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和消毒方法

合集下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

它通常在夏秋季节流行,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儿童。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经常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粪便或尿液后。

- 避免接触污染物:避免接触患者的唾液、粪便、尿液或呕吐物等分泌物。

-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以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2. 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清洁和消毒: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表面,如桌子、玩具、门把手等。

- 保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3. 饮食卫生:- 食用熟食:确保食物彻底煮熟,特别是肉类和蛋类。

- 避免生食: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经处理的食物,如生蔬菜、生肉等。

4. 避免近距离接触:-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尽量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密切接触,特别是在他们出现症状时。

- 避免拥挤的场所:尽量避免拥挤的场所,特别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

5. 加强儿童保健:- 提高儿童免疫力:及时按照国家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疫苗,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 增强体质:保持儿童良好的营养状况,定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6.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 遵守隔离措施:如果确诊患有手足口病,应遵守医生的隔离措施,以减少病毒传播给他人的风险。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可以定期清洁和消毒儿童常用的玩具、餐具等物品,避免与患者共用物品,以及避免接触动物粪便等。

同时,积极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总之,通过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清洁、合理饮食、避免近距离接触、加强儿童保健和及时就医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和感染。

手足口病家庭预防消毒指南

手足口病家庭预防消毒指南

手足口病家庭预防消毒指南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出疹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人群密切接触是儿童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另外,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以及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可造成传播。

规范科学的消毒是去除、杀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避免继发感染和疫情扩散的重要防控措施。

一般来说,如果家庭中无人得手足口病,除了注意和正确洗手、做好家庭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及勤晒衣被外,一般不需要特别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

如果家庭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除了及时就医、病儿在家休息外,还需对病儿的餐具、用品等进行日常消毒,当病儿痊愈后还应对所有物品进行一次终末消毒。

具体预防消毒措施如下:1、如果没有手足口病患者,家庭住户一般不需要消毒,可采用最简便易行的开窗通风换气方法,每次开窗10到30分钟,使空气流通。

同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2、以下10种情况人们需要洗手:①饮前饭后;②便前便后;③吃药之前:④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⑤做完扫除工作之后;⑥接触钱币之后;⑦接触别人之后;⑧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⑨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⑩抱孩子之前。

尤其是接触过传染物品的,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手。

3、家庭有手足口病患者,必须消毒隔离。

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

患儿应留在家中,直到体温、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

一般需隔离2-3周。

①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84”消毒液l:100的比例)浸泡及煮沸消毒。

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

②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以2:1的比例)搅拌均匀消毒2小时后倾倒。

③饮用水:烧开后使用。

4、患儿居室内应空气新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和各班级预防及消毒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和各班级预防及消毒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和各班级预防及消毒措施一、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由园长亲自带领教师在门口对入园的幼儿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手、口腔等部位,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

幼儿入园后,由班内教师再进行一次晨检,以防遗漏,中午教师再进行一次午检,主要检查幼儿的脚心、臀等部位,发现疑似幼儿及时报相关负责人,且当天各班教师把孩子的情况详细汇报于办公室,幼儿园针对情况作出相应措施。

二、认真做好各班消毒工作1、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物品要整齐,每日三扫、三拖、三擦,每周六下午大扫除。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早晨、中午起床后开窗换气,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班级消毒具体细则:每餐前请按1:100比例配置的消毒液,然后用抹布或者喷壶对桌面、桌腿、桌子:边缘及下面进行喷洒或者擦拭。

椅、柜、把手、床边、窗台、扶手、门、墙面:每天午饭后,傍晚孩子离园后请按墙面1:50,其他1:100的比例配置的消毒液,用抹布或者喷壶喷洒擦拭。

地面及厕所:请按照1:50的比例配置消毒液,按照地面随脏随拖的方法,每天至少三次对地面进行消毒。

水杯:每天傍晚孩子离园后,请老师将水杯送伙房用开水浸泡清洗后,放消毒柜里消毒半小时。

毛巾:每天用完清洗,每周一和周三投放在1:200的消毒液里浸泡半小时,然后清洗干净,日晒晾干。

被褥,图书:被褥每月至少一次拿回家拆洗暴晒,春秋季传染病高发期一月最少两次,小床视天气情况在园内户外日晒。

教室内: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一次睡室和活动室,每次20分钟,幼儿离园后或者不在场时。

