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复习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附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db077a04a1b0717fd5ddb9.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切削运动必须具备_主运动__和进给运动两种运动。
_主运动__运动只有1个, 它可以是工件的运动,也可以是刀具的运动。
2、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上始终有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分别是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和过渡表面。
3、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4、材料的工艺性指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包括锻造、焊接和热处理等性能。
5、高速钢是指含较多钨,铬,钼,钒等合金的高合金工具钢,俗称_锋钢_或白钢。
6、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_金属切削层_在_刀具_作用下,产生塑性剪切滑移变形的过程。
7、切削液具有_冷却_润滑,清洁和_防锈_的作用。
8、切削热使切屑,工件,刀具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_工件的质量_,_刀具的寿命_,切削速度的提高等.9、工件材料抵抗刀具切削所产生的阻力,称为_切削力_。
它是_金属切削_过程中最重要的物理现象之一。
10、切削液的种类有_水溶液_,_乳化液_和_煤油_等.11、刀具磨损方式可分为_前面磨损_和_后面磨损_.12、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化学作用的磨损分为_氧化磨损_,__扩散磨损_和相变磨损.13、刀具后面磨损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_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_、和急剧磨损阶段。
14、影响刀具磨损限度的主要因素有切削用量的影响, _几何参数_和_工件材料_影响.15、刃倾角的作用会影响_排屑方向_、_刀尖强度_及工件的加工质量.16、目前常用的刀具材料有_高速钢_、_硬质合金刚_、涂层刀具材料及超硬刀具材料.17、切削用量中对刀具磨损限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_切削速度_、进给量、和_背吃刀量_。
18、刀具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能包括: _高的硬度_、: _高的耐磨性_、足够的强度和韧性,高的耐热性。
19、切削部分一般由_3个刀面_, _2条切削刃_和1个刀尖共六个要素组成。
20、刀片型号由一个字母和一个或两个数字组成。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ae057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4.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一填充题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机械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b〕,〔c〕。
答案:加工质量、生产率、经济性。
2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包括〔a〕,〔b〕,〔c〕,〔d〕等四个方面。
答案:机床、夹具、工件、刀具。
3 工艺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a〕,〔b〕,〔c〕,〔d〕。
答案:提高加工质量、合理利用机床、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早发现毛坯缺陷。
4 在机械制造中,通常将生产方式划分为〔a〕,〔b〕,〔c〕三种类型。
答案:单件小批、中批、大批大量生产。
5 确定毛坯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三种即〔a〕,〔b〕,〔c〕。
大批量生产用〔d〕。
答案:计算法、查表法、经验估计法、计算法。
6 根据作用的不同,基准通常可分为〔a〕和〔b〕两大类,定位基准属于〔c〕。
答案:基准、工艺基准、工艺基准。
7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安排机加工顺序的原那么是〔a〕,〔b〕,〔c〕,〔d〕。
答案: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它。
8 选择定位粗基准要考虑〔1〕使各加工面都有一定的和比拟均匀的〔a〕;〔2〕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b〕。
答案:加工余量、相互位置精度。
9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a〕,〔b〕,〔c〕。
答案: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外表相互位置精度10 零件表层的机械物理性质包括〔a 〕,〔b〕,〔c〕。
答案:外表冷硬、表层剩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11 刀具磨损属于〔a 〕误差,可以通过计算后输入〔b 〕来补偿。
答案:变值系统误差、等值异号的误差12 零件的外表质量包括〔a〕,〔b〕,〔c〕、〔d〕。
答案:外表粗糙度及波度、外表冷硬、表层剩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13 工艺系统的振动分为两大类即〔a〕与〔b〕,其中振幅随切削用量而变的是〔c〕。
答案:强迫振动、自激振动、自激振动14 切削加工后,引起外表剩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a〕,〔b〕,〔c〕。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597d5a4afe04a1b071dec9.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机械制造工艺学一、填空题:1.对那些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其加工阶段可以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 , 。
2.根据工序的定义,只要 、 、工作对象(工件)之一发生变化或对工件加工不是连续完成,则应成为另一个工序。
3.采用转位夹具或转位工作台,可以实现在加工的同时装卸工件,使 时间与 时间重叠,从而提高生产率。
4.尺寸链的特征是关联性和 。
5.拉孔,推孔,珩磨孔, 等都是自为基准加工的典型例子。
6.根据工厂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同,生产类型划分为 、 和单件生产三类。
7.某轴尺寸为043.0018.050+-φmm ,该尺寸按“入体原则”标注为 mm 。
8.工艺基准分为 、 、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每个工序又依次分为安装、 、 和走刀。
10. 传统的流水线、自动线生产多采用 的组织形式,可以实现高生产率生产。
11. 选择粗基准时一般应遵循、、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和便于工件装夹原则。
12. 如图1所示一批工件,钻4—φ15孔时,若先钻1个孔,然后使工件回转90度钻下一个孔,如此循环操作,直至把4个孔钻完。
