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 (10分)1. 建立尺寸链的“最短原则”是要求组成环的数目最少。
( √ )2. 圆偏心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与其偏心距同直径的比值有关。
( √ )3. 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 √ )4. 装配精度与零件加工精度有关而与装配方法无关。
( × )5. 细长轴加工后呈纺锤形,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的刚度。
( √ )6. 由工件内应力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 )7. 采用高速切削能降低表面粗糙度。
( √ )8. 冷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产生残余拉应力。
( × )9. 精基准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
( √ )10.分析工件定位被限制的不定度时,必须考虑各种外力对定位的影响。
( √ )二、填空 (30分)1. 为减少误差复映,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提高毛坯制造精度),(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多次加工)。
2.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
3. 表面质量中机械物理性能的变化包括(加工表面的冷却硬化),(金相组织变化),(残余应力)。
4.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径向跳动),(角度摆动)。
5. 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型法),(展成法)。
6. 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法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切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影响小。
8. 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刀具)对(工件)的正确加工位置。
9. 应用点图进行误差分析时和R的波动反映的是(变值性误差的变化)和(随机性误差)的分散程度。
1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改变和( 工件是否连续完成 )。
六、(10分)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Φ20±。
若此工序尺寸呈正态分布,公差带中心大于分布中心,其偏值δ=,均方根差σ=,求:(1)这批工件的废品率是多少?(2)指出该工件常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大小;(3)可采取什么改进措施以消除废品?解:(1)查则废品率为(2)(3)采用将刀具朝着尺寸变化的方向调整(即直径上增加,使与公差带中心重合以消除废品。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附标准答案)
1、试提出成批生产如图所示盘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从工序到工步),并指出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图中φ20的孔数量为6个。(列表表示)
工序号
工步
定位基准(面)
1
车端面C,粗、精镗φ60H9mm孔,内孔倒角
小端外圆面
2
(2)乙机床加工零件的废品率高
(3)乙机床的精度高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零件如图示,设计尺寸50-0.17、10-0.36,因10-0.36不好测量,而改为测量A2,试确定工序尺寸A2。当A2尺寸为40+0.36能不能说一定是废品,为什么?
2)简述零件的加工路线安排。
3)加工孔时¢30+0.01,有那些加工方法选择?各有什么特点?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轴套,其加工工序如图所示,试校验工序尺寸标注是否合理(极值法)?为什么?并提出改进措施?
解:1)分析
从零件图上看,设计尺寸有10-0.3mm、15±0.2mm以及50-0.34。根据工艺过程分析是否全部达到图纸要求.其中10-0.3、50-0.34直接保证,15±0.2间接保证,为封闭环,必须校核。
答:磨削加工不仅磨削比压特别大,且磨削速度也特别高,切削单位体积金属的功率消耗远大于其它加工方法,而加工所消耗能量的绝大部分都要转化为热量,这些热量中的大部分将传于被加工表面,使工件具有很高的温度,就会使工件表面层金属的金相组织产生变化,使表层金属硬度下降,使工件表面呈氧化膜颜色,从而出现烧伤现象。
2)查找组成环,建立尺寸链3)计算尺寸及偏差求得A0=15-0.4+0.5 (超差)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10分)1.只增加定位的刚度和稳定性的支承为可调支承。
(×)2.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而欠定位则不允许。
(√)3.一面双销定位中,菱形销长轴方向应垂直于双销连心线。
(√)4.装配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完全互换法。
(×)5.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外圆中间粗两头细,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刚度差。
(√)6.机床的热变形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7.机床的传动链误差是产生误差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
(×)8.工序集中则使用的设备数量少,生产准备工作量小。
(×)9.工序余量是指加工内、外圆时加工前后的直径差。
(×)10.工艺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和辅助过程两个部分。
(×)二、填空(30分)1.机械加工中,加工阶段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
2.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
3.加工精度包括(尺寸)、(形状)、(位置)三方面的内容。
4.定位误差由两部分组成,其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造成的,它的大小等于(两基准间尺寸)的公差值。
5.圆偏心夹紧机构中,偏心轮的自锁条件是(eD)20~14(≥),其中各符号的意义是(D为圆偏心盘的直径;e为偏心量)。
6.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径向跳动)、(角度摆动)。
