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事故风险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d59c5b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9.png)
按照规定,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作业前务必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待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
由于气体泄漏难以察觉,伴随危害大,当作业人员发现气体泄漏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从而易酿成中毒事故。
“未通风、不检测、擅自进入;不培训、无票证、盲目施救!”没有危险意识,才是最大的危险1.受限空间危险辨识因为受限空间内可能盛装过或积存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
如果工艺处理不彻底,或者对需要进入的设备未有效隔离,导致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残留或窜入等,若作业时对作业活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采取措施不力,违章操作等,就可能发生着火、爆炸、中毒窒息事故。
2.受限空间有哪些作业风险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是特殊作业中危害最大的一类,此类事故往往因救援不及时或盲目救援而造成事故后果扩大。
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许可证,涉及用火、临时用电、高处等作业时,也必须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受限空间作业要实行“三不进入”。
即无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进入,监护人不在现场不进入,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进入。
作业过程要实行全过程视频监控。
对确实难以实施视频监控的作业场所,应在受限空间出入口设置视频监控。
受限空间作业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
应急人员施救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防护器具、救援器材。
高度重视受限空间内的隐蔽风险,在处理受限空间内的污水、污泥时,可能加快溶解在污水、污泥中的有毒气体逸散。
3.受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措施一、制定的应急预案或风险防控措施,应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联络信号,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现场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内容,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包括空气呼吸器、供风式防护面具、救生绳等)和灭火器材。
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01e454dfad6195f302ba63c.png)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目录一、风险辨识 (2)二、防范措施 (4)附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5)附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5)一、风险辨识1.有限空间的概念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
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
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
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1.4事故发生的原因1.4.1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19080ac561252d381eb6e3a.png)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目录一、风险辨识 (1)二、防范措施 (2)附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4)附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4)一、风险辨识1.有限空间的概念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
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
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
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1.4事故发生的原因1.4.1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4.2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级安全措施告知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级安全措施告知](https://img.taocdn.com/s3/m/d33d740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e.png)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级安全措施告知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通风有限、进出口受限的空间内进行作业的活动。
这类作业往往涉及到高风险因素,如有毒气体、缺氧、能源泄露、火灾等,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降低作业风险,并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1.风险辨识: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在作业区域内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辨识。
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有毒气体、缺氧、高温、陡坡、装卸设备等,确定每种危险源可能带来的风险等级。
2.空气质量监测:在作业开始前,必须使用气体检测仪器对受限空间的空气进行测试,确保空气中没有有毒气体或缺氧现象。
如果检测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引入新鲜空气或进行通风。
3.通风措施:受限空间作业进行时,必须提供良好的通风设施,以确保空气的流通和稳定。
通风设备必须经过合格的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满足作业要求。
4.作业许可制度:在受限空间作业开始之前,必须制定和实施作业许可制度。
只有经过特定培训的,持有相关证书的作业人员,以及获得作业许可的领导人才能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区域。
5.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必须经过正确的选择和配备,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6.安全监护人员:在受限空间作业期间,必须派遣专人负责安全监护和监控。
监护人员必须熟悉作业区域的风险点和应急处理措施,并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证书持有人员。
8.灭火设备和急救药品:作业区域内必须配备灭火设备和急救药品。
灭火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定期的检查和测试。
急救药品应根据作业风险和需求进行适当的准备。
9.定期培训和演练: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定期的培训,学习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进行定期的实地演练。
通过培训和演练,作业人员可以更加熟悉作业过程和风险点,并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以上所列举的安全措施仅仅是受限空间作业中的一部分,具体的安全措施还应根据实际作业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ec01c7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f.png)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有限空间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和条件,容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对有限空间的风险进行准确辨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有限空间的定义和特点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常见的有限空间包括地下室、储罐、反应釜、船舱、下水道、沼气池等。
有限空间具有以下特点:1、空间有限: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受限,操作不便。
