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
八年级语文上《泰山日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通过描绘泰山日出景象所表达的情感。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增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
(2)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珍惜美好时光,勇于追求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理解和运用。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泰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日出”这一景象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4. 情感体验:(1)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泰山日出景象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交流心得。
5. 写作练习:(1)学生以“日出”为主题,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指导修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 完成练习题: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3. 写一篇以“日出”为主题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的运用能力。
3. 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
4. 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情感态度。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教师可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优秀作文或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云海”、“霞光”、“玉皇顶”等。
(3)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运用的描绘自然景观的技巧。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泰山的日出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与泰山相关的诗词或文章,为学习《泰山日出》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发现。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泰山之巅,欣赏日出的美景。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所体验到的美好情感。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 运用课文中的描绘自然景观的技巧,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日出或日落的文章。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如何,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泰山日出视频或图片,营造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日出现场。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绘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感情,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泰山日出的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谈谈对泰山的了解,引导同学们回顾泰山的历史、文化背景。
2.引导同学们关注泰山日出这一自然景观,激发兴趣。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根据课后问题,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四、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醒同学们在写作中注意运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2.引导同学们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课文细节描写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三、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一段描绘日出景色的文字。
2.教师对同学们的写作进行指导,提供修改意见。
四、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醒同学们在写作中注意运用。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2.引导同学们关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课文情感表达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如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
三、课外阅读1.请同学们阅读《泰山日出》的原文,感受原文与课文的不同。
2.教师对同学们的阅读进行指导,提供阅读策略。
四、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提醒同学们在写作中注意运用。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作者、作品背景。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成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作品背景。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的理解。
(2)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课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泰山日出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泰山日出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景。
(2)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2)学生自学生词和难点,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4.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泰山日出》。
2. 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的作文。
3. 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泰山日出背后的故事。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泰山日出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泰山之巅,感受日出的壮观景象。
2. 问题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深入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的基本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泰山日出的美景。
(2)掌握作者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自己感受和思想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如《春》、《夏》、《秋》、《冬》等。
(2)提问:这些课文都是通过哪些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观的?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泰山日出》,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景。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基本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 背诵评价:检查学生对《泰山日出》的背诵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的基本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手法分析。
4. 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学习。
5. 对泰山日出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六、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年级语文:徐志摩的《泰山日出》赏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徐志摩的《泰山日出》赏析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原文】泰山日出振铎来信要我在《小说月报》的泰戈尔号上说几句话。
我也曾答应了,但这一时游济南游泰山游孔陵,太乐了,一时竟拉不拢心思来做整篇的文字,一直埃到现在期限快到,只得勉强坐下来,把我想得到的话不整齐的写出。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
