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走出流程管理的误区

合集下载

公司制度流程建设中的常见错误与避免方法

公司制度流程建设中的常见错误与避免方法

公司制度流程建设中的常见错误与避免方法在现代企业运营中,公司制度的建设和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制度流程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员工行为,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

然而,在制度流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错误,如不完善的流程设计、缺乏沟通与培训以及缺乏监督等。

本文将针对公司制度流程建设中的常见错误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避免错误的方法。

一、流程设计错误1.1 流程设计缺乏全面性在制度流程建设中,很多企业只关注到一些核心环节的设计,忽视了其他细节环节。

这导致流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了整体工作效率。

为了避免这一错误,企业在流程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个环节的协调性和衔接性。

对于每个环节,都需要明确责任人和时限,并确保其与其他环节的关联性。

1.2 流程设计无法适应变化在企业发展中,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一些企业在制度流程设计时,过于僵化,无法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的变化。

为了避免这一错误,企业应该设立完善的流程管理机制,对流程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

及时反馈和吸纳员工的建议,多举行沟通会议,提高流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缺乏沟通与培训2.1 缺乏制度宣传与解释在制度流程建设中,许多企业忽略了流程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导致员工对制度的理解程度不够,执行制度时产生疑惑和误解。

为了避免这一错误,企业应该在制度执行前进行全员培训,确保员工对制度流程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可以通过发布内部通知、组织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和解释。

2.2 培训内容不够详细企业在进行制度流程培训时,往往只重点关注操作层面,而忽略了背后的原理和理念。

这导致员工在执行制度时缺乏深刻的认识,仅仅是机械地遵循规定,而无法主动推进和改进。

为了避免这一错误,企业在培训时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帮助员工了解背后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缺乏监督与反馈3.1 监督不严格在制度流程建设中,一些企业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制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和遵守。

流程管理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流程管理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流程管理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在企业运营中,流程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流程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然而,流程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本文将探讨流程管理的风险点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流程管理的风险点。

1. 流程不清晰。

流程不清晰会导致工作流程混乱,员工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容易出现工作重复、遗漏等问题。

此外,流程不清晰还会导致沟通不畅,影响团队协作和工作效率。

2. 流程过于繁琐。

流程过于繁琐会增加工作的复杂度,降低工作效率。

员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繁琐的流程,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3. 流程变更频繁。

流程变更频繁会导致员工不断适应新的工作流程,影响工作稳定性和效率。

此外,频繁的流程变更还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影响工作质量。

4. 流程监控不足。

流程监控不足会导致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此外,流程监控不足还会导致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5. 流程安全性不足。

流程安全性不足会导致信息泄露、数据丢失等安全问题,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此外,流程安全性不足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二、流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1. 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

2. 简化流程。

企业应对流程进行简化,去除繁琐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来简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控制流程变更。

企业应控制流程变更的频率,避免过于频繁的变更。

在进行流程变更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适应性和工作稳定性,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4. 加强流程监控。

企业应加强对流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加强流程监控,提高工作质量。

5. 提高流程安全性。

企业应加强对流程安全性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重要信息和数据的保护,防范安全风险。

公司部门工作流程管理规章制度的问题处理与纠正

公司部门工作流程管理规章制度的问题处理与纠正

公司部门工作流程管理规章制度的问题处理与纠正一、问题的发现在公司部门工作流程管理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流程不顺畅、岗位职责不明确、任务安排混乱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公司的正常运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并加以处理与纠正。

二、问题处理的原则1. 及时性原则:问题一旦发现应立即进行处理与纠正,以避免对工作流程造成更大影响。

2. 公平公正原则:对问题的处理与纠正应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以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3. 有效性原则:所采取的处理与纠正措施应能够有效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问题处理的步骤1. 问题调查: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调查,了解问题的具体情况、原因和影响程度。

可以借助问卷调查、面谈等方法收集相关信息。

2. 问题分析: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可能涉及到流程设计不合理、沟通不畅、员工素质问题等方面。

3. 制定措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与纠正措施。

可以包括修改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培训等。

同时,需要确保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措施实施:将制定好的措施付诸实施,并确保措施能够得到全面落实。

可以通过制定计划、明确责任人等方式进行监督和跟踪。

5. 效果评估:在一定时间后,对所采取的处理与纠正措施进行评估,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如果发现问题依然存在或者出现新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处理策略。

四、问题纠正的措施1. 定期培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工作流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使其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执行流程。

2. 梳理流程:对公司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梳理,确保各个环节的流程清晰明确,避免流程中的重复环节和冗余步骤。

3. 明确责任: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岗位职责不清晰导致任务分工混乱。

4. 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促进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避免信息传递不畅造成的问题。

5. 设立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工作流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管理制度的流程问题解决方案

管理制度的流程问题解决方案

管理制度的流程问题解决方案管理制度是组织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控制。

然而,管理制度的流程问题常常出现,如流程不合理、信息不畅通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组织的正常运作,也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因此,解决管理制度的流程问题是提高组织绩效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管理制度的流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明确目标和任务管理制度的流程问题往往源于对目标和任务的不明确或不清晰。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规定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

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应明确组织的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并将它们细化为具体的任务和指标。

只有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才能避免流程问题的发生。

二、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流程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的传递不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组织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建立内部社交媒体平台等方式,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组织应该鼓励员工提出问题、分享经验和提供改进建议,以推动信息的流通和共享。

