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题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870a9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f.png)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B. 社会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行为与社会结构答案:D2. 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社会学之父”?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弗洛伊德答案:C3. 社会化是指个体如何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学习语言B. 学习社会规范C. 形成个人兴趣D. 形成社会角色答案:C4.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财富D. 所有以上答案:D5. 以下哪个概念与社会资本无关?A. 社会网络B. 社会信任C. 社会规范D. 个人偏好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案: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分或机构(如家庭、教育、经济等)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它们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2. 描述冲突理论对社会不平等的看法。
答案:冲突理论认为社会不平等是由社会中的权力斗争造成的。
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竞争,这种竞争导致了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社会分层。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单亲家庭以及同居伴侣家庭等多样化形式的转变。
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变迁、经济独立性的增强和个人选择的自由。
家庭结构的变化对社会有深远的影响,包括对儿童成长环境的影响、老年人的照顾问题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的变化等。
2. 分析全球化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答案: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它通过经济、文化、政治和科技的交流影响着全球各地的社会群体。
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人阶级来说,全球化可能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或减少,对中产阶级而言,全球化可能带来更广阔的职业发展机会。
而对于边缘群体,如移民工人,全球化可能带来更大的不稳定性和社会排斥。
结束语:通过本次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库的练习,我们不仅复习了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还深入探讨了社会现象和问题。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ed248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1.png)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社会现象B. 个体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变迁答案:A2. 功能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克海姆D. 弗洛伊德答案:C3.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维持社会秩序B. 促进个体发展C. 传承文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经济地位B. 政治权力C. 文化水平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问题的特点?A. 普遍性B. 社会性C. 严重性D. 个体性答案:D6. 社会资本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马克思B. 韦伯C. 普特南D. 杜尔克海姆答案:C7. 社会运动的三个阶段不包括以下哪项?A. 兴起B. 发展C. 结束D. 衰退答案:D8. 社会控制的手段不包括以下哪项?A. 法律B. 道德C. 宗教D. 暴力答案:D9. 社会结构的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功能分析B. 结构分析C. 冲突分析D. 行为分析答案:D10. 社会变迁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项?A. 社会进化B. 社会革命C. 社会退化D. 社会改革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化的过程和意义。
答案: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它包括初级社会化(如家庭、学校)和次级社会化(如工作场所)。
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成员,并通过传承文化来维持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描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答案:社会问题的产生通常与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念、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有关。
解决社会问题需要通过政策制定、法律改革、教育提升、经济调整等多途径综合施策。
3. 解释社会控制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控制的功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防止社会解体。
社会控制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确保社会成员遵守规则,保障社会稳定和个体安全。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9ce29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0.png)
社会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人行为B. 社会行为及其影响C. 自然现象D. 经济活动答案:B2. 社会结构是指什么?A. 社会中的个体关系B. 社会中的组织形式C. 社会中的等级制度D. 社会中的文化模式答案:B3. 功能主义理论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化的过程?A. 学习语言B. 学习社会规范C. 个人独立D. 学习职业技能答案:C5.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个人能力B. 社会地位C. 个人财富D. 教育水平答案:B6. 社会问题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经济问题B. 政治问题C. 环境问题D. 所有以上答案:D7. 社会资本是指什么?A. 社会中的金融资产B. 社会中的文化资产C. 社会关系网络D. 社会中的自然资源答案:C8. 社会运动的共同特征是什么?A. 组织化B. 非正式性C. 政治性D. 经济性答案:A9. 社会控制的目的是?A. 维护社会秩序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强个人自由D. 扩大社会影响力答案:A10. 社会变迁的动力是什么?A. 技术进步B. 文化传承C. 经济波动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文献研究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社会现象来收集数据;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获取信息。
2. 解释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过程是个体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对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语言、文化、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建立关系,并在社会中扮演各种角色。
3. 描述社会不平等的表现形式。
答案:社会不平等主要表现在经济不平等、教育不平等、性别不平等和种族不平等等方面。
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题(含答案)
![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f15fda79563c1ec4da711e.png)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三阶段及其主要代表理论。
