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第二单元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第二单元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第二单元第一部分:文学常识本单元的文学常识主要涉及古代文学史的相关内容。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单元的相关知识点。

1. 古代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可以分为诗、词、曲、赋、话本、小说等不同的文学体裁。

其中,古代诗歌是最早的文学形式,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古代文言词是乐府体和民间词两种形式;古代曲则是以曲调和舞蹈为基础的歌曲形式;古代赋是一种描述和描写的文学形式;话本则是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而小说则是古代长篇故事性的文学作品。

2. 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主要有先秦时期、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等。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如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宋代的《红楼梦》和元代的《西游记》等。

3. 三大国学经典中国古代的国学经典有三部,分别是《诗经》、《论语》和《史记》,这三部经典涵盖了古代文学、思想、史书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第二部分:语言文字本单元的语言文字部分主要涉及汉字、词语和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

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字系统,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单元的相关知识点。

1. 汉字的演变与构造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来,它的形体和构造都有一定的规律。

汉字的演变可以追溯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不同的阶段,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字体特点。

汉字的构造主要由形旁、声旁和义旁组成,这些构造元素形成了不同汉字的意义和读音。

2. 词语的运用和理解词语是汉字的基本组合形式,是表达意思的单位。

在阅读理解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生字词,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对于成语和俗语,要了解其背后的典故和文化内涵;对于词语搭配和用法,要注意常见的固定搭配和常用的词义。

3. 古代汉语的特点古代汉语是指古代时期的汉语,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一定的差异。

第2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2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检测)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4.问题探究
❶《七律·长征》的中心句是哪两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感受:我从中感受到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❷诗歌颈联写了哪两个重大战役?
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
❸诗的中间四句分别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的?诗句中有两个动词用得很巧妙,请进行赏析。
【中心句】这是首联,总领全诗,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不怕”是全诗的诗眼,以坚定的语气表现了红军面对长征中的千难万险,毫不畏惧,勇敢坚强;“万水千山”高度概括了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只等闲”与“不怕”呼应,从两个角度塑造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万水千山:千难万险。 只等闲: 只看做平平常常的事。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磅礴:山势高大险峻。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❶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这四句分别是从山和水两个方面来写的。“腾”“走”这两个动词用得很巧妙,化静为动,既表现了山奔腾的气势,又突出了红军战士藐视一切困难的态度。
❹诗句中的“尽开颜”有两层含义,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层含义:写出了红军翻越“千里雪”的岷山之后的喜悦之态,表明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二层含义:翻过岷山之后,长征胜利在望,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革命前途充满信心。
2.诗中运用了对仗修辞手法的诗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夸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显示出红军战土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一“暖”一“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喜悦,又表现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知识梳理
一、认识上下
(一)知识点:
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
处的物体。

(二)考点:
物体位置的相对性,两种句式的区别
(三)考试题型:
填空题
(四)易错点:
上与下的相对性不明确。

两种常见句式容易混淆
(五)典型题目:
()在()的上面或下面,()的下面或上面是()
二、认识前后
(一)知识点:
1.认识前、后: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
就是后。

(二)考点:
1.动物的头面对的方向就是前面,尾巴对着的就是后面
2.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
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三)考试题型:
1.填空题
(四)易错点:
1.有些题容易与左右混淆,学生不知该填左右还是前后。

2.两种句式混淆不清
(五)典型题目:
()在()的前面或后面,()的后面或前面是()
三、认识左右
(一)知识点: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二)考点:
根据左右手判断物体的左右
(三)考试题型:
1.填空
(四)易错点:
分不清左右,镜面左右相反
(五)典型题目:
1.()的右边是(),()在()的左边,()的左边有()
2.判断左右手
3.上下楼梯靠哪边?。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主题:《道德与法治》一、道德和法律1.道德的概念-道德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根据价值观念判断事物好坏、正误的规范。

-道德与法律不同,道德是一种行为的自觉性,主要体现在对他人行为的内心评价;法律则是一种外部强制性规范。

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相同点: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们的利益。

-不同点:道德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评价,法律是社会强制力量对人们行为的规范,道德要求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有强制执行力。