三、优化流程设计管理制度的流程问题可能是由于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这时需要对流程进行优化。

首先,通过对现有流程的分析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然后,对流程进行归纳整理,简化流程的环节和程序。

最后,建立与流程相关的监控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加强培训与激励员工对管理制度不熟悉或不理解也是流程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组织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

培训可以包括对管理制度的宣讲和解释,以及操作流程的培训。

激励可以通过奖励制度和晋升机制等方式来实现,激励员工按照管理制度的流程进行工作。

五、引入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管理制度的流程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建立电子审批系统、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等,实现流程的在线化和实时监控。

流程管理中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法

流程管理中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法

流程管理中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法引言流程管理是组织内部运作的核心,它关乎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流程管理的关键问题,如流程不清晰、流程延误、流程决策慢等。

本文将探讨流程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帮助组织提升流程管理的效能。

问题一:流程不清晰流程不清晰是流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员工不清楚流程的具体步骤和规定时,工作流程容易出现混乱和错误,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解决方法1.制定明确的流程标准和规定。

组织应制定详细的流程标准和规定,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使员工清楚了解每个环节的职责和流程。

2.提供培训和教育。

组织可以给员工提供流程管理的培训和教育,包括流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帮助员工深入了解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问题二:流程延误流程延误是流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流程延误时,会导致工作进度滞后,从而影响整个工作流程的运行和效能。

解决方法1.设置合理的时间节点。

组织应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确保工作进度的合理推进。

2.加强沟通和协调。

组织应加强流程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流程延误的问题,确保整个流程的顺利进行。

问题三:流程决策慢流程决策慢是流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决策流程缓慢时,会导致问题拖延,进一步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解决方法1.简化决策流程。

组织可以对决策流程进行简化,减少决策者和审批层级,降低决策时间成本。

2.提高决策效率。

组织可以提高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和效率,通过培训、经验分享等方式,提升决策团队的整体素质,从而加快决策流程。

问题四:流程变更难度大流程变更难度大是流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组织需要调整或改进流程时,常常面临流程变更难度大、耗时长的情况。

解决方法1.建立流程改进机制。

组织应建立完善的流程改进机制,包括流程改进提交渠道、评审流程和实施方法,并设立专门的流程改进团队负责推动流程改进工作。

2.做好变更管理。

教你如何走出流程管理的误区.doc

教你如何走出流程管理的误区.doc

教你如何走出流程管理的误区由于流程管理是一种新兴的事物,实践经验少,而且其改革的深度与广度是以往任何管理思想与技术所无法比较的,如果仍固守原有的思维模式,缺乏对流程管理新观念的正确认识,那必然会陷入种种误区,导致流程管理工程的最终失败。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AMT咨询不断在流程管理、流程再造、流程重组、流程优化等方面做研究,在这里AMT咨询经过大量的咨询案例积累,希望和大家探讨,那些已经进行流程重组或者流程优化的企业,他们的流程管得怎么样了?流程是否真的都管起来了?当初进行流程优化的目的是否都已经达成了?流程管理有哪些误区?误区之一:混淆持续改良与再造的关系企业流程再造是一种深层次的变革。

彻底的从零开始重新构造的“再造”观点是BPR理论的核心之一。

但是在实际进行BPR工程时,人们常常混淆了持续改良与再造的概念,只在原有根底上进行追加式的改良,看似节约了资金,实际上造成了一种重复投资,而且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偏离了最终目标,达不到预期效果。

如IBM信用公司在其初期阶段就曾范过这样的错误,他们曾一度企图在原有根底上修修补补,省去彻底改造的“麻烦”,其结果不仅收效甚微,而且加深了后来改造的难度,这样的经历在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

诚然,持续改良与再造之间存在不少共同之处。

譬如,它们都强调顾客的满意度、着眼于企业流程、赋予底层员工作出决策的权利、而且工程成功后都给企业带来效益,带来观念上的改变,但实际上,持续改良与再造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具体区别如表1所示。

表1:持续改良与再造的不同点持续改良(ContinuousImprovement)再造(Reengineering)假设现有流程情况良好不好对象现存企业作业流程整个企业运行系统期望在原有的根底上有所增加(5-20%)突破性的飞跃(至少提高50%)领导者授权/支持工程实施合同制/直接参与实施性质原有根底上的开展,改良现有流程变革,围绕目标结果重新设计方法对现有流程细致分析,确认原有根底框架打破原有规那么与组织模式,重新对作业流程进行设计与检验目的消除浪费面向顾客,增强柔性基于以上种种不同,我们在BPR实施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以下几个方面,以防止误差的产生:首先,再造是着眼于大型的、跨职能边界的整个企业运行系统,是彻底的变革,其实施并不是一、两个月就能解决的,而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其次,再造不可以象改良那样从底层或中间层开始与实施,而必须通过最高领导者从上往下的进行实施;另外,应防止对现有流程进行过多分析与研究,以免放错重点,局限于现有流程,限制了再造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常见错误解决方案范本