1)古典社会学理论阶段: 涂而干(实证主义传统)、韦伯(人文主义传统)、马克思(批判主义传统)2ﻫ)现代社会学理论阶段: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冲突论/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社会行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常人方法学、批判理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3ﻫ)当代社会学理论阶段:新功能主义系统功能主义、结构化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沟通理论后结构主义.2、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研究传统的主要主张。
1ﻫ)实证主义传统孔德、斯宾塞倡导,涂尔干正式确定。
基本观点:社会科学应该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的目的就在于对现象的因果关系做出说明/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取向,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并强调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2ﻫ)人文主义传统韦伯开创。
基本观点: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规律,所以不能盲目仿效自然科学来研究社会现象。
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不是说明,理解行动者赋予其行动及其生活世界的主观意义。
3)批判主义传统马克思开创。
基本观点:社会学理论知识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检视,从而改造现实社会,而不是维护和修补现存社会结构作单纯性解释。
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来推动知识的反思性发展,以此来引导社会秩序的建立。
3、孔德社会学中“实证”的含义。
1.真实:指知识要注重研究我们的智慧真正所能及的事物,撇开虚幻神秘的东西。
2.有用:知识必须能够有益于不断改善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现实境况,反对以知识去满足人的无用的空泛的好奇心。
3.肯定:必须善于在个体中建立合乎逻辑的和谐,在整个群体中形成一致的精神,以免引起无穷的疑惑和无尽的争论。
4.精确:我们的知识与现象的性质相协调,并符合我们的需要所要求的精准度,抛弃模糊的认识和主张。
5.相对:知识具有相对的意义,必须反对以往哲学追求绝对知识的倾向。
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b30f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3.png)
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学科,它关注社会现象的形成、发展和变迁。
社会学考试是衡量学生对社会学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以供参考。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自然环境B. 经济体制C. 社会意识形态D. 社会关系与现象答案:D2. 下面哪个层面的社会组织不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A. 家庭B. 学校C. 政府D. 消费者行为答案:D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实地观察和案例研究B. 数理统计和实验研究C. 访谈和问卷调查D. 图表分析和推理演绎答案:A、B、C、D...第二部分:问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请简要解释社会学是如何研究社会现象的。
- 社会学通过收集和分析社会数据,探索社会现象的形成和变迁规律。
- 社会学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 社会学关注个体和群体行为,探索社会结构对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影响。
2. 请解释社会学中的“社会结构”概念。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种组织、制度和规范所形成的整体。
它包括社会的层级、角色分工和组织关系等方面。
社会结构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决定了社会中的权力分配、社会地位和社会交往模式。
3. 什么是社会化?请举例说明。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接受和内化社会文化、价值观和规范,逐渐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例如,当一个婴儿在家庭和学校中学会语言、道德规范和社交技能时,就经历了社会化过程。
4. 请解释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和社会关系的重大调整和改变。
社会变迁的原因可以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因素。
社会变迁会对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社会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5. 请举例并解释社会学中的“社会不平等”现象。
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免费)
![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8d56ded9f61fb7360b4c65b8.png)
《社会学理论》A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帕森斯的学生K·默顿创立了( )A.交换理论B.冲突理论C.中程理论D.宏观理论2.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B.生物人C.动物人D.非社会人3.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A.正向社会化B.负向社会化C.非社会化D.特殊社会化4.阶级产生的根源是()A.社会经济B.剥削压迫C.私有制D.社会不平等5.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A.理解角色B.领悟角色C.期望角色D.角色集6.在孔德之前,()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圣西门D.卢梭7.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
这种观点属于()A.功能主义B.社会唯实论C.冲突理论D.社会唯名论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9.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A.合作B.交换C.竞争D.冲突10.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A.2—10人B.2—20人C.2—30人D.2—40人1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1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A.未成年人B.成年人C.离轨和犯罪者D.老年人13.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形成一个( )。
A.理解角色B.领悟角色C.期望角色D.角色集14.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15.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 )A.内群体B.成员群体C.首属群体D.大群体16. ( )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A.竞争B.战争C.冲突D.调适17.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A.制度化控制B.非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D.内在控制1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 )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19.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的内容。
古代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d23a9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8.png)
古代社会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古代社会学概述1. 什么是古代社会学?2. 古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3. 古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二、先秦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儒家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道家社会学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什么?3. 墨家对于社会秩序的观点是什么?三、秦汉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法家在社会学领域的贡献是什么?2. 郑康成所倡导的农村经济思想有哪些特点?3. 阴阳家如何观察社会变化并理解社会规律?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佛教对于社会学研究的影响是什么?2. 水经注对于社会地理学的发展有何意义?3. 《庄子》中的社会学思想如何体现?五、隋唐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有何作用?2. 唐代的佛教禅宗如何影响社会风气?3. 武则天时期的女性地位如何反映社会观念的变化?六、宋明清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儒商文化在宋代的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2. 明代的杂剧是如何反映社会问题和观念的?3. 清代的理学对社会秩序的理解有何贡献?答案:一、古代社会学概述1. 古代社会学是研究古代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