7.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型法)、(展成法)等几种。
8.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法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切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小。
9.选择精基准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分别是:(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自为基准)。
10.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刀具)对(工件)的正确位置。
1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 工作地点不变)和工作是否连续完成。
三、解释概念(10分)1.经济精度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即完好设备、适当夹具、必需刀具、一定的熟练工人,合理的工时定额下,某种加工方法所达到的公差等级和粗糙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试题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一、是非题(10分)1.只增加定位的刚度和稳定性的支承为可调支承。
(×)2.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而欠定位则不允许。
(√)3.一面双销定位中,菱形销长轴方向应垂直于双销连心线。
(√)4.装配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完全互换法。
(×)5.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外圆中间粗两头细,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刚度差。
(√)6.机床的热变形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7.机床的传动链误差是产生误差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
(×)8.工序集中则使用的设备数量少,生产准备工作量小。
(×)9.工序余量是指加工内、外圆时加工前后的直径差。
(×)10.工艺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和辅助过程两个部分。
( × )二、填空(30分)1.机械加工中,加工阶段划分为( 粗加工 )、( 半精加工 )、( 精加工 )、( 光整加工 )。
2.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 互换法 )、( 调整法 )、( 修配法 )。
3.加工精度包括( 尺寸 )、( 形状 )、( 位置 )三方面的内容。
4.定位误差由两部分组成,其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 定位基准 )与( 工序基准 )不重合造成的,它的大小等于( 两基准间尺寸 )的公差值。
5.圆偏心夹紧机构中,偏心轮的自锁条件是(e D )20~14( ),其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D 为圆偏心盘的直径;e 为偏心量 )。
6.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 轴向跳动 )、( 径向跳动 )、( 角度摆动 )。
7.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 轨迹法 )、( 成型法 )、( 展成法 )等几种。
8.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 法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 切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小。
9.选择精基准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分别是:( 基准重合 )、( 基准统一 )、( 互为基准 )、( 自为基准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四套全
一、是非题(10分)1. 建立尺寸链的“最短原则”是要求组成环的数目最少。
( √)2. 圆偏心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与其偏心距同直径的比值有关。
( √)3. 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 √)4. 装配精度与零件加工精度有关而与装配方法无关。
( ×)5. 细长轴加工后呈纺锤形,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的刚度。
( √)6. 由工件内应力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7. 采用高速切削能降低表面粗糙度。
( √)8. 冷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产生残余拉应力。
( ×)9. 精基准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
( √)10.分析工件定位被限制的不定度时,必须考虑各种外力对定位的影响。
( √)二、填空(30分)1. 为减少误差复映,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提高毛坯制造精度),(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多次加工)。
2.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
3. 表面质量中机械物理性能的变化包括(加工表面的冷却硬化),(金相组织变化),(残余应力)。
4.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径向跳动),(角度摆动)。
5. 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型法),(展成法)。
6. 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 法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 切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影响小。
8. 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 刀具 )对( 工件 )的正确加工位置。
9. 应用点图进行误差分析时X 和R 的波动反映的是( 变值性误差的变化 )和( 随机性误差 )的分散程度 。
1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改变和( 工件是否连续完成 )。
