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

合集下载

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对策措施

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对策措施
些 不 良资产 得 到剥 离 ,但是 由于我 国 商业 银行 不 良资 产在 整个 银 行
1 . 金融 中介 机 构 的服务 质量 不高 ,信 用评 级机 构 运作 不规范
由 于 我 国 商业 银 行 不 良 资产 的 证 券 化 过 程 是 一项 涉 及 到 银 行
风险 与收 益 的重 大 系统 工程 ,所 以 ,对 商业 银行 不 良资产 进 行信 用 的评 估与 定级 就 显得 尤 为重 要 了。 然而 ,就 我 国当前 金融 中介 机 构
逐 渐重 视 。
项 亟待 解 决 的重要 课 题 。但是 ,我 国商业 银 行不 良资 产证 券化 过
程 中还 存在 的一 系列 的问题 ,笔者 认 为 ,这 些 问题 主要 有 以下几 个
方面 :
就 我 国 目前 的现 实状 况来 看 ,由于我 国 的商 业银 行存 在 着大 量 的不 良资产 ,使 得 我 国以 商业 银行 作 为主 要组 成部 分 的 间接融 资 系 统 正在 遭遇 着一 场 越来 越严 峻 的挑 战 ,导 致我 国商 业 银行 的盈 利 能 力逐 渐 降低 。一 些 资产 管理 公 司 的运作 虽 然能 够使 得 商业 银行 的 一
『 关键词 1 商业银 行 不 良资产证 券化 对策措 施 银 行 不 良资产 的长 期 存 在 在 整 个 国际 金 融 领 域 都是 比较 常见 重 ,从 而促 进我 国 商业 银行 金融 资产 结构 的科 学 化 以及合理 化 。
的现 象 ,尤 其是 进入 到 新世 纪 以来 ,不 管是 西 方发 达 国家 ,还 是~
作 用 , 已经成 为 当前 商 业银行 管理 不 良资产 的一种 新 型的 手段 与 方式 。 因此 ,本文 就我 国商业银 行 不 良资产证 券 化 的 问题 进行 论述 ,文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不良资产的工作,并作为银行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的“双下降”,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国有商业银行居高难下的不良资产已成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痼疾,也是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健康运行的一个重大隐患.因此,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方法,以加快治理不良资产的步伐。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基本现状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仍然占据国内银行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巨额的不良资产比率,严重地影响着其经营效益.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具有余额高、占比大、消化难等特点。

截至2002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五级分类口径的不良资产余额高达16000亿元左右,平均比例占到25%。

各家银行分别披露其不良比例或下降比例:建设银行境内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78亿元,比年初减少了21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36%,比年初下降3.99个百分点;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率25。

52%,比年初下降了4。

26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境内分行不良资产率下降4。

7%;中国银行不良资产下降到22.37%,同比下降5个多百分点。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结构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人民币短期贷款中的不良资产高于中长期贷款;二是人民币贷款中的不良资产占比高于外币贷款;三是商业银行内部各地区、各行之间不平衡,普遍存在中西部地区银行不良占比高、东部沿海地区银行不良占比相对较低的状况。

按照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作出的承诺,2005年我国要完全放开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2006年放开金融准入和市场竞争,在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竞争,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全面提高资产质量便更为紧迫。

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双降”迫在眉睫。

二、导致不良资产的主要成因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很复杂,相关因素很多,主要成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因素.如原有投资体制的弊端,地方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等。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方法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方法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方法不良资产是指借款人无能力偿还本金和利息,或者担保物价值跌下,银行无法收回全部贷款或者担保物的价值。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一员,面对不良资产的处理是银行运行的重要环节,处理方式及效率直接影响银行的财务状况和信誉度。

本文主要探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方法,分析其优劣势及可行性。

一、资产处置法资产处置法是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首选方式。

它包括清算、分割、破产、荒地变现和租赁等方式。

其中主要采用的是清算和分割。

1、清算清算是指银行通过出售、债务重组等方式,将不良资产转化为现金或可交换的资产。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使银行快速获得资金,并减少不良资产的风险,但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另外也不能进行整体化处理,容易导致资产总价值的下降。

2、分割分割是指按照不同质量的资产进行分类,隔离掉不良资产,保留优质资产。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有效降低不良资产对银行的风险,而缺点则在于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同时还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做资产评估和风险控制。

二、资产转让法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将不良资产转让到其他金融机构或第三方公司的形式来处理不良资产。

这种方式具有很多优点,如减轻银行的资产负担,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还可以让银行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等。

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市场不稳定性、卖方市场不理想、产生损失等风险。

三、资产重组法资产重组法是指将不良资产和现有财产合并起来,形成新的资产组合,实现资产优化配置的方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不良资产相对较少或银行倾向于自己处理不良资产的情况。

做到对不良资产进行分拣、处理、规避风险,对合法的资产进行保留、优化配置,属于正确的方向。

四、资产注资法资产注资法是指银行通过注资进去的方式来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

这种方式能够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增强银行资本充足率,从而提高银行的偿债能力,但其缺点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

五、法律手段法对于一些恶意借款人或难以催收的资产,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处理不良资产。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梳理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梳理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梳理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直接清收:这是银行针对逾期贷款的普遍做法。

需要注意的是,应在诉讼时效内进行清收,并注意清收的方式。

即使借款人等债务主体未在催款函上签字或盖章,但有证据证明该文书已到达对方,那么银行的清收能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2. 呆账核销:对于一些无法起死回生或根本不能回收的不良资产,银行会用呆账准备金、坏账准备金、拨备前利润和银行自有资本进行冲销处置。

根据《金融企业呆账准备金提取及呆账准备金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贷款的实际情况提取呆账准备金,简化冲销呆账的程序。

3. 发放贷款增量稀释:通过发放大量新贷款使整个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降低。

这种方式实际上并没有减少不良资产存量,而且还有可能演变为一种资源内耗,利用借新还旧等方式腾挪不良资产,并没有真正降低不良资产的偿还风险。

除了以上方式,还有一些其他方式,例如利用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专业能力,进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债转股等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各种处置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处置效果。

不良贷款资产处置主要处置方法[修改版]