2、通风不良: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导致氧气不足或有害气体积聚。
3、危险物质: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气体、液体或固体。
4、环境复杂:内部结构复杂,可能存在障碍物、斜坡、孔洞等危险因素。
二、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辨识(一)中毒和窒息风险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气体,或者氧气含量不足。
作业人员吸入这些气体或处于缺氧环境,会导致中毒和窒息。
(二)火灾和爆炸风险如果有限空间内存在可燃气体、粉尘等易燃易爆物质,遇到火源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三)坍塌和掩埋风险在一些地下有限空间,如地窖、隧道等,可能存在坍塌的危险,将作业人员掩埋。
(四)触电风险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电气设备、线路老化或破损,导致作业人员触电。
(五)高温高湿风险某些有限空间,如锅炉、蒸汽管道等,内部温度高、湿度大,容易使作业人员中暑或受到烫伤。
(六)机械伤害风险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运转的机械设备,如搅拌器、输送带等,作业人员容易被卷入或撞伤。
三、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的防范措施(一)作业前准备1、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作业流程、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
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了解有限空间的危险特性、作业规程和应急措施。
3、对有限空间进行通风换气,确保内部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4、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检测,检测氧气含量、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
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90e97ee33687e21af45a9ee.png)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目录一、风险辨识1.有限空间的概念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
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
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
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1.4事故发生的原因1.4.1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4.2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1.4.3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不当。
1.5事故风险评估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监测结果、作业环境条件、物的状态、人的行为等因素进行火灾爆炸风险、人身伤害风险评估,按事故风险程度大小制定相应的消除、控制事故风险的有效措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60baf785fbfc77da369b1a0.png)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防范措施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一)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危害:1.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
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
2.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3.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4.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
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危害有什么特点1.可导致死亡,属高风险作业。
2.有限空间存在的危害,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如加强培训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抢险设备等。
3.发生的地点形式多样化。
如船舱、贮罐、管道、地下室、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发酵池等。
&4.一些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
5.可能多种危害共同存在。
如有限空间存在硫化氢危害的同时,还存在缺氧危害。
6.某些环境下具有突发性。
如开始进入有限空间检测时没有危害,但是在作业过程中突然涌出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急性中毒。
(三)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1.进入作业现场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和以往事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与防护器材;>2.进入作业现场后,首先对有限空间进行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3.对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低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4.通风换气;5.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佩带氧气报警器;6.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带有效的通讯工具,系安全绳;7.配备监护员和应急救援人员;8.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许可。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及防控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及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2470394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e.png)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及防控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在进出口受限、通道狭窄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物质、缺氧或有毒气体等因素的空间内进行的作业。
由于受限空间内的工作环境复杂,具有高度危险性和隐患性,因此需要全面辨识其作业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一)环境风险受限空间内环境条件复杂,可能存在缺氧、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容易引发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二)工具设备风险受限空间内通行路线狭窄,有时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若未将工具设备经过特殊处理,容易出现设备失控、工具掉落等情况,造成伤亡事故。
(三)人员风险受限空间作业需要具有专业技术和安全操作知识的人员参与,若人员不熟悉作业流程,操作不当,缺乏应急处置的能力,在工作中容易引发伤亡事故。
二、受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一)环境防控1.在活动受限空间之前,要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检测,确保氧气含量不低于21%。
2.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如使用专业吸附材料、通风设备。
3.落地、上下楼梯时要贴好防滑胶带,保证环境采光、通风,防止滑倒、闷死等事故的发生。
(二)工具设备防控1.为了防止工具掉落,应采用防跌扣系保险措施,并保证提升设备能够承受相应重量。
2.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加强安全管理,涂上醒目的反光条,确保夜间能被清晰看到。
(三)人员防控1.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通过培训考试为人员进行综合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熟悉工具设备,掌握应急处置能力。
2.对进入受限作业现场的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确保人员身体健康,符合参加作业的条件。
3.在作业过程中要配备专业安全监测人员,进行全程监测和把握。
