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王苏明)《画圆形和方形》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和素材)
三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画方形和圆形苏科版
画方形和圆形[教材分析]《画方形和圆形》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画图窗口,能够识别画图工具并能够进行直线和曲线工具绘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能够使用画图工具的基础。
课本以画小火车为例,重点让学生掌握使用椭圆、矩形工具进行绘画的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各种工具的使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画方形、椭圆等技巧;运用shift键画出精确的规则图形。
过程与方法:经历尝试、分析、操作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学习教材,学会自主地从教材吸取知识,使自己的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提升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图画的欣赏和创作,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矩形”和“椭圆”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shift键画出精确的规则图形。
[教学准备] 极域电子教室,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课件出示火车的运行,学生观察。
提问:从大山深处,向我们迎面开来了什么交通工具?(火车)2、老师知道在你们大连有个很大的火车站,想必你们对火车会比较的熟悉。
现在谁来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关于火车的知识。
学生发言(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a、世界上第一列火车: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出现在1804年。
b、名称的由来:因为它是用煤炭或木头生火作为动力,所以叫“火车”。
c、火车种类:有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磁浮列车。
d、火车作用:火车可以运货、载人。
3、了解了一些关于火车的知识,又欣赏了各种火车图片,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画?(引出课题)4、老师这里有一幅小火车的图形,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辆小火车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长方形、正方形、正圆形)那我们应该怎样来画这辆小火车呢?(课件出示小火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画这些图形。
出示课题:画方形和圆形二、新授1、认识工具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已经知道组成这辆小火车的图形了,那我们应该用哪些工具把这些图形画出来呢,大家能帮老师在工具箱里找出这些工具吗?请学生找工具并回答。
小学信息技术第8课《画圆形和方形》教案和反思(有配套课件)
小学信息技术第8课《画圆形和方形》教案和反思(有配套课件)第8课画圆形和方形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学习“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用“矩形”和“圆形”工具绘制一些基本组合图形。
2.过程与方法
在绘制基本组合图形的过程中掌握“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工具的操作方法,培养
学生的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绘制基本组合图形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行为与创新
能够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组合绘制出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图形。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绘制组合图形。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提出问题或设计项目,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以“导”为主。
教学手段:利用教学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可以对比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学习素材。
【教学过程】
完整教案和反思请下载配套课件,课件包中有WORD文稿。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主要介绍了使用计算机画图工具绘制方形和圆形的基本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画图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画图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对绘制方形和圆形的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画图工具绘制方形和圆形;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能够绘制出方形和圆形;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熟练运用画图工具,创新绘制出不同的方形和圆形。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操作方法,学生跟随实践,以便快速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个别指导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
六. 教学准备1.硬件准备: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可用的计算机;2.软件准备:打开画图工具,准备好相关素材;3.教学资源:准备一些有关方形和圆形的图片,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方形和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计算机绘制方形和圆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画图工具绘制方形和圆形,讲解相关操作方法,让学生跟随实践。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独立操作画图工具,尝试绘制方形和圆形。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18课《画方形和圆形》教案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18课《画方形和圆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画方形和圆形》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18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电脑画图工具画方形和圆形,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材中,已经为学生提供了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需要根据教材的提示,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脑操作基础,对于画图工具的使用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灵活运用画图工具,以及如何通过画图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画方形和圆形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电脑画图工具进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画方形和圆形的方法。
2.难点:如何灵活运用画图工具,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不同的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学习。
2.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操作,讲解画方形和圆形的方法。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六. 教学准备1.电脑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学生已经学习过画图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利用画图工具创作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画图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如何画方形和圆形。
首先,教师讲解画方形的方法:选择“矩形”工具,调整好大小和位置,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接着,教师讲解画圆形的方法:选择“椭圆”工具,调整好大小和位置,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操作,尝试画方形和圆形。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画方形和圆形的方法。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画方形和圆形一、教材分析本课为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为画图模块的第二课时。
上节课是介绍了画图时的基本工具,画布、铅笔、刷子、橡皮和颜色的使用,这节课主要是对一些常用的辅助工具进行介绍,椭圆形工具、矩形工具和圆角矩形工具。
通过对教材进行分析后,我觉得椭圆形、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在使用上都是相通的,因此我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以画机器人为主线,第一部分是工具的使用,在画四肢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图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第二部分是利用上档键画正圆(眼睛),第三部分将所学的工具组合出新的图形,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他们接触计算机时间不长,对计算机操作还不太熟练,不敢大胆尝试操作。
