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等温等压的封闭体系内,不作非体积功的前提下,
任何自发过程总是朝着吉布斯自由能( G=H-
TS衡),减小的方向进行,rGm
=0 时,反应达平
体系的 G 降低到最小值,此式为著名的吉布斯最
小自由能原理。
(五)热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1 、标准状态下,反应方向的判断
标准态下,rG吉m 布斯r公H m式变T 为
0K 时,任何纯净的完整晶态物质的熵值 规定为 0 ,即 So=0.
若一纯晶体从 过程的熵变S量
0K→TK :
其熵值为
ST
,则此
S =ST-S0=ST-0=ST—— 即该纯物质在 TK 时的熵。
在 TK ,标准态下,某单位物质的量纯物质的熵值,
称为标准摩尔熵 Sm ,单位为“ J·mol-1·K-1” 。
1878 年美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吉布斯提出摩尔吉布斯自 由能变量(简称自由能量)rGm :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 rGm= r Hm -T r Sm —— 吉布斯公式 + +( 吸热 ) -( 熵减 ) 自发过程,反应正向进

-
进行
-( 放热 ) +( 熵增 ) 非自发过程,反应逆向
0
平衡状态
分析 NH4Cl ( s )常温下的溶解, CaCO 3 ( s )在 850℃ 下的分解均有体系混乱程 度增大的过程发生,及可能还有温度的影 响。
(三)化学反应的熵变
熵——描述物质或体系混乱程 度(粒子运动)大小的物理量(热力学中)。 符号为“ S” ,它也是体系自身的属性,所以 熵也是状态函数,物质(或体系)的混乱度 越大,熵值越大。
/ ( J·mol-1·K-1 ) 92.6
39.75 213.7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一、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反应能自发进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二、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常数(1)对于化学反应:aA+bB cC+dD,化学平衡常数K=,浓度商Q=。

(2)Q>K,;Q=K,;Q<K,。

2.对于化学反应:aA+bB cC+dD,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α(A)=。

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浓度、压强)三、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v=。

对于反应aA+bB === dD+eE:v====2.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考点一:化学反应的方向1.已知反应3O2(g)===2O3(g)的ΔH<0,ΔS>0,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任何情况下均能自发进行B.该反应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自发进行C.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考点二:化学平衡的移动1.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B.以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C.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D.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2.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反应3P(g)+ Q(g)2R(g)+ 2G(s)产生的影响是()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下列各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2NO2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C(s)+ 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N2 + 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H2S H2 + S(s)(正反应为吸热反应)4.在一定条件下,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建立以下平衡:2NO2(g)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下列中的一个条件时,混合气体的颜色肯定加深的是()A.降低温度B.使用适当催化剂C.容器体积扩大至原来的2倍D.容器体积缩小至原来的1/2 5.可逆反应a X(g)+ b Y(g) c Z(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c(Z)=2 mol/L。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热力学第二定律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热力学第二定律
化学反应方向可以通过实验观测和理论计算进行 预测和描述。
化学反应方向受到温度、压力、浓度等条件的影 响,不同条件下反应方向可能不同。
化学反应限度概念
01
化学反应限度指的是在给定条件下,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最 大程度或最终状态。
02
化学反应限度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如测定平衡常数、转化率 等参数来描述。
03
开发新能源技术
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例如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中,可以通过热 力学分析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化学工业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能源利用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效率无法达到100%。
热力学第二定律还指出了提 高能量转换效率的途径,即 通过减少不可逆损失和降低 环境温度等方式来提高能量 转换效率。
03 化学反应中能量转换与方 向判断
能量转换类型及特点
吸热反应
反应物吸收能量,转化为产物,反应过程中体系温度 升高。
放热反应
反应物释放能量,生成产物,反应过程中体系温度降 低。
熵增原理的意义
揭示了自然界中不可逆过程的普遍性 和绝对性,即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 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能量转换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能量 转换的方向性和限度,即能 量转换必须遵守热力学第二
定律的限制。
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总会有 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 失到环境中,导致能量转换
催化剂的选择性
某些催化剂可能对特定的反应具有选择性,即它们可能只 加速某一特定的反应步骤或某一特定的产物生成。