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反思-行为规范的重要性: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规范,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个人的幸福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道德的自觉性: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内心自觉遵守,不仅依赖于法律的约束,更需要个体自觉维护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守法与违法1.法律的概念-法律是国家最高权威机关制定的、对人们行为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的规则。

2.守法的意义及要求-守法是公民应尽的一种基本义务,守法不仅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也能保护个人权益。

-遵守法律是公民的法定权利和基本义务,追求公正和全面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

3.违法的影响及原因-违法行为会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犯罪的蔓延,对个人和社会都造成很大的伤害。

-违法的原因有:个人对法律的无知、不负责任的行为、不正当的利益诱惑等。

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权力的基本意义-公民权利是公民在国家法律和道德约束下,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既是公民的自由,也是公民的责任。

2.公民的基本权利-人生存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

-人身自由权:人身不受非法限制、人身安全、人身尊严等。

-人的财产权:财产不受非法侵害、财产收益权等。

-人的人格权:姓名权、隐私权、肖像权等。

3.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必须遵守法律,不得违法犯罪。

-社会义务:遵守公共道德,遵守社会规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四、法治社会与公序良俗1.法治社会的特点-法治社会是以法律为准绳、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秩序。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梳理手抄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梳理手抄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梳理手抄报
一、单元内容概述
本单元围绕“大自然”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和“习作:写观察日记”的语文学习活动。

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大自然,认识自然界的生物和现象,同时培养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二、重点知识点梳理
1. 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

学生需要掌握这三首诗的诗意,能够默写诗句,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2. 爬山虎的脚:本文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绘,介绍了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学生需要了解爬山虎的生活习性,掌握本文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技巧。

3. 蟋蟀的住宅:本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建造过程。

学生需要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 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学生需要了解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保护视力的方法,能够用语言清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5. 习作:写观察日记。

学生需要掌握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能够仔细观察事物,用流畅的语言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和感受。

三、单元学习目标
1. 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和成语,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词语进行表达。

2. 了解大自然中的生物和现象,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3. 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

5. 能够写出生动有趣的观察日记,提高写作能力。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反射——①无选择性(例如: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低)大对太阳形散射——①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②改变太阳辐射(例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气辐射的式 O3——紫外线的削弱作用吸收——选择性水汽、CO2——红外线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热对可见光吸收很少力影响因素——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削弱得少,到达作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用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及地面热力状况全球热量平衡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大形成:太阳辐射→地区间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气 面上存在气压差→大气的水平运动 ∣ 的 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_____热力环流______∣ 运 运动形式 垂直运动 直接成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动 水平运动——风 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共同摩擦力 影响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地表均一 冷热不均 自转 近地面不自转 ———→单圈环流——→三圈环流——→7个气压带、6个风带 不公转公转 海陆分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气压带呈块状分布1、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60—90º中纬环流 极地东风低纬环流 0—30ºN2、7个气压带 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热力成因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动力成因6个风带3、气压带、风带 成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的季节性移动 移动规律:北半球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4、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夏季海洋上为高压) (冬季陆地上为高压)东亚——西北风 5、季风环流 冬季季风(陆→海) 南亚——东北风 东亚——东南风 夏季季风(海→陆) 南亚——西南风过境时天气:阴雨、刮风、降温(持续时间短,强度大,锋后雨)冷锋 过境后天气:晴朗(降温、降湿、升压) 常见的天 锋面系统 对我国影响:暴雨、寒潮、沙尘暴 气系统 暖锋 过境时天气:连续性降水(锋前雨)过境后天气:晴朗(升温、降压)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概念——某一地区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况主要要素——气温、降水气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形成气候的地区差异形成因子时间分布:形成气候的季节差异下垫面大范围——海陆分布;局部——地形、植被、洋流通过调整全球水热分布影响各地气候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人类活动向大气释放热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类亚热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候型温度季风气候寒带极地气候高山气候纬度位置:决定气温的基本格局气温的分析方法下垫面:使气温分布复杂分析气候类型大气环流的形成决定各地的降水情况的一般方法低气压带:气流↑,降水多降水的分析方法气压带高气压带:气流↓,降水少信风带:大陆东岸降水多风带西风带:大陆西岸降水多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冰期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变化地质时间冰期主要温室气体:CO2、甲烷温暖时期(4个)温室气体毁烧矿物质燃料排房CO2历史时期寒冷时期(4个)增多的原因毁林19C末以来:世界气温波动上升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危害降水和干湿分布状况变化→经济结构变化保护措施:改善能源利用,采用新能源+保护森林加强国际合作CO3层破坏和保护P51、酸雨P53附:判别气候类型1、运用气温和降水资料判别气温:①最冷月——几月→哪个半球〉10°C:热带气候(或>15 ° C)0—10°C:亚热带气候(含温带海洋性气候)〈0°C:温带气候(除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最热月均温:〉0°C:寒带苔原气候〈 0°C:寒带冰原气候降水:年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2、运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判别:热带: 0—30°亚热带:30—40°温带: 40—60°亚寒带:极圈附近寒带:极地附近(1)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2)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3)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4)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第二单元劳动光荣》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劳动光荣》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劳动光荣》知识梳理必备知识一、文学、文体、文化知识(一)文学知识1.作者(1)沈英甲(1948-今),笔名佳英、英佳。