结语:受限空间作业具有高度危险和隐患性,需要在辨识作业风险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全面加强环境、工具设备和人员防控,可以更好地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433d55951e79b8969022600.png)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措施目录一、风险辨识 (1)二、防措施 (2)附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4)附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4)一、风险辨识1.有限空间的概念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A、有限空间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
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
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
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1.4事故发生的原因1.4.1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4.2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06db8decc22bcd126ff0cdd.png)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目录一、风险辨识 (1)二、防范措施 (2)附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4)附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4)一、风险辨识1. 有限空间的概念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 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 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
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
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
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 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1.4 事故发生的原因1.4 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5 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及防控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及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571d73bded630b1c58eeb582.png)
(二三) 受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缺氧、中毒
易燃易爆
触电危险
存在风险
接触化学品
物理危害
吞没的危险
【接触化学品】
●通过眼、皮肤接触、吸入并受到危 害; ●腐蚀性化学品导致皮肤灼伤、烧伤 等危险; ●危害可能会在接触或暴露化学品后 几个小时才显现或立即表现;
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二三) 受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四二三) 受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除非远离危险区,否 则绝不要卸下面罩
使用过程必须配有监护人员,监护人要始终监视气 源压力和工作状态,监护人和使用人要配有可靠的通讯 联系工具,严禁在无人监视情况下使用。
“三不进入”原则:
无证不进
无措施不进
无监护人不进
“三不进入”原则作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高压线,任何人都 不能去碰,都不能违背。这也是安全生产禁令明令禁止的。
缺氧、中毒
易燃易爆
触电危险
存在风险
接触化学品
物理危害
吞没的危险
【触电危险】
使用带电设备及工具可能导致触
电;
有动力电源的罐内作业前,必须 切断电源,上锁或设专人看管, 井在电源处悬挂“严禁合闸”的 警告牌。受限空间内安全电压小 于等于36V,潮湿、狭小容器内 作业电压小于或等于12V;在潮 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 板上,同时保持金属容器接地可 靠。
(二) 相关人员职责及分工
辨识采样过程中的危害,采取防护措施
检
测
人
熟知检测仪器的选择、使用
职
责
监测点应具有代表性
培训内容
• 受限空间作业的定义 • 相关人员职责及分工 • 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4d8bd6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0.png)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有限空间是指具有进入口、狭小、有限通风或限制性通风条件的工作环境,包括油箱、管道、垃圾箱、储罐、坑道、地下室等地方。
由于空间狭小、通风不良,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和危险,因此需要进行风险辨识和采取防范措施。
在进行有限空间风险辨识时,首先需要了解该空间可能存在的风险。
常见的有限空间风险包括:缺氧、有毒气体、可燃气体、高温、高湿度、粉尘、噪音、物理障碍等。
具体的风险要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进行具体分析,找出空间的潜在危险。
针对有限空间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几项常用的防范措施:1.建立安全导则和程序:制定并建立针对有限空间的详细安全管理导则和程序。
包括进入前的准备工作、必要的培训、安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内容,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并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2.进入前的风险评估: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评估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空气质量、通风情况等。
只有评估结果符合安全标准,才能允许工作人员进入。
3.维持通风质量:有限空间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质量,以防止空气中毒、缺氧等危险。
如果可能的话,应使用通风设备,将新鲜空气引入有限空间,并排出有毒气体和污浊空气。
4.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接触到的危险物质,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5.建立沟通和监控系统:在有限空间工作期间,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监控系统,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这些系统包括良好的通信设备、紧急救援机制等,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情况。
6.培训与演练:对工作人员进行有限空间的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模拟演练,以使其熟悉有限空间工作环境,并掌握应对突发情况的正确方法。
总之,有限空间的风险辨识和防范措施是确保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只有在全面了解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降低有限空间工作中的风险,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f878a3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a.png)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有限空间是一个人工或自然存在的,对人来说进出困难,必须采取特殊的安全防范措施才能进入的区域。
这种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此环境中工作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规定。
不遵守安全规定会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比其他环境更加严重。
因此,在进入和操作有限空间的工作中,必须强化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一、有限空间的类型有限空间可大致分为两类:工业有限空间和非工业有限空间。
工业有限空间主要有各种存放材料、燃气、水等介质的罐体、缸体、沉淀池、管道、舱室,工厂机器设备的内部空间等;非工业有限空间主要有井道、管道、暗河和观察洞等。
在这些有限空间内,在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二、有限空间的风险1、空气质量问题在有限空间中,空气流通不畅,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无法及时排出,会导致氧气不足和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从而引起中毒和窒息。