六、(10分)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Φ20±0.06。
若此工序尺寸呈正态分布,公差带中心大于分布中心,其偏值δ=0.03mm ,均方根差σ=0.02mm ,求:(1)这批工件的废品率是多少?(2)指出该工件常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大小;解:(1)5.102.003.002.097.1994.19==-=-δxx查4332.01=F则0668.04332.05.05.011=-=-='F F 废品率为0668.01='F(2)03.02097.19=-=-=∆δx x C(3)采用将刀具朝着尺寸变化的方向调整0.015(即直径上增加0.03),使X 与公差带中心重合以消除废品。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艺学试卷及答案⼯艺基准按照⽤途不同可以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序基准1.获得零件形状精度的⽅法有: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范成法)2.机械加⼯⼯序安排的原则是:先基准⾯,后其它⾯先主要表⾯,后次要表⾯先主要平⾯,后主要孔先安排粗加⼯⼯序,后安排精加⼯⼯序⼆、判断题(√)1.⼯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过定位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存在的。
(×)4.修配装配法特别适合于⼤批⼤量⽣产⽅式下的⾼精度多环尺⼨链的装配。
(√)5.主轴的纯径向跳动误差在⽤车床加⼯端⾯时不引起加⼯误差(×)6.⾃激振动的振动频率接近于或低于⼯艺系统的低频振型的固有频率。
(√)7.磨削的径向磨削⼒⼤,且作⽤在⼯艺系统刚性较差的⽅向上。
3.试述粗基准的选⽤原则。
(1)该表⾯加⼯余量要求均匀时;(2)加⼯余量最⼩的表⾯;(3)位置精度要求较⾼的表⾯(4)粗基准的表⾯要求平整光洁;(5)粗基准⼀般只使⽤⼀次。
⼀、填空:1、机械产品的基本⽣产过程⼀般可以分为三个⽣产阶段:⽑胚制造阶段、加⼯阶段和装配调试阶段。
2、⼯步是指⼯序中加⼯表⾯、切削⼑具和切削⽤量(不包括背吃⼑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艺过程。
3、常⽤的⼯艺规程主要有机械加⼯⼯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序卡⽚两种基本形式。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划分⼯序的主要依据是⼑具是否变动和⼯作是否连续。
()2、制订⼯艺规程的基本要求是尽量提⾼⽣产率和降低成本。
()3、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在同⼀尺⼨⽅向上,通常只允许使⽤⼀次。
()4、机械加⼯过程中划分加⼯阶段,有利于保证加⼯质量、有利于合理使⽤设备。
()6、三⽖⾃定⼼卡盘不但校正和安装⼯件简单迅速,⽽且对⼯件的夹紧⼒⽐四⽖单动卡盘要⼤。
()13、铰⼑的刚度和导向性⽐扩孔钻要差,⼀般⽤于加⼯中⼩直径孔的半精加⼯与精加⼯。
()14、车削加⼯中,⽤四⽖夹盘安装⼯件⼀定要找正,⽽⽤三⽖⾃定⼼夹盘安装⼯件则不需要找正。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10分)1. 辅助支承起定位作用,而可调支承不起定位作用。
X )2. 菱形销用在一面双销定位中,消除了垂直于连心线方向上的过定位。
V )3. 毛坯误差造成的工件加工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X )4. 装配精度与装配方法无关,取决于零件的加工精度。
X )5. 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远离加工部位,以防止夹紧变形。
X )6. 斜楔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只取决于斜角,而与长度无关。
V )7. 粗基准定位时,一般正在加工的表面就是零件的精基准。
X )8•过盈心轴定位一般用于精加工,此时可保证工件内外圆的同轴度,且利用过盈量传递扭矩V )9. V形块定位,工件在垂直于V形块对称面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等于零。
(V )10. 装配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存在于零部件之间,而绝对不在零件上。
(V )二、填空(20分)1. 机械加工中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自动控制法)。
2. 基准位移误差是(定位)基准相对于(起始)基准发生位移造成的(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3. 分组选配法装配对零件的(制造精度)只要求可行,而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
4•镗模上采用双镗套导向时,镗杆与镗床主轴必须( 浮动)连接。
5•工艺系统是由(机床)、(夹具)、(刀具)、成的完整系统。
6. 为减少毛坯形状造成的误差复映,可米用如下三种方法, 高毛坯制造精度)(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多次加工7. 生产类型为(单件小批量)生产时,极少采用夹具,一般用划线及 试切法达到加工精度要求。
8•工艺系统热变形和刀具磨损都属于工艺系统的(动态)误差,对工件加工误差而言,造成(变值)系统性误差。
9•工件上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点、线、面称为(定位基准)。
三、(10分)解释概念1.基准统一(统一基准)原则零件在同一次安装中,方便地被加工多个表面,而且多个加工工序一致采用的一组定位基准。
2•工艺能力系数表示所要求加工的公差范围6与实际工序加工误差(分散范围65 )之比。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与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试题试卷一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10分)1.劳动生产率是指用于制造单件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 )2.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
( )3.成批生产轴类零件时。
机械加工第一道工序一般安排为铣两端面、钻中心孔。
( )4.箱体零件多采用锻造毛坯。
( )5.采用试切法加工一批工件,其尺寸分布一般不符合正态分布。
( )6.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疲劳强度越高。
( )7.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 )8.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9.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10.成组技术的主要依据是相似性原理。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1.基准是( )。
