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

合集下载

满意与期待 北京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状况调研

满意与期待 北京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状况调研

34 ;探索哉翼韻满意与期待:北京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状况调研①杨德军 王禹苏 余发碧(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6 )摘要 基于对北京市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发现,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展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供给多元化明显;学生和家长对研学旅行课程满意度较高,但导师角色不能满足家长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方式上存在感受偏差。

为进一步推进研学旅行课程有效实施,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健全研学旅行课程运行机制,加强精细化课程管理,引导学校完善行前、行后课程建设等。

关键词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课程;研学导师;感受偏差;研学手册;风险防范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2-2384 (2021 ) 02-0034-04(*43木刊二绝码〉2012年,教育部在安徽、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启动了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试点。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 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倡导和规范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课程。

依此,各地根据 实际,相继出台区域性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将研学旅行课程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当前,我国中小学研 学旅行课程开展得怎么样?呈现了什么样的特点,又反 馈出哪些问题?2020年下半年,我们借助网络调查工具"问巻星”,对北京市小初高三个学段的学生、学校教师、家长 三类群体开展了定向调查,了解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供给与实施状况,为研学旅行课程的发展,尤其是学校特 色实践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调查结果:研学旅行课程供给多元,学生和 家长满意度较高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共回收问卷52906份,最终有效数据41808份,其中学生问卷18475份、学校教师问卷 1608份、家长问卷21725份,总体有效率79.02%0经样本代表性分析得出,学校和学生样本数据在区域上的代表性较好,在学段上的代表性与总体稍有差距。

调查区域的划分以北京的四大功能区为标准,分别为首都功能 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

融合教育中的特殊儿童和他们的阳光伙伴——以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阳光伙伴课程为例

融合教育中的特殊儿童和他们的阳光伙伴——以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阳光伙伴课程为例

责任编辑:顾明珠赵华丽/xdtsjy(融合教育中的特殊儿童和他们的阳光伙伴—以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阳光伙伴课程为例刘丽君王秀琴【摘要】随着融合教育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

同伴作为儿童成 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在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普通学校可实施阳光伙伴课 程,让同伴成为特殊儿童的帮助者、保护者、模仿对象、指导者和监管者,让特殊儿童成为他人生命的丰富者、催化者和升华者,实现普特双赢。

【关键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阳光伙伴【中图分类号】G760近年来,随着融合教育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 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小学随班就读。

儿童在学校 系统中除了与教师进行交流外,更多地是与同学 进行交往,正如布朗芬布伦纳教授提出的“生态系 统理论”所强调的,同伴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有时候甚至扮演着成人所不及的重要角色。

为了 更好地帮助普特儿童成长,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 学实施了阳光伙伴课程。

每当一个特殊儿童进入 学校,学校资源教师就会和班主任一起为其挑选 1一2名同学作为阳光伙伴。

阳光伙伴大都为普通 儿童,有时也可能是特殊儿童,他们通过统一培训 后,在教师指导下,与特殊儿童共同学习、共同发 ,普特 。

一、阳光伙伴是特殊儿童的帮助者和保护者特殊儿童在学校 生 人 交往等各种各样的挑战。

由于班额、时间、精力等各方面的限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也有关照不到的时候,阳光伙伴就成了特殊儿童校园学习生活的帮助者。

【案例】小唐是一名唐氏综合征儿童,动作发展水平较 低、生活自理能力较弱。

在合唱团里,教师安排了热 心、聪慧的小文做他的阳光伙伴。

小文经常提醒小 唐什么时候开始唱、什么时候结束练习,并帮助他 整理合唱团的资料。

外,长 学面的因素,特殊儿童有时候会受到欺负、歧视。

阳光 伙伴总能在第一时间给予特殊儿童必要的帮助和 保护,并向老师报告相关情况,使相关问题行为及 时得到纠正,做出问题行为的儿童得到批评教育。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研究”子课题申报指南一、课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本课题的课题名称为“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CA190327),这是一项以“人的智慧成长”为导向,运用智能技术推动中小学实验教学环境(空间与装备)、课程、资源、方式、管理与评价智慧转型,着力构建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治理新模式,集政策与标准研究、理论研究、实践与行动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1、研究内容本研究在实践研究方面涵盖线上研究与线下研究两部分。

线下研究主要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相关智能技术的基础实验室(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功能教室、创新实验室(中心)、综合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升级改造的设计研究;智能化实验室及学科功能教室的装备标准和规范研究;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实验教学行动研究,促进学校、教师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以实践推动智能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智能技术驱动的课堂革命,规范、引领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的创新发展、重构学校实验教学保障条件。

线上主要围绕实验教学课程与教学资源系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操作与教学测评系统、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构建开放式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并开展学科智能实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创新实验教学环境构建、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实验教学行为实时采集、实验教学数据分级管理、实验教学精准实施与测评、实验环境智能控制等目标,为现代化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标准引领、理论参考、方案支撑、资源保障和实践依据。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构实验教学理论、学习环境装备理论、智能实验教学环境标准、智能实验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服务供给方式、智能实验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治理新模式等。

2、研究目的研究融合新的学与教理论,按照系统工程思路,提出以线下智能实验教学环境建设和线上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资源、管理与评价的开放式智能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建立一种能感知实验与实践教学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自动记录实验与实践教学过程和评测教学成果,提供合适的课程、资源与便利的互动探究工具,为学生、教师提供差异化的教学支持和按需服务,重视师生与生生互动、动手参与、体验、探究、实验、实践,开展面向真实情境、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实验教学实践与行动研究,动态建构、吸纳生成性资源;构建实验教学理论、智能实验室标准与规范、实验课程与教学资源、以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为特点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技术、数据的跨组织建设与共享、管理与评价融为一体的中小学智能实验教学系统,改变实验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生态,为面向智能化社会的中小学实验教学方式、教学服务供给方式以及治理新模式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框架。

学习进阶理论下小学科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简单电路》单元为例

学习进阶理论下小学科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简单电路》单元为例

有跟课程相关的前知。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学习进阶的起点,然后根据潜在发展区,设
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 计和开展有效教学,修正或完善学生原有潜概
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 念,帮助 学 生 实 现 从 “ 此 岸 ” ( 前 概 念 ) 到 “ 彼
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在单元教学 岸”(科学概念)的摘果子过程。 一般可以采取
课程教法
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对应哪些科学概念。 然后
梳理对应科学概念,整合形成新的大单元知识
体系,建立新的进阶探究活动框架。
苏教版(2017)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简单
电路》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路学习最集中的
一部分,内容包括“ 点亮小灯泡”、“ 导体和绝
缘体”、“ 电路暗箱” 、“ 生活中的电” 四 课,围
“电”主题是小学科学“物质世界” 的内容 之一,主要通过观察和研究简单电路现象,从能 量的角度引导 学生理 解 电 的 一 些 表 现 形 式。 “课程标准” 中中年段的课程目标提出,“ 电可 以在特定物质中流动,电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一种能源”。 通过梳理后,我们知道能量 是整个《简单电路》 单元的上位概念,而整个单 元的核心概念应是“ 电流” ( 如图 1)。 “ 电流” 这一核心概念贯穿于整个单元,并且衍生出电 源、电路、闭合回路、导体、绝缘体等相关的具体 概念和一般概念。 基于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 抓主“电流”这个单元核心概念,就可以进行单 元进阶探究活动设计。
更加直接、有效 的 途 径,更 能 体 现 信 息 技 术 课 程对核心素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赵军等. 计算思维与算法入门[M]. 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9( 1) .

