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计算题型汇总
高考化学大题题型

高考化学大题题型
1. 结构式题
题干中不提供化合物的名称,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结构式进行解答。
通常包括分子式、官能团、有机反应等内容。
2. 反应机理题
题干中给出一个有机反应的条件和初始物质,要求学生根据反应机理推导出产物的结构式。
3. 计算题
题干中提供数值,要求学生进行计算分析,例如摩尔质量、电量计算、溶解度等。
4. 分析题
题干中给出一个化学实验现象或结果,要求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或解释现象涉及的化学原理。
5. 推理题
题干中给出一组实验条件和结果,要求学生推断出可能的反应类型、物质之间的关系等。
6. 选择题
题干中给出一个问题和若干选项,要求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
7. 判断题
题干中给出一个表述或论述,要求学生判断其真假。
8. 解答题
题干中给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较详细的文字解答。
9. 综合题
题干中综合了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和解答。
注意: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高考化学大题题型,具体题目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以具体题目为准。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阳光老师:祝你学业有成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240.0分)1.把铁、铝混合物溶于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求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和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答案】消耗HCl的物质的量:设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2Al + 6HCl → 2AlCl3 + 3H2↑Fe + 2HCl → FeCl2 + H2↑根据反应方程式,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2x + y。
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根据题意,铝、铁混合物中铝、铁的质量比为2:3,设铝、铁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有:m1/m2 = 2/3m1 + m2 = 100g解得m1 = 40g,m2 = 60g铝、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56,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 1.48mol,y = 1.07mol。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物质的量公式的熟练应用。
2.在由Na2CO3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CO2的质量分数。
不考虑溶解,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设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根据反应方程式,CO2的物质的量为x + y。
CO2的质量分数为:答: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分数的计算,掌握物质的性质和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试题较容易。
3.计算质量比为51:32:34的C6H5OH、CH3OH、C2H5OH,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它们所含氢原子数之比为______,所含质子数之比为______。
有含为,则C6H5OH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B. 蒸馏水C. 空气D. 粗盐答案:B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A. 18gB. 16gC. 36gD. 12g答案:B3.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是()。
A. 钠B. 铝C. 硅D. 磷答案:B4. 根据化学反应式CaCO3 → CaO +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答案:B5.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 该反应是中和反应D.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6.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是氧化剂B. 氧气是还原剂C. 氢气是还原剂D. 氧气是氧化剂答案:D7.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 + 3O2 → 2S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8. 根据化学方程式4P + 5O2 → 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9. 根据化学方程式2Mg + O2 → 2Mg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是还原剂B. 氧气是氧化剂C. 镁是氧化剂D. 氧气是还原剂答案:B10. 根据化学方程式2Al + 6HCl → 2AlCl3 + 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是还原剂B. 盐酸是氧化剂C. 铝是氧化剂D. 盐酸是还原剂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每消耗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______ mol氧气。
高考化学计算专题试题集(含答案)

Ⅰ.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一、选择题1.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 ,另一份是CO 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 与CO 2所含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A .1:2B .1:4C .11:14D .1l :28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N 2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 2和C 2H 4C .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 和C 2H 4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H 23.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 22-)和超氧离子(O 2-)两种。
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lB .1:lC .1:2D .1:34.由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H 2和CO 的体积比为 ( )A .29:8:13B .22:l :14C .13:8:29D .26:16:575.由X 、Y 两元素组成的气态化合物XY 4,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 、B 两种气体物质,己知标准状况下20mLXY 4分解可产生标准状况下30mL A 气体(化学式为Y 2)和10mL B气体,则B 的化学式为 ( )A .X 2B .Y 2X 2C .XY 2D .X 2Y 46.将N02、NH 3、O 2混合气22.4L 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了26.7g ,气体体积缩小为4.48L .(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 )A .28.1B .30.2C .33.1D .34.07.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 )A .H 2SO 4·19B .H 2SO 4 ·H 2OC .H 2SO 4·SO 3D .SO 3· 109H 2O 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 ,完全燃烧得O.16molCO 2 T3.6g 水。