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常见错误解决方案范本
错误五:对项目风险管理不够重视
在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实施中,一些企业可能会忽视对项目风险的管理,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从而影响到项目的整体效果。
解决方案:
9.风险预防:企业在项目管理流程中,应加强风险管理工作,优先制定预防风险的策略和措施。
10.风险控制:针对已经出现的风险,企业应采取控制风险的策略和措施,减少对项目的影响和损失。
2.常见问题跟进: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对于那些已经出现的问题,企业应该采取措施,进行跟进和协调,以最大限度减少问题对项目计划的影响。
错误二:缺乏沟通与协作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岗位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实施企业项目管理流程中,一些企业并没有给沟通与协作足够的重视,缺乏沟通和协作必然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效果。
在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实施中,一些企业可能会过于重视计划的制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计划越详细越好,过度的计划制定反而可能会导致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一些过于理性的计划没有考虑到不可预测的因素,导致计划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解决方案:
1.制定合理的计划:企业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应考虑到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计划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错误四:缺少对理过程中,缺少对项目变更的管理和控制,可能导致项目目标的不确定性和执行效果的不稳定性。
解决方案:
7.坚持目标导向:企业在项目管理流程中应坚持目标导向,始终按照项目的目标和范围进行管理。
8.加强变更控制:企业在项目管理流程中,应加强项目变更的管理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识别项目变更,准确定位变更的原因和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变更控制方案。
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常见错误解决方案

公司制度流程建设中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公司制度流程建设中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公司制度流程建设中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公司制度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良好的制度可以规范企业的运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权益,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然而,在进行公司制度流程建设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

本文将探讨公司制度流程建设中的常见误区,并提供一些注意事项,旨在帮助企业避免这些误区,实现有效的制度建设。

一、常见误区1. 忽视与员工沟通在进行公司制度流程建设时,很多企业会出现忽视与员工沟通的情况。

制定制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员工是制度实施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和意见至关重要。

如果企业只是内部高层自行制定制度,很可能会忽视员工的真实需求和实际情况,导致制度的不合理和难以执行。

2. 制度内容过于笼统有些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往往过于笼统,缺乏具体内容和操作指南。

这样的制度往往难以理解和执行,增加了内部员工的工作负担和工作不确定性。

制度应该具备明确、简明、可操作的特点,让员工能够清晰地了解制度的要求和操作步骤。

3. 缺乏制度执行的监督和评估即使有了完善的制度,如果缺乏制度执行的监督和评估,制度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

一些企业在制定完制度后,便不再关注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制度无法真正落地,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

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制度执行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二、注意事项1. 多方参与,形成共识在制定公司制度时,应该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包括高层管理者、员工代表等。

通过多方参与,可以收集各方的需求和看法,增加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可以组织相关的座谈会、调研等活动,以确保制度能够真正符合实际。

2. 明确制度的目标和原则制度的建设应该明确制度的目标和原则,并贯穿于制度的整个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目标和原则的明确能够为制度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使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3. 制度内容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制度的内容应该具体明确,针对具体工作情境和业务需求,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南。

流程管理存在的八个误区

流程管理存在的八个误区

流程管理存在的8个误区一流程和制度混淆常见于把XX流程、XX条例、XX制度也都一并作为流程。

流程是什么?制度是什么?打一个通俗易懂的比方,制度就好比是交通规则,流程就好比是开车导航用的GPS导航软件。

二认为流程管理就是找人管流程流程管理强调让流程来约束人的行为,让人的行为不偏不倚,不多不少,刚好满足流程的需求,而流程产出刚好满足客户的需求,这种刚好就是流程管理的真谛,而不是让人去约束流程。

约束人的行为,约束绩效的方向,这就是流程管理的真实含义。

三流程设计与实际不符,缺乏合理性一个合适的流程,是需要对公司的业务或管理相当熟悉的专业人员才能设计出来,辅之以配套的说明、表单等,同时需要大力的宣贯、运行和优化。

而一般的流程设计人员对于该公司的业务和管理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熟悉或理解完全到位,这就使得设计出来的流程具有理想化或者说闭门造车之痕迹,与管理、业务操作相脱节,应用的人员自然而然地拒绝采用或自行其是了。

更有的公司,看到其他公司的管理很好,制度完善、流程顺畅,就借用或直接拿来的,不去考虑抄袭而来的流程是否适合自己的企业特性、文化基因、管理现状、员工素质、执行环节等,往往造成水土不服。

组织设计是为了分工明确,强调的结构效益,也就是工作合理化、明晰化,流程则是为了更好跨部门、岗位的协作和高效率。

部门与部门合作不畅、流程与流程衔接不到位就容易造成流程的空档,就像堤坝有了缺口,就会有争执和协调不顺,事项执行不顺,迫使领导不停地充当救火队员、去沟通和协调,乃至冲到一线去补位。

四将流程安排给各部门分别管理,导致流程被职能和功能分割肢解大部分企业把流程管理工作布置到各部门,让各部门设计流程。

殊不知,流程的价值在于衔接部门、职能的各项功能,有机有序的结合。

如果把流程管理工作布置到各部门,那流程管理还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流程管理只不过是职能管理换了个流程马甲而已,毫无意义。

五将所谓的流程分级误称分类和分组为流程,也误称活动与任务为流程。

管理制度改进的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管理制度改进的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

管理制度改进的常见误区及避免方法管理制度是组织运作的基石,对于任何企业或机构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在管理制度改进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会影响到改进的效果。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管理制度改进的常见误区,并提出避免这些误区的方法。

