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化石吟》教案(精选14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化石吟》教案(精选14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化石吟》篇1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
新课标在这一单元中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写的是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家通过它,能给我们展示出亿万年前地球上的奇异画面。
它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也正是许多学生所喜欢的。
课文以诗歌的形式,传达科学的内容。
兼具科学与文学之美。
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2、学习这一课时,为了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必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就文中涉及的如鱼类的进化、鸟类的进化、两栖类的进化、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内容。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讲解过多,不能上成生物课。
3、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而《化石吟》作为第一篇课文,应是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宫殿的前奏。
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4、《化石吟》也是一首语言优美的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
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
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学习快速阅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情感目标:认识到科学的美,培养对生物世界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三、关于教法:1、朗读法:诗歌教学首先应重在朗读吟诵,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富有韵律美,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你”称呼化石,亲切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赞叹之情。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语文《化石吟》说课稿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语文《化石吟》说课稿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设问等修辞手法进行表达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和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化石的形成过程。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的语言魅力。
2.教学难点:(1)化石的形成过程及科学原理。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激发学生对化石的兴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石?化石是如何形成的?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圈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讨论作者的表达方法。
(2)讨论化石的形成过程,理解课文内容。
4.精讲课文(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设问等。
5.课堂练习(1)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创作一段关于化石的描述。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
6.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熟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化石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化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3.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化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激发学生对化石的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学案一六化石吟【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知识链接】1、主题解读本文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2、走近作者张峰,当代科普工作者,诗人,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反讽手法被广泛运用。
代表作是小诗《本草纲目》,短诗对中国古典文化中许多著名的意象进行了调侃式的借用,解构了其中悠然的韵味,并对中国文化的阴柔缺乏阳刚之气表示不满的情绪。
3、相关资料这首科学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当时,“十年动乱”刚结束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大江南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遍及全国,实现科技现代化是国人的殷切希望。
作者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这首科学诗,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
【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1)骸骨()(2)潜行()(3)葱茏()()(4)猛犸()(5)逝去()2、解释词语。
(1)腐朽:(2)化为乌有:(3)潜行:(4)海枯石烂:(5)葱茏:(6)叹服:3、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
事在必行()其貌不洋()坐想其成()以逸代劳()故技重演()针贬时弊()言不由中()出神入画()4、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问题探究】5、《化石吟》的“吟”的含义是什么?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精读精练】(一)、阅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9、化石所重现地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10、为什么说“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11、“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指代什么?从诗句中找出与之相适应的句子。
12、“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有什么含义?13、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 21《化石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化石吟》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这种文学样式;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2.教材分析《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3.中招考点识记课文生字词,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内容。
4.学情分析这首诗便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和联想。
因而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说,把语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
教学中适合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音乐美和情感美;还要联系自然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想象远古生物世界那奇幻的景象。
二、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朗读课文,能写出重点词语。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诗歌内容,描述赞颂之情。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学生查阅资料,掌握生字词。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文章,必须把握准文章大意,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进行最后由教师指导总结。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化石中保存了古生物生命的信息,让我们窥见了一万年前神话般的世界。