2. 古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考古学、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
3. 古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社会组织等方面。
二、先秦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儒家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仁、礼、孝、悌等人伦道德观念,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管理。
2. 道家社会学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然发展的秩序。
3. 墨家认为无差别的利益分配和和平发展是社会秩序的关键。
三、秦汉时期的社会学思想1. 法家在社会学领域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制定法律法规以及进行社会管理,强调法治和权威管理的重要性。
2. 郑康成提出的农村经济思想强调农耕经济的重要性,并主张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社会地位应得到重视。
3. 阴阳家通过天文地理的观察和研究,探索社会发展与自然规律的关系。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31ce9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d.png)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社会结构C. 文化现象D. 社会变迁参考答案:B2. 功能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谁?A. 马克思B. 韦伯C. 杜尔凯姆D. 斯宾塞参考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化的基本功能?A. 传承文化B. 维持社会秩序C. 促进个体发展D. 形成社会分层参考答案:D4. 社会资本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皮埃尔·布迪厄B. 马克思·韦伯C. 埃米尔·杜尔凯姆D. 塔尔科特·帕森斯参考答案:A5. 社会分层的三个主要维度是什么?A. 经济、政治、文化B. 社会地位、权力、财富C. 教育、职业、收入D. 种族、性别、年龄参考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
参考答案: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社会制度、社会角色和社会规范。
社会制度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社会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社会规范是指导个体行为的道德和法律标准。
2. 什么是社会化过程,它对个体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社会化过程是指个体从出生开始,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逐渐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这个过程对个体的意义在于,它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环境,获得社会角色,形成个人身份,以及发展社会关系。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解决途径。
参考答案: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贫困、失业、犯罪、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
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途径包括:加强社会福利制度,提高教育水平,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以及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等。
结束语:本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社会学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社会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加深对社会学的理解,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题
![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0eea17f18583d04964593a.png)
《古典及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题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三阶段及其主要代表理论。
2、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研究传统的主要主张。
3、孔德社会学中“实证”的含义。
4、简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
5、社会事实6、集体意识7、分析“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社会特征。
8、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的基本准则。
9、理想类型;韦伯的“社会行动”10、简述韦伯所提出的“科层制”。
11、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是如何阐述两者的关系。
12、帕森斯的“唯意志行动论”13、简述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模式。
14、显功能与潜功能15、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16、达伦多夫的“强制协作联合体”17、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18、简述科塞关于社会冲突功能的观点。
19、论述布劳的结构交换理论,并分析其与霍曼斯行为主义交换理论的区别。
20、米德的“自我”概念及自我发展的三阶段说21、符号互动论的三大基本前提22、戈夫曼的“印象管理”23、分析加芬克尔在社会秩序问题上对帕森斯理论的“颠倒”24、简述加芬克尔关于“日常实践行动”的主要特征25、舒茨的“二阶构造26、亚历山大的“科学思想连续统27、简述“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28、卢曼的“社会系统”29、科尔曼的“法人行动者”30、分析科尔曼理性行动理论中关于“法人行动者”与自然人的异同。
31、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32、简述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观点。
33、论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并分析该理论是如何化解社会学中长期存在的二元对立。
34、论述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并分析该理论是如何超越社会学中长期存在的二元对立。
题型和分值:1、连线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2、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3、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0db3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9.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用)一、单选题1.当代社会分层的首要标准是()A、职业B、收入C、教育D、权力参考答案:A2.社会化的落脚点和结果是()。
A、培养社会角色B、传递社会文化C、完善自我D、教导生活技能参考答案:A3.当收入不足以支持人的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营养时,即是()A、绝对贫困B、相对贫困C、物质贫困D、精神贫困参考答案:A4.1891年()在广州自办的长兴学舍开设“群学”课程。
A、康有为B、谭嗣同C、章太炎D、吴建常参考答案:A5.在所有的符号中,()是最重要、最系统的符号。