化学计算专题总结及习题集锦

化学计算专题总结及习题集锦1.化学计算高考i卷的知识点(1)以微观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阴、阳离子的电荷数、原子序数为主的有关原子结构的计算。
(2)推论水解产物、还原成产物的价态,以反应过程中原子动量居多的有关化合价排序。
(3)以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观粒子数居多的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排序。
(4)以多角度、多综合居多的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排序。
+(5)以物质的量浓度、ph、h浓度、粒子浓度居多的有关电解质溶液的排序。
(6)有关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相互关系的排序。
(7)以确认有机物分子共同组成居多的排序。
(8)以处理图表数据、定量实验结果等为主的应用性计算。
2.化学计算高考п卷的知识点(1)混合物反应计算。
(2)反应过量问题计算。
(3)确定复杂化学式计算。
(4)多步反应计算。
(5)信息迁移型计算。
(6)取值范围讨论计算。
(7)图像型的计算。
(8)半定量计算。
(9)stse的计算。
(10)数据缺省型计算。
(11)开放型计算。
(12)跨学科综合排序。
一、按知识点编制相应的例题及学生练习题1、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质量等基本量的排序。
(5a1)[例题1]2021-20.以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成正比的就是(ab)a.质量成正比、密度左右的n2和c2h4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d.等温等体积的n2和co2(5a2)[例题2]2021-17.某500ml溶液中不含0.1molfe2+、0.2molfe3+,重新加入0.2mol铁粉,3+2+待fe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c)a.0.4mol/lb.0.6mol/lc.0.8mol/ld.1.0mol/l(5a3)[例题3]1998-8.在100g浓度为18mol/l、密度为ρ(g/cm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的硫酸,则加入的水的体积为(a)a.大于100mlb.等同于100mlc.大于100mld.等同于100/ρml(5a4)[练1]氯只有cl和cl两各平衡同位素,它们在氯气中的原子数之比3537cl:cl为3:1。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阳光老师:祝你学业有成2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240.0分)1.把1.1 "铁、铝混合物溶于200 InL 5 mol•厶T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4.6mo∕∙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求:(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
⑵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答案】(1)消耗Hel的物质的量:0.2 厶X 5 TnoI ∙ Lr X— 0.2 L X 4.6 TnOl∙ L-1 = 0.08 Tnol:⑵设Al、F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2AI + GHCl = 2 AlCl i+ 3H2↑2 6X 3xFe + 2 H Cl = FeCl2 + H2 T1 2y 2y27 g ・ InOr l× τ + 56 g ・ mol」× y= 1.1 g{解得:X = 0.02 mol, V = O Ol ^OI O3© + 2y = 0.08 Inol【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讣算,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物质的量公式的熟练应用。
2.在14.8 0由Na2CO3和NaHCch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CO26.6 g(不考虑溶解),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Hc(h的质量分数。
【答案】6.6gC02的物质的量为: 丽話 =()∙15md , 设Na 2CO 3的物质的量为X, NaHCO 3的物质的量为y, 由方程式 N"2CO3 + 2 H Cl = 2NaCl + CO 2 ↑ +H 2O, NaHCO i + HCI = NaCl + C6 ↑ +H 2O 可知,X + y = 0.15, 106 + 8 电/ = 14.8,解得:X = QΛmol > V = 0∙05mo∕»NaHCo3的质量分数为:笛U 4X log% ≈ 28.4%I zLo答:原混合物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为28.4%。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及例题

高考化学计算公式及例题(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 ˊD 。
⎪⎪⎭⎫ ⎝⎛'=ρρD 4.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Bb A M a M M 混合物物质的量总数克物质的总质量 5.相对原子质量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1126⨯原子的质量一个一个原子的质量CA 1、A 2表示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a 1%、a 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2211a A a A A(二) 溶液计算1、V N N MV m V n c A === 1000C Mρω= 2、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 1V 1=C 2V 2。
3、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 混=21221V V V C CV ++ (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变化不计) 4、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100%100%⨯+=⨯=剂质质液质m m m m m a ②%100100%⨯+=S S a (饱和溶液,S 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 ③混合:m 1a 1%+m 2a 2%=(m 1+m 2)a%混④稀释:m 1a 1%=m 2a 2%5、有关pH 值的计算:酸算H +,碱算OH —Ⅰ. pH= —lg[H +] C(H +)=10-pHⅡ. K W =[H +][OH —]=10-14(25℃时)×N A ÷N A× ÷22.4 L/ mol 22.4 L/ mol气体的体积 (标准状况下)6、图中的公式:1. A n N = 2. m n M = 3. m V n V = 4. n n V=。