不良贷款资产处置主要处置方法[修改版]

第一篇:不良贷款资产处置主要处置方法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曾今国有商业银行的降低不良贷款率主要利用三种方法:1、剥离不良资产早在1999年,我国政府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1.4万亿不良资产。

但是,在处置不良资产的同时,新的不良贷款又不断产生。

于是,2003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别与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摩根士坦利合作进行第二次不良贷款剥离。

接着,为配合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改制上市,2004年,政府又帮助两家银行剥离了2700亿不良资产。

剥离不良资产堪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外科手术”,具有见效快、短期疗效好的特点。

然而,它只是把不良资产从商业银行的账面上移除,并不能真正减少新不良贷款的产生。

2、高利差自1996年以来,政府实行高贷款利率、低存款利率的高利差政策,人民银行连续8次调低存款利率。

高利差政策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利润,以消化不良贷款。

但是高利差政策有三个弊端:一是消化不良贷款速度太慢;二是牺牲存款者利益;三是容易诱发商业银行的投机行为,为追求利润,过度扩大信贷规模。

3、扩大信贷规模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既可以利用高利差政策获取利润,还可以增加不良贷款率的分母,起到稀释不良贷款的作用。

但在事实上,目前确实导致了信贷规模的过度扩张。

处置不良贷款方法及分析(处置效果及处置的时间、速度两方面比较)1. 资产重组。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对一些具有重组价值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不良贷款进行处置时,往往首先对这些企业的资产(包括债务) 进行重组,目的是为处置不良贷款构建一良好的财务基础和经营基础。

对银行来讲,用这种方式处置不良贷款方式的最明显优点是:银行可以获得提高债权价值回收率的选择权,从而减少不良贷款的损失;同时,企业经营得到改善,而政府花钱不多。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对策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对策
关 键 词 :商 业银 行 ;不 良资 产 ;不 良资 产 处 置 对 策 中 图 分 类 号 :F8 6 3 3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49 2 0 )40 2 -2 6 25 0 ( 09 O - 50 0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 良资产现状特点及 危害

要 :当前我 国的银行业面临着不 良资产 比例 过 高,处置艰难 的 问题 。由于不 良资产 问题事 关金 融体
系的稳定 ,事关 国家经 济的发展和社会稳 定,极 大地制 约 了银 行 的信 贷投放 能力 和积极 性。 因此 ,探 索符合
我 国 国情的化解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 实意义。为此 ,提 出优 化宏观 、微 观环境 ;技 术上采取 有效方 式处置 不 良资产的对策。

市场经济主体 ,银企关系比较清楚 ;我国国有企业 和银行都是 国有的,银企关系相对模糊 。由于 国有
收稿 日期 :2 0 .00 0 81-8
二 、商业银 行 不 良资产 处置 对策 1 优化宏 观 、微 观环 境 .
作者 简介 :何
心 (9 6一 ) 18 ,女 ,哈尔滨人 ,本科生 ,从 事金 融学研究 。
dl ANO I d NO Y WEN HUA U
臣 习
边疆 经 济 与 文 化
20 09年 第 4期
T eBre E o o n ut eN . h odr cnmyA dC l r o4,20 u 09
20 0 9年 第 4期
( 第6 总 4期 )
边疆 经济与 文化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 f RE UI U
N .. 09 o4 2 o G nr1 o6 e ea.N . 4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

约束 机 制 。
的处置应一分为二 , 一方面要对 已形成 的不 良资产问题进 行有效处置 , 即解决存量 问题 ; 另一方 面要堵住 产生不 良 资产的源头 , 即解决增量问题 。在存量与增量问题上应坚 持标本兼治 , 明确对不 良资产存 量 的处 理是标 , 而控制 新 的不 良资产继续产生是本 。 银行业不 良资产的处置不应是一个好坏资产的分帐 、 不 良资产 的剥离以及资产的包装与 出售的简单 过程 , 必 它 须是一个全社会 各方面相互 配合 的系统 性综合 工程。不
角度采约束。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 这三个层次是
相互作用 、 相互支持 , 缺一不可的。 3 建立不 良资产处置 的法律制度 。鉴于不 良资产形 . 成和处置工作面临的法律 困境经 营责任 , 四是改革呆账 准备金 制 度, 扩大呆账核 销政策 的范 围 , 应在正确 的识别风 险的基 础上 , 根据对贷款损失估计足额提取 , 按贷款余额提取普通 准备金外 , 还应按贷款分类提取专项 准备金 , 按贷款组合准 备特别准备金, 在呆账核销方面, 应取消对呆账 的核销计划 管理与规模管理 , 使其成为一种在监督下 的市场行为 。 二 、 商业银 行外 部看 , 改革 国 有 商业 银行 面 临 从 要
1 明晰企业 尤其是 国有企业 产权 关系 , . 完善 激励 和
经济 理论研 究 3 7
维普资讯
金 融在 线
好转 , 这样才会切实提高 企业 的资金清偿 能力 , 最终解决
不 良债务问题 。
地政策 、 企业破产配套政 策 以及 贴息 、 口优 惠等方面 的 出

对 个人效用 函数 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 的追求 ,
这是抑制不 良资产形成 的源头所在 。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良资产,如逾期贷款、坏账等。

不良资产的存在会直接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导致利润下降、资本损失等问题。

及时有效地处置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而言至关重要。

有效处置不良资产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不良资产一旦堆积过多,会影响银行的贷款偿付能力和流动性,从而影响银行的经营状况。

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可以减少银行资产的不良率,提高资产回报率,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

不良资产处置问题直接影响银行的经营风险管理。

不良资产的存在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敞口,一旦出现大额不良资产,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及时制定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案,以降低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的重要性在于提高资产质量、降低风险以及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

只有重视并有效处理不良资产问题,银行才能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

1.2 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挑战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中。

因为不良资产一旦积累过多,将会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银行的稳健经营。

不良资产的存在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敞口,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增加,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不良资产的处置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会降低银行的经营效率,影响业务拓展和创新能力。

不良资产的处理还会影响到银行的声誉和品牌形象,降低客户信任度,进而影响到银行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有效处置不良资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处理不良资产,银行才能确保良好的资产质量和持续的盈利能力,从而实现稳健经营。