A、语言B、文字C、声音D、图画参考答案:A6.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B、《社会学原理》C、《社会学方法论》D、《经济与社会》参考答案:A7.霍桑实验提出了()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动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参考答案:B8.为社区这一概念加上地域含义的学者是()A、滕尼斯B、帕克C、费孝通D、韦伯参考答案:B9.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A、社会角色的确定B、社会角色的表现C、社会角色的扮演D、社会角色的失调参考答案:C10.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A、6月5日B、8月15日C、9月11日D、12月9日参考答案:A11.认为越轨行为是由个人内在的过程引起的学者是()A、罗伯特·默顿B、西塞·朗姆布罗索C、弗洛伊德D、汉斯·艾森克参考答案:C12.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参考答案:D13.同辈群体的影响在()达到最高峰A、儿童期B、青春期C、中年期D、老年期参考答案:B14.下列行为属于中性越轨的是()。
A、男青年留长发B、犯罪行为C、吸毒D、侵吞公款参考答案:A15.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A、组织成员B、组织目标C、组织结构D、组织章程参考答案:A16.中年期的社会化偏重于()。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4fdb4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1.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必需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 这种观点来自于()A、科学管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组织行为理论D、权变理论答案:A2 .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行为是()A、违例行为B、违法行为C、违规行为Dv违章行为答案:D3 .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Ax哥伦比亚学派Bx芝加哥学派C、哈佛学派Dx牛津学派答案:B4 .下列不属于人文区位学理论的是()A、同心圆理论B、扇形理论C、多核心理论D、类型学理论答案:D5 .根据韦伯对合法统治的分类,世袭制属于()Ax魅力型B、传统型C、法理型D、法治型答案:B6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特点,这位中国的社会学家是()。
Av许仕廉B、陈达Cv费孝通D、李景汗答案:C7 .文化传递理论把社会文化分为()A、主流文化和亚文化B、积极文化和消极文化C、正向文化和反向文化D、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答案:A8 .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既得利益不同,人民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因此在采取某种行为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矛盾和冲突。
这是()A、利益冲突理论B、价值冲突理论C、社会解组理论Dv社会失范理论答案:B9 .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C、科学技术的进步D、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答案:A10 .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空巢家庭答案:A11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是()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定量方法D、定性方法答案:D12 .在自然资源的分类中,天然气属于()A、矿产资源B、环境资源C、生物资源D、替代资源13 .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它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
社会学复习练习题答案
![社会学复习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d1563d67ec102de2bd8990.png)
社会学复习练习题第一章社会学:对身边熟悉世界的探索一、填空1、社会学研究主要功能是描述与政策评估功能、解释与理解功能、预测功能、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功能、社会批判功能、启蒙与教育功能。
2、选择题: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的观点代表者是( B )A 斯宾塞B 韦伯C 福武值D 帕森斯 E齐美尔2、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几种观点( ABCDE )A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B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C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和群体生活的科学D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制度、社会过程和社会组织的科学E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第二章社会学170年的历史回顾一、填空1、1838年孔德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个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正式创立。
2、孔德按照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
3、涂尔干社会学的核心是社会秩序问题问题。
4、韦伯把社会行动划分为四种理想类型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行动传统的行动。
5、社会学在中国走过了坎坷道路,在经历了传入期(1891—1930)、建设期(1931—1951)、中断期(1952—1978之后,1979年进入了恢复和重建时期,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6、马克思独特的社会学思想主要有两大观点社会冲突和社会革命的不可避免性、强调社会的经济基础二、选择题1、( A )将人类社会比作有生命的有机体,将进化论引入人类社会。
A 斯宾塞B 涂尔干 C孔德 D马克思 E 韦伯2、"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开始是( D )翻译了斯宾塞社会学的专著《社会学研究》。
A康有为. B.章太炎 C.孙本文 D. 严复3、美国心理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B )A 威廉.萨姆纳B 莱斯特.沃德C 艾尔宾.斯莫尔D 罗伯特.埃兹拉.帕克第三章社会学领域的主流话语一、填空1、默顿提出的大量社会学用语已被广泛接受,如角色丛、地位丛、显在功能潜在功能、反功能。
社会学概论_复习题_FXT264002_1206
![社会学概论_复习题_FXT264002_1206](https://img.taocdn.com/s3/m/f2fbf16d376baf1ffc4fad89.png)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科)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社会学学科特点的是( )A.整体性B.现实性C.综合性D.信息性2、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社会背景:适应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社会需要B.理论背景:xx启蒙时代的社会学说和历史哲学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D.社会调查、统计科学的发展3、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 )A.xxB.xxC.xxD.xx4、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会学者是()A.奥古斯特•孔德B.赫伯特•斯宾塞C.埃米尔•涂尔干D.马克思•韦伯5、下列属于实证主义代表人物的是()A.韦伯B.孔德、涂尔干C.弗洛伊德D.韦伯、涂尔干6、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的代表是()。
A.韦伯、斯宾塞、齐美尔B.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C.狄尔泰、韦伯、库利D.孔德、斯宾塞、韦伯7、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侧重于采取()研究社会。
A.社会调查的方法B.个案法C.社区研究法D.田野工作法8、当代社会学的主要流派没有( )A.马克思主义B.结构功能主义理论C.冲突理论D.符号互动理论9、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A.xxB.达伦多夫C.xxD.xx10、“社会学想象力”是()提出的一种著名观点。
