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研究小学语文教材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摘要:在当今双减的背景下,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欲望和热情,从而营造一个活跃且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迫切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本文认为要上好一节小学语文课,教师在上课前的教案,上课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学方法,教师的知识量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备课互动设计知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每一篇课文不仅涉及到学科基础知识,而且关联着人情世故、人生哲理、历史变迁、山川风貌、科技发展,大到天宇苍穹,小到微细尘土。

打造成功的语文课堂,首先要看执教的老师,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老师要带着知识来上课。

但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只有丰富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有思想、有方法、克服照本宣科。

小学语文课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但大多数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印象是枯燥、无趣的,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没有很好地将语文的魅力展现出来,没有让小学生真正认识语文、学习语文。

所以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便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一、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前提上好课的前提是备课,每次上课前,对于所要导学的内容都要熟稔于胸,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

反复诵读所要学习的知识或文章,仔细揣摩,全面地、多方位了解尽可能多地发现知识点,此外,还要大量阅读与此次授课相关的资料、图片、背景知识以及其他介绍,去粗取精,选择对教学有用的材料。

《如何备好小学语文课》[1]中说:“备课主要从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和关注学生三个角度来思考”。

所以备课时要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除去充分准备教材和教法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

备课并非只是备教学内容,更要注重备学生。

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教师所面对的几十位同学,他们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思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同一个问题和知识点的认识,领会的程度有所不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来宾市兴宾区古三小学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解读教材的目的是按照教学要求,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等预定的目标,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读懂教材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必然途径,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更是决定教学手段的必要参考。

更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那么究竟该怎么解读教材,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积极去积累经验。

现就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效及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体会认识。

一、教材解读〔一〕教材的特点1.全面、准确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在教材编排中,首先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如“课标”提出了默读速度的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五、六年级教材则编排文章较长,有利于训练默读,在教材中明确地提出了默读要求。

2.主题板块式结构,围绕主题精选课文既考虑传统课文,又有新选文章,课文内容丰富,文质兼美,体裁多样,语言标准。

3.密切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习的拓展与运用。

每课都设计了“拓展与运用”练习栏目,目的是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拓展语文学习资源,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操作实践。

4.注意系统性和规律性。

如教材在课后的练习上都有比较完整、系统的设计,每课设有“朗读”、“思考与交流”、“拓展与运用”、“积累”四个基本栏目。

引导学生完成课文内容,学会学习。

5.加强了语言积累。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丰富语言的积累,这是语文素养的基石。

比方,在课后练习中通过“读读写写”加强词、语积累;通过背诵加强段落、篇章的积累等。

6.“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如“汉字家园”的编排是长春版教材一大特点,表达了汉字文化。

教材处处洋溢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

如,教材安排了古诗、成语故事、谚语、俗语、三字经、对子、春联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让学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浅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20篇-论文集(全).doc

浅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20篇-论文集(全).doc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目录1、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1)2、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3、小学生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4)4、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5)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浅谈 (6)6、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索和思考 (8)7、如何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10)8、让快乐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 (12)9、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习作指导 (13)10、如何培养小学生想象作文 (15)1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之我见 (16)12、民族地区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 (21)1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23)14、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能说会道 (25)15、让阅读成为快乐的事-儿童文学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25)16、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27)17、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29)18、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1)19、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朗读 (34)20、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 (37)1、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新课改已经实施好几年了,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期盼,更是广大学生的福音。

但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1.教师怕影响自己的语文成绩,打着新课改的幌子,依旧老一套;2.对新课标研究不透,不知如何下手。

这些原因产生,我认为主要是当前的语文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用繁琐的分析讲解、五花八门的语基知识、花样百出的练习题,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和领悟,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并且广大语文教师在思想上一时难以转弯。

这些都非常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进。

其实新课改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批判和否定,不要以为新课程是脱离传统土壤的天外来客,新课程的新,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吸纳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成果,反映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呼声与要求、理想与愿望。

它是对已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经验的整合、发展,是对前人的教改成果的继承和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摘要:整本书阅读教学已逐渐成为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精心组织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提升阅读品质,成为终身阅读者。

关键词:小学教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引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开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就必须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帮助。

1构建优越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班级共读是保障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推进的重要方式。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对书的兴趣点,并及时梳理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组成阅读小组,按阅读计划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有关阅读的问题,互相提醒、督促按时完成阅读任务,还可以在研讨交流中,从别人的阅读中学到阅读的方法,从别人的见解中受到启迪,拓宽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采用绘本阅读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整本书的内容现如今,小学生接触的读物种类相对较多,如童话故事、连环画、寓言故事、各种题材的绘本等。