2. 正文2.1 不良资产的分类和特点不良资产是指商业银行资产中存在违约、违约风险或者违约已经发生、不良的资产。

不良资产通常可以分为四大类:逾期贷款、呆账、资产负债率大于50%的债券和持有的股权等。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非批量转让处置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非批量转让处置管理办法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非批量转让处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大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切实规范不良资产非批量转让处置行为,防范道德风险,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有关规定,结合本行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不良资产非批量转让处置(以下简称“不良资产转让”)是指本行将拥有合法处置权的3户(或集团客户)以内(含)的不良资产以一定价格转让给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法律法规等未有特别限制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最大限度减少不良资产损失的一种清收方式。

第三条本行不良资产转让应坚持“依法合规、竞争择优、及时处置、严格监督”的原则。

(一)依法合规是指本行在转让不良资产时,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对不良资产转让和损失的确认应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
(二)竞争择优是指本行在转让不良资产时应引入竞争机制,在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基础上,择优选择债权受让
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汇总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汇总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汇总
一、通过追偿手段处置不良资产
1.诉讼追偿: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借款人归还逾期贷款本金和利息,用于清偿不良资产。

二、通过转让方式处置不良资产
1.直接转让: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以折价方式直接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投资公司或企业,以期获得一定程度的资金回收。

2.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并发行给投资者,在一定期限内按照约定的利率和还本方式进行偿还。

3.对外招标:商业银行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不良资产转让给有意购买的企业或机构。

三、通过自办和联办方式处置不良资产
1.自行开发: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行开发不良资产所在地的房地产、工业园区等项目,将不良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并通过出租、销售等方式获得经济效益。

2.与其他企业联办:商业银行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联办项目,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将不良资产转化为新增经济效益。

四、通过破产清算方式处置不良资产
1.强制清算:商业银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对倒闭企业进行清算,以便清偿不良资产。

2.自愿清算:商业银行可以与倒闭企业协商一致进行自愿清算,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资产的价值。

五、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
商业银行可以委托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处置不良资产,由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收购、转让、租赁、出售等方式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以获得更好的效益。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不良资产的有效处置对于保障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和经营利润至关重要,也对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和难点及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和难点及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和难点及对策研究一、不良资产的定义和意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贷款是其主要业务之一、由于贷款的风险性质,难免会出现不良资产,即无法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

不良资产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还会对金融体系和整个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处置不良资产,以减少损失和风险。

二、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1.内部处理:商业银行可以选择通过内部手段来处理不良资产。

例如,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催收力度,通过追讨和诉讼等手段收回资金。

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减值和核销等方式来处理不良资产,如设立减值准备、出售或转让不良资产等。

2.外部转让:商业银行也可以选择将不良资产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或专业处置机构。

转让方式包括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

通过外部转让,商业银行可以将不良资产转移到专门机构,以便后者专注于处理这些问题资产,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能力。

三、不良资产处置的难点1.处置成本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涉及到一系列的成本,如催收费用、司法费用、律师费用等。

这些成本会对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增加了处置不良资产的难度。

2.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通常对于不良资产的信息不完全,加之不良贷款借款人可能故意掩盖等因素,导致商业银行很难准确评估不良资产的价值和风险。

3.缺乏专业知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员工主要是负责各种日常银行业务的,缺乏专业的不良资产处置知识和经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缺乏必要的技能和能力。

四、不良资产处置的对策1.提高内部处理能力: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催收力度,加强风险预警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不良资产问题。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的风险管理和不良资产处置的专业能力。

3.创新处置方式: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创新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如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不良资产的销售和转让效率,探索不良资产的国际化市场。

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来完善不良资产处置的制度和机制,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透明度和效率。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应对措施不良资产是指银行贷款、债券等资产中存在风险、难以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资产。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应对措施如下: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1.存在较高的不良贷款率: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不善等原因,银行贷款中不良贷款比例较高,不良贷款率超出监管要求。

2.资产质量将继续恶化: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良资产仍然面临增加的风险。

受到疫情冲击以及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加大,还贷能力减弱,贷款违约风险上升。

3.影响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的增加会导致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进一步影响银行的经营和发展。

二、商业银行应对不良资产的措施:1.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不良资产的监控和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资产,避免发展成大规模风险。

2.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加强对贷款审查流程的改进,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建立更为严格的审批流程,加强对企业贷款的风险评估和监控。

3.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采取积极主动的处置政策,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的力度,通过转让、追偿等手段尽早剥离不良资产,减轻不良资产对银行业的不利影响。

4.加强风险防控措施:针对不良资产问题,加强风险防控措施。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散,降低风险侵蚀资本的风险。

5.多元化经营:商业银行应推动多元化经营,通过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降低对贷款的依赖,减少不良资产的风险。

6.合理利用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一定比例的不良资产进行转移,解决流动性问题,减少对不良资产的持有风险。

7.加强监管合规:商业银行应严格遵守监管要求,加强内控体系建设,降低违规风险。

并与监管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动态,避免监管风险。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应对不良资产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从风险管理、风险防控、不良资产处置、多元化经营等方面进行应对,以减少不良资产对银行业的影响,并提高银行的偿付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和微观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需要及时处理不良资产的问题。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方法有:出售、转让、资产证券化和资产重组。

然而,如何
处理不良资产,还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如贷款风险分析、资产拍卖、债权转让等。

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制定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置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贷款审批的监管。

随着金融的
发展,各类贷款产品不断涌现,品种繁多,风险性不尽相同。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制定更
为细致的贷款审批制度,严格把关风险控制,确保向有信誉保障的客户借贷。

其次,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理,商业银行需要制定精准的处置计划。

根据资产的性质、
规模、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具体的处置方案,以确保资产可以得到有效的流转,最大限度
地减少损失。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当合理配置专业的不良资产管理人员,确保不良资产处
理能够得到及时的跟进和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最后,商业银行需要加大对资产证券化的支持力度。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一定的资产打
包成证券产品出售。

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不良资产和损失,提高银行的资产
效益和流动性。

然而,资产证券化仍存在风险,商业银行应当对风险进行严格控制。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