A.xxB.库利C.xxD.米尔斯11、人口素质( )A.是指人们的道德修养B.是指人们的文化水平及劳动技能C.包括社会成员的体质、智能、文化程度、劳动技能等因素D.某个国家、民族或地区中人类个体的总和12、下列不是文化的是( )A.自然存在物及其运动B.历法C.文学D.艺术13、“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取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这指的是文化的( )A.创造性B.共享性C.习得性D.累积性14、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A.文化特质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D.礼仪15、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A埃里克森B.米德C.库利D.弗洛伊德16、“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强调的是( )阶段社会化的重要性的A.青年B.儿童C.成年D.老年17、一般来说,一个人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并不需要一辈子,而是在人生的特定阶段完成。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d75687ba0d4a7302763aad.png)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C.《实证哲学教程》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年)。
B章太炎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C孔德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C斯宾塞5、严复将斯宾塞的(C)译作〈〈群学肄言〉〉。
C社会学研究6、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D),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美国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B。
19世纪末20世纪初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年(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B陈达9、1913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上海浸洗学院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A享乐主义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B)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D)D继续社会化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D)D 气候的角度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B再社会化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C )最早提出来到。
C、滕尼斯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B)B、两人以上18、(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
B、血缘家庭19(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21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B)。
B、社会分工。
22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B)。
B、韦伯。
23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A)A、索罗金。
24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1f1e7284ac850ac024218.png)
第一章社会学导论单选题:1.法国著名社会学家(B)是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实证主义传统的集大成者。
A.孔德B.涂尔干C.韦伯D.马克思2.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C)探讨了理性资本主义如何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兴起的问题。
A.涂尔干B.孔德C.韦伯D.马克思3.帕森斯是(D )的代表人物。
A.社会互动理论B.社会冲突理论C.社会交换理论D.结构功能主义理论4.在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中,对社会学贡献最大的是(C)。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章太炎多项选择题:1.公认的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奠基人是(BCD)。
A.孔德B.马克思C.涂尔干D.韦伯2.从研究目的来看,社会学研究可以分为(BD )。
A.定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定量研究D.解释性研究3.社会学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
A.问卷法B.观察法C.访谈法D.实验法第二章社会化单选题:1.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
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3.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已不再适用,需要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过程被称为()A.继续社会化B.逆向社会化C.再社会化D.预期社会化4.()的思想是由库利提出的。
A.情境定义B.符号互动理论C.镜中我D.印象管理理论多项选择题:1.社会化的机构包括()。
A.家庭B.学校C.工作组织D.大众传媒2.社会化的类型包括()。
A.初始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逆向社会化3.以下属于角色失调现象的有()。
A.角色中断B.角色认同C.角色冲突D.角色失败4.米德认为自我包括()。
A.本我B.主我C.客我D.超我名词解释:1.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
从社会学意义上理解,代差反映的是在两代人生活的这个时代里,整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和程度,也反映出两代人在社会化各阶段上的差异。
社会学概论 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学概论 复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09dad576eeaeaad1f330ff.png)
社会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孔德在下列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A)A.《实证哲学教程》B.《社会学研究》C. 《社会学原理》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2.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工作安定”属于下列哪种需要。
(B)A.生理的B. 安全的C. 归属的D. 自尊的3.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C)A.观众看电影B. 商店顾客之间的摩肩接踵C. 朋友谈心D. 火车乘客之间前拥后挤4.按照皮亚杰的理论,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时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C)A.感知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D)A.主干家庭B. 联合家庭C. 丁克家庭D. 核心家庭6.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A.交换关系B. 索取关系C. 对立关系D. 奉献关系7.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D)A.城乡对立B. 缩小城乡差别C. 农村发展为城市D. 城乡协调发展8.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个社会学家。
(B)A.迪尔凯姆B. 韦伯C. 帕森斯D. 吴文藻9.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又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A)。
A.制度化逃避B. 制度化冲突C. 制度化优先D. 制度化建设10.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的,是下列哪一种越轨行为理论。
(B )A. 标签论B. 社会失范论C.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D. 亚文化群体论11.随着社会及科学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不断地学习,这种现象是(D)。
A. 再社会化B. 特殊社会化C. 重新社会化D. 继续社会化12.当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时,这种现象称为(C)。
A. 角色扮演B. 角色中断C. 角色冲突D. 角色失败13.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C )。
A. 赶时髦B. 抢购C. 春游D. 球迷闹事14.根据人们获得社会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A)。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3d152133d4b14e842468ac.png)
