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三篇课外体育(20201101133739)

合集下载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教案课程名称: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授课对象:2010体育教育本科授课内容: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需用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重点:学校体育的结构、健康课程、健康教育教学难点:全面发展体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常规师生问好、考勤等讲授新内容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学校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从这一意义上讲,学校体育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一、运动教育(一)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健身、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三)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和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二、健康教育(营养、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3-5min)讲解:以幻灯片展示内容纲要,讲解中展开相关内容;补充有关材料。

导语设计:我国学校体育起步的的一个重要标志。

(2min)问题思考:1.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联系?(5min)2.特殊事件2012年琼州学院冬季田径运动会。

(8min)案例分析:琼州学院田径运动会引用了中国移动赞助商(5min)小知识:利用赞助商的好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

学校体育学——第十章课外体育锻炼

学校体育学——第十章课外体育锻炼
上述课外体育锻炼的目标(任务),是根据课外体育锻炼的 地位和特点提出来的。
三、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
(一)自觉、自愿性原则
自觉、自愿性原则指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 手段与方法,使学生认识并感受到参加锻炼 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培养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 自愿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全校性课外体育锻练活动,一般多在校内进行,也 可在校外进行。进行全校性的课外体育锻练活动, 应加强组织管理,尤其是在校外进行时,应特别注 意安全、卫生教育。
(二)校外体育锻练
校外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学校以外参加的体育锻练活动。
1.校外自我锻练。校外自我体育锻炼指学生在课余时间 和节、假日里在学校以外自发进行的体育锻练活动。
学校体育学
绪言
《学校体育学》是国家教委于1997年2月25 日正式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 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试行)(教体厅[1997)1号) 中,规定的必修课中9门主干课程之一。
20世纪50年代初,就在高等院校体育系(科) 教学计划中,规定了以学校体育理论与方法 为主要内容的体育理论课程。
(三)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指课外体育锻炼应因时、因地、因人 制宜,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锻炼。
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学校在计划组织和具体实施课外体育锻炼时, 应根据所在地域环境和学校的具体条件选择锻炼的 形式、内容、方法、手段。
2个体进行锻炼时,应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技 术基础、心理状态,做到“保强、补弱”,以避免 伤害事故,并提高锻炼的实际效果。
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l,加强体育锻炼目的意义的宣传教育 2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 3.应加强指导,重视计划性
(二)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指课外体育锻炼必须尽可能地

学校体育运动教案

学校体育运动教案

学校体育运动教案第一部分:引言在当代社会中,体育运动被广泛认可为培养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体育运动教案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部分:教案的设计原则一个优秀的体育运动教案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确保其能够在实践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教案的目标明确。

教案应该明确定义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提高身体机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等。

其次,教案的内容具体。

教案应该详细描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最后,教案的评价合理。

教案应该具备可以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和方法,以便教师和学生可以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三部分:教案的组成部分一份完整的体育运动教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教学目标明确了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技能的掌握、健康意识的培养等。

教学内容描述了教师将要教授的知识和技能,涵盖了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内容。

教学方法则决定了如何组织并展开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课堂讲解、示范、实践等多种方式。

评价方式则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考试、考查、作品展示等。

第四部分:教案的编写步骤制定一份全面有效的体育运动教案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确定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其次,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并组织起来。