北京开放大学大数据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

北京开放大学大数据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

北京开放大学大数据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摘要:“互联网+”给教育领域开放大学转型发展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不仅有海量学习资源,还产生了大量的行为数据。

如何全面采集教与学全过程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实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北京开放大学大数据分析平台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教学实践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分析、预测,实现了数字北开、招生毕业、学情看板、学情预警学情分析五大功能,为教育决策者制定决策方案提供支持、为教师改善教学活动给予指导,并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计划。

因此,对教育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大数据分析;平台;设计框架;应用一、引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近几年同步实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积极推进‘互联网+’”和“促进大数据发展”两大行动计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之而形成的“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态势和教育大数据开发应用的新探索,成为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鲜明特征。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不仅是资源的汇集和联通,更重要的是海量的教育数据。

这对于教育管理、研究、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领域学习分析迅速发展。

学习分析技术既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

也是互联网加教育的主要推动力量。

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学习分析技术可以分析具体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的发生机制,并基于分析结果为每位学生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更好的满足学生自适应学习的需求。

从教师和管理者角度,学习分析技术可以为课程和机构的评估提供客观依据,使教学的评价更加全面、系统、深入,更让教师为学生的个性化的教学干预提供了更有力的协助。

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学习分析技术是研究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在线学习过程和实际效果的便捷工具。

二、大数据分析平台设计思路与架构1设计思路北京开放大学根据远程开放教育的特性,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将“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列为一项重要工程,提出要充分运用成熟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数据互通平台,打造一站式的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可靠服务系统。

借鉴TAFE模式,构建职业教育统一课程体系

借鉴TAFE模式,构建职业教育统一课程体系

Further Education)的简称,该课程模式注重培养学员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方式灵活、机动性强。

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对TAFE的研究还处在独立分散状态,不利于推广实施,本文建议由统一的机构或者部门制定出统一的课程模块、标准、评价方式,结合我国国情,系统地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构建,以改变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缺少组合灵活度、不能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要求的变化而随时变化的缺点。

关键词:TAFE模式;职业教育;统一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0)18-0138-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0.18.065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TAFE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技术和继续教育)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通过ISO9001认证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员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培训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其课程设置围绕社会、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培养人的实用技能为主,是CBE 模式(CBE,即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主要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它是以执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双元制”模式和MES模式(MES即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的内在统一和应用,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全国教育创新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分类及选题参

全国教育创新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分类及选题参

全国教育创新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分类及选题参考一、理论问题1. 新职业培训的内涵及价值的研究2. 以家庭治理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研究3. 商业教练与业绩提升的实践研究二、基础教育发展7. 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新思考新研究8. 对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9. 教育质量的多样化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三、德育10. 关于创新德育形式的研究11. 政治思想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12.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意识的实践研究13. 学习雷锋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14. 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研究15. 网瘾、禁毒、早恋、少年犯罪……单个德育目标的教育实践研究四、各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教材开发16. 各科新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17. 各科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18. 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19. 读书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20. 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21. 新职业培训课程及教材开发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22. 新职业培养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的研究23. 新职业培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设计24. 新职业培训课题实施学分制的研究25. 职业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26. 职业能力评价模式研究27.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研究与实践28. 教师职业能力测评研究29. 幼儿园园长职业能力测评研究30.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共建与方法研究31. 企业员工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职业经理人职业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职业能力测评系统设计与开发 职业能力测评认证体系研究32. 传统儿童游戏、地方或民族体育项目的搜集整理及利用33. 改革音乐、美术教学适应全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动研究五、素质教育34.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35. “突出才能学生”培养系列问题研究36. 特长生的培养方法、途径的研究37. 学生自立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研究38. 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研究39. 开展“琴棋书画”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广泛意趣的研究40. 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减负的方法途径的研究41. 高中生发明创造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42. 高中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六、校管理及文化、制度建设43. 依法治校、实现学校规范化管理的研究44. 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45. 优秀校长治校个案及治校规律的研究46.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研究47. 学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48.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校数字化管理的研究49. 发掘“国学”精华,促进人文和民族精神发展的研究50. 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校园文化的研究51. 发掘优秀校友成长史,积淀丰富校园文化基础的研究52. 校风、校训及特色校园文化研究53. 开展社团活动以丰富学校文化生活的研究七、师资队伍建设54. 学校师德教育培养的内容、方法和常规管理的实践研究55.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建设研究56. 教师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研究57. 学校教师常规性学习的规划、内容、方法制度及组织形式的实践研究58. 县域内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立的实践研究59. 县域内教师流动的有关政策、制度的实践研究60. 教师某单项教育技术和能力培训的实践研究61. 教师校本培训内容、方法途径的实践研究62. 教师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政策落实问题的实践研究63. 制定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考核聘任办法的实验研究64. 制定鼓励终身从教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实践研究65. 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的实践研究66. 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实践研究67. 制定班主任工作手册,规范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研究68. 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研究八、教育心理69. 当前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70. 当前教师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71. 教师(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预防、治疗的实践研究72. 优秀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的实践研究73. 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74.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看待别人实践研究75. 引导学生自我疏导心结的实践研究76.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77.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案例的建设研究78. 节点(开学、挫折和成功、考试、放假等)期心理问题及其预防九、考核与评价改革79. 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80.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81. 教师评价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研究82. 学生评价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研究83. 注重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84. 注重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实践研究85. 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应用86. 各学科知识能力考核评价内容方法的创新研究十、信息技术与网络87. 学校信息技术与网络软硬件建设的实践与研究88. 网络管理的实践研究89. 开展健康网络文化活动的行动研究90. 家校沟通的网络信息渠道建设的实验研究91. 建立网路自学平台的实验研究92.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93. 利用校网开展教辅和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94. 利用网络开展学校民主管理和信息交流的实验研究95. 教师信息技术更新的常规培训机制建设的实践96.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考核评价数字化的实践研究 十一、农村教育97. 解决农村教师缺乏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政策措施研究98. 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99. 农村学校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100. 代课教师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途径研究 101. 各地农村解决留守生教育问题基本经验的总结和研究 102. 农村学校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实践研究103. 农村学校网络化和远程教育的实践研究104. 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十二、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105. 开展多样性的家庭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106. 开发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 107. 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108. 学校社会合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109. 建立各类社会教育、实践基地促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十三、学前教育110. 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 111. 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 112. 家长育儿知识手册的研究与编写113. 幼儿家长育子知识的培训内容、方法途经研究114. 地方院校幼教专业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115. 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116. 幼儿教师的校本培训问题研究117. 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118. 家、园共育活动的创新研究119.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培育方法研究120. 发掘地方文化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 121.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122. 学习引进多种先进教育模式、方法促进本园幼教发展 123. 引导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促进身心发展 124. 幼儿早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125. 幼儿早期观察感知能力的培养研究126. 幼儿团结互助和利他精神的培养研究127. 设计丰富多样的体音美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研究 128. 教具、玩具的开发研制与环境布置的研究129. 特色园本教材的开发研究130.幼儿文化礼仪教育的研究131.幼儿法纪安全教育的研究十四、职业教育(中等、高等、成人)132. 根据需求变化开展新职业技能认证培训的实践研究 133.以新职业培训推动服务产业升级的实践研究134. 建立应对社会经济变化快速调整专业设置的实践研究 135. 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研究136. 建立以家庭治理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实践研究 137. 适应就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 138. 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基本形态的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139. 学校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的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140.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141. 教师双来源(生产一线、毕业生)、互渗透提高的实践研究142. 建立社会实训基地的政策、策略、方法、途径的实践研究143. 校内专项实训基地的设计与建设的实践研究144. 教具、实验器具设备建设(购置、设计与自制等)的实践研究145. 提高学校职教综合基础能力的实践研究146. 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技能练兵的实践研究147. 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研究148. 普通高中增加适应当地的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149. 技术工人培养模式的研究150. 校企结合,教育就业一条龙的实践研究151. 提高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的实践研究十五、体育、卫生、艺术152. 借鉴传统优秀教育思想为学校体育现代化服务153. 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发展研究154.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方法、内容的研究 155. 开发电子竞技课程,打造特色体育实训项目的研究 156. 培养体育锻炼良好习惯的内容、养成方法和途径的研究157. 开展“琴棋书画”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广泛意趣的研究158. 构建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159. 关于构建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继续教育服务平台的研究160. 努力提高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研究 161. 促进体育(音乐、美术)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研究 162. 现代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创新发展的研究163. 体育(音乐、美术)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 164. 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法、途径的研究 165.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166. 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的研究167. 学生营养教育和营养餐管理的研究168. 学生个体体质健康状况的评估标准研究169. 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 179.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等)在文艺与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80. 研制开发符合时代特点,适合当地实际的新型体育器材教具的应用研究注:申报学校自由选题,也可另立研究题目,对获准立项没有影响。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路径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路径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路径作者:姚圣卓王传涛田洪森来源:《教育与职业(上)》2020年第07期[摘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目前由于很多应用型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数量严重不足、专业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缓慢。