1510-全国-社会学概论总分:100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孔徳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1分)A:社会和自然B:秩序和进步C:结构和稳泄D:发展和变迁2、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来自()(1分)A:法国B:美国C:徳国D:英国3、刘易斯・A •科塞的代表著作是()(1分)A:《社会行动的结构》B:《社会理论的结构》C:《冲突的社会功能》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4、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是()(1分)A:社会批判理论B:激进主义理论C:社会有机体理论D:后现代主义理论5、《区隔》一书的作者是法国社会学家()(1分)A:米歇尔•福柯B:尤尔根•哈贝马斯C:皮埃尔•布迪厄D:艾尔弗雷徳•舒茨6、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是()(1分)A:个案研究B:文献法C:实验法D:统计调査7、泄性分析资料整理的三个步骤是()(1分)A:审查、分类和汇总B:汇总、分类和审査C:审查、汇总和分类D:分类.审査和汇总8、人口的双重属性是()(1分)A: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C: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D:结构属性和过程属性9、从文化传皤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称为()(1分)A:文化整合B:文化交流C:文化合作D:文化结构10、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被称为()(1分)A:附属文化B:边缘文化C:副文化D:亚文化11、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1分)A:初级社会化B:重新社会化C:继续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2、米徳将自我分为()(1分)A:两个部分B:三个部分C:四个部分D:五个部分13、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1分)A: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B:规左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C:目的性角色与过程性角色D: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14、在合作的类型中,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社会实践属于()(1分)A:指导性合作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C:契约式合作D:自发性合作15、在社会互动的理论中,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互动理论是()(1分)A:日常互动论B:拟剧论C:符号互动论D:常人方法学16、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處被称为()(1分)A:联合家庭B:主干家庭C:重组家庭D:核心家庭17、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群体可以分为()(1分)A: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C:内群体和外群体D:大群体和小群体18、在组织过程中,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称为()(1分)A:组织设计B:组织沟通C:组织控制D:组织决策19、在解释集体行为的理论中,斯梅尔瑟提岀的是()(1分)A:搭便车理论B:价值累加理论C:资源动员理论D:乌合之众理论20、人们在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被称为()(1分)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残余性失业21、在消费的社会学理论中,韦伯提出的是()(1分)A:消费文化论B:消费社会论C:生活风格理论D:炫耀性消费理论22、在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中,扇形理论的提出者是()仃分)A:伯吉斯B:霍伊特C:林顿D:哈里斯23、在世界城镇化演进模式中,政治主导型城镇化被称为()(1分)A:墨印模式B:北欧模式C:欧美模式D:南美模式24、城市币区人口尤其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用的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镇化被称为()(1分)A:过度城镇化B:反城镇化C:逆城镇化D:低度城镇化25、在城市群研究中,琼•戈特曼提出的是()(1分)A:城市群理论B:组合城市理论C:区域整体发展理论D:城市集中发展理论26、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和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 被称为()(1分)A:等级B:种族C:阶层D:种姓27、根据毛泽东撰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分析框架,新中国成立前的阶级阶层结构可划分为()(1分)A:五个阶级B:六个阶级C:七个阶级D:八个阶级28、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ee03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b.png)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近年来,社会学作为一门对人类社会行为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备受关注。
社会学考试是考验学生对社会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察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典型的社会学考试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应对社会学考试。
一、单选题1.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学科,下面哪个不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A.经济学B.心理学C.政治学D.人类学答案:B2.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A.实地调研B.问卷调查C.实验研究D.文献分析答案:A、B、C、D3.社会分层是指社会中不同群体在社会地位和财富分配上的差异。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社会分层的主要因素?A.职业B.教育水平C.性别D.年龄答案:D二、填空题1.社会学家恩格斯提出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所有制、等级制度、国家2.社会学家马克思认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来自于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矛盾、斗争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只限于人类社会。
答案:正确2.社会学主要关注个体的行为,忽略了社会结构。
答案:错误四、解答题1.简述社会结构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答: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个组织、群体、角色、职位等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总体组成。
社会结构研究的内容包括社会组织的形式、社会角色的功能和地位、社会分工的程度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研究社会结构,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的组织方式,理解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并对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探讨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及作用。
答: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揭示其中的规律性。
通过社会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机制,分析社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社会学研究的作用在于为社会政策制定、社会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引导社会发展朝着更加公正、和谐的方向前进。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ae5d5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f.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1、名词解释2、社会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4、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镜中我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6、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
