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政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柳宗元的政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殷艺琳)

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被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 1200 年前,唐代思想、文学的宗师柳宗元,同时亦是卓越的革新政治家,他的“生人之意”的民生政治思想和“官为民役”的民权政治思想,闪耀着政治文明的光芒,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柳宗元生活的社会背景出发,阐述他主要的政治思想,展现其与时代主流相背的政治勇气。并对柳宗元政治思想的现代意义进行分析对比,以便借鉴。

一、柳宗元的概述

(一)社会背景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大唐以一种成熟的气象弥漫在历史河床之上。内政德刑调用得心应手;外交文武张弛得心应手;三省六部奠定政治基础;科举考试全面吸纳人才;诗赋、艺术涌现了出神入化的人物;均田、租庸成就了殷实的社会。所有的一切,汇成了无以伦比的综合国力,于青史居了巅峰,在东方执了牛角,给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模本。辉煌!黄金般的大盛世。

然而,在正极成熟之际,各种负极因素,在汲取了恶的历史经验后,继之也成熟了。野草般的藩镇割据、毒瘤般的宦官专权、逐浪般的朋党之争、戏剧般的昏君故事、酱缸般的贪官群体,恶的因素如蛀虫一样将帝国大厦蛀空,正常社会生活遭到了大破坏,民不聊生。

(二)个人生平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出身在官僚家庭,于宦官专权的唐德宗贞元九年中进士,步入官场。“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1顺宗年间,与同科生刘禹锡一同参加了二王为首的永贞革新。报国报民心切可鉴,却给长安笼罩了恐怖的气氛,仅持续八个月,新帝宪宗登位后便立即对革新集团全面开刀。变革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继又谪为柳州刺史。

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下层百姓,看到劳动人民遭受苛政迫害的凄惨情景,更加坚定了他追求政治革新的信念。期间写了大量揭露社会弊端、抨击时政的文章,使得他在政坛上日益潦倒,文坛上声名显赫,人敬称“柳柳州”。元和十四年(819)十月,逝于柳州刺史任所。何曰:“子厚已矣,不复能伸其志矣。庶几以待后之人乎?”○2

(三)历史评价

柳宗元的后半生虽“抱非常之罪,居夷獠之乡”,环境十分险恶,却仍以“抑诡类、拔正道”为己任,以屈原的高风亮节为己喻,“穷于达固不渝兮,夫唯服道以守义”、“感激愤悱、思奋其志略以效于当世”,一再表达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对唐王朝的忠贞。其作《天说》、《天对》、《封建论》等都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著名篇章。

二、柳宗元主要的政治思想

(一)天人不相干预论——提倡重人明道,反对推天引神

自先秦以来, 历代思想家都以“究天人之际”为己任, 探索天人关系,天命论始终作为官方哲学而受到历朝统治者的推崇。到唐代,儒、道、法思想流派相争相融,韩愈等

天命论者“穷异以为神,引天以为高”,把人们自己应当作的事, 寄托于天神的赐予, 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柳宗元大胆坚持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思想,坚决反对天有意志、赏善罚恶的天命观,并集中批判了天人感应论,在哲学上发展了天道自然论的观点。

柳宗元认为,宇宙起源于元气的不断运动,天地万物皆由元气自然形成。元气的运动推动着世间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功之人自己立功,有祸之人自

己闯祸,欲上天对人间施赏罚是荒谬的,而呼喊及怨恨以期得到上天的怜悯和恩赐更是愚人之举。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根本就是两个各不相同的领域。柳宗元列举大量史实批判“君权神授”思想,他认为董仲舒以及“司马相如、刘向、扬雄、班彪、彪子固,皆沿袭嗤嗤,推古瑞物以配受命,其言类淫巫警史,逛乱后代,不足以知圣人立极之本。”○3警告世人:“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详,于其仁。”○4国家兴亡,吉凶祸福,取决于人事。

中肯的鞭挞表现了他重人明道、“以政不以怪”的政治家思想境界,高度的理论勇气和无所畏惧的战斗精神。

(二)国家起源及政体论——提倡郡县制, 反对分封制

柳宗元认为,君主与国家的出现时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尖锐化的结果。人类最初没有文化,同禽兽一起生活在森林里,为了生存必须利用外物,利用外物求生就必然引起争夺,众人争夺不息必寻那能判断是非之人而听从他的命令,对于不服这辩是非的明智之人的,就必须对其加以惩罚以使其畏服,“由是君长刑政生焉”。因此,实行“封建”不是出于圣人的意志,而是客观形势所决定的。

从对于“势”的理解出发,柳宗元将整个社会历史看做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有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宣也。然犹莱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5分封制暴露出种种严重弊端,而新的郡县制能克服分封制弊端,有优越性和进步性,因而柳宗元极力支持郡县制。朝廷的当务之急是把兵权和州县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三)赋税制度革新——关心民生, 反对苛政

唐中期以来,出于弱势地位的广大贫民承受了过重的负担而生活极度困

苦,赋税不均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富豪之家通过贿赂官方得以逃税;另一方面,土地兼并导致土地不均、经界不定,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并为富人所役使,承受双重负担。“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6,蒋氏的命运让柳宗元对赋税制度展开深刻思索,他主张从两个方面解决问题:一是要修改时行的两税法,除工商税以外应一律只凭人丁占有土地而不是按财产多少来计税。二是要认真整顿吏治,用严格的法律约束官吏。大呼“夫弊政之大,莫若贿赂行而征赋乱”。

柳宗元不仅在情感上关心民生,反对苛政,而且在行动上为推行清明政治, 身体力行。“一靡出守,惠此南方。龙城虽远,毋敢怠慌。动以礼法,率由典常。公无负租,私有积仓。居处有室,济川有航。黄柑绿柳,至今满乡……农歌于野,士歌于库……生能泽民,死且不亡。”○7

(四)用人制度革新——崇德赏功, 唯贤是举

柳宗元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德治思想,特别提倡崇德赏功,重用贤能。在他看来, 一个国家的兴亡治乱, 诚然有许多因素构成,而其起决定作用者,乃是道德教化。在《晋问》这篇著名论文中,他指出山河之险,刀兵之利,士马之强,林木之丰,鱼盐之美,都不一定能安民治国,而要安民治国,必须以“德”为本。“圣人之为教,立中道以一于后,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谓之五常,言可以常行者也。”○8这表明柳宗元所推崇的道德规范基本上是儒家的思想成果。

唐代腐朽势力尊奉古训“六逆之说”,即“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9。而柳宗元则认为,只要是贤者,不管其门第出身,都应当大胆运用。所谓“贱防贵,远间亲、新间旧”,非但不属于逆,而且完全合乎理,顺乎道。他指出,从择嗣之道来看,若贱者为“圣”为“贤”,则贱妨贵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从任用之道来看,若远者、新者的为贤为圣,则“远间亲、新间旧”又是理所当然的了。由此可见, 柳宗元是主张任人唯贤, 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