教师可以通过把握整本书内容,对不同题材的文本进行合理分类,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例如,绘本阅读教学能够以一个个小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绘本题材配有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所表达的故事也相对简单,容易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教材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于绘本整本书阅读的兴趣,而在一些必备的经典名著、各种诗文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主要内容、人物刻画、细节描写等和学生进行文本对话,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材整本书的内容。

例如,在《乌鸦喝水》这一课,文本内容相对简单,教师稍做讲解学生就能理解和掌握。

为有效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多为学生播放相关内容的视频,激发学生想读、乐读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学会变换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以此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1. 教材选择不合理现在市面上的教材种类繁多,有的教材篇幅过长,内容繁琐,难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的教材不够生活化,缺少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2. 教学方法单一许多老师传授语文知识时侧重纸上谈兵,口头讲解,忽视实际操作。

这种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无法充分发掘学生的阅读兴趣,难以提升其阅读水平。

3. 阅读材料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现在的小学阅读材料大多是统一的,这个难度不同,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很难很好的发掘学生的阅读潜力。

1. 学校加强教材审核学校应该更加注重教材的审核,选取生活化的内容,符合学生实际需求与兴趣,能够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教材,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快乐。

老师可以采用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让学生进行阅读,课堂上进行讨论,创设多样化的活动环境等等。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愉快地接受语言知识和文化熏陶,为学生创造一个覆盖阅读各个方面、较广泛的阅读环境。

3. 阅读资源丰富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类阅读资源,比如图书馆,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点选择阅读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便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4. 统筹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学生是群体的,差异性是必然的,对于好面的学生应该邀请教育专家,科学地讲解阅读、写作的技巧,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鼓励和表扬好的表现;对于较差的学习,可以采取多种策略,例如采用分层教学、个性化服务、扶持等措施,让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切实努力,重视阅读教育和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注重各类阅读资源的开发,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形成从生活到学习的全方位阅读意识,让学生在快乐中读懂文化,成就未来。

浅谈小学部编语文教材的认识

浅谈小学部编语文教材的认识

浅谈小学部编语文教材的认识浅谈小学部编语文教材的认识1、课本变饱满,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编本教材的入学教育包括“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篇,从国家民族身份认同到自我角色定位再到学科认识,比旧人教版教材的入学教育,格局更高。

开学教育的第1课我是中国人,这幅56个民族儿童画非常使人震动,体现国家情怀和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

单元结构分为识字、拼音、浏览3个板块,其中新课文占40%,增加传统文化篇目。

小学1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大量增加了经典浏览,传承传统文化,我很喜欢,这也是我1直崇尚的教育理念,说明国家重视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先学部份经常使用字,再学汉语拼音部编教材1年级语文上册最显著的变化是,第1单元先学1部份经常使用字,第2单元才学拼音。

之前的人教版小学1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目录顺序为“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等,部编教材则改成了“我上学了、识字、汉语拼音、课文”等。

孩子们先学习“天地人”等简单汉字以后,再学习aoe等基本拼音。

从事课程改革的老教育家、原浙江省教委主任邵宗傑和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主任游铭钧曾旗帜鲜明地反对过语文教材中“先学拼音后识字”的做法,而中国古代幼儿蒙学,是从朗读《3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学识字,如今新版教材“复古”,我觉得是不错的尝试。

我认为,新教材的这1改变显示出对孩子需求的关注。

孩子们在生活中常常碰到汉字,但拼音孩子们在生活中接触、使用的机会都很少。

教学顺序换1换,先学习认识1部份经常使用字,把孩子的生活、经历融入到学习中。

记得那节课上,当孩子们在识字1第1课看到大大的“天地人,你我他”6个字时,10分兴奋,1双双小手纷纭举起来,说这些字他们都认识,看来这样的编排孩子们非常喜欢。

教上1届学生,孩子们在入学第1个月学习汉语拼音时,很费劲很枯燥,我也教得很累,嗓子都喊哑了,我不断反思,非常想边学汉字边教拼音,惋惜由于没有同盟军,最后不敢尝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文学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效果也逐渐受到质疑。

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在许多方面已经滞后,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更不能帮助他们真正提升语言和文学素养。

我们有必要关注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更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语文教育。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并探讨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

只有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让他们在语言文字的世界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字数:252】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阶段。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还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加强学校与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培养优秀的语文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现状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但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里讲到,语文教育应该为造就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因此上好每一堂小学语文课极其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呢?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呢?一、要有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对于一堂好的小学语文课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指出了教学的方向,规定了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小学阶段语文课的学习主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并兼顾到语言文字的运用表达以及语文基本素养和品德。