则该工序中有个工步,个工位。
图1 工件13. 全年工艺成本中,与年产量同步增长的费用称为,如材料费、通用机床折旧费等。
14. 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5. 为了改善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调质等,应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
16.自位支承在定位过程中限制个自由度。
17.工件装夹中由于基准和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18.在简单夹紧机构中,夹紧机构实现工件定位作用的同时,并将工件夹紧;夹紧机构动作迅速,操作简便。
19.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小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
20.回转式钻模的结构特点是夹具具有;盖板式钻模的结构特点是没有。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c7439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3.png)
机械制造⼯艺复习题(含答案)⼯艺复习题1、误差复映系数反映了(加⼯)误差与(⽑坯)误差之间的⽐例关系。
2、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包括(径向圆跳动 )、( 轴向圆跳动 )和( 倾⾓摆动 )。
3、影响机床部件刚度的因素有:( 联结表⾯间的接触变形 )、( 零件间的摩擦⼒ )和( 接合⾯间隙薄弱零件本⾝的变形 )。
4、⼯艺系统热源传递⽅式有( 导热传热 )、( 对流传热 )和( 辐射传热 )三种形式。
5、机械加⼯中,在没有周期外⼒作⽤下,由系统内部激发反馈产⽣的周期振动称为( ⾃激 )振动。
6、根据⼯件加⼯表⾯位置尺⼨要求必须限制的⾃由度没有得到完全限制,称为( ⽋定位 )。
7、把对加⼯精度影响最⼤的⽅向称为( 误差敏感 )⽅向。
8、⼯件以圆柱⾯在短V 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件( 2 )个⾃由度,若在长V 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件( 4 )个⾃由度。
9、淬硬丝杠螺纹精加⼯应安排在淬⽕之( 后 )完成。
10、镗床的主轴径向跳动将造成被加⼯孔的( 圆度 )误差。
11、安排在切削加⼯之前的( 退⽕ )、 ( 正⽕ )、调质等热处理⼯序,是为了改善⼯件的切削性能。
12、机械加⼯表⾯质量将影响零件的耐磨性、耐蚀性、___疲劳___强度和_ 零件 __配合__质量。
13.、零件的加⼯精度包括( 尺⼨ )精度、( 形状 )精度和表⾯ _精度三⽅⾯内容。
14、加⼯过程由,表⾯层若以冷塑性变形为主,则表⾯层产⽣( 残余压 )_应⼒;若以热塑性变形为主,则表⾯层产⽣( 残余拉 )应⼒。
15、加⼯表⾯质量主要对( 耐磨性), ( 疲劳强度)、(_零件配合质量)和(耐蚀性)等使⽤性能产⽣影响。
1、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 AD )加⼯⽆影响。
A.车内圆B.车端⾯C.车螺纹D. 车外圆E.车倒⾓2、T i 为增环的公差,T j 为减环的公差,M 为增环的数⽬,N 为减环的数⽬,那么,封闭环的公差为( A ) A.T i i M =∑1+ Tjj N=∑1B.T i i M =∑1- Tjj N=∑1C.T jj N =∑1+ T ii M=∑1 D. T ii M=∑13、⼯件在机床上或在夹具中装夹时,⽤来确定加⼯表⾯相对于⼑具切削位置的⾯叫( D )。
机械制造设计工艺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
![机械制造设计工艺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58f0b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1.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2第一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减小加工后工件残余应力的常见措施有设计合理零件结构、粗精加工分开、避免冷校直和()。
A、热校直B、时效处理C、避免冷加工D、避免锻压工艺2.当()的方向与工序尺寸方向一致时,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就最大,称为误差的敏感方向。
A、原始误差B、累积误差C、定位误差D、加工误差3.磨削淬火钢时可能的金相组织变化有回火烧伤、()、退火烧伤。
A、调质烧伤B、淬火烧伤C、渗碳烧伤D、表面裂纹4.机械加工表面缺陷主要有表层加工冷作硬化、表层金相组织变化和()。
A、位置误差B、形状误差C、圆柱度不达标D、表层残余应力5.所谓()是指在现有工艺条件下既能方便制造,又有较低的制造成本。
A、几何形状合适B、结构工艺性好C、精度粗糙度合适D、材料合适6.()有利于保证各加工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A、工序错开B、工序并列C、工序分散D、工序集中7.以下不属于对工件夹紧时的要求的是()。
A、不能破坏工件由定位所取得的正确加工位置B、避免由于夹紧而使工件产生受力变形C、夹紧力越大越好D、夹紧动作应快速、省力,操作要方便;且安全可靠8.()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最终形成的环或间接得到的环。
A、增环B、减环C、组成环D、封闭环二、多项选择题1. 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特点()。
A、体积小,热容量小B、达到热平衡时间较短C、温升高D、对加工精度影响小2.确定生产批量大小所需考虑因素有()。
A、市场需求及趋势分析B、便于生产的组织与安排C、生产资金的投入D、制造生产率和成本3. 表面几何形状精度主要包括()。
A、表面粗糙度B、圆柱度C、波纹度D、纹理方向E、表面缺陷4. 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主要指()。
A、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B、减少装配的修配和机械加工C、应便于装配和拆卸D、有利于机器的维护和检修E、便于套装和部装5. 各机械制造厂使用的工艺规程表格形式不尽一致,主要包括()。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c16e8481c758f5f61f6787.png)
试题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一、是非题(10分)1.只增加定位的刚度和稳定性的支承为可调支承。
(×)2.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而欠定位则不允许。
(√)3.一面双销定位中,菱形销长轴方向应垂直于双销连心线。
(√)4.装配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完全互换法。
(×)5.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外圆中间粗两头细,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刚度差。
(√)6.机床的热变形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7.机床的传动链误差是产生误差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
(×)8.工序集中则使用的设备数量少,生产准备工作量小。
(×)9.工序余量是指加工内、外圆时加工前后的直径差。
(×)10.工艺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和辅助过程两个部分。