高中化学计算题总结+高考真题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知识网络】【典型例题评析】例1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全国高考题)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体积差:例3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铝钾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SO42-)=0.105mol/L、c(Al3+)=0.055mol/L,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H2SO4完全电离为H+和SO42-),则c(K+)为(上海高考题)A.0.045mol/LB.0.035mol/LC.0.055mol/LD.0.040mol/L电荷守恒:)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氧气(标准状况),例4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从而可知M的原子量为电子守恒: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上海高考题)A.9.02g B.8.51g C.8.26g D.7.04g例5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上海高考题)A.0.12molB.0.11molC.0.09molD.0.08mol原子守恒|:例8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上海高考题)方程式叠加例9 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化学高考知识点计算

化学高考知识点计算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对于高中生的升学考试——高考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化学的考点非常多,其中计算题是高考中的重中之重。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总结化学高考知识点中的一些常见计算题类型,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1. 反应的摩尔比和物质质量关系计算反应的摩尔比和物质质量关系计算是高考常见的题型之一。
这类题目通常给出反应方程式和相关数据,要求计算出某一物质的质量或者反应的摩尔比。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原子量等数据,进行摩尔比和质量的转化计算。
2. 溶液的浓度计算溶液的浓度计算也是高考化学题库中的常见题型。
这类题目通常给出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质量或溶液浓度的信息,要求计算出溶液的浓度或溶质的质量。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合理运用单位转换和计算方法。
3. 气体的化学计算气体的化学计算也是高考中的重点考点之一。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摩尔体积和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等相关概念。
解答这类问题需要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合理运用摩尔体积和分子质量的关系,进行计算。
4. 酸碱滴定计算酸碱滴定计算是高考化学题库中的一个经典题型。
这类题目要求给出反应方程式、滴定体积和浓度等信息,要求计算出待滴定物质的浓度。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滴定体积的关系,进行滴定量和浓度的计算。
5. 化学反应的能量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计算是高考化学题目中的较难题型之一。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到反应焓变和燃烧热等相关概念。
解答这类问题需要掌握燃烧热的计算公式,根据反应焓变和物质数量的关系进行计算。
以上仅是高考化学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常见计算题类型。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针对不同的计算题类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备考化学高考知识点计算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化学计算专项讲解与练习大全

计算确定计算推断高考化学计算专项讲解与练习高考计算题从考察学生思维才能的角度上来看,是把理科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进展相应的运算,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抽象思维,它反映了学生考虑问题的方式的一种开展和进步。
高考中化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类型:①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计算;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③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④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⑤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⑥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⑦有关溶液pH 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⑧有关燃烧热的简单计算;⑨以上各种化学计算的综合应用。
常见题型为计算选择题,计算填空题、实验计算题、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而计算推断题和综合计算题,力求拉开学生的层次。
近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主要有以下特点:〔1〕注意速算巧解一般在第一卷中会出现五到七个左右要计算的量很少或者根本不需要计算的试题。
其命题意图是考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重点考察学生运用题给信息和已学相关知识进展速算巧解的才能。
〔2〕起点高、落点低这方面主要是第二卷中的计算题。
试题常以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出现,但落点仍是考察根本计算技能。
〔3〕学科浸透,综合考察主要考察各种数学计算方法的运用、物理学科中的有效数字及语文学科的阅读才能。
〔4〕综合计算题的命题趋势是理论联络实际,如以消费、生活、环境保护等作为取材背景编制试题,考察视野开阔,考察学生用量的观点把握化学知识、原理、过程等。
一、化学计算的根本类型与解题策略1.有关化学量与化学式的计算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间的换算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考察热点分子式〔化学式〕、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机物的分子式、构造式有机物的通式掌握根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解题策略加强与原子构造、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构造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络找出解题的打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敏选用2.有关溶液的计算有关溶质溶解度的计算有关溶液浓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有关溶液pH的计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有关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计算,关键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理清互相关系一般可采用守恒法进展计算有关溶液pH及离子浓度大小的计算,应在正确理解水的离子积、解题策略pH概念的根底上进展分析、推理。