因此,加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应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贯穿于专业教学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培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考核激励机制,构建来源广泛的兼职教师队伍。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作者简介]姚圣卓(1972-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建筑大学机电学院,讲师,博士;王传涛(1981- ),男,湖北天门人,北京建筑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田洪森(1964- ),男,山东日照人,北京建筑大学机电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

(北京 100044)[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北京建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以赛促创’”模式下的‘双创’人才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Y1840)、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面向新工科的车辆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课题编号:CDDB19168,课题主持人:王传涛)和2018年北京建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项目编号:Y18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3-0069-06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基础教育课业改革与小研究生创新学习实验》课题指南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2017修订版《基础教育课业改革与小研究生创新学习实验》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FHB160516,主持人:张延华,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其核心理念与终极目标在于:通过课题实验的精准引领和系统研究,深度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传教式教学向学生研修性学习的根本转变,进而实现学科教学质量以至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课题是研究的开端,是研究的方向所指;成果是研究的终端,是研究的质量所在。

课题的确立必须高度关注实践过程和成果目标双重考量。

立项选题,也是对课题本身加以研究的过程。

(1)课题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现状如何?自己有什么理论依据、经验基础和研究条件?(2)准备从什么角度入手开始研究?具体研究问题的哪些方面?重点在什么地方寻求突破?(3)在怎样的范围内以哪些人为对象进行这些研究?采取怎样的方式和方法、通过什么途径展开研究?(4)研究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数据资料?通过什么方式和采用什么工具加以取得?数据资料进行怎样的统计分析和技术处理?(5)研究结果和结论通过什么方式来呈现?获得的理性认识和提取的新鲜经验以怎样的载体加以宣示?等等。

通过对课题本身的研判和设想,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选题和草率申报,而且有助于立项后的论证开题和实施方案乃至研究成果的前期设计,在一定的程度上为后续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质量保证。

限于题量,“指南”所列课题,除个别特色题目外,均未对学科领域进行细化。

申报者可根据自身岗位工作实际,选择相应的课题层次,根据需要进行技术处理和适当变通。

组织实验区的区域专项课题应侧重遵循区域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立足于对区域共性问题的研究,形成主攻和主导课题,不宜降落在单一学科领域;学科系列的区域专项课题应注重从学科课程与教学以及学生作业改革的角度,对域内的课改深化和教学实践形成强势引领;学科组、工作室等团队专项课题,应该集中团队骨干集体的教育智慧,致力于学科整体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定型;教师个人专项课题,应该基于自身的学科教学专长,着眼于相对微观的策略创新和方法集成,形成特定的运行模式或操作模块,用以支持学科体系建构和理念建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

中国⾼等教育学会⾼等教育科学研究⼗三五规划课题2018附件:中国⾼等教育学会⾼等教育科学研究“⼗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度实验室管理专项课题拟⽴项名单序号课题名称申报⼈申报单位拟⽴项类别1新形势下⾼校实验室⼯作规程的研究与制订刘克新北京⼤学重⼤课题2提⾼⾼校⼤型仪器设备共享效率的研究黄开胜清华⼤学重⼤课题3⾼校实验室安全形势研究”暨《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报告2018》冯建跃浙江⼤学重⼤课题4双⼀流建设背景下实验技术队伍规模和结构设计⽅案研究杨树国清华⼤学重点课题5新形势下⾼校冶⾦⼯程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现状及对策研究尤静林上海⼤学重点课题6⾼校化学试剂库标准化建设与信息化管理研究姜周曙杭州电⼦科技⼤学重点课题7⾼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与建设赵建新江南⼤学重点课题8长三⾓区域⾼校⼤型仪器资源开放共享及实践研究⾦承钰上海交通⼤学重点课题9⾼校⼤型仪器设备实体化平台改⾰探索与实践朱臻西安交通⼤学重点课题10地⽅院校实验室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控制机制研究王益民天津中医药⼤学重点课题11双创⼈才培养机制下⽂科类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章牧暨南⼤学重点课题12⾼等院校实验技术⼈员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实证研究——以江西⾼校为例张继河江西农业⼤学⼀般课题13⾼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路径及保障机制研究陈浪城⼴东⼯业⼤学⼀般课题14实验室安全管理评价及决策⽀持信息化体系构建李印川西南交通⼤学⼀般课题15⾯向本科实验实践教学综合信息化管理系统周积壮烟台⼤学⼀般课题16医学院校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信息化的构建与实践曹蓓南⽅医科⼤学⼀般课题17基于⽹络荐购和情景感知的经管实验资源建设策略与机制研究刘琴西南⽯油⼤学⼀般课题18基于信息共享的⾼等院校仪器设备全⽣命周期管理研究朱霞桂林电⼦科技⼤学⼀般课题19⾼校⼤型仪器设备社会化服务创新模式研究⾦仁东北京科技⼤学⼀般课题20⼤数据计算⽀持下的⼤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机制研究与实践张龙钊暨南⼤学⼀般课题21新⼯科模式下⾼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研究施⾦鸿⼴东技术师范学院⼀般课题22新⼯科⼈才培养模式下⾼校实验室管理模式调研与探索焦敏中国⼈民⼤学⼀般课题23基于PDCA模式的地⽅⾼校实验室建设项⽬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赵宏伟⼤连⼤学⼀般课题24⾼校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及运⾏评价研究李霞上海交通⼤学⼀般课题25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课程在线开放与管理⽑兴宇集美⼤学⼀般课题26应⽤型⾼等院校实验教学发展现状调查与改⾰研究孟凡欣吉林⼤学珠海学院⼀般课题27地⽅、⾏业特⾊⾼校⼀流建设转型期实验教学改⾰路径与实证那威北京建筑⼤学⼀般课题28海军战现场急救模拟教学的信息化条件建设研究李莉中国⼈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学⼀般课题29⾼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四仿真”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李凌寒宣城职业技术学院⼀般课题30⾼职院校化⼯类实训基地安全与环保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KPI关键绩效指标法为例申奕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般课题31⾼等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杜⽂意江苏师范⼤学⼀般课题。