然后,确定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

最后,制定评价方式。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确定适合的评价方式,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五部分:教案的实施与评估教案的实施与评估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实施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体育的定义、功能和目标掌握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理解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联系与区别1.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的定义和重要性学校体育的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等学校体育的目标:增强体质、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等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学校体育的内容:田径、球类、体操、游泳、武术等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知和体验教师讲解:学校体育的定义、功能和目标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小组讨论:学校体育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的选择1.4 作业与评估完成学校体育的认知测试题提交对一次学校体育活动的观察和分析报告第二章:学校体育课程设计与实施2.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了解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要求和评价标准理解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关系2.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原则:目标导向、学生中心、差异化教学等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学校体育课程的评价标准:过程评价、结果评价、自我评价等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等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的认知和体验教师讲解: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小组讨论:学校体育课程的评价标准和实施要求2.4 作业与评估完成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方案提交对一次学校体育课程的评价报告第三章: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技巧3.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了解学校体育教学技巧的运用和调整理解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关系3.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游戏法等学校体育教学技巧的运用:教学语言、教学示范、教学调整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提高技能、培养兴趣爱好等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认识和体验教师讲解: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实践演示:学校体育教学技巧的运用和调整小组讨论: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关系3.4 作业与评估完成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方案提交对一次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评价报告第四章:学校体育教师与学生4.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了解学校体育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理解学校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4.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教师的角色和职责:教学、指导、评价、管理等学校体育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学校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尊重、信任、激励、指导等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教师的认知和体验教师讲解:学校体育教师的角色和职责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学校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关系建立小组讨论:学校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的方法和技巧4.4 作业与评估完成学校体育教师的角色和职责的认识测试题提交对一次学校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关系建立的评价报告第五章:学校体育安全管理与健康促进5.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常见伤害及预防措施理解学校体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5.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方法: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应急处理等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常见伤害及预防措施: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5.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安全的认知和体验教师讲解:学校体育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第六章: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6.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利用了解学校体育资源的种类与作用理解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对学校体育的影响6.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设施的规划:场地、器材、设施的布局与配置学校体育资源的种类: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保障教学安全、丰富教学内容等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需求等6.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的认知和体验教师讲解:学校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利用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的规划与利用小组讨论: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对学校体育的影响6.4 作业与评估完成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的调查报告提交对一次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利用的评价报告第七章:学校体育竞赛与活动组织7.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竞赛的策划与组织了解学校体育活动的形式与流程理解学校体育竞赛与活动组织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竞赛的策划:目标、内容、形式、时间等学校体育活动的形式:比赛、表演、健身、娱乐等学校体育竞赛与活动组织的流程:筹备、实施、总结等学校体育竞赛与活动组织的重要性:培养竞技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等7.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竞赛与活动的认知和体验教师讲解:学校体育竞赛的策划与组织实践演示:学校体育活动组织的流程与方法小组讨论:学校体育竞赛与活动组织的重要性7.4 作业与评估完成学校体育竞赛与活动的策划方案提交对一次学校体育竞赛与活动的评价报告第八章: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技术8.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方法了解学校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理解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8.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方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虚拟现实等学校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发展等8.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认知和体验教师讲解: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方法与应用实践演示:学校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小组讨论: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8.4 作业与评估完成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案提交对一次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评价报告第九章: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9.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政策的类型与内容了解学校体育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理解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对学校体育的影响9.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政策的类型: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学校政策等学校体育政策的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师培训等学校体育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对学校体育的影响:规范管理、保障权益、促进发展等9.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的认知和体验教师讲解:学校体育政策的类型与内容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小组讨论: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对学校体育的影响9.4 作业与评估完成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的认识测试题提交对一次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实施的评价报告第十章:学校体育与终身教育10.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在终身教育中的角色与任务了解学校体育对终身教育的影响和价值理解学校体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10.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在终身教育中的角色: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质量等学校体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任务: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与方法,培养终身体育观念等学校体育对终身教育的影响和价值: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第十一章: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11.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理解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11.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团体活动、个体辅导、心理训练等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缓解压力、提高自我效能、增强社交能力等1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认知和体验教师讲解:学校体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实践演示: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小组讨论: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11.4 作业与评估完成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调查问卷提交对一次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报告第十二章:学校体育与社会适应12.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了解学校体育社会适应教育的方法与技巧理解学校体育与社会适应的关系12.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竞争意识、沟通能力等学校体育社会适应教育的方法与技巧: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等学校体育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提高社交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等1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与社会适应的认知和体验教师讲解:学校体育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实践演示:学校体育社会适应教育的方法与技巧小组讨论:学校体育与社会适应的关系12.4 作业与评估完成学校体育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评估表提交对一次学校体育社会适应教育的评价报告第十三章:学校体育与文化遗产13.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了解学校体育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理解学校体育与文化遗产相互促进的意义13.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体育项目背后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学校体育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传播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认同感等学校体育与文化遗产相互促进的意义:丰富学校体育内涵、提升国家软实力等1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与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体验教师讲解:学校体育与文化遗产的关系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学校体育活动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应用小组讨论:学校体育与文化遗产相互促进的意义13.4 作业与评估完成学校体育与文化遗产的关系调查报告提交对一次学校体育活动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评价报告第十四章:学校体育与国际交流14.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国际交流的形式与途径了解学校体育国际交流的意义和价值理解学校体育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14.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国际交流的形式与途径:师生互访、国际比赛、在线交流等学校体育国际交流的意义和价值:拓宽视野、提高竞争力、促进友谊等学校体育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增进了解、传播文化、促进和平等1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与国际交流的认知和体验教师讲解:学校体育国际交流的形式与途径实践演示:学校体育国际交流的实施案例小组讨论:学校体育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14.4 作业与评估完成学校体育国际交流的形式与途径调查问卷提交对一次学校体育国际交流的评价报告第十五章:学校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学习目标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了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创新实践理解学校体育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角色15.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心理健康等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创新实践:体育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体育科技创新等学校体育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等15.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体育未来发展趋势的认知和期待教师讲解: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学校体育创新实践的案例小组讨论:学校体育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15.4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学校体育的定义、功能、目标、组织形式、内容、教师与学生、安全管理、健康促进、设施与资源、竞赛与活动组织、政策与法规、与终身教育的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与国际交流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大学体育课,教案,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教案,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教案,第三章1. 引言第三章是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以及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 课程内容2.1 概述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运动技能训练:包括传球、射门、盘球等基本技能的研究和提高。

