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创新设计实训报告自动化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开展了自动化创新设计实训。
本次实训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报告。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备;2. 掌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4.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实训内容1.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本项目以某工厂自动化生产线为背景,针对现有生产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主要需求如下:(1)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3)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降低人工干预;(4)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 系统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我们提出以下设计方案:(1)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核心,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2)采用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实现生产线上的检测、控制、执行等功能;(3)采用HMI(人机界面)实现人机交互,便于操作和维护;(4)采用工业以太网实现生产线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3. 系统实现(1)PLC编程:根据系统设计方案,我们使用PLC编程软件编写了PLC控制程序,实现了生产线上的各种控制功能;(2)传感器、执行器选型:根据生产线需求,我们选用了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确保系统稳定运行;(3)HMI设计:我们设计了一套简洁易用的HMI界面,方便操作和维护;(4)网络通信:我们采用工业以太网实现了生产线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4. 系统测试与优化(1)功能测试:我们对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功能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2)性能测试:我们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优化调整: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对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验报告

自动化创造系统实验报告一、引言自动化创造系统是现代创造业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应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精确和灵便。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小型的自动化创造系统,展示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目的1.了解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份。
2.掌握自动化创造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
3.评估自动化创造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1.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2.执行器:机电、气缸、液压马达等。
3.控制器:PLC、单片机等。
4.计算机:用于与自动化创造系统进行通信和数据处理。
四、实验步骤1.搭建自动化创造系统的机械结构,包括传动装置、工作台和夹具等。
2.安装传感器和执行器,确保其能够准确地感知和执行各种操作。
3.连接控制器和计算机,建立通信通道。
4.编写控制程序,实现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各种功能,如自动上料、加工和下料等。
5.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小型的自动化创造系统,并实现了以下功能:1.自动上料: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工件是否到位,控制夹具自动夹取工件并放置在工作台上。
2.自动加工:通过控制机电和液压马达,实现工件的自动加工,如钻孔、铣削等。
3.自动下料:加工完成后,控制夹具将工件从工作台上取下并放置在指定位置。
我们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精度:系统能够实现毫米级的定位精度,满足大部份工业生产的要求。
2.效率:系统能够实现高速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3.稳定性: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了搭建和调试自动化创造系统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自动化创造系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未来的创造业发展中,自动化创造系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参考文献[1] 自动化创造系统原理与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2] 张三,李四. 自动化创造系统实验与设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以上是本次自动化创造系统实验报告的详细内容,希翼对您有所匡助。
自动化实验报告

自动化实验报告自动化实验报告一、引言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科技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提高我们对自动化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简单的自动化系统,来实现对某一特定任务的自动化控制。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将学会如何使用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元件,以及相应的编程和算法,来实现自动化控制。
三、实验原理在自动化系统中,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信息,执行器用于执行相应的动作,而控制器则负责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控制执行器的运动。
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控制器来实现。
四、实验步骤1. 硬件准备: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并将它们连接起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软件设置:根据实验要求,配置相应的软件环境,包括编程语言、开发平台等。
3. 传感器采集:通过编程语言调用传感器接口,实时采集环境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4. 控制器设计: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设计控制算法,以实现对执行器的精确控制。
5. 执行器控制:通过编程语言调用执行器接口,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执行器,实现相应的动作。
6.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的反复调试和优化,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对自动化系统的控制。
