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

合集下载

森林消防灭火救援预案

森林消防灭火救援预案

一、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 《森林防火条例》4. 《森林火灾扑救工作规程》5. 国家和地方有关森林消防灭火救援的相关政策法规二、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的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级森林消防队伍、林业部门、公安消防部门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应对森林火灾的灭火救援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森林火灾扑救指挥部- 负责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 制定扑救方案,组织实施扑救行动。

- 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关系,确保扑救工作顺利进行。

2. 现场指挥部- 负责火灾现场的指挥、调度和协调。

- 根据火场实际情况,制定扑救方案。

- 指挥扑救队伍开展扑救行动。

3. 扑救队伍- 负责火灾现场的扑救工作。

- 按照扑救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扑灭火势。

- 负责火场安全,防止火势蔓延。

4. 物资保障组- 负责扑救物资的筹备、调配和供应。

- 确保扑救工作所需物资的充足。

5. 医疗救护组- 负责火灾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

- 及时救治受伤人员,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6. 宣传报道组- 负责火灾现场的宣传报道工作。

- 及时发布火场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五、火灾预警与信息报告1. 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森林火灾预警机制,加强对火险天气的监测和预警。

- 对重点火险区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2. 信息报告- 火灾发生后,立即向森林火灾扑救指挥部报告火情。

- 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扑救。

六、扑救方案1. 火场侦察- 组织扑救队伍对火场进行全面侦察,了解火势、火源、火线等情况。

- 根据侦察情况,制定扑救方案。

2. 扑救战术- 采用人工扑打、风力灭火机、灭火弹等多种扑救手段。

- 根据火场实际情况,采取分段扑救、合围扑救等战术。

3. 火场隔离- 对火场周边可燃物进行清理,设置隔离带,防止火势蔓延。

灭火救援预案制作程序

灭火救援预案制作程序

一、前言灭火救援预案是预防和应对火灾事故的重要工具,它能够指导消防队伍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灭火救援工作的效率,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特制定本灭火救援预案制作程序。

二、预案制作程序1. 预案编制准备(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预案编制小组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等组成。

(2)收集相关资料。

包括单位建筑图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设备清单、周边环境资料、历史火灾事故案例等。

(3)明确预案编制目标。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确定预案编制的目标,如人员疏散、火灾扑救、物资保护等。

2. 预案编制内容(1)单位概况。

介绍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性质、规模、地理位置、建筑结构等。

(2)火灾风险评估。

对单位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火灾荷载、火灾蔓延速度等进行评估,确定火灾风险等级。

(3)火灾应急预案。

包括以下内容:a. 通信联络。

明确火灾报警、指挥调度、信息报告等通信联络方式。

b. 人员疏散。

制定人员疏散路线、疏散方法、疏散时间等。

c. 火灾扑救。

明确火灾扑救力量、扑救方法、扑救区域等。

d. 物资保护。

确定保护重点物资、保护措施、保护顺序等。

e. 医疗救护。

明确救护力量、救护措施、救护区域等。

f. 供水保障。

确定供水方案、供水设施、供水路线等。

g. 后勤保障。

明确后勤保障措施、物资供应、车辆调度等。

(4)应急响应程序。

详细说明火灾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步骤,包括报警、接警、出动、现场处置、信息报告、恢复重建等。

(5)预案实施保障。

包括预案培训、演练、修订、评估等。

3. 预案编制审查(1)内部审查。

预案编制完成后,由预案编制小组进行内部审查,确保预案内容完整、科学、实用。

(2)专家评审。

邀请消防部门、相关领域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3)领导审批。

预案经专家评审后,报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4. 预案实施与培训(1)预案宣传。

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行动预案

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行动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灭火救援行动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建立健全灭火救援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提高灭火救援效率。

2. 提高消防队伍灭火救援技能,确保灭火救援行动迅速、有序、高效。

3. 加强灭火救援装备建设,提高灭火救援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各类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以及其他需要消防队伍参与的应急救援行动。

四、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灭火救援指挥部,由消防部门负责人担任总指挥,下设灭火组、救援组、保障组、宣传组等。

2. 灭火组负责火灾现场灭火工作,救援组负责人员搜救、伤员救治,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后勤保障,宣传组负责现场报道和舆论引导。

五、灭火救援程序1. 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灭火救援力量。

2. 灭火组到达现场后,立即对火灾现场进行评估,确定火灾原因、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

3. 按照灭火方案,迅速展开灭火行动,确保火灾得到有效控制。

4. 救援组对火灾现场进行人员搜救,发现被困人员立即进行救援,并组织伤员救治。

5. 保障组负责提供灭火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确保灭火救援行动顺利进行。

6. 宣传组负责现场报道,及时向公众发布救援信息,引导舆论。

六、注意事项1. 灭火救援行动中,要确保人员安全,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2. 灭火救援行动要迅速、有序、高效,确保火灾得到有效控制。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灭火救援合力。

4. 对灭火救援行动进行总结评估,不断提高灭火救援能力。

七、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消防队伍进行灭火救援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实战能力。

2. 加强消防装备建设,确保灭火救援行动所需的物资、装备齐全。

3. 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八、预案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消防部门负责解释。

如遇重大火灾事故或其他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案内容。

灭火救援应急预案

灭火救援应急预案

灭火救援应急预案灭火救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灭火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及时有效地处理火灾事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组织架构、人员清单、应急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等方面,详细介绍灭火救援应急预案的内容。