一、缺乏全面的分析在进行管理制度改进时,很多人往往只关注表面的问题,忽视了深层次的原因。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只有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在改进管理制度之前,先对组织的运作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二、过分强调制度的复杂性有些人在管理制度改进中会陷入一个误区,即过分强调制度的复杂性和繁琐性。

他们会设计一些过于复杂的管理制度,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甚至影响了工作效率。

我们应该避免这一误区,应该尽量简化管理制度,保持其灵活性和易操作性。

三、不重视员工的参与员工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他们对于管理制度的改进应该有一定的参与度。

然而,有些人在改进管理制度时忽视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鼓励他们参与到管理制度的改进中来,从而增加改进的可行性和凝聚力。

四、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进行管理制度改进时,很多人往往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只是盲目地进行改革。

这样做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果的不理想。

为了避免这种误区,我们应该在改进之前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改进的效果。

五、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培训在进行管理制度改进时,很多人往往忽视了与员工的沟通和培训工作。

他们认为只要制定了新的制度,员工就应该自动适应。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为了确保改进的顺利推行,我们应该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及时传达改进的目的和意义,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帮助员工理解和掌握新的管理制度。

六、不注重执行和监督制定了新的管理制度,但如果没有有效的执行和监督,改进的效果就很难实现。

有些人在管理制度改进中会忽视执行和监督工作,这是一个较为严重的误区。

流程管理心得

流程管理心得
四、团队培训
流程规范制定好之后,需要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他们应该清楚自己在整个流程中的位置和责任,以及如何操作流程规范。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和麻烦。
五、持续优化
流程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工作的实际开展,可能会发现一些规范不够合理或者需要调整的地方。因此,持续优化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定期对流程进行回顾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六、借助工具
在流程管理中,借助一些工具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项目管理软件、流程图绘制工具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执行流程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的可能。
七、团队沟通
流程管理需要团队协作,因此团队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团队成员之间应该密切合作,及时沟通,共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信任,才能更好地执行流程规范。
二、流程分析
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整个流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找出其中的瓶颈和问题所在。比如,可能存在着重复的工作、信息不畅或者资源浪费等。只有了解了问题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三、制定流程规范
在明确了流程目标并进行了分析之后,就需要制定流程规范。流程规范包括了具体的工作步骤、责任人、时间节点等。规范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团队实际情况,保证操作起来既不会过于复杂,又能够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流程管理心得
在我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流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浪费。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流程管理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明确流程目标
在进行流程管理时,首先要明确流程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衡诉数量等。只有明确了目标,团队成员才能明白自己的工作和努力的方向。
通过以上的流程管理心得,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流程管理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浪费。希望我的心得体会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大家能够分享自己的心得,共同进步。

流程制定方面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流程制定方面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流程制定方面的缺陷和改进措施流程制定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制度的日益复杂化,流程制定也面临着一些缺陷和挑战。

本文将从流程制定方面的缺陷入手,探讨如何改进和优化企业的流程制定。

一、流程制定方面存在的缺陷1.流程缺乏灵活性很多企业在流程制定时往往过于注重规范和标准化,导致流程缺乏灵活性。

一旦遇到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原有的流程往往无法适应,需要大幅度修改或者重新设计,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运作效率。

2.流程不透明有些企业在制定流程时缺乏透明度,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具体的流程细节,导致其他员工对流程的理解存在偏差,难以全面把握公司运作流程,容易出现错误和疏漏。

3.缺乏全面性和连贯性有些企业在制定流程时只关注某个环节的流程,而忽视了整个业务流程的全面性和连贯性,容易出现各个环节之间的脱节和不协调,影响了整体的运作效率和质量。

4.流程制定过于僵化一些企业在流程制定时追求严格的条条框框,导致流程过于僵化,无法随着市场和业务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和改进,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改进措施1.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制定流程时,企业应该注重流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特殊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确保流程能够适应市场和企业的变化。

2.加强流程的透明度企业应该加强对流程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减少理解误差和疏漏,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

3.注重全面性和连贯性在制定流程时,企业应该注重整个业务流程的全面性和连贯性,避免各个环节之间的脱节和不协调,确保整体运作的顺畅和高效。

4.推崇灵活性的管理制度企业应该推崇灵活性的管理制度,鼓励员工在遵守基本流程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5.强调定期的流程评估和调整企业应该建立定期的流程评估机制,根据市场和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流程,确保流程的高效和适应性。

流程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流程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流程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1.问题一:流程定义不清晰,导致执行困难。

Solution:重新审视和优化流程定义,明确每个步骤和责任人。

Issue 1: Unclear process definition leading to difficulties in execution.Solution: Review and optimize the process definition, clarify each step and responsible person.2.问题二:流程中存在冗余步骤,影响效率。

Solution:剔除冗余步骤,简化流程,提高执行效率。

Issue 2: Redundant steps in the process affecting efficiency.Solution: Remove redundant steps, simplify the process, and improve execution efficiency.3.问题三:流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

Solution:建立监控措施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Issue 3: Lack of effective monitoring and feedback mechanisms in the process.Solution: Establish monitoring measures and feedback mechanisms to identify problems in a timely manner and make improvements.4.问题四:流程执行人员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完成任务。

Solution: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执行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Issue 4: Inadequate capabilities of process execution personnel, unable to effectively complete tasks.Solution: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to enhance the capabilities and professionalism of execution personnel.5.问题五:流程中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

流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流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流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缺乏明确的流程规范在许多组织中,流程管理常常缺乏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导致各个部门或个体对于流程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