- 体能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

- 战术训练:包括团队合作、策略规划和比赛分析等。

2.2 研究目标本章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 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如传球、射门、盘球等。

- 提高体能水平,包括有氧运动能力、力量和柔韧性。

-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研究基本战术知识和比赛分析能力。

3. 教学策略3.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我们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 示范教学:通过教师示范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研究相关运动技能。

- 小组合作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研究和技能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辅助工具和技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教学视频、软件模拟等,提供更直观的教学辅助。

3.2 引导式教学我们将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究。

教师将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提高研究效果。

4.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体育课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教学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4.1 评估方式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技能测试:通过实际操作和表现评估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 体能测试:通过有氧运动、力量和柔韧性测试评估学生的体能水平。

- 团队合作评估: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项目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 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的理论研究情况。

4.2 评估标准我们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采用一定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分。

评估标准将根据不同的项目和研究目标制定,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教案)

一、教案概述学校体育学章节:第一章体育与体育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体育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3. 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体育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体育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3. 学校体育的组织和管理。

教学重点:1. 体育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体育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1. 体育学的研究方法。

2. 学校体育的组织和管理。

教学准备:1. 教材:《学校体育学》。

2. 教案。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体育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步骤二:讲解体育的定义、功能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讲解体育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步骤三:讲解体育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体育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步骤四:讲解学校体育的组织和管理(10分钟)1. 教师讲解学校体育的组织和管理。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步骤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作业布置2.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一张体育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思维导图。

四、课后自学请学生课后自学第二章至第五章的内容,了解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知识,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铺垫。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体育与体育学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案概述章节:第二章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原则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学校体育学课时安排:本章共5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体育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任务。

2. 使学生掌握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3. 培养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教学重点:1. 学校体育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任务。

2. 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教学难点:1. 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在实际操作中的体现。

2. 学校体育内容的选取和实施。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教学场地和器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校体育的基本概念与目的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体育的含义和作用。

2. 讲解:介绍学校体育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任务。

3. 互动:学生分享对体育的认识,讨论学校体育的意义。

4.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体会体育的乐趣。

第二课时: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

2. 讲解:介绍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节等。

3. 互动:学生分享对不同组织形式的理解,讨论各种形式的优缺点。

4. 练习:组织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体会各种形式的感受。

第三课时:学校体育的内容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学校体育的内容。

2. 讲解:介绍学校体育的内容,如田径、球类、体操等。

3. 互动:学生分享对不同体育项目的认识,讨论各种项目的特点和魅力。

4.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不同体育项目的体验,培养兴趣。

第四课时:学校体育的任务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学校体育的任务。

2. 讲解:详细介绍学校体育的任务,如增强体质、培养兴趣、提高技能等。

3. 互动:学生分享对学校体育任务的看法,讨论如何完成这些任务。

4.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体现学校体育的任务。

第五课时:学校体育的实施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学校体育的实施。

2. 讲解:介绍学校体育的实施方法,如教学计划、教学评价等。

3. 互动:学生分享对学校体育实施的认识,讨论如何更好地实施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一篇:《学校体育学》教案《学校体育学》教案学校体育学讲稿教学课题:绪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主要了解《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发展概况、基本内容及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该课程的目标、具体任务以及如何建设。