( × )二、填空(30分)1.机械加工中,加工阶段划分为( 粗加工 )、( 半精加工 )、( 精加工 )、( 光整加工 )。
2.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 互换法 )、( 调整法 )、( 修配法 )。
3.加工精度包括( 尺寸 )、( 形状 )、( 位置 )三方面的内容。
4.定位误差由两部分组成,其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 定位基准 )与( 工序基准 )不重合造成的,它的大小等于( 两基准间尺寸 )的公差值。
5.圆偏心夹紧机构中,偏心轮的自锁条件是(e D )20~14( ),其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D 为圆偏心盘的直径;e 为偏心量 )。
6.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 轴向跳动 )、( 径向跳动 )、( 角度摆动 )。
7.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 轨迹法 )、( 成型法 )、( 展成法 )等几种。
8.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 法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 切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小。
9.选择精基准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分别是:( 基准重合 )、( 基准统一 )、( 互为基准 )、( 自为基准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含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8423b0aef8941ea76e05ce.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表面质量对零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耐腐蚀性、配合性质的影响很大。
2、在安排切削加工工序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基准先行、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
4、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计算法、查表法和经验估计法。
5、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四种。
6、若零件上几个待加工表面用几把刀具同时进行加工,则将这种工步称为复合工步。
7、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_刀尖轨迹法、仿形法、展成法和成形法。
8、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9、根据基准的作用不同,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10、在起始工序中,只能选择未加工的毛坯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基准称为粗基准。
11、一般机械加工的顺序是:先加工粗基准、粗加工主要面、精加工主要面、光整加工。
13、基准重合原则是尽可能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以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
14、工序尺寸公差一般取入体方向标注,毛坯尺寸公差一般取双向标注。
15、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_性质_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16、零件的加工质量是由表面的几何特性和表面物理力学性能两方面决定的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填在题后的括号,共20分1.精基准是用下列哪一种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的?(AA已加工表面 B 未加工表面 C 精度最高的表面 D 粗糙度值最低的表面2.在车床两顶尖上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经检验发现中间直径偏小,两端直径偏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两顶尖处刚度不足 B 刀具刚度不足 C 工件刚度不足 D 刀尖高度位置不准确3.选取最小加工余量依据之一是(AA上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B 本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C 上道工序的加工尺寸D 本道工序的加工尺寸4.批量是指(AA每批投入制造的零件数 B 每年投入制造的零件数C 一个工人一年加工的零件数D 在一个产品中的零件数5.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BA工步 B 工序 C 安装 D 走刀6.对于一个平面加工尺寸,如果上道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 amax,最小值为H amin,本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 b max,最小值为H bmin,那么,本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Z max= (BA H amax -H b maxB H amax -H b minC H amin -H b maxD H amin - H bmin7.符合正态分布的加工误差落在x±3σ(x表示误差的平均值,σ表示误差的均方根偏差围的概率为( DA 0.07%B 5%C 95%D 99.73%8.普通车床在垂直面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中的圆柱度误差影响(CA很大 B 特大 C 较小 D 等于零9.精密测量应在(下进行。
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解答
![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08ad583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c.png)
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
2、某机床厂年产CA6140卧式车床2000台,已知机床主轴的备品率为1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5%。
试计算主轴的年生产纲领,并说明属于何种生产类型,工艺过程有何特点?若一年工作日为280天,试计算每月(按22天计算)的生产批量。