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

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

一、化学平衡常数(续3)
【注意】 3.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 关。同一个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不 同,平衡常数不同。如,
对于给定的化学反 应,正,逆反应的 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一个化学反应的某一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的一种表示形式相对应,因此不能笼统地 说某一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是多少。且平衡常数的 单位也与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形式一一对应。
熵(S):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 大多数反应有向体系的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进行的趋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可见:熵变是影响化学反应是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一。 △S > 0,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应用
1、由焓判据知∶放热过程(△H﹤0)常常 是容易自发进行; 2、由熵判据知∶若干熵增加(△S﹥0)的 过程是自发的;
根据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 不能概括出一个外界条件与平衡移动方向关系 的普遍原理?(同学们思考)
勒夏特列原理:
在密闭体系中,如果仅改变平衡体系的一个条 件,化学平衡总是向着能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 移动。
风采展示:
1、化学反应2A+B==2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C的量增加,关于此 反应说法 正确的是 ( ) A、放热反应 B、没有显著热量变化 C、吸热反应 D、原平衡没有移动 2、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A(g) + 3B(g) == 2C(g)△H<0,为了使平 衡向生成C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C) 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 增大压强④降低压强⑤加入催化剂⑥分离 出C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H2(g)+Br2(g) ==2HBr(g) 的△H<0,达到化 学平衡状态且其他条件不变时: (1)如果升高温度,平衡混合物的颜色 加深 ; (2)如果在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气,化学平衡 向右 移 动,Br2(g)的平衡转化率 变大 (变大、变小或不变)。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的方向
自发反应:
定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 反应。
加热、高温、高压等
通电、光照等
注意: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特征:自发反应有方向性,且不能自动恢复原状,若要恢 复必须借助外力 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炼铁高炉尾气之谜

学 史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从这一材料中,你得 到什么启示?
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有 些能进行地较彻底,有些反应 是不彻底的,甚至是可逆的。
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
4. 化学平衡的计算
对于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 注:平衡常数随反应温度而变化。 固体和纯液体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aA + bB cC + dD:
平衡转化率:
放出的热量越多,体系能量降低越多,反应越完全。
思考:吸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一、化学反应的方向
常见的自发反应:
♦ 晶体Ba(OH)2· 8H2O与NH4Cl反应: Ba(OH)2· 8H2O(s)+2NH4Cl(aq)=BaCl2(aq)+2NH3(g)+10H2O(l) △H >0 ♦碳铵的分解: (NH4)2CO3(s)===NH4HCO3(s)+NH3(g)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 忽略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 将分子看成质点
放热反应
△H=-802.3 kJ/mol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规律和知识点总结:1.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就看是不是在同一条件下向正、逆反应方向同时进行。

2.化学反应的方向:(1)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成为自发反应。

无需外界帮助≠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或者不能进行完全的反应,例如:酒精的燃烧需要点燃,铁粉和硫粉的反应需要加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等等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因为在所需的条件下,反应一旦发生便能自发进行下去。

因而,自发反应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联系。

(2)能量判据:∆H < 0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的。

并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也越多,反应约完全。

规律:①一般来说,如果一个过程是自发的,则其逆过程往往是非自发的。

②自发反应和非自发反应是可能相互转化的,某一条件下的自发反应可能在另一条件下是非自发反应。

例如2NO + O2= 2NO2,在常温下是自发反应,在高温下,其逆反应是自发反应。

③吸热的自发过程或者自发反应:a. 室温下冰块融化b. 硝酸铵的溶解c. N2O5和(NH4)2CO3的分解(3)熵增加判据:∆S > 0常见的熵增加反应:(1)产生气体的反应:例如双氧水的分解(2)高温下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例如碳酸钙高温下分解(4)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H - T∆S < 0的方向进行。

3.化学平衡状态:(1)研究对象:可逆反应(2)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化学平衡需要注意的几点:①前提是“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②实质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③标志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4)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①逆:可逆反应②等:v正= v逆 > 0③动:动态平衡④定: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⑤变: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被破坏,并在新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知识清单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知识清单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知识清单一、化学反应的方向1、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而自发反应则是在给定的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到显著程度的化学反应。