教学重点:《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目标及具体任务及如何建设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形式:讲授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我国《学校体育学》的发展简况20世纪20年代,我国留美学者引进了欧美的《体育理论》。

建国后,国家十分重视体育师资的培养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学校体育学》教案展,在借鉴前苏联《体育理论》的基础上,50年代初在高等学校体育系科中开设《体育理论》课程。

61年编写出版了体育院系通用的《体育理论》教材。

80年代初,提出将原有的《体育理论》教材分为《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和《运动训练学》三门课程进行教学,从而启动了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设。

二、《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任务、基本内容(一)课程目标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的规律,使学生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二)具体任务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

基本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

忠诚党的教育、体育事业。

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初步掌握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本内容 1 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教案学校体育教学 3 学校课外体育 4 学校体育管理三、《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1 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准则 2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广泛运用、吸收和移植相关学科的知识 4 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批判与吸收的关系四、《学校体育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加强学校体育基本理论和知识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反映学校体育,特别是乡镇中等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成果与新动向,以及有关新的学术观点,不断充实与完善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确保教学的时代性与先进性。

学校体育学(全套教案)

学校体育学(全套教案)

学校体育学绪论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学校体育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的方法。

教学内容:体育的概念,学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学校体育的研究和课程目标、学习《学校体育学》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重点: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目标。

教学难点:学校体育学的形成与发展:教学步骤:如下:导入: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学校体育,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显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国家体育运动的基础,还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因素。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一、体育的概念那么又怎样正确理解“体育的概念”正确理解体育的概念,对于掌握学校体育的实质,研究学校体育的各种理论问题,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学校体育实践,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体育特点:*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古至今体育是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延长生命的重要方法。

*是与德育、智育密切配合的组成部分。

*是以娱乐和竞技的形式,成为人民文明生活的内容和与各国人民之间、不同民族之间加强联系的纽带。

尽管世界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但体育都具有这三个方面的特点。

虽然如此,但对体育的概念的表述却不完全一致。

我国古迹上用“养生”、“导引”、“学武”这样的词语来表达。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近代西方体育在我国逐渐兴起,“体育”这个词从国外引入,1923年,当时的我国政府正式启用“体育”这个词,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体育的含义,30年代曾被解释为以身体活动为方式的教育。

这种把体育局限在教育范畴之内的解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向学校范围之外扩展竞技运动形成了独立的体系,社会群众体育从规模、对象、组织体制到活动方式都有了本身的特点,所以原来的定义已难准确地概括现代体育的含义了。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体育的定义和意义理解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任务掌握学校体育的组织和管理1.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的定义和意义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任务学校体育的组织和管理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的定义、意义、目标、任务和组织管理讨论法:分组讨论学校体育的实际案例,分享经验和看法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对学校体育的理解和看法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第二章:学校体育课程2.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体育课程的定义和内容理解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掌握学校体育课程的评价和反馈2.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课程的定义和内容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学校体育课程的评价和反馈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课程的定义、内容、设计、实施、评价和反馈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学校体育课程的具体操作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的理解和看法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第三章:学校体育教学方法3.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和意义掌握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理解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评估和改进3.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和意义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评估和改进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意义、选择、运用、评估和改进实践教学:示范和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校体育教学方法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对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第四章:学校体育师资队伍4.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定义和意义理解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掌握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4.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定义和意义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定义、意义、建设、发展、培训和管理讨论法:分组讨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实际案例,分享经验和看法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对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理解和看法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第五章: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5.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的定义和意义掌握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理解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的评估和改进5.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的定义和意义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的评估和改进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的定义、意义、管理、利用、评估和改进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学校体育设施,了解其管理和利用情况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的理解和管理情况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表现和对学校体育设施与资源的了解程度第六章:学校体育竞赛与活动6.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体育竞赛的定义和组织形式掌握学校体育竞赛的规则和裁判方法理解学校体育竞赛的意义和作用6.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竞赛的定义和组织形式学校体育竞赛的规则和裁判方法学校体育竞赛的意义和作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竞赛的定义、组织形式、规则、裁判方法、意义和作用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模拟竞赛,体验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对学校体育竞赛的理解和看法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模拟竞赛中的表现和对竞赛规则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学校体育健康教育7.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定义和内容掌握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途径理解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效果7.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定义和内容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途径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效果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定义、内容、实施方法、途径、重要性和效果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具体操作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对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理解和看法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第八章: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8.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掌握学校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策略和方法理解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8.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学校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策略和方法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促进心理健康的策略、方法和作用意义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际案例,分享经验和看法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对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理解和看法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第九章:学校体育与安全教育9.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体育与安全教育的关联性掌握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方法和内容理解学校体育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9.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与安全教育的关联性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学校体育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与安全教育的关联性、安全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作用和意义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如紧急疏散演练、运动损伤预防等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对学校体育与安全教育的理解和看法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和对安全教育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10.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体育政策的定义和内容掌握学校体育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理解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的意义和作用10.2 教学内容:学校体育政策的定义和内容学校体育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的意义和作用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政策的定义、内容、法规的制定、实施、意义和作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的具体操作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对学校体育政策与法规的理解和看法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重点和难点解析1. 学校体育概述章节中,对学校体育的定义、目标、任务和组织管理的理解是教学的基础。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校体育的定义、功能和目标。