此外,可燃气体浓度过高,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2、意外伤害问题在有限空间内可能会有热和高温环境、水位高低的变化、高压和低压等情况,也有可能有毒物质泄露或机械设施故障等。
这些因素都会给工人带来意外伤害的风险。
3、挤压或侵入问题一些有限空间是狭小的,当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各种维护和检查时,可能要强行通过狭窄的通道或通道。
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挤压到工作人员,甚至导致死亡。
三、有限空间的防范措施1、充分准备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准备。
应制定详细的入口访问方案和出口撤离方案,并告知相关人员,确保他们理解救援方法和操作。
2、检查空气质量在进入前,必须检查有限空间内的空气质量,确保各种气体的浓度、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处于安全范围内,并在空气质量检查合格后才可进入。
3、使用防护设备工作人员必须够配备防护装备,如呼吸器、眼镜、手套和安全带等,以确保自身安全。
4、控制入口和出口随时控制有限空间的入口和出口,以防止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快速撤离。
5、合理操作任何工作都必须精细规划和合理操作,并且必须按照焊接、切割和清洁、检查等明确的工作步骤进行。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c68658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f.png)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有限空间,听上去简单,但其实暗藏风险。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想起一些狭小、封闭的地方,比如地下室、油罐、储罐等等。
这些地方虽然看似安全,实际上却暗藏许多危险。
今天就来聊聊有限空间的风险辨识和防范措施。
一、有限空间的定义1.1 有限空间的特点有限空间就是指那些有界限、进出不方便的地方。
这些空间往往空气流通不畅,甚至可能会出现有害气体,比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想象一下,走进一个密闭的地下室,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让人感到窒息。
更糟糕的是,有些地方还有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
这些空间的特征让人不得不谨慎。
1.2 常见的有限空间我们生活中,有限空间无处不在。
地下管道、废弃的储水池、封闭的车间……这些地方常常被人忽视。
可是,危险就在身边。
比如,某次有工人在清理储油罐时,缺乏有效的通风,最后导致了窒息。
真是令人痛心的教训。
二、有限空间的风险辨识2.1 有害气体的风险在有限空间里,有害气体的风险是首当其冲的。
比如,硫化氢这种气体无色、无味,极易让人忽视。
一旦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人可能会迅速失去意识。
想象一下,没带气体检测仪器,贸然进入,后果不堪设想。
2.2 物理危险不仅仅是气体,有限空间的物理危险也不容小觑。
狭窄的环境很容易让人摔倒、受伤。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都得在不平的地面上工作,这更增加了风险。
想象一下,周围是一片黑暗,脚下一滑,真的就像掉进了无底深渊。
2.3 火灾和爆炸风险还有一点,火灾和爆炸风险在有限空间里尤为突出。
比如,油罐里的蒸汽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引发爆炸。
简直是火上浇油。
要是再加上狭窄的出口,逃生更是难上加难。
三、防范措施3.1 事前评估防患于未然,事前评估是关键。
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先做详细的风险评估。
检查空气成分、检测有害气体、确保通风良好。
像在进战场之前要做好周全准备。
我们得有个“兵法”,不能盲目行动。
3.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个人防护装备是每个人的“护身符”。
无论是防毒面具,还是安全带,这些装备都能在关键时刻救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168ce9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b.png)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1. 引言有限空间指的是无法进行自由移动的封闭或半封闭环境,如储罐、沉箱、地下室等。
这些区域常常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如有害气体、低氧气体、窒息、高温、爆炸等,给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对有限空间风险的辨识和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有限空间风险的辨识和防范措施,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并应对这一挑战。
2.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在进入有限空间前,需要通过风险辨识来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
以下是常见的有限空间风险辨识要点:2.1 空气质量检测:检测有毒气体、可燃气体和低氧气体的浓度,确保工作区域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2.2 安全设备和工具:确认是否配备了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工具,如通风设备、监测仪器、照明设备等。
2.3 环境因素:评估天气条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是否会对有限空间内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2.4 潜在危害源:考虑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源,如有害物质的泄漏、机械设备的故障、电力供应等。
3. 有限空间风险防范措施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风险防范措施。
以下是几项关键的防范措施:3.1 许可制度:建立严格的许可制度,确保只有通过培训和考核的人员才能进入有限空间。
3.2 工作程序:建立详细的工作程序,包括进入和离开有限空间的步骤、通风、监测和紧急救援等。
3.3 通风和气体监测:确保有限空间内有适当的通风,并且持续进行气体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4 紧急救援计划:制定完善的紧急救援计划,并进行培训和演练,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
3.5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安全带等。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有限空间是工作中常见的高风险环境,需要高度重视和有效的防范措施。
在我的理解中,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和防范对于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始终牢记风险辨识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手段来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因素。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a5b63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4.png)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有限空间指的是具有限制进出通道、有限氧气供应或可能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空间,如储罐、地下管道、井道、河道或其他封闭空间。
在这些空间中工作可能存在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窒息和缺氧风险:由于空间内氧气含量低或有害气体积聚,工作人员可能面临窒息和缺氧的风险。
这可能是由于空间内氧气消耗、不完全燃烧、有害气体泄漏或工作过程中生成的有害气体导致。
2. 火灾和爆炸风险:在有限空间中,积聚的有害气体或可燃物质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
这可能是由于操作失误、火焰或电火花的引入或其他火源的存在导致。
3. 机械伤害风险:有限空间中可能存在机械设备、管道、淤泥或其他障碍物,这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受到夹伤、压伤或其它机械伤害。
针对上述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辨识和防范:1. 风险评估和安全计划: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计划。
这包括识别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氧气含量、火灾和爆炸风险以及机械伤害风险。
2. 充分通风: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确保空间内充分通风,以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并维持适宜的氧气含量。
使用合适的通风设备如风扇或通风管道,并确保通风系统正常工作。