因此,在确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从多角度考虑,使之体现知识、智能、德育三方面目标的整合优化。

例如,我们在学习第五册寓言故事《荒芜的花园》时,因为它既是一篇语言故事,也是一篇讲读课文,在确立这一课教学目标时,我们首先应确立情意领域的目标,即通过课堂学习我们可以了解荒芜的花园故事情节与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借鉴的东西。

其次,确定认知领域的目标:(1)识记:识记7个生字,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会运用部分词语;(2)了解:了解生字的字义,说出句子中带点字词与不带点字词有什么不同,说说课文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3)简单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的字词积累造句。

二、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气氛语文课是丰富多彩的,绝不只是背背生字、组组词造造句那么简单。

我们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尽量采用不同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记忆,让学习变得有乐趣一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我们在学习毛泽东的诗歌时,可以通过组织诗歌朗诵比赛的形式让大家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最大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可参与性。

因此,课堂上教师的责任在于布置任务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紧紧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三、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功俗话说,要想给别人一杯水你就要有一桶水才行。

浅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浅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浅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一、统编教材古诗文的编排特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选编了112首古诗词和14篇文言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

围绕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古诗文的数量、篇幅、体裁、难度等各方面因素,体现出小学古诗词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1.数量和篇幅随年段递增。

古诗词方面,一至六年级均安排了古诗词作为课文学习。

其中一年级上册6首,一年级下册7首;二年级上、下册都是7首;三年级上、下册都是9首;四年级上、下册也分别是9首;五上11首、五下10首;六上11首、六下安排了“古诗词诵读”板块,共10首。

文言文方面,从三年级开始安排文言文课文,三年级每学期各一篇,四至六年级每学期各两篇。

随着数量的递增,古诗文的篇幅也随年段的上升逐渐增加。

2.出现方式不同。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112首古诗词分别编排在两个教学栏目中,一是作为课文出现,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设置简单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诗词基本内容;二是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作为学习资料,意在使学生接触更多古诗词。

小学阶段新增的古诗则均匀地分布于这两个教学栏目中。

也有附在教材后面作为选读存在,用于拓展延伸,比如四上《观潮》后的《浪淘沙》。

3..体裁和表现内容逐渐丰富。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古诗以短小精炼的五绝、七绝为主体,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同时随着年段的上升,中年段开始出现词这一体裁,高年段开始出现律诗、乐府诗、《诗经》等稍长、稍难的篇目。

有《三字经》,有《笠翁对韵》,有汉乐府,唐诗宋词更不必说。

其次表现内容更加丰富,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有表达爱国之情的,有体现友谊的,有传递学习技巧的。

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哲理诗、传统节日诗、状物写景诗都有涉及。

文言文则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简短的叙事性文本作为开端,逐渐上升到不仅有故事、还带有一定议论性的作品。

;有的选自《世说新语》,有的选自《晋书》,有的选自《韩非子》,有的选自《论语》,等等。

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论文一、教学现状分析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但仍然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和引导。

当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 教学方法单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2. 教学内容过于局限于课本,缺乏拓展和延伸;3.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往往只关注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策略探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教学策略:1. 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运用游戏、竞赛、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2. 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 完善评价体系:教师应从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实践案例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3. 教学过程:a. 导入:展示爬山虎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b. 新课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c.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的语言美,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d. 课堂小结:总结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e. 课后作业:观察身边的植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四、教学反思与建议1.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3. 教师应加强课堂组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 教师应注重课后反思,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解读教材总结

小学语文解读教材总结

小学语文解读教材总结小学语文解读教材总结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总结锦绣路小学韦柳英小学语文词语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句子,懂得课文内容的重要道路。

教师在词语教学当中,要充分施展学生的主体作用,增进学生在教师领导下自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控制所学的知识。

下面,笔者就词语教学的几种方法,浅谈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接洽现实生活理解词语有些词语意义比较抽象,但是这些词义的具体表现情势于生活中经常涌现,学生曾见过、做过、体验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引导学生接洽生活实际,唤起他们的亲身体验理解。

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又培育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礼貌”一词,意思比较抽象,很难理解。

这样的词语可引导学生接洽实际生活理解:早晨见到老师说:“老师早”;走到老师宿舍门前,用手轻轻地敲门,老师叫请进,你才轻轻地推门进去;妨害了别人工作或无意做错事情,自动向别人道歉说:“对不起”别人帮你的忙要说“谢谢”;家里来了客人要自动喊人,请客人坐,倒茶等。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礼貌”这个词就不难理解了。

