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政治学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
政治理论内容解读
政治理论内容解读政治理论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理论体系。
它以研究政治的本质、政治的规律以及政治的发展趋势为目标,通过对政治现象的分析和解释,为政治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从政治理论的定义、分类、重要内容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政治理论的定义政治理论是对政治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和解释的理论体系。
它包括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涉及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等多个理论分支。
政治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思想等方面。
通过对政治现象的深入分析,政治理论试图揭示政治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政治理论的分类政治理论可以根据研究的角度和内容进行分类。
从研究角度上看,政治理论可以分为实证主义政治理论和规范主义政治理论两大类。
实证主义政治理论强调对政治现象进行客观观察和分析,追求科学的解释和预测;规范主义政治理论则关注政治的价值和目标,提出政治应该如何运行和改进。
从内容上看,政治理论可以分为政治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等多个分支领域。
三、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1. 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思想和政治价值的学科,它关注政治的本质、目的和正义。
政治哲学家们通过对政治概念的解构和政治理念的探索,探讨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公正分配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问题。
例如,西方政治哲学的代表性思想家有亚里士多德、洛克、孟德斯鸠等。
2.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的学科,它关注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对政治的制约。
政治经济学家们通过对政治制度、政府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分析,探讨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和发展规律。
3. 政治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是研究政治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它关注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和相互影响。
政治社会学家们通过对政治行为、政治组织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探讨政治与社会的关系和政治在社会中的地位。
试论政治学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
试论政治学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任剑涛内容提要:在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实践中,人们常常将自己的研究方法要么归于实证研究范围,要么归于规范研究领域。
本文重新提出作为现代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的政治学之规范研究方法的问题。
尝试指出,在政治学研究实践中,不属于实证研究方法范围的研究,并不见得就属于规范方法支持的研究实践。
在这种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文章对于政治学研究中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构成、操作、要素和检验等环节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实证方法;规范方法;政治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方法意识的自觉是今天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政治学的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之间进行理性审视,将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①加以勾画,以便为急速发展并亟需方法支持的中国政治学提供更为系统、更为有力的方法支撑。
一、规范方法的结构要素政治学的规范研究究竟能不能建立起一套方法?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给出答案的问题。
如果实证研究方法足以自我维持的话,那么政治学方法就不必要另外建构一套似乎难以替代它的方法。
而且规范研究的“方法”是不是可以为规范研究者所承诺,也实在是一个令人深感疑虑的问题。
为此,必须先行回答两个问题,才足以回答规范研究是不是有必要建构自己的方法。
一个问题是实证研究方法是不是足以包办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需要?另一个问题是规范研究在研究者个性化展开其研究的过程中是不是有可能形成公认的方法规则?实证研究方法不是自足的,也不足以包办政治学研究的方法需要。
这似乎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在个性化的规范研究中,是否具有方法的内在需要与显示方法的外部边界,关系到规范研究自证其具有方法支撑的关键问题。
当然,个性化的规范研究具有的某种共性,并不一定全都是方法的问题,它既可能是研究类型的一般理论共性的显现,也可能是研究的一般规则的体现,更可能是研究问题的一致性自然具有的共性假象。
但是,当规范研究在价值选择与一般进路上体现①理想类型这个概念是马克斯・韦伯用来概括与经验事实相关,但并不直接与经验事实直接对应的理想性类型概念。
论政治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模式
论政治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模式论政治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模式1 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学人类的政治生活是在人们的主观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在客观外在的政治生活中必定存在的普遍法则,人们研究政治生活就是要发现和寻找这种法则。
虽然政治生活天天在变化,会出现许多复杂的政治现象、事件和过程,人类无法知道变化着的政治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但人是地球上具有最大求求之能力的生物,人类有责责任,也有能力尽量地发现现和记录政治生活的法则。
要得到关于社会政治现象象的真实知识,必须将政治治研究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上,也就是说从可观察的事事实和经验出发,形成并证证实概念和涵盖性定律,发发展系统的理论,最后做出出解释和预测。
只有这样,,政治学才能称得上是科学学的。
政治生活说到底是是人的生活。
人的行为与政政治生活的关系在政治学研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虽虽然每个政治人都有自己不不同于别人的利益追求,但但是,实证主义研究模式强强调政治人的行为是服从于于政治生活内在的因果法则则的。
虽然人的本性是自利利的,并且是理性的。
但在在政治生活中,人的行为不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它总总是受到客观因果法则的支支配和控制。
但这也不是说说,人只是在因果法则支配配下以机械方式行动的机器器人、傀儡。
政治生活的因因果法则只是一种有较大概概率的因果关系。
它只适用用于大多数人、大多数情况况,它能较为精确地预测在在大的群体中政治生活变化化的趋势[1]。
但是,因因果法则无法预测每一情境境中特定个体的特定行动。
因此,承认在政治生活中中人们的行动受规则支配,,并不否认人行动的某种特特殊性和自由程度。
政治治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模式每一个政治学研究者要从事事实际的科学研究,无论是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他他总是要遵循一套认识论和和知识论的立场,并且总要要基于一定的立场,选择与与其相适应的功能指向和目目标方向。
同样,作为政治治学的研究者,他们所从事事的科学研究活动总是建立立在一定的认识论和知识论论的基础之上,不同的研究究者总是坚持这种或那种认认识论立场,也总是维护着着某种知识论的假设。
政策学的主要理论
第一篇政策的本质与价值D·帕里斯和J·雷诺兹的政策研究的逻辑一、合理性理念用逻辑主张某种政策方案时,如果其根据是由事实资料、说服力、规范等相互结合而成的,就可以把这种主张评价为好的。
