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易错知识点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易错知识点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财政、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提醒: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提醒: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调控者,应通过对市场主体利益的调节来实现国家的整体利益。

)3.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

(提醒: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支配作用。

)4.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提醒: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5.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

(提醒:治理污染应该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

)6.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把增加物质消耗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提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减低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我国应该调整产业结构,放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

(提醒:我国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法律手段,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提醒: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9.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提醒:是基本标志,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

)10.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步富裕。

(提醒:不可能同步富裕。

)11.市场规则仅仅规范经营者。

(提醒:市场规则不仅规范经营者,也规范消费者,甚至规范政府这样的特殊参加者,也就是说,市场规则应该规范每一个市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2.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特征。

(提醒: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有特征,并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

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效果与程度更佳、更强、更有力。

)13.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提醒:促进经济增长是最主要的。

)14.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过程是一种平衡的发展过程。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2知识梳理:框题二: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2知识梳理:框题二: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2知识梳理:框题二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总体小康水平的表现(1)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主要特征是人们______的升级换代。

(2)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______大大增强。

消费结构经济实力2.全面小康的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的______,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2)全面改善____ __。

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建设_ _____。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整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1、市场:狭义的市场是指人们进行商品买卖的场所;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定地区内以货币为媒介的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市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产物。

人们对市场的认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而不断深化、充实和完善。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正如列宁所说:“商品经济出现时,国内市场就出现了;国内市场是由这种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的”(《列宁选集》第1卷,第189页)。

而且市场的含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含义。

“市场”最初的含义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市”就是买卖,“场”就是场所,“市场”即买者和卖者于一定的时间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换的场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分工更加精细,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货币职能的进一步完善,商品交换并不固定局限在某些场所,而可以采取电话、电报、邮汇、电汇、传真等多种形式和方式达到商品交换的目的,因而,市场这一定义,又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从微观市场学观点看,即从卖方立场来研究买方市场。

那么,市场是由那些具有特定需求或欲望,而愿意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求或欲望的全部的潜在顾客所构成。

从宏观市场学观点看,市场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

而把市场的概念定义为:市场是具有需求欲望和购买能力而进行交易活动的个人、企业和组织这一需求主体与商品所有者这一客体的关系。

2、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的经济形式,是指主要由市场价格调节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是商品经济的高级的、成熟的发展阶段。

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方式;另一种是计划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单一的、纯粹的市场方式或计划方式,一般来说是不存在的,往往是以某种方式为主,另一种方式为辅。

如果某一社会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计划方式为主,就叫计划经济;如果以市场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种经济就称为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点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点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和依据1.质的规定性:A 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从发展程度水平来说,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还有诸多不适应的部分,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依据A由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B由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2.依据: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与之相适应,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已成为我国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3.正确理解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而其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关键是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控制力和竞争力。

(3)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的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适当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所有制结构改革1.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包括资源性领域在内,以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为改革的主要形式。

2.引入市场机制。

3.对国有企业诱导出倒逼机制。

4.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而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第四单元_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

《第四单元_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市场配置资源(市场调节)1.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因: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的矛盾。

2.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和市场。

3.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4.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运行机制: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A.市场能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B.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市场秩序1、维护市场秩序的意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如何维护市场秩序(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什么: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③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④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生存竞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办(措施):国家:建设社会信用制度;要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尽快完善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经济活动参与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考点定位:考点解读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考点定位:考点解读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1考点定位:考点解读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标分解
考纲细化
高考命题定位
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局限性;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课标分解
考纲细化
高考命题定位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结合具体事例,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说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Leabharlann 济 持续协调发展1.本课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有关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择题以主观题考查为主。比如最近几年高考题中都出现较多的关于科学发展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措施等主观题。
2.本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举措,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课标分解
考纲细化
高考命题定位
评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如何积极面对,迎接挑战;了解世贸组织的原则和作用;结合贸易摩擦的事例,理解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意义、措施。
1.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主要立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重点考查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多以措施类和体现类为主,集中于市场的缺陷和宏观调控措施。材料题多以措施类为主,立足经济发展形势,具体考查资源配置方式,重点考查宏观调控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框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框架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及时、准确、灵敏地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促进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1市场规则: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规则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信用监督、失信惩戒(治本之策)含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特点 基本标志:公有制 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内在要求:科学的宏观调控 优越性:1.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计划与市场作用。

