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广播电视艺术编 第3章 广播电视文艺的基本类型)【圣才出品】
在职艺术硕士备考:广播电视编

在职艺术硕士备考:广播电视编2016年在职艺术硕士备考:广播电视编广播电视艺术编,,介绍广播电视艺术的基础知识,主要根据《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赵玉明、王福顺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学术委员会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及近年来的相关著作编写而成。
广播电视涉及面颇广,本编已经是"广播电视文艺"、广播电视艺术’’最基础的知识,希望读者全面阅读。
重点把握的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说,,涉及广播电视的性质、广播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重点在于了解它作为媒体的传播功能和艺术载体功能,以及广播电视文艺、广播电视艺术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重点掌握"广播电视艺术"的声音要素与画面要素。
尤其第三节"声像结合的表现技巧",涉及电视时空概念、蒙太奇、叙事剪辑、表现剪辑,是本章的重点。
第三章主要介绍"广播电视文艺"的节目分类。
关于广播电视总体的节目与栏目概念,在第一章第三节"作为传播媒介的广播电视"中已经涉及。
本章属于文艺栏目和文艺节目的'具体分类。
其中,"综艺节目"和"电视艺术片"较为特殊,应重点把握。
第四章的"作品举要"多选自我国历年来获奖的优秀作品。
重点在于把握典型栏目和典型片种(如:广播剧、电视剧、电视专题片、电视艺术片),尤其要关注"首次播出"、"第一部",以及各种题材(如:古典题材、现代题材、少儿题材等)。
此外,广播电视属于"现在进行时"的应用学科,要随时关注日常播出的文艺栏目和文艺节目动向。
艺术硕士考研艺术综合《艺术学基础知识》

艺术硕士考研艺术综合《艺术学基础知识》在艺术硕士考研中,艺术综合科目《艺术学基础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艺术学基础知识是艺术学研究的基础,它涵盖了广泛而深入的领域,包括艺术理论、艺术史以及艺术与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就艺术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考试内容以及备考建议展开论述。
一、艺术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艺术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艺术硕士考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艺术学基础知识是艺术研究的基石,它有助于考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批评和分析,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
其次,艺术学基础知识能够拓宽考生的艺术视野,了解不同艺术领域的发展和演变,并从多个层面审视艺术现象。
再次,艺术学基础知识对于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作用,因为它能够为考生提供专业的知识支持,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创作出符合艺术规律和风格的作品。
二、考试内容考生在备考《艺术学基础知识》时,需要掌握以下内容:1. 艺术理论:包括艺术创作理论、艺术鉴赏理论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个时期的艺术理论,包括古代艺术理论、现代艺术理论等,并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理论对艺术实践的影响。
2. 艺术史:涵盖了世界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艺术发展史。
考生需要熟悉各个时期的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3. 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考生需要了解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艺术的塑造。
同时,还需要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的热点问题和趋势,如数字艺术、媒体艺术等。
三、备考建议备考《艺术学基础知识》时,考生可以参考以下建议:1. 宏观把握:从整体上把握艺术学基础知识的体系结构,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逻辑,形成全局观。
2. 阅读经典文献:通过阅读艺术理论的经典文献,如《艺术的艺术》、《艺术创造的本质》等,提高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3. 多角度比较: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共性和差异性,培养对艺术作品的独立思考能力。
广播电视艺术学基础知识整理(死记硬背)

知识结构图:知识点分析: 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 一.电视艺术定义⏹ 张凤铸:电视艺术是博取广纳、自成一体,具有独立品格的新兴艺术。
电视艺术是电视的派生物,主要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
它一方面继承了母体的先天条件——电子技术的先进性给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广泛性、敏捷性和表现手段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借鉴电影、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带来了声画的可溶性和艺术技巧的多样性。
⏹ 苗棣:根据艺术的常规定义,为使接受者获得审美愉悦而创作(制作)出来的东西是艺术品,这种创作本身就是艺术创作,因此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且比重很大)是艺术作品。
电视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及其表现手段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电视艺术具有即时传真的特性,是综合艺术、大众艺术。