4、个人卫生:(1)、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幼儿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提醒幼儿用自己的毛巾擦嘴。

每周剪一次指甲。

(2)、教师也要注意个人卫生,穿工作服,平底鞋,不留长指甲,不披头散发。

三、做好正确宣传和讲解工作每天有教师在门口晨检,及时准确地向家长讲解防疫部门的卫生常识,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卫生防疫意识和能力。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引起儿童感染。

为了保护孩子的健康,以下是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最基本的措施。

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患者或患者周围环境后。

儿童在学校或幼儿园回家后也要注意洗手。

2. 避免接触患者:手足口病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因此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如果家庭中有人感染手足口病,应尽量隔离患者,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

3.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手足口病病毒可以在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因此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洁和消毒家居用品、玩具、床上用品等物品,尤其是患者使用过的物品。

4. 加强儿童的免疫力: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中,因此加强儿童的免疫力对预防手足口病很重要。

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咨询医生了解相关疫苗的接种时间和方式。

5. 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方面。

尽量避免食用生食和未经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肉类和海鲜。

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6. 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手足口病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传播的风险更高。

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如游乐场、儿童乐园等。

如果必须去,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者。

7. 教育儿童正确的卫生习惯: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长期措施。

教孩子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时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

8. 及时发现症状并就医: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手足口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症状进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建议。

总之,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者、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加强儿童的免疫力、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教育儿童正确的卫生习惯以及及时发现症状并就医。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保护孩子的健康。

手足口病消毒的原则和方法

手足口病消毒的原则和方法

手足口病消毒的原则和方法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儿童,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

在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过程中,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就手足口病消毒的原则和方法详细介绍,以帮助您更好地处理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一、手足口病消毒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要对可能带有手足口病病毒的物品、环境进行全面消毒,确保病原体彻底清除。

2.彻底性原则:要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彻底灭活手足口病病毒,以防止其传播。

3.周期性原则:要定期、有计划地对物品、环境进行消毒,避免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4.重点性原则:要重点关注容易受到污染的物品和区域,如儿童玩具、餐具、卫生间等,做好针对性的消毒工作。

二、手足口病消毒的方法1.家居环境消毒:(1)通风换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有助于稀释病毒浓度。

(2)表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常触摸的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如桌面、门把手、灯具开关等。

可使用稀释过的含氯消毒液,将其喷洒在物品表面,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并晾干。

(3)地面清洁:对地面进行彻底清洁,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可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将其稀释后,使用拖把或喷洒器将其均匀喷洒在地面上,用力擦拭干净,然后晾干。

2.个人用品消毒:(1)洗衣消毒:将病人的衣物、床上用品等隔离洗涤,衣物用热水洗涤,床上用品用热水煮沸消毒,同时进行彻底的晾晒,确保彻底灭活病毒。

(2)餐具消毒:使用热水加洗洁精清洗餐具,然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餐具10分钟以上,在用清水冲洗干净后进行晾干。

(3)儿童玩具消毒:将儿童玩具分别进行分类,将可擦洗的玩具用肥皂水清洗干净,然后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玩具10分钟以上。

对于不可擦洗的玩具,如填充玩具,应将其放入塑料袋中,用84消毒液或漂白粉密封,置于阳光下暴晒4-5个小时。

3.公共场所消毒:(1)学校消毒:在学校的教室、操场、卫生间等公共场所使用专业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的范围,可使用氯含消毒液、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等操作。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一)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
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 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

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幼教工作者的手足口病预防与处理

幼教工作者的手足口病预防与处理

幼教工作者的手足口病预防与处理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幼儿园是其传播的主要场所之一。

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并且要及时妥善处理已发生的病例,以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幼教工作者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手足口病的方法。

一、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1. 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幼儿园是病毒传播的高发地之一,因此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非常重要。

定期进行教室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常接触到的物品和表面,如桌椅、玩具等,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的传播。

2.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应该示范并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经常洗手、勤换衣服等。