作者们认为,具有合法性理念地位的就是那些根据事实资料,同规范原理具有逻辑上的联系,以及具有说服力的根据。
所以,合理性理念虽然不具有客观真理的地位,但不同于非合理的理念,它具有正当性的根据。
(一)经验性根据:适合于资料合理性理念以经验资料为基础。
因此它是否具有正当性,部分地取决于能否得到经验性资料的支持。
合理性理念更关心实际应用价值。
合理性理念虽然追求根据资料的支持,但它比真伪更重视同资料的适合程度。
换句话说,科学所追求的是根据资料可以确定的理论,而合理性理念则追求适合于资料的政策一般化。
科学理论在某一领域里只有一种理论作为真理,但由于合理性理念对同一个资料可以做出不同的解释,所以可以存在多种合理性理念。
多种合理性理念对同样的资料可以表现出相似程度的适合。
这意味着,对同一个世界的不同部分可以做出各自的适应。
因此,多种多样的合理性理念不是相互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因而有助于对整体的理解。
(二)规范性根据:逻辑关联性与说服力在主张政策方案时,不能不依赖于多种规范根据。
但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应该以什么规范为根据的问题。
在规范性价值之间不能完全保持内在的—贯性,又在不能随便找一些便当作规范或价值来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基准就是逻辑关联性和说服力。
所谓逻辑关联性,是指能够联系某种规范性的原理、价值、政策,以及行为之间逻辑关联时的关系。
另一方面.说服力是指关于一定的行为和政策可以提供充分理由的能力。
换句话说,在某种行为和政策根据有关原理能够得到说明的时候,在这些原理之间的冲突根据更高层次的原理或形而上学观点而可以得到消除的时候,以及在这些原理适合于经验资料的时候,可以说具有说服力。
(三)经验根据与规范根据的联系即使在同样适合于客观实际的经验研究结果之间,人们也常常根据形而上学的原理做出选择。
政治学研究途径和方法.
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四个层次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伦理学世界观 神学世界观 法学世界观 社会学世界观
政治心理学 政治地理学 生物政治学
行为主义 系统分析 结构功能理论 博弈论
统计学 运筹学 实验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方法
方法论
学科性方法 分析性方法 工具性方法
最高层次的 方法,具有 指导性
采用其他学科的基本 原理和基本方法来研 究政治现象
三、政治学研究方法
政治学 研究方法
传统的研究方法
哲学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 制度研究方法
现代研究方法
社会学:精英、团体文化分析
来自社会科学 经济学:理性选择、公共选择
心理学:政治心理如态度动机等
系统分析:系统与环境
来自自然科学
机构—功能:内部运行状况和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现存社会的教条 如生态主义、女权主义、新马克 思主义 。严格来说,这只是意识形态的批判,不 作为独立的发展阶段。
上述演变过程说明,政治学发展出现了科学化 的趋向,但是,不是纯粹的去传统而尽科学的过 程。
二、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历史角度
对象:思想观念 哲学研究传统 方法:文献研究和分析
结论:价值和理念 对象:政治现实 经验研究传统方法:观察和描述 “眼见为实” 结论:评价和建议 对象:适合量化的领域 科学研究传统 方法:自然科学的方法 结论:预测未来
4、利益分析方法: 从利益角度分析人们结成经济关系、阶级关系和政治社
会关系的动因分析政治的内容和特性。 “ 一切阶级关系都是利益关系 ”这是马克思主义者整
个世界观的基础。
经济分析方法
生产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详细版
第一篇政治与政治学第一章政治第一节政治的涵义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1.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
从道德和价值出发解释政治,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价值取向,指出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显示了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目的的把握,并且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道德衡量标准。
但其从哲学思辨出发而不是从社会显示出发分析政治,仅仅从应然的层次和角度解释政治,不能现实的反映社会政治生活。
2.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从实然的层次上对政治的解释,但他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因而不能解释政治活动中价值和道德的作用,也没有正确解释政治生活的社会目的和追求。
3.政治是公众事务的管理活动。
把握了政治的公众性和管理性特征。
但这一政治观并没有深刻说明政治的公众性的本质含义,同时忽略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物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
但他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有片面性。
5.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
这种政治观典型地具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
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的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的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其确定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同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
阶级社会中,政治内容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在消灭了剥削阶级以后,政治内容则主要成为人民内部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关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
研究法学方法的实证与规范性
研究法学方法的实证与规范性研究法学方法的实证与规范性是法学学术领域的重要课题。
实证研究是运用科学方法,通过对现实中法律问题的观察、调查、分析和解释,以获取客观的、经验性的知识;而规范性研究则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法律应当如何而不仅仅是如何存在的问题。
这两种研究方法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对法学的发展和法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实证研究法学方法强调对法律现象的观察和实证,以检验法律规则在实践中的效果和社会影响。
实证研究的手段主要包括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评估法律规则的功能性和适用性,为法学家提供客观的事实依据,进而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好的法律政策。
实证研究方法倡导建立基于证据的法学理论,强调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联系,推动法学从抽象的“应当如何”到具体的“实际如何”的转变。
然而,实证研究并不意味着法学只注重描述和分析现状,而忽视规范性问题。
规范性研究法学方法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实证结果进行评价和解释,并提出法律改革的建议。
规范性研究关注法律的价值取向和法律的改进,旨在探讨法律的目的、原则和规则,以及法律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个体利益。
规范性研究方法可以基于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框架,或者从比较法、立法学等法学分支中借鉴研究方法。
通过规范性研究,法学家可以提出修订法律条文、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议,推动社会法治的进步与发展。
实证研究和规范性研究的结合是法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证研究提供了法学研究的基础数据,为规范性研究提供了客观的事实依据;而规范性研究则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评价和解释,指导法律的改进和制定。
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了法学方法研究的完整体系。
同时,法学方法的实证与规范性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争议。
例如,实证研究涉及到数据收集和分析,要求研究者具备统计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知识和技能;而规范性研究涉及到法律价值观的选择和决策,需要对不同的学术立场进行评估和权衡。