⏹ 高鑫: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二.电视艺术基本特性⏹ 张凤铸:逼真性与假定性统一;兼容性和选择性统一;大社会与小家庭结合。
⏹苗棣:①即时传真。
即时传真的基本特性使电视艺术具备三个基本功能:通过图像和伴音系统实现对外部世界的完美再现,即时传达艺术信息,直接传达——复现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后两点是电视与电影和其他艺术相比最具特色的地方),一次传播使电视难以反复欣赏品味,新奇取胜平庸浅薄,线性流动难被细品,被动接受节奏难握,艺术批评事后诸葛;②综合性。
苏联学者把电视的综合性称为“珂拉支现象”,指电视节目可以弄成一堆互不相干的内容的大杂烩。
电视艺术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综合,视觉效果与听觉效果的综合,形式美与叙事美的综合,多重艺术门类的⏹高鑫:兼容性(艺术科学与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诸多艺术元素、多种艺术手段的兼容);多样性(题材、类别、形式、风格、结构的多样性);参与性(电视的传播共性、特殊审美心理、特殊表达方式决定);当代性(真实展现中国社会现实、向历史文化的深层开掘、揭示人们心理结构的嬗变)三.电视艺术的范围(见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电视文艺及电视类型作品一.电视文艺⏹概念:以先进的电子传输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声画造型为表现形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
广播电视编导复习重点

广播电视编导复习重点
广播电视编导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在复的过程中,重点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 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掌握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 熟悉广播电视传媒的特点和作用
2. 编导技巧和流程
- 理解编导的基本概念和职责
- 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策划过程和方法
- 掌握节目选题、剧本创作、导演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3. 广播电视节目类型
- 熟悉各类广播电视节目的特点和要求
- 掌握不同类型节目的制作流程和创作技巧
- 研究各类节目的编导和导演要求
4. 广播电视政策法规
- 了解国家对广播电视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
- 掌握广播电视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业务范围
- 研究广播电视行业的伦理和职业道德规范
5. 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
- 研究成功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和推广经验
- 分析相关广播电视节目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
- 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以上是广播电视编导复习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广播电视艺术学

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第一章、电视艺术的类别依据屏幕上已经涌现的电视艺术作品的客观实际,可以将电视艺术分为五大类。
1、电视文学类——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在屏幕上营造文学的意境,抒发深沉的思想情感,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
其中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等。
2、电视艺术片类——运用电视艺术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兼容其他艺术样式所构成的,着重体现屏幕艺术美的电视艺术作品。
其中包括:电视音乐艺术片、电视舞蹈艺术片、电视风光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民俗艺术片、电视专题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电视文化艺术片等。
3、电视剧艺术类——依据戏剧的构成方式,或电影的时空转换,通过电视的传播媒介,制作方式和艺术手段,独立制作的、充分电视化的屏幕艺术作品。
其中包括: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等。
4、电视综艺类——以文艺演出为基本构成形态,但经过电视技术的二度创作,其总体结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均具有电视艺术独特的审美形态,具有电视艺术形式美的电视文艺节目。
其中包括:电视综艺晚会、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综艺栏目等。
5、电视纪实艺术类——运用自然朴实的手法,真实地报道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结构形态,记录具有原生态的生活内容。
也就是屏幕上的非虚构的艺术形态。
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等。
第二章、电视艺术语言的类别一、画面语言这是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
所谓“画面语言” ,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
这其中主要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语言元素。
画面语言由以下语言元素构成(1)构图语言元素:构图是画面的基础,画面是构图的表现形式。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复习范围

2021/317/4、卡夫卡
22
38、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
努力吧,孩子☺
2021/1/4
23