这可能导致流程的执行效率低下,甚至出现错误和失误。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清晰的流程规范和标准,确保每个人都理解和遵守。

二、流程复杂度过高一些流程在设计上过于复杂,包含了过多的环节和冗余的步骤。

这不仅增加了执行流程的时间和成本,也增加了出错的风险。

流程设计时应该尽量简化,去除不必要的环节和步骤,使流程更加高效和灵活。

三、信息传递不畅流程管理中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信息传递不畅。

当流程中涉及多个部门或个体时,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可能会出现问题。

这可能导致信息的延误、遗漏或误解,进而影响流程的整体执行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清晰明确的沟通渠道和工具,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正确理解。

四、缺乏流程改进机制流程管理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组织可能缺乏有效的流程改进机制。

这导致流程无法及时调整和优化,难以适应变化的需求和环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组织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流程改进机制,包括定期评估流程的效果、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五、流程执行缺乏监督和控制流程管理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监督和控制。

在一些组织中,流程的执行可能存在违规、拖延或不负责任的情况,这会导致流程无法按照要求和预期进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起相应的监督和控制机制,包括流程执行的考核和奖惩制度,确保流程的正确执行和绩效的持续改进。

六、技术支持不足在一些组织中,流程管理的技术支持可能存在不足的情况。

例如,缺乏流程管理软件或系统,导致流程的跟踪和监控困难,无法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组织可以引入相应的流程管理工具和技术,提升流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七、流程管理与员工培训不匹配流程管理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配合和执行。

然而,在一些组织中,流程管理与员工培训可能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实施流程管理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实施流程管理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实施流程管理的关键问题与对策摘要流程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运营和持续改进。

然而,实施流程管理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经常会面临一些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实施流程管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企业成功地实施流程管理。

引言流程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论,它通过对组织内部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达到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目标。

流程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缺陷、增强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等。

然而,实施流程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面临着许多关键问题,需要企业克服。

下面我们将就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组织文化的转变问题流程管理要求企业从传统的功能型组织结构转变为面向流程的组织结构,这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组织文化转变。

而组织文化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组织文化的转变还可能会引起员工的不适应和抵触情绪。

对策一:制定明确的变革计划企业在进行组织文化转变时,应该制定明确的变革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时间表,并且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来实施变革。

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帮助员工理解并接受组织文化的转变。

对策二: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企业在进行组织文化转变时,应该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变革,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励机制可以包括奖励制度、晋升机制、荣誉制度等,通过这些激励机制,可以加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提高组织文化转变的效果。

二、流程的设计与优化问题流程管理的核心是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一个好的流程设计可以使工作更加高效、流程更加规范、质量更加可控。

然而,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往往需要深入了解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才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流程方案。

对策一:明确流程的目标与要求企业在进行流程设计与优化时,首先需要明确流程的目标与要求,要清楚地知道流程应该达到的效果和标准。

工作流程混乱整改措施是优化流程管理

工作流程混乱整改措施是优化流程管理

工作流程混乱整改措施是优化流程管理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优化工作流程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

然而,许多企业常常面临工作流程混乱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本文将解析工作流程混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优化流程管理。

一、工作流程混乱的原因1. 缺乏明确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的不明确是导致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许多企业中,工作流程并没有被明确地规定和沟通给员工,导致不同员工对同一工作流程有不同的理解和执行方式,从而导致混乱。

2. 沟通不畅沟通不畅也是造成工作流程混乱的重要原因。

及时有效的沟通是保证工作流程能够顺畅进行的关键。

如果企业内部的沟通渠道不畅通或者沟通方式不当,就会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进而导致工作流程混乱。

3. 信息管理不规范信息管理不规范也是导致工作流程混乱的常见原因之一。

如果企业没有建立与信息流程相匹配的信息管理系统,就会出现信息传递不畅、信息丢失或被多次重复处理等问题,从而难以实现工作流程的高效执行。

二、整改措施1. 确定明确的工作流程为了解决工作流程混乱的问题,企业应首先明确、规范并沟通好工作流程。

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图、编写清晰的操作手册等方式,向员工明确阐述每个环节的流程和规范,建立起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2. 加强内部沟通为了更好地协调和管理工作流程,企业应加强内部沟通。

建立起高效的内部沟通渠道,如定期召开部门会议、建立内部沟通平台等,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相关人员,避免因沟通不畅而导致的工作流程障碍。

3.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是实现工作流程高效运行的基础。

企业应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有效地部署和培训,确保信息能够被规范地收集、整理、传递和存储。

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重复。

4. 引入流程优化工具企业可以考虑引入流程优化工具来帮助改善工作流程的管理。

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流程管理软件,能够更好地进行工作流程规划、监控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走出流程管理的误区:效率≠效果(一)

走出流程管理的误区:效率≠效果(一)

走出流程管理的误区:效率≠效果(一)随着GE的流程再造(BPR)的成功,现在的管理人对流程这个概念已经不再陌生,不论什么管理模式或方法的引进,都离不开流程的建立与维护,一时间,流程程为了拯救企业的利器和主要武器。

顾问公司管理推进强调的是流程,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是强调流程,公司流程化、制度化成为了企业的口头禅。

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以前的一种管理模式或许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实都是正常的,不要去害怕,要敢于面对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针对特定的问题提出特定的方法是值得肯定的,尤其对于那些处在中小阶段或刚脱离创始阶段的企业是非常有效的。

