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https://img.taocdn.com/s3/m/91009a6e0b4c2e3f57276372.png)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一部较为详尽的早期编年体史书,是在孔子所作的史书《春秋》的基础上加以填补详尽的一部作品,应该也是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之一.与其齐名的同时期史书还有《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
《春秋年鉴》是中国最早的史书,由春秋末期鲁国历史学家左秋明撰写。
“春秋”一词最初是东周历史学家编年史的总称。
古人之所以重视历史写作,是因为历史不仅是祖先生活的记录,而且可以从中学习各种知识来指导这个世界的生活。
据说孔子写《春秋》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原文的结尾,看到繁荣,知道衰落,惩处恶魔,弘扬善良,纠正混乱。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孔子在写作中非常注意单词和句子的选择。
这就是子孙后代所说的:一个赞美和批评的词。
古人非常重视《春秋》。
汉代建立了春秋公学,被列为五经之一。
春秋最著名的经典著作是《左传》,《公羊传》和《古梁传》,统称为“春秋三剑”。
在隋代,左传很流行,另两个传记逐渐衰落。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https://img.taocdn.com/s3/m/6c0b5d6b83c4bb4cf7ecd1fb.png)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是《左传》。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旧时相传,这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记述了255年的历史,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27年(前468年)。
它周密而详细地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真实地记录了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的活动及言论,生动地描写了奴隶社会处于崩溃时期的历史进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左传》是一部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献。
公元前770年,周王室日益衰败,平王东迁洛邑以后,王室统辖的土地及人口剧烈减少,各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天子,反而天子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了瓦解时期,封建势力已开始步入历史舞台,社会进入了重大的变革时期。
到了春秋初期,竟出现了100多个诸侯国。
它们为了争夺人口、土地,开始了相互兼并的战争,先后起来争霸的较为强大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
争霸兼并的战争虽然带来了许多灾难,但它加速了奴隶制的灭亡,使诸侯国逐渐减少,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在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频繁接触中增强了了解,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左传》就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对“春秋五霸”争夺战争,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真实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延续255年战火的特殊时期的历史画卷。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https://img.taocdn.com/s3/m/3ebe65acbed5b9f3f80f1c55.png)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A.《左传》B.《论语》C.《国语》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A.《左传》B.《论语》C.《国语》D.《战国策》答案:A《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第一节《左传》的传授过程前一章讲到《春秋》一书。
因为《春秋》叙一件事,只是寥寥几个字,很不容易了解,于是后人有给它作解说的“传”。
根据《汉书·艺文志》,解说的《春秋》“传”有五家:(一)《左氏传》三十卷(二)《公羊传》十一卷(三)《谷梁传》十一卷(四)《邹氏传》十一卷(五)《夹氏传》十一卷但《汉书·艺文志》又说:“邹氏无师”,就是没有人为它传授下来。
又说:“夹氏未有书”,连成文的课本都没有。
因此,现在所存的只有《左氏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种。
《左氏传》简称《左传》。
古代《春秋》和“三传”(即左、公、谷)本“各自单行”,就是《春秋》是一种书,《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各自单独成书。
《左传》不附《春秋》“经”文是肯定的。
到后来,《春秋》经文按年分别写在《左氏传》文每年之前,成了目前这种本字。
《左氏传》成于战国时,本是用战国时文字写的。
到汉朝,通行当时的隶书。
《公羊传》和《谷梁传》写于汉代,当然是用汉隶写的。
所以便把《左氏传》叫“古文”(“文”就是“字”),《公羊》和《谷梁》叫“今文”。
《公羊传》和《谷梁传》两者“立于学官”,就是在国立大学开设专门课程,请专家讲授;《左氏传》却只在民间传授。
《左传》的流行,在战国已经开始。
文学常识(五)
![文学常识(五)](https://img.taocdn.com/s3/m/46fe08f36294dd88d0d26b40.png)
古代文学常识检测(一)1、我国最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PS:《资治通鉴》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还有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2、汉赋四大家是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其代表作品分别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
杨雄:《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
班固:有《两都赋》闻名天下。
著有《班兰台集》。
完成了《汉书》,不仅为后世同类史书奠定了规模,而且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的独特地位。
张衡:散体大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最为有名。
3、贾长沙是贾谊,其政论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其赋有《吊屈原赋》、《鵩鸟赋》。
4、前四史: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5、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王士禛(祯)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袁枚的性灵说。
6、“元白”是指元稹和白居易,发起新乐府运动运动。
古代文学常识检测(二)7、“明初诗文三大家”是高启、刘基、宋濂。
8、“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王夫子、黄宗羲、和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是顾炎武。
9、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古书甚多,称《史记》《杜诗》《水浒》《庄子》《离骚》《西厢记》为“六才子书”。