商业银
行应当制定精准的不良资产处置对策,切实加强贷款审批制度的监管,并精准制定处置计划,加大对资产证券化的支持。

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资产带来的损失,确保银行的健康发展。

彻底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途径

彻底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途径
占 2 %一 2 % , 核 销 的呆 帐 占 7 O 7 要 %一 l % ( 小 川 ,9 8 。 国 际 上 对 这 些 坏 帐 的 判 断 则 更 为 3 周 19 )
悲 观 些 对 坏 帐 的 估 计 值 甚 至 高 达 4 % ( b 估 计 数 字 ) 有 0 w 妇 。德 意 志 银 行 的 ec 则 认 为 , e 四大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有 7 % 的 贷 款 贷 给 了 国有 企 业 , 些 贷 款 的 2 3近 年 来 遭 受 损 失 , 此 他 判 5 这 / 由 断 不 良贷 款 比 率 约 为 5 % 。 我 国 国 有 商业 银 行 不 良资 产 比 率 已 居 国 际 银 行 业 前 列 , 至 超 过 0 甚

另一 方 面 , 良资 产 将 导 致 国 有商 业 银 行 的 生 存 危 机 , 加 我 国 的 系统 性 金 融 风 险 企业 的 亏 不 增
损通 过 借 贷 关 系 转嫁 给 国有 商 业 银 行 , 大 量 信 贷 资 金 沉 淀 下 来 。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的 资 金 难 以 使 合理 流 动 和 优 化 配 置 , 大 了 信 贷 资 产 的 风 险 的 损 失 , 行 资 金 难 以保 全 , 果 将 造 成 国 有 商 加 银 结

方 面 , 良资 产 妨 碍 了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的 商 业 化进 程 , 低 了商 业 银 行 的 盈 利 水 平 和 竞 争 不 降
73
力 . 解决 不 良 资 产 问 题 , 有 商 业 银 行 便 难 以 按 “ 性 ” 则 和 “ 自” 求 转 变 职 能 , 业 化 不 国 三 原 四 要 商
某 些 金 融 危 机 国 家 的 不 良资 产 比率 。 我 国银 行 不 良资 产 有 其 自身 的特 殊 性 , 种 特 殊 性 表 现 在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1 不 良 资 产 数 这 ()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防范及处置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防范及处置建议
三 管齐下的管理建议 。 关键 词 : 商 业银 行 ; 不 良资产 ; 不 良贷 款 ; 形 成 源 头 中图分类号 : F 8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4 ) 0 4 — 0 1 1 2 — 0 2
据 中 国银 行 业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统 计 , 2 0 1 0年 四 个 季 度 不 良资 产 率 分 别 为 1 . 4 、 1 . 3 、 1 . 2 、 1 . 1 4 , 2 0 1 1年 四 银行 的不 良资产 常称 为 不 良债权 , 其 中 最 主 要 的 是 不 个 季 度 不 良 资 产 率 分 别 为 l _ 1 % 、 1 . 0 、 0 . 9 、 1 . 0 , 2 0 1 2 良贷款 , 是指银 行顾 客 不 能 按期 、 按 量归 还 本息 的贷 款 , 俗 年 四 个 季 度 不 良 资 产 率 分 别 为 0 . 9 4 % 、 0 . 9 4 、 0 。 9 5 % 、 称 呆 坏 账 。1 9 9 8年 以 前 , 我 国银 行 不 良 资 产 评 定 采 取 “ 四 级 0 . 9 5 %, 2 0 1 3年 前 三 季 度 不 良 资 产 率 分 别 为 0 . 9 6 、 分类” 制度—— 正 常贷 款 、 逾期贷款( 贷款 到期 限未 还 的贷 0 . 9 6 、 0 . 9 7 。单 从 这 个 数 据 上 看 , 近 三 年 来 我 国 商 业 银 款) 、 呆滞贷款 ( 贷款利 息拖欠逾 期 三 年 以上 的 贷款 ) 和 呆账 0 1 0第 一季 度 到 2 0 1 3第 贷 款( 需要 核销 的收 不 回的 贷 款 ) 。故 不 良资产 也 叫 做“ 一 行对不 良资产管理 较有 成效 。而 2

四大AMC处置不良资产流程图

四大AMC处置不良资产流程图

四大AMC处置不良资产流程图
我国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华融、长城、东方、信达)于2000年和2004年分别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了两次次剥离。

这两次剥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政策性银行的不良资产,多数资产包是以1/3的折扣价格收购。

“四大”收购不良资产包后,大体按照下述方法处置不良资产:
1. 诉讼追偿:通过司法手段来维护债权人的权利。

2. 资产重组:资产的重组包括债务重组,企业重组,资产转换和并购等,其中债务重组包括以资抵债,债务更新,资产置换,商业性债转股,折扣变现及协议转让等方式。

3. 债转股:经过AMC(Asset Management Company,即资产管理公司)公司独立评审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讲银行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债权转为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有资产管理公司进行阶段性的持股,并对所持股权进行经营管理。

4. 多样化出售,包括公开拍卖、协议转让、招标转让、竞价转让、打包处理、分包等。

5. 资产置换:两个市场主体之间为了各自的经营需要,通过合法的评估程序对资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签订置换协议。

6. 租赁:AMC收回的非现金资产,如机械设备等,可以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收回现金。

7. 破产清偿:不得已的办法。

主要目的是摸清资金状况,其中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债权债务、库存资产、银行存款等,用于偿还债务。

8. 证券化:通过SPV(特殊目的载体)把不良债权打包卖掉后设计成证券产品发售。

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对策探讨

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对策探讨绪论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中最重要的一类,它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融资和金融服务。

然而,在经济波动、金融市场变化和管理不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商业银行贷款的不良资产问题越来越严重,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策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以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不良资产的现状及对策。

第一章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1.1 不良资产的定义及分类不良资产是指商业银行在信贷活动中所产生的,因发生经济损失的资产,包括不良贷款、不良应收款、关注类贷款等。

不良资产按照其整改进程和资产流动性分类,可以分为次级不良资产、可疑不良资产和损失不良资产。

1.2 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总量及比例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合计为1.4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50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5%、1.42%、1.25%、1.43%。