传感器能够准确地采集环境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控制器能够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实现对执行器的精确控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和调整,最终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自动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自动化系统的搭建和控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编程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不仅提高了对自动化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七、展望自动化技术在未来将继续发展和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自动化认识实习实验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自动化认识实习,我对自动化设备和实验器材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实践中验证、巩固和深化了已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同时,我加强了对企业技术操作的理解,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也见识了电子控制类产品的设计、开发及维护过程,对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动态与专业前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参观自动化设备生产线:通过参观生产线,我对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有了直观的了解。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自动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2. 学习自动化设备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了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参与实验项目:在实验过程中,我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了实验操作,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4. 听工厂人员讲解:在实习过程中,我听取了工厂人员关于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操作的讲解,了解了企业在自动化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和需求。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自动化专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提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分析,我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习总结本次自动化认识实习让我对自动化专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要感谢实习过程中老师和工厂人员的悉心指导,也要感谢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
自动化制作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我国自动化技术水平和培养相关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设了自动化相关专业。
为了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自动化技术,提高动手能力,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自动化制作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了解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训内容1. 自动化基本原理学习:学习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自动化元件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特点。
2.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如PLC控制、单片机控制等。
3. 自动化设备制作:利用实训设备,制作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电路板焊接、编程调试等。
4. 自动化系统测试与调试:对制作的自动化系统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四、实训过程1. 基本原理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讲解等方式,了解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2. 控制系统设计:根据实训要求,分组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确定系统功能、硬件选型、软件编程等。
3. 设备制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电路板焊接、编程调试等操作。
4. 系统测试与调试:对制作的自动化系统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数据,分析问题原因,进行调试。
五、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学生具备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3. 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 学生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学生对自动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六、实训总结本次自动化制作实训,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实训过程中的一些总结:1.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 团队协作是完成实训任务的关键,学生应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自动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自动化实验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自动化实验系统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3. 分析自动化实验系统在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优势。
二、实验原理自动化实验系统是一种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执行器技术和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化实验设备。
它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完成实验操作,实现对实验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在化学分析中,自动化实验系统可以应用于样品前处理、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自动化实验系统、分析天平、离心机、超声波清洗器、分光光度计等。
2. 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缓冲液、洗涤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前处理(1)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
(2)将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制成待测溶液。
(3)使用超声波清洗器对样品进行清洗,去除杂质。
2. 自动化实验操作(1)将待测溶液注入自动化实验系统。
(2)系统自动进行样品稀释、加样、反应、测定等操作。
(3)实时监控实验过程,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 数据分析(1)使用分光光度计对实验结果进行测定。