高考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题解析

高考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题解析高考化学试卷中常常涉及到各种化学计算题,这需要考生对化学计算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理解和掌握。
下面,我们将对高考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质量百分比的计算质量百分比是指一种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与混合物总质量之比。
在化学计算中,常涉及到计算某种物质在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
1. 计算质量百分比的公式为:质量百分比 = (某种物质的质量 / 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2. 实例解析:假设有一个混合物,其总质量为100克,其中含有A物质20克,B物质30克。
那么,A物质在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如下:质量百分比 = (20克 / 100克) × 100% = 20%二、摩尔质量的计算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在化学计算中,常常需要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
1. 计算摩尔质量的公式为:摩尔质量 = (物质的质量 / 物质的摩尔数)2. 实例解析:假设有一定质量的硫酸,其质量为98克,摩尔数为2摩尔。
那么硫酸的摩尔质量如下:摩尔质量 = (98克 / 2摩尔) = 49克/摩尔三、溶液浓度的计算溶液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在化学计算中,常常需要计算溶液的浓度。
1. 计算溶液浓度的公式为:溶液浓度 = (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 溶液的体积)2. 实例解析:假设有一瓶500毫升的盐水溶液,其中含有25克盐。
那么,盐水溶液的浓度如下:溶液浓度 = (25克 / 500毫升) = 0.05克/毫升 = 50克/升四、溶液的稀释计算溶液的稀释是指在溶液中加入溶剂,使得溶液的浓度变低的过程。
在化学计算中,常常需要计算溶液的稀释情况。
1. 计算溶液的稀释情况的公式为:原溶液的浓度 ×原溶液的体积 = 稀释溶液的浓度 ×稀释溶液的体积2. 实例解析:假设有100毫升浓度为0.1 mol/L的硫酸溶液,需要将其稀释为浓度为0.02 mol/L的溶液,那么需添加的水的体积如下:(0.1 mol/L) × (100毫升) = (0.02 mol/L) ×稀释溶液的体积稀释溶液的体积 = (0.1 mol/L) × (100毫升) / (0.02 mol/L) = 500毫升通过对高考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题的解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解答这些计算题时,我们需要熟练掌握质量百分比、摩尔质量、溶液浓度和溶液的稀释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化学计算》专题复习

《高考化学计算》专题复习方法介绍一、新课标下化学计算中部分考点(分类汇总)1、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及(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2、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包括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等有关计算】。
3、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K W)的简单计算。
4、有关溶液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的计算。
5、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目前考得比较少)和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
6、有关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7、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含电离常数(K a、K b)、水解常数(K h)、溶度积常数(K SP)等】的简单计算。
8、有关有机物燃烧的简单计算。
9、利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进行的计算(含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二、解答计算题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仔细审题,划出重要信息点2.计算思路要清晰,计算过程要简单(不可能太复杂比如解方程组)解:设→写方程式→列比例式→写公式→带入数据→计算结果3. 注意题目要求“列算式”还是“计算结果”。
“列算式”不用约简,“计算结果”不要分步计算结果(一步一算),要最后算总式,这样误差小。
4.有效数字的要求:除题中要求外,一般保留题中同类量的最多有效数位。
注意数据单位的写法和换算:如:反应速率(ν):mol/(L•s)或mol•L-1•s-1;反应热:kJ/mol或kJ•mol-1;各种浓度:mg/L或mg/mL;化学平衡常数k:用否写单位?(如果写,必须写对)常见计算错误:①=1.0×10-3(实得1.0×10-9)② x2/(2.0-x/2)2=64 (可直接开平方计算)5.注意题中溶液体积的转换:配制250mL溶液,取出25mL进行实验…(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物质的量差10倍)取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00mL进行实验…(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物质的量浓度差1000倍)6.常用方法:①(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计算中的)比例式法:【例1】②(多步反应的)原子守恒法或关系式法:【例2】【例3】③(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法:【例4】准确量取H2O2溶液25.00 mL,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后,用0.0200mol· L-1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20.00 mL ml。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计算题解析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计算题解析在高考化学考试中,计算题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这些题目通常涉及到化学方程式、摩尔计算、溶液浓度等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中的常见计算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主要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平衡和计量关系。
在解题时,首先需要确定所给条件和目标,并找出所需的关系式。
以酸碱中和反应为例,假设题目给出了氢氧化钠(NaOH)和盐酸(HCl)的浓度和体积,要求计算反应后溶液的pH值。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解题:1. 写出反应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2. 确定反应物的物质量或物质的量:根据给定的浓度和体积,可以计算出NaOH和HCl的物质的量。
3. 确定产物的物质量或物质的量:根据平衡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较,可以得出产物的物质的量。
4. 计算所需的关系式:根据产物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出溶液的质量浓度或体积。