结语
谢谢大家!
戏曲创作则以元朝为其黄金时代,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
2021/1/4
3
再如外国文学有古希腊文学中的“荷马史诗”、“三大悲剧诗人”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 《伊索寓言》;中世纪欧洲文学中的但丁;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薄伽丘和达芬奇、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 17世纪有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 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有英国的笛福、斯威夫莱、德国的歌德、席勒;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有英国的拜伦和雪莱、德国的的海涅、法国的雨果; 19世纪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罗曼·罗兰,英国
22、封建世纪末的历史画卷 23、清末四大暴露小说 24、“鸳鸯蝴蝶派”
2021/1/4
17
2021/1/4
18
2021/1/4
19
2021/1/4
20
2021/1/4
21Biblioteka 25、鲁迅、巴金、闻一多、梁实秋、林语堂 26、王安忆《长恨歌》(小说、话剧、电影) 27、古希腊神话;阿波罗、维纳斯、雅典那、狄奥尼索斯 28、《荷马史诗》、《神曲》;毕达哥拉斯学派与黄金分割 29、《伊索寓言》 30、《一千零一夜》 31、文艺复兴及其代表艺术家、代表作品 3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33、歌德与席勒 34、巴尔扎克、雨果 35、大仲马、小仲马 36、安徒生
2021/1/4
2
诗词创作经历了先秦《诗经》和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建安七子”和陶渊明、唐宋近 体诗如“初唐四杰”、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和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现实主 义诗派、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等的发展;
广播电视艺术学

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第一章、电视艺术的类别依据屏幕上已经涌现的电视艺术作品的客观实际,可以将电视艺术分为五大类。
1、电视文学类——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在屏幕上营造文学的意境,抒发深沉的思想情感,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
其中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等。
2、电视艺术片类——运用电视艺术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兼容其他艺术样式所构成的,着重体现屏幕艺术美的电视艺术作品。
其中包括:电视音乐艺术片、电视舞蹈艺术片、电视风光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民俗艺术片、电视专题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电视文化艺术片等。
3、电视剧艺术类——依据戏剧的构成方式,或电影的时空转换,通过电视的传播媒介,制作方式和艺术手段,独立制作的、充分电视化的屏幕艺术作品。
其中包括: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等。
4、电视综艺类——以文艺演出为基本构成形态,但经过电视技术的二度创作,其总体结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均具有电视艺术独特的审美形态,具有电视艺术形式美的电视文艺节目。
其中包括:电视综艺晚会、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综艺栏目等。
5、电视纪实艺术类——运用自然朴实的手法,真实地报道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结构形态,记录具有原生态的生活内容。
也就是屏幕上的非虚构的艺术形态。
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等。
第二章、电视艺术语言的类别一、画面语言这是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
所谓“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
这其中主要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语言元素。
画面语言由以下语言元素构成(1)构图语言元素:构图是画面的基础,画面是构图的表现形式。
没有构图,也就没有了画面。
艺术硕士基础知识记忆导图30广播电视艺术篇精华知识讲解

第一章概说第一节广播电视的一般概念一、广播电视的性质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大众传播媒介。
是当今人类进行信息变流的重要中介物,以节目为最终产品。
二、广播电视的产生广播是“电声广播”(Radio)的简称。
无线电广播发明于1906年,以加拿大人费森登在美国的一次实验为标志。
1920年lO月,美国威斯汀豪电气公司取得了商业部的营业执照,11月2电视是“电视广播”(Televition)的简称,同时播出声音和图像。
这项技术发明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
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1936年11月2日是电视的诞生日。
1953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
三、中国的广播电视中国的广播事业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
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第一座广播电台。
1927年3月,上海建立新新公司广播电台,被视为中国民营广播电台之始。
1928年8月,国民党官办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始播音。