但当进行阶段过渡时,流程再造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开始关注流程,我想也就不难理解了,在我多年的管理咨询经验中,这点的体会是非常突出的,企业也似乎对流程情有独钟,最后很容易变成为了流程而流程,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建立流程。

在此,作者无意对流程进行批判,相反,我是流程的拥护者,企业管理过渡的确离不开流程,但是企业也不应该把流程进行神化。

从本质上讲,流程解决的是最终效率问题,解决了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的输入输出关系问题,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所在,也在流程中所处在的位置,当然这种位置也是相对的。

因此,战略规划、组织结构、流程就成为了流程再造的三大关键因素。

我想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是深有体会的,在企业流程再造的前期,总是感觉很别扭,总是感觉效率非常低下,其实这是正常的,因为流程解决的不是哪一个人的效率问题,而是团队效率问题,随着流程的熟悉、磨合及不断优化,这种效率就变得非常明显,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前500强企业都在强调流程的重要,就是一种表现,但是埋藏在这些内容背后的逻辑却不仅仅是这种效率,而是效果。

企业需要效率,但是更需要效果,没有效果的效率是徒劳的,所以在流程建立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更正这个概念,企业须向效果要利润,通过效率产生效果。

企业所有的运作都必须拥有效果,否则效率再高,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一旦流程混乱,怎么解决呢?

一旦流程混乱,怎么解决呢?

一旦流程混乱,怎么解决呢?第一步:部门自我检查、讨论首先,发动本部门员工,寻找部门内部的问题和症结。

各个部门针对实际操作的内容,由部门主管召集本部门员工进行讨论:部门里面有没有运行不顺畅的地方?第二步:跨部门集中讨论将各个部门的主管集中起来,由公司的高层来组织大家一起讨论:部门和部门之间有哪些不协调、不顺畅的地方?对协作不佳、营运不顺畅的现象进行分析后,现场就开始调整。

能够现场解决的就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我们就留待第三步解决。

第三步:成立专门小组分析、研究很多时候,高层对下面部门配合不顺畅的情况不是很清晰,所以就要把下面的部门召集起来讨论,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公司抽调几个干部,成立一个专题小组来共同分析、解决。

比如说,为什么老是出货赶不上工期呢?因为我们的材料老是迟到。

材料为什么迟到呢?因为我们去买材料的支票总要等张副总签名。

张副总为什么没有签名呢?因为张副总经常出差。

因此,采购部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请求公司高层调整相关的程序。

第四步: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公司的组织结构调整,要责、权十分明确。

到底一个主管管哪些事,这个主管的上司是谁,这样的组织结构图要非常清晰。

而且,每一个员工只有一个上司,只有一个直接上司。

第五步:部门职能手册的编写、修订编写部门职能手册,就是明确每一个部门到底具体做哪些事情,要把它白纸黑字写下来。

比如说,营销部的职能是:第一,他们要卖产品;第二,收集信息;第三……你要一条一条地写下来。

第六步:工作流程设计每个部门做哪些事现在已经清楚了,但每个部门衔接的是哪些部门呢?这就需要进行工作流程设计。

比如说,营销部拿到了订单给审管,审管计划排出来给采购材料,采购材料回来之后给仓库,仓库安排人来验货,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流程。

公司的流程要非常清楚,不能找这个人也行,找那个人也行,一定要确定这个工作对口的部门和人到底是谁。

第七步:职位分析与职位说明书编写编写职位分析与岗位说明书,就是把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

对流程管理认识的几个误区

对流程管理认识的几个误区

关于流程管理认识的几个误区目前,流程成为很多企业的关注点,通过流程管理来改善企业业绩也逐渐被企业的管理者所接受。

但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仍然对流程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

目前,流程成为很多企业的关注点,通过流程管理来改善企业业绩也逐渐被企业的管理者所接受。

但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仍然对流程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解,根据笔者咨询过程中所接触的管理者对流程的认识,总结出了以下四种误区,希望能通过一些澄清,对您认识流程和改善企业流程有所帮助。

误区一、流程管理无用论有些企业的管理者认为流程管理无用,流程阻碍业务运作,如果按照流程来做事情效率低,对外界反应慢。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造成这种误解的可能有两种原因。

其一、流程管理对于处于生命周期中创业期的企业可能意义不大,因为创业期的企业特点就是反应灵活,对于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很敏感,所谓“船小好调头”,企业的员工也是一人多岗,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凭着一种责任心和对事业的执着来工作,企业以人治为主,这时过于强调流程管理往往会让小企业失去灵活的特点,不能适应业务还不稳定的现状。

当企业随着规模逐渐扩大,经营范围逐渐稳定,企业内部分工逐渐明确的时候,企业开始步入成长期,就需要逐渐借助制度和流程来管理企业了。

如果企业领导者仍然沿袭管理小企业的思维模式,认为流程管理无用,就可能使组织的成长跟不上业务的成长,具体表现是企业领导者不堪重负,整天忙着救火,企业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发生障碍,效率降低。

其二、某些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没有先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就通过流程文件或IT手段对流程进行了固化,导致企业走流程时花费的时间冗长,工作效率低下。