解:生产纲领公式N=Qn(1+a)(1+B)=(1+15%)(1+5%)=2415台/年查表属于成批生产,生产批量计算:=189.753、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什么是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港、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沸量基准,装配基i隹.答工翦爸是用来确定生产对象的点或面,包括设计基:新工艺基准设计基渣:在零件图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的翦隹号¥工艺基地:在零件的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蠡隹叫做工艺基隹”按其场合不同,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民测屋基准和装izsito+>工序基淮;在工序图中,用以确定本工J?被加工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口/定位息淮,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的正确位置।一测量基地:加工中或力or后,测度工件形状尺寸采用的西隹;〃装配基地: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或音闻牛在产品上相对位雀所采用的基a。
举例;6(a)加一阶梯^零件,中60外圆的设计基准是中的外回的中心线+工序建隹4、工件装夹的含义是什么?在机械加工中有哪几种装夹工件的方法?简述各种装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场合.C 答:工件的装夹包括定位和夹紧。
定位的任务.使H件育翔始终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的位置:夹紧的任务,这一正确的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不因切削力「惯■性力、重力的作用而发生峻装夹的方法特点应用场合直接找正装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生产率较低单件,忖比铲划线技正装夹加工表面复杂,加工精度要求不太图.生产率低单件中小批生产的铸件加工夹具装夹无需划线和找正,定位精度高,操作简单,生产能用干阂比和大量生产中5,一工件夹紫后.位置不动了•其所有自由度就都被限制了q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巡申说法是错误的,例如用电磁吸盘夹紧工件,如图,通电时,电磁吸盘耨工件吸紧T从而宏现工件的夹紧,但工件只限制X (溺)、V(旋转)、工C移动)三个自由度。
2016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复习题
![2016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f72969f242336c1eb95efc.png)
1,机械加工过程:工序,工步和走刀。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2,基准的分类: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度量基准,装配基准,定位基准{粗基准+精基准【基本精基准+辅助精基准】})3,零件的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在机械加工以后的尺寸.几何形状和各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等实际数值与理想数值相接近的程度。
4,加工精度的具体内容是: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
5,表面质量:表面的几何形状,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6,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对零件耐磨性,疲劳强度,耐腐蚀性,配合性质的影响,7,经济精度: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该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
8,表面粗糙度选择原则:a,一般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比非工作表面的要求高。
b,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比非摩擦表面的要求高。
c,对于间隙配合,间隙越小,表面粗糙度要求越高。
d,配合性质相同、精度相同时,零件的尺寸越小,则表面粗糙度要求越高。
e,受周期性载荷的表面及可能发生应力集中的圆角和凹槽处的表面粗糙度应较高。
9,尺寸链装配的五种方法:完全互换法或极大极小法,不完全互换法或概率法,分组装配法,修配法,调整装配法。
10,尺寸链轴向尺寸标注方法:链式标注法,坐标式标注法,混合式标注法。
11,夹具的组成: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夹具体,其他装置。
12,六点定位原则:把适当分布的、与工件接触的六个支撑点来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原则称为六点定位原则。
13,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的定位。
不完全定位,工件被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
欠定位,按照加工要求必须限制的自由度而没有被限制的定位。
不允许过定位,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被夹具上的定位原件重复限制的定位。
一般不允许。
14,工件。
平面定位(支承定位)圆柱孔定位(定心定位【定位基准为孔的轴线】)外圆表面定位(V形块【两斜面的夹角通常做成90°,个别也有60°或120°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5d5701452ea551810a687e0.png)
工艺基准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工序基准1.获得零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范成法)2.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是:先基准面,后其它面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先主要平面,后主要孔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二、判断题(√)1.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过定位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存在的。
(×)4.修配装配法特别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的高精度多环尺寸链的装配。
(√)5.主轴的纯径向跳动误差在用车床加工端面时不引起加工误差(×)6.自激振动的振动频率接近于或低于工艺系统的低频振型的固有频率。
(√)7.磨削的径向磨削力大,且作用在工艺系统刚性较差的方向上。
3.试述粗基准的选用原则。
(1)该表面加工余量要求均匀时;(2)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3)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4)粗基准的表面要求平整光洁;(5)粗基准一般只使用一次。
一、填空:1、机械产品的基本生产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生产阶段:毛胚制造阶段、加工阶段和装配调试阶段。
2、工步是指工序中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不包括背吃刀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3、常用的工艺规程主要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两种基本形式。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刀具是否变动和工作是否连续。