1940年12月30播音,标志着新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第一座电视台,是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同年9月2中央电视台前身,1978年改)。
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均开始使用卫星传送节目。
第二节广播电视中的文艺节目一、电视中的文艺节目1964年12鸠山”一场,在1965年元旦晚会中播出。
这是电视媒体第一次采用录像方式制作的文艺节目,电视文艺开始以直播和录播两种方式播出,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1974年10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对外宣布彩电播出,我国电视由此进入了彩色时代。
第三节广播电视文艺与广播电视艺术“广播电视文艺”意味着广播电视作为“媒介”所传播的文艺节目;“广播电视艺术”意味着广播电视作为“载体”所具备的艺术个性——包括非文艺节目中同样存在的广播电视的艺术个性。
1998年,“广播电视艺术学”作为新兴学科被列入艺术学学科范畴。
考研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第一章、概说1广播电视文艺和广播电视艺术的区别:广播电视文艺意味着广播电视作为“媒介”所传播的文艺节目。
广播电视艺术意味着广播电视作为“载体”所具备的艺术个性—包括非文艺节目中同样存在的广播电视的艺术个性。
所谓“广播电视的艺术个性”,是广播电视语言、表现手段、艺术技巧的综合体现。
2广播电视作为传媒:以节目为表现形式。
3广播电视“艺术载体”的特性:广播承载声音(包括有声语言);电视承载声音和图象(包括有声语言和文字)。
4广播电视文艺:在广播电视媒体上呈现的文艺形态。
广义理解,在广播电视上传播的一切文艺形态都属于广播电视文艺;狭义理解,专指具有广播电视艺术特征的,或经过广播化、电视化处理加工的文艺节目。
5广播:是“电声广播”的简称。
无线电台发明于1906年,以加拿大人费森登在美国的一次实验为标志。
6世界上第一座正式电台:是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
7电视:是“电视广播”的简称。
发明于20世纪20年代中叶。
8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
9电视的诞生日是:1936年11月2日。
10彩色电视:1953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
11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视台:是1926年10月1日,哈尔宾广播无线电台。
12中国民营广播电台之始:是1927年3月。
13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标志着新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
14我国的第一座电视台:是1958年5月1日开播、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北京电视台。
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均开始使用卫星传送节目。
15我国彩色电视始于:1973年。
16中国广播电视部:成立于1982年5月。
17《综艺大观》、《正大综艺》:1990年推出。
18广播与电视的特性:具有:“传播媒介”和“艺术载体”双重特性。
19传播媒介:有直播和录播两种节目制作方式。
20艺术载体:广播承载声音(包括有声语言);电视承载声音和图象。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艺术要素及艺术技巧1广播电视艺术的“声音要素”:包括:音色、音响、响度。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复习总结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总结知识结构图:电视艺术的概念:电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继承与特性)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电视艺术的基本特性:电视是综合艺术电视艺术的范围各类型作品的概念第二部分:电视类型作品电视剧各类型作品的特点和创作规律电视文学电视文艺视听语言规律第三部分:电视创作规律艺术创作基本规律节目流程第四部分:电视制作基础技术手段广播发展史第五部分: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电视发展史:电视剧、电视文艺、纪录片技术发展对电视艺术创作的影响:数字电视、非线编第六部分:电视生存环境和方式频道专业化、制播分离、纪实频道的生存知识点分析: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一.电视艺术定义⏹张凤铸:电视艺术是博取广纳、自成一体,具有独立品格的新兴艺术。
电视艺术是电视的派生物,主要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
它一方面继承了母体的先天条件——电子技术的先进性给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广泛性、敏捷性和表现手段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借鉴电影、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带来了声画的可溶性和艺术技巧的多样性。
⏹苗棣:根据艺术的常规定义,为使接受者获得审美愉悦而创作(制作)出来的东西是艺术品,这种创作本身就是艺术创作,因此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且比重很大)是艺术作品。
电视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及其表现手段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电视单本剧、系列剧、历史剧、情景喜剧、名著改编、通俗剧、革命题材电视剧、红色经典改编电视散文、电视小说春节晚会、游戏娱乐节目(真人秀、栏目剧)、音乐电视情节与结构、情节与节奏、情节与故事、冲突与情境、内容与形式艺术具有即时传真的特性,是综合艺术、大众艺术。
⏹高鑫: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二.电视艺术基本特性⏹张凤铸:逼真性与假定性统一;兼容性和选择性统一;大社会与小家庭结合。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知识总结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知识总结1. 前言广播电视艺术是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通过电波的传播,将音频和视频信号传送到接收设备。