(2)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得出实验结果,并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自动化实验系统进行化学分析,实验结果如下:(1)样品前处理过程中,超声波清洗器对样品的清洗效果良好,杂质去除率达到95%以上。
(2)自动化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3)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待测样品中目标物质含量为XX mg/L。
2. 结果分析(1)自动化实验系统在样品前处理环节提高了实验效率,缩短了实验周期。
(2)自动化实验操作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降低了人为误差。
(3)数据分析功能使实验结果更加直观、易懂。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自动化实验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了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自动化实验系统在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自动化设计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总结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选择了自动化设计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自动化设备的设计流程,掌握自动化控制原理,学习电气布线和PLC编程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单位为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团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2. 实习内容(1)自动化设备设计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工作。
通过对客户需求的了解,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方案讨论,确定设备的设计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我学习了自动化控制原理、传感器选型、执行器选型等知识,并运用CAD软件进行设备图纸的绘制。
(2)电气布线在设计完成后,我参与了设备的电气布线工作。
学习了电气元件的选型、电路图的绘制和电气布线的规范。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图纸进行电气元件的安装和连接,确保设备电路的稳定运行。
(3)PLC编程为了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我学习了PLC编程。
通过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学会了如何根据设备需求编写PLC程序,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在实际操作中,我对设备进行了调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设备的稳定运行。
(4)现场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公司的生产线,了解了自动化设备的生产过程。
通过与工人师傅的交流,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1)掌握了自动化设备设计的基本流程,学会了如何从客户需求出发,进行设备设计。
(2)学会了电气布线和PLC编程,提高了自己在自动化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3)了解了自动化设备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2. 实习反思(1)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验报告

自动化创造系统实验报告一、引言自动化创造系统是现代创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应用先进的控制和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自动化创造系统,探索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二、实验目的1. 理解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份。
2. 掌握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自动化创造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1. PLC控制器2. 机电驱动器3. 传感器4. 电源5. 电动执行器6. 工作台7. 运动控制软件四、实验步骤1. 搭建自动化创造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安装机电驱动器、传感器和电动执行器等设备。
2. 连接PLC控制器和机电驱动器,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
3. 编写运动控制软件,实现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基本功能,如启动、住手、速度控制等。
4. 运行实验,观察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工作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自动化创造系统的性能特点和应用优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自动化创造系统,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和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准确地执行我们设定的指令,实现工作台的运动控制。
同时,通过调整参数,我们还可以改变电动执行器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满足不同生产需求。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搭建自动化创造系统,深入理解了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自动化创造系统具有高效、精确、可靠的特点,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现代创造业中,自动化创造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我们对自动化创造系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七、参考文献1. XXX,XXX,XXX. 自动化创造系统原理与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2. XXX,XXX,XXX. 自动化创造系统设计与实践[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以上为自动化创造系统实验报告的详细内容。
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验报告

自动化创造系统实验报告引言概述:自动化创造系统是一种通过使用计算机控制和传感器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的系统。
本实验报告旨在详细介绍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其效果和可行性。
一、自动化创造系统的概念和原理1.1 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定义自动化创造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
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灵便性。
1.2 自动化创造系统的组成自动化创造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份组成。
硬件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机械设备等,软件包括控制算法、监控系统和生产计划等。
1.3 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原理自动化创造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并将这些参数输入到控制器中进行处理和决策。