因此,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呢“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形”等工具,学会组合简单图形;(2)学会使用shift 键画正方形和圆形等图形;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材自学、小组互助等学习方式,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大胆操作的信息技术学习反馈。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探索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创作,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的成就感,并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得到培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椭圆形”、“矩形”、“圆角矩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2.难点:利用上档键绘制圆形;使用工具制作出多样的组合图形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导学案、机器人的半成品图六、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幻灯片第1页】师:今天的信息课啊来了一位神秘嘉宾,这里有他发来的一段小短片,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播放视频)这里还有一则未读语音(播放音频)你们愿意帮助瓦力创造一些机器人伙伴吗? 生:愿意【幻灯片第2页】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机器人长什么样?跟我们人类身体结构相似?生:有五官、身体、四肢……师:制造一个机器人对目前的我们还有些困难,但我们可以用画图程序来画一画,你从这张图上看到了什么熟悉的图形元素吗?生:圆形、长方形、椭圆形。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18课《画方形和圆形》说课稿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18课《画方形和圆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画方形和圆形》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18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画方形和圆形,并学会对所画的图形进行基本的编辑操作。
教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配合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到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他们学会了使用鼠标和键盘,对计算机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然而,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画方形和圆形的基本方法,学会对所画的图形进行编辑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画方形和圆形的方法,学会对图形进行编辑操作。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画方形和圆形的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图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计算机软件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让学生猜测动画中出现了哪些图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画方形和圆形。
2.讲解示范: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画方形和圆形的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3.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创意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灵活运用画方形和圆形的方法,创作出更有创意的图形。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说课稿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画方形和圆形》这一课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第10课。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电脑绘制方形和圆形,并了解这两种图形的性质。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和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他们熟悉鼠标和键盘的使用,也能够进行简单的画图操作。
但是,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方形和圆形特点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脑绘制方形和圆形,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方形和圆形的绘制,并理解它们的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方形和圆形的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创意绘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分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形和圆形的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形,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方形和圆形的性质,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电脑绘制这些图形。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绘制方形和圆形,并总结它们的性质。
4.创意绘制: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绘制,展示自己的作品。
5.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课题:《画方形和圆形》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绘制方形和圆形,理解它们的性质–教学难点:发现和总结方形和圆形的性质,运用它们进行创意绘制4.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多媒体演示和讲解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的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方形和圆形的绘制。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画圆形和方形》教学设计
画圆形和方形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课是江苏省信息技术教材第8课《画圆形和方形》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画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课本以画百宝箱为例,通过学案介绍了画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的步骤,有利于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进行学习。
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各异,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在尝试过程中会有困难,于是就可以通过小组的力量,让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强的学生帮助小组内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一同操作,通过小组互助的方式共同掌握操作技能。
二、教学策略:(教法、学法)本课将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协作”教学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首先借助于故事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然后利用小组协作学习的优势,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存在困难的学习共同学习。
然后通过小组抽签的方式确定拓展练习的内容,将有关学习内容进行提升整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体验。
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巩固画图的技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创作的成就感。
并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掌握“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⑵能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在绘制基本图形的过程中掌握“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画图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绘制基本图形,使学生切身感受“画图”程序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画图”程序的喜爱。
4.行为与创新能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绘制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像。
四、教学重点、难点:“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过程:(含教学意图)那在画图软件中需要使用哪些图形工具来绘制,大家一定心里有数了吧!接下来就请你们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学案上的操作步骤一起来画一画看。
看看哪两个小组组长带着大家画得最快,我就请这两个小组分别推举一位同学上教师机来绘制箱体和锁、把手。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10《画方形和圆形》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10《画方形和圆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的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第十课《画方形和圆形》。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方形和圆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图形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对画图软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画图软件绘制方形和圆形,以及如何调整图形的属性,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独立绘制方形和圆形。