企业员工觉得流程被固化以后效率更低了,办事更不方便了,自然对流程管理充满失望,产生误解。

真正的流程管理是通过对企业中现有流程的梳理,找出流程中不增值的环节,通过减少甚至消除这些不增值的环节来提高整个流程的效率。

使流程不断优化最终成为容易、快速、准确、便宜的优秀流程。

避免没有将企业中现有的流程充分的梳理和优化就草率的固化,企业在没有将流程固化以前,可能有很多流程来实现一个目标,不同的角色对流程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如何走出流程管理的误区由于流程管理是一种新兴的事物,实践经验少,而且其改革的深度与广度是以往任何管理思想与技术所无法比拟的,如果仍固守原有的思维模式,缺乏对流程管理新观念的正确认识,那必然会陷入种种误区,导致流程管理项目的最终失败。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AMT咨询不断在流程管理、流程再造、流程重组、流程优化等方面做研究,在这里AMT咨询经过大量的咨询案例积累,希望和大家探讨,那些已经进行流程重组或者流程优化的企业,他们的流程管得怎么样了?流程是否真的都管起来了?当初进行流程优化的目的是否都已经达成了?流程管理有哪些误区?误区之一:混淆持续改进与再造的关系企业流程再造是一种深层次的变革。

彻底的从零开始重新构造的“再造”观点是BPR理论的核心之一。

但是在实际进行BPR项目时,人们常常混淆了持续改进与再造的概念,只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追加式的改进,看似节约了资金,实际上造成了一种重复投资,而且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偏离了最终目标,达不到预期效果。

如IBM信用公司在其初期阶段就曾范过这样的错误,他们曾一度企图在原有基础上修修补补,省去彻底改造的“麻烦”,其结果不仅收效甚微,而且加深了后来改造的难度,这样的经历在很多企业中普遍存在。

诚然,持续改进与再造之间存在不少共同之处。

譬如,它们都强调顾客的满意度、着眼于企业流程、赋予底层员工作出决策的权利、而且项目成功后都给企业带来效益,带来观念上的改变,但实际上,持续改进与再造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具体区别如表1所示。

表1:持续改进与再造的不同点持续改进(ContinuousImprovement)再造(Reengineering)假设现有流程情况良好不好对象现存企业作业流程整个企业运行系统期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增加(5-20%)突破性的飞跃(至少提高50%)领导者授权/支持项目实施合同制/直接参与实施性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改进现有流程变革,围绕目标结果重新设计方法对现有流程细致分析,确认原有基础框架打破原有规则与组织模式,重新对作业流程进行设计与检验目的消除浪费面向顾客,增强柔性基于以上种种不同,我们在BPR实施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以下几个方面,以避免误差的产生:首先,再造是着眼于大型的、跨职能边界的整个企业运行系统,是彻底的变革,其实施并不是一、两个月就能解决的,而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其次,再造不可以象改进那样从底层或中间层开始与实施,而必须通过最高领导者从上往下的进行实施;另外,应避免对现有流程进行过多分析与研究,以免放错重点,局限于现有流程,限制了再造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当然,由于持续改进与再造有其共同之处,在分清两者概念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对两者进行穿插应用。

一个完整的再造工程的费用是惊人的,国内大多数企业往往无法一下子负担所有的再造费用,符合国情的做法可以将改进与再造技术揉合起来,对企业部分流程进行再造后,通过持续改进保持过程的先进性,追求卓越,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再造,形成阶梯式的跃迁曲线,直至再造结束。

误区之二:项目团队组织庞大而松散组建项目实施团队是企业流程再造中的重要的步骤之一,它关系到最终项目的成功与否。

由于企业流程再造是变“职能型”为“流程型”模式,超越职能界限的全面的改造工程,企业希望能够在对企业流程全面而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设计方案,因而企业往往在组建核心团队时过分追求一种队员的全面性,即从每一个可能的部门中选取代表组成团队,造成团队的臃肿与低效。

而且,企业对队员的选择缺少有效而合理的标准,队员往往偏重于自己所了解与工作的范畴,没有一个全局观念,形成一个庞大而松散的组织。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我们应该制定一种规则,作为有效组建工作团队的标准。

通常我们可以将团队分为三个层次:企业最高领导、核心团队(coreteam)和扩充团队(extendedteam)。

其中,核心团队的地位尤为重要,组建面向流程,横向协作的核心团队,发挥团队的集体创造精神是企业流程再造的关键。

组建核心团队,应注意以下几点:(1)团队组成一个好的团队应包括多方面的人员。

如对现行流程有深入了解的人,实际参与工作的员工,技术人才,对过程与结果持客观态度的人以及客户与供应商(如有可能),此外,还应包括对企业流程不是很了解的外部专家。

(2)团队队员的选择标准具有团队精神是选择队员的首要标准,其次,必须具有创造性、开放性的思维,并得到企业领导及团队其他成员的广泛尊重。

(3)团队的规模团队的规模不宜过大,通常确认团队在3~12人的范围之内。

误区三:忽略有效经营愿景与正确目标的制定建立有效的企业经营远景是企业流程再造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利于企业着眼于长远利益,确定明确的目标,有效地分配资金,推动再造工程顺利地向前发展。