控制器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控制执行器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
二、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应用领域2.1 汽车创造自动化创造系统在汽车创造中的应用广泛。
它可以实现汽车生产线的自动化组装、焊接、喷涂等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2 电子产品创造自动化创造系统在电子产品创造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可以实现电子产品的自动化组装、测试和包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2.3 医药创造自动化创造系统在医药创造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实现药品的自动化生产和包装,提高生产效率和药品质量的稳定性。
三、自动化创造系统的优势和挑战3.1 优势自动化创造系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它还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灵便性和可追溯性,方便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
3.2 挑战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此外,自动化创造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也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
3.3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创造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柔性化。
未来的自动化创造系统将更加注重人机协作,实现人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
自动化创新创业实训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我于20xx年6月至20xx年6月在XXX工厂企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自动化创新创业实训。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深入了解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xx年6月21日至20xx年6月25日,实习地点为XXX工厂企业。
三、实习内容1. 工厂参观与生产流程了解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参观了工厂的生产车间,了解了工厂的生产概况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一般情况。
通过参观,我们对工厂的生产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组装、质量检测等环节。
2. 自动化控制系统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学习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参观生产车间,我们了解了各种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原理和控制系统,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等。
我们还学习了自动化设备在生产线上的应用,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智能仓储等。
3. 项目实践与创新创业在实习期间,我们参与了一个自动化项目的实践。
该项目涉及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优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方案,如改进设备布局、提高生产效率等。
通过实践,我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总结与反思实习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在总结会上,我们分享了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并对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专业技能提升通过实习,我对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原理和控制系统。
同时,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了专业技能。
2. 创新意识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方案。
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验报告

自动化创造系统实验报告标题:自动化创造系统实验报告引言概述:自动化创造系统是一种集成为了多种技术和设备,能够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系统。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自动化创造系统,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优势。
一、系统搭建1.1 系统组成:自动化创造系统由PLC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人机界面等组成。
1.2 连接方式:各个组成部份通过电缆、接口等方式连接,实现信息传输和控制。
1.3 系统调试:对各个组成部份进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二、生产流程控制2.1 设定生产参数:通过人机界面输入生产参数,如速度、温度等。
2.2 控制逻辑:PLC控制器根据设定参数,控制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实现生产流程控制。
2.3 实时监控:通过人机界面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及时调整参数以保证生产质量。
三、故障诊断与维护3.1 故障诊断:系统浮现故障时,通过传感器检测和PLC控制器诊断,定位故障原因。
3.2 维护保养: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如清洁传感器、检查电缆连接等。
3.3 故障排除:根据故障诊断结果,及时修复故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四、生产效率分析4.1 数据采集:通过系统记录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如生产时间、产量等。
4.2 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生产效率和质量。
4.3 优化改进: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五、应用与展望5.1 工业应用:自动化创造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等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2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创造系统将更加智能化、柔性化,适应不同生产需求。
5.3 展望未来:自动化创造系统将成为工业生产的主流,推动工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了解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希翼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好地应用自动化创造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工业发展。
自动化实训技术报告范文

一、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日常生活等领域的重要支撑。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实训报告以自动化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化实训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及不足,以期为我国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二、引言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日常生活等领域的重要支撑。
