泡泡。
7《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借助图片与音频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从视听等多感官角度理解青蛙决定写诗时的兴奋。
在朗读完第一小节后进行随文识字,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字的音、形、义。
通过提出一个贯穿课文始终的问题,将课文各部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观察不同生字间的异同、生字组词造句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与识记生字。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青蛙写诗》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生字“雨”。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
难点:读好儿化音;会写“雨”。
教学过程
环节时间
教师引导
1.引导学生观察雨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引导学生描红书写。
4.同桌互评后修改。
背诵古诗。
书空课题。
了解“秃宝盖”。
老师读到哪眼睛看到哪,手指到哪。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标出小节。
读出青蛙说“我要写诗啦”的兴奋语气。
正确朗读词语“雨点儿”“雨点”“点”
掌握“四点底”。
预设:加一加识字。
利用生活常识师生互动,在学生回答出一系列带有“一串”的词语后,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能够体会到一串的含义。
通过一看二写三对照四修改的方式帮助学生真正了解“雨”字的书写要领,从而将“雨”字写规范、美观。
作业设计:
和家人说一说都是谁来帮青蛙写诗了,它们是怎么帮忙的?
板书设计:
7.青蛙写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优秀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欣赏、跟读诗歌——青蛙写诗,巩固欣赏、跟读常规。
2、结合诗歌内容,形象地认识标点符号。
3、认度字词:首、诗、句号、省略。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每人一册、录音机、磁带。
2、大范例、相应的大小字卡、常规字条。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幼儿表演舞蹈《小青蛙》。
(二)基本部分1、提问舞蹈名称。
2、幼儿讨论:小青蛙有什么本领。
教师小结:一只青蛙一年能消灭许多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小青蛙需要小朋友的保护。
3、谈话:青蛙有捉害虫的本领,还有写诗的本领哪(出示字卡;青蛙写诗),幼儿认读一遍,“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写的诗吧。
”4、欣赏诗歌——青蛙写诗。
(1)幼儿听音乐传书。
(2)出示欣赏常规字条,放录音欣赏两遍。
(3)让幼儿说说:青蛙写的诗是怎样的。
5、跟读诗歌——青蛙写诗。
(1)出示跟读常规字条,放录音跟读两遍。
(2)教师根据诗歌内容提问:小蝌蚪说什么?小泡跑说什么?一串水珠说什么?并出示相应的“,”、“。
”、“……”卡。
(3)听音乐收书。
6、逐一出示字卡,让幼儿认读。
7、出示大范例,让幼儿找找新认识的字宝宝,并数数大范例里有几个逗号、几个句号、几个省略号。
8、教师与幼儿共同朗读大范例。
9、游戏:大家都来跳跳。
(1)听音乐传字卡。
(2)教师念儿歌“池塘边,真热闹,大家都来跳一跳,青蛙妈妈来点名,点到谁,谁就跳。
”说完儿歌,“青蛙妈妈”说出一个字宝宝,小朋友就手拿相应字宝宝跳跳,边跳边说“我带×字宝宝跳一跳。
”游戏数次。
(3)听音乐收字卡。
(三)结束部分1、教师简单小结。
2、幼儿听音乐学青蛙跳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青蛙写诗》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一首轻快的儿童诗。
作为新教材的新篇目,突出想象这一主题,语言富有童趣,十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最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1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11个生字,会写“下、个、雨、们”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想看吗?(播放课件,提醒学生睁大眼睛认真看,想想看到了什么)学生:我看到了池塘里面有荷花,有荷叶,还有小蝌蚪在水里游。
看到从水里蹦出一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嘴还一动一动的。
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点儿滴答滴答地落下来。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是啊,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淅沥沥!雨丝细细的,凉凉的。
小青蛙最高兴了,一高兴,它就要唱歌作诗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文题目)。
请认真看老师写课文题目。
3.教师:(指着“写”和“诗”)这两个字你们认识吗?一起读。
教师写拼音,问学生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说说是怎样认识这两个字的。
二感悟青蛙的诗1.教师:青蛙写的诗是什么样的呢?想看吗?(出示课件: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让学生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一读:谁愿意把青蛙写的诗读给大家听?说说读后的感受。
学生:我有点儿上不来气。
这诗怎么就一个字呢?3.教师:最初,小青蛙对自己的诗也不满意,幸好,池塘里的好朋友们帮助了它,它的诗就不一样了。
我们快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完整的第五小节)指名读,谈感受。
4.教师:是啊,正是有了好朋友的帮助,它才写成了这样美、这样有韵味的小诗。
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
(点击课件中的青蛙,分组出示:呱呱)三感悟课文1.教师:青蛙的好朋友都有谁呢?它们帮了什么忙?想知道吗?听老师来读课文。
注意听清每个字的字音。
(配乐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
3.教师:青蛙的好朋友都有谁呢?学生:有小蝌蚪,水泡泡,荷叶上的一串水珠。
4.指名朗读第二小节。