如果有幼儿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并避免患病幼儿与其他幼儿接触。

3.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幼儿园可以定期进行幼儿的健康检查,尤其是对于手足口病易发季节,可以加强对幼儿体温、口腔、皮肤等方面的观察,及时发现患病症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处理手足口病患病者1. 隔离患病儿童发现幼儿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应及时隔离患病儿童,避免其与其他幼儿接触。

可以将患病幼儿暂时安置在特定的房间或区域,并设立相应的隔离标识,提醒其他工作人员和家长注意。

2. 密切观察并提供适当护理对于患病幼儿,幼教工作者应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并提供必要的护理。

保持患病幼儿的休息、饮食和清洁,帮助他们缓解症状和不适。

3. 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对于患病幼儿所接触过的物品,如餐具、玩具等,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病毒传播。

同时,加强对教室、卫生间等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病毒的残留。

4. 协调与家长的合作及时向家长说明患病情况,并提醒他们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调。

三、幼教工作者自身的防护1. 加强自身的个人卫生幼教工作者本身也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规范,经常洗手、勤换衣服等,以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人类脚口病病毒引起。

在托幼机构中,由于儿童接触紧密,传播速度较快。

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托幼机构可以采取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1.加强卫生宣教:托幼机构应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宣教,包括手洗卫生的重要性、避免和减少接触患者和污染物的方法等。

通过在配发宣传册或定期召开讲座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和家长的预防意识。

2.室内清洁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托幼机构内的地面、桌椅等常接触物体。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玩具、用具和床铺等物品进行消毒。

确保使用的消毒剂具备灭活手足口病病毒的能力。

3.定期体检:对入园儿童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发现患有手足口病病症的儿童要及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儿童。

并且要建立入园儿童健康档案,随时了解幼儿的身体状况。

4.密切观察:密切观察和监测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有手足口病的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应立即做好隔离措施,并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

5.加强个人卫生:教育工作人员和儿童正确洗手方法,尤其是在进食前、上厕所后、接触后需要强调洗手卫生。

鼓励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并充分清洗手心、手背、手指缝等部位。

6.隔离措施:当有手足口病病例出现时,要立即隔离患者,防止疾病传播。

将患者与其他健康儿童分开,避免直接接触和共用物品。

还需密切监测接触过患者的儿童是否出现手足口病的症状。

7.健康管理:对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儿童,应及时采取相关治疗,遵医嘱定期复诊。

同时,对健康儿童要加强日常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并防控病的传播。

8.环境通风:保持托幼机构室内通风良好,加强对室内湿度的控制。

保持空气流通可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滋生,有助于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9.食品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做到食物的安全可靠。

确保食物的质量,定期检查厨房和餐具的卫生情况,加强食品储存和加工的卫生管理。

10.规范活动安排:合理安排儿童的活动,避免大面积儿童集体活动,减少病毒交叉感染的机会。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婴幼儿和儿童。

它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强、易于扩散等特点。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个人卫生习惯:1.勤洗手:经常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尤其是在接触病儿、接触污物或者外出回家后。

2.保持清洁: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经常清理、消毒家居和公共场所的门把手、桌椅等常接触的物体。

3.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避免接触患者的唾液、口水、鼻涕、眼泪等体液,尽量减少传染的机会。

4.不共用个人物品:不共用患者或其他人的餐具、杯子、玩具、毛巾等个人物品,以免交叉感染。

二、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卫生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1.生熟分开:食物的加工、储存和烹饪要分开进行,确保生食与熟食不混叠,避免交叉污染。

2.充分熟食:确保肉类、蔬菜等食物彻底煮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物的摄入。

3.饭前洗手:进食前务必彻底洗手,确保双手清洁,以防将细菌带入口腔。

4.安全饮水:饮用的水要保证安全饮用水,最好进行煮沸或消毒处理。

三、增强免疫力免疫力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一些提高免疫力的方法:1.接种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手段之一,建议按照预防接种程序接种相应疫苗。

2.均衡膳食:保证营养均衡的膳食,摄入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增强免疫功能。

3.适度锻炼:进行适量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积极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是防止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控制传染源的方法:1.早期隔离:对于已经感染手足口病的患者,要及时将其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以减少传播的机会。