5. 计算所要求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的质量浓度或体积,可以计算出pH值。
二、摩尔计算摩尔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常见题型之一,涉及到物质的量、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在解答摩尔计算题时,需要明确所给条件和目标,并确定所需的关系式。
例如,题目给出了有2mol NaOH溶液和2mol HCl溶液,要求计算混合后溶液的浓度。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解题:1. 写出反应方程式:NaOH + HCl → NaCl + H2O2. 确定反应物的物质量或物质的量:根据给定的物质的量,可以得到NaOH和HCl的物质的量。
3. 确定产物的物质量或物质的量:根据平衡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较,可以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
4. 计算所需的关系式:根据产物的物质的量和其它给定条件,可以计算出溶液的质量浓度。
5. 计算所要求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的质量浓度,可以计算出混合后溶液的浓度。
三、溶液浓度计算溶液浓度计算是高考化学中的常见题型之一,要求计算溶液的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或溶质的量。
高考化学综合计算专题训练(附答案)

高考化学综合计算专题训练(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的原子总数为0.1 N AB. 1 mol﹣OH中电子数为10 N AC. 4.2 g 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 N AD. 常温常压下,28 g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 A2.2LN2和CH4的混合气体与4LO2点燃充分反应后,用干燥剂除去水分,剩余气体的体积为5L。
原来混合气体中N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各气体体积都在相同的温度、压强下测定)为()A. 1:3B. 1:1C. 2:1D. 3:13.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 kJ·mol-1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 160 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生成N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B. 由反应①可推知:CH4(g)+4NO2(g)=4NO(g)+CO2(g)+2H2O(l)ΔH>-574 kJ/molC. 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D. 反应②中当0.2 mol CH4反应完全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0 mol4.设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0.1mol/L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 2﹣离子数之和为0.1N AB. 标准状况下,22.4LC2H4与C3H6混合气体所含有分子数为N AC. 1mol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18gNH4+所含的电子数11N A5.由锌,铁,镁,铝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20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反应后生成的氢气为22.4L,(标准状况),则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 锌B. 铁C. 镁D. 铝6.Cu和Al的合金2.3g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2.24L的NO2气体和168mL的N2O4气体(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生成的沉淀的最大质量为()A. 4.1275gB. 4.255gC. 8.51gD. 9.62g7.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B. 22.4 LCO2中含有共价键数目4 N AC. 若H2O2分解产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D.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O含有的电子数相等8.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 22.4L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 0.5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 1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 0.5 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9.铝、铁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在空气中静置,当红褐色沉淀不再增加,将沉淀滤出并充分灼烧,得到的固体残留物恰好跟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则此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A. 22.2%B. 30.0%C. 75.7%D. 80.6%10.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L 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离子数之和为0.1N AB. 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C. 标准状况下,11.2L CH3CH2OH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D. 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1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 A11.某磁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 x S(S为-2价),既含有Fe2+又含有Fe3+。
高考化学计算试题分类汇编

ΔΔ高考化学计算试题分类汇编1.(06广东26)(6分)地球化学中,通常用热重分析研究矿物在受热时的质量变化以确定其组成。
取66.6mg 由高岭石[Al 4Si 4O 10(OH)8]和方解石(CaCO 3)组成的矿物,加热,在673K ~1123K 区间内分解为氧化物,样品总失重13.8mg 。
⑴方解石的失重百分比为 。
⑵计算矿物中高岭石的质量分数。
答案:⑴CaCO 3 ===== CaO+CO 2↑ 方解石的失重百分比为:解得:x=51.6 y=15.0矿物中高岭石的质量分数w=答:⑴方解石的失重百分比为44%。
⑵矿物中高岭石的质量分数为77.5% 2(06广东27)(14分)钴(Co)化合物对化学键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测定某钴化合物[Co(NH 3)x Cl y ]Cl z 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样品0.5010g ,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煮沸,蒸出所有的氨,冷却,得到A 。
产生的氨用50.00mL0.5000mol·L -1的盐酸完全吸收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得溶液B 。
取B 溶液20.00mL, 用0.1000mol·L -1NaOH 滴定,消耗NaOH 溶液30.00mL 。
②向A 中加入过量KI 固体,振荡,盐酸酸化后置于暗处,发生反应:Co m++I -→Co 2++I 2 (未配平)反应完成后,蒸馏水稀释,用Na 2S 2O 3溶液滴定析出的I 2,消耗0.1000mol·L -1Na 2S 2O 3溶液20.00mL 。