它是人们对具体特定身份的人的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6、血缘关系关系是由或而产生的人际关系。
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其他关系。
它是人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关系,在人类产生之初就已存在,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7、文化相对主义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他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8、先赋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
通常无需努力而自动获得,因此也称自动角色。
9、联合家庭指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包括子女已成家却不分家。
10、社会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或指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11、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12、“本我”本我由各种生物本能的能量所构成,完全处于无意识水平中。
它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物,是被压抑、摈斥于一时之外的人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欲望等心理能力。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b69c4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f.png)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1. 题目:社会学的定义及其核心概念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如何在社会中互相影响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互动如何产生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
以下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社会关系:指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互动和沟通。
例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职业关系等。
社会结构:指社会中的组织、制度和规范。
例如社会阶层、组织机构和法律制度等。
社会变迁:指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例如技术革新、经济发展和文化转变等。
社会问题:指社会中出现的不平等、冲突和失衡等。
例如贫富差距、种族关系和性别歧视等。
社会理论:指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的框架和理论。
例如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和符号交互主义理论等。
社会学方法:指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和研究工具。
例如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
2. 题目:社会学的历史及发展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过程。
它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并在20世纪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科学之一。
以下是社会学的历史及发展要点:欧洲社会思潮: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思潮兴起,探讨社会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亚当·斯密、卢梭等学者对社会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社会学的奠基者:19世纪初,社会学的奠基者如奥古斯特·孔德、赫伯特·斯宾塞和恩格斯等开始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学科的建立:19世纪末,社会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欧洲和美国的大学中设立了社会学系。
此时,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
社会学的分支学科:20世纪,社会学逐渐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分支学科,例如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等。
这些分支学科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当代社会学: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涉及了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等新的议题。
社会学家们也致力于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三阶段及其主要代表理论。
1)古典社会学理论阶段: 涂而干(实证主义传统)、韦伯(人文主义传统)、马克思(批判主义传统)2)现代社会学理论阶段:结构功能主义/交换论/冲突论/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社会行动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常人方法学、批判理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3)当代社会学理论阶段:新功能主义系统功能主义、结构化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沟通理论后结构主义.2、简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研究传统的主要主。
1)实证主义传统孔德、斯宾塞倡导,涂尔干正式确定。
基本观点:社会科学应该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的目的就在于对现象的因果关系做出说明/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取向,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并强调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2)人文主义传统韦伯开创。
基本观点: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规律,所以不能盲目仿效自然科学来研究社会现象。
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不是说明,理解行动者赋予其行动及其生活世界的主观意义。
3)批判主义传统马克思开创。
基本观点:社会学理论知识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检视,从而改造现实社会,而不是维护和修补现存社会结构作单纯性解释。
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来推动知识的反思性发展,以此来引导社会秩序的建立。
3、孔德社会学中“实证”的含义。
1.真实:指知识要注重研究我们的智慧真正所能及的事物,撇开虚幻神秘的东西。
2.有用:知识必须能够有益于不断改善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现实境况,反对以知识去满足人的无用的空泛的好奇心。
3.肯定:必须善于在个体中建立合乎逻辑的和谐,在整个群体中形成一致的精神,以免引起无穷的疑惑和无尽的争论。
4.精确:我们的知识与现象的性质相协调,并符合我们的需要所要求的精准度,抛弃模糊的认识和主。
5.相对:知识具有相对的意义,必须反对以往哲学追求绝对知识的倾向。
知识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人们对现象的研究总是受到在和外在状况的限制。
4、简述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
社会是一个实体,而且是一个有机实体。
(1)所谓生长过程,是指社会规模由小到大的变化。
(2)结构的进化,是指社会组织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的改变。
(3)功能分化,这是伴随着社会结构进化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
(4)相互依赖,是指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的社会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
与生物有机体间的差异:1.生物有机体是一个结合紧密的整体,而社会有机体是松散的整体。
2.生物有机体中意识集中于机体的一定部位,而在社会中,意识通常分布于组成它的各个分子(即每个人上),因此它的每个成员都具有程序大体相当的感受能力。
3.生物有机体中部分是为整体而存在,社会有机体中,社会整体作为部分成员的幸福服务。
5、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