思考:为什么蝌蚪能当小逗号?5.指导朗读:小蝌蚪多热心啊,主动来帮助小青蛙,谁愿意再读读小蝌蚪的话?(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评价。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7课《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青蛙写诗》是部编本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文,其单元主题是“想象”,单元中的4篇课文均从儿童视角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生动描摹,读起来童趣十足。
本篇课文是一首儿童诗,共有5个小节,作家运用丰富、合理的想象,把荷塘中的蝌蚪、水泡泡、水珠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帮助青蛙写成一首节奏明快,悦耳动听的诗。
作为第一篇在课后练中明确指出研究提取信息的课文,诗歌内容浅显,有利于引导学生有方向、有方法地思考。
诗歌构思巧妙,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常见事物与标点符号的外形的比对中,自然地识记逗号、句号、省略号,在朗读中进一步研究停顿,体会逗号和句号在语意表达上的作用。
文中词语丰富,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并积累,例如儿化音词“雨点儿”、拟声词“淅沥沥,沙拉拉”、数量词“一串水泡”等。
句式典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经历表达不同的情感。
(例如感叹句“我要写诗啦!”)课文插图形象生动,充满情趣,能够吸引儿童走进文本。
本课还承载着识字和写字两项任务,要求学生认识11个生字、2个偏旁(秃宝盖和四点底),会写4个字。
以上内容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语文研究资源。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以下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及流程安排。
二、教学目标:1.随文认读11个生字,重点识记“写、诗、点、要、串”,认识2个新偏旁“秃宝盖、四点底”,精确、规范书写“下、雨”2个字。
2.图文结合,初步研究提取信息,读懂课文。
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3.精确朗读课文,初步体味逗号、句号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图文结合,初步研究提守信息,读懂课文。
2.认识逗号、句号,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标点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1.幻灯片2.微课《认识“四点底”》3.板书贴图四、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揭题识字1.师:今天,森林里的一位大嘴巴植物也跟XXX教师上课来了,它是——(师板书“青蛙”)。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1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1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青蛙写诗》这篇故事的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呈现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好。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启发学生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及相关课文资料。
2.教具准备:幻灯片、图片、音频设备等。
3.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教学课件及相关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简短视频,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学习《青蛙写诗》(15分钟)通过朗读故事或播放相关音频,让学生认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内涵。
3. 诗歌赏析(20分钟)展示教师准备的诗歌内容,帮助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4. 情感表达(15分钟)通过简单的情感表达活动,引导学生表达对“青蛙写诗”这个故事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情感体验。
5. 小结(5分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简单总结,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进行相关诗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更多优秀的诗歌作品,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教学反思通过教学结束后的讨论和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以更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教师通过课后反思和学生反馈,评估教学效果,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和方法。
以上为本节课《青蛙写诗(第1课时)》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水平。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1课时)教案

6.课件出示生字“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生认真听,感知生字词读音,圈画出生字词的读音。
3.学生认读带拼音的生字。
4.去掉拼音,同桌互相交流怎么识记生字。
5.全班交流带这些偏旁的字。
6.巩固识字。
(1)男女生合作读。
四、总结课文,谈谈收获。(用时:5分钟)
教师引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学生汇报收获。
预设:
(1)认识了生字新词。
(2)知道了青蛙写的诗。
教学反思
2.学生自由读,把帮助青蛙的朋友圈出来。
3.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
(2)齐读。
(3)边做动作边读。
4.学生回答提问:小水珠能当个小句号。
5.学生自由读第4节,圈出小水珠是怎么帮小青蛙的。
6.学生在文中圈出逗号和句号。
7.学生自由练读,分段检查读。
4.照样子连一连。
5.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写一写。
(2)开小火车读一读。
2.用直线画出三拼音节。
diǎn yàoɡuó
dānɡshuǐchuàn
yǐmen
3.给下列字口头组词。
写()诗( )
要( )点()
过( )给( )
当( )串( )
成( )以( )
三、朗读课文,感悟内容。(用时:20分钟)
1.教师请同学们读第一节,找一找第一节描写了哪些事物?