其中,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高。

虽然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比略有下降,但是数量依然巨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

1.3 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来源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3.1 企业不良贷款企业不良贷款是指由企业拖欠贷款本息而导致的不良贷款。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导致不良贷款风险增加。

1.3.2 房地产不良贷款房地产不良贷款是指由于房地产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导致商业银行在房地产项目贷款中发生风险。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波动加剧,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也在逐年上升。

1.3.3 个人不良贷款个人不良贷款是指由于消费、投资等行为导致的不良贷款。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创新和消费升级的趋势,个人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不良贷款也逐渐增多。

1.3.4 其他不良贷款其他不良贷款包括领导信用不良、外部环境因素不良等。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及管理途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不良资产的工作并作为银行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的“双下降”但效果不是很明显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国有商业银行居高难下的不良资产已成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痼疾也是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健康运行的一个重大隐患因此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方法以加快治理不良资产的步伐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基本现状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仍然占据国内银行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巨额的不良资产比率严重地影响着其经营效益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具有余额高、占比大、消化难等特点截至2002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五级分类口径的不良资产余额高达16000亿元左右平均比例占到25%各家银行分别披露其不良比例或下降比例建设银行境内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78亿元比年初减少了21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36%比年初下降3.99个百分点;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率25.52%比年初下降了4.26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境内分行不良资产率下降4.7%;中国银行不良资产下降到22.37%同比下降5个多百分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结构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人民币短期贷款中的不良资产高于中长期贷款;二是人民币贷款中的不良资产占比高于外币贷款;三是商业银行内部各地区、各行之间不平衡普遍存在中西部地区银行不良占比高、东部沿海地区银行不良占比相对较低的状况按照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作出的承诺2005年我国要完全放开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2006年放开金融准入和市场竞争在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竞争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全面提高资产质量便更为紧迫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双降”迫在眉睫二、导致不良资产的主要成因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很复杂相关因素很多主要成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因素如原有投资体制的弊端地方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等二是银行因素银行自身的产权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不善如忽视科学决策片面追求市场份额、规模效益信贷管理上的内控机智不健全、缺乏必要的风险约束机制等等由此造成一些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投资失误等极大地损害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三是企业因素如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大面积亏损、企业改制过程中银行债务的悬空和逃废等实际上这些造成不良资产的原因常常是密切相关、共同作用的从本质上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由于对国有企业发放的带有隐性财政补贴性质的贷款造成的随着上世纪90年代国内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企业高负债和软预算约束的制度环境下企业的亏损便直接转化为银行的不良资产而在90年代后期国内需求明显不足国有企业的经营陷入了困境不断增加的巨额不良资产已逐渐成为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严重挑战因此专家分析指出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政府角色定位是解释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的第一变量可解释现有的银行不良贷款的70%;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则是第二变量解释银行不良资产剩下的30%三、处置不良资产的制约因素及难点(一)从外部环境看1.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目前我国社会信用观念和信用制度十分薄弱部分企业法人或自然人信用观念淡薄认为银行的资金是国家的资金往往将贷款挤占挪用或利用改制、破产、兼并、多头开户等手段千方百计逃废银行债务一些地方政府也没有完全摆正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位置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官员缺乏大局观念只考虑地方、部门利益而置银行于不顾暗地里为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开绿灯、充当保护伞同时由于存在一定的法律制度障碍致使依法惩处、打击不力助长了“失信毁约”的蔓延2.授信企业缺乏现实偿还能力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大部分授信企业都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和经济过热时期承受市场风险能力很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企业中的许多企业由于经营机制不活、管理水平低下历史包袱过重、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等原因经营效益持续大幅下滑无力偿还债务即使有的贷款有抵押资产但由于是企业职工生存的主要来源若依法清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较大难以执行3.银行间无序的竞争银行间的不规范、不公正竞争为一些授信企业骗取银行贷款、蓄意逃废债务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空间使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重复抵押、虚假担保、贷款不还等不正当行为屡禁不绝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利益4.相关费用标准过高银行和企业难以承受一是抵押登记费用高使一些企业在办理抵押贷款中没有足够的资金办理各种手续造成无效抵押或抵押物不足值二是资产讦估费用高三是抵贷资产接收、处置过程中相关费用太高商业银行难以承受四是重复纳税银行在信贷活动中按照权责发生制已经按规定缴纳了相关税赋但在抵贷资产接收和处置时银行还需要再次缴纳占抵贷物资标的额3—5%的税金(二)从银行内部来看1.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体制不利于信贷资金安全运行如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以下分支机构无法人资格而具体的信贷资产运作大都是在一、二级以下分支机构完成这样就形成贷款发放过程的责、权相分离2.自身消化不良资产能力有限近几年国有银行通过剥离和清收、盘活、核呆一部分不良资产得到了有效处置但仍有大量的政策性不良贷款损失和自身经营性不良贷款遗留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且多是收回无望的损失类贷款从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来看要消化如此之大的历史包袱难度很大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何况还有新的不良资产在不断产生3.不良贷款治理缺乏有效手段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治理所采取的手段基本局限于盘活、清收、重组、核呆和扩大贷款总量等传统手段仅靠这些手段已不足以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第一受自身财力所限呆坏账核销无法作为处置占比过高的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第二盘活、清收、重组一般只适用于那些具有一定还款能力或具备再生能力的企业而对那些完全失去再生能力的企业的不良贷款并不是有效的处置手段第三在拓展增量市场上由于受市场资源、授信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各商业银行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十分有限贷款总额扩张对不良贷款率下降的稀释作用不明显4.内部管理缺陷导致对不良贷款控制乏力一是风险评价体系不完善商业银行现行的贷款风险评价体系定性、静态、局部的分析多定量、动态、全局分析少难以对贷款风险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无法确保借款决策的正确性和安全性二是贷款管理机制落后自我约束力不强擅自放宽贷款条件重贷轻管重放轻收、贷后管理不严、对造成信贷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不力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不断产生新的不良贷款此外借新还旧技术转化也掩盖了贷款的真实风险特别是一些基层行为完成压缩不良贷款和收息指标等要求办理借新还旧手续甚至人为地调整数据从而掩盖了贷款的真实风险贷款在企业的长期周转使用中逐步损耗最终变风险为损失5.信息不对称造成贷后管理的漏洞面对复杂变化的社会没有深入企业进行贷后跟踪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而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造成信息的误导陷入了被动局面6.治理不良贷款的资源投入不足国有商业银行现有人员素质与发展要求差距很大合格的高素质信贷管理人员层层告缺急需配备充实多技术、多专长、多领域的综合人才和操作人才同时在财务费用投入上也有限不能保障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7.