此外,法学方法的实证与规范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研究者需要权衡实证和规范之间的关系,避免太过片面地偏重其中之一。
《政治学研究方法》参考资料
1.政治学:是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2.政治科学:是指对具体政治现象进行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的科学,强调政治学研究的工具性,价值中立。
3.政治哲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
4.传统主义政治学:(体现价值)规范研究、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法律研究方法。
5.行为主义:把政治现实中可以实际观察的行为,包括个人行为和团体行为作为研究重点,把自然科学以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统计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政治学。
6、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研究模式是把自然科学研究中通用的逻辑与原则,移植到政治学究领域中来所形成的特定的研究目的、对象、方式的总和。
7.价值来源于自然界,并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价值的终极本原只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和劳动着的人类社会。
8.事实:是事情的实际情况;实有的事情。
9、价值:是人们对于事实的一种态度。
10.规范研究:是关于经济目标、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决经济过程中“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好”、“坏”做出判断。
11.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奕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
按规则是利益最大化。
12、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13.质性研究:即定性研究,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而非人工控制的实验环境,充分地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实际互动来理解他们的行为。
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3)
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3)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汇总48. 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所谓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就是“列宁”所指的民主集中制:所谓民主集中制原则最初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原则提出来的。
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于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建设并确立其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是由巴黎公社委员会组织原则——“议行合一”发展来的。
49.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所谓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是指资产阶级的民族观点和解决民族的问题的纲领与原则,是资产阶级最基本的民族政策。
50. 大国沙文主义:所谓大国沙文主义,是指大国在对待小国的关系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一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反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51. 政治体制改革: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52. 国际基本准则:所谓国际基本准则又称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都应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体现为国际政治活动的一切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原则、规则、规章,近代国际政治历史发展的产物。
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2017-04-09 11:54 | #2楼【政治】政治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围绕国家权力而结成的社会关系和进行的社会活动。
【政治学】广义上的政治学是指作为一种社会科学重要学科的政治学学科体系,它的外延及其广泛,内容十分丰富。
狭义上的政治学就是政治学基本原理。
政治学基本原理是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入门课程,是在宏观上把握政治现象的科学。
【政治科学】属于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的范畴,主要从事于描述某一个政治系统,解释或叙述某一政治现象的理论活动。
【政治人】是指具有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能力,并且实际参与政治过程的人。
【政治家】通常指专职从事政治活动、担任政治机关领导人或政党、社团等政治组织的领袖,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起过重大作用和有一定影响的政治人。
政治学的研究途径
政治学的研究途径1.哲学研究传统政治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涉及的是基本的伦理性、说明性的和规范性的问题,所关心的是什么才是应该或必需发生的问题。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这一传统的创始人,在中世纪思想家奥古斯丁和阿奎那那里得到重新阐释。
2、经验研究传统力图对政治现实作出冷静客观的分析。
17世纪以来洛克、休谟所阐发的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基础。
因此,一切假定和理论都应当在观察过程中得到验证。
到19世纪,发展为由法国思想家孔德所阐释的实证主义理论,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将政治学变成科学的压力变得势不可当了。
3、科学研究传统第一个运用科学术语来解释政治问题的理论家是马克思。
他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努力揭示历史发展的动力。
这使得他用自然科学的法则来预测未来。
科学分析的时尚在19世纪成为一种主流。
20世纪50-60年代,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政治科学的热情达到了顶点。
用客观和量化的数据来验证各种假说。
缺陷:首先把政治仅局限在可直接观察和量化的领域,极大的限制了政治分析的范围。
另外倾向于使政治科学家背离整个规范政治思想传统。
最后强调价值中立原则,从而使既有政治安排合法化,政治学可能由此失去其批判力。
从宏观角度概括,我们也可以把政治学研究途径分为以下七个方面:1、权力研究途径特点:可以说,所有的政治活动都是围绕权力而展开的。
权力被认为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所以通过研究权力来研究政治,是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
权力研究包括如下问题:权力的性质和来源;政治体系中权力的制度安排,权力的实践方式。
2、制度研究途径特点:政治制度是政治活动的基本框架和组织方式,所以,制度研究可以描述一个政治体系最基本的制度安排,提供关于一种政治生活的规范性方面的知识,他也可以告诉我们一种制度的起源、变迁和运作程序和规范作用。
3、政策过程研究途径特点:政治往往以公共政策为表现形式。
政策制定实施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政治过程,政策过程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实际过程,考察这个过程中各种要素的作用,分析某一政策的实际效果。
政治学基础
政治学基础政治学是对政治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政治现象是指涉及到权力、决策、行政等方面的事件和现象。
政治学研究政治现象,旨在了解政治的本质,理解政治的运作机制。
政治学的目的是提供解决政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政治决策者更好地制定政策,为公共利益服务。