2.引读:第2-4小节,教师引问:(1)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小青蛙图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7《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7《青蛙写诗》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睡、叶”等11个生字,会写“写、诗”等7个字,会写“青蛙、写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
2. 过程与方法(1)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通过看图、朗读体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朗读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睡、叶”等11个生字,会写“写、诗”等7个字,会写“青蛙、写诗”等词语。
2.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写过诗吗?有一位特别可爱的小动物也喜欢写诗,大家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呢?(板书课题)(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青蛙写诗,那它的诗是什么样的呢?青蛙的诗是写什么的呢?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并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多读几遍。
(3)交流识字。
① 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② 开火车读生字。
③ 去掉拼音读生字。
④ 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4)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字词。
3. 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预设:青蛙的诗写的是“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2)青蛙的诗有什么特别之处?预设:青蛙的诗是很好玩的。
预设:青蛙的诗很押韵。
教师小结:是的,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韵律美。
4. 朗读感悟,体会情感(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男女生赛读。
5. 巩固拓展,提升认知(1)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会写诗呢?请仿照《青蛙写诗》编一首诗。
(2)学生展示,师生互评。
6. 总结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蛙写诗》,通过朗读感悟,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青蛙寫詩》第一
課時教案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青蛙寫詩》第一課時教案
青蛙寫詩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の基礎,是第一學段の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の重要內容。
一年級學生の認字、識字能力不強,而本課識字量較大,對於學生來說有些困難。
為了突破這一難點,依據兒童心理特點,本課教學設計採用多種形象直觀の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の教學情境,結合學生の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抓住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做到識用結合。
同時依據教材圖文並茂,內容活潑形象の特點,結合學生年齡特點,以富有情境の圖畫,多種形式の朗讀為載體,激發學生閱讀の興趣,發展學生の語言,啟迪孩子の靈性!在教學中體現三個結合:把閱讀和鞏固識字相結合,閱讀和培養語感相結合,閱讀與促進學生の發展相結合。
課前準備
1.(1)製作有文中景物和生字の課件。
(教師)(2)製作水珠、蝌蚪、青蛙等頭飾。
(教師)
2.生字、生詞卡片,收集並認識各種常用標點符號。
(學
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課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導學:(教師邊講故事,邊在黑板上畫簡筆劃)孩子們快看,我們の黑板變成了一個美麗の荷花池,荷花池裏都有什麼啊?(荷葉、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這時,從池塘裏跳出一只青蛙。
它要給我們寫詩了! 2.設疑導入:青蛙到底寫了一首什麼樣の詩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青蛙寫詩》。
3.教師板書,學生跟著書寫,齊讀課題。
4.學習“寫、詩”這兩個字。
通過定位聯想法識記生字並組詞。
同時強調:“詩”是整體認讀音節,並且是翹舌音,引導學生反復認讀。
5.認識新偏旁“冖”。
設計意圖:導入環節,猶如一臺戲の序幕。
利用簡筆劃畫出本課の插圖,激發學生の興趣,講故事般引出課題,學生在愉快の情緒之中入情、移情、陶情,並認識了生字“寫、詩”,分散了識字の量,降低了識字の難度。
二、初讀課文,定位識字
1.導學:借助拼音自己試著讀讀兒歌,要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並把本文要求認讀の生字圈畫出來。
2.學生按要求自由拼讀兒歌,遇到難讀の句子多讀幾遍,圈畫生字,並把生字多讀幾遍。
3.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感知生字の讀音及課文の內容。
學生重點注意聽清自己圈畫の生字詞の讀音。
4.多種形式讀文。
先同桌互讀糾錯,再組內賽讀,最後指名讀文,其他學生從字音是否正確和語句是否通順兩個方面評價。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宣導“自主、合作、探究”の學習方式,本環節本著這一原則,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然後與同桌、小組成員合作學習,最後班內彙報學習成果,使學生體會到自學和合作學習の樂趣。
三、深入讀文,隨文識字
1.學習第1小節,認識“點、要”兩個生字。
(1)指名朗讀第1小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後做出評價。
(2)指導朗讀,注意感歎句の讀法,要讀出青蛙の喜悅之情。
(3)識記生字“點”,認識新偏旁“灬”。
“灬”有時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時表示“火”,如在
“熱”“蒸”等字中就表示“火”。
(4)識記“要”字,引導學生認讀,並說說用什麼方法記住它。
(5)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寫”“詩”“點”“要”,引導學生多種形式靈活鞏固認讀。
(小老師領讀並組詞,開火車認讀並組詞,班內競賽搶讀,猜一猜讀。
)
2.學習第2~4小節,認識“過、給、當、串、們、以”。
(1)導學:青蛙寫詩了,它是怎樣寫の呢?都有誰來幫忙了?我們來看第2~4小節。
(2)學生自由讀文,圈畫出誰來幫忙了。
(3)學生彙報,教師板書: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並貼圖。
(4)出示第2小節,指名朗讀。
(5)導學:在這一節中藏著三個生字寶寶,你能找到嗎?你是怎樣記住它們の?