在我国,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为了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设自动化专业,并积极开展自动化实训。
本实训报告以自动化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三、实训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 提高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认识,掌握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四、实训内容1. 自动化基础理论(1)自动化概述:介绍自动化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等;(2)自动控制原理:讲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特点;(3)传感器与执行器:介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种类、原理及应用;(4)可编程控制器(PLC):讲解PLC的结构、编程语言、编程方法及应用。
2. 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1)自动化系统设计:讲解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2)PLC编程:通过实际案例,学习PLC编程语言和编程技巧;(3)人机界面(HMI)设计:介绍HMI的设计方法、软件及使用技巧;(4)现场总线技术:讲解现场总线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3. 自动化系统调试与维护(1)自动化系统调试:讲解自动化系统调试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2)自动化系统维护:介绍自动化系统的维护方法、策略及常见故障排除。
五、实训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自学等方式,掌握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2.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如PLC编程、HMI设计等;3. 案例分析:分析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 团队合作:通过分组讨论、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标自动化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自动化理论知识的理解,我校组织了自动化设计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自动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学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
2. 传感器与执行器选型:了解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性能及特点,学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型。
3. 控制系统软件编程:学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编程方法,掌握PLC、单片机等编程语言,能够编写控制系统程序。
4. 系统调试与优化:学会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和设计要点。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教师讲解自动化设计的基本原理、流程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完成以下任务:(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并进行硬件搭建;(2)编写控制系统程序,实现所需功能;(3)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 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际工程案例,分析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和解决方法。
4. 实训报告撰写:学生根据实训内容,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自动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学会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调试方法;3.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4. 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六、实训体会本次实训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自动化编程设计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已成为我国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我国自动化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自动化人才,我们学校特开设了自动化编程设计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理解了自动化编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了自动化编程的基本技能,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要求1. 目的(1)掌握自动化编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常用自动化编程软件的使用。
(3)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要求(1)完成实训项目,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
(2)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经验。
三、实训内容与过程1.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PLC编程:学习PLC编程语言,掌握基本指令、结构化编程和高级指令等。
(2)组态软件应用:学习组态软件的使用,实现人机界面、报警、趋势等功能的开发。
(3)PLC与组态软件的联调:实现PLC与组态软件的通信,实现实时数据监控和报警功能。
(4)PLC控制系统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PLC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
2. 实训过程(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资料查阅等方式,掌握自动化编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软件学习:学习PLC编程软件和组态软件的使用,熟悉软件操作界面和功能。
(3)项目实践:根据实训要求,完成实训项目,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
(4)问题解决:在实训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与反思:完成实训项目后,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经验。
四、实训成果与体会1. 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成功完成了以下项目:(1)PLC编程:掌握PLC编程语言,完成一个简单的自动化控制项目。
(2)组态软件应用:使用组态软件实现人机界面、报警、趋势等功能。
(3)PLC与组态软件的联调:实现PLC与组态软件的通信,实现实时数据监控和报警功能。
实习总结创新自动化技术我在自动化学专业的实习心得

实习总结创新自动化技术我在自动化学专业的实习心得在自动化学专业的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一个创新项目,致力于开发与运用自动化技术,将其应用于现代化生产过程中。
这次实习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
下面将展开叙述我在这个实习项目中的所见所学以及对自动化技术的新体会。