《世界知识》《世界博览》杂志编辑、记者,高级记者。

在太平洋、神农架、青藏高原、西部大沙漠进行过科学考察。

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其代表作品有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长篇小说《前尘》《贼风》《墨祠》,人物传记《沧桑回眸》等,另有译著十多种。

其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全国征文奖和优秀读物奖。

(2)林为民,台湾著名的第一家族“雾峰林家”第九代传人,是爱国烈士林正亨之子,18岁就进《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作,是一位知名的资深记者。

(3)叶雨婷,“中国青年报”女记者,“90”后。

(4)李斌,《人民日报》记者,评论员。

(5)杨万里(1127一1206),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

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

绍兴二十四年(1154)举进土,授赣州司户参军。

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

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

绍熙元年(1190),借焕章阁学士,为金朝贺正旦使接伴使。

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乞辞官而归,自此闲居乡里。

开禧二年((1206)卒于家中,谥号文节。

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

学江西诗派,后学陈师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绝,又学晚唐诗。

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词》《小池》《初入淮河四绝句》等。

其词清新自然,如其诗。

赋有《浯溪赋》《海鱿赋》等。

今存诗4200余首。

(二)文体知识1.通讯报道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类型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新闻故事、文艺通讯、主题通讯、旅游通讯;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第二单元知识框架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框架梳理

第二单元 知识框架梳理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基本国情)认清基本国情党的基本路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国情)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和民族关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一、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成就:日益强大的中国表现)地位:形象:世界舞台上中国看到差距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认清国际形势,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实现民族复兴我国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国处于社会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主义初级阶段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道路,国家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处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表现:①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瞩目的成绩的成就,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的到初步显示 。

②现阶段总体上看: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含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

不发达的表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3)时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纪中期,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13⎧⎧⎪⎨⎩⎪⎪⎧⎪⎧⎪⎪→→⎨⎨⎨⎩⎪⎪⎩⎪⎪→⎪⎪⎩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取得一切成绩与进步的根本原因: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面临前所未有旗帜,2、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机遇和挑战开创正在发生系列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未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进率
÷进率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什么是公顷?
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知识点2:什么是平方千米?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m2)作单位。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知识点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10010000100100
(2)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000010000
知识点4: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比如:5平方千米=()平方米,因为5×1000000=5000000,所以填5000000。

(2)低级单位高级单位
比如:5000公顷=()平方千米,因为5000÷100=50,所以填50。

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一、课文内容概述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包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石头和她的神奇玩具》、《诸葛亮过五关》三篇。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取自《西游记》,讲述了孙悟空帮助唐僧三次打败妖怪白骨精的故事。

-《小石头和她的神奇玩具》是一篇现代童话,讲述了小石头通过一枚神奇的戒指实现了她的愿望,并学会了珍惜和分享的故事。

-《诸葛亮过五关》是取自《三国演义》,讲述了诸葛亮通过智慧和谋略成功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通过阅读这些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英雄的勇敢与智慧,普通人的善良与坚持,以及珍惜与分享的重要性。

二、课文要点梳理1.《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故事背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遇到妖怪白骨精。