在广播电视行业中,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一些关键的基础知识,以帮助读者对广播电视艺术有更全面的了解。
2. 广播电视技术2.1 调制与解调在广播电视传输中,信号会经过调制与解调的过程。
调制是将音频或视频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高频信号,解调则是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原始的音频或视频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调频(FM)和调幅(AM),不同的调制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2.2 传输媒介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媒介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
有线传输一般使用电缆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信号传输质量稳定可靠。
无线传输则通过电磁波传输信号,无需通过物理线缆连接设备,适用于移动设备和远程传输。
2.3 声音处理与音效声音处理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声音信号进行增强、修饰或处理的过程。
广播电视中常用的声音处理技术包括均衡器、压缩器、混响等。
音效则是通过声音和效果的组合,产生出各种不同的音乐或声音效果,以增强听众或观众的感官体验。
3. 广播电视编排与导播3.1 编剧与剧本编剧是广播电视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编剧负责创作剧本和分镜脚本。
好的剧本能够吸引观众,引发共鸣,是一部成功作品的基础。
3.2 导播与节目制作导播是指在电视直播或录播过程中负责控制镜头切换、特效和画面转场的工作人员。
导播需要熟悉各种电视技术和设备,能够根据节目内容和主题进行合理的导播。
3.3 广播电视节目分类广播电视节目种类繁多,常见的分类包括新闻节目、综艺节目、电视剧、体育赛事等。
每种节目都有不同的制作流程和要求,理解不同的节目分类能够更好地进行节目制作和编排。
4. 广播电视摄影与摄像4.1 摄影技术广播电视摄影是指使用摄影机进行电视画面的拍摄。
摄影技术包括摄像机的操作技巧、摄影构图等。
合理运用摄影技术,能够给观众呈现出美观、生动的画面。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1.1核心讲义 1.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1核心讲义 2.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3.1核心讲义 3.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1核心讲义 4.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5.1核心讲义 5.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艺术设计的属 性与特征
第2章艺术设计的领 域与分类
第3章中国工艺美术 发展线索
3.1核心讲义 3.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1核心讲义 4.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5.1核心讲义 5.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6.1核心讲义 6.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7.1核心讲义 7.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电影构成的 物质材料和形式要
素
第1章电影基本概 念
第3章电影艺术发 展的历史线索
第4章电影的类 型与体裁
第5章中外电影 名家名作
1.1核心讲义 1.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1核心讲义 2.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3.1核心讲义 3.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1核心讲义 4.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5.1核心讲义 5.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概述
第2章广播电视的艺 术要素及艺术技巧
目录分析
第2章音乐构成的 物质材料和形式要
素
第1章概述
第3章音乐艺术发 展的历史线索
第4章音乐体裁
第5章中外音乐 名家名作
1.1核心讲义 1.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1核心讲义 2.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3.1核心讲义 3.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1核心讲义 4.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国外现代艺术 设计线索
1.1核心讲义 1.2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艺术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汇编

08 年《艺术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汇编音乐编“音乐编”介绍了音乐这一艺术领域的一些基本常识,以《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为基础,并参照若干种音乐知识类的书籍压缩编写而成。
读者可以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以下内容:第一章涉及到音乐的基本概念。
先要了解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同时弄清楚音乐的几种功能。
第二章涉及音乐构成的原理和要素,应该重点掌握其中的第一、二、四节。
第三章叙述音乐发展的历史,第一节要了解中国音乐发展五个历史阶段中产生的主要音乐形式和代表性人物及作品。
第二节则应该掌握五个时期的重要音乐流派和风格。