软体仿生机器鱼“打卡”万米深海

软体仿生机器鱼“打卡”万米深海

走近科学设单位面积金属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电子数为n .根据电流微观表达式定义I =n a b e .考虑金属片上很小的面积ΔS ,对Δt 时间内射到ΔS 上的电子,根据动量定理有-p ΔS Δt =0-n ΔS Δt m v 0.单位时间内射到金属片上电子的动能E k 0=n a b 12m v 20,单位长度导线单位时间内出射电子的总动能E =E k 0a b 2πR =πe R a bp 2m I.本题最核心的地方是学生通过题给情境,在脑海中建立起长直导线中电子沿径向辐射的物理模型,同时要具有电子数通量的概念和思想.充分利用电流的定义和金属片上压强产生的原因和机制.以打在金属片上的自由电子为研究对象,结合牛顿第三定律转化为对金属片的作用力.进一步分析和建立半径不同的各金属圆柱面单位时间接收的电子数,在长直细金属导线单位时间射出的电子数相等的基础上,推导出单位长度导线单位时间内出射电子的总动能.纵观近年北京高考物理压轴题考查思路和方式,旨在探寻物理学科现象背后的本质,追求科学思维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本质.而物理本质主要体现在如何从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和能量的观念去解释宏观的物理现象.从相互作用的角度去研究,对研究对象微观粒子列动量定理方程;从能量的角度去研究,对研究对象列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方程.其核心的研究步骤为:1)选择研究对象,一般为微观粒子(电子㊁光子㊁空气分子等);2)选择研究过程,一般为稳定㊁连续的状态,没有明确的过程,因此需要以任意Δt 时间段作为研究过程;3)根据物理规律列式,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利用动量定理和功能关系列式;4)通过牛顿第三定律,微观粒子受力情况转化为微观粒子对宏观物体作用力.同学们在以后处理类似的问题时,可以按照这种思维过程去建立微观粒子碰撞模型或微观粒子的运动模型,来逐步深入研究问题,探寻物理学科的科学本质.(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 十三五 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 中学物理创新性自制实验与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课题批准号:C D D B 18169)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1.北京景山学校2.北京景山学校京西实验学校3.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Җ㊀北京㊀杨艳霞㊀㊀2021年3月4日,浙大教授李铁风团队通过对相关生物的研究,成功研制出不需要耐压外壳的环境自适应仿生软体智能机器鱼.该机器鱼成功潜入马里亚纳海沟的10900米深处并实现在海底自主游动,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智能软体机器人在深海中畅游.图1㊀中国 机器鱼 和为它提供灵感的 狮子鱼生物仿生,简而言之就是 偷师大自然 .经历了长时间的优胜劣汰,生物进化出了极其完善的宏观和微观结构,使它们不仅具有惊人的自适应能力,还具有自愈合能力.许多生物甚至还具有一些特异的本领和能力,如接收和传递信息㊁能量转化㊁承受极高或极低的温度或压力等.这激发了人们对生物生存机理探索的热情.通过对生存在特定环境或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进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特性或功能性原理,可以设计出与生物智能特征相类似的多种功能性材料.海豚作为海洋中长距离游泳之冠,每小时可游动几十千米,并且能持续很长时间.研究发现多数海豚体型圆润㊁流畅,皮肤结构特别.海豚皮肤的表皮极薄且具有弹性,真皮表面有诸多突起,液体充满在这些突起之间.这样的皮肤结构可以有效减少水流涡旋的影响,使得海豚的游速可以达到很大.通过模仿海豚特殊的皮肤结构特点,人们用弹性极好的有机材料制成潜水艇(鱼雷)的外壳(如图2所示),有了这层人造仿生皮肤 的保护,潜水艇航行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航速提高了很多.我们知道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海洋55走近科学图2㊀潜艇发射和海洋底部有丰富的矿产和生物,吸引科学家对这个领域探索的热情,但是因为海底极端的环境条件,需要经过特殊的技术设置才有可能使探测器潜入海底进行勘测考查,成本相当之高,因此人们对深海的了解极少.作为目前已勘探到的海洋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完全黑暗,温度极低,水压极大,有众多的未知因素,有 地球第四极 之称.但是研究发现,在深度区域为6000米到11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生存着数百个物种生物,而深海狮子鱼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这激起了人们对这种特殊生物研究的热情.由于长期生存在黑暗的海底,深海狮子鱼与视觉相关的基因和与皮肤色素相关的基因大量丢失,导致其失去视觉,不再反射可见光,通体透明,而且形态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深海中极高的压力环境对骨骼会有致命的影响,而深海狮子鱼没有坚硬的外壳,依旧可以承受近百兆帕的压力,在深海中灵活游动.我们知道深潜器在深度为3000米到11000米的深海中探索时,即使有刚性外壳的保护,仍然可能会承受不住极端环境,结构被损坏.那么狮子鱼柔软的身体为何可以承受住巨压呢?我们是否可以借鉴狮子鱼独特的结构和生理特征,研制出无需耐压外壳的自适应生物仿生器呢?研究发现,狮子鱼具有独特的结构,其骨骼在凝胶状的柔软身体中呈细碎状分布,这有利于狮子鱼在高压的环境中生存.受深海狮子鱼奇特构造启发,研究团队通过模仿狮子鱼的头部骨骼分散融合在软组织中的特点,巧妙地选用质地软㊁韧性高的透明状硅胶来塑造机器鱼的骨架,使功能性的电子器件尽可能最大程度分散于软硅胶机身中,以减少元器件之间的剪切应力.通过这样巧妙设计出的仿生机器鱼,即使没有耐压金属外壳的保护,也能够承受住极高的静水压.克服了深海极高的压力问题,如何让机器鱼在水中游动起来呢?如图3所示,仿生鱼有两个像翅膀一样能够拍动的侧鳍,通过在机器鱼身上设置 人工肌肉 可以驱动这对 翅膀 .用在机器鱼身上的 人工肌肉 使用的是在电压刺激下能够产生形变的介电弹性材料.当机器鱼中产生电信号时,弹性体的高分子薄膜就会产生如肌肉般的张弛形变.机器鱼身上的这种 人工肌肉 克服了高分子材料在低温和高压时电驱动能力衰减的问题. 人工肌肉 是依靠电来驱动的,因此需要正极和负极,一般是在机器鱼的正反面各涂上一层,外层是负极,内层是正极.但是我们知道人工机器鱼是软的,电极有一定的硬度,会影响 人工肌肉 的灵活性.而海水具有弱电性,利用 人工肌肉 周围的海水作为负极,既没有束缚,又可以牢固贴合.依靠机器鱼自带的电源在 人工肌肉 内外两侧产生电势差,从而使得两个侧鳍产生舒张或收缩形变,引起 翅膀上下拍动,推动机器鱼在深海中游动.图3㊀机器鱼深海海试通过模仿深海狮子鱼独特的身体结构特点,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团队最终设计的仿生鱼重量大约为150g ,约一张A 4纸大小,身姿轻柔灵动,机动性能比传统深海潜行器更好,能承受住的压力高达1100个大气压.该款机器鱼随深海着陆器潜入10900米海底后,在2500毫安的锂电池驱动下,可以按照预定指令来拍动侧鳍,扑翼运动时间可达45分钟.相比传统的深潜器需要以高强度高韧性的合金材料为 硬核 ,并辅以先进的焊接和设计工艺,才能承受得住万米海底极高的压力.我国自主研制的这款软体仿生智能机器鱼首次采用以柔克刚的方法,在不需要耐压外壳的情况下,可以适应深海极端的环境,潜入万米深海并在海底自主畅游.而且这款轻柔新型仿生鱼成本要比传统深潜器低很多,大大降低了深海探测的成本和难度,首次实现深海探测机器人的柔性化㊁小型化和智能化,促进了柔性智能设备走向深海作业.(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中学)65。