A .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B .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C .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D .工件的运动中心2.ES i 表示增环的上偏差,EI i 表示增环的下偏差,ES j 表示减环的上偏差,EI j 表示减环的下偏差,M 为增环的数目,N 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上偏差为( )。
A .∑∑==+N j j M i i ES ES 11B .∑∑==-Nj j M i i ES ES 11C .∑∑==+N j j M i i EI ES 11D .∑∑==-Nj j M i i EI ES 113.精加工淬硬丝杠时,常采用( )。
A .精密螺纹车床车削螺纹B .螺纹磨床磨削螺纹C .旋风铣螺纹D .普通车床车螺纹4.磨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 )。
A.机床B.工件C.砂轮D.切屑5.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A.钻孔B.车孔C.镗孔D.磨孔6.磨削表层裂纹是由于表面层的结果。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加工套类零件的定位基准是( D )。
A.端面B.外圆C.内孔D.外圆或内孔2. 磨刀、调刀、切屑、加油属于单位时间哪部分。
( C )A.基本B.辅助C.服务D.休息3. 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 B )来保证。
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础D.基准统一4. 平键连接中,传递转矩是依靠键与键槽的( C )。
A.上、下平面B.两端面C.两侧面D.两侧面与底面5. 常用的光整加工的方法中只能减少表面粗糙度的是( C )。
A.研磨B.高光洁度磨削C.超精加工D.珩磨6. 轴类零件加工时最常用的定位基准是( C )。
A.端面B.外圆面C.中心孔D.端面和外圆面7. 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A )。
A.精基准B.粗基准C.互为基准D.自为基准8. 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定位称为( B )。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9. 试指出下列刀具中,哪些刀具的制造误差不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B )。
A.齿轮滚刀B.外圆车刀C.成形铣刀D.键槽铣刀10. 车削时,车刀刀尖运动轨迹若平行于工件轴线,则不为(C )。
A.车外圆B.车螺纹C.车圆锥面D. 车孔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铰孔可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减小孔表面粗糙度,还可以对原孔的偏斜进行修正。
(错)12. 所有零件在制定工艺过程时都应划分加工阶段。
(错)13. 钻出的孔一般应经扩孔或半精镗等半精加工,才能进行铰孔。
(对)14.拉孔前工件须先制出预制孔。
(对)15.不完全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没有满足加工精度要求。
(错)16. 同种磨料制成的各种砂轮,其硬度相同。
(错)17. 单件、小批生产宜选用工序集中原则。
(对)18.滚切直齿圆柱齿轮时,齿轮滚刀的安装轴线应平行于工作台。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每题1分共25分。
1.金属切削加工中,工件与刀具的相对运动叫(切削运动)。
2.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一般会形成(以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和过渡表面)等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
3.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c= d w n/1000)。
4.车刀切削部分一般要由(三面、两刃一尖)等六个要素组成。
5.车刀的(切削平面)与工件上的过渡表面相对。
6.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连接部分是(刀尖)。
7.(主后角)是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8.硬质合金代号“YT”代表(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9.(立方氮化硼)是目前为止硬度最高的刀具材料10.标准麻花钻由(工作部分、柄部和颈部)三部分组成。
11.标准麻花钻的顶角2φ=(118°)。
12.标准麻花钻的横刃斜角ψ=(55°)。
13.整体式铰刀由(工作部分、柄部和颈部)三部分组成。
14.砂轮的结构包括(磨粒结合剂和气孔)等三部分。
15.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能,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叫(工艺过程)。
16.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设备或同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叫(工序)。
17.机械加工常用的毛坯有(铸件、锻件、型材和组合件)。
18.产品的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年产量)。
19.产品的生产类型一般分为(件生产、批量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
20.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有(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和工序卡)。
21.在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中,按加工性质和目的不同可划分成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精加工和光整加工)。
22.粗加工阶段的任务是(切除大部分余量),使毛坯的形状尽可能接近成品。
23.在工序图中用以确定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的依据叫(工序基准)。
24.加工余量确定的方法有查表修正法、(经验估算法、分析计算法)。
25.工序尺寸的公差带一般规定按(入体方向)分布。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四套全)
一、是非题(10分)1.建立尺寸链的“最短原则”是要求组成环的数目最少。