2. 掌握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3. 理解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学校体育的定义与功能2. 学校体育的目标与任务3. 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节等4. 学校体育的内容:体能训练、技能教学、体育健康等5.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的定义、功能、目标等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学校体育活动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3. 小组讨论法:探讨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关系,促进学生思考。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校体育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探讨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关系时的表现。

第二章: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2. 掌握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

3. 理解学校体育课程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和要求2. 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方法: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节等3. 学校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等4. 学校体育课程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

3. 小组讨论法:探讨学校体育课程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促进学生思考。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和要求的掌握。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探讨学校体育课程与学生发展关系时的表现。

第三章: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目标1. 理解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适用场合和操作要领。

3. 了解体育教学手段的种类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种类: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竞赛法等。

学校体育学(第二版)

学校体育学(第二版)

体育学考研专业课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篇学校体育基本问题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第一节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 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节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第二节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第三节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第一节学校体育的结构第二节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第四节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第五节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第二篇体育课程与教学第四章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第一节体育课程的特点第二节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第三节体育课程的编制第四节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第五章体育课程的实施第一节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第二节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及过程第三节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第六章体育教学第一节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第二节体育教学目标与制定第三节体育教学内容第四节体育教学方法第五节体育教学组织管理第六节体育教学设计第七节体育学习评价第七章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第一节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特点第二节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与构成第三节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第八章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节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第二节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三节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四节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三篇课外体育第九章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第一节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第二节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第三节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第十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第一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第二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第三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第十一章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第一节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第二节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第三节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第四篇体育教师第十二章理想的体育教师第一节理想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第二节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第三节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第十三章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第一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第二节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与实习第三节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第四节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第一篇学校体育基本问题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第一节: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1.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现代体育的思想基础。

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doc

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doc

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学校体育学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从体育理论中分支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以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提示学校体育工作的规律,探讨和阐明学校体育教学本质、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从而培养能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的各级体育师资,它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必修课之一。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现代《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热爱教育事业、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扎实,从教能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即能胜任大、中、小学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及其它方面的社会体育工作。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1.使学生正确理解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本质规律。

2.提高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1.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并围绕培养目标科学的选用教材、设计课时内容,做到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2.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学校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3.本门学科的教学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密切联系中小学实际。

4.加强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

5.重视学生课后学校体育教学辅导、自学、作业、查阅收集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动向,开阔眼界获得新的知识。

四、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介绍课程三部分。

五、学制、学分1.学制:学校体育学学习年限一学期。

2.学分:学校体育学总学时数为72学时4学分;最小学分为0.5,原则上是以18学时折算为I学分。

六、毕业及授予学位1.毕业:学校体育学最低要求为4学分。

学生修完学校体育学本科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德:、智、体、美等全面合格,准予毕业。

在规定的时间内未修完最低毕业学分的学生,在校期间只有一次补考测试机会,未能完成发给结业证书。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三篇--第一章--课外体育锻炼[1]

《学校体育学教案》第三篇--第一章--课外体育锻炼[1]

课次:25、26、27、28、29教学内容:课余体育教学目标:了解课余体育地位与特点,以与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与方法和支配、评价。

教学手段:讲授第一章课外体育熬炼第一节课外体育熬炼的概述一、课外体育熬炼的地位与意义(一)课外体育熬炼的概念学校课外体育包括校内和校外课外体育活动,这里主要介绍校内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分为课外体育熬炼和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