课题立项审批表格

课题立项审批表格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教龄
学历
专业
学科
电话
单位
邮箱
地址
研究设想(1000字以内)
申报单位
意见
2020年月日(盖章)
市、县(区)教科所
意见
2020年月日(盖章)
省课题组
立项审批意见
2020年月日(盖章)
总课题组验收意见
20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月日(盖章)
备注
备注
【注】:此表可根据需要自行填页。左侧装订,一式2份。
【附件1:课题申报·审批书】课题编号: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
《青少年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深化研究》
教师小课题立项
申报·审批书
(2020-2021年度)
总课题名称
小课题名称
主持人
主持人单位(公章)
填表日期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
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中心制
2020年9月
主持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

附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度体育专项课题拟立项名单序号课题名称申报人申报单位拟立项类别1民国学校体育史研究李凤梅郑州大学重大2我国大学生运动伤害及风险防控现状研究闫振龙西安交通大学重点3有氧体能影响大学生认知神经功能的脑机制研究蒋长好首都体育学院重点4“一带一路”战略下西南地区高校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机制研究刁国炎西南林业大学重点5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体质测试分析报告与对策研究钮力书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重点6“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戴俊盐城师范学院重点7体育礼仪文化透析与教育对策的研究吴东方武汉体育学院重点8大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赫忠慧北京大学重点9高校退休教师骨骼肌脂肪含量增龄性变化与体力活动调查李婷华南师范大学重点10供给侧改革目标下高校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研究张育存山西大同大学重点11校园足球精准扶贫的帮扶路径研究冯爱民大连大学一般12体育解说中的伦理失范与治理研究王东林武汉体育学院一般13体育锻炼对少数民族预科生拖延行为的干预——多重中介效应的实验研究杜少武南昌工学院一般14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教学论》改革与创新研究张庭华海南师范大学一般15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马德浩华东师范大学一般16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教师健康生活方式驱动机制研究李洪波临沂大学一般17《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高校体能健康训练风险管理研究闫炳才青岛理工大学一般18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曹娟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一般19基于大数据的高校体育管理云信息系统研究左海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一般20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模式研究冯春梅潍坊科技学院一般21我国高校在校本科生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研究周强河海大学一般22精准化运动处方促进高校教师体质健康模式探究陈建明集美大学一般23体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研究高恒贵州师范学院一般24“大健康”战略下体医融合新业态模式构建及实证的研究陈强南昌工学院一般25体育科学素养与终身体育的价值对接及实现路径研究李海鹏浙江工业大学一般26美国大学体育文化对中国大学生品格教育的启示研究金喜添哈尔滨理工大学一般27新时代中国学生体育协会改革发展研究殷俊海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一般28全纳教育理念下高校弱病残学生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王守力中山大学一般29基础教育阶段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技能内容体系研究王淑英河北师范大学一般30“幼儿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李杉成都大学一般31新时代体育精神研究张晟西安交通大学一般32健康中国视域下静坐少动高校教师剂量化运动干预的时效性研究马良中华女子学院一般33大数据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吴珠才韶关学院一般。

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以北京市为例

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以北京市为例

基础教育研究|责任编辑:顾明珠赵华丽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特殊教育,自2013年北京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等文件,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大力推进融合教育,构建资源教室、区级特教中心等专业支持服务体系。

如今北京市已基本形成以特教中心为指导、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教育学校融合教育为主体、以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教育对象从传统意义上的“三类”(盲、聋、智障)残疾儿童少年扩大到“7+2+N”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以及自闭症、脑瘫2种特别类型,“N”为“其他类型”,正逐步拓展涵盖情绪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等)特殊儿童少年。

在特殊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面对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不断开拓、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及教育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北京市大力拓展师资队伍专业类型,深入开展主题教研,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学校联盟建设,力促全市特殊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

一、以师资队伍多类型、专业化发展为根本,为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保障融合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特殊教育学校生源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以北京市为例王善峰孙颖【摘要】在特殊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北京市积极应对教育对象的不断扩大及教育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以师资队伍多类型、专业化发展为根本,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以特殊教育学校联盟建设为依托,力促全市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把“办好特殊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专业化;北京【中图分类号】G760北京市第三届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教研员培训会66基础教育研究|责任编辑:顾明珠赵华丽/***************变化和学校转型发展,对师资队伍产生了多类型、专业化新需求。

如师资队伍中需要有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融合教育管理教师、融合教育教研指导教师等角色;面对中重度残疾学生实际需求,教师的专业能力必须能适应教育康复训练开展、个别化教育实效提升等多种要求。