一、组织架构在灭火救援应急预案中,明确各级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是关键。

首先,应建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管理灭火救援工作。

应急指挥部下设灭火救援组,包括灭火救援队、通讯组、医疗救护组等,各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火灾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二、人员清单明确人员清单能够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灭火救援应急预案应详细列出各级各部门的人员组成及联系方式,包括应急指挥部成员、灭火救援队队员、医疗救护人员等。

同时,应对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和效率。

三、应急装备应急装备是保障灭火救援工作的重要条件。

应急预案中需要清单列出各类应急装备的名称、数量、性能参数等详细信息,并规定装备的保养维护和更新换代计划。

灭火器、水源、防护服等应急装备的充足准备能够在火灾事故中发挥关键作用。

四、应急处置程序在灭火救援应急预案中,应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包括火灾报警和紧急通知程序、灭火救援队部署和展开程序、伤员救治和疏散转移程序等。

各个程序之间需要紧密衔接,确保火灾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应急预案的完善灭火救援应急预案是一份动态的文件,需要不断完善和修改。

定期组织演练、评估和总结,及时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灭火救援工作的应对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灭火救援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加强火灾事故应急管理、提高灭火救援效率至关重要。

只有严密的组织架构、明确的人员清单、充足的应急装备和完善的应急处置程序,才能有效地保障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愿每个单位都能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为灭火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灭火应急预案

灭火应急预案

灭火应急预案
一、背景。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制定一份灭火应急预案对于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二、目的。

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组织机构。

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 灭火救援队伍,负责实施灭火救援工作。

3. 抢险救援队伍,负责疏散人员和救援被困人员。

1. 发现火灾,一旦发现火灾,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迅速启动灭火应急预案。

2. 疏散人员,立即通知所有人员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3. 灭火救援,组织灭火救援队伍进行灭火救援工作,确保火灾得到及时控制。

4. 抢险救援,组织抢险救援队伍进行疏散人员和救援被困人员的工作。

五、应急装备。

1. 灭火器,确保每个区域都配备有足够数量的灭火器。

2. 消防水带,确保每个区域都配备有消防水带,并保持畅通。

3. 紧急疏散设施,确保每个区域都配备有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疏散标识。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作能力。

七、责任分工。

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职责,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有序
地展开救援工作。

八、预案修订。

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提高应急预案
的实施效果。

九、总结。

灭火应急预案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希望全体员工能够严格执行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灭火救援综合预案编制

灭火救援综合预案编制

一、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 《火灾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规范》(GB 29159-2012)3. 《消防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GB/T 29160-2012)4. 《城市消防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规范》(GB 51179-2016)5.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规定》6. 《灭火救援装备配备标准》7. 本单位实际情况二、编制目的1. 明确灭火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职责分工和应急处置程序。

2. 提高灭火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火灾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3.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火灾事故损失。

三、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综合考虑,突出重点。

3. 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4. 灵活应变,及时调整。

四、预案内容1. 总则(1)编制依据(2)编制目的(3)编制原则(4)适用范围(5)编制单位及负责人2. 组织指挥体系(1)灭火救援指挥部(2)现场指挥部(3)灭火救援队伍(4)其他相关部门3. 应急处置程序(1)火灾报警与接警(2)现场指挥与调度(3)灭火救援行动(4)现场保护与警戒(5)伤员救护与转移(6)善后处理4. 灭火救援力量(1)灭火救援队伍(2)灭火救援装备(3)灭火救援物资5. 预防措施(1)火灾隐患排查(2)消防安全宣传教育(3)消防安全管理(4)消防安全检查6. 应急演练(1)应急演练计划(2)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3)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五、应急处置措施1. 火灾报警与接警(1)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确认火灾报警信息,报告上级指挥部门。

(3)迅速组织灭火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2. 现场指挥与调度(1)现场指挥官根据火灾情况,制定灭火救援方案。

(2)调度灭火救援队伍,合理分配任务。

(3)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灭火救援工作。

3. 灭火救援行动(1)灭火救援队伍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灭火、疏散、救援等措施。

(2)利用灭火救援装备,快速扑灭火势。

灭火救援的应急预案(通用8篇)

灭火救援的应急预案(通用8篇)

在⽇常学习、⼯作或⽣活中,有时会出现⼀些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么问题来了,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写?下⾯是店铺为⼤家收集的灭⽕救援的应急预案(通⽤8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灭⽕救援的应急预案1 为了确保⼩区业主的⼈⾝及财产安全,保证各级领导及全体员⼯在发⽣⽕灾的情况下,明确各岗位、部门、⼈员职责,正确使⽤灭⽕器材,控制⽕灾蔓延,安全迅速的组织现场群众疏散和⾃救,特制订此应急预案。

⼀、报警和接警处置警程序 当任何⼈发现⽕灾时应当⽴即通过报警装置向消控中⼼报警,不得谎报。

消控中⼼接到⽕灾报警时,⾸先⽤对讲机或电话询问相关地点⼯作⼈员现场情况,并就近派遣⼀名保卫部⼈员赶赴现场查看。

如属误报,应尽快查明原因并填写值班记录表;如发现确实发⽣⽕灾,应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开启防排烟系统,并通知现场⼯作⼈员、保卫部及时到位控制⽕势蔓延,报告单位值班领导赶赴现场指挥扑救,同时向公安消防119指挥中⼼报警。