(二)课外体育熬炼与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的关系1.三者的相同之处(1)三者同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途径或组织形式;(2)三者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化性活动,因而学生都要承受肯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并都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在活动的详细目标上虽有差异,但三者的活动最终指向都在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与完成。

(4)由于三者同属学校体育范畴且目标(任务)具有肯定程度的相像性,以与基本手段的同一性,三者活动的效果也具有肯定的同一性。

例如,三者对学生的身心都能产生较为全面的复合影响,对学生的体能、技能、体育爱好、智力、思想品德和特性,都有相像或相同作用。

2.三者的不同之处(1)主要目标或任务的不同(2)要求的不同(3)内容的不同(4)组织形式的不同(5)承受的身心负荷不同(6)效果的评价不同3.三者的相互关系(1)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课外体育熬炼是体育教学的接着、延长或补充。

(2)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熬炼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熬炼的水平。

(三)课外体育熬炼的地位从广义上来说,课外体育熬炼泛指学生参与的除体育课教学以外的体育熬炼活动;从狭义上讲,它特指学生在学校内从事的除体育课教学之外的体育熬炼活动。

目前一般所用的课外体育熬炼概念多指其狭义含义。

课外体育熬炼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相识。

首先,课外体育熬炼是学校教化体系的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教案)

学校体育学教案章节:第一章-第五章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校体育的定义、功能和目标。

2. 掌握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3. 理解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学校体育的定义和功能。

2. 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任务。

3. 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4. 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的定义、功能和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学校体育案例,加深对学校体育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校体育定义、功能和目标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探讨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学校体育课程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校体育课程的定义、类型和设置。

2. 掌握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3. 理解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学校体育课程的定义和类型。

2. 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安排。

3. 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4. 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课程的定义、类型和设置。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学校体育课程案例,加深对学校体育课程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定义、类型和设置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探讨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第三章:学校体育教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校体育教学的定义、原则和方法。

2. 掌握学校体育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3. 理解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学校体育教学的定义和原则。

2. 学校体育教学的方法和组织。

3. 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和评价。

4. 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校体育教学的定义、原则和方法。

2. 实践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实践,加深对学校体育教学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学校体育教学定义、原则和方法的理解。

2. 教学演示:评估学生对学校体育教学实践的掌握程度。

大学体育课,教案,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教案,第三章

大学体育课,教案,第三章1. 引言本章节将介绍大学体育课程的第三个教案,主要讨论运动技能的培养和发展。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其身体素质水平。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增强身心健康。

3.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运动技能的基本要素: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度和协调性等。

- 基本运动技能的练:如跑步、跳跃、投掷等。

- 团队合作和竞技项目的实践:如篮球、足球、排球等。

4.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演示与示范:通过演示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能的动作要领。

- 练与巩固:通过分组练和个人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运动技能。

- 游戏与竞赛:通过游戏和竞赛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5.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以下形式:- 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学生在练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进行记录。

- 个人报告: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撰写关于本节课的个人报告。

- 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研究心得和体会。

6. 教学资源为了有效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运动场地:如体育馆、操场等。

- 运动器材:如篮球、足球、排球等。

- 讲解材料:如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7.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掌握和发展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同时,通过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次:25、26、27、28、29 教学内容:课余体育教学目标:了解课余体育地位与特点,以及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与方法和计划、评价。

教学手段:讲授第一章课外xx第一节课外xx 的概述一、课外xx 的地位及意义(一) 课外xx 的概念学校课外体育包括校内和校外课外体育活动,这里主要介绍校内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分为课外体育锻炼和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

(二) 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的关系1.三者的相同之处(1) 三者同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途径或组织形式;(2) 三者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育性活动,因而学生都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并都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 在活动的具体目标上虽有差异,但三者的活动最终指向都在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与完成。

(4) 由于三者同属学校体育范畴且目标(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及基本手段的同一性,三者活动的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同一性。

例如,三者对学生的身心都能产生较为全面的复合影响,对学生的体能、技能、体育兴趣、智力、思想品德和个性,都有相似或相同作用。

2.三者的不同之处(1) 主要目标或任务的不同(2) 要求的不同(3) 内容的不同(4) 组织形式的不同(5) 承受的身心负荷不同(6) 效果的评价不同3.三者的相互关系(1)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延伸或补充。