构建LERW教研管理模型 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研究

构建LERW教研管理模型 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研究

教与学TEACHING AND LEARNING构建LERW教研管理模型促进核心_养教育研究□李继良王俊梅郝雷红范晓琼【摘要】基于年度主题运行L E R W教研机制,一是 读书论道实现自我超越(Le a rn in g),二是课堂展 示改善心智模式(Exhibition),三是课题研究凝炼 学术共识(Reseach),四是骨干引领拓展教研成果 (Workshop);LERW教研管理模型有效促进了教学 研究活动。

【关键词】LERW教科研管理;知识管理;教师专业 发展【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1-7384 (2021)02、03-074-03教育科研旨在促进学校教学的改善和发展,教育科研管理是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治理工作。

治理不同于科层式管理,其工 作宗旨是利用教研增值提升业务水平从而达成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研究通过引进知识管理的理念,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师教育行动研究课程体系,形成了新时期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新模式。

基础教育学校教科研管理的现实问题1.教科研室的系统研究引领功能被弱化学校教科研室一般定位在学校的中层管理机构,在校长领导下对学校教育科研进行组织、管理、指导并承担一定研究任务的职能。

教科研室人员基本忙于散点式事务协调,疏于或无意于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总目标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中长期规划。

2.教科研管理的组织体系僵化,阻碍学术型教师发挥引领作用许多学校形成了“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一教科研室一年级组、教研组一教师”的管理结构,学校教科研室承担着业务指导和管理的职能。

这种科层制度体系抑制了基层教师中学术型教师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严重弱化了教科研推进教育研究的功能;随着学校教科研的逐渐发展,其组织体系和运行模式应该向网络化和多元化转化。

3. 学校科研队伍不断壮大但科研协作意识匮乏随着学校科研工作的推动,许多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但是许多课题研究基本上是单兵作战,有团队而不合作。

科学方法显性教育在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实践

科学方法显性教育在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实践

科学方法显性教育在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实践作者:刘暄田成良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21年第11期摘要:科学方法是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其进行显性教育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单元教学有效地打破了单一知识点间的壁垒,使知识结构化,有利于学生用结构化的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以“气体实验定律”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对科学方法的显化和应用过程进行了阐述.研究案例为推进科学方法显性教育的可行性提供了实证支撑,也为提升学生认知层次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实践参考.关键词:科学方法;单元教学设计;认知层次;学习进阶;显性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21-0027-04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青年专项课题“基于‘物理高端备课’理论促进青年教师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CFA18146).作者简介:刘暄(1986-),女,北京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与实践;田成良(1974-),男,山东泗水人,本科,中学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物理教研员,研究方向: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物理过程教学.1 问题缘起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科学方法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确定的思维程序和行为方式,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有效工具[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科学方法与物理知识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指出“‘科学思维’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2],这也为我们旗帜鲜明地推行科学方法显性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主要包含思维方法、物理方法和科学方法观三部分[3].其中,思维方法是指人脑直接参与加工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例如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演绎等,彰显了逻辑的力量.物理方法又可按照知识获得过程和知识应用过程分为两类,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法、正交分解法等,蕴含了物理学科的特点.科学方法观重在强调人们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对于提升科学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元教学设计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4],在进行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时应关注大观念、大项目、大任务与大问题的设计[5].传统的“知识中心”的教育理念过于关注科学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然而,在学生机械记忆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后,能力的发展并没有像预期的那般得以迅猛提升,碎片化的思维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为了扭转这一困局,我们倡导以科学方法的显化和应用为主线贯穿整个单元教学设计,打破单一知识点间的壁垒,引领学生整体感知所学内容,使知识结构化,并利用结构化的知识解决真实问题.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以“科学方法中心论”替换“科学知识中心论”,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把科学方法作為课程核心内容之一,明确其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操作步骤等,使学生在同化和顺应知识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迹可循,将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作为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气体实验定律”单元为例,对科学方法的显化过程进行了一些梳理,以期有所裨益.2 单元设计教学实践2.1 设计篇首先,将人教版中“气体的等温变化、等压变化和等容变化”等相关章节分解为“气体实验定律”“气体实验定律的图像及微观解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三个课时作为一个教学单元.根据“获得物理概念、规律的‘四步骤’”进行了如下的课时安排(如图1),其中前三步是知识(规律)的获得过程,最后的规律应用则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每一节的教学设计均按照以下四步骤来进行.获得物理概念、规律的四步骤(主线):单元中涉及的6个学生活动任务以科学方法的显化和应用串接起来.其中,前两课时主要遵循了实验归纳法的教学逻辑,第三课时则显化了演绎推理法.这两种方法是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均属于强认知方法,可以通过传授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而隐藏在物理方法背后的“归纳”和“演绎”两种思维方法,属于弱认知方法,只能通过训练的途径让学生感悟和体会.当然,为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大量的科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网络体系,只采用一种科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往往包含了多种科学方法的显化过程,例如,在实验归纳法进行到第二步,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时,适时地选用化曲为直法、外推法和转换法等,为物理规律(数学表达式)的得出提供了助力.由此可见,多种科学方法纵横交错、协同工作,确保了教学流程的顺畅推进和课堂效率的稳步提升.2.2 实施篇有了整体的教学设计规划,在分课时的设计中可以采用问题链的形式推进科学方法的显化过程.以第一课时为例,利用抽气罐完成情境创设后,设置6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问题1:若想研究三个状态参量(p、V、T)中任意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同时建立三个理想化的过程模型——理想化模型法)问题2:通过对3组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定性结论?(利用传感器采集多组更精确的数据,进行定量研究)问题3: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处理多组数据?(计算法或图像法)问题4:这看上去像是一个什么函数图像?追问:这一定说明p与V成反比吗?会不会是p与V2成反比?或者是p与V成反比?问题5:我们如何证明p与V成反比?(化曲为直法)问题6:这是一条直线,但它是正比例函数图像吗?问题出在了哪里?(误差分析)就这样,活动任务(1)用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将“实验归纳法”的操作步骤及多种科学方法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学生在处理后续物理问题时有章可循.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物理科学方法的精髓在于脚踏实地,讲练结合,即教师在显化了某一科学方法后,还要带着学生进行实操演练.在接下来的活动任务(2)中,学生们进行分组实验,同样按照“收集数据—图像法(处理数据)—数学表达式”的“三步走”步骤亲身体验实验归纳法的操作流程.当然,在学生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地显化“外推法”和“转换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由摄氏温度转变为热力学温度”的难点突破.在得到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对应的物理规律后,还要对科学方法的使用条件和所得结论的适用范围做必要的诠释说明,即“气体实验定律的研究对象是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时的一定质量气体,为了保证气体的性质,在横轴0K附近的数据是无法取得的,用虚线表示”.所以,这里的“外推”并不表示查理定律的适用范围的拓展,只是为了引入新的温标.科学方法显性教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分层传授、反复训练.基于此,第二课时伊始,仍然侧重实验归纳法和控制变量法的综合应用,通过挖掘图像隐含的状态与过程信息,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而三种图像(p-V图、p-T图、V-T图)之间的相互转换,意在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检验结论,进而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在学生熟练掌握两种科学方法后,再将研究视角逐步从宏观引入到微观,带领学生体会理想化模型法不仅能够建立过程模型,也能建构对象模型,同时运用“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促进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记忆”层级迈向“理解”和“应用”层级.鉴于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选用“数据驱动”的认知路径较为相宜,故前两课时的重点聚焦在以分析数据、概括规律为主的实验归纳法上.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知识难度的逐级递增,相应科学方法的选取也要有所调整.第三课时是单元教学的拓展升华课时,重在引导学生体会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推理过程,这恰恰与演绎推理法的教学逻辑相契合.演绎推理法是高中阶段建立物理规律、拓展知识应用时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适宜遵循“概念驱动”的认知路径,与较高级的形式运算阶段认知水平相匹配.学生在“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段教学逻辑的指引下,恰当地运用控制变量法便可独立地从气体实验定律推导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再加上一些数学技巧的应用,就会得出新的适用范围广、操作更简洁的物理规律.理想气体系统状态方程[6]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经过严密的数学推导,在原有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前加上求和符号“Σ”,其适用范围便由单一系统拓展到多态系统,这样的推广使学生在面临诸如“He-Ne激光管的制造原理”“潜水艇的上浮原理”“输液瓶(两瓶)的工作原理”等问题时豁然开朗,即使遇到难度较大的竞赛试题(如图2,解释两瓶相连的输液瓶的工作原理)也能迎刃而解.由此可见,一个简单“Σ”的引入不仅成为了第三课时的点睛之笔,更促使学生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势,闪现出“创造”的智慧火花,完成了单元教学的科学思维进阶任务.就这样,6个活动任务按照科学方法的教学脉络,一步步地完成了从教师主导到学生主体,从实验验证到实验探究,从单一系统到多态系统的科学方法进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沿着科学方法的认知路径拾级而上,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并未产生“难以望其项背”之感,反而激发出更多的学习热情,并开始主动关注和解释身边的热学现象.例如,图3是在大型购物中心的景观池里拍摄的照片,学生运用抽气罐的工作原理开发了小实验,并对其成因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暑假中,学生还针对自选的课题进行研究,以小论文的形式呈现交流.这些鲜活的實例,充分说明科学方法显性教育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 启示和展望3.1 方法显化——统领单元教学从科学教育的实践来看,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可以表示为:科学现象—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可以表示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延伸与应用[7].由此可见,科学方法是联结现象、知识和规律应用的纽带,处于核心地位.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应按照科学方法的逻辑安排教学进程,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认识路径.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训练、强化思维方法,反复传授、实践物理方法,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从而真正领略知识规律的内涵和外延.3.2 问题引导——提升科学思维以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作为教学起点,采用问题链形式引领整个单元设计,以问题代陈述,以主动思考替代被动接受,既可以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可视化提供支持,促发学生深度学习,又可以推动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更高阶的形式运算阶段迈进,为创新思维萌芽的产生奠定基础.3.3 学以致用——检验教学成果单元教学设计中适时地引入原始物理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测查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科学方法的掌握,离不开探索和发现,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将原始物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获得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物理问题的经验,形成把情境与知识相关联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完成从经验性常识向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转变,进而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与责任,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对于“科学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恩曼教授曾直抒己见,“科学是一种方法,它教导人们:一些事物是如何被了解的,不了解的还有些什么,对于了解的,现在又了解到什么程度,如何对待疑问和不确定性,依据的法则是什么,如何思考问题并作出判断”[8].由此可见,要想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树立正确的科学方法观,就要勇于打破科学知识中心论的桎梏,努力提升科学方法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当然,虽然推动科学方法显性教育迫在眉睫,但教育理念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实践、修正,以丰硕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和拓展这一理论,让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成为引领教师成长的“新常态”.参考文献:[1]邢红军,陈清梅.从知识中心到方法中心:科学教育理论的重要转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06):20-26.[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李正福,李春密,邢红军.从隐性到显性: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方式的重要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12):71-74.[4]张玉峰.以大概念、大思路、大情境和大问题统领物理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物理,2020,38(05):2-7.[5]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04): 1.[6]邢红军.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9,28(07):5-8.[7]邢红军.高中物理高端备课[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8]约翰·格里宾,玛丽·格里宾著.江向东译.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收稿日期:2021-08-10)。