第四章的第一节重点讲述中国传统音乐的民间音乐和文人音乐,其中又以民间音乐为主,应该掌握民歌的主要歌种,如号子、山歌、小调等;民间歌舞的舞种,如秧歌、花灯、采茶灯以及彝族的阿细跳月等;说唱音乐的主要曲种,如大鼓和弹词以及民间器乐的主要乐种,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
第二节讲述欧洲音乐的主要体裁,应重点掌握一些常见的体裁,如交响曲、奏鸣曲、歌剧、音乐剧、艺术歌曲、协奏曲、室内乐等。
第五章的第一节以介绍作品为重点,应该掌握作品体裁、内容及作者姓名。
第二节需要掌握西方的主要作曲家及书中所重点介绍的代表作。
戏剧编“戏剧编”是有关中外戏剧的最基础的知识。
涉及戏剧史上最重要的戏剧现象、戏剧流派、经典作家作品、重要的理论或创作的概念。
无论是戏剧专业还是非戏剧专业但对其有兴趣的读者,都可以由此入门,或获得对戏剧的最基本的了解,或登堂人室,对戏剧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第一章的第一、二节应重点阅读。
什么是戏剧?戏剧的定义是什么?中国话剧的由来如何? 戏剧有什么功能?这是应入门必知的。
第二章重点阅读第一节“戏剧的特性”、第二节“戏剧冲突,和第三节“戏剧情境”。
这三节分别从戏剧动作、戏剧冲突、戏剧情境三个方面介绍了戏剧的特性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重要的理论概念,也对戏剧史上各时期的重要戏剧创作起了重要作用第三章第一节“剧场性”、第二节“假定性”、第三节“戏剧性”、第四节“综合性” 应重点阅读。
(完整版)广播电视艺术学课程复习提纲及详细答案

广播电视艺术学课程复习提纲及详细答案一、名词解释1、综艺节目充分调动电子技术手段,对各种文艺样式进行二度创作,既保留原有文艺形态的艺术价值,又充分发挥电子创作的特殊艺术功能,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
2、色键色键功能是一种用电子技术方法所完成的特技功能,是一种键控特技效果,其键控信号取自彩色电视信号的色度分量,用来控制一个高速电子开关。
简单来说,就是把图像中一种或几种特定的颜色变成透明以便合成。
大多数准专业和专业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中都有色键功能,好的线性编辑器也会有色键功能。
3、长镜头理论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根据自己的“摄影影像本体论”提出来的和蒙太奇理论相对立的电影理论。
巴赞认为,长镜头表现的时空连续,是保证电影逼真的重要手段。
这种理论对强调影视作品的真实性,有积极意义。
4、ENG答:ENG全称是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电子新闻采集方式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
携带小型、轻便、灵活、机动的摄录设备适合新闻采访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电视新闻采集。
5、蒙太奇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蒙太奇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表现蒙太奇和叙事蒙太奇,其中又可细分为心理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等等。
蒙太奇理论最早由格里菲斯提出,后来的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相继探讨并总结了蒙太奇的规律与理论,形成了蒙太奇学派。
6、电视艺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
7、地球村这一概念是著名传播家麦克卢汉最早提出来的。
他指出,电视和卫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息之间即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地球已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

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编音乐编第1章概述第2章音乐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第3章音乐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第4章音乐体裁第5章中外音乐名家名作第二编戏剧编第1章概述第2章戏剧的特性第3章戏剧的审美特征第4章戏剧的体裁与戏剧创作的基本技巧第5章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第三编戏曲编第1章一种独特的戏剧文化第2章中国戏曲史第3章戏曲声腔剧种第4章戏曲文学第5章戏曲音乐第6章戏曲表演第7章戏曲舞台美术第四编电影编第1章电影基本概念第2章电影构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第3章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第4章电影的类型与体裁第5章中外电影名家名作第五编广播电视艺术编第1章概说第2章广播电视的艺术要素及艺术技巧第3章广播电视文艺的基本类型第4章节目、栏目及作品举要第六编舞蹈编第1章舞蹈的定义第2章舞蹈的起源第3章舞蹈的种类、作品与舞人第4章舞蹈基础知识第七编美术编第1章概述第2章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第3章美术发展的历史线索第4章美术批评与鉴赏第5章中外美术名家名作及风格流派第八编艺术设计编第1章艺术设计的属性与特征第2章艺术设计的领域与分类第3章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线索第4章国外现代艺术设计线索•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旋律[中传2014年研]答:旋律是一种音乐的曲调,它是由各种高低、长短、强弱的乐音按一定的调式和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进行系列。
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音乐的内容、风格以及民族特征等首先由旋律表现出来,旋律是体现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
在旋律进行中存在各种音乐表现因素,但构成旋律也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即曲调线(又称音高线)和节奏。
2现代派戏剧[中传2014年研]答:现代派戏剧又称现代主义戏剧,是指与现实主义戏剧相对立的、以西方各种现代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戏剧流派。