首先,我参与的项目是关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改进和优化。
我们小组通过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优化的空间。
于是,我们开始着手设计一种全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我们使用了PLC和传感器等先进设备,并借助计算机编程技术,使机械设备能够更加智能地运作。
通过实地测试和反复调试,我们成功地将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于生产线上,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稳定。
其次,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还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品质。
我们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得原本需要多位工人操作的生产线现在只需少数几个人就能够轻松管理,大大减少了实力成本。
同时,通过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也避免了因为操作员疲劳或者操作人为失误而导致的质量问题,使产品的品质更加稳定可靠。
此外,这次实习还让我对自动化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领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自动化技术将会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工业生产、物流运输和家庭生活等方面。
例如,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工加工和生产模式将越来越难以满足高效率、高品质和大规模需求。
而自动化技术能够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外,在物流运输领域,自动化技术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物流过程的自动控制、无人驾驶等。
而在家庭生活中,智能家居、智能家电以及智能服务机器人等设备的普及将大大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便利度。
总结起来,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
自动化产品设计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化产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产品设计水平,我于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在XX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自动化产品设计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1. 了解自动化产品的设计流程和基本原理;2. 掌握自动化产品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3. 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为今后从事自动化产品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单位简介XX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自动化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智能检测设备等。
公司拥有完善的技术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在自动化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1. 第一周:熟悉公司环境及企业文化实习的第一周,我主要了解了公司的基本情况、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
通过与同事的交流,我对公司的运营模式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第二周:学习自动化产品设计原理及流程在第二周,我学习了自动化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了解了自动化产品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样机制作、测试验证等环节。
3. 第三周:参与项目实践,学习软件操作第三周,我参与了一个自动化产品设计项目。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学习了如何使用CAD、SolidWorks等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建模。
同时,我还学习了电气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相关知识。
4. 第四周:产品测试及改进在第四周,我参与了产品的测试工作。
通过对产品的性能测试、功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我了解到了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参与了产品的优化设计。
四、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学习了自动化产品设计软件:掌握了CAD、SolidWorks等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为今后从事自动化产品设计工作打下了基础。
《自动化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动化创新设计》实验报告《⾃动化创新设计实验》实验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期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变频器控制电机单向运⾏(2节)⼀、实验⽬的1、掌握变频器的⼯作模式、电机运⾏参数设定的操作⽅法。
2、掌握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连接⽅法。
3、掌握变频器PU运⾏模式的操作⽅法。
⼆、实验器材及⼯具三、实验内容和原理1、变频器PU模式控制电机的控制电路图1-1 变频器PU运⾏模式控制电机电路原理图变频器的R/L1、S/L2、T/L3为三相电源输⼊端。
U、V、W外接三相电机。
由KA、SB1、SB2组成继电器⾃锁电路,可实现变频器的⽋压、失压保护。
按下SB2时,KA通电⾃锁,变频器通电,可对变频器进⾏操作。
由于KA电磁线圈的⼯作电压是交流24V,因此需要变压器变压后给KA供电。
A、B、C为变频器⼯作异常的信号输出端。
当变频器⼯作正常时,B-C端闭合,A-C 端断开;当变频器⼯作异常时,B-C端断开,A-C端闭合。
达到保护变频器的⽬的。
操作控制⾯板上的RUN按键启动电机。
操作控制⾯板上的STOP按键使电机停转。
由M旋钮调节频率(电机转速)。
图1-2 变频器PU模式控制电机电路接线图2、变频器的PU运⾏模式的设定(Pr79-0、1)表1-1 运⾏模式(Pr.79)的参数设定说明图1-3 PU运⾏模式设定⽰意图3、电机运⾏参数设定设定电机启动时的提升转矩(Pr.0)、设定电机运⾏时的上限频率(Pr.1)。
设定电机运⾏时的下限频率(Pr.2)、设定电机运⾏时的基准频率(Pr.3)。
设定电机的加速时间(Pr.7)、设定电机的减速时间(Pr.8)。
设定电机的过电流保护(Pr.9)、(1)设定电机启动时的提升转矩(Pr.0),⽤于V/F控制图1-4 转矩提升设定⽰意图(2)设定电机运⾏时的上限频率(Pr.1)。
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验报告

自动化创造系统实验报告1. 引言自动化创造系统是一种集成为了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的先进创造系统。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简单的自动化创造系统,探索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 理解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份;- 学习使用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评估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3. 实验设备和材料本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 一台计算机;- 一个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一台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 一个执行器(如电动马达、气缸等);- 一台传送带;- 一些工件(如小零件、产品等);- 连接线和电源。