()2、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是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3、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4、机械加工过程中划分加工阶段,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
()6、三爪自定心卡盘不但校正和安装工件简单迅速,而且对工件的夹紧力比四爪单动卡盘要大。
()13、铰刀的刚度和导向性比扩孔钻要差,一般用于加工中小直径孔的半精加工与精加工。
()14、车削加工中,用四爪夹盘安装工件一定要找正,而用三爪自定心夹盘安装工件则不需要找正。
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
![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0ed30e79563c1ec5da71bc.png)
试卷11.粗加工时,切削用量一般以提高 、降低 为主。
精加工时,应以保证 为主,兼顾 与 。
2.加工精度是指加工后零件在 、 、 等方面与理想零件的符合程度。
3. 轴类零件一般采用 作定位基准。
4.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如何保证加工表面之间的 、 和 。
5.在装配精度即定的情况下,组成环数越 ,则组成环所分配到的公差值就越 ,零件加工越经济。
6.在尺寸链中,当其余组成环不变时,将某一环 或 封闭环却随之 或 该环称之为减环。
8.主要支承用来限制工件的 。
辅助支承用来提高工件的 和 ,不起 作用。
9.斜楔的自锁条件公式表达式是 。
10. 零件加工后,在几何尺寸、形状相互位置方面与理想零件的符合程度是 。
1.生产率 生产成本 加工质量 生产率 生产成本2. 形状 尺寸 表面相互位置3.中心孔4.位置精度 尺寸精度 装夹方便5.少 大6.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8. 自由度 装夹刚度 稳定性 定位 9.21ϕϕα+≤10.加工精度4.表面质量:是指机械加工后零件表面层的几何结构,以及受加工的影响表面层金属与基体金属性质发生变化的情况。
三、问答题(每题7分 共42分)1. 选择精加工或半精加工切削用量的原则是什么?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必要的生产率,按工序余量选择合适的a p ,按表面质量要求选择合理的f,然后在保证刀具合理耐用度和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尽量大的V c 。
2. 何种情况下采用顺铣?何种情况下采用逆铣?.粗加工或加工有硬皮的毛坯时,多采用逆铣。
精加工时,加工余量小,铣削力小,不易引起工作台窜动,可采用顺铣3. 指出下图所示零件需限制的自由度。
5.简述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1)上道工序留下来的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缺陷。
(2)上道工序的尺寸公差。
(3)本工序加工时的安装误差。
试卷2一、 填空(每空1分 共30分)左图需限制五个自由度即:z y y x x 、、、、 右图需限制五个自由度即:z z y y x 、、、、1.铣刀方向与工件方向相同称铣削方式。
大学考试试卷《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参考答案
![大学考试试卷《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3c1441783e0912a2162a3f.png)
大学考试试卷《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参考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1. 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 刀具材料B. 进给量C. 切削深度D. 工件材料2. 对切削速度在以上的零件必须经过平衡才能减小激振力。
A. 500r/minB. 600r/minC. 400r/minD. 1500r/min3. 大批生产的齿坯加工,采用的加工方案是()A. 车――拉――多刀车B. 钻――拉――多刀车C. 车――钻――多刀车D. 钻――多刀车――拉4. 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作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之成为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
A. 生产过程B. 工艺过程C. 工艺规程D.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5. 以下加工采用工序集中的是。
A. 单件小批生产B. 大批量生产C. 活塞的加工D. 轴承的加工6. 已知某尺寸链,其增环基本尺寸A1 150mm、A2 80mm;其减环基本尺寸为A330mm、A4 40mm,该尺寸链的封闭环基本尺寸A0应为。
A. 180mmB. 160mmC. 140mmD. 300mm7. 在中小批量生产中,对于一些精度要求高、工步内容较多的复杂工序,主要采用进行加工。
A. 专用机床B. 组合机床C. 数控机床D. 自动机床8. 对机械加工过程影响较小的振动是。
A. 自由振动B. 自激振动C. 受迫振动D. 衰减振动9. 齿形精加工方法中,的加工精度最高。
A. 剃齿B. 挤齿C. 磨齿D. 珩齿10. 以下关于研磨说法错误的是A. 能获得较细的表面粗糙度B. 能修正的尺寸误差C. 能修正工件的形状误差D. 生产率较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1. 以下属于工艺成本的是。
A. 操作工人的工资B. 设备的折旧费C. 车间照明费用D. 行政后勤人员工资2. 工序尺寸的公差一般采用分布,其公差值可按经济精度查表;毛坯尺寸的公差是采用分布,其公差值可按毛坯制造方法查表。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2fa48a6edb6f1aff001fb0.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一、填空1.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_轨迹法_、成形法、_展成法_。
2.主轴回转作纯径向跳动及漂移时,所镗出的孔是_椭圆__形。
3.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_加工精度_和_加工表面质量__。
4.表面残余_拉_(拉或压)应力会加剧疲劳裂纹的扩展。
5.车削加工时,进给量增加会使表面粗糙度_变大_。
6.切削液的作用有冷却、_润滑__、清洗及防锈等作用。
7.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_共振_现象8.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建立是以切削运动为依据,其假定的工作条件包括假定运动条件和假定安装条件。
9.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_刻划_、__滑擦(摩擦抛光)和切削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
10.产品装配工艺中对“三化”程度要求是指结构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11.尺寸链的特征是_关联性和_封闭性_。
12.零件光整加工的通常方法有_珩磨_、研磨、超精加工及_抛光_等方法。
1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实际上就是指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_工艺文件14.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及性质的过程。