不少企业对经营远景的制定加以忽视,没有或不知如何正确策划一份有效的经营远景,没有一个正确的实施目标,而导致了BPR项目失败。

这样的经验教训很多,美国包件联合服务公司(UnitedParcelService)通过对包件运送流程结构的重新构造,大大提高了员工运送速度,初看似乎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UPS公司很快就发现,为了提高速度所制定的固定路线不仅失去了货运车在重要路线上所具有的广告效应,而且重构中的一些不合理措施使员工的情绪变得低落与对立,更为重要的是客户对此项服务根本就不感兴趣,一切所做的再造工作都变得毫无意义。

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一个有效的经营远景,一个正确的目标,没有将客户的需求纳入到考虑的范围去,缺乏对问题的全面思考。

这样的经验教训国内企业应当引以为戒。

有效的企业经营远景(Vision)应是对未来的一种科学构想与设计,对于企业来说,建立有效的企业经营远景是企业流程再造的首要步骤,如何建立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要保证经营远景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企业应着重注意以下步骤:确定作业目标、客户目标及其他有利于减少循环周期,提高质量的目标和结果评定方式,保证始终围绕能驱动BPR实施的企业问题展开讨论。

认真听取客户及合作者的建议,了解他们的未来需求。

通过benchmarking比较法,从竞争者那里汲取经验,不断学习,以求在领域内获得新的突破性的发现,而不是利用已有知识,局限于某一知识范畴、技术范围内。

站在未来,以未来为起点,反观现在,突破原本以现在看未来的思维模式,避免将思维局限于现有的作业流程、系统结构与知识框架中去。

建立一个以指导方针为中心的企业经营远景,指导BPR的实施,避免在再造过程中发生偏离现象,以至改变了当初的实施意图,目标与结果产生分离与不一致。

误区之四:忽略作业流程对战略目标的影响企业流程再造(BPR)是一种以流程为核心的过程技术,其重点在于业务流程的再设计。

理论上,全部业务流程的再造是BPR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资金以及其它多方条件的限制,国内大多数企业只能先对部分流程优先进行再造,那么就涉及到一个流程排序的问题。

在实际解决这类问题时,不少企业只考虑了作业流程实施的时间与成本,而忽略了流程与企业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

由于对再造项目流程的顺序安排不当,对流程重要性的把握不够,再造项目的先期效果不明显,使得人们逐渐丧失了实施BPR项目的信心,不能自始至终地支持这一项目,以至再造工程半途而费,以失败告终。

避免这一误区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作业流程与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对流程进行识别与优先再造。

首先,要根据企业情况建立作业流程,作业流程通常设定不超过十个。

在重新设计企业流程时,我们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应站在纵观全局的角度,将客户、供应商以及企业的整体目标纳入思考范围之内;二是要以价值增值为基本思考点。

在正确划分作业流程的基础上,我们应进一步分析企业作业流程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通过建模,建立目标函数,以作业流程为固定参数,分析其对战略目标影响力的大小,然后再根据结果进行排序,逐步安排再造工程。

这样的步骤有利于企业制定一个细致而科学的再造计划,有利于企业抓住问题重点,在分清问题轻重缓急的情况下,按部就班地实施BPR。

误区之五:缺乏对信息技术与BPR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的认识在实施中,不少企业缺乏对信息技术与BPR相互关系的认识,将IT独立于BPR之外看待,造成IT与BPR目标的脱离,削弱了IT 在BPR中的重要作用。

影响了实施效果。

从理论上看,IT作为一种技术的确可以独立于BPR之外,但是,从全球范围看,随着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电子商务对我们生活的日益渗透以及对我们思维方式的日益改变,脱离IT而完成BPR已经是不现实的。

同时,BPR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它力求打破组织边界,将多层次的纵向传递模式转化成一种少层次的扁平组织结构,现代信息技术则促进了BPR“平面流程式”模式的形成。

IT已经成了BPR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是BPR的难点和要点所在。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BPR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以IT作为流程改造的工具,设计并构造新模型,运用多种先进技术辅助再造工程。

柯达公司在我国上海的分公司是充分利用IT技术进行再造的一个成功实例,他们通过引用CAD/CAM与并行技术,已经成功地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到原先的54%。

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到BPR对IT的决定作用:BPR的构想反过来决定IT的框架模式,IT的设计必须符合BPR的组织结构。

美国VF公司的做法非常值得国内众多企业的借鉴:VF公司在确定好企业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围绕流程选定软件,同时,他们时刻注意以BPR的构想为核心,决不屈从于现有辅助软件的局限,而是要求SAP公司针对其企业的行业特点及再造需求编写全新的标准软件。

这种以BPR的结构框架来决定信息技术集成的思想使得VF公司在其初期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BPR的关系是顺利进行企业过程再造的前提。

误区之六:忽略人的因素所有上述的技术,归根到底都必须通过人来实施,整个企业流程再造都需要人来参与,人在企业流程再造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充分重视人的因素是BPR实施关键,这对我国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在以往的企业改革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败不在少数。

由于此论题在其它文章中多有叙述,本文不再祥述。

企业流程流程再造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一种根本性变革,是对原本组织结构的彻底重构。

要保证BPR项目的顺利实施,分清持续改进与再造的关系、建立高效的核心团队、正确建立经营远景、搞清业务流程对战略目标影响力的大小、了解信息技术与BPR之间的关系以及注重人的因素是企业实施BPR所必须着重注意的要点。

通过对这些要点的把握,加强对BPR概念的理解,可以促使企业更好地抓住问题的关键,避免误区的产生,提高企业实施BPR成功的几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