全国教育科学信息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信息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信息“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用研究》概要课题名称: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用研究。

课题类别:全国教育科学信息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审批:教育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编号:立项号总课题组成员:阎立钦教授国家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原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教案教材专家。

郑日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博导、中高考研究专家。

莫景祺博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案处处长李亚平博士课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主持专家、题秘书长兼课题执行组长。

张景鹏研究员北京教育考试研究院考试评价研究组副组长何兴才研究员课题学习技术平台研发组长:思学通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学校教育网技术平台研发部主任等。

李春雷北京大学网络课程中心专家、个性化学习平台技术应用研究部主任陈朝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博士、评选为第四届全国改革创新优秀校长,个性化教案实践者。

现就子课题(实验基地区、校)申报选题,下发课题概要及选题指南。

一、研究意义、本课题按照新课程改革目标,旨在基于个性化学习平台的教案应用研究,改变教师教案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如通过平台数据为学生制订符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学习计划,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进程,指导学生正确学习;根据平台学生情况反馈进行课程分层设计,自动生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课程内容;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应配备符合目前学习能力的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完成学习任务。

本课题是一次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个性化学习平台技术,在学习方式和教案方式突破的有效探索,我们在湖北、四川选择实验点学校。

、本课题提出的基于个性化学习信息平台是凸现新课程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实验中将使个性化教育教案理论和教案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个性化理论对教案的指导作用,面向每一位不同个性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各有所获,课题实验范本在中小学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本课题能够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优势在学科课堂教案中有效应用。

公共教育类国家社会科学项目

公共教育类国家社会科学项目

公共教育类国家社会科学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全国进行公开招标,并于近日公示了本年度中标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
1. 01 教育学一般课题(377项)
2. 02 教育学重点课题(20项)
3. 03 教育学青年课题(40项)
其中,教育学一般课题是本次公示的重点,涵盖了诸多教育领域的问题,如“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我国中小学教师惩戒权实施现状调查与完善对策研究等等。