15.零件的几何精度、表面质量、物理机械性能是评定机器零件质量的主要指标。
16.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
17.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主要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由于的制造误差与磨损引起。
18.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定位基准。
19.零件的加工误差指越小(大),加工精度就越高(低)。
20.粗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高的生产率。
21.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包括加工方法的原理误差、制造和磨损所产生的机床几何误差和传动误差,调整误差、刀具、夹具和量具的制造误差、工件的安装误差。
22.精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e7932bfd0a79563c1e72b1.png)
一、是非题(10分)1.只增加定位的刚度和稳定性的支承为可调支承。
(×)2.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而欠定位则不允许。
(√)3.一面双销定位中,菱形销长轴方向应垂直于双销连心线。
(√)4.装配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完全互换法。
(×)5.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外圆中间粗两头细,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刚度差。
(√)6.机床的热变形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7.机床的传动链误差是产生误差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
(×)8.工序集中则使用的设备数量少,生产准备工作量小。
(×)9.工序余量是指加工内、外圆时加工前后的直径差。
(×)10.工艺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和辅助过程两个部分。
(×)二、填空(30分)1.机械加工中,加工阶段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
2.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
3.加工精度包括(尺寸)、(形状)、(位置)三方面的内容。
4.定位误差由两部分组成,其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造成的,它的大小等于(两基准间尺寸)的公差值。
5.圆偏心夹紧机构中,偏心轮的自锁条件是(eD)20~14(),其中各符号的意义是(D为圆偏心盘的直径;e为偏心量)。
6.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径向跳动)、(角度摆动)。
7.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型法)、(展成法)等几种。
8.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法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切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小。
9.选择精基准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分别是:(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自为基准)。
10.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刀具)对(工件)的正确位置。
1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 工作地点不变)和工作是否连续完成。
三、解释概念(10分)1.经济精度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即完好设备、适当夹具、必需刀具、一定的熟练工人,合理的工时定额下,某种加工方法所达到的公差等级和粗糙度。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学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b7e532ba1aa8114431d9a4.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表面质量对零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耐腐蚀性、配合性质的影响很大。
2、在安排切削加工工序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基准先行、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
4、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计算法、查表法和经验估计法。
5、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四种。
6、若零件上几个待加工表面用几把刀具同时进行加工,则将这种工步称为复合工步。
7、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_刀尖轨迹法、仿形法、展成法和成形法。
8、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9、根据基准的作用不同,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
10、在起始工序中,只能选择未加工的毛坯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基准称为粗基准。
11、一般机械加工的顺序是:先加工粗基准、粗加工主要面、精加工主要面、光整加工。
13、基准重合原则是尽可能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以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
14、工序尺寸公差一般取入体方向标注,毛坯尺寸公差一般取双向标注。
15、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_性质_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16、零件的加工质量是由表面的几何特性和表面物理力学性能两方面决定的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共20分)1.精基准是用下列哪一种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的?( A )A 已加工表面B 未加工表面C 精度最高的表面D 粗糙度值最低的表面2.在车床两顶尖上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经检验发现中间直径偏小,两端直径偏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两顶尖处刚度不足B 刀具刚度不足C 工件刚度不足D 刀尖高度位置不准确3.选取最小加工余量依据之一是( A )A 上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B 本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C 上道工序的加工尺寸D 本道工序的加工尺寸4.