⼆、确认⽕灾发⽣后的整体处置程序 (1)现场⼯作⼈员发现⽕情后,第⼀时间向消控中⼼报告起⽕部位、燃烧物质、⽕势⼤⼩及蔓延⽅向,就近选取⼀切可⽤的灭⽕器材进⾏扑救。

(2)消控中⼼向公安消防119报警后,⽴即打开起⽕层相关楼层的应急⼴播和消防警铃,通知相关楼层⼈员在现场⼯作⼈员的指挥下有序疏散,疏散时注意保持现场秩序,尽量不引起现场群众恐慌,并提醒现场⼈员注意防⽌烟⽓。

(3)消控中⼼根据指挥指令切断⽕灾区域内的⾮消防电源,迫降电梯⾄底层,保持与现场⼯作⼈员的联系,并根据现场情况开启如:消防泵、喷淋泵、防⽕卷帘等设备;在现场不需要或不允许的情况下严禁随意开启设备。

(4)消控中⼼⼈员在消防部队到达现场后,及时向消防部队报告⽕场情况,并协助扑救⽕灾。

(5)单位值班领导在接到⽕警报告后,应⽴即召集相关部门负责⼈赶赴消控中⼼,并在消控中⼼成⽴临时救灾指挥部,服务区最⾼的领导⼈任总指挥。

消防灭火执勤战斗预案制定

消防灭火执勤战斗预案制定

一、背景为确保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任务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火灾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消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消防部队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强化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任务中的执勤战斗行动。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指挥部(1)成立灭火救援指挥部,由消防部队首长担任总指挥,下设灭火、救援、保障、宣传等小组。

(2)灭火小组负责现场火灾扑救、人员疏散、火场侦察等工作。

(3)救援小组负责伤员救治、被困人员搜救等工作。

(4)保障小组负责物资供应、通讯保障、现场警戒等工作。

(5)宣传小组负责现场报道、舆情引导等工作。

2. 执勤单位(1)根据火灾事故性质、规模和地理位置,设立灭火救援小组。

(2)灭火救援小组由消防部队指战员组成,负责现场火灾扑救、人员疏散、火场侦察等工作。

(3)执勤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灭火救援工作。

五、灭火救援行动程序1. 接警(1)接到火警报告后,立即启动灭火救援预案。

(2)指挥中心迅速向灭火救援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响应。

2. 出动力量(1)根据火灾事故性质、规模和地理位置,出动相应灭火救援力量。

(2)确保出动力量充足、装备齐全、人员熟练。

3. 火场侦察(1)灭火救援小组到达现场后,迅速进行火场侦察,了解火灾事故性质、规模、火势蔓延方向等。

(2)根据侦察情况,制定灭火救援方案。

4. 灭火扑救(1)按照灭火救援方案,开展灭火扑救工作。

(2)采取合理的灭火措施,确保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5. 人员疏散(1)组织被困人员有序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对疏散人员进行安抚,防止发生踩踏等事故。

6. 伤员救治(1)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并迅速送往医院。

(2)对伤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负担。

7. 火场清理(1)火势得到有效控制后,对火场进行清理。

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 重点单位灭火救援预案

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 重点单位灭火救援预案

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重点单位灭火救援预案灭火救援预案第一节预案概述灭火救援预案亦称为灭火救援计划,是实施灭火救援的基本依据,是部队执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并执行灭火救援预案,对于有效的实施灭火救援行动,实现灭火救援指挥现代化,提高灭火救援的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制定预案的目的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的目的是:针对设定的灾害事故的不同类型、规模及保卫对象情况,合理使用灭火救援力量,正确采用各种战术、技术,成功地实施灭火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二、制定预案的意义(一)有利于掌握作战行动的主动权1、通过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有助于各层次消防警官熟悉责任区内重点保卫对象的情况,掌握火灾、自然灾害以及突发事件的规律和特点。

2、通过制定灭火救援预案,不断提高消防部队战术、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一旦接到火灾和救援报警,可以按照计划实施组织指挥,从而赢得战机,夺取火灾救援的主动权。

(二)有利于促进“六熟悉”落实在制定灭火救援预案过程中,经常性的深入责任区和重点保护单位,了解其各方面的情况,使制作人员不仅为制定预案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同时,较好地促进了对“责任区的交通道路、水源情况;责任区内重点单位的分类、数量及分布情况;责任区内主要灾害事故处置的对策及基本程序;重点单位建筑使用及重点部位情况;重点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情况;重点单位的消防组织及其灭火救援任务分工情况”等六个方面内容的熟悉,通过这一项工作,使消防人员对保护的客体情况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了解,有效地促进了部队的灭火准备工作。

(三)有利于增强训练的针对性依据灭火救援预案在进行训练工作时,部队可通过实战演练促进训练与实战相结合,提高部队对灾害事故的快速处置能力,有助于增强灭火救援训练的针对性。

(四)有利于进行对新作战对象的规律、特点及战法的研究通过对责任区和保护单位情况的“六熟悉”,消防人员在熟悉情况的过程中,可发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如一种新生产工艺的建立;一种新的市内公交运输线路的出现,(地铁、轻轨)等面对出现的这种新情况,为确保其安全,同时为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消防人员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情况研究,依据保护对象的危险特性,研究制定出较科学的处置对策。