“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病具有其固定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的三个基本特征:外在性(客观性)、强制性、普遍性。
6、集体意识集体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机械团结以强烈的集体意识为基础,在机械团结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集体意识几乎笼罩着个人意识的绝大部分,社会强制与禁令支配了生活的大部分。
在分化的有机团结社会里,集体意识不是表现为具体规上的统一,而是表现为抽象价值层次上的一致。
此外,在现代社会的各种特殊群体中,集体意识也以一种被限定的形式存在。
涂尔干认为,在现代社会的各种职业群体中可能存在集体意识。
7、分析“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社会特征。
机械团结社会:机械的、低度的分工、深入的集体意识、压制性法律主导、低度的个性、特殊的规性模式上的一致是重要的、社区对越规者惩罚、较低的相互依赖、原始的或乡村的有机团结社会:有机的、高度的分工、微弱的集体意识、复原性法律主导、高度的个性、抽象的一般价值上的一致性是重要的、专门化机构惩罚犯罪、高度的相互依赖、城市的与工业的8、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的基本准则。
(1)第一条准则:必须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考察。
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因此必须采用客观的研究方法,坚决反对主观省法。
在实际研究中,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
根据现象共有的外部特征给现象下明确的操作性定义。
尽量采用具有足够客观性的感性材料。
(2)社会事实能够而且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释。
这一原则体现了涂尔干社会学的基本精神:研究社会必须禁绝任何形式的还原论。
(3)要将功能解释和因果解释区分开来。
要寻找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原因分析在前,功能分析在后。
运用共变法来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
所谓共变法,是指如果两个社会现象,经常以某种固定方式发生同步变化,就强烈地暗示着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9、理想类型;韦伯的“社会行动”第一,理想类型是一个主观思维建构,它不是基于对所有事实进行经验上的概括,也不是作为社会理想而提出。
第二,理想类型是这样建构的:在对繁多的经验进行整理之后,突出经验事实中具有共性或规律性的东西,使之成为典型的形式。
社会行动应该称作这样一种行动,即行动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的行为为取向。
两个特征:第一,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一定的主观意义,即行动动机;第二,行动者的行动指向他人,或者说,以他人的行动为取向。
10、简述韦伯所提出的“科层制”。
科层制是一种追求技术效率,不受任何个人因素干扰的组织管理形式(非人格化是科层制最本质的特点);技术统治和专家治理是科层制走向完善的表现。
11、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是如何阐述两者的关系。
1、“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精神”概念说明。
韦伯批评了一种观点:对利润最大限度的追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
职业责任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劳动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是一种伦理责任)。
2、分析(比较方法)。
新教:入世的、禁欲的;儒教:入世的、神秘的;天主教:出世的、禁欲的;佛教:出世的、神秘的。
3、新教伦理。
路德的天职观:把个人在尘世中完成上帝赋予他的义务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天职(世俗生活神圣化)。
预定论和恩宠论:一个人甚至在他出生前就已被上帝判决了他的来世命运,而且作为尘世中的人,无法通过道德的努力通往天堂,只能以世俗活动的成就来确定上帝的恩宠(世俗生活合理化)。
独特的禁欲主义倾向: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参与世俗活动,勤勉从事职业劳动;另一方面表现为最大限度地节俭,抵制一切享乐性消费(劳动既是人生目的,也是禁欲途径)。
在作为新教重要教派的加尔文教的教义容和实践中,包含了促进资本主义精神发展的因素,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及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
12、帕森斯的“唯意志行动论”唯意志的行动论:分析单位是个体的社会行动。
帕森斯认为,行动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意志性和目标导向,即,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所以称为“唯意志的行动”13、简述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模式。
1、适应(adaption):指系统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必须从外部环境中获取所需资源的手段。
2、目标达成(goal attainment):指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次序和调动系统部能量以集中实现系统的目标。
3、整合(integration):指系统为了使自己作为一个整体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各个部分之间协调一致,相互合作。
4、维模(latencu pattern maintenance):指系统运行过程暂时中断时期,原有的运行模式必须完整地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开始运行时能照常恢复互动关系,系统必须拥有特定机制经常维护处于潜在状态的模式。
根据AGIL分析框架,每个较高层次的系统都可以被分成四个分别满足某项功能需求的功能性子系统。
如行动系统分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这四个子系统分别满足四个基本功能需求。
14、显功能与潜功能默顿的功能分析式包括一组精确的概念,在这些概念中又包括显功能和潜功能。
各种可观察的后果可以区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
显功能是指系统中的参与者预料到的、可以认识到的客观后果;潜功能是指没有预料到也没有被认识到的客观后果。
15、默顿的功能分析式五个步骤首先,功能分析的重点是制度化行动模式(即结构)的客观后果(即功能)。
其次,要充分认识这种客观后果的多重性,特别要注意那些出乎参与者意识之外的潜在后果(潜功能)。
第三,结合时间要素,根据特定后果与相应系统之间的关系对这一后果进行功能评价,即确定其功能性质,并通过反功能来考察社会问题和变迁现象。
第四,必须清楚地界定某一后果所涉及的系统围和群体围,认识到对不同群体来说,特定后果的功能性质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第五,认清在不同类型社会中功能替代的可能性,并通过对结构制约因素的考察来解释这种替代过程。
16、达伦多夫的“强制协作联合体”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命题其分析单位是“强制性协作联合体”,指具有一定权威结构的社会组合形式。
在强制协作联合体中,对作为稀缺资源的权威的支配不可能是平等的,而且只能是零和关系,因此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角色类型,一种是占有权威的统治者,另一种则是丧失权威的服从者。
统治者试图维持现存的权威关系,而服从者要求重新分配权威,两者对权威的争夺,产生了社会冲突。
因此,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于这种特定的阶级结构(阶级划分的标准是对权威的支配)。
17、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前者是指冲突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手段;后者是指冲突是以表达敌对情绪、发泄不满为目的。
现实性冲突总是指向确定的冲突对象,目标是不可替换的,但手段是可以替换的,一旦人们能够找到一种达到目标的同样有效的替换方式,冲突就会放弃;相反,非现实性冲突没有明确的对象,冲突既是目标也是手段,因此它不能被别的手段所替代,但其具体冲突的对象可以替换。
18、简述科塞关于社会冲突功能的观点。
社会冲突的功能:1、群体间冲突对群体的凝聚与整合作用。
首先,群体间冲突有助于明确群体之间的边界。
其次,群体间的冲突有助于加强各群体部成员之间的统一和团结。
再次,群体间冲突对群体部的团结起增强作用,还表现在群体间的冲突迫使各个群体用各种方式来“净化”自己的成分,以清除异己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统一性。
2、群体冲突也有助于群体部的凝聚和整合。
首先,群体部一定条件下的某些冲突有助于“排泄”社会关系中积累起来的紧情绪和敌意,以防止这些敌意情绪积压到一旦爆发就将瓦解整个群体的程度,从而起到一种保护群体存在和维持的“安全阀”制度的作用。
其次,群体部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除成员之间非基本利益方面的分歧,使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协调一致,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