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论文关于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经济学

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有关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问题。近几年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好,需求越来越大。中国国内旅游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可支配收入,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随着旅游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上升、旅游边际消费倾向亦趋于稳定。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应当更好地考虑其他各因素对市场的需求的影响,才有利于我们对其内在机制的了解。国内旅游市场的合理平衡依赖于旅游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只有在旅游需求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才能改变旅游供给的过度竞争状态,实现较高效率的资源配置与供求平衡。所以对国内旅游需求进行量化、模型化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本文运用了Eviews3.1软件进行研究操作。

关键字:回归分析多重共线性国内旅游需求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据了解,我国的旅游业较长期的保持7%年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有关数据统计,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百万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国内旅游总花费为10,183.7亿元;而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总花费为19305.4亿元,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641百万人次。由此可见,旅游这一项目已被列入人们生活娱乐项目中,旅游越来越受到各类人士的青睐与追捧,在当今社会越来越主流。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十年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在发展的同时旅游的方式也在改革。其一,总所周知,当今社会互联网功能强大,旅游也一样可以借助互联网解决适应游客行、吃、住、游、玩一体化的需求;同时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的商业生态链,涉及到旅行服务机构、酒店、景区、交通等等,利用互联网可以将这些环节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可以大大提高服务的水平和业务的来源。其二,旅游不再局限于跟团游,更多出现了自驾游的方式及年轻的背包客们。

综上,旅游业已经越来越感到来自各方的“双刃剑”的考验,一方面,互联网为传统旅游业提供新的机遇及提高服务水平和运作水平的手段,不同的旅游方式也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另一方面,大多数没有开展网上业务的中小旅行社则面临严峻的挑战,并且新的方式带来了更多的潜在风险。并且由于方式的多样化,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甚至在很多景区出现游客太多容纳不下的问题,更多景区提出了“限客”的治理方式。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的需求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国内旅游需求到底是怎么定义的呢?国内旅游需求与什么因素相关?受什么因素影响?什么因素对旅游需求的影响最显著?这也是本项分析的主要目的。

二、理论综述

国内旅游是指国家内的居民离开长住地到国内另一地方去进行的旅游。它的特点是,对进行这种旅游活动的人没有国籍的限制,游客可以是本国公民,也可以是长住该国的外国人。

旅游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旅游需求量即旅游者需求的总量。其与旅游产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旅游价格是影响旅游需求量的基本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当旅游产品价格相对于成替代关系的其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就会发生变化。当旅游产品价格相对上升时,旅游需求量就会下降;当旅游产品价格相对下降时,旅游需求量就会上升。可见,在其他影响旅游需求量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会随着旅游产品价格的升降而呈现反方向的变化。旅游需求量与可自由支配收入成正方向变化。在一定时期内,人们的

可自由支配收入是有限的,当价格发生变化时,一定量的可自由支配收入的购买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当旅游产品的价格下降时,虽然可自由支配的收人额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实际可自由支配收入是增加的,从而使人们有能力以原有水平的收入扩大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这种价格变化的收人效果表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大小同旅游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可自由支配收入同旅游产品需求量之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即可自由支配收入越多,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也越多,尤其表现为外出旅游次数或在外旅游天数的增加,反之亦然。

从旅游需求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要成为现实的旅游需求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即主观上要具有旅游动机,客观上要具有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另外,由于旅游需求的实现需要在一定的空间位移下才能实现,因此具备旺盛的精力和体力也是支撑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所必需的,但是那不属于旅游经济学的范畴。下面说明几个旅游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有很多不定因素无法一一列举。

(1)支付能力。旅游需求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支付能力的大小。旅游支付能力可由可支配收入的高低为衡量支付能力高低的指标,可自由支配收入越高,则表示旅游支付能力越强。

支付能力对旅游需求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衡量一个旅游客源地产生旅游需求潜力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影响一个旅游目的地能否纳入到旅游者选择决策范围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决定着旅游者旅游方式、旅游等级、旅游消费结构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要时刻关注旅游客源地居民支付能力的变化情况,以便开发出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2)闲暇时间。一个国家居民拥有的闲暇时间长短与其所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及社会生产力水平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由于旅游是离开常住地到异地的活动,没有足够的时间,出外旅游是不可能的。在旅游经济学中,出外旅游所需的时间称为闲暇时间。这里的闲暇时间不仅是相对工作时间而言,而且也相对于处理个人事务时间而言,所以概括来说,闲暇时间是指人们在进行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和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所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