4. 实验步骤4.1 系统设计和搭建首先,根据实验要求和设备的特性,设计自动化创造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流程。
确定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位置,并连接它们到PLC。
安装传送带,并将工件放置在传送带上。
4.2 编写PLC程序根据系统设计,编写PLC程序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程序应包括传感器的输入、执行器的输出和逻辑控制。
通过编程软件连接计算机和PLC,并下载程序到PLC 中。
4.3 实验测试启动自动化创造系统,观察传感器的反馈和执行器的动作。
记录系统的工作效率、准确性和稳定性。
根据实验结果,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改进其性能。
5.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测试的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结果和分析。
评估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工作效率、准确性和稳定性。
讨论系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6.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和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自动化创造系统,并对其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并且能够稳定地运行。
然而,还有一些改进的空间,例如优化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提高执行器的响应速度。
7. 参考文献[1] Smith, J. (2022). Introduction to Automation Systems. New York: Wiley.[2] Chen, L. (2022).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附录:PLC程序代码```PROGRAM MainProgramVARSensorInput: BOOL;ActuatorOutput: BOOL;END_VARNETWORK 1:SensorInput := Sensor.Read(); // 读取传感器的输入ActuatorOutput := ControlLogic(SensorInput); // 根据传感器的输入进行逻辑控制Actuator.Write(ActuatorOutput); // 输出到执行器END_NETWORK```以上是本次自动化创造系统实验报告的详细内容,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简单的自动化创造系统,我们深入了解了自动化创造系统的原理和性能,并通过实验测试和分析评估了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自动化展示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用户体验,自动化展示设计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化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升设计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目的1. 理解自动化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自动化展示设计软件的操作技巧;3. 提高自动化展示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自动化展示设计基本概念及原理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自动化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展示设计的目的、原则、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自动化展示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图形、文字、动画等形式,将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操作流程等信息直观、生动地展示给用户,使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
2. 自动化展示设计软件操作实训中,我们主要使用了AutoCAD、PowerPoint等软件进行自动化展示设计。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以下技能:(1)AutoCAD:绘制设备结构图、电气原理图、操作面板图等;(2)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添加动画效果,实现信息传递;(3)Photoshop:处理图片,制作效果图、宣传海报等。
3. 自动化展示设计实际应用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以实际项目为例,进行了自动化展示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1)设备结构图绘制:根据设备图纸,使用AutoCAD绘制设备结构图,包括各个部件的形状、尺寸、位置等信息;(2)电气原理图绘制:根据设备电气原理,使用AutoCAD绘制电气原理图,包括电路元件、线路连接等信息;(3)操作面板图绘制:根据设备操作面板布局,使用AutoCAD绘制操作面板图,包括按钮、指示灯、开关等信息;(4)演示文稿制作: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将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操作流程等信息进行生动展示;(5)效果图、宣传海报制作:使用Photoshop处理图片,制作效果图、宣传海报等,提升自动化展示的视觉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创新设计实验》实验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变频器控制电机单向运行(2节)一、实验目的1、掌握变频器的工作模式、电机运行参数设定的操作方法。
2、掌握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连接方法。
3、掌握变频器PU运行模式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器材及工具三、实验内容和原理1、变频器PU模式控制电机的控制电路图1-1 变频器PU运行模式控制电机电路原理图变频器的R/L1、S/L2、T/L3为三相电源输入端。
U、V、W外接三相电机。
由KA、SB1、SB2组成继电器自锁电路,可实现变频器的欠压、失压保护。
按下SB2时,KA通电自锁,变频器通电,可对变频器进行操作。
由于KA电磁线圈的工作电压是交流24V,因此需要变压器变压后给KA供电。
A、B、C为变频器工作异常的信号输出端。
当变频器工作正常时,B-C端闭合,A-C端断开;当变频器工作异常时,B-C端断开,A-C端闭合。
达到保护变频器的目的。
操作控制面板上的RUN按键启动电机。
操作控制面板上的STOP按键使电机停转。
由M旋钮调节频率(电机转速)。
图1-2 变频器PU模式控制电机电路接线图2、变频器的PU运行模式的设定(Pr79-0、1)表1-1 运行模式(Pr.79)的参数设定说明图1-3 PU运行模式设定示意图3、电机运行参数设定设定电机启动时的提升转矩(Pr.0)、设定电机运行时的上限频率(Pr.1)。
设定电机运行时的下限频率(Pr.2)、设定电机运行时的基准频率(Pr.3)。
设定电机的加速时间(Pr.7)、设定电机的减速时间(Pr.8)。
设定电机的过电流保护(Pr.9)、(1)设定电机启动时的提升转矩(Pr.0),用于V/F控制图1-4 转矩提升设定示意图(2) 设定电机运行时的上限频率(Pr.1)。
(3)设定电机运行时的下限频率(Pr.2)。
设定方法与上限频率设定方法相同。
下限频率的初始值是0HZ,变更为10HZ。
(4)设定电机运行时的基准频率(Pr.3)。
图1-5 基准频率设定示意图(5)设定电机的加速时间(Pr.7)和电机的减速时间(Pr.8)。
图1-6 电机加减速时间设定示意图由于采用250W三相异步电机,因此加减速时间设为2~3S。
(6)设定电机的过电流保护(Pr.9)图1-7 电机过电流保护设定示意图说明:由于电机在低于基频运行时,为保证转矩不至下降,需要增大电机电压。
电机工作时间一长会导致电机温升过高。
因此,需要设置正确的过电流保护。
250W的三相异步电机的额定电流是A。
过电流保护的设定值可设为1~1.5A。
4、监视输出频率、电流和电压在电机运行中,可以通过按SET键来切换输出频率、电流和电压的监视器显示。