下面就让我们阅读张锋的《化石吟》,认识这些神奇的石头,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二)预习检测1.作者介绍张锋,当代科普工作者,诗人。
代表作有小诗《本草纲目》。
其诗作被评为“第三代诗歌”。
(三)新课讲解(四)当堂训练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描述一个小动物的化石。
(用时3分钟)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或一处关键词。
(五)课堂总结用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表现科学内容,节奏明快;用第二人称、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可说话的人来写,显得自然亲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示有关化石的知识;最后一节回应开头,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2024年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化石吟》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初中七年级人教版《化石吟》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化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体会作者对化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化石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化石。
(2)板书课题《化石吟》,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查阅字典、词典,理解词语含义。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分享朗读感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2)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精讲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2)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
(2)学生展示仿写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4.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进一步体会课文情感。
第三课时1.作业展示(1)学生展示课后练习成果。
2.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石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收集化石等。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化石吟》教案(最新7篇)
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化石吟》教案(最新7篇)《化石吟》教案篇一《化石吟》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3.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4. 培养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联想想像法。
3.讨论点拨法。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显示古生物化石图片)同学们,每当走进自然博物馆,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
冰冷的化石却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绎,叙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
二、解题《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
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三、畅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轻声朗读,勾画并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教师感情饱满地范读全诗,学生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
提示: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全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并且以第二人称来称呼化石,亲切自然。
诵读中要仔细体会语气语调的变化。
3.学生自由诵读,结合生物学知识理解诗歌内容。
思考:(1)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诗人是怎样打开读者思维闸门的?(2)体会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在行文中的作用。
(3)摘录出诗中4、6两节的比喻句各一例。
(4)第3节中的“你”具体指代什么?能否改成“他”,为什么?(5)化石重视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6)全诗七节的思路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请简要概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化石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化石吟》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化石吟》的诗歌内容,包括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等。
2.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中所表达的生命意识和敬畏自然的情感,并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3.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朗诵技巧,通过朗诵来表达诗歌的情感,同时能够从中学习到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对于诗歌中生命意识和敬畏自然的情感理解,以及掌握朗诵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并能够自行分析诗歌。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化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化石的来源和意义,进而引出课题。
2.呈现(15分钟):介绍作者背景、诗歌创作背景和诗歌内容,让学生对诗歌有初步的认识。
3.理解(2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教师提问和教师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等。
4.应用(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对于自然和生命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相关诗歌。
5.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朗诵诗歌,增强对自然和生命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谈话法: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3.研究法: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技巧,同时结合问题研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口头提问、判断题、填空题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朗诵任务,让学生在家中自行练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作业完成质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多媒体课件: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和自然环境的变迁。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前准备: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教学内容:《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设计:一课时一、精心导入:①可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②也可用音乐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 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二、感知内容: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老师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
请听老师范读。
(配乐范读课文)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跟读课文(跟教师朗读一次)。