2.妥善处理体液:处理患者的体液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使用专用容器收集、封存,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3.加强环境清洁:对于病房、活动区域、玩具等要加强清洁,定期消毒,以降低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为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做好手足口病区、诊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依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以及《河南省医疗机构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试行)》,特制定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望各相关科室认真执行。

一、处置原则(一)按照丙类传染病管理要求,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同时,采取接触隔离措施。

(二)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设置发热疱疹预检分诊点,做到合理分诊。

(三)就诊患儿的诊室应做到一人一诊室,防止交叉感染。

(四)临床诊断病例应安置在隔离病区收治,同一病区内不得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患儿。

严禁将患儿安置在病区走廊内,防止交叉感染。

二、消毒隔离措施(一)诊室、病室的空气保持新鲜,开窗通风和换气每日2~3次,每次20~30min。

患儿出院后应采取紫外线灯管进行终末消毒。

(二)诊室、病室内诊疗台、床旁桌、门把手、床栏杆等物体表面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min,每天至少2次,遇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三)诊室、病室内的地面湿式清洁,禁止使用扫帚扫地,每天至少2次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min,遇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四)物体表面或地面被患儿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按照血液/体液溅洒等污染物污染时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

(详见附件1)。

(五)患儿的分泌物、排泄物应采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剂与其搅拌均匀消毒,作用60-120min。

盛放呕吐物、排泄物的容器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洗净备用。

(六)患儿的床单位用物保持清洁,一人一用一更换,长期住院患者应每周更换,被污染时及时更换。

用后放置于双层污衣带内,交由洗衣房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后,清水清洗、干燥备用。

(七)抹布应在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更换,拖把(地巾)分区域、分室使用、分池(桶)涮洗。

预防手足口病消毒隔离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消毒隔离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消毒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认真落实医院内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是预防本病院内感染的关键。

一、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设诊室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

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二、环境消毒要点
(一)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

(二)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现(如门把手、楼梯把手等)做重点性消毒。

(三)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或紫外线消毒灯直接照射30分钟。

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

三、消毒方法
(一)粪便:可用生石灰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二)食、饮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三)生活用具、玩具、书籍: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使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四)患者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五)盛放排泻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

(六)医疗垃圾按感染性医疗废物收集、包装、集中处理。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该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儿童之间,但成人和婴儿也有可能感染。

为了避免手足口病的传播和减少其对我们的健康造成的威胁,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的知识。

预防手足口病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婴儿和幼儿之前、饭前、饭后以及上完厕所后。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充分的洗手,至少要洗手20秒钟。

还要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避免接触已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所以要尽量避免与感染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日常用品,并避免接触其口水、唾液等分泌物。

3. 保持室内通风:手足口病病毒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更容易存活和传播,所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4. 减少人群拥挤和接触:手足口病易在人群密集处传播,尤其是幼儿园、学校等场所。

要避免人多拥挤的地方,并减少与患者的直接接触。

5. 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清洁、煮熟食品,避免生吃、切生果蔬和食用不洁的食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6. 清洁环境:保持室内、室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桌子、门把手、玩具等。

治疗手足口病1. 休息和饮水: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饮水,以帮助身体恢复。

可以选择温水、苏打水、淡盐水等来补充水分。

2. 控制体温:手足口病常伴有发热,可以使用退热药物、温水擦浴等方法控制体温。

在给儿童使用退热药物之前,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3. 缓解疼痛:手足口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腔疼痛和溃疡,可以使用漱口液或含漱液来缓解疼痛。

小儿使用前也需咨询医生的建议。

4. 避免传染:患者需要隔离,避免与其他人接触,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总结回顾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预防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为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已感染患者的分泌物,并保持室内通风和环境清洁。

简述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简述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简述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彻底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口、鼻子、眼睛或者与患者接触后洗手。

2. 避免接触患者的口水、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

3.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人员密集及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4.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对公共场所、儿童活动场所、玩具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5. 避免与已经感染手足口病的人分享个人物品,如毛巾、餐具等。

6. 避免给婴幼儿使用过期或经过污染的食品和饮水。

7. 提高健康意识和健康教育,加强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增强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8. 及早发现和隔离患者,避免病毒在群体中的传播。