(v )2.圆偏心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与其偏心距同直径的比值有关。
(v )3.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V )4.装配精度与零件加工精度有关而与装配方法无关。
(X )5.细长轴加工后呈纺锤形,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的刚度。
(V )6.由工件内应力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V )7.采用高速切削能降低表面粗糙度。
(V )8.冷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产生残余拉应力。
(X )9.精基准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
(V )10.分析工件定位被限制的不定度时,必须考虑各种外力对定位的影响。
(V )二、填空(30分)1.为减少误差复映,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提高毛坯制造精度),(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多次加工)。
2.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
3.表面质量中机械物理性能的变化包括(加工表面的冷却硬化),(金相组织变化),(残余应力)。
4.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径向跳动),(角度摆动)。
5.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型法),(展成法)。
6.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法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切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影响小。
8.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刀具)对(工件)的正确加工位置。
9.应用点图进行误差分析时X和R的波动反映的是(变值性误差的变化)和(随机性误差)的分散程度。
1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改变和(工件是否连续完成)。
六、(10分)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①20士 0.06。
若此工序尺寸 呈正态分布,公差带中心大于分布中心,其偏值3 =0.03m m,均方根差X X 19.94 19.97|解:(1)0.02查 F 1 0.4332废品率为F10.0668(2) CX X19.97 200.03S66 0.02 0.12则F i0.5 F i 0.5 0.43320.0668? ?0.02=0.02m m ,求:(3)采用将刀具朝着尺寸变化的方向调整0.015(即直径上增加0.03),使X 与公差带中心重合以消除废品一、是非题(10分)1•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加工后的工件精度与毛坯的制造精度无关。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工艺基准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工序基准1.获得零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范成法)2.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是:先基准面,后其它面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先主要平面,后主要孔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二、判断题(√)1.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过定位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存在的。
(×)4.修配装配法特别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的高精度多环尺寸链的装配。
(√)5.主轴的纯径向跳动误差在用车床加工端面时不引起加工误差(×)6.自激振动的振动频率接近于或低于工艺系统的低频振型的固有频率。
(√)7.磨削的径向磨削力大,且作用在工艺系统刚性较差的方向上。
3.试述粗基准的选用原则。
(1)该表面加工余量要求均匀时;(2)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3)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4)粗基准的表面要求平整光洁;(5)粗基准一般只使用一次。
一、填空:1、机械产品的基本生产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生产阶段:毛胚制造阶段、加工阶段和装配调试阶段。
2、工步是指工序中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不包括背吃刀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3、常用的工艺规程主要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两种基本形式。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刀具是否变动和工作是否连续。
()2、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是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3、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4、机械加工过程中划分加工阶段,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
()6、三爪自定心卡盘不但校正和安装工件简单迅速,而且对工件的夹紧力比四爪单动卡盘要大。
()13、铰刀的刚度和导向性比扩孔钻要差,一般用于加工中小直径孔的半精加工与精加工。
()14、车削加工中,用四爪夹盘安装工件一定要找正,而用三爪自定心夹盘安装工件则不需要找正。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四套全修订稿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四套全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一、是非题 (10分)1. 建立尺寸链的“最短原则”是要求组成环的数目最少。
( √ )2. 圆偏心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与其偏心距同直径的比值有关。