2.让学生了解方形和圆形的属性,能够调整图形的颜色、线条等属性。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图形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利用画图软件绘制方形和圆形,以及如何调整图形的属性。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独立操作画图软件,熟练掌握绘制方形和圆形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实践教学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学习。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绘制方形和圆形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机房,确保每台计算机安装了画图软件。
2.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方形和圆形的绘制方法及属性调整。
3.准备实例图片,用于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方形和圆形物体,如方形桌子、圆形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讲解如何利用画图软件绘制方形和圆形,展示绘制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方形和圆形的绘制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独立在计算机上绘制方形和圆形。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绘制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对方的绘制成果,并相互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调整图形的颜色、线条等属性。
《画圆形和方形》教学设计
《画圆形和方形》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画圆形和方形》是《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的内容,是画图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识画图》是画图模块的起始课,通过《初识画图》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使用“画图”工具箱的方法。
《画圆形和方形》就是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课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矩形”工具、“圆角矩形”工具、“椭圆”工具及新建“画布”。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不但能使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工具,还能够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也为画图模块《填充颜色》等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之前接触过金山画王,很喜欢画画。
因此,对于“用计算机画图”这一模块的学习十分感兴趣。
三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抽象思维较弱,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要采用特定的教学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画房子等活动,让学生熟练使用“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工具;(2)能够运用矩形和圆组合出一些基本图形;(3)能够掌握新建“画布”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运用“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工具画出漂亮房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画图软件的兴趣,激发他们计算机学习的热情;(2)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交流探讨及自评、互评的方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与他人的创作成果,发现美,创作美,丰富、拓展认知的态度。
4、行为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工具创作出富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矩形”、“圆角矩形”与“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正方形、圆角正方形与圆的画法——Shift上档键的功能实现,新建“画布”的方法。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画方形和圆形》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0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计算机绘制方形和圆形,通过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图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绘图软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对绘图技巧的掌握程度不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计算机绘制方形和圆形,掌握基本的绘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使用计算机绘制方形和圆形。
2.难点:掌握绘制方形和圆形的技巧,能灵活运用绘制出各种图形。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示范法: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跟随练习。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和素材。
2.确保每台计算机都能正常运行绘图软件。
3.准备相关教学视频或动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有趣的动画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展示一些利用计算机绘制的方形和圆形作品,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绘制方形和圆形,讲解相关技巧。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绘图任务,如绘制一个简单的图案或场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创作更具创意的图形。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绘制方形和圆形的基本技巧。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
第2课画方形和圆形【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的使用。
(2)能用“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绘制一些简单的组合图形。
2. 过程与方法在绘制简单的组合图形过程中掌握“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圆”等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操作的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绘制方形和圆形,体验画图工具的神奇功能,感受计算机绘画的乐趣。
4. 行为与创新能够用“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工具创新组合,绘制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图形。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矩形”“圆角矩形”“椭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如何组合绘制的图形。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学习素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件展示童话故事情景:小猪盖房子一天,猪妈妈让她的两个孩子自己盖房子生活,小猪在路边遇见一个背着稻草的农人,他们向农人要他的稻草盖房子,农人答应了;第二天,新房子盖好了,大灰狼看见了,要进小猪家,小猪不让,大灰狼使劲一吹,他们的稻草房子就被吹倒了。
小猪没有房子住,很着急,我们做个小小工程师,帮助他们齐心协力设计一个既漂亮又结实的新房子,大家愿意吗?)我们本节课的任务是为小猪设计房子。
有信吗?(有)(板书揭题)二、精讲多练,突破重点(出示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中的房屋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房子的主体、房门、窗户、房顶、烟雾)活动1:为小猪绘制房屋的主体及房门。
我们在设计一个图形时,首先要设计它的主体,那么我们看看房屋主体是一个什么形状?(长方形,也称之为矩形)请大家观察一下“工具箱”,能不能找到“矩形”工具?提示:当我们把鼠标指针指向工具箱中的工具时,会在鼠标的尾部显示这个工具的名称。
这个“矩形”工具,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呢?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尝试操作,并指名介绍操作方法。
小结:画长方形的操作步骤:第一步,选定工具栏中“矩形”工具;第二步,确定房子主体的位置,位置靠下一点,上面要留下房顶和烟囱的位置;第三步,拖动完成,从主体位置的左上角开始,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右下角,大小适中后松开鼠标左键。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教案
执教教师
上课时间主备人
课题
三年级第10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形和圆形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矩形”“圆角矩形”“椭圆”等工具并学会组合简单图形。
2学生提升用基本图形表现物体形象的能力。
3学生通过教材自学、小组互助等学习方式,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大胆操作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矩形”、“圆角矩形”和“椭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由于鼠标器定位不准,造成图形位置不和谐,比如“屋顶”与“小屋主体”分离等。(师生共同分析,引出“鼠标器准确定位”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画图时要注意观察所画图形与已有图形的位置关系)
图形大小、位置不同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绘画效果。
师生通过共同评析“超级模仿”练习,小结绘画技巧和经验。
1.画图前,先思考,工具颜色先选好。
教师: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这些图形吧!