二、运用简笔画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有人说:“察看是思维的触角,是获得知识进行发明创新的源泉”。

在词语教学当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察看,去体会。

有些词,由于学生年龄低,经历浅,生活视野不广,对词所刻画的环境或景物的理解总是象隔着一层轻纱似的,不够透辟。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能从词义方面讲解,要重视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察看环境,自己摸索,在摸索讨论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例如,我教小学语文第八册《参观刘家峡水电站》这课时,有这样的一句话:“我坐在车上远远地望见一座银灰色的大坝,镶嵌在狭小峻峭的山壁中间。

”在教“镶嵌狭小峻峭”时,如果单讲词义,对还是儿童的学生来说,是不符合认知规律,他们没有身临其境,必定很难理解,即使勉强接受,也是一知半解。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教学
在 小 学语 文教 学 中对 于问 题教 学 法的 研 究 , 对 于学 生 发现 问题 , 是 感悟 语 文知 识 规 律 , 断开 拓 学 生语 文 学 习创 新 空 问 , 生语 文创 不 催
新 胚 芽 , 养 学 生在 语 文 学 习方 面探 索精 神 和创 新 能 力 有 着 非 常 重要 的 作 用。 语 文课 堂教 学 中 问题教 学 法应 重 视 几 个 教 学环 节 : 培 一
【 文章编号】6 1 1 7 (0 00 — 1 2 O 1 7 — 2 02 1 )4 0 4 一 2
握 巾国 长城 的特 点 , 打 开 书 本 读 一遍 课 文 , 后合 I书 本 闭上 请 然 二
眼 睛想 一 想 长 城 模 样 。 书 中所 讲 和 你 们 在 电视 、 刊 杂 志所 _ 如 抱 r
解 的有 什 么 相 同 和 不 同 呢 ? 同学 们 想 了 一会 儿 后 . 的 同学 说 相 有

仟何 一 个 闺家 的 发 展人 才是 基 础 , 而人 才 的培 养 、 才 的 素 人 顷 重存 创新 。 新 是 一个 国家 一 个 民族 的 灵 魂 , 推 动社 会 进 步 创 是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实 践 , 认 为 小 学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中 间 题 教 学 我 法 应重 视 以 下几 个 教学 环 节 :

有 的 晚 自己 r解 的与 书 本 中列 举 的不 尽 相 同 。 家此 时争 论 大
不休 , 么 有 什 么异 同呢 ? 等 同 学们 学 完 r 长城 》 课 后 , 个 那 《 一 这
是 教 学 情境 的创 设 ; 是 巧 思 妙 设 引入 问题 ; - 启发 诱 导 , 决 问题 ; 二 Z是 解 四是 反 馈 矫 正 , 励 评 价 。 激

浅谈备课时怎样研读教材

浅谈备课时怎样研读教材
浅谈备课 时怎样研读教材
甘 肃省会 宁县 中川 乡2 - - ,  ̄ L小 学
【 摘 要】 随着素质教 育全 面深入
李 亚 霞
地发 展 , 作 为 素 质教 育 主 渠道 的课 堂教 学愈 加被摆到 了教 育改革的突 出位置 , 如何上好课 。 如 何 上 一 堂优 质 课 , 也 逐 渐 成 了 广 大教 师 进 行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共 同思考和研 究的一个课题。人们 常说 , 良好 的 开 始 , 是 成 功 的 一 半 。所 以要 上 好课 , 首先就 必须备好课 , 就 必 须在 备 课 上 多下 功 夫 , 多做 文 章 。如 何 把 自 己 的知 识变成学生的知识 。 把 自己对知识 的 认 识 理 解过 程 转 变成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认识 理 解过 程 , 这 的 确是 一 门艺 术 。 有 的老师在 上课 时 因为一句话 引导不得 法, 一个例子举得 不恰 当而导致 了一堂 课 的 失败 。有 的 照 本 宣科 , 知 识 点 没 讲 到位 , 学生听课 时明白, 做题 时糊涂 。 这 些 情 况的 出现 都 是 因 为备 课 不 充 分 造