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
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
果然,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
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约略的印象。
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未见的境界。
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
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
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蒙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
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八年级语文上《泰山日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云海”、“玉皇顶”、“旭日东升”等。
(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
(2)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课文的结构和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云海”、“玉皇顶”、“旭日东升”等。
3. 掌握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如“云海”、“玉皇顶”、“旭日东升”等。
2. 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泰山日出》的文本和多媒体课件。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工具书和参考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泰山日出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与泰山相关的文章,如《登鹳雀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2)让学生结合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结构和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云海”、“玉皇顶”、“旭日东升”等。
(2)讲解课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写作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大自然”的短文。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和借鉴。
六、课堂拓展:1. 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泰山日出或其他自然景观的图片、文章或视频,增加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敬畏。
八年级语文上《泰山日出》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泰山日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泰山日出》的主要内容,掌握作者对泰山日出的描绘方法和表达技巧。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泰山日出》的作者和背景,让学生了解泰山的重要性和日出景观的壮丽。
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2 课文解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对泰山日出的描绘和感受。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欣赏文中的艺术美。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以图片或视频展示泰山的日出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日出的印象和感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感知文中的描绘和情感。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3.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课文。
第四章:写作练习4.1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泰山日出》的描绘,写一段关于自己观察到的日出景观的描写。
4.2 指导与批改: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示例,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强调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为学生提供复习和巩固的机会。
5.2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和描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参加户外活动,亲身体验自然景观的美丽,提高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评估学生对课文《泰山日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泰山日出》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通过描绘泰山日出景象表达的情感。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写作的爱好。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泰山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引发学生对泰山日出景象的好奇心。
2.2 课文朗读与解析:分段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调。
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3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泰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泰山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3.2 课文朗读与解析: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3 课文分析与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3.4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关于日出或日落的作文。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2 作文评价: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给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阅读推荐:推荐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或散文,让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
5.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泰山,亲身感受泰山的壮丽景色,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八年级语文上《泰山日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作者通过描绘泰山日出景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增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2)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分析作者的描绘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领会作者通过描绘泰山日出景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泰山日出》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泰山日出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字典、词典等参考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泰山日出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泰山日出吗?谁来说说对泰山日出的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泰山日出的美丽景象。
(2)学生通过字典、词典等参考资料,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赏识自然景观(1)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泰山日出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观,交流欣赏心得。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描绘泰山日出景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欣赏自然景观的作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泰山日出视频和图片,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八年级语文:徐志摩的《泰山日出》赏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八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徐志摩的《泰山日出》赏析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原文】泰山日出振铎来信要我在《小说月报》的泰戈尔号上说几句话。