9. 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总之,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以及加强环境清洁和个人防护,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范能力。

手足口病消毒方案

手足口病消毒方案

手足口病消毒方案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手部、脚部等部位的皮疹和瘙痒,一般病程较短,但极易传播,对于儿童和老人等人群更为危险。

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强消毒工作,保证卫生环境,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手足口病消毒方案。

一、概述手足口病的病毒在外界能够存在较长时间,经过污染的物品和环境都有传染的风险,特别是在幼儿园和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建立防止细菌、病毒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为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一方面应加强室内空气的消毒,另一方面是对表面物品的消毒,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些方面的内容。

二、空气消毒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有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所以做好空气消毒是至关重要的。

在病人居住的房间,应定时开窗通风,时间一般为1-2小时。

除此之外,可以使用空气消毒机,通常采用紫外线或臭氧灭菌,选择使用方法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

三、物品消毒手足口病的病毒在外表面存活寿命较长,在居室和公共场所中物品的消毒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日常生活用品消毒食具、饮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应洗涤干净后,用开水烫过,保证沸腾2-3分钟,或采用高温水消毒器消毒,在高温下消灭细菌、病毒。

2.地面消毒手足口病病毒能够在地面存活数天,所以对于地面的清洁非常重要。

使用含氯消毒液或过氧化氢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浓度为1:1000-1:5000,消毒时间为30-60分钟。

消毒剂的浓度需与具体情况结合,同时洗手液和花露水等不能代替消毒液使用。

3.洗衣消毒病人的衣物、床上用品要及时清洗消毒,可以使用含氯消毒液或过氧化氢消毒剂浸泡消毒,首先在30℃左右水温下放入洗衣液清洗过一遍,浸泡10-20分钟后,再加入消毒剂,温度为60℃以上进行消毒。

4.玩具消毒幼儿、儿童的玩具也需要加强消毒。

由于玩具种类较多,消毒方法也不同。

通常可以采用放入白醋、氧化氢或是洗碗机消毒,具体方法尽量按照说明手册进行使用。

四、其他方面1.室内消毒频率要加强,次数一般每天3-4次,针对容易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手柄、门把手等要次次消毒。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口腔、鼻腔、皮肤等方式传播。

该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集体儿童之间,尤其在夏秋季节高发。

本文将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应对这一健康问题。

一、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首要措施。

每天多次洗手,尤其在接触儿童、食物或者外出回家后,要彻底洗手。

同时,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保持床上用品的清洁与干燥。

2.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居住和学习环境的清洁卫生非常重要。

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地面、桌面、门把手的清洁,经常消毒;定期清洗被褥、玩具等物品。

3.合理膳食提高免疫力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途径。

摄入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1.对症治疗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

针对这些症状,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进行对症缓解。

如使用退热药物(请遵医嘱),含漱盐水或含漱苏打水来减轻口腔疼痛,涂抹口腔溃疡药等。

2.休息和饮食调理手足口病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以帮助身体恢复。

同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喝水,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助于缓解症状并促进康复。

3.避免二次感染手足口病患者痊愈后,仍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避免二次感染。

确保家居环境干净,勤洗手,避免与病患直接接触,尤其是避免接触病患的体液。

注: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主要是常规措施,如病情严重或持续不退热、口腔溃疡严重等情况,则需要及时就医。

同时,文章仅供参考,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总结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我们从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和膳食调理等方面入手。

通过定期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传播。

在治疗方面,根据症状采取对症治疗,合理休息和调整饮食,有助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

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

本文将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一、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基础措施之一。

孩子应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饭前、饭后、上厕所后等场合。

家长也应该及时为孩子剪指甲,以避免病毒藏匿其中。

2. 注重饮食卫生饮食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饭前应彻底清洗蔬菜、水果等食材,确保其不带有病毒。

熟食和干燥食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滋生病菌。

3. 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和粪口传播,因此家长要避免孩子与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接触。

在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学校等,家长可以要求孩子佩戴口罩,减少感染的机会。

4.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如玩具、桌椅等,以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