灭火救援消防预案范文

灭火救援消防预案范文

一、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 《消防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规范》(GB/T 29183-2012)3.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程序》(GB/T 29184-2012)4. 本单位实际情况二、预案目的为提高本单位的火灾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发生的各类火灾事故,包括初起火灾、较大火灾、重大火灾等。

四、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火灾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现场指挥部、灭火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疏散组、警戒组、后勤保障组等专项工作组。

五、应急响应程序1. 火灾报警(1)发现火灾后,立即向火灾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同时,拨打119报警,请求消防部门支援。

2. 初步判断(1)了解火灾现场情况,包括火势、被困人员数量、火灾原因等。

(2)根据现场情况,初步判断火灾事故等级。

3. 现场处置(1)现场指挥部根据火灾事故等级,决定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2)灭火救援组立即组织灭火力量,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3)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做好医疗救护物资的准备。

(4)疏散组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5)警戒组对火灾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6)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设备支持。

4. 消防部门支援(1)接到报警后,消防部门立即出动,赶赴火灾现场。

(2)消防部门到达现场后,与现场指挥部进行对接,共同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5. 火灾扑灭(1)灭火救援组在消防部门的支援下,迅速将火灾扑灭。

(2)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3)疏散组组织人员撤离火灾现场。

6. 后期处置(1)火灾扑灭后,现场指挥部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查明火灾原因。

(2)对火灾事故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3)向相关部门报告火灾事故情况。

六、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灭火器材、救援设备、医疗救护物资等。

灭火应急救援疏散预案及流程

灭火应急救援疏散预案及流程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确保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人员,包括员工、访客、临时工作人员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负责火灾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 确定火灾应急响应等级,启动应急预案。

- 指挥救援行动,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协同作战。

2. 灭火行动组- 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扑救工作。

- 使用灭火器材,控制火势蔓延。

- 确保灭火安全,防止火势扩大。

3. 疏散引导组- 负责组织人员疏散和引导。

- 清点人数,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 维护疏散通道畅通,避免拥堵。

4. 通讯联络组- 负责火灾现场与指挥部的通讯联络。

- 及时上报火场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 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通讯联络。

5. 安全防护救护组- 负责火灾现场的安全防护和救护工作。

- 指导人员正确使用防护装备。

- 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护。

四、应急预案启动流程1. 火灾报警- 发现火灾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火场情况。

- 同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

2. 应急指挥部启动- 应急指挥部接到火灾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指挥部成员迅速到位,各小组按照预案分工展开救援行动。

3. 灭火行动- 灭火行动组根据火场情况,迅速采取灭火措施。

- 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4. 人员疏散- 疏散引导组按照预案,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 引导人员使用安全通道撤离,避免拥堵。

5. 通讯联络- 通讯联络组保持与应急指挥部的通讯畅通。

- 及时上报火场情况和救援进展。

6. 安全防护救护- 安全防护救护组负责现场安全防护和救护工作。

- 指导人员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护。

五、应急预案终止1. 火势得到控制,火场安全。

2. 所有人员安全撤离。

3. 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预案终止。

六、总结与改进1. 演练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对救援行动进行总结。

消防队灭火预案的战术

消防队灭火预案的战术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消防队伍在火灾事故中能够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提高灭火救援成功率,降低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灭火预案战术。

二、预案原则1. 生命至上:将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火灾事故中人员安全疏散。

2. 安全第一:在灭火救援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消防队员自身安全。

3. 快速反应:接到火警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灭火救援工作及时展开。

4. 协同作战:加强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灭火救援合力。

三、灭火预案战术1. 灭火救援力量部署(1)灭火救援现场指挥员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和调度。

(2)灭火组:负责火灾现场灭火工作,包括消防车、消防水泵、灭火器材等。

(3)救援组:负责火灾现场人员疏散、伤员救助和现场警戒。

(4)供水组:负责消防水源的保障,确保灭火救援用水充足。

(5)后勤保障组:负责消防器材、装备的补给,以及消防队员的生活保障。

2. 灭火救援步骤(1)接到火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灭火救援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2)现场指挥员根据火灾情况,制定灭火救援方案,明确各小组任务。

(3)灭火组迅速展开灭火工作,利用消防车、消防水泵、灭火器材等设备进行灭火。

(4)救援组协助灭火组开展灭火工作,同时负责火灾现场人员疏散、伤员救助和现场警戒。

(5)供水组保障消防水源,确保灭火救援用水充足。

(6)后勤保障组负责消防器材、装备的补给,以及消防队员的生活保障。

3. 灭火救援战术(1)火场侦查:灭火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火场侦查,了解火灾原因、燃烧范围、火势蔓延方向等。

(2)灭火战术:根据火场情况,采取以下灭火战术:a. 水枪灭火:针对明火、阴火等火势,利用水枪进行灭火。

b. 灭火器灭火:针对小范围火灾,利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c. 气体灭火:针对有爆炸危险的火灾,利用气体灭火器进行灭火。

d. 破拆灭火:针对无法直接灭火的火灾,采取破拆、隔离等措施,消除火源。

(3)人员疏散:在灭火过程中,确保火灾现场人员安全疏散。

专职消防队灭火预案

专职消防队灭火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应对火灾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专职消防队的灭火救援能力,特制定本灭火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专职消防队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的操作规范。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指挥部(1)总指挥:负责灭火救援工作的全面领导,统一指挥调度。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灭火救援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3)各小组负责人:负责本小组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2. 灭火救援组(1)灭火行动组:负责现场灭火救援工作。