教师课件展示生活物品和它对应的计算机绘画图形。
学生观看后,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感受。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亲自画一画的欲望)
教师:欢迎大家进入“超级模仿”。
活动一:超级模仿
必画:
教师强调画“小屋”中的正方形窗户是难点,请学生通过自学的方法,大胆尝试,突破操作难点。
教师展示上节课学生的作品,表扬激励。
教师:我们还发现使用这三种工具有三个步骤。
教师课件展示:一选工具二拖鼠标三松手指
二、自由探究大胆操作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下面三种工具。
学生看课件:矩形、圆角矩形、椭圆
教师:请大家在画布中先用一用这三种工具,说说看利用它们能画出
哪些基本图形?
学生汇报。(长方形、椭圆……)
苏科版三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3.10 画方形和圆形(教案)
箱,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画图工具,我们利用它可以画出非常完美的图形。
同学们观察工具箱,动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瓜,虎丘塔缺失的塔身可以用哪个工具去填
补呢?
单击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按钮。
在画图区适当的位置按下左键,再向右下角拖动,之后,松开左键,这样矩形就画好了。
(学生在绘制过程中会遇到定位点不准确的情况,这个时候强调在刚绘制好图形的时候,可以移动、放大、缩小该图形)
指点学生按照需要调整图形。
你会画矩形了吗?请你使用矩形工具填补塔身。
关卡2:学会使用“圆角矩形”
矩形的塔身会画了,接下来我们要给这座宝塔加几个门洞,观察虎丘塔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门洞的边角是圆形的,请你用圆角矩形画门洞。
同学们试试看,能否成功。
教师巡视。
关卡3:学会使用“椭圆形工具”
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虎丘塔的塔顶有一个圆形的装饰,这个可以用什么工具来画呢?回答椭圆形。
那我们还可以用椭圆形画什么来填补天空画面呢?(可能是太阳,月亮,气球)同学们说的真棒,你能绘制一个太阳吗?太阳是圆的,那怎么画圆?
让老师来给你们一点帮助吧,展示PPT内容,大家一起读一读
明确任务,每一个任务都让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很自然的进入到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之中。
关键部分教师提示学生,突破难点。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18课《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
苏科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18课《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画方形和圆形》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来绘制方形和圆形,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他们能够使用电脑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但是对于一些高级的操作还不是很熟悉。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来绘制方形和圆形。
2.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来绘制方形和圆形。
2.难点:如何绘制出规范、美观的方形和圆形。
五.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不同的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的技能。
同时,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台可以操作的电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如方形桌子、圆形饼干等,引导学生关注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方形和圆形的存在。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任务:让我们一起用信息技术工具来绘制方形和圆形。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来绘制方形和圆形。
首先,教师演示如何绘制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操作。
然后,教师演示如何绘制圆形,同样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操作。
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讲解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操作练习。
每组选一个组长,由组长负责本组成员按照教师演示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教案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画方形和圆形》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0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绘制方形和圆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绘制各种方形和圆形,并能够运用这些图形进行创意设计。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掌握了使用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技能。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创意设计,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利用计算机绘制方形和圆形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图形进行创意设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用计算机绘制方形和圆形的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这些图形进行创意设计。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方形和圆形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实例。
2.计算机:确保每台计算机都能正常运行,安装必要的软件。
3.素材:准备一些方形和圆形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方形和圆形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计算机绘制这些图形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如何利用计算机绘制方形和圆形。
首先,介绍绘制方形的方法:选中绘图工具,点击鼠标左键,拖动鼠标绘制方形。
然后,介绍绘制圆形的方法:选中绘图工具,点击鼠标左键,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绘制圆形。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10《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10《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利用计算机绘制方形和圆形,以及通过绘制基本形状组合成复杂图形。