人民当前与长远利益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手段:经济手段(财政、货币政策)、行政手段(强制性行政命令和指标) 法律手段(经济法规)1.十八大以来的新成就: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

3.解决主要矛盾的措施: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

4.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

5.新发展理念:协、共、开、创、绿(协调、共享、开放、创新、绿色)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实、振、协):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定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 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投资)经济全球化 3.载体:跨国公司 4.实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5.影响 积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各国经济 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消极:经济发展不平衡,两级分化、经济发展不稳定(1)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要抓住机遇,预防风险 6.态度 (2)深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开放、包容、普惠、平衡、 共赢的方向发展世贸组织 地位: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成三大经济组织 基本原则:非歧视、透明度、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开放型经济 措施:。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资源配置的手段有两种:计划和市场2、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是:市场所以只能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不能说“国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不能说“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不能说“税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也不能说“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3、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价值规律调节价格、供求和竞争,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反对:强买强卖、贸易保护、以假乱真5、诚实守信:形成以道德为核心、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1)为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违背诚信的现象?(制假售假、网购陷阱、三鹿奶粉……)①市场具有自发性。

②企业缺乏诚信意识。

③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健全。

④国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2)为什么市场经济呼唤诚信?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③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如何规范市场秩序?①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②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有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④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6、宏观调控:①依据: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必须宏②意义: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资源,防止经济波动和混乱,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考研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归纳

考研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归纳

考研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归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调节供需关系、发挥价格机制作用的经济体制。

它既是市场经济,又是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但也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则和要求。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经济主导地位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为经济的主导力量,取代了过去由计划经济主导的模式。

2. 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仍然是主要成分,国家对经济调控和宏观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等其他形式的经济发展。

3. 市场竞争机制的运行:市场经济需要有充分的竞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

市场竞争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4. 政府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仍然发挥着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效地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保持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健康。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遵循一些重要原则,以保证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大前提下的正确运行。

1. 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仍然是经济的主体。

公有制的发展应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体现了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程度获得相应报酬的原则。

3.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经济效益的增加不应以损害社会效益为代价。

4. 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 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起点,主要任务是进行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总结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总结
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 为 调节的。价格、供求、竞争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系依存,相互制约,市场机制在 其中 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竞争,价格在供求的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引导社 会资源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 2、 优点(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从宏观上看,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 系变化,传递从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从微观上看,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 营者在利益杠杆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 ,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埋设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总结
一、 为什么需要合理配置资源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
源 总是有限的,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社会必须合理配置资源。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 是解 决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解答此题,关键阐述资源有限性。 二、 资源配置中,为什么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1、 原因(市场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配置资源的三要素是价格、供求、竞争。市场经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 市场经济活动参与者。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参加才都必须学法, 尊 法守法用法,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四、 为什么资源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 1、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国防,治安,消防行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不能
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科学宏观调控的原因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

初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梳理

初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梳理

初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梳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发展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安排。

在初中政治课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点,了解其特点、优势和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实现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

它既保持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党的指导: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统一领导和规划,保持国家权力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使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大政方针指导下运行。

2. 公有制主导: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国家保持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并发挥主导作用,引导经济社会发展。

3. 多种所有制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国有经济外,还存在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充分发挥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由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计划经济的特点,又有市场经济的特点,实现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政府和市场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

再次,我们需要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于其他经济体制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了经济的动力和活力。

2. 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3. 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推动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4. 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有力支撑,为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市场配置资源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即必须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因):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其实质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

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说市场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能够调节,但不让它调节的领域: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6、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②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③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④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7、规范市场秩序: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条件: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表现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市场道德规范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②根本目标——共同富裕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①必要性:第一、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②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3知识梳理:框题三: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3知识梳理:框题三: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3知识梳理:框题三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一、经济全球化两极分化经济安全【易错提醒】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及时机遇,又是挑战,所以不能笼统地说经济全球化是好是坏。