(2)供水保障组:负责灭火救援现场水源的保障。

(3)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保卫工作。

(4)通讯联络组:负责现场通讯联络工作。

三、灭火救援程序1. 报警与接警(1)接到火警后,立即向总指挥报告。

(2)总指挥向副总指挥和各小组负责人下达灭火救援指令。

2. 现场侦察(1)灭火行动组负责现场侦察,了解火势、人员被困情况等。

(2)供水保障组负责了解水源情况,确保水源供应。

(3)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保卫工作。

3. 灭火救援行动(1)灭火行动组根据侦察情况,制定灭火救援方案,组织实施灭火救援。

(2)供水保障组根据灭火行动组需求,提供水源保障。

(3)警戒保卫组确保现场安全,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 救援行动(1)灭火行动组负责救援被困人员。

(2)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保卫工作。

5. 灭火救援结束(1)灭火行动组负责清理火场,确保火势完全扑灭。

(2)供水保障组负责水源恢复。

(3)警戒保卫组负责解除警戒。

四、注意事项1. 专职消防队接到火警后,应立即出动,迅速赶赴现场。

2. 灭火救援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

3. 专职消防队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提高灭火救援效率。

4. 灭火救援结束后,要对现场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五、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灭火救援演练,提高专职消防队的实战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报警与接警、现场侦察、灭火救援行动、救援行动、灭火救援结束等。

3. 演练过程中,要注重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灭火救援预案。

单位消防灭火救援应急预案

单位消防灭火救援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提高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灭火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场所和员工,包括办公楼、生产区、仓库、宿舍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消防安全领导小组(1)组长: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全面领导消防工作。

(2)副组长:单位分管安全负责人,协助组长开展工作。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等。

2. 消防安全办公室(1)主任:由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指定,负责日常消防管理工作。

(2)职责:制定消防管理制度,组织消防培训和演练,检查消防设施设备,处理火灾事故等。

3. 灭火救援小组(1)组长:由消防安全办公室指定,负责火灾事故的现场指挥。

(2)成员: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救援。

五、应急响应程序1. 报警(1)发现火灾时,立即拨打“119”报警。

(2)同时,向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2. 现场处置(1)灭火救援小组迅速赶到现场,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2)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3)隔离火灾现场,防止火势蔓延。

3. 指挥调度(1)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根据火灾情况,指挥调度灭火救援工作。

(2)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火灾事故的处置。

4. 事故调查(1)火灾事故发生后,立即开展事故调查。

(2)查明火灾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六、预防措施1. 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 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七、附则1. 本预案由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消防大队灭火救援预案模板

消防大队灭火救援预案模板

一、预案名称(大队名称)灭火救援预案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 《消防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规范》(GB/T 29639-2013)3. 《消防应急救援行动规程》(GB 25201-2010)4.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5. 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大队辖区内的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人员被困等突发事件,以及其他需要消防大队进行灭火救援的场合。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指挥部(1)指挥长:负责灭火救援行动的全面指挥,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协同作战。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负责灭火救援行动的具体实施。

2. 指挥部下设部门(1)侦察组:负责现场侦察,了解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等情况。

(2)灭火组:负责火灾扑救、灭火行动。

(3)抢险救援组:负责被困人员救助、事故现场救援。

(4)通信保障组:负责通信联络、信息传递。

(5)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装备保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报警接收(1)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

(2)迅速了解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等情况。

2. 现场侦察(1)侦察组到达现场后,迅速开展现场侦察,了解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等情况。

(2)将侦察情况报告给现场指挥部。

3. 灭火行动(1)灭火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灭火方案,开展灭火行动。

(2)指挥长根据灭火进展,调整灭火力量和战术。

4. 抢险救援(1)抢险救援组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开展救援行动。

(2)指挥长根据救援进展,调整救援力量和战术。

5. 通信保障(1)通信保障组确保现场指挥部与各部门、各单位的通信联络畅通。

(2)及时传递现场情况、灭火救援进展等信息。

6. 后勤保障(1)后勤保障组根据现场情况,提供物资供应、装备保障。

(2)确保灭火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六、应急响应等级根据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等情况的严重程度,将应急响应等级分为四个等级:1. 紧急响应: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

消防救援-大队(消防站)灭火救援预案制作

消防救援-大队(消防站)灭火救援预案制作
// 01
预案制定方法
Power Mobilization
(一)确定对象 。
(二)实地调研 。
(三)评估制定 。
(四)检验修订 。
(五)审核备案 。
(六)预案更新 。
// 01
PART
03
预案管理与应用
Problems
预案管理与应用
Mzin practice
各级灭火救援预案应以数字化预案形式录入灭火救援指挥系统,也可 输出纸质文本进行活页设计并做防水处理,随车配备。总队、支队、大 (消防站)队应在全勤指挥部通信指挥车、作战车辆上,配备具备数字化 预案查询功能的移动终端(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便于战 时查阅。
消防灭火系统:写清固 定水喷淋冷却系统数量、保 护范围;水、泡沫灭火系统 数量、位置及储量;气体、 干粉灭火系统数量、位置及 保护范围。。
预案内容
Disaster setting
预案内容
Disaster setting
预案内容主要以文字、表格和图片形式表述。其中: (三)相关图像资料
1、单位总平面图:标明周边交通道路(含宽度和转弯半径)、毗邻建筑、疏散出口位置、车辆停靠位置、 举高消防车作业面、水泵接合器、单位室外消火栓和市政消火栓等信息。
2、标准层平面图:标明室内消火栓、内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消防电梯、进攻路线、疏散路线等 信息。
3、重点部位平面图:根据使用性质及其火灾危险性合理确定重点部位,一般不少于两个,并标明室内(或 室外)消火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消防电梯、进攻与紧急撤离路线、战术要点与注意事项等信息。如重点 部位选择在标准层,则可与标准层平面图合并。战术要点与注意事项可以备注形式标注。