同一时期 的其他作品里。 实现与作者的 对话 就是要理解把握作者的写作 意图 , 作者要表达什么样思想情感 , 要传达什 么样 的信息 。 弄清作者“ 想要说什么?” 因此 ,我们必须注意到作者个人生平 、 历史 背景怎样 ,当时有些什么思想 , 只 在心里仔细想清楚 。只有这样 , 才能有 有做到 与作 者的对话才 能实现对 文本 效 地 引 导学 生 的学 习 , 培 养 学 生 的 语 言 的准确解读 。 运用能力 , 使学生得到该方 面的培养和 二、 理解教 材蕴藏深度 , 实 现 教 材 进步。 这样我们才能够有 目的、 有顺 序 、 阅读 体 验 有趣味地组织教学 , 从 而提高课堂 的有 教师细读 文本是教 材解读 的重要 效 性 。 六、 扩 大 文本 解 读 视 野 , 探 索文本 前提 ,一篇课文不管 以前有没有读过 , 有 没 有教 过 ,都 应 该 细 细 地读 上几 遍 , 认 知 途 径 形成 自己的阅读体验 。 课 堂上师生对话 哪怕是读过 多次 的文本 , 当做全新 很 大 程 度 上 就 是 教 师 对 文 本 的 理解 与 的文本对待 , 把曾经有过 的体验和认识 学 生 对文 本 的理 解 之 间 的 对 话 与 碰撞 。 搁置起来 , 带着时代 的气 息 、 探索 的 目 教 师 对 文 本 的 解 读 的深 度 在 很 大程 度 光 , 从新 的角度 、 新 的途径 , 个性化地解 上 影 响着 学 生 对 文 本 理 解 的 深 度 , 教 师 读文本 ,不过度依循原有 的解读路径 , 对本文解读 的独特性行 影响着 学生思 不懈怠依赖于以往 的阅读感受。 想的发展 。 比如《 推 敲》 中贾 岛在街上推 总之 ,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 自身的学 敲 诗 句 的情 节 ,有 些 孩 子 认 为 有 点 可 识和修 养 , 形 成多元 的 、 广 阔的文化视 笑, 但 只有反复读才能体会 主人公对做 野 , 才能使 自己置身于更为广泛 的文化 学 问 的 一 丝 不苟 的态 度 。 背景之中 , 运 用 曾 经 有 过 的体 验 和认 识 三、 紧扣文 本时代特征 , 透 视 文 本 总结新的经验和理论 , 教育 经验和教育 精 神 世 界 方 法 才 能 常 教 常新 。 阅读教 材 中特定 时期 的作 品要关 【 参考文献 】 注时代特征和作者 的社会主张。 如果我 …付红梅. 小 学语 文教 师创 新 能 力 们不 了解作 家作 品的时代特点 , 就 只能 的培养 Ⅱ 1 _ 中小学教 师培训 . 2 0 0 1 年0 简单地读 故事 、 教故事 , 而不 能在一个 期 . 广阔的生活画卷中 , 透 视社 会 底 层 人 民 『 2 1 徐 广 兰. 农 村 小 学语 文教 学 现 状 的生活境况和他们 的精神世界。 略谈I J 1 . 内 蒙古 教 育 . 2 0 0 9年 1 0期 . 四、 了解 教 材 编 选 意 图 , 定位教材 『 3 1 蒋济水 . 文 本 解 读 与 意 义 生 研 究 方 向 成. 华 中科 技 大 学 出版 社 . 2 0 0 7年 第 版 . 教 者 要 与 编者 对 话 , 只有 与 教 材 编 者对话 , 才能 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明 f 4 ] 王 荣生. 《 新课 标与“ 语 文教 学 内 确选 编编写意 图对于老师来说 是至关 容 ” . 广西 出版社 . 2 0 0 6 年 第一 版 . 重要 的 , 只有 明白了选编意 图, 我 们 才 【 5 ] 陆龙 潭, 徐鹄 . 《 小学语 文教师怎 能将课文定好“ 位” 。 只有与教材编者对 样 备 课 . 上 海教 育 出版 社 . 1 9 7 8年 . 话, 才 能确定正确 的教学 目标 , 逐步 实 施你 的教学。 所 以研读教材还要读懂编

浅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新与变

浅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新与变

浅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新与变发布时间:2022-05-07T06:44:43.47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月2期作者:杨慧[导读]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崭新时期,教学课程也必将产生巨大变化,不断更新。

杨慧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 311800摘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崭新时期,教学课程也必将产生巨大变化,不断更新。

在学校语文课程中,广大老师们力求使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语言基础知识,并积极地改造原来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育与课堂的新思路不断形成,广大老师们在教学中创造,在创新中学习。

关键字:差异点;学习兴趣调动;读书习惯;养成;体会部编版课程的实施开辟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新思维,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立足部编版课程的各项改变,要不断地调整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向,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以奠定学生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发展语文科目"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了基石。

一、新版语文教材的新颖之处对中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清晰表达。

也不难看出新教材中扩大了古诗文的总量,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也更关注;还扩大了思想革命教学篇目的总量,对小学生入校后就实行了思想品德教育的自然渗透。