批量是指( A )A 每批投入制造的零件数B 每年投入制造的零件数C 一个工人一年加工的零件数D 在一个产品中的零件数5.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 B )A 工步B 工序C 安装D 走刀6.对于一个平面加工尺寸,如果上道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amax ,最小值为Hamin,本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bmax ,最小值为Hbmin,那么,本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Zmax=( B )A Hamax -HbmaxB Hamax-HbminC Hamin-HbmaxD Hamin- Hbmin7.符合正态分布的加工误差落在x±3σ(x表示误差的平均值,σ表示误差的均方根偏差)范围内的概率为( D )A 0.07%B 5%C 95%D 99.73%8.普通车床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中的圆柱度误差影响(C )A 很大B 特大C 较小D 等于零9.精密测量应在()下进行。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e18494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e.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试卷一、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10×1分=10分)(×)⒈工件在夹具定位中,凡是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即为完全定位,凡是超过六个定位支承点就是过定位。
(×)⒉钻床夹具也简称为钻模板。
(√)⒊夹具的对定就是夹具定位表面相对刀具及切削成形运动处于正确的位置.(×)4. 粗基准因为其定位精度低,因此绝对不允许重复使用。
(×)5。
对普通机床来说,其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可以忽略.(×)6.工艺规程制定的原则就是加工精度越高越好。
(×)7 辅助支承只限制一个不定度,一般常用作第三基准。
(√)⒏圆偏心的升角是变化的,故夹紧力也是变化的.(√)⒐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应尽量避免过定位及欠定位。
(√)⒑加工表面层产生的残余压应力,能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二、填空题(36×0.5=18分)1.表现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对__耐磨性_的影响,对_耐蚀性___的影响,对__疲劳强度_的影响,对__零件间配合性质_的影响。
2.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常用_表面粗糙度_和表面微观几何形貌来衡量。
3.将零件加工全部工步尽可能集中在少数工序内完成,叫做工序集中,将零件加工全部工步分散在较多工序内完成,叫做工序分散。
4.选择粗基准的出发点是为后续工序提供合适的__定位基准_____,保证各加工表面的__相互位置精度__并__保证加工余量的均匀分配。
5.对于有较多加工表面的工件,应选毛坯上__不加工_____的表面为粗基准,以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___正确的相互位置精度____。
6.选择加工方法时要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例如:淬火钢必须用___磨削____的方法加工,有色金属则必须用__车削_____的方法加工。
7.排列切削加工工序时应遵循的原则是__先加工基准面,再加工其他表面_、_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_、_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_和_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机械加工过程:工序,工步和走刀。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2,基准的分类: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度量基准,装配基准,定位基准{粗基准+精基准【基本精基准+辅助精基准】})3,零件的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在机械加工以后的尺寸.几何形状和各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等实际数值与理想数值相接近的程度。
4,加工精度的具体内容是: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
5,表面质量:表面的几何形状,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6,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对零件耐磨性,疲劳强度,耐腐蚀性,配合性质的影响,7,经济精度: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该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
8,表面粗糙度选择原则:a,一般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比非工作表面的要求高。
b,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比非摩擦表面的要求高。
c,对于间隙配合,间隙越小,表面粗糙度要求越高。
d,配合性质相同、精度相同时,零件的尺寸越小,则表面粗糙度要求越高。
e,受周期性载荷的表面及可能发生应力集中的圆角和凹槽处的表面粗糙度应较高。
9,尺寸链装配的五种方法:完全互换法或极大极小法,不完全互换法或概率法,分组装配法,修配法,调整装配法。
10,尺寸链轴向尺寸标注方法:链式标注法,坐标式标注法,混合式标注法。
11,夹具的组成: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夹具体,其他装置。
12,六点定位原则:把适当分布的、与工件接触的六个支撑点来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原则称为六点定位原则。
13,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的定位。
不完全定位,工件被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
欠定位,按照加工要求必须限制的自由度而没有被限制的定位。
不允许过定位,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被夹具上的定位原件重复限制的定位。
一般不允许。
14,工件。
平面定位(支承定位)圆柱孔定位(定心定位【定位基准为孔的轴线】)外圆表面定位(V形块【两斜面的夹角通常做成90°,个别也有60°或120°的。
固定式V形块可以限制工件两个或四个自由度,短的活动V形块可以限制工件一个自由度】)15,电弧焊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焊接方法。
16,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IG:以氩,氦或其混合气体等惰性气体为保护气体的焊接方法。
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AG:在氩中加入少量氧化性气体(O2,CO2或其混合气体)混合而成的气体作为保护气体的焊接方法。