( √ )3. 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 √ )4. 装配精度与零件加工精度有关而与装配方法无关。
( × )5. 细长轴加工后呈纺锤形,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的刚度。
( √ )6. 由工件内应力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 )7. 采用高速切削能降低表面粗糙度。
( √ )8. 冷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产生残余拉应力。
( × )9. 精基准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
( √ )10.分析工件定位被限制的不定度时,必须考虑各种外力对定位的影响。
( √ )二、填空 (30分)1. 为减少误差复映,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提高毛坯制造精度),(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多次加工)。
2.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
3. 表面质量中机械物理性能的变化包括(加工表面的冷却硬化),(金相组织变化),(残余应力)。
4.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径向跳动),(角度摆动)。
5. 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 轨迹法 ),( 成型法 ),( 展成法 )。
6. 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 法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 切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影响小。
8. 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 刀具 )对( 工件 )的正确加工位置。
9. 应用点图进行误差分析时X 和R 的波动反映的是( 变值性误差的变化 )和( 随机性误差 )的分散程度 。
1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改变和( 工件是否连续完成 )。
六、(10分)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Φ20±0.06。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四套全
一、是非题 (10分)1. 建立尺寸链的“最短原则”是要求组成环的数目最少。
( √ )2. 圆偏心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与其偏心距同直径的比值有关。
( √ )3. 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 √ )4. 装配精度与零件加工精度有关而与装配方法无关。
( × )5. 细长轴加工后呈纺锤形,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的刚度。
( √ )6. 由工件内应力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 )7. 采用高速切削能降低表面粗糙度。
( √ )8. 冷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产生残余拉应力。
( × )9. 精基准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
( √ )10.分析工件定位被限制的不定度时,必须考虑各种外力对定位的影响。
( √ )二、填空 (30分)1. 为减少误差复映,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提高毛坯制造精度),(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多次加工)。
2.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
3. 表面质量中机械物理性能的变化包括(加工表面的冷却硬化),(金相组织变化),(残余应力)。
4.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径向跳动),(角度摆动)。
5. 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型法),( 展成法 )。
6. 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 法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 切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影响小。
8. 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 刀具 )对( 工件 )的正确加工位置。
9. 应用点图进行误差分析时X 和R 的波动反映的是( 变值性误差的变化 )和( 随机性误差 )的分散程度。
1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改变和( 工件是否连续完成 )。
六、(10分)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Φ20±0.06。
若此工序尺寸呈正态分布,公差带中心大于分布中心,其偏值δ=0.03mm ,均方根差σ=0.02mm ,求:(1)这批工件的废品率是多少?(2)指出该工件常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大小;(3)可采取什么改进措施以消除废品?解:(1)5.102.003.002.097.1994.19==-=-δx x 查4332.01=F则0668.04332.05.05.011=-=-='F F废品率为0668.01='F(2)03.02097.19=-=-=∆δx x C(3)采用将刀具朝着尺寸变化的方向调整0.015(即直径上增加0.03),使X 与公差带中心重合以消除废品。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四套全
一、是非题(10分)1. 建立尺寸链的“最短原则”是要求组成环的数目最少。
( √)2. 圆偏心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与其偏心距同直径的比值有关。
( √)3. 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 √)4. 装配精度与零件加工精度有关而与装配方法无关。
( ×)5. 细长轴加工后呈纺锤形,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的刚度。
( √)6. 由工件内应力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7. 采用高速切削能降低表面粗糙度。
( √)8. 冷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产生残余拉应力。