我也曾答应了,但这一时游济南游泰山游孔陵,太乐了,一时竟拉不拢心思来做整篇的文字,一直埃到现在期限快到,只得勉强坐下来,把我想得到的话不整齐的写出。
我们在泰山顶上看出太阳。
在航过海的人,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本不是奇事;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
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我们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
果然,我们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莽莽苍苍的。
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约略的印象。
等到留心回览时,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因为眼前只是一个见所未见的境界。
原来昨夜整夜暴风的工程,却砌成一座普遍的云海。
除了日观峰与我们所在的玉皇顶以外,东西南北只是平铺着弥漫的云气,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
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自站在雾霭溟蒙的小岛上,发生了奇异的幻想——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的在飘荡。
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并理解“饱饫、无餍、飒飒”等字词。
2、初步了解作者,明确本文的写作背景。
3、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泰山日出的特点。
4、理解作者写泰山日出的用意所在。
教学重点:作者用诗话般的语言对泰山日出的精彩描绘。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特定背景下的写作意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刚刚追随作家刘白羽的笔触,领略了了一次高空看日出的壮观,那奇异的色彩变换,给我们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你想过到泰山看日出吗?那会是一番怎样的美景?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现代诗人徐志摩的脚步一同去泰山观看吧。
(板书课题)二、指导学生阅读《目标与检测》上的作者介绍,了解作者。
三、引导学生明确本文要掌握的字音、词义。
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勾画描写泰山日出的具体语句,并有感情的.朗读,熟读。
五、播放泰山日出的多媒体画面,要求学生边看边用课文中的语句加以解说,感知作者诗话般的语言,完成本文的教学重点。
六、点拨分析作者描写的方法。
(明确:一是注意色彩变换;二是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进行细致描摹;三是合理的想象。
举例略。
)七、讲解写作背景,突破难点。
1、介绍写作背景知识,作者和泰戈尔的关系;2、泰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3、指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的对“巨人”的描绘,对光明的渴望和向往之情即就是对泰戈尔来华访问的颂词、欢迎辞。
4、明确“泰山日出”的喻义;八、比较探究:同样是写日出景象,刘白羽和徐志摩所表达的主旨有和不同?写法上呢?九、课堂检测略。
初中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优秀教案及赏析
初中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优秀教案及赏析《泰山日出》通过诗话的语言,神奇的想象,将个人的内心灵思和对风景的体验幻作祝祷的巨人,热情的赞颂了他对东方文明的热爱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优秀教案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教学目标1.增加比较阅读的份量,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性格影响下表达的观看日出的不同感受。
2.体会在特定历史时期,作者如何借写日出来抒发对社会光明的强烈渴望。
3.教学过程以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哪些描写表现了对光明的渴望。
难点:如何使读者体会出对旭日光明的描写是表达了对社会光明的渴望。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步骤(一)分组:告诉大家今天的学习要分组,以便进行一些合作探究。
然后将全班按照每组4-6人进行划分,强弱男女搭配。
各组都为自己的组起个名字。
(二)引入:我们作个小组竞赛:大家会背哪些跟太阳有关的诗文?--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
(三)问:都是琅琅上口,生动难忘的佳句啊!同一颗太阳,能引发人这么多不同的观感,为什么?--时间、地点、环境、心情不同,作者不同,就带来千变万化的诗情画意。
问:记得有一篇外国作家的小说,写一名逃犯,在逃亡途中,看落日,“太阳像一只巨大的独眼”,为什么?--逃犯心情紧张,害怕被发现,这种心情影响到他对落日的感受。
(四)好,等一会儿要考验大家一下,你会体悟多少作者的心情。
我们今天将学习徐志摩的文章《泰山日出》。
我先介绍一下。
解题、作者和背景(见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略)(要交待徐是浪漫主义诗人。
)(五)现在大家仔细阅读《泰山日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泰山日出》课件-北师大版
泰戈尔
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 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 国主义和封建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 强烈愿望,
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 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 有很高艺术价值 。主要作品有: 《吉檀迦利》、《新月 集》 、《飞鸟集》等
“我们当前有这样一个难 得的机会: 我们可以从他 的伟大、和谐、美的人格
里,得到古印度与今印度 文化的灵感……”
———徐志摩《小 说月报·泰戈尔专号》
日出
中国文化
日出前: 黑暗
死气、看不到光明
日出中: 瑰丽、光明 象征 美好前景
日出后: 讴歌、赞美
异彩纷呈
阅读探究
阅读《泰山日出》第1—8自然段,然后 回答下列各题。
• 3. 文中用“鱼龙”“神驹”等各 种动物形象来比喻的好处是 什么?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日出时变 幻莫测的动态过程, 更好地描 • 写了日出时候景色的奇丽。
4. 有人说“作者写巨人是故意夸大 自我”,你是否同意此点,谈谈你 的看法?
不同意。从第2—8自然段的 描述中可以看出, 作者设此 比喻的目的旨在让人们联想 到光明即将到来时激动的情 态。
作者简介
徐志摩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
家。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先
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 京大学。曾赴美、英留学, 深受西方教育的 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他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他的诗字句 清新, 韵律谐和, 比喻新奇, 想象丰富, 意境 优美, 神思飘逸, 富于变化, 并追求艺术形式 的整饬、华美, 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 散文也自成一格, 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 1931年11月19日, 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 因 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 机坠身亡。著有诗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猛虎 集》等, 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 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泰山日出》名师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课文解析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方式。
(3)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泰山的日出景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课文解析:(1)教师对课文进行解析,讲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写作话题,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对课文《泰山日出》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评估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泰山日出》。