二、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1.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2.世贸组织的地位(1)作用:组织________,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2)基本原则:________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________原则。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健全,推动了开放性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宽领域多层次多边谈判非歧视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3.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战略:要把“________”和“________”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2)原则: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引进来走出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易错提醒】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知识梳理:框题一: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知识梳理:框题一: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4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知识梳理:框题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1.市场与计划(1)资源配置手段:____________。

(2)市场经济:就是________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易错提醒】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计划只是辅助手段。

市场与计划市场2.市场调节及其弊端(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________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调节实现。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灵敏: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

②有效:通过竞争,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②市场调节的弊端:市场调节存在着________、盲目性和________等固有弊端。

③市场调节的局限: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____________;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________拉大,甚至导致严重两极分化。

【易错提醒】市场存在的弊端是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是无法从根本上克服的,只能通过宏观调控弥补和预防。

价格涨落自发性滞后性资源浪费收入差距3.市场秩序的维护(1)维护市场秩序的意义: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如何维护市场秩序①建立良好的________,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呈现。

②诚实守信:形成以________为支撑、________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易错提醒】市场秩序的维护不但要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还需要经济活动参与者保证自身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

(完整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重点整理

(完整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重点整理

(完整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重点整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具有独立性和平等性,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平等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他们具有自主地作出经济决策的权力,独立地承担决策所带来的风险。

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部门作出经济决策并承担责任的经济模式根本不同。

2.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行业和职业的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和职业。

3.教育、技能、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导致个人收入差距拉大。

4.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也是造成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

5.一些非法手段和不正当手段也会导致个人收入差距拉大。

改写:第四章一、按劳分配的定义和内涵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为标准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货币收入)的分配方式。

其主要特点包括:1.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只能以劳动为标准,不能以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和其他条件为标准;2. 每个劳动者分配的个人收入多少,取决于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部分的多少,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二、我国按劳分配的特点1. 按劳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通过三个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企业的总劳动在产品市场上实现。

第二阶段,企业对劳动者按其劳动进行分配。

第三阶段,劳动者用个人收入购买商品实现自己的消费。

2. 按劳分配采取货币工资或其他形式实现。

3. 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三、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比较1.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2. 按社会总产品分配原则事前进行了若干扣除;3. "劳"的计量没有准确尺度,全民所有制内部只有计划的劳动量没有实际劳动量,集体所有制内部则按个人实际劳动量计量,再以集体劳动量进入市场;4. 分配最终不能脱离商品经济和市场交换,个别劳动本质上仍然要通过市场转化为社会劳动;四、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1. 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2.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行业和职业的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和职业;3. 教育、技能、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导致个人收入差距拉大;4. 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也是造成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5. 一些非法和不正当手段也会导致个人收入差距拉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研知识点归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研知识点归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经济体制。

它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对市场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

下面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 经济主体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既有国家所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个体劳动者经济、集体经济等。

2. 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等方式引导资源配置。

3. 政府调节和干预: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发挥着引导和监管的作用,通过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收入分配政策等手段来调整市场失灵和不公平现象。

4. 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为目标,通过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社会保障、推进改革等措施来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1. 改革开放初期: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国家逐步放开价格、改革企业所有制、推行市场化经营等措施。

2. 1992年以来:1992年,中国进一步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写入宪法,推进市场体系的深化和完善。

3. 当前发展: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1. 面向效益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核心原则是追求经济效益,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促进经济增长。

2. 公平公正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资源配置的公平正义,防止垄断、不正当竞争等现象产生。

3. 优化结构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通过调整资源配置结构,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水平。

初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汇总

初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汇总

初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汇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既继承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公有制特点,又借鉴了市场经济的一些机制。

下面将对初中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介绍。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和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经济体制。

1. 公有制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保持对重要领域和基本经济命脉的控制,通过公有制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的实现。

2.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允许和鼓励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的发展,使得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经济活动。

3. 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的供给和需求。

4. 政府积极宏观调控: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调控和监督作用,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来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不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优势(1) 发挥市场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促进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机制有利于激发生产力,鼓励企业创新和竞争,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 多元化经济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经济主体结构,提高经济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2. 不足(1) 资本主义因素侵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资本主义因素的侵蚀,可能引发社会不公平问题。