而从新教材的板块设置中可发现其特色就是自然渗透,在着力巩固学生学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加以了梯度设计,并加强了语言能力的运用。

重点表现在如下四点:一是调:对知识模块进行调整,学生由拼音字开始学更简单适用的汉字,有效实现了生活衔接。

对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的比重调整,汉字原来八课,现在十课;汉语拼音原来的四个单元,现在二个单元。

这就是说,学习主要作用是为小学生识字和说好普通话教学进行服务的,所以第一各个阶段的课程重难点都是识字写字。

而对于选篇的调整,新教材保持了原有课本部分内容外,也扩大了一部分,内容涉及各个方面。

而选篇也有了相应的梯度调整,由易到难,以"双线"方式编写。

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南省常德芷兰实验学校郭彩霞【摘要】小学语文在小学阶段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学好语文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技巧,才能为其他学科以及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标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

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析,旨在为人们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对策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实现这些要求,这是因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导致的。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学习知识,教师将讲台作为自己个人的表演舞台,一切教学活动和环节都是围绕教师来完成的,这个过程不仅枯燥无趣,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还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培养非常不利,没有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设置了相关的问题,看似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发挥实效,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学生回答问题也非常被动。

(二)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语文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没有将语文教学生活化。

实践证明,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语文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加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能够利用语文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标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将课堂还给学生。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教材-教育文档资料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教材-教育文档资料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教材语文课教学,备课是一个重要环节,而备好教材又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教材把握准了,理解透了,授课时就不会那么费劲了。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教材呢?1在“读”字上下功夫1.1通读课文备课前,教师应该先静下心来,认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只有把课文读熟了,理解透了,教学时才会得心应手。

课堂上范读时尽量不要出错,偶尔出错虽说难免,但长期如此学生还会谅解老师吗?所以要像学生读书一样,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都必须要一一查字典,注上拼音,再试着多读几遍,直到有把握为止。

譬如“转动”一词,如果老师一会儿读zhuàn,一会儿读zhuǎn,学生就难以适从了。

因此在初读课文时,一定先要扫清生字词障碍,划词语、划句子、整体感悟,做到通篇理解。

1.2读懂课文读懂课文,包含两个层面:首先就是读懂字词句的意思,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

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

苏叔阳在《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一文中描写巴斯德在人体上实验狂犬病疫苗获得成功的艰辛过程,就是对课文题目的另一诠释。

每篇课文都有作者不同的写作意图,一定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其次就是读课文练习。

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编写意图而设计的,对提高课文理解非常有帮助,一定要认真思考。

有的习题老师应该先做一做,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先答一答,可以口头答,有必要还要写在教案上。

如《燕子妈妈笑了》课后思考题,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是很简单,可是如果去认真思考,就不那么简单了,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怎样去理解这个问题,就要费一番功夫了。

燕子妈妈笑了,表面上是因为小燕子把冬瓜和茄子的特点分清了,更重要的是小燕子学会了观察。

所以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也是备好教材最关键的一环。

1.3读透课文在读懂的基础上还要再反复品读课文,随着自己语感的增强,悟性的提高,个人情感的不断丰富,就达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的境界。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的目标之间具有联系性和发展性,每个单元都是完整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体系中的一环。

单元教学要以学生学习成效为目标,做到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齐头并进,坚持整体教学的理论指导,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立足当下“思前想后”,以大整体为背景,将每一个单元进行整体设计,才能让单元内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形成合力,使这“一环”扎扎实实,又能在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路径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单元整体设计整合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是一课一得、一步一个台阶的教学。

尤其是对于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学生而言,我们更要重视单元整体就教学中的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的整体设计与教学过程的融合,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先”,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大量阅读进行整体系统优化设计,整合推进,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获得和学习体验更完整且更深刻,达到“1+1>2”的学习效果。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在每一个单元的开篇之前都设有篇章页,又称“卷首语”或称“导语”等。

一般来说,篇章页是一种总结性的概括页面,包括了文章的主题内容和相关信息。

在专业术语中,又被人们称为辑页、中扉页、隔页。

以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篇章页反映的是新疆或内蒙等祖国边陲地区高山、草原的美丽景色,是一份很好的绘本阅读材料,有必要指导学生阅读理解,以获取相关的学习信息。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中获得“祖国山河”人文主题,阅读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要素“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等关键信息。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的。

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备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论文赏析(共4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论文赏析(共4篇)【教学论文】

第1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另一方面教学成绩必须以良好的基础知识作保证,这要求老师把知识架构给学生梳理得很清楚,打好文字功底,反复强调汉字、短语、句子等显得枯燥的基础知识。