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七级语文上册化石吟学案
化石吟》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累积“奇异、葱郁、幽雅、叹服、天长地久、日转星移”等词语。
2.认识化石显现的亿万年前奇异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领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顾的构造特色。
2.学习迅速默读、挑选、归纳重点的阅读方法。
德育目标培育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频频朗读,感觉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学习难点联系生物学的有关知识,激活联想一想像思想,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1.朗诵法。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更是一首颂扬化石的抒怀诗。
诗歌节奏鲜明、腔调解睦,富裕韵律美。
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你”称号化石,和蔼自然,字里行间表露赞叹之情。
指引学生频频朗读,感觉思想感情和音乐美。
学习方法2.联想一想像法。
诗歌写科学家经过研究化石,显现亿万年前的奇特情形。
要联系生物学知识,充足调换思想活动,理解诗中所写内容,激发研究生物进化的兴趣。
3.议论点拨法。
讲堂教学设计中,充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研究诗歌的内容重点和首尾圆合的构造美。
教师奇妙设疑,指引学生思想以打破重难点。
学时两课时。
情形导入同学们,每当走进自然博物馆,面对复原的古生物时,思路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印迹的太古洪荒。
冰凉的化石倒是昨日生命信息的演绎,叙述着亿万年前那奇异的神话。
今日我们一同学习一首颂扬化石的抒怀诗——《化石吟》。
1.背诵《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2.在《观沧海》中表现曹操广博胸襟的诗句是哪两句?(1)(2)3.在《次北固山下》中表现王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哪一句?课前复习 4.在《钱塘湖春行》中的表现春的诗句有哪些?①②③5.在《天净沙秋思》中表现马致远思乡之情的诗句是哪一句?课前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预习奇异( huàn )裹(guǒ)藏葱郁(cōng lóng)....优秀( zhu ó yuè)骸(hái)骨潜(qián)行....躯壳( ké)档(dàng)案猛犸(mǎ)悄(qiǎo)然....2.采用“奇异、太古、骸骨、乌有、潜行、裹藏、葱郁、幽雅、叹服、造物主、天长地久、日转星移”中的十个词语写一段对于美景的话。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化石吟》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颂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丰富情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美,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蝴蝶化石三叶虫化石自然界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化石,它们是从哪儿来的呢?科学告诉我们: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是什么原因使这石头一样的东西令作者李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乃至要为之写下一篇诗歌呢?我们先听读一遍课文,试着感受一下诗歌的大体内容。
在听读时,请大家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从范读中汲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诗歌的朗诵。
(注意字词教学)屏幕展示读音易错易混的词语,做适当点拨。
二、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大体感知诗歌内容。
问:读过诗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由学生作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必然导致自主阅读的结果存在差异,此环节教师只须把握学生对诗歌了解的程度,不要求学生讲得很细、很全。
2、同学们从诗歌中了解了化石的一些知识。
那么,这首诗歌是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集体诵读1、2节诗歌问:这两节有什么突出的修辞方法?(可以提示学生注意这两小节标点符号的特点)设问问:通过设问得到了怎样的答案?苏醒神话奇幻苏醒:化石从亿万年前的岩石中被人类发掘出来;化石打开了人类认知地球生物进化史的大门。
这扇被打开的大门,向我们人类展示的是什么?是一个个奇幻的神话。
那么它奇幻的表现是什么?3至6小节就是最好的回答。
二、研读(合作探究):1、研读对象:3至6节2、合作探究的目标:A、找出核心句;B、概括要点,举例。
3、学生分四个小组分别研讨3至6节。
4、研讨要点:①第3节:要点:否定造物主愚昧→科学例:西方,上帝造人;东方(中国),女娲造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运用正确的诵读方法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精练性、音乐性的特点。
2、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4、掌握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
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和教学目标2三.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设想:以朗读帮助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积累的生物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音乐美,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再品析语言,了解这首诗的主要手法,理解其作用。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诗歌,整体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本文是一首科学诗,以诗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我们来探讨一下,到底介绍了哪些知识?二、检查预习:a)检查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b)检查朗读情况。
三、老师朗诵,要求学生注意音节的停顿,语调的变化。
五、抽学生朗读,教师作适当指导。
六、组织学生探讨问题,明确答案。
a)这首诗主要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b)诗歌的主体部分是3—6节。
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
化石重现了一个逝去万载的令人神往而奇幻的生物进化世界。
c)化石起到了保存物种生命信息的作用。
七、布置作业:a)抄写课后词语。
b)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诗歌,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了解诗歌的主要手法,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教学步骤:一、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1、诗的第一节连用了四个反问句,有什么作用?诗行中提到的几个“最早的生物”依次是指什么?(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2、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3、请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一下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可以用生物课上或课外所获得的有关知识进行补充)二、再读诗歌,品味语言:1、诗歌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各举一例,并说明作用。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1课《化石吟》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21《化石吟》教案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导入:欣赏一组化石图片导入新课一、检查预习1.重现 chóngxiàn:再次出现。
2.苏醒 sūxǐng: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唤醒;使觉醒;3.奇幻qíhuàn:奇异而虚幻。
奇异变幻。
奇异得让人不敢相信。
4、思绪 sīxù:思路的线索、头绪.5、骸骨háigǔ:尸骨。
尸骸之骨。
又指身体。
旧称一身为上尽事,故辞官称乞骸骨。
6.乌有wū yǒu:虚幻,不存在。
7.潜行qiánxíng∶在水下行走。
秘密行走。
8.档案 dàng àn:分类保存的文件和材料.9.太古tàigǔ:远古,上古.10.葱茏cōnglóng:(草木)清脆茂盛。
11.卓越 zhuóyuâ: 高超出众.12.神往 shãnwǎng:心中向往.13.海枯石烂hǎikū-shílàn:大海干涸,岩石成土。
喻指经历极长久的时间,也指永久不变,多用作誓词。