在主导思想上还仅停留于“等、看、望”“等”就是企业停产后等破产“看”就是静观企业如何动作“望”就是指望每年上级行的核销政策主动寻找压缩市场的力度不够四、积极探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与手段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现代金融业发展中的一个全球性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由于不良贷款资产的激增而损害了本国的金融安全以及经济发展的现象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多年来一直采取强有力措施对银行业的不良贷款资产予以处理以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从而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由于各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不同各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引发不良贷款资产形成的具体原因不同因而各国在处理不良资产时其标准或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政府支持方式即一国政府或金融监管当局对危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帮助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资产(2)市场化方式即银行在进行市场化处理时既可以通过集中式——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以通过各家商业银行分散式来解决(3)民营化方式即在整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状况、进行必要的资本重组、提高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基础上向国内外私人资本出售银行股权(一)明确我国处置不良资产的目标及原则为了化解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我们国家于1994年对国有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进行了分离采取银行业、信托业和证券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原则同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1998年财政部增发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并采用呆账核销等方法来化解不良资产到2002年底华融、信达、东方、长城等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公开拍卖、出售、资产重组等方法共处置不良资产1013.18亿元回收现金674.82亿元人民银行监管目标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每年降低2到3个百分点2005年不良资产率达到15%以下为此我们首先应确立以下目标模式一是必须确定增量贷款的优先地位把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发生放在首位以便通过总量的扩大来消化存量从而达到降低不良资产占比的目的;二是分清不良贷款的成因分层次落实解决;三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并根据产业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实际的信贷投入领域与相关产业在此目标模式下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原则根据国际经验教训政府参与对处理银行不良资产至关重要更不可避免地需要金融监管当局的参与及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2.坚持区别情况、分类处置的原则区别对待就是把事实呆账、随时间一同贬值的资产和预期具有升值潜力的不良资产区别开来对事实呆账应尽快进行处置但责任一定要分明防范道德风险尽量减少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对于与时间一同贬值的不良资产要加快处置步伐以控制和减少损失对有升值潜力的不良资产可以暂缓进行处置特别是回收率很低的应该缓行以待时机3.坚持债权人主导与宽让原则银行的必要让步是履行支持国企改造的责任和义务也可以摆脱一些历史包袱因此需要实事求是的实施“宽让”;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曾经并将继续为国家经济建设发挥重大作用目前一部分处于困境的企业通过改革重组再度增强还款能力或扭亏为盈的可能性较大要最大限度地保护银企双方的利益探索强有力的、灵活的减让债权与债权盘活一并操作的手段4.坚持治标治本和防范兼顾的原则解决不良资产不能像割韭菜割一茬又一茬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防患于未然同时要标本兼治建立风险防范与监督机制制止金融恶性竞争并充分运用银行同业的监督作用提高银行业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控能力(二)借鉴国外处置不良资产经验国外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资产的实际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处置不良贷款资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政府应该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提供全力的支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中相当一部分是计划管理体制造成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是一项特殊的经济活动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因此国家应制定一些相应政策、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解决不良贷款资产转换过程中的其他有关法律问题如产权交易、债券交易以及债权证券化、股份化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启示之二采取集中方式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可将国际上处置不良资产的“好银行/坏银行”模式与不良资产分账经营有机结合起来组建相对独立、相对集中的不良资产处置体系专职负责不良资产的清收、重组、保全工作构建统一、标准、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全面提升分账经营层次实现不良资产经营的专业化、集约化除了借助于商业银行的一般管理手段外还要更多地吸收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以及信息资源、区域经济、技术经济、市场分析、法律救援等手段形成管理上的整体优势启示之三通过各种渠道使不良资产的债权市场化不良贷款资产债权的市场化就是指能够使不良贷款资产的债权进入市场交易将不良贷款资产的债权以各种方式向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形式转换具体形式有一是由政府机构或政府指定的机构用财政债券或政府担保债券方式直接收购不良贷款资产的债权实现债权向债券的转换二是由中介机构收购不良贷款资产的债权将债务进行重组后实现债务向股权的转变三是建立不良资产交易中心组建有组织、有固定地点通过集中竞价公开买卖不良资产的交易场所实现不良资产的真正市场化运营四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通过谈判达成债权变股权的协议通过这些不同的方式使不良资产债权流动起来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资产成本最小的一个基本思路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政府处理不良贷款资产专门机构的目标及侧重点有所差别有的国家强调回收率的最大化有的国家则注重从时间上尽快地完成不良贷款资产的处理还有的国家则把帮助企业恢复竞争力、调整结构作为主要目标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三)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积极探索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置对策由于各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过程各异仅依靠某一种手段和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边清理、边处置以加速盘活不良资产1.加快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建设建立明确的权责制从体制上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都是一级法人制没有明确的授权制在授信决策上权、责、利不清晰存在集体负责实际无人负责的现象致使信贷风险不能有效控制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快现代商业银行建设步伐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要明确一级法人及层层授权制明确被授权人的权限、责任及利益在权、责、利的激励、约束下从管理上有效地控制风险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同时要大力加强国有商业银行透明度建设从而有效地防范内部道德风险2.建立严格的不良资产清收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在不良资产清收中要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制定出专门的不良资产清收奖励办法对清收人员进行单独的奖罚对有能力且在清收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敢于在物质上给予重奖敢于在待遇上打破常规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创造一个人人争先的工作氛围3.以盘活存量为立足点下大力压缩现有不良贷款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必须首先从盘活不良资产存量入手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多法并举多管齐下把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逐步压缩至可控的限度内充分利用银行自身优势和各种服务功能帮助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支持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寻求同国内外优势企业联合通过兼并合作、债务重组、增资扩股等新路子盘活企业存量资产要加快处置抵债资产通过对以物抵债资产的开发、转让、租赁和拍卖变现等形式实现资产的保全对恶意逃债、还款意识淡薄的企业要坚决采取诉讼方式或联合制裁追索债务依法维护银行债权安全要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搞好剥离、债转股、核呆工作推动银行清理消化不良资产对无法实施改制且有濒临破产倒闭的企业银行要依法参与全过程破产处置工作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4.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扩大对不良资产治理的可为空间一是实行不良资产专业化经营以二级分行为单位成立不良资产处置中心集中辖内不良资产组织专门人才队伍进行清收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二是突破收贷范围银行要在收贷中以保全信贷资产为根本宗旨以市场变现难以程度为标准以收取货币资金为上策兼顾实物资产、票据、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等最大限度地保全信贷资产三是开展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国有商业银行可考虑把一些不良贷款委托给业务手段相对灵活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由资产管理公司采取国有商业银行难以采用的手段包括租赁、债权转让拍卖、资产置换、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对银行不良贷款进行治理四是拓宽不良资产信息交流出售渠道积极寻找国内外资源寻找潜在的投资者、购买者和合作伙伴加快收回资产的处置速度5.建立以银行为导向的企业监控机制实行封闭贷款活化新形成的不良资产封闭贷款工作是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协调下进行的需要企业主管部门、司法部门等共同参与积极配合提供优惠政策为银行监控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在当前法制不健全、行政干预突出、部门间协调难度大的情况下开辟一条银行强化权益的渠道有利于活化新形成的不良资产6.加大风险准备金的预提比例集中化解企业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我国自推行风险准备金制度以来已经做过多次调整和改进目前按年初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但它与现在银行的经营状况以及信贷资产损失弥补需求上有很大差距相对国际惯例次级贷款按25%提取、可疑贷款类按50%、损失贷款按100%提取也是远远不够的提高风险准备金比例有利于对信贷交易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增强银行活化不良资产的能力7.抢占增量市场的制高点有效扩张信贷资产总量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狠抓信贷增量市场的拓展通过信贷资产的有效扩张对不良资产进行稀释在新增市场中要做到一是在信贷的产业结构上要把贷款配置在国内急需发展的能源、交通、电讯和主导产业上去重点发展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二是在信贷资产的企业结构上要重点扶持和发展市场广、产品优、管理严、效益好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三是在信贷资产的规模结构上要控制贷款集中程度大额贷款与小额贷款保持合理比例四是在信贷资产的区域结构上信贷资产质量必须重点在经济发达地区适当兼顾不发达地区要通过资源技术互补发挥优势提高效益和利益合理共享的经济手段来促进和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五是要紧抓市场热点稳步发展消费信贷8.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有效控制贷款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治理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构筑一个安全、流动、高效的管理平台一是完善授信风险机制在贷前、贷中、贷后三个业务环节中实行分段管理职能分开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强化贷款项目的调查评估工作、贷后跟踪管理以及后评价制度集体审批决策要有权、有责、有科学性二是完善信贷资产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如信贷风险预警台账等一旦贷款进入预警范围内则提示信贷员要高度关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信贷风险发生三是全面推行五级分类统一不良资产质量统计口径防止因统计口径不一出现监管真空四是加快信贷人员队伍建设实现信贷人员集约化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有商业银行治理不良资产的工作,并作为银行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的“双下降”,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国有商业银行居高难下的不良资产已成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痼疾,也是影响我国经济金融健康运行的一个重大隐患。