(2) 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水平。

(三) 课外xx 的地位从广义上来说,课外体育锻炼泛指学生参加的除体育课教学以外的体育锻炼活动;从狭义上讲,它特指学生在学校内从事的除体育课教学之外的体育锻炼活动。

目前一般所用的课外体育锻炼概念多指其狭义含义。

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认识。

首先,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其次,体育锻炼不仅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而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具直接意义的是,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课外xx 的意义(一)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二)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三)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学习(四)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第二节课外xx 的目标与原则一、课外xx 的特点:(一)内容的xx 与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二)自愿性与规定性相结合(三)自主性与指导性相结合(四)空间的广阔性与时间的xx(五)独立性与补偿性相结合二、课外xx 的目标(任务)课外体育锻炼既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课外体育锻炼,就必然以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为己任。

(一)与体育课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二)全面锻炼身体,丰富体育知识,扩展体育技能,提高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发展(四)激发体育动机,培养体育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三、课外xx 的原则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是课外体育锻炼规律的反映,是确保课外体育锻炼顺利进行、获得理想锻炼效果的基本准则。

(一)自觉、自愿,性原则1.加强体育锻炼目的意义的宣传教育,重视体育教学中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充分认识体育锻炼对身心的重要价值,使学生明确从事课外体育锻炼的直接目标和最终目的。

2.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心理满足以及锻炼效果的及时评定,是良好锻炼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

3.应加强指导,重视计划性。

(二)经常性原则经常性原则指课外体育锻炼必须尽可能地经常进行,以确保锻炼效果良性积累的连续性,从而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并在长期坚持中形成锻炼的习惯,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

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科学安排作息制度,妥善处理好体育锻炼与学业和其他课外活动的关系,克服困难,坚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

2、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负荷及锻炼的间隔,重视锻炼后的恢复,以不影响课业学习。

3、持之以恒,注意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并培养顽强的意志,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三)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指课外体育锻炼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锻炼。

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校在计划组织和具体实施课外体育锻炼时,应根据所在地域环境和学校的具体条件选择锻炼的形式、内容、方法、手段。

2.个体进行锻炼时,应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技术基础、心理状态,做到“保强、补弱”,以避免伤害事故,并提高锻炼的实际效果。

第三节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组织形式与方法一、课外xx 的内容(一)健身类(二)娱乐类(三)xx类(四)达标类二、课外xx 的组织形式与方法(一)校内xx1.早操。

2.课间操。

3.班级xx。

搞好班级xx的意义在于:(1)班级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巩固体育课的效果。

(2)班级体育锻炼是提高《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各级学校《体育合格标准》达标率的重要途径。

(3)班级体育锻炼是开展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织形式。

(4)班级体育锻炼是落实每个学生每天有1h 体育活动的重要措施。

(5) 班级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丰富课余生活,调节精神,完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全校性课外xx一般有“体育节”、“节、假日体育”两种形式。

全校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一般多在校内进行,也可在校外进行。

进行全校性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应加强组织管理,尤其是在校外进行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卫生教育。

(二) 校外xx校外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学校以外参加的体育锻炼活。

它与校内的课外体育锻炼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构成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1、校外自我锻炼2、家庭体育3、社区体育等。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指出:“在学校比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逐步建立中、小学活动中心,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社会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应当安排一定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

这就从法规上为学生的校外体育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同时《体育法》的颁布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为学生参与广泛的社区体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学生校外社区体育的形式主要有:(1)业余体校(或体育俱乐部)(2)青少年宫组织的体育活动(3)一些体育场(馆)在规定的时间向学生开放(4)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利用寒暑假举办的体育夏(冬)令营、体育旅游等活动。

第四节课外xx 的计划与评价一、课外xx 工作计划课外体育锻炼工作计划是全校体育工作计划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对学校整个体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学校体育整体效益的发挥,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一)全校xx 计划(二)班级xx 计划其内容主要有:班级体育锻炼的目标;锻炼小组的划分;锻炼基本内容和形式;检查评比方法等。

班级xx 计划的具体落实有两种方法:(三)个人xx 计划二、课外xx 的评价(一)全校课外xx 评价(二)班级课外xx 的评价(三)个人xx 的评价复习思考题1.何谓课外体育锻炼,如何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2.试述课外xx 的意义。

