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巨大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巨大创新

钱伯海

几种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是剩余产品的价值表现,是剩余劳动时间的物化。然而它从何而来,导源于何方?长期以来存在着对立和争论,表述方法更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剩余价值理论。

(一)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三要素理论。三要素理论是法国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萨伊提出的,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协同创造”的,是由三要素在创造效用中各自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决定的。并且以生产三要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他的“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和土地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剥削,和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马克思曾借用基督教义中同一个上帝区分为“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的说法,来加以揭露和批评。并且指出:“这个公式(三要素理论)是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因为它宣布统治阶级的收入源泉,具有自然的必然性和永恒的合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39页。)

(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三要素理论中形成的,它的核心是认定剩余价值全部来自活劳动,并且把剩余价值率定为剥削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的准确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44页。),这十分关键,影响极大,列宁称它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者则强烈反对,进行了多方面的诬蔑和攻击。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是认定人类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问题是如何理解人类劳动,指什么为人类劳动,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下面准备作进一步阐明。

(三)中国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巨大创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十四大已经提出,十五大又正式作出决议,允许和鼓励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进一步确定了按资分配在我国的合理合法地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而历史和现实又作了完全正确的证明。这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创新,必然有相应的理论创新。然而由于它为什么要按资分配或按资分配的理论依据,未加说明,以致引起前面提到的议论。从理论上归纳,它有三种可能性。

(1)是继续坚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视剩余价值率=剥削率,认定按资分配就是剥削。只是因为我国目前经济落后,资本欠缺,只好对剥削作容忍和妥协,是权宜之计。容忍当然是暂时的,权宜之计时间肯定不会长。现在不同了,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几十代人,可能比从资本主义产生到现在的几百年还长。时间如此之长,就不能讲按资分配是对剥削的暂时容忍和妥协,是权宜之计了。再说,党的十四大确定以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目标模式,如果继续认定剩余价值率=剥削率,各类市场就不会存在。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股息是剩余价值的直接表现,反剥削,以后要取消利息和股息,那还谈什么发展金融市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总而言之,确认按资分配,决不是坚持原有理论,而是有它另外的理论依据。

(2)是不是情况变化了,接受资产阶级的生产三要素理论,至少也默认了三要素理论的正确性。根据笔者的体会,不是,绝对不是,后面我们将作专门的阐明。

(3)是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或者是对整个剩余价值理论的巨大创新。创新很重要,知识经济以创新为主要特征,江泽民总书记十分重视创新,并反复强调创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种系统的创新。科学总结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自己的理论,在实践中承认按资分配,并从制度上确立其合法的地位,它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先富后富,共同富裕。因而是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整个剩余价值理论的巨大创新。

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马克思把社会总价值分成两大部分,其一是必要产品价值,其二是剩余产品价值,即剩余价值。从价值构成(c+v+m)看,为其中的m部分。剩余价值m到底从何而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一段讲话,对此作了最具体明确的回答。他说:“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增长,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4页。)。从中,可以得到两点启示:

(一)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表示劳动总量即价值总量并没有变化,但内容构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假定过去生产率低下,只有必要产品,没有剩余产品,那现在比过去多生产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从长期看问题,就变成剩余产品了。剩余产品的价值表现为剩余价值,说明剩余产品、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是依靠科学的力量和技术的力量。马克思也正是这样说明的,他说:“为了延长剩余劳动,就要用各种方法缩短生产工资的等价物的时间,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57页。)缩短必要劳动的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就是创造剩余价值,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所指的“各种方法”,马克思指出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57页。)劳动的技术过程的革命指的是科学和技术,而社会组织的革命,则是指社会组织管理的科学化,也是指科学和技术。借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剩余产品、剩余价值来。过去从价值总量看问题,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变化,现在从价值构成看问题,情况就不同了。马克思特别指出“相对剩余价值和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它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随着生产力的降低而降低”(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55页。)。一句话,人类依靠科学和技术,劳动总量即价值总量可以不变,但价值构成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二)科学技术要落实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凝聚在生产力三要素上--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力上,体现为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设备、材料和工艺统称物化劳动,说明物化劳动在剩余价值创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虽是笔者的逻辑分析,但它是客观的必然结论。因为科学技术是一种精神形态,表现为知识和技艺,它揭明物质的内部结构和运动的机制机理。只有把它凝聚或物化,体现为先进的生产资料,先进的生产力,增加对天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即创造剩余价值。否则,即使把世界各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包括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集中到中国来,他们代表世界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艺水平,而且集世界各国的大成。但如不通过物化劳动,把科学技术凝聚、物化在生产资料上,体现为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工艺,那只是精神形态,就无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分很多层次,有基础科研与应用科研,但最终都离不开物化劳动,以物化劳动为凝介,否则那只是空想空论,纸上谈兵。无法体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创造剩余产品、剩余价值的主要力量。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