反应方程式为:I 2+2Na 2S 2O 3==2NaI+Na 2S 4O 6③另称取该物质样品0.2505g,溶于水,以0.1000mol·L-1AgNO3溶液滴定至恰好反应完全,消耗AgNO3溶液20.00mL。
相应反应式为:[Co(NH3)xCly]Clz+zAgNO3==[Co(NH3)xCly](NO3)z+zAgCl↓通过计算求:⑴[Co(NH3)xCly]Clz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025年高考化学题型

2025年高考化学题型
1. 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化学中,选择题可以涉及基础概念、反应方程式、化学计算、实验操作等方面。
2. 填空题: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提示或问题,在空格处填写正确的化学名词、公式、方程式等。
3. 解答题:解答题通常要求考生进行较为详细的回答,解释化学原理、分析实验结果、推导化学方程式等。
解答题可能涉及到化学原理、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化学推理等方面。
4. 实验题:实验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实验操作步骤或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或回答问题。
这些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和化学原理的理解。
5. 计算题:计算题主要涉及到化学计算,包括摩尔计算、溶液浓度计算、化学反应计算等。
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和计算公式,进行数值计算或解题推导。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化学题型的具体形式和难度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地区和考试制度有所不同。
建议您关注贵州省的教育考试政策和相关资料,以了解2025年高考化学题型的具体要求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题型汇总一、分类讨论1.某金属氧化物的式量为m,对应氯化物的式量为n.则该金属的化合价为()A. B.C. D.2.某元素R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其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下列关系式中的()A.+ B.+C.+ D.+二、极值讨论1.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10% B.25% C.30% D.35%2.密闭容器中盛有CH4、N2和O2的混合气,点火使其充分反应,CH4全部转化为CO、CO2和H2O,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的混合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反应前混合气中N2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28% B.42% C.54% D.64%3.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20% B.40% C.60% D.80%4.汽车安装的排气净化器的技术核心是使用高效催化剂,使废气中的CO和NOx 在催化剂表面进行氧化还原反应.(1)写出氮氧化物(用NOx表示)跟CO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化学方程式.(2)若汽车尾气中含有38 g NO和NO2的混合物,经过充分转化后生成无毒物质的质量(m)范围是(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5.某密闭容器中含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10g,燃烧后充分反应,冷却到室温,气体质量减少了9g,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A.1g和9g B.3g和7g C.2g和8g D.4g和6g6..现有CO,O2混合共10g,点燃后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剩余气体1.2g,求混合物中各物质质量?判断剩余气体是什么?7.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化合物A2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 A2B.某校一课外小组的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在实验室内做该实验,充分反应时,所用A和B的质量a和b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8.0g.有1.由Na2SO4、Na2SO3、Na2S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测得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2%,则此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2% B.45% C.20% D.无法计算2.在CuS、CuSO4,CuSO3三种物质中,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m%,则铜和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测定,由甲酸(HCOOH)、乙醛(CH3CHO)和丙酮(CH3COCH3)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6X% B.1﹣2X% C.1﹣7X% D.2X%4.CH3OH,C2H5OH,C4H10O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碳的质量分数为.5.已知在NaHS、MgSO4和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硫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6.在FeO、Fe2O3和Fe3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FeO、Fe2O3和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为()A.9﹕20﹕5 B.5﹕20﹕9 C.8﹕21﹕29 D.9﹕20﹕137.由BaCO3和CaCO3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下列各项中:①钡元素的质量分数②钙元素的质量分数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④CaCO3的质量分数⑤BaCO3的质量分数⑥BaCO3和CaCO3的质量比,其中能确定的是()A.都不能确定 B.只有③能确定C.只有④⑤⑥能确定D.都能确定四、质量守恒定律应用1.在A+B=C+2D的反应中,已知2.9克A与4.9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0克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86 B.58 C.40 D.292.在反应2A+3B=2C+4D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用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产11克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B.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6:9C.同时生成D的质量是9克D.反应中,A与C的质量之比是8:113.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下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B.第二次反应后,C的质量为10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3:2D.第二次反应消耗的C的质量为4g4.