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5、参数清除实验完毕后,执行参数清除操作,使变频器的工作参数恢复为初始值。
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四、实验要求和步骤1、要求按照图1-2正确进行变频器控制电路的连接。
正确掌握变频器的参数设置。
观查实验结果。
解答思考题,书写实验结果报告。
2、步骤(1)第1步,先按照图1-2进行电路连接。
经检查无误后可通电按下SB2,使变频器工作。
(2)第2步,设定变频器的运行模式为Pr.79-0、1。
设定电机的运行参数。
(3)第3步,按下变频器操作面板上的RUN键,使电机启动。
通过M旋钮调节频率,通过监视屏幕显示频率、电流、电压和电机的运行状况。
记下所观察的实验结果。
(4)第4步,实验完毕后按下变频器操作面板上的STOP键使电机停转,然后清除变频器的参数,使其恢复到初始值。
(5)第5步,按下SB1使变频器断电停止工作。
拆卸电路。
五、思考题和实验结果1、当变频器不能执行对参数清除操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当Pr.161设置为“10或11”,然后按住MODE键2S左右,会有什么结果?3、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过程体会实验二变频器控制电机正反转(2节)一、实验目的1、掌握变频器控制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
2、掌握变频器通用磁通矢量控制和离线自动调谐设定方法。
二、实验器材及工具三、实验内容和原理1、变频器控制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电路图2-1 变频器控制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原理图L1 L2 L3图2-2 变频器控制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接线图2、变频器的运行模式的设定(Pr79-3)把变频器的运行模式设定为Pr79-3模式。
3、通用磁通矢量控制的设定(1)通用磁通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通过测量和控制异步电动机定子电流矢量,根据磁场定向原理分别对异步电动机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
具体是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 (励磁电流)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转矩电流)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所以称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矢量控制方式。
矢量控制方式又有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方式和有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等。
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同样是在进行U/f=恒定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异步电动机的实际速度n,并得到对应的控制频率f,然后根据希望得到的转矩,分别控制定子电流矢量及两个分量间的相位,对通用变频器的输出频率f进行控制的。
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消除动态过程中转矩电流的波动,从而提高了通用变频器的动态性能。
早期的矢量控制通用变频器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基于转差频率控制的矢量控制方式。
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是基于磁场定向控制理论发展而来的。
实现精确的磁场定向矢量控制需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要在异步电动机内安装磁通检测装置是很困难的,但人们发现,即使不在异步电动机中直接安装磁通检测装置,也可以在通用变频器内部得到与磁通相应的量,并由此得到了所谓的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方式。
它的基本控制思想是根据输入的电动机的铭牌参数,按照一定的关系式分别对作为基本控制量的励磁电流(或者磁通)和转矩电流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的频率使励磁电流(或者磁通)和转矩电流的指令值和检测值达到一致,并输出转矩,从而实现矢量控制。
采用矢量控制方式的通用变频器不仅可在调速范围上与直流电动机相匹配,而且可以控制异步电动机产生的转矩。
由于矢量控制方式所依据的是准确的被控异步电动机的参数,有的通用变频器在使用时需要准确地输入异步电动专用电动机进行控制,否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目前新型矢量控制通用变频器中已经具备异步电动机参数自动辨识、自适应功能,带有这种功能的通用变频器在驱动异步电动机进行正常运转之前可以自动地对异步电动机的参数进行辨识,并根据辨识结果调整控制算法中的有关参数,从而对普通的异步电动机进行有效的矢量控制。
(2)先进磁通矢量控制先进磁通矢量控制是通用磁通矢量控制的改进方式,可以使变频器实现更高的驱动性能!在0.5Hz情况下,使用先进磁通矢量控制模式可以使转矩提高到200%(3.7KW以下)。
先进磁通矢量控制最适合用在低速度高转矩的场合,比如控制自动仓储系统中的叉车等。
(3)通用矢量控制的设定图2-3 通用磁通矢量控制的设定步骤4、离线自动调谐这是三菱独创的功能。
可以在电机不运转的情况下自动计算出电机常数,在运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电机的性能。
离线自动调谐的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四、实验要求和步骤1、要求按照图1-2正确进行变频器控制电路的连接。
正确掌握变频器的参数设置。
观查实验结果。
解答思考题,书写实验结果报告。
2、步骤(1)第1步,先按照图2-2进行电路连接。
经检查无误后可通电按下SB1,使变频器工作。
(3)第3步,进行通用磁通矢量控制的设定。
(4)第4步,进行离线自动调谐操作。
(5)第5步,分别按下SB4、SB5使电机通电正反转(正反转切换时,需要按下SB3),通过M旋钮调节频率,通过监视屏幕显示频率、电流、电压和电机的运行状况。
记下所观察的实验结果。
(6)第6步,实验完毕后按下SB3使电机停转,然后清除变频器的参数,使其恢复到初始值。
(7)第7步,按下SB2使变频器断电停止工作。
操作QF1切断电源,拆卸电路。
五、思考题和实验结果1、如何进行先进磁能矢量控制的设定?3、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过程体会实验三 PLC和变频器控制电机变频调速运行(4节)一、实验目的1、掌握PLC和变频器控制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调速的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
2、掌握PLC编程控制变频器的方法3、掌握变频器先进磁通矢量控制,熟悉离线自动调谐设定方法。
二、实验器材及工具三、实验内容和原理1、控制电路及工作原理见图3-1所示,变频器的RH、RM、RL为多段调速控制输入端。
分别由PLC的Y3~Y5输出端控制。
变频器的正反转控制输入端,分别由PLC的Y1、Y2输出端控制。
变频器的SD端与PLC的COM1、COM2连接。
X0~X7接收外部的按钮指令信号。
HL1~HL7为工作方式指示灯。
表3-1 PLC的部分输入和输出端的用途图3-1 PLC 和变频器控制三相异步电机正反转调速控制电路原理图 按下SB4后,系统进入自动工作模式,无需手工干预,系统控制电机自动运行。
HL1指示灯同时点亮。
其工作过程如下:电机低速正转10S →电机中速正转10S →电机高速正转10S →电机低速反转10S →电机中速反转10S →电机高速反转10S →停车。
在自动工作模式下,除停止按钮SB3可起作用外,其余按钮均不起作用。
按下SB5后,系统进入手动工作模式,HL2指示灯同时点亮。
此时需要手工操作控制按钮来控制电机的运行状态。
手动工作模式时,SB4按钮不起作用。
当按下SB6,再按下SB8后,电机进入高速正转工作状态。
相应地,正转指示灯和高速指示灯同时点亮。
此时按下其它按钮可切换电机的工作状态,如果按下SB9,电机切换到中速正转工作状L N工作状态。
如果再按下SB9,电机切换到中速反转工作状态。
按下SB3,电机停转。
电机高速旋转时的工作频率是50HZ。
中速旋转时的工作频率是20HZ。
低速旋转时的工作频率是1HZ。
- 24 -2、变频器的设置(1)先进磁通矢量控制(2)自动离线调谐参考实验2的说明。
(3)工作模式和频率设置第一步,将变频器的工作模式设置为Pr79-2(外部运行模式)或Pr79-2(组合模式1)。
第二步,设置变频器的基准频率为50HZ(Pr3)。
第四步,设置变频器的中速频率为20HZ(Pr5)。
第五步,设置变频器的低速频率为1HZ(P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