这往往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老师如何做到将兴趣教学和应试教学有机统一,是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扎牢汉语基础的重要实践。

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总结了一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绩的实践经验,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体系奉献一份力量。

一、教学目标由应试型向实用型转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导向是关键。

因此,教师必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建立和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

1.注重主体参与,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积极体验。

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能因自己的知识基础、能力、个性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发展欲,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使课堂充满活力;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分析、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主动建构过程中,发展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给予积极的鼓励,肯定的评价,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不断体验学习中的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成功的自豪感。

2.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将使自主学习有一个长久的动力。

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反馈和积极评价,让学生能根据学习成败自我奖惩以实现对学习实施自我强化。

3.创建有利的环境和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运用形式多样的、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为学生自主从事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提供条件,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崇仁县马鞍镇中心小学谢菲小学语文课文分为讲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类,语文老师一般对讲读课文倍加重视,而略读课文如何教好往往被忽略。

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

对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略读课文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略读课文教学达到它应有的目标。

现依据我多年来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经历,谈谈我的看法。

一、紧抓提示,凸显重点我们知道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课时,在这有限的一课时里,我们可以采用“三读”的做法,就是一读知大意,二读谈感受,三读抓重点,也可先抓重点,再谈感受。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编写了“提示语”,这种“提示语”提示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内容和表达方法上的联系,提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要点和方法,便于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于略读课文,我们要充分利用略读课文前的“提示语”,明确这篇课文的略读重点。

例如,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的提示语写道:“无论是在草地上玩耍,还是去野外登山,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快乐,让我们来读下面这篇课文,看看槐乡的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和同学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提示语是这样的:“法布尔长期坚持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下面课文的主人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认真默读课文,看看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又做了什么,把你阅读课文的感受讲给同学听。

”这两则“提示语”有一定的代表性。

它们的共同点是第一步都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区别之处是前一则是先谈感受,再重点赏读;后一则是先抓内容重点,再谈自己感受。

略读课文教学有一定的模式,但要避免模式化。

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做到“常中有变”,让略读课文教学也富有情趣。

比如三年级上册年级的《找骆驼》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先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研究小学语文教材【摘要】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

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我就两个方面对研究语文教材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一是解读教材,二是明确教学目标。

解读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师最基本能力,也是最让老师感到困难的问题。

如果对编者的意图进行了歧解,那么就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效果。

对教材有了理解,再根据年段制定教学目标。

我们在课堂上就能游刃有余的驾驭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研究;解读;目标新课程强调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是课本仍是教学的首要凭借,文本文本,教学之本。

所以,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教师忽略了“研究教材”,表现出这样一些弊端:1.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科学,难以操作。

有的课随意拔高或降低要求,有的课机械地将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导致一节课结束后,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

2.没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过分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追求面面俱到。

有的教师在撰写教案时根本没有此项内容,教学过程中更不能体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未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没有从一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小学语文学习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思考,以致曲解教材。

4.语文学科本位缺失。

教学中忽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忽视对语言的积累运用,过早、过多地补充内容,过多地进行非语文活动,挤占学生宝贵的读书和思考时间。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就以下两个方面对“如何研究教材”谈谈自己的粗浅的看法。

1.解读教材著名特级教师余永正讲过这样的话:“教学艺术来自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因为没有一节充满艺术魅力的课不是首先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上的。

这法儿那法儿,不钻研好教材就没有法儿,这恐怕是所有当老师的共同体会。

任何一篇课文,只读一两遍是很难找到教的方法的。

但当我们读了若干遍之后,读出味来了,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方法也常常随之有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我认为在这三者中,教师首先要与文本对话,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所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很重要。

解读教材,我们首先要做到进入文本,然后跳出文本,最后回到文本。

1.1进入文本编者们为帮助大家理解教材、把握教学要点,不辞辛劳地编出成套的《教参》与《教案》。

教参是教材编写者对课文的诠释,这就等于限制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再创作”,抑制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就成了教教材的人,学生就成了机器统一生产出来的样品。

教师可以站在不同角度去解读教材,而不同的教师的教学过程体现出了教师对文本的不同解读。

曾在美国执教的上海教科所胡育老师认为:中美“教参”的最大区别是:中国――偏重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强调的是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教什么)。

美国――更多的是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具体指导和介绍,重点在于指导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怎么教)。

两种不同的教学观点,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感悟到《教参》与《教案》决不能代替教师的劳动。