-第一次打败白骨精:孙悟空化身成老者,通过智慧和机智识破了白骨精的伪装,最终将其打败。

-第二次打败白骨精:孙悟空变成一个小孩,通过灵活的思维和技巧,成功拿回被白骨精偷走的宝贝。

-第三次打败白骨精:孙悟空以美女形象出现,引诱白骨精上当,然后再次将其击败。

-故事寓意:勇气、智慧和团结的力量能够战胜恶势力。

2.《小石头和她的神奇玩具》-故事背景:小石头是一个非常贪玩的女孩子,她得到了一枚神奇的戒指。

-小石头的愿望:小石头通过戒指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她并没有珍惜和分享这个神奇的力量。

-警示与教训:小石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后,明白了珍惜和分享的重要性,最终改正了错误。

-故事寓意:珍惜和分享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美德,不可贪得无厌。

3.《诸葛亮过五关》-故事背景:诸葛亮被刘备召为军师,要通过司马懿设下的五关斩六将考验他的智慧和能力。

-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机智,相继通过了五关并斩杀了六个将领。

-故事寓意:智慧和勇气是克服困难和挑战的关键。

三、语言知识点总结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我们还学习了一些重要的语言知识点:1.成语和俗语:如“开门见山”、“顶天立地”、“宁可玉碎,不肯瓦全”等。

2.形容词和副词:如“机智”、“灵活”、“善良”、“坚定”等。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
一、拼音
1.掌握复韵母(包括ai、ei、ui、ao、ou、iu、ie、üe、er),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准确拼读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3.认识并正确书写整体认读音节(包括zhi、chi、shi、ri、zi、ci、si、yi、wu、yu)。

二、生字词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包括“爸妈、大米、土地、马地、花哥、弟弟、个画、下洗衣服、鸡做过了不乐”等词语,要求会读会写。

2.学习使用常用量词,如“块、把、本”等。

3.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如“目”和“木”,“石”和“十”,“耳”和“儿”等。

三、基本句式
1.学习使用基本句式,如“谁干什么”、“谁在哪里干什么”等。

2.了解并会使用简单的比喻句,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等。

四、课文理解
1.能够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1 —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基本的自然和社会常识,如家庭成员的称呼、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等。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用手指指读等。

五、口语交际
1.能够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如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描述一幅画等。

2.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等。

3.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自信心。

— 2 —。

语文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文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文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文学常识1. 作者背景:了解本单元课文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其作品风格。

2. 作品体裁:掌握不同文学作品的体裁特点,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3. 文学流派:熟悉各个时期文学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

二、课文内容理解1. 主题思想:把握每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情感和观点。

2. 情节梳理:梳理课文的情节发展,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在故事中的作用。

三、语言知识1. 词汇积累:学习课文中的生词、成语以及特殊用法的词语。

2. 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 句式结构:分析课文中的复杂句式,理解其表达效果。

四、阅读技巧1. 快速阅读:掌握快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2. 深度阅读:通过深度阅读,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3. 批判性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客观分析。

五、写作技巧1. 文章结构:学习如何构建文章的开头、正文和结尾。

2. 语言表达:掌握如何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思想。

3.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个性化的写作练习。

六、文化素养1. 传统文化:了解课文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节日、习俗等。

2. 历史背景:掌握课文所反映的历史背景,理解其对作品的影响。

3. 社会现象:分析课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

七、思维能力1. 逻辑推理:通过课文学习,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2. 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多角度分析。

3.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思考。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归纳总结,我们不仅能够对语文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还能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这些知识点,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点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红磷燃烧,放热、冒出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水倒吸,约占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d、结论:①空气是混合物;②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③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1、没有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红磷量不足(应放过量红磷),没有将氧气完全消耗掉3、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空气进入,使集气瓶内外压强差减小。