补:14、造物主Zàowùzhǔ∶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万物的创造者。
15、猛犸 měngmǎ:也称“毛象”“猛犸象”古代哺乳动物,大小近似现代象,身上长满棕色长毛,上门齿向上弯曲。
16、裹藏guǒcáng:缠绕着(人或事物夹杂在别的人或事物里面)。
17.幽雅yōuyǎ:幽静雅致。
18.叹服tànfú:称赞而且佩服。
19.日转星移rìzhuǎnxīngyí:形容发生极大地变化。
20.进化jìnhuà: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变化。
21.引颈长吼yǐn jǐng cháng hǒu :伸直脖子大声吼叫。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化石吟》新课标教案2_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英语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化石吟》新课标教案2_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英语》摘要:、说化石导入课题学们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诗人张锋《化石吟》谁谈谈“吟”含义,通由、别、组等多种朗形式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容、思想感情把握诗歌节奏化石吟[教学设计]创说明教学程教师引导学生理诗歌容了有关远古化石知识调动学生想象力并通反复朗感受其丰富感情和节奏韵律美激起学生科学探究兴趣和科学诗热情(说、、品三步)教学步骤、说化石导入课题学们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化石知识?(出示些化石图片)今天我们将要学习诗人张锋《化石吟》谁谈谈“吟”含义?明确吟是赞颂思那么作者什么要赞美化石?让我们带着这问题起课二、课体会感情听听整体感知准音跟跟体会诗歌节奏韵律3由思考这首诗层次、结构特以及诗歌主要容和作者思想感情明确()诗歌可分三层节发问引发想;36节具体抒写想想象容;7节照应开头回答呼应()这首诗结构上前照应节照应二节(3)这首诗写科学通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神奇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赞美情三、品美研赏析任何美都必须深入品析其词佳句才能体会其妙处现请学们以四人组单位由朗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你把我思绪引向远古”句全起什么作用?怎样理“黑色躯壳裹藏着生命信息历史留下珍贵密码”句?3“光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档案细细描画”写是什么?什么这样写?从诗出你喜欢句或词说说你喜欢理由明确()引起下作用()因化石作生命基物质有机化合物还保存着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3)言成理即可四、想想象“冰冷骸骨把平凡真理回答”句“平凡真理”包含些什么?当你面对复原恐龙、猛犸有何感想?3“沉睡千年石头说了话”它说了些什么?明确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言成理即可五、悟学法学生由谈课学习心得明确诗歌学习步是出节奏韵律出感情;二步品析词佳句;三步想想象深入境六、拓展作业收集有关化石、图片等办份手报你喜欢科学诗吗?请模仿着写首[教学设计B]创说明“议议”因诗歌重朗学生可感悟、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主动作用相交流教师适当给以提示补充要学生当堂成诵教学步骤、整体感知通由、别、组等多种朗形式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容、思想感情把握诗歌节奏二、议质疑难通组讨论共探究深入理诗歌境三、展开想想象学习你脑海展开了哪些画面?四、布置作业学完你有哪些收获?[教学设计]创说明学习课前让学生作充分预习通上、翻籍或询问生物老师尽可能多地了古生物知识并撰写介绍古生物短学习课与课进行比较体会科学诗特教学步骤、组宣己撰写有关古生物知识论每组推选名全班宣二、学习《化石吟》这首诗三、比较科学诗与科学论异体会科学诗特四、布置作业.出课你喜欢两句诗并说明理由.课外首科学诗进步体会科学诗特[整合平台]课背景古生物化石有关长有真正鸟类羽毛恐龙扩水佟希仁我是蓝色海、碧绿湖泊我是潺潺溪、翻滚江河氢氧是我生身父母无色透明是我品格摄氏我要沸腾欢笑升腾袅袅雾气向高空漂泊当然阳光会使我身形变态化做缕缕多姿云朵但我不习惯天庭漫游刻将地母亲挂念心窝冷风拥抱常使我流下激动眼泪或随雷声闪电起降落专横冬季嫉妒我由唆使北风给我戴上沉重枷锁囚禁银色牢笼里捆绑手脚严禁唱歌可思维是禁止不住我怀念春天像黑夜盼望光与火啊我是枝头累累实沙漠里行人脸上笑窝我是万物生灵血浆人类亲密朋友和使者哪里都有我身影可愚蠢人却常常玷污我工业垃圾量倾倒我口泄漏石油常我身上涂抹这分明是肌体里埋下炸弹己饭碗留下恶魔聪明人类啊爱护我吧再不能己种植灾祸这是首介绍有关水知识科学诗了诗容、把握诗歌感情可与《化石吟》相比较进步体会科学诗特。
2023最新-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化石吟》教案【优秀7篇】
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化石吟》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次壶知道为您整理了7篇《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化石吟》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七年级语文上册《化石吟》教案设计篇一这一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
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的人类的伟大。
教学这篇课文时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如鱼类进化、鸟类祖先、两栖类祖先、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的节奏韵律之美。
科学诗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这正是许多学生所喜欢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此激发学生爱科学文学的热情。
本节课我要完成如下几个目标:(1)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教学重点,本文教学重点是: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之美;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共分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重点研讨、质疑释疑、拓展延伸、小结、布置作业六个环节。
1、导入新课。
导语如下:大家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词吗?这个词什么意思呀?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
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化石吟》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化石吟》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化石吟》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本课生字词语;学会抓住课文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思路;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赏析诗歌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对于未知世界无限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关键性语句整体感知课文,赏析文句,体会、理解课文所蕴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加强对文章的深刻理解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美,倡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加深理解,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如果有条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化石图片(鱼、始祖鸟、恐龙等),并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如果不用多媒体,可出示恐龙的图片,然后设疑:“你们现在看到的是-----”“恐龙”“我们在小学自然中学过恐龙在7000千万已经灭绝,那我们今天又怎么知道你看到的就是恐龙,而恐龙确实是长得这样呢?”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化石’。
“那么什么是化石呢?”科学告诉我们: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那化石有什么用呢?”学生纷纷讨论。
总结: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二、学生练习朗读课文我们先听读一遍课文,试着感受一下诗歌的大体内容。
在听读时,请大家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从范读中汲取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寄语: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要点点拨: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骸()骨葱茏()()
2、解释词语
奇幻:
潜行:
裹藏:
葱茏:
幽雅:
海枯石烂:
日转星移:
3、课外积累
你知道哪些有关化石的知识?