所以我建议教师在接触一篇课文时,首先要抛开这些教辅材料,潜心会文。

反复诵读,读得琅琅上口,读懂文章内容,读出文章情感,细察深思,形成自己对教材、对一篇课文独到的认识。

1.2跳出文本教师在深入理解课文后,还要从课文中跳出来,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去审视眼前的这一篇课文。

如:孙老师准备执教古诗《春望》,为了备好这节课,他一连几天将自己关在办公室和资料室。

查阅了12本教学书籍,阅读了大量诗人生平事迹的文献;他查找了《春望》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深入研究了这首诗的相关文章,更深刻地理解了诗人因“国破”而见花落泪、闻鸟心惊的心情,被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打动。

这时的孙老师已经跳出了文本。

我们再来看窦桂梅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她是如何带领她的学生跳出文本的教学片断:师: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一读。

生:“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

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生:“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也梦见过它。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师:好,我们再一齐读读雨果的话――生:“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师:书中概括地说――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现在,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让我们一起和你陶醉在这恍若月宫的圆明园中。

(个人读,美读课文2――4段。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对圆明园的景色和文物描写得比较简单,学生从中还不能充分感受到圆明园的美丽迷人,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窦老师将一篇拓展性的文本《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拓展性阅读,学生对圆明园的感受逐渐由“平面”趋于“立体”,由“单薄”趋于“丰满”,学生在进行语言量的积累的同时,语言的领悟力也在不断提高。

拓展性阅读之后,窦老师让学生回过头来再读课文,这个时候,学生对课文内容一定有了更深更广的感受,也就自然能够读出真切的感情。

1.3回到文本――“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孙老师认识到:“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贯穿在杜甫诗歌中的一条主线,也是他的诗被人们千古传诵的原因之所在。

此时,在他的头脑中有了这首诗的教学思路:要上好这一课,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博大情怀。

教学方案也很快产生了:①入情入境地渲染、描述、吟诵,让学生披文入情,为情所动。

②采用两首诗对比教学,详教《春望》,略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拓展教学空间,更深入地感受诗人的情怀,一悲一喜,一详一略,形成鲜明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

孙老师将《春望》一诗放到了杜甫诗集中去考察,他对《春望》的理解是深刻的、全面的、科学的。

语文教师就要让孩子从教材这个“窗口”走向世界。

课本拿在手上,教师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去解读。

如果经历了这样三重境界,一定能把课上好。

2.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由此可见,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成为教学最突出的实际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每一节课前,我们先要把握确定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使课堂取得最佳的效果。

2.1明确本年段的教学目标(低、中、高)那么要确定好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首先要明确本年段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树立目标意识,站在课标的高度、全册教材甚至整个小学段教材的高度俯瞰教学内容,在充分分析课标、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并确保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2.2比较异同点――梳理每单元、每课主次目标同一内容,同一类型的课在不同单元中重复出现,但要求有所区别,逐步提高,不同的单元训练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读教材、分析教材,找出教材中所蕴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梳理出全册教材中每个单元、每课教材的主次目标,这是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

在新课程的编排中,都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单元内容就可以采用比较法来确立“单元目标”。

所谓比较法,就是梳理出教材中各单元内容的主次目标,将这些单元的主题目标进行纵向对比,比较异同点,确立本单元的主要目标,准确把握住本单元目标的脉搏。

以二年级下识字教学的两个单元为例,若采用比较法,即比较“单元主题目标”,就能梳理出主次目标。

第一单元识字1的侧重点是学习与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有关的词语;识字2的侧重点是学习桂林山水为主题的词语;识字3、4的侧重点是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

第五单元识字5的侧重点是学习与军事装备和军事术语的有关词语;识字6的侧重点是学习自然动物园为主题的词语;识字7的侧重点是比较两组易混偏旁及其所组成是词语;识字8的侧重点是学习特殊偏旁所表示意思的异同及有关词语。

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

针对学生认识生字是和身边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并懂得一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更有利于学生记忆生字。

设计也是由浅入深的,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明确了这两个单元的主要目标,教学时我们就可以采用:“我和生字交朋友”、“游戏中识字”、“生活中识字”(自制卡)、“找同胞兄弟”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快乐识字,让识字走进我们的生活。

采用“比较法”细致、深入地比较同一主题的单元内容,才能梳理出“单元主次目标”,这样,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就能避免重复教学,体现拓展上升,从而为实现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总之,我们每一位教师牢牢树立目标意识,站在新课标的高度、全册教材甚至整个小学段教材的高度俯瞰教学内容,认真审视教材,采取比较异同点等策略来制定教学目标,才能使有效教学成为可能,否则,有效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参考文献】[1]李广生《教育时报》2006年8月2日[2]钱柳松《教学目标的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