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较为熟悉,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图形的绘制和组合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方形和圆形这两种基本形状有直观的认识,但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绘制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绘制方形和圆形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计算机绘制方形和圆形,以及通过绘制基本形状组合成复杂图形。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计算机绘制各种形状,以及如何进行图形的组合和创新设计。
五.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分组合作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计算机及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材。
3.教学课件或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方形和圆形物体,如方形桌子、圆形地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方形和圆形,以及它们的特点。
从而激发学生对方形和圆形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法,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计算机绘制方形和圆形。
首先,教师打开计算机绘图软件,如PPT、画图等,然后分别讲解如何绘制方形和圆形。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调操作步骤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操作步骤,自己动手实践,尝试在计算机上绘制方形和圆形。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绘制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王苏明)《画圆形和方形》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
和素材)
画圆形和方形
天妃宫小学王苏明
■教材分析本课为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必修上册中的第八课,为画图模块的第二课时。
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模块,在进行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之余,也让学生体验和开始掌握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在学习了画图模块第一节课的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椭圆、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的掌握,开始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画图软件。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对于系统地学习计算机不到一个学期的小学生而言,有些孩子才刚刚掌握鼠标和键盘的操作,动作技能还不太熟练,而作为画图软件的第二课时,孩子们还不能很好的掌握画图软件的各项工具和功能。
同时,三年级的孩子在动作的精准度和观察力上都还不成熟,因此需要教师放慢节奏,有条不紊地进行引导。
而对于充满创造力的三年级孩子而言,为他们提供一个边玩边学的环境,给他们自由想象的空间,则可更好的促进他们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椭圆、矩形及圆角矩形工具的用法,能够画出长方形、正方
形、圆形、椭圆和圆角矩形。
(2)能够掌握新建画布的方法,熟练保存作品。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从视觉上的观察进行知识的习得并对技能上的掌握进行指导。
(2)经过个人的操练和小组的合作大胆地进行工具的运用,并尝试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画图工具带来的千姿百态的图形,增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借助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思考。
4. 行为与创新
(1)通过简单图形的组合和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2)整合数学的图形知识、综合实践课的拼图,让学生体验知识迁移与整合的乐趣与便捷。
■课时安排
安排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矩形、椭圆和圆角矩形工具,能够画出正方形、长方形、椭
圆、正圆和圆角矩形。
2. 教学难点
(1)掌握画出正方形和正圆的方法。
(2)能够在完成作品过程中正确使用各种工具。
■教学方法与手段
游戏法任务驱动法讲演法
■课前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学具学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1、学生分类图形,师总结,统一各图形的名称。
在黑板上呈现下列图形,让学生将图形归类。
师归类:椭圆矩形圆角矩形
2、联系生活师: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遇到或者见到类似的图形?
生:……
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在画图工具中画出这些常见的图形吧。
统一名称,明确学生认知方面的正确性。
联系生活,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图形。
二、新授1、认识矩形工具、椭圆工具和圆角工具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画图,请同学们先打开画图工具。
画图软件中,有一个作用非常大的窗口,叫做
工具栏,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它在哪里。
(屏幕左侧,上面有很多工具)你能在这些工具中找到和老师黑板上这些图形相似的工具按钮并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生:请同学上来,找出来并说一说。
师:这些工具有什么用,你们试过吗?有的同学试过,有的同学没有,不管你之前有没有用过,今天请你用这些工具画出老师黑板上的这些图形,好吗?
生:学生尝试拖出这些图形。
师:大家做得都非常好,有没有同学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利用这些工具画出老师黑板上的图形的?
学生演示。
(师板书:1、单击;2、拖动)
2、掌握正圆和正方形的画法师:真棒。
但是老师要出个难题考考大家。
在椭圆、矩形和圆角矩形当中,有一类特殊的图形。
请大家抬头看一看。
正圆正方形正圆角矩形
你知道这些图形是怎么画出来的吗?老师告诉大家在我们的教材第50 页,有秘密方法, 大家找一找。
生:尝试。
师:有没有同学画好的,请上来演示下你的操作。
(学生操作,和大家分享看书后,用shift 键的经验)
3、掌握换新画布,并尝试画出组合图形。
师:大家已经利用我们今天学习的三个工具画出了老师黑板上的图形。
但是这些图形太单调,单独地看一点意义也没有。
如果像这样组合起来,似乎会变得更有趣。
看看老师的这个图画是什么?