2. 与泰山日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写作练习纸张和文具。
4. 小组讨论指南和学习任务单。
六、教学延伸:1. 对比欣赏:展示其他描写日出或自然景观的文学作品,如《庐山谣》、《早发白帝城》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欣赏,分析不同作品的艺术特色。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泰山日出》课件 (共25张PPT)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醒豁时约略的映象。 B、 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地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辩 认得出。 C、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的兽形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地 向着我们朝露染青的馒形小岛冲洗。 D、 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变换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深入探究
2、本文作者除了对日出进行了精彩的描写,还 着重写了日出前的云海,结合“阅读练习探究” 第二题,说说几位作家对云海描写的精妙之处。
深入探究
明确:海涅:比作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露出的干的土壤。 姚鼐:比作数十立的樗蒲。 徐志摩:日出前:绵羊(温顺、恬静) 日出后:兽形波澜(灵动、活泼、生机无限)
泰山日出
徐志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整体感知课文。 2、精研课文,体会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的奔 放,想象的奇幻,词采的华灿以及作者诗化灵 动的文辞。 3、 理解、体验作者于字里行间浸透的一种给 人以新的、生机的神秘的美的享受。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日出的景观是壮美的,许多人会赞美它,描绘 它,形容它,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却不知道该怎 样下笔,心头一片茫然。徐志摩的这篇散文只 选取泰山日出的一个短暂场面,却在它的妙笔 生花下,整个日出景象被描绘得绚烂多彩,变 幻无穷,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4、、理解运用 我躯体无限地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 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 墨色的大旗,飒飒地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 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 在 ,在 ,在 ,在默默 地 ;在 ,在 ,在流泪—— 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的悲喜交互的热泪…… 5、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比例: 平拓:
八年级上册语文《泰山日出》名师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泰山日出》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泰山日出》一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运用。
(3)学会欣赏散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重点词语的解释和运用。
3. 散文写作技巧的欣赏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散文写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分析散文写作技巧。
3. 朗读、默读:通过朗读、默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4. 观察与想象: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散文作品。
五、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
2.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写作思路。
3. 第二课时:深入分析课文内容,讨论散文写作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想象,创作自己的散文作品。
5. 课后作业:让学生背诵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散文写作技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课文背诵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泰山日出》的背诵情况,评价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散文写作评价:对学生的散文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散文写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以及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美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泰山日出》名师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泰山日出》名师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课文《泰山日出》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增强对泰山日出景象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泰山日出》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课前准备与教学资源2.1 课前准备准备课文《泰山日出》的文本材料。
收集有关泰山日出景象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准备相关背景知识资料,如泰山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
图片或视频资料。
相关背景知识资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导入新课展示泰山日出景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泰山日出会让人感到壮丽和神奇?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泰山日出》。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3 课堂讲解与讨论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生词和难句。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小组讨论。
3.4 创意表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关于泰山日出的短文或画作。
学生进行展示,并分享创作的心得体会。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的正确率。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创意表达中的表现。
4.2 反馈与改进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学生进行泰山日出相关话题的写作练习,如写一篇关于泰山日出的日记或作文。
学生进行泰山日出相关话题的演讲或辩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2 教学拓展学生参观泰山,亲身感受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象。
学生进行泰山日出相关艺术创作,如绘画或摄影。
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方法6.1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泰山日出。
运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泰山日出文言文翻译
泰山日出文言文翻译
泰山日出翻译
穿着褐布衣服坐下,来等待日出。
一会儿,星光渐渐暗淡,向东望去,好像一块平地,天边已经明亮,但下方还是暗的。
又过了一会儿,明亮的地方出现了几座山峰,好像俯卧的牛和车的顶盖一样。
星星都不见了,下方的天空仍然很暗。
一开始想着太阳应该从明亮的地方升起,又一会儿,从黑暗中涌出一轮太阳,大红色,升起数十丈高。
升到一半明亮的地方,发光有一半亮度,升到完全明亮的地方就发出全部的光。
(太阳)下面还是暗的。
太阳渐渐升高,渐渐变色。
大约是五更三四点钟。
(我们)经过真宗庙搭帐宿营的地方,石头上方柱子的孔洞很多。
又经过龙口泉,巨大的石头上有缝隙,好像龙张开嘴,水从里面涌出。
又经过天门十八盘,山峰耸立。
向北眺望山东,各座山峰都可以指着数清。
实在是天下的雄伟景观啊!
泰山日出原文
拥褐而坐,以伺日出。
久之,星斗渐稀,东望如平地,天际已明,其下则暗。
又久之,明处有山数峰,如卧牛车盖之状。
星斗尽不见,其下尚暗,初意日当自明处出。
又久之,自大暗中日轮涌出,正红色,腾起数十丈,半至明处,却半有光,全至明处,却全有光,其下亦暗,日渐高,渐变色。
度五更三四点也。
经真宗庙帐宿之地,石上方柱窠甚多。
又经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其口,水自中出。
又经天门十八盘,峰兀秀耸,北眺青齐,诸山可指数,信天下伟观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