3.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爆服、安全帽、安全鞋等。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提供必要的装备。
4. 进行适当的培训和教育:为所有进入有限空间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潜在的风险并知道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这包括培训工作人员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急救措施和紧急撤离程序。
5. 建立有效的沟通与监控系统:在有限空间中工作时,确保与外部人员建立有效的沟通和监控系统,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提供帮助。
这可以使用无线通讯设备、监视摄像头和紧急报警系统等。
总之,通过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提取合适的防范措施,并为工作人员提供适当的培训和装备,可以有效地进行有限空间风险的辨识和防范。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3f7a61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f.png)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在现代社会中,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使得宝贵的空间变得越发珍贵。
然而,有限的空间意味着城市中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究竟什么是有限空间风险?有哪些防范措施可以采取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有限空间风险是指由于空间不足而导致的各种潜在危险。
城市中常见的有限空间风险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安全、火灾、交通事故等。
首先,建筑物的安全是一项严重的问题。
在一个拥挤的城市里,每一个建筑物都必须得到严格的管理和监管。
设计与施工阶段就应考虑住宅的安全性,不能只注重商业价值而忽略人们的安全。
在建筑物中,通风、照明、紧急疏散等因素都需要仔细考虑。
这是因为大多数事故发生时候,人们都是在狭小的空间里,难以快速逃离,并且很难被发现。
在严格的管理和监管下,我们可以避免许多可预见的风险。
其次,火灾也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故。
脆弱的建筑材料和大量的室内电器设备,使火灾非常容易蔓延。
这一风险需要通过加强城市建筑物的隔离和消防系统的维护来减少。
每天应定期检查消防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排除故障,确保消防设备可以在发生火灾时正常运行。
此外,应在公共场所放置安全标志,以指示人们疏散的逃生路线。
最后,交通事故也是容易发生的风险。
城市交通拥堵,不仅道路上的交通堵塞,同时也会危及商业建筑,住宅以及人们生活地区的交通安全。
因此,需要加强对交通规则宣传,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并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处以高罚款。
这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有限空间风险在城市中随时存在。
对于这些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降低其发生的概率。
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意识,以及做好预防工作,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加安全,更加舒适的城市环境。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在城市运作中追求效率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安全性和人的需求。
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3ed66565022aaea998f0fe2.png)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目录一、风险辨识...............................................二、防范措施...............................................附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附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一、风险辨识1.有限空间的概念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
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
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
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目录
一、风险辨识
1.有限空间的概念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
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
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
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
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
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事故发生的原因
事故风险评估
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监测结果、作业环境条件、物的状态、人的行为等因素进行火灾爆炸风险、人身伤害风险评估,按事故风险程度大小制定相应的消除、控制事故风险的有效措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二、防范措施
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对有限空间作业活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防范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多人伤亡事故。
同时,有限空间中作业存在的危害,极大多数情况下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在有限空间内作业,认真落实以下防范措施:
(一)在有限空间外敞面醒目处,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未经
许可,不得入内。
(二)对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作业应做到先检测后监护再进入的原则。
先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浓度,作业前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三)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能少于3次。
对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
(四)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限空间安全设施监管制度;同时应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五)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具备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身体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符合相应工种作业需要的资格。
(六)生产经营单位在作业前应针对施工方案,对从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人员进行作业内容、职业危害等教育;对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避险常识、中毒窒息和其他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教育。
(七)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
监护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
(八)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应与监护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有限空间。
当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发生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时,应急救援人员应在
做好个体防护并配戴必要应急救援设备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救援。
其他作业人员千万不要贸然施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附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附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