政治学研究范围广泛,涉及社会、历史、法律、哲学、经济等多个方面。
政治学主要研究政治权力、政治制度、政治理论以及政治行为等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权力是政治学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政治权力是指实现意志和控制行动的能力,是政治行为的内核和核心。
政治制度是指规范政治结构与行为的组织体系,包括宪法、制度、法律等。
政治理论是指对政治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解释的理论体系,包括政治哲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经济学等。
政治行为是指个人或集体出于政治目的而采取的行动,例如投票、游行示威等。
政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自身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强调利用严谨的科学方法和技巧进行事实调查和数据统计,从而找到政治现象背后的规律性。
规范研究方法则强调对政治现象进行评价和理论构建,探讨应该如何实现政治上的价值观和理想目标。
在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学派和流派。
现代政治学主要有自由主义学派、现实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行为学派和制度主义学派等。
这些学派不同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政治哲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术特点。
同时,这些学派之间也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对于政治现象的解释和评价也存在争议。
在当今社会,政治现象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政治学成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工具。
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分析框架和决策依据,指导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运作。
政治学也可以为普通人提供政治素养和公民意识的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公共事务,行使公民权利,并监督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政治学基础——政治与政治学
(2)微观政治学:是指以个体政治现象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它 主要包括政治心理、政治人格、政治角色以及政治民主化等方面的研究。
政治学基础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2.02
第一编 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 政治
一、政治的含义 二、政治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
第二章 政治学
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政治
一、政治的含义 二、政治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
一、政治的含义
(一)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三)政治的定义 (四)政治概念的内涵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2、按照政治学的研究特点功能来划分,政治学可 以被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1)理论研究:是指政治和政治学的一般概念、理论、原则 和范畴,是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原则,具有抽象性、一般性、 基础性的特点。
(2)应用研究:主要是指政治学与政治实践相结合的部分, 具有实用性、操作性、技术性的特点。
3、按照政治学研究的层次来划分,政治学研究可以被划分为宏观 研究和微观研究。
(2)17—18世纪的政治学说
17~18世纪是西方政治学的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以人性论及自然法为理 论基础,结合政治实践的需要,进行政治制度的构建 和政治方案的设计。 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格老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 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美 国的潘恩、杰斐逊、汉密尔顿等。
政治学
中世纪时期,欧洲奉行政教合一,政治学尚未成为一独立学科,对于政治问题都倾向由宗教教义来解释,当 时的政治学,隶属于神学。但教会和朝廷间对政治的研究仍相当广泛,以希波的奥古斯丁的教父神学和托马 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为当时的政治研究代表。希波的奥古斯丁所著的《上帝之城》(De Civitate Dei)一书 综合了当时基督教的哲学和政治传统,重新定义了宗教与政治间的领域界线。托马斯·阿奎那将希腊哲学和基督 教神学进行了有机结合,并且论证了信仰、理性、道德和政治界分的可能性。
学术地位
政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其研 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政治学是以人类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政治活动对于所有人类的其他行为具有最终的组 织效果,因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当代人类是以国家作为最高的组织,对内聚合并拘束成员的行为,对外则以国 家的名义相互对待。虽然终结民族国家之说曾经甚嚣尘上,但是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都难以想像其实现。而即 使国家式微,取代其地位的恐怕也将是另一种型式的政治组织,因而也脱不出政治学的研究范畴。政治之所以如 此重要,是因为任何人类活动都必须遵循特定的规律,而规律的制订和维持,最终要倚靠政治上的强制力。任何 经济活动或科技活动都必须在这个脉络之下进行,连学术活动也不例外。政治因而是任何人类活动的制高点,不 论是在国家之内或国家之外都是如此,因此政治学是社会科学当中极为重要的一支。
政治学研究方法
论价值判断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中的角色定位摘要:政治学的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是政治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主要方法,而价值判断在这两种研究方法之中的角色定位也各不相同。
规范主义研究者将个人的价值理念贯穿于自身研究的始终;实证主义研究者则强调完全的摆脱价值判断,主张“价值中立”。
然而,随着现实政治现象的不断变化和政治活动的日益频繁,价值判断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当中的角色定位也逐渐发生变化。
关键词: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角色定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当代政治学研究中,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关乎到政治学研究的成败。
在政治学的研究中,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为当今政治学研究者所运用。
而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则是凭借研究者自身的价值判断,这使得主观的价值判断或研究者的价值取向成为了政治学研究当中所难以避免的问题。
一、规范研究中的价值判断所谓政治学规范研究就是运用思辨的方法,通过严格的逻辑论证,对政治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所做的价值判断。
政治学研究不仅涉及元哲学问题,也需要价值判断。
在进行规范研究之前,首先要确定一个基本的原则,然后再根据这些规则来判断所要研究的对象当下所处的状态是否符合研究规则,简而言之,规范研究就是需要说明研究对象“应该怎样、应当怎样”,并且强调研究过程中的逻辑性。
当然,价值判断作为规范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是研究者本身的价值倾向指引着规范研究。
首先,政治学发展历程中,价值判断在规范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社会领域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是以有意识有目的政治人作为研究对象的,政治学者真的能完全持中立态度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政治学研究不仅不能排除价值评价,而且必须以价值评价为基础,只有置身于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之内才能更加清楚和全面的得出研究的结论。