二、整体感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三、理解探究
7、“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8、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9、“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10、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
四、赏析语言
11、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五、拓展延伸
12、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它说了些什么?
六、学习小结
13、从内容、写法等方面总结自己本科学习所得。
达标检测
(一)理解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地壳()运动频繁的地区很容易发生地震、地陷、海啸等自然灾害。
(2)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3)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这辆汽车由于严重超载()而遭到了交警部门的严厉处罚。
(4)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他激动起来脸会涨()得通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1)谁如果jiànshàng()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那里原来是不毛之地,现在一片葱茏,yǎnrán()成为绿洲。
(3)全校同学都聚精会神地língtīng()着科学家精彩地学术报告。
(4)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qīqiao()。
3、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可以不按顺序,但每个词语都要用上,字数不少于150个。
五彩斑斓、津津有味、栩栩如生、不得而知、纹丝不动
(二)拓展阅读。
寻梦者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矇眬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1、诗中的“无价的珍宝”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把它称作“无价的珍宝”?
2、“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和“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这两个句子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话各强调的内容是什么?
3、你认为此时你的梦才“开出娇妍的花来”的意思是什么?
4、诗中的哪一句话与“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这句话相照应?
5、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本诗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三)问题探究。
1、简析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1)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
(2)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2、仿照加横线的句子,写两个例子,构成排比句式。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而英雄却常常难以用距离或时间来衡量。
远的有抗金英雄岳飞,我们在千年之后望去,仍可见他在山河破碎之际高唱《满江红》;近的有;再近的有。
16、化石吟答案
学习过程
1、hái cōnglóng
2、奇幻:奇异而虚幻
潜行:在水面以下行动,秘密行走。
裹藏:包裹隐藏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幽雅:幽静而雅致。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日转星移:斗换星移。
意思是感叹时光飞逝,事物在变化,物是人非。
3、略
4、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5、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6、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7、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
8、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9、“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
10、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11、略
12、言之成理即可。
13、略
达标检测
(一)理解运用。
1、(1)ké;qiào(2)qiǎo;qiāo(3)zǎi;zài(4)zhǎng;zhàng
2、(1)鉴赏(2)俨然(3)聆听(4)蹊跷
3、例文:我纹丝不动地站在五彩斑斓的花圃边上,听弟弟津津有味地述说
着昨日足球场上的见闻,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可是,几个球迷竟在这时把弟弟拽走了,昨天比赛的结果怎样,我不得而知。
(二)拓展阅读。
1、金色的贝;因为“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还能“吐出桃色的珠”,这是一个美好得让人心醉的世界。
2、反复;第一句强调艰辛的寻找,第二句强调艰苦的磨砺。
3、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生的努力,即使明知梦开出娇妍的花的时候,正是自己衰老的时候,诗人仍执着地寻找自己的梦,表现了寻梦的崇高和伟大。
4、与“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和“当你眼睛矇眬了的时候”相照应。
5、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必须付出一生的努力。
(三)问题探究。
1、(1)科学家终于让沉睡在地底的化石发挥出见证历史遗迹的功能,所以就好像睡着的人醒来一样,继续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2)科学家从化石里了解到人类的历史,每一种化石都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就好象是时代的标记一样,所以作者形象地把它比作“密码”。
2、示例:戊戌君子谭嗣同,我们在百年之后看去,仍可见他在国运衰微的关头大呼“我自横刀向天笑”;民族作家鲁迅,我们在多年之后想去,仍可见他在国破家亡的日子疾书“我以我血荐轩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