10、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11、汤显祖是明代成就最高的剧作家,他的《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唐四梦”。
(又称“临川四梦”)12、北宋后期,江西诗派代表人物黄庭坚。
13、明代唐宋派代表人物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等。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14、明代“公安派”三袁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https://img.taocdn.com/s3/m/e698728231126edb6e1a1045.png)
《左传》是中国第一本详细叙述历史的史书。
据说《左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左秋明注释的历史书。
它与公羊传和古梁传记一起被称为“春秋三传”。
作zhu,作zhu的全名,是十三本儒家经典之一。
左传不仅是汉族的著名历史著作,也是文学上的杰作。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详细叙述的年表作品。
据说,它是根据春秋战国鲁国史编撰的,是春秋战国后期鲁国历史学家左秋明编撰的。
叙述范围从陆殷公元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陆殷公元27年(公元前468年)。
左传介绍春秋时期的左氏传的原名是左氏春秋。
在汉代也称为春秋作事和春秋内传。
汉代以后称为左传。
该书共35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十三本中最长的。
它被列为《四库全书》中的经典部分。
记录范围从公元前722年(公元Lu Yin到公元前468年)(Lu of AI公爵27年)。
作品主要记录了东周初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这是研究先秦历史的宝贵文献,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杰作。
左传的文学成就首先,它反映在叙述中。
叙述真实生动,主题清晰,重点突出。
它的叙述方法也多种多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变化莫测。
其次,这是《左传》中写作人的艺术。
“左传”中有很多字符,范围比上书和春秋大得多。
对于同一类人,作者还可以突出他们的独特个性。
对于同一个人,有时他会注意到自己前后个性的发展和变化。
在表征方面,作者还使用了多种方法。
第三,左传语言简洁丰富,含蓄流畅,曲折曲折,富有表情,叙事语言和文字语言都可以这样。
最后是左传的叙事特征。
左传的叙事文学成就很高,闪回,叙事,插曲和补充叙事技巧具有很大的特点。
事件的描述具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征。
它指示事件发展之前或过程中的结果,甚至是一些智慧的预兆。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https://img.taocdn.com/s3/m/80d655ef2e3f5727a4e96286.png)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传为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春秋"一词,本是东周列国史官所撰编年史的通称。
古人之所以重视写史,是因为历史不仅是祖先的生活记录,还可以从中学习各种知识,指导现世人生。
传说孔子写《春秋》的目的就是要原始察终,见盛知衰,惩恶扬善,拨乱反正。
为达此目的,孔子在写作时非常讲究遣词造句,这就是后人说的微言大义,以一字寓褒贬。
古人特别重视《春秋》,汉代为《春秋》立官学,列为"五经"之一。
阐述《春秋》经最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至隋代,盛行《左传》,其馀二传渐衰。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嬗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梁启超称《左传》的出现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
《左传》除了阐释《春秋》思想之外,艺术成就也很高,是我国古代文学与史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对后世史书、小说、戏剧的写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https://img.taocdn.com/s3/m/f8be71567cd184254a353504.png)
《左传》之学据说,这是鲁国史学家左秋明写的。
《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具体而完整地反映了当时的大势。
《左传》叙事婉转,叙述细致,充满故事和戏剧性的情节。
它以鲜明的文字和简洁细腻的语言刻画人物。
尤其擅长描写战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添加:书一号1.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集,由孔子编撰。
2. 《尚书》:中国第一本散文集。
3.《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作者孙武。
4. 《国舆》:中国第一部国家史书。
5. 《左传》:中国第一部按时间顺序详细叙述的历史书,据说是左秋明写的。
6. 《晏子春秋》是中国第一部记录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
7. 《论语》:中国最早的引语式散文。
8. 战国:中国第一本记录谋士言行的专集。
9. 《离骚》:中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作者是屈原。
10. 《史记》:中国第一部纪章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11. 《汉书:中国第一部编年史》,东汉班固著。
12. ·论文: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著。
13.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古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专著,刘勰著。
14. 《诗品》:中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与批评专著。
15. 《孔雀东南飞》:中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16. 《释说新语:中国第一本小品集》,作者刘一清。
17. 《昭明选集》:中国第一本诗集,南朝梁孝通主编。
18. 《水井柱》:中国第一部水文地质专著,作者李道元,北魏。
19.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著。
20.尔雅:中国第一部字典。
《马氏文通:中国第一本语法书》,由汉代人著。
22. 《修辞学》: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著作。
23. 《子志通鉴》: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宋司马光编著。
《西笔谈》:我国第一部科普著作,宋代沈括著。
25. 《徐霞客游记》:中国第一本日记式游记,作者徐鸿祖。
三国演义:中国第一章风格的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在明代。
《西游记》:中国第一部浪漫神话小说,明代吴承恩著。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https://img.taocdn.com/s3/m/ec85e582e2bd960591c6771c.png)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春秋左氏传》(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为《左传》。