例如,水总是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这就是一个自发过程。

而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则是一个自发反应。

2、焓变与反应方向在化学反应中,焓变(ΔH)是一个重要的热力学参数。

一般来说,放热反应(ΔH < 0)常常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判断依据。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放热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可以自发进行。

然而,氯化铵固体加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是吸热反应(ΔH > 0),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

3、熵变与反应方向熵(S)是用来描述体系混乱度的热力学函数。

熵变(ΔS)则是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

对于大多数自发反应,体系的熵通常是增加的(ΔS > 0),因为混乱度增大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比如,固体溶解在水中,体系的混乱度增大,熵增加。

但也有一些熵减(ΔS < 0)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这时候焓变往往起到了更关键的作用。

4、综合判断反应方向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需要综合考虑焓变(ΔH)和熵变(ΔS)。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ΔG)的公式:ΔG =ΔH TΔS。

当ΔG < 0 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当ΔG = 0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ΔG > 0 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其中,T 表示热力学温度。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1、化学平衡状态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时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具有以下特征:(1)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只是速率相等。

(2)浓度不变:各物质的浓度不再随时间改变。

(3)条件一定:平衡状态的建立与条件有关,条件改变,平衡可能发生移动。

2、平衡常数对于一个特定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无论起始浓度如何,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可以用平衡常数(K)来表示。

1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光、电等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量状态转变为低能量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能量);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熵、熵变(1)熵是描述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

(2)影响熵大小的因素①相同条件下,物质不同熵不同。

②同一物质:S(g)>S(l)>S(s)。

(3)熵变=生成物的总熵-反应物的总熵。

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1)焓判据: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ΔH<0,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方向不全面。

(2)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加,即熵增,Δ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可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方向也不全面。

(3)复合判据ΔH -T ΔS ⎩⎨⎧<0,反应能自发进行=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都是放热反应。

( )(2)只有放热反应才能够自发进行。

( )(3)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就一定能够发生并完成。

( )(4)若一个反应的ΔH >0,ΔS <0,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 )(5)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对反应的影响。

( )(6)放热过程有自发进行的倾向性,但并不一定能自发进行,吸热过程没有自发进行的倾向性,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自发进行。

( )(7)C 3H 6(g)+NH 3(g)+32O 2(g)===C 3H 3N(g)+3H 2O(g) ΔH =-515 kJ·mol -1和C 3H 6(g)+O 2(g)===C 3H 4O(g)+H 2O(g) ΔH =-353 kJ·mol -1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 -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 mol·L-1B.Y2为0.4 mol·L-1 C.X2为0.2 mol·L-1D.Z为0.4 mol·L-1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系数之比,⑦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1)能说明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2)能说明I2(g)+H2(g)⇌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3)能说明2NO2(g)⇌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4)能说明C(s)+CO2(g)⇌2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5)能说明A(s)+2B(g)⇌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6)能说明NH2COONH4(s)⇌2NH3(g)+C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7)能说明5CO(g)+I2O5(s)⇌5CO2(g)+I2(s)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3.若上述题目改成一定温度下的恒压密闭容器,结果又如何?二、化学平衡常数5.书写下列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Cl2+H2O⇌HCl+HClO(2)C(s)+H2O(g)⇌CO(g)+H2(g)(3)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4)CO2-3+H2O⇌HCO-3+OH-(5)CaCO3(s)⇌CaO(s)+CO2(g)题组一多个反应中平衡常数关系判断1.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2NO(g)+Cl2(g)⇌2ClNO(g)K2则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K1、K2表示)。

2.已知:①CO(g)+2H2(g)⇌CH3OH(g) ②2CH3OH(g)⇌CH3OCH3(g)+H2O(g)③CO(g)+H2O(g)⇌CO2(g)+H2(g)某温度下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依次为K1、K2、K3,则该温度下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化学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_____(用K1、K2、K3表示)。

题组二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3.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