已知化学反应 2A+B=C+D,7克的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已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克A参加反应可生成D22克B.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D.A、B、C、D 中 C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5.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数的比为()A.1:1 B.1:2 C.1:3 D.2:16.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B.甲和丙是反应物C.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D.丁一定是化合物7.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A.未测值为3gB.丙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11:38.密闭容器内有M、N、P、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密闭容器内仍然是M、N、P、Q四种物质,反应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各自的物质的质A.一段时间后,M的质量大于15.8gB.物质P一定是化合物C.反应生成的N与Q的质量比为7:3D.M肯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9.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 g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五、有机物相关计算1.喜树中含有一种被称为喜树碱的生物碱,这种碱的相对分子质量在300~400之间,实验分析得知其元素组成为:C占69.0%、O占18.4%,且O含量为H的4倍,其余为N,则一个喜树碱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A.42 B.43 C.44 D.452.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碳原子数在4及以下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时,烃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A.CH4 B.C2H2C.C2H6D.C8H83.在“绿色化学工艺”中,最好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C3H4(丙炔)合成C5H8O2(2﹣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是()A.CO和CH3OH B.CO2和H2O C.H2和CO D.CH3OH和H24.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C2H4B.C12H22O11C.C6H12O6D.C2H5OH5.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1.6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对该有机物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含有O元素;③一定不含O元素;④可能含有O元素;⑤分子中C、H 原子个数比为1:3;⑥分子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3:1:4.其中正确的推断是()A.①③⑤B.①②⑥C.①④⑤D.①④⑥6.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H2O,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无法判断该物质的元素组成7.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中含有丙烯(C3H6)和丁烯(C4H8),将二者的混合气体14 g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44g,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混合气体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一定是6:1B.消耗O2的质量一定为48gC.混合气体中丙烯(C3H6)的质量分数一定为50%D.混合气体燃烧生成H2O的质量一定为18 g8.下列四组以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生成物中水分子数目一定比二氧化碳分子数目多的是()A.C2H4和C3H6B.C2H2和C3H8C.C2H6和C2H5OH D.C2H4和C2H69.有机物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确定A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猜想Ⅰ:A中只含C、H两种元素猜想Ⅱ:A中含C、H、O三种元素【实验】如上图【结论】(1)猜想正确(选填“Ⅰ”或“Ⅱ”).你的判断依据是.(2)在有机物A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10.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装置)A.CH4B.C2H4C.C2H5OH D.CH3OH11.在密闭容器中,将少量乙醇(化学式C2H5OH)置于一定量氧气中燃烧,生成A.W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W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D.x的值为2812.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13.竹炭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竹炭可用于净化室内空气B.竹炭纤维属于有机化合物C.每个(C6H10O5)n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D.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14.复方冬青油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该有机物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8:3C.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8H8O3六、差量法1.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6g B.8g C.13.2g D.20g2.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2.0gCO2气体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3gC.生成了5.6gCaO D.剩余CaCO3的质量为3.0g3.某同学实验时,用氢气还原16克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14.4g,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有1.6g水生成B.有1.4g铜生成C.实际用去氢气的质量大于0.2gD.有80%的氧化铜参加反应4.实验室用8克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反应后称得固体质量为7.2g,则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是()A.K2MnO4和MnO2B. KMnO4和K2MnO45.将100g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钙),高温灼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则生成CaO的质量约为()A .28.0g B.44.8g C.56.0g D.78.0 g6.石灰石是我市主要矿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