如亚里士多德极力为奴隶制度辩护;阿奎那力图证明神权高于政权;霍布斯主张绝对的君主专制政权;洛克强调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议会主权,在他们的观点中都参杂着个人的价值理念。
《政治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政治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政治学的定义是什么?答:政治学是研究权力、政府和政治行为的学科。
2. 解释国家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答: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由一定领土和人口组成,而政府是国家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和组织国家事务。
3. 请列举并解释政治学中的三个核心概念。
答:三个核心概念是国家、政府和政治。
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政府是国家的管理机构,而政治则是指影响和决策政府行为的活动。
4. 什么是民主制度?答:民主制度是一种政治体制,通过选举和公民参与来决策和管理政府事务。
5. 解释权力的概念。
答:权力是指一个个人、组织或政府影响他人行为或控制资源的能力。
试题二1. 解释政治学中的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
答:实证研究是指对政治现象进行客观观察和数据收集的研究方法,而规范研究是对如何应当行使政治权力进行价值判断和指导的研究方法。
2. 解释政治社会化的概念。
答:政治社会化是指一个个体在社会和政治环境中研究和接受政治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3. 解释政治制度的概念。
答:政治制度是指一系列规则、组织和程序,用于管理和控制政治权力。
4. 解释民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答:民主制度的优点是保障公民参与和自由表达,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和责任感;缺点是决策过程繁琐、效率相对较低。
5. 解释政治学中的三个研究方法。
答:三个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通过观察和数据收集进行研究,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比较分析进行研究,理论研究通过构建政治理论进行研究。
试题三1. 解释政府的职能。
答:政府的职能包括制定和执行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保护国家安全等。
2. 解释政治文化的概念。
答:政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们对政治价值观点、和行为的共同理解和接受。
3. 解释权威的概念。
答:权威是指一个个体或组织在特定领域或社会中拥有合法和可信赖的权力和影响力。
4. 解释政治学中的权力分配和制衡。
政治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政治学论文题目一、最新政治学论文选题参考1、公共预算研究:中国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2、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3、网络时代的政治学和网络政治学4、“网络反腐”的政治学分析5、互联网政治学6、党、国家与社会:党实现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学思考7、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政治学分析8、文化认同的危机与身份界定的政治学——乡村文化复兴的二律背反9、哲学的政治学转向10、互联网政治学: 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11、"立案政治学"与行政诉讼率的徘徊——华北两市基层法院的对比研究12、构建公民文化——面向21世纪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主题13、政治学分析辞典14、超越政治学——对的经济、道德和认知价值的分析15、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启迪与警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政治学思考16、网络政治学:虚拟和真实17、“稳定政治”:中国维稳困境的政治学思考18、高校学生自治的政治学分析19、政治学视野中的政府信用20、互构村庄:权力转换机制与村庄治理结构--一个农村政治学研究的分析性框架二、政治学论文题目大全1、政治学知识的转向:治理理论与公共管理2、主题、类型和规范:国内政治学研究的状况分析——以近十年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中的论文为对象3、政府信任:一个值得关注的政治学问题4、农村土地的政治学5、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解读6、中国政治学的进程——一个评论性的观察7、经验研究方法在我国政治学研究中应用的现状分析8、民生:一个生活政治的话题——从政治学视角看民生9、大学生村官与中国政治生态:意义、问题与趋势——大学生村官的一种政治学分析10、另一领域的 :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的政治学视角11、政治学与政治发展:中国政治学发展20年12、增量:“三轮两票”制镇长选举的政治学意义13、路径依赖理论的政治学意义14、当代政治学基本理论15、大学竞争的政治学分析:以“985工程”为例16、试论政治学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17、规范研究方法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的复兴及其启示——兼论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18、遗产政治学:现代语境中的表述与被表述关系19、阶级、所有制与政党:国有企业党建的政治学分析20、新世纪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学的使命三、热门政治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新时期农村基层政治建设的进程及其政治学分析2、自由与政治学3、中国大陆地区政治学发展报告(2000~2004年)——以CSSCI为基础的评价4、教育券制度的政治学分析--以浙江长兴县的教育券改革为例5、政治学发展的自我反思与中国政治学建构6、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7、观念、制度与经济绩效——中国与印度经济改革的政治学理论价值8、旅游政治的政治学分析9、“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一种政治学的规范分析10、理念与制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最新进展11、比较政治经济学——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12、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困境与新视野13、中国政治学三十年:从取经到本土化14、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15、草根 :内涵、限度与提升——村民自治的政治学思考16、解读侵权法的政治学理论17、论法政治学的创立18、政治学的新制度主义:背景、观点及评论19、从经济学与政治学双重视角看欧债危机的起因20、公共选择理论的政治学含义四、关于政治学毕业论文题目1、对高等学校学生权力的探讨——学生主体地位的政治学视角2、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3、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4、中国预算改革的政治学:成就与困惑5、新移动、公民身份与制度变迁——对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民工进城的一种政治学解释6、评政治学的权力制约思路7、中国预算改革的政治学:成就与困惑8、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9、当代西方社群主义及其公益政治学评析10、风险社会政治学11、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12、从政治学视角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13、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教育政治学分析14、内核一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15、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学探讨16、公共预算研究:中国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17、政治学的公理18、多维视野中的大学生村官(一组):大学生村官与中国政治生态:意义、问题与趋势——