功能分区:注 明功能分区的 面积,描述分 区使用性质或 工艺流程。企 业应注明单位 生产、经营、 储存物质及装 置的情况。

消防站灭火预案

消防站灭火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各类火灾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能力,特制定本灭火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消防站辖区内发生的各类火灾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住宅火灾、公共场所火灾、工业火灾、交通事故火灾等。

三、组织指挥体系1. 成立灭火救援指挥部,由消防站站长担任指挥长,副站长担任副指挥长,各班班长为成员。

2. 指挥部下设灭火救援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现场保障组、安全防护组、后勤保障组等。

四、火灾事故分类及处置措施1. 住宅火灾(1)快速到达现场,进行初步侦察,了解火势、被困人员等情况。

(2)立即组织灭火,确保被困人员安全疏散。

(3)采取内外夹攻、上下联动、逐层消灭火灾的策略,迅速扑灭火源。

(4)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遗留火种。

2. 公共场所火灾(1)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初步侦察,了解火势、被困人员等情况。

(2)启动应急疏散预案,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3)采取内攻灭火、外线灭火相结合的方式,迅速扑灭火源。

(4)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遗留火种。

3. 工业火灾(1)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初步侦察,了解火势、被困人员等情况。

(2)根据火灾类型,采取针对性的灭火措施,如泡沫灭火、干粉灭火等。

(3)确保被困人员安全疏散,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4)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遗留火种。

4. 交通事故火灾(1)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初步侦察,了解火势、被困人员等情况。

(2)立即组织灭火,确保被困人员安全疏散。

(3)根据火灾类型,采取针对性的灭火措施,如泡沫灭火、干粉灭火等。

(4)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遗留火种。

五、灭火救援行动程序1. 接警后,迅速组织灭火救援力量,按照预案要求到达现场。

2. 灭火救援行动组负责现场灭火、救援工作,确保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3. 通信联络组负责与上级、其他救援队伍保持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4. 现场保障组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物资保障等工作。

5. 安全防护组负责现场安全防护,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消防灭火救援预案制作方法

消防灭火救援预案制作方法

一、前言消防灭火救援预案是预防和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是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份完善的消防灭火救援预案能够提高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消防灭火救援预案的制作方法。

二、制作步骤1. 预案编制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火灾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分析火灾事故的成因和危害。

(2)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等资料。

(3)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建筑物结构、人员分布、消防设施等。

2. 预案编制(1)制定预案编制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2)确定预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3)根据火灾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划分火灾事故类别。

(4)针对不同火灾事故类别,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5)明确救援力量、物资、设备、技术等方面的需求。

(6)制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响应、处置、恢复等阶段的工作流程。

(7)编制应急预案的附件,包括组织架构图、通讯录、应急物资清单等。

3. 预案审核与修订(1)预案编制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审核,确保预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根据审核意见,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3)修订后的预案需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

4. 预案培训与演练(1)组织全体员工进行预案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定期开展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实战效果。

(3)根据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对预案进行修订。

三、注意事项1. 预案编制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预案编制要遵循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确保预案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3. 预案编制要注重实用性,确保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4. 预案编制要注重保密性,防止预案泄露给不法分子。

5. 预案编制要定期更新,确保预案的时效性。

四、结语消防灭火救援预案的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单位高度重视。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制作出一份完善的消防灭火救援预案,为预防和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灭火救援预案程序

灭火救援预案程序

一、预案编制依据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3. 单位实际情况和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二、预案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2. 保障人员生命安全;3. 保护国家财产;4. 科学合理、切实可行;5. 不断修订完善。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火灾事故的灭火救援工作。

四、预案组织体系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实施和监督检查;2. 预案实施小组:负责具体实施预案,组织指挥灭火救援工作;3. 支援小组:负责协助实施小组开展灭火救援工作;4.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物资保障、通信联络、医疗救护等工作。

五、预案实施流程1. 报警与接警(1)发现火灾时,立即向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2)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拨打119报警;(3)报警时应提供火灾发生地点、火势情况、人员被困等信息。

2. 指挥调度(1)接警后,消防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度消防车辆和人员;(2)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接到调度指令后,立即组织人员开展灭火救援工作;(3)消防指挥中心根据火势情况,适时调整救援力量。

3. 灭火救援(1)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了解火势情况,制定灭火救援方案;(2)按照灭火救援方案,开展灭火、疏散、救援等工作;(3)注意安全,防止火势蔓延,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4. 通讯联络(1)保持与消防指挥中心、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救援人员的通讯联络;(2)及时上报火势情况、救援进展和人员伤亡情况;(3)确保通讯联络畅通,为灭火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5. 物资保障(1)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提供灭火器材、防护装备、救援器材等物资;(2)确保物资充足,满足灭火救援工作需求。

6.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等工作;(2)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降低伤亡。