液面上升大于1/5原因:1、没有夹弹簧夹或弹簧夹没有夹紧,燃烧升温导致气体从导管处膨胀外逸。

2、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太慢,致使瓶内气体受热从瓶口膨胀逸出。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蜡烛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有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臭氧层破坏(氟利昂)和酸雨(氮和硫的氧化物)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①臭氧层破坏(氟利昂);②温室效应(CO2);但是CO2不是污染物③酸雨(NO2、SO2等);④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3.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液态时为淡蓝色液体,固态时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具有氧化性,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细枝末节注意点:*如果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有:①氧气纯度不够 ②铁丝表面的油漆或铁锈没有除干净 ③铁丝太粗 ④铁丝没有达到着火点所需的温度 ★4、制取氧气 (1)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 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 2O 2MnO22H 2O+O 2↑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2KClO 3 Mn △O22KCl+3O 2↑(2)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用固固加热型; 过氧化氢制取用固液不加热型。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梳理1、使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哪些?运动、吃火锅、烤火、晒太阳、吃巧克力等都可以使身体热起来。

2、我们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食物。

3、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呢?a、供给身体的运动;b、供给细胞的生长;c、以热的形式散失;d、以脂肪的形式储存。

4、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北极熊有厚厚毛,而毛是中空结构有利于保温;皮肤为黑色有利于吸热;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有利于保温;脚下有厚厚的毛既保温又防滑;北极熊主要食用动物内脏等高热量食物;在天气寒冷时北极熊采用冬眠的办法减少能量消耗。

5、造成肥胖的原因饮食睡眠不合理;遗传;不运动;疾病或药物原因。

6、减肥建议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

7、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

8、摆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做摆动一次。

9、我们用摆摆动一次的时间长短来衡量摆摆动的快慢。

10、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摆的秘密)摆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摆动越快。

摆摆动快慢与摆锤大小无关;与摆的摆角大小无关。

11、摆摆动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停下来?摆在摆动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力和悬挂点的摩擦力使摆慢慢的停下来。

12、摆的秘密是伽利略最早发现的。

13、摆在摆动过程中能的转化:当摆锤摆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势能最大;摆锤下落过程中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当摆锤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摆锤向上摆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

14、钻木取火的原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摩擦生热)。

15、能量转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的措施。

a、造成能量的损失,如:轴承的摩擦、汽车行驶中受到空气的阻力等。

b、在加油站等地由于操作不当容易引起火灾甚至爆炸。

在生活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摩擦等能的损失,操作要得当避免发生事故。

16、高速行驶的汽车为什么容易爆胎?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轮胎与公路摩擦,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会使轮胎内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当轮胎承受不住胎内气压时,轮胎就爆胎。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词语盘点1、读读写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轰动艰巨毅然铲平勉励恶劣泥浆岔道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居庸关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寝不安席思潮起伏可见一斑2、读读记记:勘测调节沉闷分享抚养春节热烈刚劲领略复苏先驱迷恋装点惊叹碧空如洗波涛起伏水落石出百折不回牙牙学语二、日积月累: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3、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三、课文梳理(一)詹天佑(重点课文)本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

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

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

在介绍修筑京张铁路面临的阻力和困难时,着重讲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

在讲修路过程时,着重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是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他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创造才能相结合的产物。

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说明了他杰出的成就,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者的威风。

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采用的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开凿八达岭采用的是(中部凿井法、两端凿进法)。

(请画图)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工作严谨,热爱祖国)的人。

①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还没有出世”本意是人没有出生。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位置1、什么是数对?——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

(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列,行)↓↓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从左往右看)(从前往后看)2、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3、两点间的距离与基准点(0,0)的选择无关,基准点不同导致数对不同,两点间但距离不变。

4、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先找观测点;(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4、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