大学生村官的一种政治学分析19、民生政治: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诠释20、网络政治的政治学分析五、比较好写的政治学论文题目1、文学想象中的“政治”及其超越性——关于“文学政治学”的思考之三2、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国家经济行为的政治学分析3、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4、试论高等学校内部领导管理体制的构建——一个政治学研究的视角5、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6、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7、论权力分析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地位8、试构"文学政治学"9、政府形象建设的政治学思考10、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公共管理与政治学系列11、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政治学分析12、金融发展的政治学视角:既得利益集团对市场经济的侵蚀——拉詹和津加莱斯《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述评13、中国政治学的研究议程与研究方法问题14、审计监督的政治学思考15、公共管理:政治学的视阈16、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解读:一种民生政治观17、反思与进展: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制度变迁理论18、关于村民自治的三个难题的政治学分析19、双东扩的政治学——北约和欧盟扩大及其对欧洲观念的影响20、相互给予:政治学在中国发展中的作为——中国政治学30年发展的反思。
政治学原理综合习题一答案
政治学原理综合习题一答案政治学原理综合习题一答案政治学是一门关于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研究学科,它涉及到政府、政治制度、权力、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政治学的过程中,综合习题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加深对政治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下面将对政治学原理综合习题一进行详细的解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政治学?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关注政府、政治制度、权力、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研究政治学,可以理解政治的本质和运作机制,为政治决策和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政府、政治制度、权力、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政府是政治学的核心研究对象,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高权力机构。
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组织和运行方式,包括宪法、选举制度、行政组织等。
权力是指对资源和决策的控制能力,它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3. 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有哪些?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权力、国家、民主、公民社会等。
权力是指对资源和决策的控制能力,它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家是指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它是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民主是指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和机会,它是现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观。
公民社会是指由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形成的社会空间,它对于维护民主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是通过观察、实证和分析政治现象来揭示政治规律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规范研究是通过价值判断和理论推演来研究政治问题,它关注政治应该如何运作和发展。
政治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和协调。
5. 政治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政治学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政治学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意识,为个人的政治生活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政 治学通识的主要观内容和观点
政治学通识的主要观内容和观点政治学通识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政治似乎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让人感到难以捉摸。
了解政治学通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以及我们在其中所处的位置。
政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政治权力的研究。
权力是什么?它是影响他人行为和决策的能力。
在政治领域,权力的分配、运用和制约是至关重要的。
政治权力可以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形成专制统治;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分散在广大民众之间,实现民主治理。
不同的权力结构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政治结果。
国家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国家的起源、职能、形式等都是关键的议题。
关于国家的起源,有多种理论解释,如契约论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保障自身的权利和利益而自愿订立契约形成的;而暴力论则强调国家是通过武力征服和强制建立起来的。
国家的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国家安全等。
国家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君主制、共和制、联邦制等,每种形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的条件。
政治制度是规范政治权力运行和政治行为的规则体系。
选举制度决定了政治代表的产生方式,不同的选举制度会影响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政治权力的分配。
政党制度影响着政治力量的整合和政策的制定,两党制和多党制各有优劣。
政府体制则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行政与立法的关系等方面,例如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在权力分配上就存在显著差异。
政治参与是公民表达自身意愿和影响政治决策的过程。
公民可以通过选举投票、参与政治团体、游行示威等方式参与政治。
政治参与的程度和质量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主水平。
然而,政治参与也并非没有限制,需要在法律和秩序的框架内进行,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于政治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
它影响着人们对政治权力的认知、对政治制度的支持以及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下,政治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例如,有些国家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竞争,而有些国家则更注重集体主义和社会和谐。
政治学习心得体会格式版
政治学习心得体会格式版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政治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政治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我对政治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政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政治学的定义是研究政治的一门社会科学,它关注的是国家、政府和政治组织的结构和运作,以及个人和群体在政治决策中的角色和权力。