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

已知制备甲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1)123312(2)反应③的ΔH ________0(填“>”或“<”)。

(3)500 ℃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 2(g)、CO 2(g)、CH 3OH(g)、H 2O(g)的浓度(mol·L -1)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v 正________v 逆(填“>”、“=”或“<”)。

三、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1.分析三个量: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明确三个关系:(1)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3)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计算方法:三段式法化学平衡计算模式:对以下反应:m A(g)+n B(g)⇌p C(g)+q D(g),设A 、B 起始物质的量(mol)分别为a 、b ,达到平衡后,A 的消耗量为mx ,容器容积为V L 。

m A(g) + n B(g)⇌p C(g)+q D(g) 起始(mol) a b 0 0 变化(mol) mx nx px qx 平衡(mol) a -mx b -nx px qx则有:(1)K = (2)[A]平= (3)α(A)平= (4)φ(A)= (5)p (平)p (始)= (6)ρ(混)=(7)M =题组一 有关转化率的计算及判断1.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 ΔH >0,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M)=1 mol·L -1,c (N)=2.4 mol·L -1;达到平衡后,M 的转化率为60%,此时N 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若反应温度升高,M 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M)=4 mol·L -1,c (N)=a mol·L -1;达到平衡后,c (P)=2mol·L -1,a =________。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 (M)=c (N)=b mol·L -1,达到平衡后,M 的转化率为________。

题组二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的相互换算2.SO2常用于制硫酸,其中一步重要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ΔH<0。

若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 SO2、0.2 mol O2和0.4 mol SO3,发生上述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SO2]=0.3 mol·L-1、[O2]=0.15 mol·L-1 B.[SO3]=0.4 mol·L-1C.[O2]=0.2 mol·L-1、[SO2]=0.4 mol·L-1 D.[SO3]=0.3 mol·L-1(2)任选上述一种可能的情况,计算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

(3)某温度时,将4 mol SO2和2 mol O2通入2 L密闭容器中,1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SO2的转化率为80%,则0~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O2)=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2.[2012·山东理综,29(3)]一定温度下,反应N2O4(g)2NO2(g)的焓变为ΔH。

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练出高分对可逆反应N2 (g)+3H2(g)⇌2NH3(g)ΔH=-92.4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2的同时,消耗2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2v正(H2)=3v逆(NH3)D.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作为2NO2(g)⇌2NO(g)+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中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⑦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恒定() A.①③⑤⑦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3.汽车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催化剂2CO2(g)+N2(g)ΔH<0。

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4.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B.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C.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无关D.从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5.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状态时,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为平衡常数,Q为浓度商)()A.Q不变,K变大,O2转化率增大B.Q不变,K变大,SO2转化率减小C.Q变小,K不变,O2转化率减小D.Q增大,K不变,SO2转化率增大6.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2NO(g)⇌N2(g)+O2(g)K1=1×1030;2H2(g)+O2(g)⇌2H2O(g)K2=2×1081mol-1·L;2CO2(g)⇌2CO(g)+O2(g)K3=4×10-92mol·L-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N2][O2]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 mol·L-1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6H2(g)+2CO2(g)催化剂CH2===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乙烯的速率:v(M)有可能小于v(N)B.平衡常数:K M >K NC.当温度高于250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使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D.若投料比n(H2)∶n(CO2)=3∶1,则图中M点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7.7%8.O3也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

O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

常温常压下发生反应如下:反应①O3⇌O2+[O]ΔH>0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O]+O3⇌2O2ΔH<0平衡常数为K2;总反应:2O3⇌3O2ΔH<0平衡常数为K。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K减小B.K=K1+K2C.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D.压强增大,K2减小9.一定温度下(T1<T2),在三个体积均为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达平衡时,容器Ⅰ中CH3OH(g)的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大C.采取加压、增大c(H2)、加入合适的催化剂等措施,都能提高CO的转化率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O 0.2 mol、H2 0.2 mol、CH3OH(g) 0.5 mol,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10.加热N2O5,依次发生的分解反应为①N2O5(g)⇌N2O3(g)+O2(g),②N2O3(g)⇌N2O(g)+O2(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