3.试述课外xx 的特点、目标。

4.课外xx 的内容可分为哪几类? 5.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有哪几个原则,贯彻这些原则时应注意哪些事项?6.课外体育锻炼有哪几种计划,各计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第三章课余体育训练与学生xx 第一节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原则与管理一、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一般运动训练的共同点:训练内容的专门性科学安排生理负荷,承担生理负荷的极限性实施过程中的个别针对性训练成绩的表现性*不同点:课余性、XX、基础性1、课余性利用课余时间:制订目标、方向、大体设想、阶段计划,平时以文化学习为主,体育训练为辅寒暑假及临时集训期间,以体育训练为主,文化学习,适当休息以学期和学年为周期的训练特点是学生进行脑力劳动和体育训练相结合的最佳形式,其它专业训练无法比2、XX凡愿意参加训练的学生3、基础性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基础性:厂促进形态•机能•素质的正常发展I--习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技能L培养优良的XX意志品质身体素质十衡量T示志发展的敏感期处在模仿力和接受能力较强的阶段正处在世界观形成阶段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构成因素*1、训练因素(主要因素)表现为:反复操练一高体质、素质善机能和形态决定r比赛中的表现所具有的竞技能力运动|比赛中的发挥情况成绩卜刁寸手的对抗表现因素L竞赛评定行为裁判的XX业务水平评定手段的竞赛规则竞技能力获得途径:先天性一先天性竞技能力一传效应后天性一称后天性竞技能力〒—生活效应(对心理.智力显着影响)丄训练效应(主要发展途径)2、教学因素表现为:学习掌握提高文化知识,专项理论知识和专项技、战术•熟练、比赛中准确的表现提高独立训练和比赛的能力重视教学因素3、比赛因素表现为:通过比赛、测验、考核、对抗性、适应性训练手段一提高自我激励的能力和比赛经验及正常发挥水平的能力、应变能力环境的影响有两个方面:消极干扰一消除、取决于运动员自身控制能力;积极促进4、组织管理因素具体表现:训练体制改革,运动队建设与管理选拔、培养、输送、流动场地设备器材、经费5、xx因素具体表现:生活、营养、卫生保健、伤病治疗、大负荷的恢复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转移.三、学校课余运动队的组建(一)训练项目的选择1. 考虑布局和基础2•考虑教师的技术力量3.考虑场地设施和生源情况(二)确定选拔运动员的条件1、方法:经验选材、科学预测选材品学兼优,喜爱体育,具有特长,有培养前途的学生r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2、选材的| 本技术,心理品质指标|传、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P会环境,物质生活条件优秀xx+优秀教练员二优秀奥运会选手(1)遗传因素所起作用占后天训练作用占(2)年龄因素生物年龄和运动年龄、日历年龄早熟型晚熟型正常型(3)身体形态因素身高、体重、胸围、肩宽、四肢与躯干的长度(4)身体素质因素了解被选对象正处于同种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这一素质发展得是否突出发展潜力的预测:速度素质T步频和蹬地时间快、短T大肌纤维类型T白肌纤维快、短T速度、速度耐力、爆发力类项目红肌纤维慢、长T耐力类项目形态结构T肌肉细长且清晰T速度素质骨盆窄,脚趾细长有力,足弓富有弹性T弹跳力好血型-O型血T力量、弹性好一一跳跃项目AB型-耐力好,反应快(5)心理素质因素运动员的气质一神经类型鉴别①.胆汁质(兴奋型)②.多血质(活泼型)③.粘液质(xx型)④.抑郁质(沉默型)(6)思想品德因素督促文化学习,关心注意生活,平时表现,鼓励进步,全面发展4、选拔运动员的途径和程序自愿报名,班级推荐,个别物色,比赛初选:了解情况,征求意见,研究讨论筛选:观察分析资料第二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原则*一、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训练比重)二、系统性原则三、周期性原则(竞技状态)四、适宜运动负荷原则五、区别对待原则第三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一、训练内容:(一)身体训练(二)技术训练(三)战术训练(四)心理训练(五)思想品德训练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一)重复训练法(二)变换训练法(三)持续训练法(四)循环训练法(五)竞赛训练法第四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计划与评价一、多年训练计划二、全年训练计划三、阶段训练计划四、周期训练计划五、课时训练计划六、评价的内容、种类、方法思考题:1、试述课外运动训练的地位,特点和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