《春秋左氏传》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54年(鲁悼公14年)(另有说法为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1-2])《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左传》以《春秋》为本,并采用《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列国资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桓谭《新论》进一步认为:"《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
"杨伯峻在《左传》一文中归结《左传》传《春秋》的方式共有四种:即"说明《春秋》书法、用事实补充《春秋》、订正《春秋》的错误和增加无经的传文。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史书,和《春秋》没有直接的联系,西汉的今文经博士即"谓《左氏》为不传《春秋》"。
晋人王接说:"接常谓《左氏》辞义赡富,自是一家书,不主为经发;《公羊》附经立传,经所不书,传不妄发,于文为俭,通经为长。
"陈商说:"孔圣修经,褒贬善恶,类例分明,法家也;左丘明为鲁史,载述时政……以日系月……本非扶助圣言,缘饰经旨,盖太史氏之流也……夫子所以为经,当与《诗》《书》《周易》等列;丘明所以为史,当与司马迁、班固等列。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https://img.taocdn.com/s3/m/02ea0b80e2bd960590c677b6.png)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
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
”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
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
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
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
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
康有为则认为是刘歆所作。
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
现在一般认为《左传》为吴起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
《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
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郑玄、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https://img.taocdn.com/s3/m/1bdee45b172ded630b1cb6cf.png)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氏春秋传》(简称《左传》)相传《左世春秋传》是吕左秋明在春秋末期的年代史书,大约在公元前403〜386年间出版。
这是中国现存的第一本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详细史书。
左秋明的《春秋传记》主要记录了东周初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经过几代抄写,成为儒家经典之一,与《春秋兰姆传》,《春秋古梁传》并称为《春秋传》。
左传的传记比《春秋志》长13年,而实际的编年史则长26年(最后一件事是提到三个故事要摧毁金朝)。
叙述以《春秋志》为主要链接,其中有一些以《春秋志》为代表,有的是对《春秋志》的补充,有的则是对编年史错误的修正。
大部分书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完整的书籍已进入战国时期。
所有这些表明左传和春秋之间的亲密关系。
左传以春秋为基础,并使用周至,金城,郑书,楚觉等国的资料,通过描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历史事实来说明春秋的纲要。
司马迁《史记十二首大事记》说:“陆君子左秋明怕门徒间的异端,他们每个人都履行了自己的愿望,丧失了本义。
因此,孔子的历史记录有他的语言理论,他成为左宗棠的春秋时期。
”《左传》是一本独立的历史著作,与《春秋》没有直接的联系。
西汉金文经医生的意思是左世不通过春秋。
金仁王说:“人们常说左宗慈的涵义很深,是一本家庭书,不是主要的本;”《兰经》附在《佛经》上。
如果未写经文,将不会随意进行传送。
陈尚说:“孔子的经文赞扬和批评善与恶,有明显的榜样和法学家;节俭,渴望通过。
左秋明是吕的历史,描述了当前的政治。
在日本月。
这不是为了帮助圣言,而是为了装饰主旨,并掩盖太史之流。
大师是经典,与诗歌,书籍,周易等一起使用时;“秋明是历史,所以他应该与司马迁和班固一起被列出来。
”清朝的刘逢禄和皮熙瑞都认为左传是一本独立的历史著作。
皮锡瑞在《春秋经》中充分肯定了王杰之的理论,并引用了庄公26年的传记:“秋天,人们又入侵金。
冬天,僧侣又入侵了金。
”杜瑜的“集结”说:“今年,《京经》和《传》各自说了自己的话,或者《京》是直接文字,或者尽管规划书存在,简洁而分散,无论其来历和目的,所以《传》“不再申请解释,而只是言行。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https://img.taocdn.com/s3/m/6972aebb55270722182ef721.png)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
《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六一诗话》我国古代文学批体的第一部诗话。
《别录》汉代刘向撰写,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
《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
《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古代文学理论著作。
《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水浒传》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战争的小说。
《狂人日记》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
《女神》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https://img.taocdn.com/s3/m/4b82884b55270722192ef7e1.png)
左传《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
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
”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
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
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
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
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
康有为则认为是刘歆所作。
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
现在一般认为《左传》为吴起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
《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https://img.taocdn.com/s3/m/49df1c4bfad6195f312ba684.png)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是《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氏春秋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历经了数代人的传抄编写,是儒家经典之一,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为本,并采用《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列国资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 桓谭《新论》进一步认为:"《左氏》经之与传,犹衣之表里,相持而成,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