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包括国家、政府、权力、国际关系等。
在学习政治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政治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政治现象无处不在。
二、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政治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通过对政治现象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来发现政治规律和因果关系;规范研究方法是通过价值判断和道德标准,为政治行为提供指导和评价。
在学习政治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运用这两种方法,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和分析政治问题。
三、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是指一国的政治组织和权力分配的方式,政治文化是指一国的政治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互动影响,共同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行。
在学习政治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会产生不同的政治效果,从而影响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四、政治参与与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是指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政治决策和政治生活中,政治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和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是政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它们决定着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在学习政治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政治中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五、政治决策与政策实施政治决策是国家和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政策实施是政策在社会中实际执行的过程。
政治决策和政策实施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治效果。
在学习政治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政治决策和政策实施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管理,才能够实现政策目标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政治学的学科特点
政治学的学科特点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其学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跨学科性:政治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历史、经济、法律、社会学等。
政治学的研究需要借鉴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探索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 实证研究:政治学强调利用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即通过数据和事实来分析政治现象。
政治学家通过开展调查、观察和实验等活动,来获取和验证关于政治现象的知识。
3. 比较研究:政治学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或不同政府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来研究和理解政治现象的异同和影响因素。
比较研究是政治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4. 规范研究:政治学不仅关注政治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也强调对政治行为进行评价和规范。
政治学致力于改善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通过对政治问题的规范研究来提供政策建议。
5. 历史感:政治学强调对历史背景和演变的研究。
政治学家认为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受到历史发展和演变的影响,因此理解政治现象需要考虑历史脉络和背景。
6. 理论构建:政治学通过构建理论来解释和预测政治现象。
政治学理论旨在提供思维框架和概念工具,帮助研究者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以及预测政治行为的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政治学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内容提要:在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实践中,人们常常将自己的研究方法要么归于实证研究范围,要么归于规范研究领域。
本文重新提出作为现代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的政治学之规范研究方法的问题。
尝试指出,在政治学研究实践中,不属于实证研究方法范围的研究,并不见得就属于规范方法支持的研究实践。
在这种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文章对于政治学研究中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构成、操作、要素和检验等环节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实证方法;规范方法;政治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方法意识的自觉是今天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政治学的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之间进行理性审视,将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的理想类型(idealtype)加以勾画,以便为急速发展并亟需方法支持的中国政治学提供更为系统、更为有力的方法支撑。
一、规范方法的结构要素政治学的规范研究究竟能不能建立起一套方法?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给出答案的问题。
如果实证研究方法足以自我维持的话,那么政治学方法就不必要另外建构一套似乎难以替代它的方法。
而且规范研究的“方法”是不是可以为规范研究者所承诺,也实在是一个令人深感疑虑的问题。
为此,必须先行回答两个问题,才足以回答规范研究是不是有必要建构自己的方法。
一个问题是实证研究方法是不是足以包办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需要?另一个问题是规范研究在研究者个性化展开其研究的过程中是不是有可能形成公认的方法规则?实证研究方法不是自足的,也不足以包办政治学研究的方法需要。
这似乎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规范方法的这些形式化共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第一,规范研究基本上都面向“元问题”而展开。
所谓元问题,就是一切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研究、当然包括政治学都试图解决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规范研究的元问题,可以是一个学科的元问题,这些问题构成这门学科无法回避、必须处理的基本问题。
比如现代政治学都必须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问题。
也可以是各门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是所有社会科学学科都必须加以处理的问题。
第二,基本价值理念的多元性。
规范研究受研究者的基本价值理念的引导,它无须宣称价值中立,但在多元主义的规范研究中,研究者不仅秉承基本价值的共同性,更为主要的是坚持其特殊性。
这就要求研究者务必以理性的心态对待其他研究者的研究进路和研究成果,不必强求常常是研究者某种单一的模式、方法。