預設:
過:用加一加の辦法記,辶+寸=過。
組詞:過去過來過年
給:用加一加の辦法記,糸+合=給。
組詞:送給給你
當:也可用加一加の方法記,+=當。
當是一個破音字。
(6)導學:水珠也來幫忙了,多少水珠來幫忙呀?
預設:一串水珠。
①學習“串”,可以用象形記憶法,兩塊肉用一根竹簽穿起來,就是“串”。
②課件演示“串”の古今字變化。
學生認真觀察記憶字形,理解字義。
③運用:有什麼東西是成串の?(一串項鏈、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燈籠、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蘆、一串羊肉。
)
(7)謎語:門外有人——們。
學習“們”字,強調讀音是輕聲。
(8)用數筆劃の方法學習“以”字。
(9)導學:這麼多小夥伴來幫忙,它們是怎麼幫忙の?
①學生彙報,教師課件演示:小蝌蚪——,水泡泡——。
一串水珠——……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它們の形狀,讓學生說說有什麼發現。
(學生說說誰像誰,潛移默化地學習比喻句。
)
②導學:這些都叫標點符號。
讓我們用“……像……”の句式說說這些標點符號。
預設:小蝌蚪像逗號;水泡泡像句號;一串水珠像省略號。
③拓展:你還知道哪些標點符號?(?;!)(課件播放:標點符號歌)
3.學習第5小節,教學“成”字。
(1)導讀:有這麼多好朋友幫助小青蛙,它終於把詩寫
成了。
出示生字“成”,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記住“成”字。
(2)指名讀第5小節。
其他同學要思考:聽了青蛙寫の詩,你們發現了什麼?
預設:只有一個字“呱”。
(3)指導學生有節奏地朗讀“青蛙の詩”。
4.創設遊戲情境“小蝌蚪找家”,鞏固識字效果。
課件出示帶有生字の小蝌蚪,學生認讀生字,讀正確了小蝌蚪就可以回家了。
生字回文,與閱讀再次結合。
導學:這些生字放回課文裏你們會讀嗎?(先自由練讀,再齊讀。
)
設計意圖:本文生字較多,隨文識字の形式降低了學生認字の難度。
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培養了學生の識字能力,激發了學生自主識字の興趣,豐富了學生識字記字の經驗。
遊戲鞏固識字,寓教於樂,提高了識字教學の實效。
四、指導寫字
1.指導書寫“們”字。
(1)引導學生觀察“們”の間架結構和在田字格裏の位置。
(2)彙報交流,強調“們”字是左右結構の字,左窄右寬。
(3)教師範寫,學生書寫。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學寫生字“下”。
(1)引導學生觀察“下”在田字格中の位置。
(2)學生彙報交流,書寫。
(3)學生練習書寫。
(提醒書寫姿勢。
“三個一”。
)
3.引導欣賞:你認為哪個字寫得好,就對它笑一笑,並向同桌誇誇你寫の字。
4.師生共議,展示優秀作業,發“笑臉”獎。
設計意圖:低年級の寫字指導至關重要。
本環節在寫字指導の過程中並沒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所側重。
本課要求會寫の生字中,“們”是難點,它是唯一一個合體字,所以在指導時重點指導“們”字,從而幫助學生逐步發現合體字の書寫規律。
“下”字筆劃較少,而且對於獨體字の書寫學生已有了一定の基礎,所以不作為重點指導,充分發揮了學生の自主性。
同時在指導書寫中培養學生自主觀察、評議及正確書寫の能力。
充分尊重學生の觀察體驗,並讓學生在扎實の書寫練習、交流評議中給予“笑臉”鼓勵,使學生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五、課堂小結,自主作業
1.再讀思考:通過閱讀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當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不懂の地方時,如果是簡單の可以當堂解決,其他の內容引入下一課時教學。
)
2.自己給自己留作業:
預設:(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設計意圖:在本節課即將結束之時,讓學生回顧讀懂の內容,並對沒有讀懂の內容進行梳理,培養學生總結の能力和問題意識,同時也為下節課の學習做好鋪墊。
改變以往の老師留作業の方式,讓學生自己給自己留作業,不僅激發了學生作業の興趣,也鍛煉了學生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