因此,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方法,以加快治理不良资产的步伐。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基本现状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仍然占据国内银行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巨额的不良资产比率,严重地影响着其经营效益。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具有余额高、占比大、消化难等特点。

截至2002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五级分类口径的不良资产余额高达16000亿元左右,平均比例占到25%。

各家银行分别披露其不良比例或下降比例:建设银行境内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78亿元,比年初减少了21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36%,比年初下降3.99个百分点;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率25.52%,比年初下降了4.26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境内分行不良资产率下降4.7%;中国银行不良资产下降到22.37%,同比下降5个多百分点。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结构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人民币短期贷款中的不良资产高于中长期贷款;二是人民币贷款中的不良资产占比高于外币贷款;三是商业银行内部各地区、各行之间不平衡,普遍存在中西部地区银行不良占比高、东部沿海地区银行不良占比相对较低的状况。

按照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作出的承诺,2005年我国要完全放开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2006年放开金融准入和市场竞争,在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面对激烈竞争,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全面提高资产质量便更为紧迫。

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双降”迫在眉睫。

二、导致不良资产的主要成因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很复杂,相关因素很多,主要成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因素。

如原有投资体制的弊端,地方政府对银行的行政干预等。

二是银行因素,银行自身的产权,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不善。

如忽视科学决策,片面追求市场份额、规模效益,信贷管理上的内控机智不健全、缺乏必要的风险约束机制等等由此造成一些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投资失误等,极大地损害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三是企业因素,如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的大面积亏损、企业改制过程中银行债务的悬空和逃废等。

实际上,这些造成不良资产的原因常常是密切相关、共同作用的。

从本质上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由于对国有企业发放的带有隐性财政补贴性质的贷款造成的。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国内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企业高负债和软预算约束的制度环境下,企业的亏损便直接转化为银行的不良资产。

而在90年代后期国内需求明显不足,国有企业的经营陷入了困境,不断增加的巨额不良资产已逐渐成为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严重挑战。

因此,专家分析指出,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政府角色定位是解释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的第一变量,可解释现有的银行不良贷款的70%;银行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则是第二变量,解释银行不良资产剩下的30%。

[!--empirenews.page--] 三、处置不良资产的制约因素及难点(一)从外部环境看 1.社会信用环境不佳。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观念和信用制度十分薄弱,部分企业法人或自然人信用观念淡薄,认为银行的资金是国家的资金,往往将贷款挤占挪用,或利用改制、破产、兼并、多头开户等手段千方百计逃废银行债务。