(电视)
(一边拼电视机一边分析各种图形所用的工具)你们自己能画出来吗?想不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动手之前,老师要问一问大家,这张画布已经画满了,你们打算往哪里画?(••…)不如换
一张画布吧,怎么换?(教师演示换新画布的方法,提示学生注意保存)
评价:看一看大家画得电视。
4、发散思维,自由创作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游戏“拼图游戏”,我们一起来用今天学习的这些简单图形来设计一些有创意的图形。
老师演示拼一个基本图形。
生自己进行创作,完成拼图。
与给大家分享自己的设计。
现在大家都只是纸上谈兵,你能在画图工具中画出来吗?学生完成绘画,展示学生作品。
复习画图的打开,调整画布大小,做好画图准备,并帮助同学们认识三种工具。
学生联系,初步掌握三种工具的用法
学习组合键,解决本节课的难点,掌握三种特殊图形的画法
根据需要学习新知,让新知识点成为实际应用中的所需内容
带领学生巩固三种工具的用法,并建立画组合图形的思维与方式。
让学生不受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的限制,先进行自由的发挥,再由画图
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作品。
通过初步设计来规划来完成作品,目的性更加明确,成功性更高。
三、评价与小结1、评价:请同学们将作品保存好,退出画图程序。
2、自我评价:用圆或矩形圈出最符合你的一项,并保存。
3、小结
今天利用三种工具画出了很棒的图形,但这只是初稿,我们今后学习
的工具可以让这些画更加的精彩,演示逐步修改的作品。
利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评价,达成所学即所用。
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留下悬念,也让学生对下节课的学习更加期待。
板书设计
画圆形和方形
椭圆矩形圆角矩形
单击2、拖动Shift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设计中有几个想法,一是让孩子能够结合实际生活来学习圆形和方形,第二是考虑到三年级孩子的特点,希望孩子们不要因为受到技术的限制而影响他们自身想象力的发挥。
因此,在最初学习使用椭圆、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的时候,我要求孩子们将图形归归类,从认知上统一这些图形的名称,再先从现实中找到类似的图形,再通过图形组合出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物品。
这样一来,尽管是在课堂上,但所有的素材都起源于现实生活。
另一方面,三年级的孩子对于通过基本形状来组合成各种有意义的图案有着先天的敏感性,所以我设计了“拼图游戏”这一环节,其用意主要想让孩子在画图上真正画之前能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大致的规划,不至于完全天马行空,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不可低估的,只利用只三种基
本图形,拼出了很多有创意的组合,然而,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是有一定的技术性要求的,尽管孩子有很多想法,但是受到新学内容的影响,操作或许还不熟练,很容易导致他们无法展现出自己真正的意图;这也是设计拼图游戏”时的一个矛盾: 基本图形太少,怕无法发挥孩子们的创意,基本图形太多,怕无法真正画出。
最后还是选择图形多一些,我想创新大于简单重复,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哪怕现在无法完全实现,也能激励孩子继续探索画图,来实现自己的想法。
自评部分,体现了信息技术既是学习内容,又是学习工具”这一理念(但在实践时,有些小的地方未能处理完善,一是因为时间关系,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
二是在画图的打开后,没有给学生给孩子足够的提醒和示范,不少孩子没有完全按照设计意图来完成自评。
最后的作品延伸欣赏,我将一幅简单的多啦爱梦一步步的进行完善,加上今天所学的矩形和圆,形成一个完整的桌面背景作品,让学生看到画的每一个阶段,以便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画图工具的兴趣。
总体来讲,这节课中的几个环节都按照预设顺利完成,但在课堂随机生成的问题上,处理还有不到位的地方,特别是本次研修班开始的课堂观察,给我指出了平时课堂上容易忽视的地方,比如学生自主看书及个别环节处理的时间安排等等,我想这些都是我在今后课堂上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