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全部个单元的线索思维导图共18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第⼀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类的代表—北京⼈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

例如:云南、北京、重庆……2、元谋⼈⽣活年代:距今170万年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活⽣产:能够制作⼯具,知道使⽤⽕。

地位:我国境内⽬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类。

⼆、北京⼈的发现⽣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店龙⾻⼭上发现过程:1921—1929---此后发现化⽯意义:为复原特征和⽣活状况提供重要证据。

三、北京⼈的特征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直⽴⾏⾛。

⽣活特征:⼯具、组织、⽤⽕1、能够制造和使⽤打制⽯器。

2、北京⼈过群居⽣活。

3、使⽤天然⽕,能保存⽕种。

★(怎样得到⽕?获得⽤途?⽕的意义?)地位及意义:P5四、⼭顶洞⼈⽣活年代:距今约三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店龙⾻⼭顶部体质特征:具有现代⼈类的特征⽣产⽣活: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具有审美观念三⼆⼆⼆⼀:三个远古⼈类、两个地点、两个⼤河流域、两个社会阶段—群居和⽒族、⼀个时期第2 课原始的农耕⽣活⼀、半坡居民的⽣活1、⽣活年代:距今约六千年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带3、⽣产⽣活:房屋:半地⽳式圆形房屋⽣产⼯具:磨制⽯器、⾻器、⾓器等种植农作物:粟畜牧业:猪、狗等⼿⼯业:彩陶和装饰品、乐器陶埙、纺织、制⾐(⽣活物资来源:打猎、采集、种植、渔业、畜牧等)⼆、河姆渡⼈的⽣活1、⽣活年代:距今约七千年2、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3、⽣产⽣活情况:建筑:A ⼲栏式房屋、 B ⽊构⽔井主要农作物:⽔稻畜牧业:猪、狗、⽔⽜等⼿⼯业:陶器、⽟器、乐器;雕刻技术;天然漆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过程:时间:稻距今约10000年、粟距今约9000~7000 ?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发展变化:⼑耕⽕种到⽾耜等翻⼟⼯具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炎帝联盟时间:四五千年前,中国进⼊部落联盟时期地点:黄河流域背景:部落间攻伐---合并---联盟(⾸领)经过:阪泉之战、涿⿅之战(双⽅、过程、结果)影响:炎黄部落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海内外的华⼈也以“炎黄⼦孙”⾃称。

初中历史所有章节思维导图大全(pdf)

初中历史所有章节思维导图大全(pdf)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372172546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4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5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6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7
三好网教学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三好网教学管理中心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
亚洲:日本大化改新、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西欧:等级制度、罗马教廷、城市兴起
传播
暴力冲突、和平交往
发展
文字、宗教、科技、文学、建筑
12
第十三单元 世界历史步入近代
制度
步 酝酿 入 近 代 制度
确立
资本 主义 时代 曙光
早期 资产 阶级 革命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
经济动力:新航路的开辟
钢铁长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
外交成就
中国重返联合国
走向世界
中日、中美正式建交
上海APEC会议

“两弹一星”

籼型杂交水稻

科学技术
“863计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

教育事业
高等教育发展
科教兴国
文学艺术
文学 艺术繁荣
百花齐放
体育事业
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 竞技体育提高
南昌起义 秋收起 义 井冈山会师 长征
中国丧失大片领土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中国 抗战
西安事变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国共再次合作 实行全民族抗战
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
日 本 无 条 件 投 降
重庆谈判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 (爆发)
双十协定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转战 陕北 (防御)
挺进大 别山 (进攻)
近代教育的发端
济 的

文学艺术成就

2021/10/10
8
第九单元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筹备
第一届政协会议 开国大典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的线索思维导图(共18张PPT)初中教育精选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的线索思维导图(共18张PPT)初中教育精选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远古居民
农耕文明
华夏之祖
早期国家
变革时代






山 顶 洞 人
河 姆 渡 原 始 农 耕
半 坡 原 始 农 耕
人 文 初 祖 黄 帝
商 周 尧 夏 舜 禹 世袭制 的 分封制 禅 让
春 秋 五 霸
战 国 七 雄
商 鞅 变 法
生产力的发展
1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及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废分封立郡县 汉:颁布推恩令 秦:统一货币、度量衡 政 治 经 济 思 想 文 化 军 事
中 共 成 立
日本 侵华
创建黄埔军校进 行北伐战争 九一事变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西安事变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南昌起义 秋收起 义 井冈山会师 长征 中国丧失大片领土 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国共再次合作 实行全民族抗战
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 日 本 无 条 件 投 降
抗日 战争
中国 抗战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转战 陕北
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挺进大 别山
解放 战争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
三大 战役
(爆发)
(防御)
(进攻)
(决战) (胜利)
7
渡江 战役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及科技与思想文化
近 代 经 济 和 社 会 生 活 及 科 技 与 思 想 文 化
实业家张謇 近代经济
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交通通讯工具出现
邓 小 平 理 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港澳回归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祖国统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第1课中国最早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人类
第4课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百家争鸣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大一统王朝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6课三国鼎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9课北魏统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的线索思维导图(共18张PPT)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的线索思维导图(共18张PPT)

罪恶的“三角贸易” “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英国的宪章运动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国际 工人运动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的建立


美国南北战争

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
日本明治维新
第十五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与近代科技文化
电力广
泛应用


迈入电

气时代
工 业 革



科技著作
《齐民要术》《水经注》《天工开物》
化 繁

古代思想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文学艺术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书法绘画雕塑
史学巨著
《史记》《资治通鉴》
第六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及近代化的探索
鸦片战争
西
第二次鸦

片战争

英俄侵略

新疆


甲午中日

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制度
步 酝酿 入 近 代 制度
确立
资本 主义 时代 曙光
早期 资产 阶级 革命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
经济动力:新航路的开辟
英国
工 业
生产力大 大提高
美国

法国

社会面貌
发生变化
第十四单元世界近代的殖民侵略与人民抗争及国际共运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斯大林: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斯大林模式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线索思维导图,把握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线索思维导图,把握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线索思维导图,把握整体结构,使知
识条理化
初中历史全部18个单元的线索思维导图
初中阶段学习的历史,涉及的都是粗线条的知识,每课的内容也不多,学起来应该很容易。

可是,部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总是感觉枯燥,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学着学着就失去了兴趣,最后也就放弃了这门学科,实在可惜!
学习历史,要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纵观历年中考试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识,如果我们理清了线索,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考试时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部分孩子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觉得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所以就会感到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历史是从古至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系统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