一些地方政府也没有完全摆正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位置,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官员缺乏大局观念,只考虑地方、部门利益而置银行于不顾,暗地里为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开绿灯、充当保护伞。

同时,由于存在一定的法律制度障碍,致使依法惩处、打击不力,助长了“失信毁约”的蔓延。

2.授信企业缺乏现实偿还能力。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大部分授信企业都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和经济过热时期,承受市场风险能力很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企业中的许多企业由于经营机制不活、管理水平低下,历史包袱过重、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等原因,经营效益持续大幅下滑,无力偿还债务。

即使有的贷款有抵押资产但由于是企业职工生存的主要来源,若依法清收,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较大,难以执行。

3.银行间无序的竞争。

银行间的不规范、不公正竞争,为一些授信企业骗取银行贷款、蓄意逃废债务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空间,使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重复抵押、虚假担保、贷款不还等不正当行为屡禁不绝,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利益。

4.相关费用标准过高,银行和企业难以承受。

一是抵押登记费用高,使一些企业在办理抵押贷款中没有足够的资金办理各种手续,造成无效抵押或抵押物不足值。

二是资产讦估费用高。

三是抵贷资产接收、处置过程中,相关费用太高,商业银行难以承受。

四是重复纳税。

银行在信贷活动中,按照权责发生制已经按规定缴纳了相关税赋,但在抵贷资产接收和处置时银行还需要再次缴纳占抵贷物资标的额3—5%的税金。

(二)从银行内部来看 1.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体制不利于信贷资金安全运行。

如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为一级法人,一级以下分支机构无法人资格,而具体的信贷资产运作大都是在一、二级以下分支机构完成,这样就形成贷款发放过程的责、权相分离。

2.自身消化不良资产能力有限。

近几年,国有银行通过剥离和清收、盘活、核呆,一部分不良资产得到了有效处置,但仍有大量的政策性不良贷款损失和自身经营性不良贷款遗留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且多是收回无望的损失类贷款。

从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来看,要消化如此之大的历史包袱难度很大,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何况还有新的不良资产在不断产生。

3.不良贷款治理缺乏有效手段。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治理所采取的手段基本局限于盘活、清收、重组、核呆和扩大贷款总量等传统手段,仅靠这些手段已不足以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

第一,受自身财力所限,呆坏账核销无法作为处置占比过高的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

第二,盘活、清收、重组一般只适用于那些具有一定还款能力或具备再生能力的企业,而对那些完全失去再生能力的企业的不良贷款,并不是有效的处置手段。

第三,在拓展增量市场上,由于受市场资源、授信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各商业银行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十分有限,贷款总额扩张对不良贷款率下降的稀释作用不明显。

[!--empirenews.page--] 4.内部管理缺陷导致对不良贷款控制乏力。

一是风险评价体系不完善。

商业银行现行的贷款风险评价体系定性、静态、局部的分析多,定量、动态、全局分析少,难以对贷款风险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无法确保借款决策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落后,自我约束力不强。

擅自放宽贷款条件,重贷轻管,重放轻收、贷后管理不严、对造成信贷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不力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不断产生新的不良贷款。

此外,借新还旧技术转化也掩盖了贷款的真实风险。

特别是一些基层行为完成压缩不良贷款和收息指标等要求,办理借新还旧手续,甚至人为地调整数据,从而掩盖了贷款的真实风险,贷款在企业的长期周转使用中逐步损耗,最终变风险为损失。

5.信息不对称,造成贷后管理的漏洞。

面对复杂变化的社会,没有深入企业进行贷后跟踪,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而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造成信息的误导,陷入了被动局面。

[1][2][3]下一页6.治理不良贷款的资源投入不足。

国有商业银行现有人员素质与发展要求差距很大,合格的高素质信贷管理人员层层告缺,急需配备充实多技术、多专长、多领域的综合人才和操作人才。

同时在财务费用投入上也有限,不能保障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7.在主导思想上还仅停留于“等、看、望”。

“等”就是企业停产后等破产,“看”就是静观企业如何动作,“望”就是指望每年上级行的核销政策,主动寻找压缩市场的力度不够。

四、积极探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与手段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现代金融业发展中的一个全球性难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由于不良贷款资产的激增而损害了本国的金融安全以及经济发展的现象,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多年来一直采取强有力措施对银行业的不良贷款资产予以处理,以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从而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由于各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不同,各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引发不良贷款资产形成的具体原因不同,因而各国在处理不良资产时,其标准或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政府支持方式,即一国政府或金融监管当局对危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帮助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资产。

(2)市场化方式,即银行在进行市场化处理时,既可以通过集中式——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以通过各家商业银行分散式来解决。

(3)民营化方式,即在整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状况、进行必要的资本重组、提高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基础上,向国内外私人资本出售银行股权。

(一)明确我国处置不良资产的目标及原则为了化解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我们国家于1994年对国有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进行了分离,采取银行业、信托业和证券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原则,同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1998年财政部增发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并采用呆账核销等方法来化解不良资产。

到2002年底,华融、信达、东方、长城等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公开拍卖、出售、资产重组等方法共处置不良资产1013.18亿元,回收现金674.82亿元。

[!--empirenews.page--] 人民银行监管目标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每年降低2到3个百分点,2005年不良资产率达到15%以下。

为此,我们首先应确立以下目标模式:一是必须确定增量贷款的优先地位,把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发生放在首位,以便通过总量的扩大来消化存量,从而达到降低不良资产占比的目的;二是分清不良贷款的成因,分层次落实解决;三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并根据产业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实际的信贷投入领域与相关产业。

在此目标模式下,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原则。

根据国际经验教训,政府参与对处理银行不良资产至关重要,更不可避免地需要金融监管当局的参与及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坚持区别情况、分类处置的原则。

区别对待,就是把事实呆账、随时间一同贬值的资产和预期具有升值潜力的不良资产区别开来,对事实呆账,应尽快进行处置,但责任一定要分明,防范道德风险,尽量减少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

对于与时间一同贬值的不良资产,要加快处置步伐,以控制和减少损失。

对有升值潜力的不良资产,可以暂缓进行处置,特别是回收率很低的应该缓行,以待时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