( ×)9. 精基准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
( √)10.分析工件定位被限制的不定度时,必须考虑各种外力对定位的影响。
( √)二、填空(30分)1. 为减少误差复映,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提高毛坯制造精度),(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多次加工)。
2.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
3. 表面质量中机械物理性能的变化包括(加工表面的冷却硬化),(金相组织变化),(残余应力)。
4.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径向跳动),(角度摆动)。
5. 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型法),(展成法)。
6. 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 法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 切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影响小。
8. 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 刀具 )对( 工件 )的正确加工位置。
9. 应用点图进行误差分析时X 和R 的波动反映的是( 变值性误差的变化 )和( 随机性误差 )的分散程度 。
1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改变和( 工件是否连续完成 )。
六、(10分)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Φ20±0.06。
若此工序尺寸呈正态分布,公差带中心大于分布中心,其偏值δ=0.03mm ,均方根差σ=0.02mm ,求:(1)这批工件的废品率是多少?(2)指出该工件常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大小;解:(1)5.102.003.002.097.1994.19==-=-δxx查4332.01=F则0668.04332.05.05.011=-=-='F F 废品率为0668.01='F(2)03.02097.19=-=-=∆δx x C(3)采用将刀具朝着尺寸变化的方向调整0.015(即直径上增加0.03),使X 与公差带中心重合以消除废品。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与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试题试卷一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10分)1.劳动生产率是指用于制造单件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 )2.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
( )3.成批生产轴类零件时。
机械加工第一道工序一般安排为铣两端面、钻中心孔。
( )4.箱体零件多采用锻造毛坯。
( )5.采用试切法加工一批工件,其尺寸分布一般不符合正态分布。
( )6.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疲劳强度越高。
( )7.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 )8.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9.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10.成组技术的主要依据是相似性原理。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1.基准是( )。
A .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B .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C .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D .工件的运动中心2.ES i 表示增环的上偏差,EI i 表示增环的下偏差,ES j 表示减环的上偏差,EI j 表示减环的下偏差,M 为增环的数目,N 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上偏差为( )。
A .∑∑==+N j j M i i ES ES 11B .∑∑==-Nj j M i i ES ES 11C .∑∑==+N j j M i i EI ES 11D .∑∑==-Nj j M i i EI ES 113.精加工淬硬丝杠时,常采用( )。
A .精密螺纹车床车削螺纹B .螺纹磨床磨削螺纹C .旋风铣螺纹D .普通车床车螺纹4.磨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 )。
A.机床B.工件C.砂轮D.切屑5.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A.钻孔B.车孔C.镗孔D.磨孔6.磨削表层裂纹是由于表面层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每题1分共25分。
1.金属切削加工中,工件与刀具的相对运动叫(切削运动)。
2.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一般会形成(以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和过渡表面)等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
3.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c= d w n/1000)。
4.车刀切削部分一般要由(三面、两刃一尖)等六个要素组成。
5.车刀的(切削平面)与工件上的过渡表面相对。
6.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连接部分是(刀尖)。
7.(主后角)是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8.硬质合金代号“YT”代表(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9.(立方氮化硼)是目前为止硬度最高的刀具材料
10.标准麻花钻由(工作部分、柄部和颈部)三部分组成。
11.标准麻花钻的顶角2φ=(118°)。
12.标准麻花钻的横刃斜角ψ=(55°)。
13.整体式铰刀由(工作部分、柄部和颈部)三部分组成。
14.砂轮的结构包括(磨粒结合剂和气孔)等三部分。
15.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能,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叫(工艺过程)。