7. 火灾现场处置(1)消防人员进入火灾现场后,迅速开展灭火、疏散、救援等工作;(2)注意观察火势变化,防止火势蔓延;(3)协助消防指挥中心进行火场指挥调度。

灭火器救援预案

灭火器救援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了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救援,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灭火器救援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全体员工消防安全意识,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灭火救援。

2. 减少火灾损失,保护国家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

3. 建立健全火灾应急救援体系,提高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火灾事故,包括初起火灾、较大火灾和重大火灾。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火灾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1)指挥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全面协调指挥火灾应急救援工作。

(2)副指挥长:由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担任,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

(3)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消防安全员等组成,负责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现场救援等工作。

2. 灭火救援小组(1)组长:由消防部门负责人担任,负责灭火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

(2)成员:由各部门消防员、义务消防员等组成,负责火灾现场灭火、疏散救援等工作。

3. 信息联络组(1)组长:由办公室负责人担任,负责火灾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2)成员:由各部门信息员组成,负责火灾事故信息的传递和沟通。

五、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 初起火灾(1)发现火灾时,立即向火灾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并启动灭火器进行灭火。

(2)如火势无法控制,立即疏散人员,并向上级报告火情。

(3)火灾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火情,指挥灭火救援小组进行灭火救援。

2. 较大火灾(1)发现火灾时,立即向火灾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并启动灭火器进行灭火。

(2)如火势无法控制,立即疏散人员,并向上级报告火情。

(3)火灾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火情,指挥灭火救援小组进行灭火救援。

(4)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请求支援。

3. 重大火灾(1)发现火灾时,立即向火灾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并启动灭火器进行灭火。

(2)如火势无法控制,立即疏散人员,并向上级报告火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第一节预案概述灭火救援预案亦称为灭火救援计划,是实施灭火救援的基本依据,是部队执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并执行灭火救援预案,对于有效的实施灭火救援行动,实现灭火救援指挥现代化,提高灭火救援的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制定预案的目的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的目的是:针对设定的灾害事故的不同类型、规模及保卫对象情况,合理使用灭火救援力量,正确采用各种战术、技术,成功地实施灭火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二、制定预案的意义(一)有利于掌握作战行动的主动权1、通过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有助于各层次消防警官熟悉责任区内重点保卫对象的情况,掌握火灾、自然灾害以及突发事件的规律和特点。

2、通过制定灭火救援预案,不断提高消防部队战术、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一旦接到火灾和救援报警,可以按照计划实施组织指挥,从而赢得战机,夺取火灾救援的主动权。

(二)有利于促进“六熟悉”落实在制定灭火救援预案过程中,经常性的深入责任区和重点保护单位,了解其各方面的情况,使制作人员不仅为制定预案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同时,较好地促进了对“责任区的交通道路、水源情况;责任区内重点单位的分类、数量及分布情况;责任区内主要灾害事故处置的对策及基本程序;重点单位建筑使用及重点部位情况;重点单位内部的消防设施情况;重点单位的消防组织及其灭火救援任务分工情况”等六个方面内容的熟悉,通过这一项工作,使消防人员对保护的客体情况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了解,有效地促进了部队的灭火准备工作。

(三)有利于增强训练的针对性依据灭火救援预案在进行训练工作时,部队可通过实战演练促进训练与实战相结合,提高部队对灾害事故的快速处置能力,有助于增强灭火救援训练的针对性。

(四)有利于进行对新作战对象的规律、特点及战法的研究通过对责任区和保护单位情况的“六熟悉”,消防人员在熟悉情况的过程中,可发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如一种新生产工艺的建立;一种新的市内公交运输线路的出现,(地铁、轻轨)等面对出现的这种新情况,为确保其安全,同时为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消防人员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情况研究,依据保护对象的危险特性,研究制定出较科学的处置对策。

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灭火救援预案的实用性,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消防人员对新战法的研究,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提高了灭火准备工作的质量。

第二节预案的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是对灭火救援作战有关问题做出预先筹划和安排的消防作战文书,是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单位可能发生的火灾和其他灾害,根据灭火救援战斗的指导思想和战术原则,以及现有器材装备而拟定的灭火救援行动方案。

一、预案制定的范围灭火救援预案制定的范围是:(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2)在建重点工程(3)各类重大灾害事故(4)重要保卫勤务(5)跨区域救援行动(6)其他需要制定灭火与抢险救援预案的单位或场所。

二、预案制定的分类与分级(一)预案制定的分类分类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是指预案指定单位将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按其不同性质和类别所做的灭火救援预案。

其目的在于:有针对性的分别研究各类灾害事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以全面加强灭火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分类制定预案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加强对此类灾害事故的情况熟悉和掌握;有利于加强灭火救援技术装备的配置和建设;有利于各项专业训练开展与深化。

以更加有效的实施各类灭火救援行动。

灾害类型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类。

是针对具有一定规模(建筑规模由制定单位自定)的建(构)筑物,在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倒塌等灾害事故情况下所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

2、华工类。

是针对生产和储存具有一定爆炸危险性的华工产品单位,在可能发生的爆炸、燃烧、有毒气体泄露等灾害事故情况下所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

3、运输工具类。

是针对轮船、飞机、列车和公路上大型运输车辆,在进出港,起、降过程和行驶途中可能发生火灾、爆炸、颠簸等灾害事故情况下,所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