否则就使得研究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
第三,阐释方式的多重进路并存———现代政治学的规范研究是阐释的,而不是解释的。
政治学的阐释进路是多种多样的。
按照一般的区分,有阐释学的、批判理论的、道德义务论的、多元主义的等等阐释结构。
政治学的阐释学的规范研究,着重分析和凸显塑造行为和制度的意义及其方式。
这种研究方式告诉人们,一切基于单独事例的研究,可能使人浮于事情的表面,我们必须对于发生这样事件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相关性分析,这就是为阐释理论所强调的“语境”(context)方法。
一切脱离了语境的人文、社会现象的分析都是缺乏解释力度的。
阐释的方法深受传统人文学的影响,因此阐释的一种进路受制于历史学的学术设定,而另一种阐释方法则基于幻灭后的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哲学。
阐释方法力图引导人们关注行为背后的价值与信念,从而将行为的现象化处理透入到行为的价值与先设的深层次。
勾画出历史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画面。
多元论的方法则是一种基于价值之间总是存在冲突的立场,承诺对于价值问题进行规范研究的政治学必须遵循多元善的方法准则,观察和分析现代社会。
第四,学术研究成果的认可。
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一方面,一个规范理论的研究者提供的研究成果,需要相关研究者认可是否真正触及到了元问题,从而保证研究具有深沉挖掘元问题的研究动机与尝试。
另一方面,则需要研究者们断定这一研究确实提供了具有知识推进意义的阐释,而不是对于古典智慧的现代复述、对于先期研究的表达转换。
再一方面,相关研究者组成的学术共同体必须从他的研究中发现尚可以进一步争辩的余地,从而为这个元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可能话题。
而这样的认可,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可以完成的。
不同于自然科学或实证主义支配下的社会科学对于某个问题的研究,只要证实或证伪之后,就没有必要进行重复研究,政治学的相关研究,必须经过规范研究之后,才可能获得认可。
第五,解释范式的形成是一个多重要素构成的复合体。
这与前一个方面紧紧联系在一起。
下述四个方面可以构成辨认的指标,一是研究者的研究对于元问题的触及是否获得公认,这里有一个触及元问题的深度、广度与信度的问题。
二是它是否成为学术界持续延伸的共同话题。
假如一个规范研究者引导出的话题完全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就证明它至少在目前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假如一个研究者引申出的规范研究话题,不仅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延伸性,而且具有空间上的扩展性,那就证明它确实是人们不应回避的重大问题。
三是它既不处于证实的状态、也不处于证伪的状态。
这是规范研究方法仅仅接受方法检验而不接受正确或错误、真实或虚假检验的方法特质。
它因而与实证研究方法迥异其趣。
第六,范式的共存,这是规范研究最不同于实证研究的又一个方法特点。
实证主义曾经坚信,范式的有序转换是坚持科学方法的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
正是范式的转换,使得科学家逐渐接近真实,并强化科学战胜迷信和偏见的能力。
库恩对于科学革命结构的研究表明,为实证主义者所普遍坚持的信念———即在两个可供选择的科学理论之间,观察语言的观念是中性的———实在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其实,在两个自然科学理论之间作出的决定,只不过是在两个可供选择的政治方案之间作出的决定。
这使得那些担心自己的科学研究是不是“充分科学的”、“充分理性的”、“充分客观的”人们轻松了许多。
而库恩的这一结论,尤其对于深受硬科学压力的人文社会科学家是一个解脱。
不同的政治学研究范式,甚至不论古今,都可以提交给研究者自主选择,而不必要以正确错误或真实虚假来宣布哪种进路是人们必须尊崇的。
二、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互斥的还是互利的?政治学的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并不是绝对排斥的。
实证研究建立在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规范研究则建立在思辨哲学、先验哲学的基础之上。
两者之间似乎完全不存在沟通的可能性,更不存在融会的契机。
因此,两者之间在哲学层面的分界,进一步在研究的操作实践中扩大了分歧。
再一方面,它们对于两者能否有效地相互支持采取共同的不信任态度,因此限制了他们对于对方采取一种尊重的姿态。
长期以来,采取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的研究者之间,都自信自己的研究方法最足以揭示社会政治世界的真相。
政治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就此显示出互利的特点。
两种方法的互利,从几个角度体现出来。
首先,从社会科学哲学的角度看,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共享着一些基本理念,这种共享是“现代社会”———这个为两种研究奠定了社会前提的条件———所规定了的。
不论是对规范研究者、还是对实证研究者来讲,基本价值与基本制度是他们所共享的社会性研究前提。
其次,从人文社会科学一般方法论的角度看,两种方法也是互利的。
实证研究从来都是在先行的规范研究所提供的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开始寻找、说明并解释问题的。
最后,从政治学的研究实践来看,两者也是互利的。
这种互利,既体现政治学的实证研究者始终承认有些研究领域和重大问题,不是他们所能包办的,因此留下了规范研究进入的空间。
同时也体现为规范研究者对于实证研究精确性和可靠性的承诺。
三、规范方法的研究实践在政治学的实际研究实践中,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虽然各自显现出它们的特点。
但由于它们并不是绝对互斥的研究方法,因此完全有可能在一个研究者的研究实践中交替使用。
首先,规范方法研究实践注重研究者的个人素质。
如果说实证研究方法已经发展出一套技术性程式的话,规范研究方法鼓励个体探索的方法。
由于这种差别,实证研究方法已经可以在大学与研究院的课堂或讨论班作知识性的传授,但规范研究方法还难以达到这样的知识标准。
于是,规范研究方法不得不注重研究者个人的思想性、累积性、领悟性、穿透力、认同感。
其次,规范方法研究实践看重学术共同体的建构。
学术问题的公认性、历史与逻辑的切入方式、正常的学术批评氛围、学术价值判断的独立准则,构成为规范研究实践就学术群体而言的几个要素。
学术问题的公认性,是一个经受千百十年长期从事相关问题研究的学者们逐渐承认的结果。
为此,规范研究者之间的学术批评,必须秉承按照学术标准进行批评的原则,尽量克制研究者的个人偏好倾向。
再次,规范方法研究实践强调相关的社会性条件。
政治学就是以“现代”社会为依托对象的。
没有“现代”社会,现代政治学就成了没有研究对象的虚构学科。
但是,当政治学各学科从发达国家输入到后发达国家之后,这个前提条件被忽略了。
人们似乎想当然地认为政治学就是没有现代社会支撑也可以独立运思。
其实这是一个莫大的误会。
对于现代异质社会结构来讲,一个同质的社会提供给研究者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角度总是有很大差异的。
这种差异注定了研究者审视问题的广度与高度。
当然,规范研究对于思想的力度是极为看重的。
就政治学研究群体来看,精思明辨不是某个具体研究者的计较,而应当是群体成员共有的思维习性。
政治学在现代社会是个花费不菲的行当。
不论是人文研究需要的“养士”费用、还是社会科学研究需要的群体协作,都是一个贫困社会所无法承担的。
最后,规范方法的效果需要在长期历史中检验。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历史)符合论与真理符合论就可以为之提供验证的。
首先,政治学的规范研究方法支撑的相关研究,不是一个划定时限给出成果的研究。
不到社会与人能够体会到有关问题的深层次蕴涵的地步,研究者无论怎么聪明睿智,也无法为人们揭示出其中包含的丰富意蕴。
这不是一个主观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
其次,政治学研究者提供的研究作品,品位的高下、思想的疏密、逻辑的真假、认同的高低,都需要一个长期的检验,才能显现出它是否是提供了真知的作品。
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政治学研究者对于问题本身解释的真诚态度、对于知识的尊重程度与对研究规则的循规蹈矩。
将政治学研究成果的检验交由长期历史来检验,即由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研究者、不同价值主张和不同知识进路构成检验的要素,就可以真正凸显具有长久价值的政治学研究作品,而这些作品,自然也就成为政治学的经典之作了。
参考文献[1]W.H.牛顿-史密斯:《科学哲学指南》,第243~247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参见保罗·法伊尔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第4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3]罗伯特·古丁等:《政治科学新手册》,下卷,第1134页,三联书店,2006年版。
[4]万明:《政治学研究方法》,载华世安主编:《政治学》,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