(2) 政府调控难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但要确保调控的正确性和精准性并非易事。

(3) 利益分配问题: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进行,造成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得不到公平分配的问题。

2014届《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14届《经济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市场调节的三个不足,可以分别用一个成语来对应,从 而加深理解: 自发性——利令智昏;盲目性——盲人摸象;滞后性—— 亡羊补牢。
(四)宏观调控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 采取强制性措施,来 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 段 国家政权的力量 行政命令、指示、指 标、规定、通知、意 见、要求
共性
(一)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 拓展知识 ---- 资源

资源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基本的生产要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表现形式是多 样的,除了传统的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包括技术、 信息、人才、文化、环境、信用等资源。其中,人才是第 一资源,文化是重要的资源,环境是稀缺的公共资源。
易错点 2 对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区分不清
• 注意抓住关键词区分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 • 经济手段的关键词: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利益的调 整、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支出数量、税收、税率、国债 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等) • 法律手段的关键词: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依 法打击等。 • 行政手段的关键词:行政命令、指示、规定、要求、通知、 公布举报电话等。
• 〖特别提示〗宏观调控是高考必考的考点,而且经常以学科内综合的形式出 现,因此复习时应注意本考点与《生活与哲学》、《政治生活》、《文化生 活》的内在联系。具体如下: • 经济生活: • 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财政税收与银行、三大产业、外贸政策、社会保 障制度; • 宏观调控的目标→劳动者的就业权、国际收支、生产与消费、提高居民 的消费水平、稳定物价。 • 生活与哲学: •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一分为二与矛盾的主次方面;尊重客观规律与主 观能动性; • 宏观调控的目标→主次矛盾。 • 政治生活: • 宏观调控→经济职能、国家机构活动原则、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 文化生活: • 宏观调控→文化职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市 场等

初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归纳

初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归纳

初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归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用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形式。

下面将对初二阶段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做一个归纳。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 生产资料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2. 行政干预与市场竞争的结合: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调节和管理职能,同时也允许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关注社会效益的提高。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1.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体制上逐步推行市场经济,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3. 市场规则和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监管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包括法治建设、市场监管机构的建立等。

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1. 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配置,而计划经济则由政府通过计划制定实现资源的调配。

2. 产权制度:市场经济注重保护私有产权,而计划经济则注重公有制经济的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

3. 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经济中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计划经济中价格通常由政府进行指导和干预。

4. 动态调整机制:市场经济能够通过市场力量实现资源的动态配置和调整,而计划经济则较为僵化和刚性。

5. 社会效益考虑:市场经济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关注社会效益,而计划经济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市场机制能够释放个体的创造力和活力,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和基本制度安排。

本文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特征、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的实践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公有制和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体制。

其核心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并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1.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需要保持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也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繁荣。

2. 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需要政府的积极作用,通过宏观调控来引导资源配置、调整收入分配、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市场配置资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价格形成机制具有基础性作用,企业通过竞争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4.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强调要实现社会公平,纠正收入分配差距,保证贫富差距不过大,又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初步探索,包括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2.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价格改革、产权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

3. 增进公平与效率并重: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注重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追求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4.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四、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1. 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与发展: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也促进了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整理
一、市场配置资源
、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其实质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

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①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说市场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能够调节,但不让它调节的领域: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6、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
调控。

①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②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③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④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7、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条件: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表现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市场道德规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②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
①必要性:
第一、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②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③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④手段:
法律手段——立法规范、司法打击
行政手段—辅助手段,用得比较少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总体小康
表现:
微观上看: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上看: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实现时间:本世纪头二十年
2、全面小康
特点: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全面小康的经济建设目标:
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XX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市场体系。

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福足的生活。

4、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四、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追求GDP的增加,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
以人为本——本质和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根本方法
五、面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3、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载体。

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其业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其作用是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4、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其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5、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6、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①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②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7、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六、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wTo的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wTo的作用: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制定贸易基本原则和协定、提供解决贸易争端的场所。

3、wTo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最重要的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原则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4、我国加入wTo的利弊:
①利: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②弊:经济风险显著增加
5、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6、要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必须坚持“引近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7、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