4、大型勤务类。

是针对由各级政府组织开展大型会议,重要活动,集会,各种节日庆典等,在可能发生的毒害、爆炸、建筑物倒塌等灾害事故情况下,所制定的勤务保卫预案。

5、跨区域救援类。

是针对各地区域间、城市间、省(市)间,为共同完成一起或多起重大灾害事故的处置,而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

这个预案的制定应注重支援力量行动路线、力量集结、通讯联络、任务划分、勤务保障等方面的筹划与行动方案。

6、其它类。

是针对上述五类以外的单位、设施、区域等,在可能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情况下,根据其规律与特点,所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

(二)制定预案的分级分级制定预案,是指预案制定单位根据所发生灾害事故的规模和程度,按照灾害事故划分的不同等级而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

其目的是:针对灾害事故的不同规模和危害程度,在不同层次上分别实施灭火救援行动。

分级制定预案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各级部队针对其辖区类发生不同等级的灾害事故,研究和形成相应等级的战斗编程和力量调配方案;有利于部队各级灭火救援预案的相互衔接和实施分级指挥;有利于公安和社会各种救援力量合理规划和布局。

以逐步形成能快速反应和职责明确的社会应急救援响应机制。

灾害事故分级的方法:1、按灾害事故程度划分。

即依据对人员生命,周围环境、建(构)筑物、或其他财产及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其程度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自定)进行分级。

2、按保卫单位规模划分。

即根据可能发生灾害事故单位的生产与建设规模,及其产值、自身价值等诸方面进行分级。

3、按大型活动的规格划分。

即根据举办活动的单位级别、规模或者参加人员数额及活动的重要程度等情况进行分级。

4、按制定预案的单位级别划分。

即根据制定预案的单位级别,参战力量、协同力量等情况进行分级。

三、预案制定的程序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的程序是指其制定的方法和步骤。

一般来说,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确定范围,明确重点保卫对象。

消防部队应结合责任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范围,明确重点保卫对象。

2、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

为使所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符合客观实际,应进行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要正确分析、预测重点单位和部位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和各种险情,制定出相应的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对策。

3、科学计算,确定参战力量和装备。

通过计算,确定现场救援所需要的参战人员、战斗车辆、保障器材和物资等方面的数量,为完成灭火救援任务提供基本依据。

4、确定作战意图。

根据灾情对灭火救援作战的目标、任务、手段、措施等进行总体策划和构思。

其主要内容有:作战目标与任务、战术与技术措施、兵力部署与战斗编程等。

5、严格审核,不断充实完整。

灭火救援预案实行逐级审核制度。

下一级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必须报请上一级部队机关审核,批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审核的重点应侧重与情况设定、处置对策、力量部署、战术措施、技术方法等内容。

必要是还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充分论证或通过实地演练进行练证。

四、预案制定的内容(一)灭火作战预案指定的内容灭火作战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单位或部位基本情况、火情设定、力量部署、扑救对策、供水方法、注意事项等。

1、重点单位或部位基本情况。

(1)重点单位或部位的名称地理、位置。

(2)重点单位或部位的平面布局、建筑面积和高度以及耐火等级。

(3)重点单位或部位生产、储存物资的性质及生产工艺流程。

(4)重点单位或部位的水源,包括内部水源和外部水源及其他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5)重点单位毗邻情况。

(6)责任区消防部队与重点单位的距离和行车路线。

2、火情设定。

(1)主要起火点(为了使火情设定复杂一些,可多确定几个起火点)。

(2)起火物品及蔓延条件,燃烧面积(范围)和主要蔓延的方向。

(3)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如可燃液体的燃烧,压力容器的爆炸,建筑物的倒塌,人员伤亡、被困情况等),以及火情发展变化,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等。

3、力量部署。

(1)参战车辆停车位置、阵地设置。

(2)进攻和退防路线的选定。

(3)各种参战力量的任务分工和作战协同。

4、扑救对策。

(1)针对生产、储存物质的性质、数量应当采取的灭火对策。

(2)针对火灾的不同阶段和各种情况所采取的战术、技术措施。

(3)抢救及疏散人员、物资的路线和方法。

5、供水方案。

(1)各种水源的利用和取水方式。

(2)直接、接力供水或远距离运水方法的选定。

(3)火场用水量和供水能力的计算和估算。

(4)火场供水注意事项。

6、注意事项。

(1)参战人员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2)水枪阵地设置要安全,应能进能退、攻防兼备。

(3)指挥员要密切注意火场上各种复杂情况和险情的变化,实时采取果断措施避免伤亡。

(4)灭火战斗结束后,做好火场清理和移交工作。

(5)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二)抢险预案制定的内容抢险救援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灾情设定、危害特性、力量部署、处置对策、勤务保障及注意事项等。

1、灾情设定。

(1)发生灾害事故的类型(如建筑类、华工类、运输工具类等)。

(2)灾害发生的区域、地点、单位、名称等。

(3)发生的灾害规模、危害程度等。

(4)发生灾害区域的气象条件,如风力、风向、温度、湿度等。

2、危害特性。

(1)对人员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2)对建筑物及环境造成破坏的可能性。

(3)对抢险救援行动影响的可能性。

3、力量部署。

(1)以及灾情的类型和等级,合理调派第一出动力量。

(2)根据处置灾害事故的需要,适时成立抢险救援现场指挥机构。

(3)依据到场力量的专业能力,迅速部署任务,进行战斗展开,营救被<FONT color=#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