5、位置关系的相对性:1、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

6、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

小练笔公共汽车从始发站出发向南行驶2千米后向东偏南30°行驶3千米,再向东行驶4千米。

最后向西偏南45°行驶3千米到达终点。

(1)请根据以上描述,画出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

(1厘米的线段表示1千米)(2)描述公共汽车回程时行驶的方向和路程。

审核人:甘肃省静宁县教育局胡晓东。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印象也更加鲜明。辞表和辞里的极端偏离,使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更为深刻。
● 2.夹叙夹议(《回忆我的母亲》)
● (1)概念。
● 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这种写法叫夹叙夹议。
● (2)作用。
● 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
● 例如:细读《回忆我的母亲》8-13段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 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4.《美丽的颜色》的体裁是传记, 描写的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波兰的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作者是她的 小女儿艾芙•居里。
● (二)文体知识
● 1.散文。
● (1)散文特点。
●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一是指取材十分广泛、 自由(日月星辰、山川流水、人生百态、历史风云……无一不可);二是指 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不受时空限制。 “神不散”指所运用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某个线索组织材料, 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 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 (1)概念。
● 是一种写作手法,“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 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
● (2)作用。
● 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容易使读者在阅读 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 第一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 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的艺术效果,相与 衬托,欲扬先抑,使托尔斯泰的眼睛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
4.教材“补白”------夸张
扩大夸张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7.2÷0.8=9 25÷0.5=50 6.6÷20=0.33 0.55×40=22 9.1÷7=1.3
30×0.24=7.2 1.21÷1.1=1.1 330×0.2=66 2.6×0.3=0.78 2.8×40=112
知识点
知识概要
示例或练习
质数和 合数 (P14 例 1、P15 例 2)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35 名学生分成甲、乙两个
奇数+奇法总结:几个奇数连续相加,当 数, 则乙组人数 为 ( 偶
奇数个数是奇数时,和为奇数;当 数 )
奇数个数是偶数时,和为偶数
口算题卡
3)
遗漏。
(4)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依次
乘非 0 自然数
示例或练习
知识点
知识概要
示例或练习
72、39、45、50、28、
2、5、3 (1)整数中,是 2 的倍数的数叫
55、65
的倍数的 做偶数(0 也是偶数),不是 2 的
2 的倍数:
特征(P9 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 72、50、28 )
例 1、P10 注意:在自然数范围内,最小的
例 2) 奇数是 1,最小的偶数是 0
知识点
知识概要
示例或练习
质数和 (1)质数: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 (2)合数: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 1、2、9、11、24、51、101
(P14 例 因数。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数:( 2、11、101 ) 1、P15 注意:所有的自然数可分为奇数和 合数:( 9、24、51 ) 例 2) 偶数,但不能分为质数和合数
例 1、P10
(2)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 0、 5 的倍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知识点
知识概要
示例或练习
(1)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 直接写出得数。
整千数的口算。
60÷3=20
口算除法
(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或几千几 800÷4=200
(P11 例 1, 百数(前两位能被一位数整除)的 4000÷4=1000
P12 例 2、 口算。
150÷3=50
3)
(3)一位数除几十几(每一位都能 84÷4=21
几个 0 时,就要在商的后面同样 的除法
写上一个 0 或几个 0。如果除到被 (P23 例 5、
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同时被除 例 6,P25
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可以 例 7)
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 0
知识点
知识概要
示例或练习
估算。
除法的估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79÷4≈20

把三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几百 349÷5≈70
(P29 例 8、 几十数或整百数
162÷8≈20
P30 例 9)
538÷9≈60
口算题卡
360÷9=40 42÷2=21 72÷6=12 540÷9=60 330÷3=110
52÷4=13 50÷2=25 120÷6=20 77÷7=11 84÷7=12
知识概要
示例或练习
商中间和
末尾有 0 (1)0 除以任何不是 0 的数,都得 0。 计算。
的除法 (2)被除数的中间是 0 或中间的数 (1)0÷7=0
(P23 例 5、 不够除时,要在商中间写 0 占位。
例 6,P25例 Fra bibliotek)0÷8=0
知识点
知识概要
示例或练习
商中间和 (3)当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正好除 计算。 末尾有 0 尽,被除数的后面还有一个 0 或 (2)
除尽)
99÷3=33
知识点
知识概要
(1) 一 位 数 除 几 十 几 (每 一 位 都 能 两位数除
除尽)。 以一位数
(2) 一 位 数 除 几 十 几 (十 位 上 的 数 的笔算
不能除尽,注意将被除数十位上 (P15 例 1、
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接 P16 例 2)
着除)
示例或练习 把竖式补充完整。
知识点
知识概要
(1)从最高位除起,先试除最高位,
三位数除 若不够除,再去除前两位。
以一位数 (2)每求出一位商,余数必须比除
的笔算 数小。
(P17 例 3、 (3)①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商× P18 例 4) 除数=被除数;②验算有余数的 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示例或练习
把竖式补充完整。
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