保持房间通风,维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有效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二、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1. 对症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口疮、皮疹等。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体温情况给予相应的退热药物,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量增加孩子的饮水量。

对于口腔溃疡,可以使用儿童专用的口腔消炎药物,缓解不适。

2. 休息和饮食调理手足口病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同时,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流质饮食、稀饭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在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3. 注意并发症的防治手足口病患者容易并发一些疾病,如肠胃炎、脑炎等。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并发症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4. 隔离和防控手足口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与非患者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家长要做好患者的隔离工作,并注意家庭成员的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总之,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的管理,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在发生手足口病时,要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和休息饮食调理,并关注并发症的防治。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标题:手足口病预防措施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常见于夏秋季节。

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至关重要,以下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保持个人卫生1.1 经常洗手:手足口病是通过病毒传播的,经常洗手是预防传播的有效方法。

1.2 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嘴。

1.3 保持室内清洁:经常清洁家居环境,特别是儿童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

二、避免接触感染源2.1 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密切接触:尤其是患病儿童,避免分享餐具、玩具等。

2.2 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避免到幼儿园、托儿所等人多拥挤的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2.3 避免食用生食:尽量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三、增强免疫力3.1 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3.2 多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3.3 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四、及时就医4.1 注意症状:手足口病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等,及时发现症状并就医。

4.2 隔离患病儿童:一旦确诊手足口病,及时隔离患病儿童,避免传播给他人。

4.3 遵医嘱治疗: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五、加强环境卫生5.1 定期消毒:定期对家居环境进行消毒,特别是儿童常接触的物品。

5.2 保持通风: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病毒滋生的可能性。

5.3 定期体检: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患病情况。

结语:预防手足口病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重视的问题,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保障家庭成员的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个人卫生,加强预防意识,共同抵御手足口病的侵袭。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

它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为特征,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为了保护儿童免受手足口病的侵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频繁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儿童、饭前、饭后、上厕所后等关键时刻。

同时,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2.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手足口病患者是传播病毒的主要来源,所以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如果有家庭成员或同学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尽量隔离患者,避免与其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以减少传播的风险。

3. 保持室内通风: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所以保持室内通风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毒在室内的传播。

4. 注意饮食卫生:儿童的饮食卫生对预防手足口病也非常重要。

给儿童吃熟透的食物,避免生食和未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肉类和海鲜。

同时,要保证饮用水的安全,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

5. 加强环境清洁消毒:手足口病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天,所以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

经常清洁家居环境,特别是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桌子、门把手、玩具等。

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病毒。

6. 增强免疫力:免疫力的增强可以帮助儿童抵抗手足口病的感染。

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和合理的营养摄入都可以增强免疫力。

此外,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7. 注意个人防护: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或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考虑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避免人群拥挤等,以减少病毒暴露的机会。

总结起来,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保持室内通风、注意饮食卫生、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增强免疫力和注意个人防护。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保护儿童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和消毒方法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一、预防措施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和消毒。

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在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6、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以减少传播机会。

二、消毒方法
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具有广谱、速效、低毒或无毒、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粉剂稳定而水剂不稳定等特点。

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液氯,含氯量大于99.5%,漂白粉含有效氯25%,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三合二含有效氯56%,次氯酸钠含有效氯10%等。

(一)、适用范围:用于餐(茶)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
1、使用方法:根据有效氯含量,用蒸馏水将含氯消毒剂配制成所需溶液。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mg/L消毒剂浸泡10分钟以上,对肝炎、结核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

消毒所用的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照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墙面200ml/m2,水泥地面350ml/ m2)作用30分钟以上。

④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含氯消毒剂用量是排泄物的1/5,略加搅拌后作用2-6小时。

2、注意事项: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所用溶液应现配现用。

①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橡胶手套。

②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

③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对做有色织物的消毒。

④用于消毒餐具,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⑤消毒时若有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时间。

⑥用于污水消毒时,应根据污水中还原物资含量适当增加浓度。

(二)、环境消毒要点
1、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

2、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

3、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

(三)、消毒方法的适用
1、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2、食、饮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3、生活用具、玩具、校舍、书籍: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4、患者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5、盛放排泻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

6、饮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7、生活污水: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8、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夏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6月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