广播电视研究生复试参考书艺术学概论,美学原理,艺术基础

广播电视研究生复试参考书艺术学概论,美
学原理,艺术基础
1概论:
“电视研究生”是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乎可以概括体现传媒艺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艺术学概论,既要研究广播电视艺术形式,又要深入思考传媒艺术理论。
艺术学概论是研究传媒艺术的理论基础,是各种传媒艺术及其相关知识的综合研究,是研究传媒艺术的范畴,包括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活动、艺术教育等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
2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是指人们审美取向和对美的认知,这种审美取向和对美的认知也可以看做是对外来文化影响接受和消化的过程,它既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本土文化中的一些东西,又会使本土文化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传播学里,美学原理也是一个研究由广播电视文化带给人们的审美影响的客观基础,人们掌握了美学原理,就可以避免接受到负面的审美认识和影响,从而促进自身的审美素养提升。
3艺术基础:
艺术基础是指正确理解传媒艺术的历史、理论及其它的学术研究方面的知识,也是广播电视研究生复试考察的一个重要部分。
常见的艺术基础知识包括美学、抽象艺术、媒介艺术、绘画、雕塑、装置艺
术、摄影、表演艺术、文学、电影、电视等。
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准确合理的审美观,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媒艺术,从而有助于推动传播科学的发展。
总之,“广播电视研究生”复试考察其中的艺术学概论、美学原理和艺术基础,从多种方面检验考生对传播学的学术水平,考生在复试中要根据课本知识加以结合,充分把握考试要求,积极准备考试,争取能在复试中拿到理想的成绩。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知识总结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知识总结知识结构图: 电视艺术的概念:电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继承与特性〕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 电视艺术的差不多特性:电视是综合艺术 电视艺术的范畴 各类型作品的概念第二部分:电视类型作品 电视剧各类型作品的特点和创作规律电视文学电视文艺视听语言规律 第三部分:电视创作规律艺术创作差不多规律 节目流程 第四部分:电视制作基础 技术手段 广播进展史 第五部分:广播电视艺术进展史 电视进展史:电视剧、电视文艺、纪录片 技术进展对电视艺术创作的阻碍:数字电视、非线编 第六部分:电视生存环境和方式 频道专业化、制播分离、纪实频道的生存知识点分析:第一部分:电视艺术概念一. 电视艺术定义⏹ 张凤铸:电视艺术是博取广纳、自成一体,具有独立品行的新兴艺术。
电视艺术是电视的派生物,要紧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塑造审美对象〔形象〕的各类文艺节目。
它一方面继承了母体的先天条件——电子技术的先进性给它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广泛性、灵敏性和表现手段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借鉴电影、戏剧、音乐等姐妹艺术,带来了声画的可溶性和艺术技巧的多样性。
⏹ 苗棣:依照艺术的常规定义,为使同意者获得审美愉悦而创作〔制作〕出来的东西是艺术品,这种创作本身确实是艺术创作,因此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且比重专门大〕是艺术作品。
电视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及其表现手段传播方式和同意方式都有自己的专门性质,完全能够被看作是一门专门的艺术。
电视艺术具有即时 的特性,是综合艺术、大众艺术。
⏹ 高鑫: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亮单本剧、系列剧、历史剧、情形喜剧、名著改编、通俗剧、革命题材电视剧、红色经典改编电视散文、电视小说春节晚会、游戏娱乐节目〔真人秀、栏目剧〕、音乐电视情节与结构、情节与节奏、情节与故事、冲突与情境、内容与形式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屏幕艺术形状。
二.电视艺术差不多特性三.张凤铸:逼真性与假定性统一;兼容性和选择性统一;大社会与小家庭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广播电视文艺的基本类型
【考情分析】
本章知识点较系统,主要介绍了广播与电视节目的类型,需要考生掌握广播文艺与电视文艺的节目类型与特点,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节目。
另外具有标志性的时间与事件,例如中国电视剧的诞生等,此类知识常出现在真题中,需要考生特别注意识记。
【考点归纳】
一、广播文艺的节目分类
(一)文学广播
文学广播主要传播和介绍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需要节目编辑精心筛选,需要人进行绘声绘色的再创造,有时还需适当加配音乐、音响,包括若干鲜明地体现广播艺术独立品格的节目和栏目形态,如小说连播(含评书连播)、戏剧和电影录音剪辑(含话剧、歌剧、电影)、广播剧。
(二)音乐广播
广播中的音乐节目主要传播和介绍古今中外的各种音乐作品,节目类型有:欣赏性音乐节目、专题性音乐节目、知识性音乐节目、报道性音乐节目、服务性节目。
(三)戏曲曲艺广播
1.广播中的戏曲曲艺节目
广播中的戏曲曲艺节目主要传播戏曲和曲艺,这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性的传统戏剧和讲唱艺术。
戏曲曲艺广播类型有欣赏性节目,专题性节目,知识性节目,报道性节目,服务性节目,广播戏曲唱段、广播戏歌、戏曲广播剧等。
2.戏曲曲艺的特点
(1)曲艺属于通俗讲唱艺术,与广播艺术有天然的默契;
(2)我国传统曲种数以百计,曲段丰富,与古典文学、民间音乐有密切的联系;
(3)曲艺形式灵活,被称作“文艺尖兵”。
3.戏曲曲艺的发展
1953年成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便以广播曲艺为特长,造就了若干曲艺大师,繁荣了广播曲艺事业。