"杨伯峻在《左传》一文中归结《左传》传《春秋》的方式共有四种:即"说明《春秋》书法、用事实补充《春秋》、订正《春秋》的错误和增加无经的传文。
"《左传》的瞩目成就,首先在于它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而内容详实的史学钜编,在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春秋战国之际,我国文化的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史学的演进也是如此。
就可靠文献来看,此前先后问世的少量著作,不论是今存《尚书》中的部分编帙,还是各诸侯国编纂的史籍(诸如《春秋》之类)等,内容一般都比较零散、简约,载事也往往只是列述一些纲目。
而《左传》以近二十万言的规模,全面、系统记载春秋一代大事,广泛涉及周王朝和晋、鲁、楚、郑、齐、卫、宋、吴、秦、越、陈等十多个诸侯国,并且屡见追记西周与商殷、甚至有夏以前时期的史实。
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2b833c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3.png)
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极高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首先体现在叙事上,其叙述真实生动,头绪清楚,注意伏线,重点突出。
其叙事方法也多种多样,奇正变化,神妙莫测;
其次,是《左传》写人的艺术。
《左传》所写人物众多,范围较《尚书》、《春秋》远远扩大。
对同一类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对同一个人,有时注意到其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在刻画人物方面,作者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再次,《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蓄而畅达,曲折尽情,极富表现力,无论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大都能如此。
最后是《左传》的叙事特点。
《左传》叙事的文学成就很高,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的手法具有很大的特色。
对事件描述时,带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在事情发展前或之中就预示了结果,甚至还有一些智者的预兆。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https://img.taocdn.com/s3/m/b913fec4a98271fe910ef9c3.png)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填空
1)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 .我国第一部最大的断代体史书是 .我国第一部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 .
2)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是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 .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是 .我国古代诗人中诗作数量第一的诗人是 .
3)先秦历史散文主要有 . . .诸子散文主要有 . . . . 等.
4)小说成熟于朝.称为 .明清是古典小说高潮期.其最有影响的四大章回体小说是
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是 .作者是
6)“初唐四杰是指
7)杜甫的“三吏是 . . .“三别是
8)“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 . 和宋代的
9)唐代田园诗派代表作家有和 .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有和
10)宋词豪放派代表词人有和 .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和
11)元曲四大家是指
12)最早能体现新文学实绩的小说集是的 .诗集是的 .长篇小说是的
13)1930年3月.进步作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了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茅盾的长篇小说和曹禺的剧作和
14)巴金的为 . . ,茅盾的为 . .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为
15)五十年代.文坛上出现了以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以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为艺术风格.对当代文坛产生极大影响.被文坛誉为“派
16)以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倡导了具有鲜明民族化群众化的艺术风格.对于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事详备编年体史书第一部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左传》,记述了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27年(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它周密而详细地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真实地记录了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的活动及言论,生动地描写了奴隶社会处于崩溃时期的历史进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一部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献。
1《左传》简介
《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为《左传》。
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 (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 (鲁哀公二王七年)。
作品中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
有价值的文献,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2《左传》的文学成就
首先体现在叙事上,其叙述真实生动,头绪清楚,注意伏线,重点突出。
其叙事方法也多种多样,奇正变化,神妙莫测;
其次,是《左传》写人的艺术。
《左传》所写人物众多,范围较《尚书》、《春秋》远远扩大。
对同一类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对同一个人,有时注意到其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在刻画人物方面,作者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
再次,《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蓄而畅达,曲折尽情,极富表现力,无论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大都能如此。
最后是《左传》的叙事特点。
《左传》叙事的文学成就很高,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的手法具有很大的特色。
对事件描述时,带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在事情发展前或之中就预示了结果,甚至还有此智者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