CO2气体保护电弧焊(CO2焊):采用纯CO2气体作为保护气体的焊接方法。
17,钎料液相线温度低于450℃:软钎焊。
高于450℃:硬钎焊。
制冷机中最常用的钎焊方法是火焰钎焊。
18,钎料:熔点低于450℃—软钎料(分为Bi基Sn基Pb基Zn基)。
高于450℃—硬钎料(分为Al基Ag基Cu基Ni基)。
高于950℃—高温钎料在制冷机中铜管的钎焊经常用银基钎料,铜锌钎料,铜磷银钎料19,焊接接头根据采用焊接方法不同,可分为熔焊,压焊,钎焊接头。
根据接头构造不同,分为对接,T形,搭接,角接,端接接头。
在制冷机中采用熔焊接头和钎焊接头。
20,熔焊接头的基本类型:对接,T形,搭接,角接,端接。
21,熔焊接头的坡口根据其形状不同,分为基本型,组合型,特殊型。
22,切割方法:机械切割,气割,等离子弧切割。
23,冲裁件的几何形状要力求简单,板料排布要经济,设计时尽量采用圆形,矩形,梯形,三角形等规则形状的零件。
24,冲裁工艺的一般精度能达到GB/T1804-2000中的m级(中等)或C级(粗糙)要求。
如果采用精冲其精度可达到f级(精密),表面粗糙度Rn值可达5-80μm,对于精密冲裁可达到0.63-2.5μm25,冲裁件标注尺寸应标注孔与孔,孔与边缘的尺寸。
冲孔件的孔径尺寸基准应尽量选择在冲压过程中不变形的面上。
26,设计拉深件应注意:形状应简单对称。
圆角半径要合适。
各部分尺寸比例要恰当。
拉深件孔位置要合理。
拉深件尺寸精度要求不宜过高。
27,机床数控技术由机床本体,数控系统,外围技术组成。
28,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作为坐标轴的正方向,直线运动的坐标轴采用右手笛卡尔坐标系统,旋转运动的坐标轴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
29,机床坐标系是机床上固有的坐标系,用于确定被加工零件在机床中的坐标,机床运动部件的位置以及运动范围等。
工件坐标系是编程人员在编制零件加工程序是使用的坐标系,可根据零件图样自行确定,用于确定工件几何图形上点,直线,圆弧等各集合要素的位置。
30,叶片的分类:动叶片,静叶片。
动叶片安装在转子叶轮或转鼓上,接受喷嘴叶栅射出的高速气流,把蒸汽的动能转换成机械能,使转子旋转对外输出机械功。
静叶片安装在隔板或气缸上,在反动式汽轮机中,起喷嘴作用,在速度级中,起导向作用,使气流改变方向,引导蒸汽进入动叶流道。
31,叶片的结构:叶根,叶型部分,叶顶,动叶片连接方式。
其中叶顶的结构有铆钉头,围带与叶片一体及叶顶减薄三种形式。
32,叶根的结构形式:T形叶根,菌形叶根,叉形叶根,枞树形叶根。
其中T形叶根包括普通T形叶根,外包T形叶根。
33,枞树形叶根结构的叶根和轮缘的轴向断口设计成尖劈形,以适应叶根的载荷分布,使叶根和对应的轮缘承载面都接近于等强度。
34,叶根加工方法:a,成形铣削法。
适用于T形叶根、双T形叶根、枞树形叶根。
b,成形磨削法。
适用于枞树形叶根。
c,盘状铣刀铣削法。
适用于叉形叶根。
35,看图5-31工序简图36,转子的分类:按形状分为转轮形转子,转鼓形转子;按主轴与其他部件间的组合方式分为:套装转子,整缎转子,焊接转子和组合转子。
37,套装转子的优点:a,单件加工方便,制造工艺简单。
b,主轴和各级叶轮可分散平行加工,生产周期短。
c,叶轮、主轴等锻件尺寸小,锻件质量容易保证。
套装转子的缺点:a,转子刚性较差,静挠度较大b,轮孔应力大,尤其是工作于湿蒸汽区的末几级叶轮,在键槽处容易产生应力腐蚀。
c,在高温下工作时,叶轮内孔直径将因材料的蠕变而逐渐增大,最后导致装配过盈量消失,使叶轮与主轴之间产生松动,从而使叶轮中心偏离轴的中心,造成转子质量不平衡,产生剧烈振动,不利于汽轮机快速起动。
38,套装转子不宜作为高温高压气轮机的高压转子。
39,P107整缎转子下面的两段。
40,筒节制造工艺主要程序为:划线→气割→涂料→加热→卷板→划割间隙→焊接→涂料→正火→校圆→清理→磨光→探伤→缺陷退修→机械加工。
41,对于厚板或小直径的筒节通常采用热态弯卷。
热卷可以减轻卷板机所需的功率,并可防止冷加工硬化现象。
42,弯曲成形是制造筒体的基本方法。
43,筒节纵缝主要焊接方法有电渣焊,单丝或多丝埋弧焊的常规焊接,以及可焊接更大厚度的窄间隙焊与电子束焊。
44,低压锅炉常采用平封头或椭圆形封头;中压锅炉,一般采用椭圆封头;高压及超高压锅炉,则采用半球形封头。
封头应尽量使用整块钢板制成,必须拼接时,允许用两块钢板拼成,拼接焊缝离封头中心线的距离应不超过0.3D(D 为封头内径),且不得通过扳边人孔或扳边圆弧。
45,封头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
P17746,蛇形管的成形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管子弯成弯头元件后,与直管组装拼焊而成蛇形管。
第二种是将管子预先接成长直管后,再进行连续弯曲成形。
第三种是一边弯管一边接长,形成蛇形管。
47,材料选择1.活塞组:活塞材料常用的有铸铁(热膨胀系数好小,耐磨性好,强度高,价格便宜。
适用小型无活塞环)和铝合金(质量轻,导热性能好,制造工艺优良,热膨大,活塞环),只有少数小型封闭式压缩机用钢. 活塞销用表面渗碳的低碳钢表面渗碳的低合金钢。
活塞环灰铸铁(机械强度,耐磨性)48,连杆:用金属铸造或压铸的铝合金连杆(质量轻,强度高,冲击任性好)连杆螺钉优质合金钢(40cr,35crmoA)49,曲轴传递动力用球墨铸铁(足够的强度,耐磨性好,吸振性,润油性,铸造工艺简单)50,机体用铸铁(容易成性,切削性能好,价格低廉,吸振性)汽缸套用铸铁机壳用热轧和冷轧钢板51,A,气阀阀片材料是瑞典弹簧带钢(硬度高,耐磨性,耐腐蚀,表面致密,厚度均匀,弹簧持久,表面粗糙值低)B,气阀弹簧材料:合金弹簧钢丝(50crVA,60si2mn)C,阀座:压差小于6×10∧5pa灰铸铁压差在(6-16)×10∧5用ht250,稀土球墨铸铁或35,45钢52,轴承低速锡基白合金中速巴氏合金和铝镁合金高速高锡铝合金轴承背低碳素钢08,10,1553,曲轴加工工艺技术要求。
定位基准:在同轴线上,个轴颈的粗精加工均以中心孔为定位基准,以保证个各外圆同心,第一步是加工出两端中心孔。
曲轴柄的粗精加工应以加工过的主轴颈为基准。
54,活塞加工技术要求:活塞销孔的中心线对活塞中心线的垂直度:在100mm长度内的公差值为0.035mm;活塞外圆表面粗糙度Ra=0.63~1.25微米;活塞的活塞环槽两侧的表面粗糙度1.25-2.5微;活塞销外圆表面粗糙度0.16-0.32微工序:铸造,车削,车削,车削,划线,钻削55,主要零件加工工艺1.筒体壳管式换热器中最重要的承压零件(属ⅱ)材料质量落料工艺过程:套料,下料,检查填写流程卡,冷作铣焊接口,清除,预弯,轧圆,固定,试板,电焊,表面清理,冷作, 检验2.管板加工工艺:落料~车削~车削~划线~鉆削~钻削~钳工 3.整张套片管式换热器的加工A,翅片加工:一次拉伸~二次拉伸~一次翻边并冲孔~二次翻边~切断(多套模具高速冲制)B, 分体式空调机室外冷凝器翅片:材料~冲压~检验,56,水分对制冷机的影响:1、节流装置的堵塞和蒸发器结冰。
2、金属材料的腐蚀和积炭。
3、镀铜现象。
57,干燥方法:a,加热真空干燥法。
b,真空加热干燥法。
c,干燥空气吹入法。
d,干燥空气法。
e,红外线干燥。
f,干燥剂。
58,干燥剂:干燥剂可以分为与水进行化学反应而脱水的加水型干燥剂和物理吸附的吸收型干燥剂两大类。
59.氟利昂制冷系统空气的排除步骤:1、关闭冷凝器的出液阀并使压缩机继续运转,把系统中的制冷剂和混合气体都积聚在冷凝器中,低压达到真空即可停止压缩机运行。
继续供给冷凝器冷却水。
2、停机1H左右,使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气冷凝,从而使空气与制冷剂逐渐分离。
3、慢慢松动高压阀的多用通道堵头螺栓,使系统的气体流出。
用手摸放出的气体,如果感觉到排出的气体比较热,即为空气,当排出的气体使手感到凉时,即拧紧螺栓、堵塞多用通道。
4、开机运行,观察指针是否摆动,冷凝压力和排气压力是否还超过正常值。
否则还得继续放空气。
5、拧松多用通道堵头螺栓时,不应松的过多,否则制冷剂会大量逸出。
60,热力膨胀阀:一般用在氟利昂制冷机上,它是一种节流装置,安装在冷凝器出液管和蒸发器之间,依靠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气体的过热度变化来调节制冷剂流量。
61,检漏也称气密性试验。
它是测定制冷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气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