16.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设备或同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叫(工序)。
17.机械加工常用的毛坯有(铸件、锻件、型材和组合件)。
18.产品的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年产量)。
19.产品的生产类型一般分为(件生产、批量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
20.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有(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和工序卡)。
21.在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中,按加工性质和目的不同可划分成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精加工和光整加工)。
22.粗加工阶段的任务是(切除大部分余量),使毛坯的形状尽可能接近成品。
23.在工序图中用以确定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的依据叫(工序基准)。
24.加工余量确定的方法有查表修正法、(经验估算法、分析计算法)。
25.工序尺寸的公差带一般规定按(入体方向)分布。
二.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
每题1分,共35分。
1.刀具的前角可以是正值、负值和零。
(√)
2.刀具的后角一般不能为负值。
(√)
3.切削加工时,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大,产生的切削温度
越高。
(√)
4.切削温度一般都集中在刀尖处,因此刀尖是最容易损坏的地方。
(×)
5.前刀面磨损是刀具的主要磨损形式,一般用它的磨损量作为刀具的磨钝标
准。
(×)
6.根据磨损限度的规定,刀具经历了急剧磨损阶段以后就不能再使用了。
(×)
7.刀具的刃倾角影响切屑的流出方向。
其为正值时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
(×)
8.提高切削速度能明显提高金属切除率,粗加工时应尽量选高的切削速度。
(×)
9.机夹刀具也叫不重磨刀具。
(×)
10.标准麻花钻主切削刃的前角外缘处最大,钻心处最小。
(√)
11.麻花钻的直径越大,刚性越好,切削越平稳。
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大直径的孔
最适合用麻花钻。
(×)
12.手铰刀是用人力进行加工的铰刀,为了省力刀齿部分应做的短一些。
(×)
13.等齿距铰刀比不等齿距铰刀加工质量好。
(×)
14.一般手铰刀的主偏角比机铰刀的要大,使铰削更省力。
(×)
15.铣削一般不适合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
(√)
16.圆柱铣刀主要用于在卧式铣床上加工平面。
(√)
17.面铣刀主要用于在立式铣床上加工平面。
(√)
18.整体式铣刀一般用高速钢制造。
(√)
19.磨料的粒度号越大,磨料越细。
(×)
20.一般情况下磨料越硬,砂轮的硬度越高。
(×)
21.无心磨不仅加工效率高,而且加工质量好,适合磨削各种表面。
(×)
22.珩磨磨削速度低,生产效率也比较低。
(×)
23.珩磨适合加工塑性大、韧性高的软材料。
(×)
24.一般来说,端铣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比周铣高。
(√)
25.相比较而言,顺铣的加工质量要好于逆铣。
(√)
26.滚齿主要用来加工各类外啮合的圆柱齿轮,但不易加工多联齿轮。
(√)
27.一般来说,插齿的加工效率没有滚齿高。
(√)
28.粗基准不应重复使用,否则会引起较大的定位误差。
(√)
29.应该选择加工余量较大的面做粗基准,以保证加工余量足够。
(×)
30.精基准的定位精度比粗基准的定位精度高,在零件的第一道加工工序中一定
要选精基准。
(×)
31.拟定工艺路线,就是拟定零件的生产过程。
(√)
32.工序分散的原则有利于组织生产,是现代化生产的发展趋势。
(×)
33.单件、小批量生产应采用工序集中的原则组织拟定工艺路线。
(√)
34.大型、重型零件加工应采用工序分散的原则组织生产。
(×)
35.数控加工一般都采用工序集中的方法。
(√)
三.选择题将选定答案的代号填入()内,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题2 分,共20分。
1.钻孔属于粗加工,能达到的最高经济精度是( B )。
A IT11以上
B IT11~IT12
C IT12以下
D 未注公差等级
2.目前机械加工中能获得经济精度和表面质量最高的加工方法是( B )。
A 磨削
B 研磨
C 珩磨
D 激光加工
3.用一把刀具对同一个表面进行重复切削,每切削一次称为( B )。
A 一个工步B一次走刀 C 一次安装 D 一个工位
4.对淬火后的齿轮齿面进行精加工应采用(D)。
A 滚齿
B 插齿
C 剃齿
D 磨齿
5.精度要求高的平面适合用( B )的方法来加工。
A 端磨
B 周磨
C 有心磨
D 无心磨
6.砂轮的结构包括(ABE )等几部分。
A磨料B结合剂C形状D尺寸E气孔
7.镗孔一般适合在(AB )上进行。
A车床B镗床C钻床D磨床E铣床
8.能够保证位置精度的孔加工方法有(AC )。
A 镗孔
B 铰孔
C 磨孔
D 珩磨孔
E 研磨孔
9.刀具磨损的原因很多。
概括起来主要是(DE )。
A 摩擦磨损B变形磨损 C 高温磨损 D 机械磨损E化学磨损
10.下列要素中对切削力影响最明显的有(BD )。
A V c
B A p C? D γo E αo
四.简答题共20分
1.简述机械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
(4分)
1)先主后次的原则
2)先粗后精的原则
3)基面现行的原则
4)先面后孔的原则
2.简述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5分)
1)尽可能把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2)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加工各表面。
3)以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
4)加工表面与定位基面轮换使用。
5)精基准应便于工件的安装、加工。
3.简述工艺规程的作用。
(4分)
1)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2)是组织生产与计划管理的重要资料
3)是新建扩建工厂车间的基本依据
4)方便交流与推广先进经验
4.简述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7分)
1)零件分析与工艺审查
2)确定毛坯
3)选择定位基准,拟定工艺路线
4)确定各工艺尺寸及公差
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与工装
6)确定各工序间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确定各工序间的切削用量机工时定额
8)进行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
9)填写工艺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