曲艺节目多为欣赏和专题、晚会,犹以长篇评书和相声最受欢迎。
(四)广播综合文艺节目
广播综合文艺节目,又称“广播综艺节目”,是兼容文学、音乐、戏曲、曲艺等多种文艺形式并由各种文艺节目综合组成的节目,具有多样化的娱乐性、欣赏性、知识性、信息性等特点,分为综合性文艺晚会形式与栏目、节目形式两种。
(五)广播剧
1.含义
广播剧是以广播为媒介、以语言和声音为基本元素的“听的戏剧”。
其既是广播文艺的节目形态,又是戏剧领域的独特品种,主要包括广播短剧、单本剧、系列剧、连续剧;音乐广播剧;戏曲广播剧;广播诗剧;广播报道剧等。
广播剧的出现以1924年1月15日英国伦敦广播电台播出的《危险》(或译《煤矿之中》)为标志。
2.中国广播剧的发展
中国广播剧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起先是直播。
1952年引进磁带录音技术,广播剧转向录音合成,70年代末,广播剧出现立体声广播剧,并逐渐走向兴旺。
3.广播剧的优势
(1)在题材内容上,广播剧注重文学性,出现了“散文化”“诗化”的广播剧;
(2)在时空上,广播剧可以天马行空,灵活跳跃,表现出更大的自由度;
(3)在内心世界的刻画上,广播剧可以表现幻想、梦境、理想、回忆等非具象的心理。
4.广播剧的表现手段
(1)语言,是广播剧的主体,包括解说和剧中人(角色)的语言;
(2)音乐,在广播剧中起到塑造人物、表现情感、渲染气氛、增强艺术效果的作用;
(3)音响,用以表现时空环境,即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以及人物的动作行为。
5.广播剧的艺术特征
广播剧是特殊的听觉艺术;有特殊的接受环境;具有电子化的假定性;受众更具有主动参与性。
二、电视文艺的节目分类
(一)电视文艺节目
1.电视文艺节目的形成
作为视听综合艺术,电视理论上囊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含戏曲)、电影、杂技、魔术、游戏等所有的视听艺术品种。
它们进入电视屏幕,形成电视节目。
2.电视文艺节目的形式
电视文艺节目的形式分为两种:被记录,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固有的艺术形态;作为艺术元素与电视艺术手段相结合,产生新的节目形态,具体如下:
(1)电视文学。
即体现在所有电视作品中的文学因素,包括文学性表现手段。
文学是电视的重要元素。
(2)电视美术。
即体现在电视作品中的美术元素;又指电视记录和播出的美术领域的作品。
美术是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电视音乐。
即体现在电视作品中的音乐因素,以及电视记录和播出的音乐作品。
电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所产生的新的作品形态称“音乐电视(MTV)”。
音乐是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4)电视舞蹈。
即电视所记录和播出的舞蹈作品,以及电视艺术与舞蹈艺术相结合所产生的新的作品形态。
(5)电视戏剧。
即电视记录和播出的舞台戏剧形态。
(6)电视戏曲。
它包括电视戏曲纪录片、电视戏曲艺术片、戏曲电视剧。
(7)电视曲艺、杂技。
即电视记录和播出的曲艺、杂技以及魔术等舞台表演形态。
(8)电视动画。
即用电子技术制作的、在电视中播放的动画形态。
(9)电视文艺晚会。
即舞台文艺晚会的电视化表现,有直播和录播两种方式。
(10)电视综艺节目。
即由音乐、歌舞、小品、戏曲、武术等串联而成的综艺节目。
(11)电视电影。
即按电影方式拍摄、在电视中播放的节目形态。
(二)电视艺术片
电视艺术片是以电视艺术的手段和技巧面对各类题材,包括纪录片、专题片,使之更富有艺术情趣。
广义的“电视艺术片”包括文艺在内的其它片种;狭义的“电视艺术片”专指以电视艺术观念拍摄的文艺作品,与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戏曲等“电视文艺节目”交融。
(三)电视剧
1.含义
电视剧是用蒙太奇思维和视听语言创作的电视戏剧作品。
“电视剧”的概念是中国特有的。
在美国,按戏剧模式拍摄的电视片称“电视戏剧”;按电影模式摄制的电视片称“电视电影”。
在苏联,称之为“电视故事片”。
在日本,称之为“电视小说”。
电视正式诞生之前,
戏剧是电视节目主题,电视诞生之后,歌舞、戏剧、电影成为主体。
2.电视剧与电影的异同
(1)联系:电视剧与电影在艺术语言、艺术手段、艺术技巧方面类同;
(2)区别:电视剧与电影的传播方式不同,电视剧具有家庭收看的随意性。
3.特点
(1)电视剧在题材方面体现为大众文化特征;
(2)政府公共电视台的播出使电视剧更多地体现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功能。
4.中国电视剧的发展
中国电视剧与电视的诞生几乎同步,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直播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由中央广播实验剧团创作演出的话剧《一口菜饼子》。
文革后电视剧逐步进入了发展、成熟、繁荣时期。
5.电视剧类型
(1)以构成样式划分,分为:电视单本剧(相当于“短篇小说”,基本把握在1集至3集)、电视连续剧(相当于“章回小说”和“长篇评书”,情节连贯,基本把握在3集以上)、电视系列剧(分集灵活,人物统一,各集不连贯)、电视戏剧小品、电视短剧。
(2)以风格样式划分,分为戏剧式电视剧、小说式电视剧、散文式电视剧、报道式电视剧、情节性电视剧、纪实性电视剧、歌舞电视剧、音乐电视剧、戏曲电视剧等。
(3)以题材样式划分,分为历史题材电视剧、现代题材电视剧、神话故事题材电视剧、家庭题材电视剧、儿童题材电视剧、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等。
6.室内电视剧的拍摄特点
这是运用电视艺术规律生产的电视剧形态。
长篇室内电视连续剧,已成为完全电视化制作和播出的戏剧样式。
其特点有:室内搭景;多机拍摄;同期录音;现场切换;同步完成。
【专项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电视剧《四世同堂》属于()。
[青岛大学2015年研]
A.原创电视剧
B.名著改编电视剧
C.电视艺术片
D.电视纪录片
【答案】B
【解析】《四世同堂》是北京电视制片厂摄制的28集电视连续剧,根据老舍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1985年10月广播电视部授予《四世同堂》剧组特别奖,标志着中国电视连续剧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2.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是根据()的同名神话小说改编的。
[青岛大学2014年研]
A.吴承恩
B.曹雪芹
C.罗贯中
D.施耐庵
【答案】A
3.()属于电视的“真人秀”节目。
[2013年真题]
A.《大国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