这些项目将深入研究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以访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官网或相关新闻媒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手段促进学生个性 教育教学 优先关注 刘永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1 年 4 月 教育信息化研究 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实践研究 课题
北京大学 共 2 项
立项编号 AEEA18009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预计完成 时 间 2020 年 5 月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课题类别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 朱广荣 北京大学 问题及其干预对策研究
教育决策 优先关注 学生发展研究 咨询研究 课题 教育决策 教育宏观战略 重点课题 咨询研究 与政策研究
首都高校“大类招生、专业 AAAA18015 分流 ” 机制及其实施效果 马莉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
-6-
2020 年 6 月
清华大学 共 1 项
立项编号 AEBA18005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预计完成 时 间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课题类别
北京市中小学校园欺凌预 AAAA18017 警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基 任 于 16 区大样本数据分析 BABA18039 BACA18041 CADA18068 CAEA1808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 教育决策 教育宏观战略 萍 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 2020 年 10 月 重点课题 咨询研究 与政策研究 创新中心
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教育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基础 教育资源配置 优先关注 曹浩文 2021 年 12 月 源配置的策略与路径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理论研究 与效益研究 课题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中小学研学课程创 教育教学 课程、教学、 优先关注 杨德军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 2021 年 12 月 新与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实践研究 评价改革研究 课题 展研究中心
CDDB18158
以数字教材为载体的小学 CDHB18379 生科学素养的培育途径与 李 策略研究
北京教育学院 共 7 项
立项编号 AMAA18001 AEFA18011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预计完成 时 间 2020 年 5 月 2020 年 9 月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课题类别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 “ 北 钟祖荣 北京教育学院 京模式”和发展战略研究 新时期教师师德建设的现 王永红 北京教育学院 状与对策研究
CADA18066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教学 课程、教学、 丹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 2020 年 8 月 重点课题 实践研究 评价改革研究 心 曼 惠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教学 教育人才队伍 2020 年 12 月 重点课题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实践研究 建设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决策 教育宏观战略 青年专项 2020 年 9 月 教师研究中心 咨询研究 与政策研究 课题
世界一流大学内部治理的 赵 国际比较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纪 教育基础 教育治理体系 优先关注 2021 年 9 月 检监察办公室 理论研究 研究 课题
-5-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共 4 项
立项编号 AEFA18012 BEBA18033 CEDA18057 CEHA18062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预计完成 时 间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课题类别
首都社区教育公共服务精 ADCB18025 准供给模式研究 ——基于 陈 四类社区的实践比较
2020 年 3 月
BDBB18052 CDDB18160 CDGB18376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内容体 李欣茹 北京开放大学 系的构建及现实选择 在线教育团队教学的运行 机制研究与实践 李海英 北京开放大学
2021 年 3 月 2020 年 9 月 2020 年 12 月
“ 一带一路 ” 背景下基于人 《丝 何 CDDB18166 文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 路华彩》的开发与实践
苗 北京西藏中学
教育教学 课程、教学、 一般课题 实践研究 评价改革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共 1 项
立项编号 BECA18034 课题名称 负责人 玄 工作单位 预计完成 时 间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课题类别
3、 5、 8 年级学生数学推理 刘晓婷 北京教育学院 能力的学习进阶研究
“ 输出驱动 — 输入促成假 CDDB18159 设 ” 视角下中学英语听说 李慧芳 北京教育学院 整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CDEB18340 低结构教育活动中幼儿学 习方式的建构水平对幼儿 徐慧芳 北京教育学院 创造性想象的影响 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中学数 学卓越教师的特征和成长 刘春艳 北京教育学院 路径的研究
研学旅行的教育基础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 教育基础 教育基本理论与 班建武 2020 年 12 月 重点课题 问题研究 部 理论研究 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管办评分离的学区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 教育基础 教育治理体系 鲍传友 2021 年 7 月 重点课题 理结构和机制研究 部 理论研究 研究 北京高校教师教学投入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 教育教学 课程、教学、 杜瑞军 2022 年 9 月 重点课题 状及影响机制研究 部 实践研究 评价改革研究 自闭症儿童情绪能力干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 教育教学 胡晓毅 2021 年 6 月 学生发展研究 重点课题 研究 部 实践研究
CDDB18157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STEM 教育融入普通高中学 教育教学 课程、教学、 范佳午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 2021 年 12 月 一般课题 校课程行动研究 实践研究 评价改革研究 展研究中心 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教学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 教育教学 课程、教学、 秦晓文 2021 年 3 月 一般课题 问题梳理与解决方案研究 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实践研究 评价改革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教学 敏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 2021 年 5 月 教育信息化研究 一般课题 实践研究 展研究中心
盛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决策 教育宏观战略 重点课题 咨询研究 与政策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共 16 项
立项编号 AECA18006 AEDA18008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预计完成 时 间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课题类别
北京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 教育决策 教育治理体系 优先关注 周海涛 2020 年 3 月 展研究 部 咨询研究 研究 课题 北京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 教育决策 课程、教学、 优先关注 胡定荣 2020 年 9 月 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部 咨询研究 评价改革研究 课题
-3-
教育决策 教育宏观战略 重大课题 咨询研究 与政策研究 教育决策 教育人才队伍 优先关注 咨询研究 建设研究 课题
CAFA18085 BCEA18047
北京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 孟 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瑜 北京教育学院
2021 年 5 月 2021 年 7 月 2020 年 9 月
教育教学 教育人才队伍 重点课题 实践研究 建设研究 教育基础 青年专项 学生发展研究 理论研究 课题 教育教学 课程、教学、 一般课题 实践研究 评价改革研究 教育教学 学生发展研究 一般课题 实践研究 教育教学 教育人才队伍 一般课题 实践研究 建设研究
-7-
AEGA18013 CEHA18061
北京市优质教育资源有效 成 利用模式研究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 李 量的实践案例研究
刚 芒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 教育决策 教育资源配置 优先关注 2020 年 5 月 部 咨询研究 与效益研究 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 教育教学 优先关注 2021 年 6 月 教育信息化研究 部 实践研究 课题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8 年度立项课题
(按单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共 19 项
立项编号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预计完成 时 间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课题类别
AEAA18002
新时期北京建设学习型城 史 市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北京市学前教育发展战略 苏 与规划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决策 教育宏观战略 优先关注 枫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2020 年 6 月 咨询研究 与政策研究 课题 研究所 婧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决策 教育宏观战略 优先关注 2020 年 6 月 早期教育研究所 咨询研究 与政策研究 课题
-1-
CEDA18058
CEJA18064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 教育教学 优先关注 史根东 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 2021 年 9 月 与可持续发展 育的实现模式与路径研究 实践研究 课题 中心 教育研究
“ 国际交往中心 ” 建设下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决策 教育宏观战略 AAAA18014 北京教育对外开放推进策 汤术峰 2019 年 12 月 重点课题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咨询研究 与政策研究 略研究 BADA18042 CADA18065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基础 课程、教学、 崔玉婷 2021 年 12 月 重点课题 中育人模式转型研究 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理论研究 评价改革研究 中小学德育评价基准及实 王 施方法研究 小学数学 “问题引领学习 ” 张 的教学实践研究 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教师 李 专业水平认证制度研究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工资水 周 平、结构及变动机制研究 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教学 课程、教学、 2022 年 9 月 重点课题 督导评价中心 实践研究 评价改革研究
AEAA18004 BECA18035 BEFA18037 BEGA18038
新时期依法治教的问题与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基础 教育治理体系 优先关注 郭秀晶 2021 年 6 月 对策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理论研究 研究 课题 特殊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培 孙 养机制研究 颖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基础 教育人才队伍 优先关注 2021 年 5 月 特教中心 理论研究 建设研究 课题
2021 年 6 月
CDFB18364
2021 年 7 月
北京开放大学 共 5 项
立项编号 CADA18067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预计完成 时 间 2021 年 3 月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课题类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