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原文、赏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出自唐代韩愈的《杂说四·马说》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祇辱一作:只辱)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
第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rǔ)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chēng)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cái)美不外见(xiàn),且欲(yù)与(yǔ)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cè)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cái),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wū)(hū)!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所以,即使是名贵的马,也只能是在低贱的人手中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因为日行千里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无法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打马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马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注释1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韩愈《杂说(四)》原文和翻译
韩愈《杂说四》原文和翻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韩愈《杂说(四)》原文和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於奴隶人之手,骈死於槽枥之间[2],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
食马者[4],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6],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7]!——选自东雅堂刊本《昌黎先生集》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被发现。
可是千里马虽然世代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因此虽然有不少好马,却只能在马夫手中受糟塌,最后接连不断地死在马厩之中,而不能以千里马著名。
那些千里马,一顿往往要吃尽一石小米。
可是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只是象对凡马一般地饲养它。
于是,那些好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可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们的骨力特长因此不能表现出来,这样,即使想与凡马一般也不可能,哪里还能叫它日行千里呢?(现在那些养马的人,自己不知道手中有千里马),因此驾驭时不能顺其本性;喂养时又不能给料充足,使它充分发挥才能;马虽然哀鸣,人却一点不懂得它的意思。
还拿着马鞭,煞有介事地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这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确实不识千里马呢!【注释】[1]伯乐: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字伯乐。
以善于相马著称(事见《战国策·楚策》、《庄子·马蹄篇》等),因此历来又作为善于识拔人才的代表。
[2]骈死:相比连而死。
糟枥:盛马饲料的器具叫槽,马厩叫枥,槽枥为并列复词,即指马厩。
[3]一食:数量词,犹言一顿。
中考文言文《杂说四》(世有伯乐)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杂说四》(世有伯乐)全文详细翻译导读:杂说四
作者:韩愈
这世界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是很常见的,而伯乐是不常有的。
所以即使有千里马,会在低贱的人手里受辱,最终死在马槽和系马的柱子之间,不能被称呼为千里马了。
能一天行一千里的马,一顿饭有时要吃一石粟。
而喂养马的人,因为不知道它能行千里而随便喂养。
这种马,即使有行走千里的能力,(因为)吃不饱,(于是)没有力气,才华从外表看不出来。
(这马)将来与普通的马在一起,又怎么让它能够行上千里呢?人们驾御马却不得要领;喂养马却不能让它吃饱;听马的鸣叫却不理解它的意思。
(于是)在马上拿着马鞭,居高临下地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呀!”哎,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质是不了解千里马啊!
世有伯乐,然後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辱於奴隶人之手,骈死於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千里马与伯乐的文言文
千里马与伯乐的文言文
千里马与伯乐的文言文是:《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上,(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用"千里马"称呼它。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够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打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初中文言文:《杂说四·马说》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文言文:《杂说四·马说》原文译文赏析《杂说四·马说》唐代: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祗辱一作:只辱)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仅仅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准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注释】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觉人才的人)。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
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而:表转折。
可是,但是。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
故:因此。
虽:即使。
名:名贵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祗(zhǐ):仅仅。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马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马说体裁:文言文题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作者:名字:韩愈年代:唐代描述: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翻译: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原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译文: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原文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原文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原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原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译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原文呜呼!译文:唉!原文其真无马邪?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原文其真不知马也!译文: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马说》写于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
《马说》原文及翻译赏析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
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赏析:《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
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这已经可以说是诗的写法了。
更巧妙的是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不可缺少的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
尽管读起来是一篇散文,但仔细品评,却俨然是一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抒情诗。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
因为物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自然界存在着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
所以有人曾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
不可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话是错误的。
《马说》原文和翻译
《马说》原文和翻译《马说》原文和翻译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说》原文和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说》原文和翻译韩愈《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rǔ)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chēng)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cái)美不外见(xiàn),且欲(yù)与(yǔ)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cè)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cái),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wū)(hū)!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翻译: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所以,即使是名贵的马,也只能是在低贱的人手中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因为日行千里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就无法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打马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马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注释1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马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马说原文、翻译及赏析马说唐朝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马说》注释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
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而:表转折。
可是,但是。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
故:因此。
虽:虽然。
名:名贵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祗(zhǐ):同“衹”,只,仅。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
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翻译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翻译“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出自《马说》,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注释】伯乐:春秋时orG期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
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祇:只是。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骈死:并列而死。
骈:两马并驾。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枥:马棚、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被称道。
以,按照,介词。
称,称颂,称道。
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
之,助词。
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一食(hí):吃一次食物。
或:有时。
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
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石,十斗为一石,一石约为120斤。
食(ì):通“饲”,喂养。
其:指千里马,代词。
能千里:能走千里。
是:这,指示代词。
能:才能。
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
见,同“现”,表露。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
欲:想要,要。
等:相当。
不可得:不可能。
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
之,指千里马,代词。
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尽其材:发挥它的全部才能。
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鸣之:(马)嘶鸣。
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执策:拿着马鞭。
策,赶马的鞭子,名词。
临之:临视着马。
临,从高处往下看。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难道,表示推测。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其:其实。
知:懂得。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上一句 下一句-句子_经典句子.doc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上一句下一句-句子_经典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上一句下一句出自唐朝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原文翻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祗辱一作:只)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拼音版:shìyǒu bólè,rán hòu yǒu qiān lǐmǎ。
qiān lǐmǎch áng yǒu ,ér bólèbúcháng yǒu 。
gùsuīyǒu míng mǎ,zhīrǔyúnúlìrén zhīshǒu ,pián sǐyúcáo lìzhījiān ,búyǐqiān lǐchēng yě。
(zhīrǔyīzuò:zhī) mǎzhīqiān lǐzhě,yīshíhuòjìn sùyīshí。
shímǎzhěbúzhīqínéng qiān lǐér shíyě。
shìmǎyě,suīyǒu qiān lǐzhīnéng ,shíbúbǎo ,lìbúzú,cái měi búwài jiàn ,qiěyùyǔcháng mǎděng búkědé,ān qiúqínéng qiān lǐyě?cèzhībúyǐqídào ,shízhībúnéng jìn qícái ,míng zhīér bún éng tōng qíyì,zhícèér lín zhī,yuē:“tiān xiàwúmǎ!”wūhū!qízhēn wúmǎxié?qízhēn búzhīmǎyě!※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千里马》文言文翻译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翻译:世间若有伯乐,才能出现千里马。
千里马虽然常有,但伯乐却不常有。
因此,即使有名马,也只能在奴隶人的手中受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之间,不能以千里马而闻名。
那些能够日行千里的马,一顿饭有时能吃掉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给它喂食。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得不饱,力气不足,才华美貌不能表现出来,而且想要和普通马一样都不可能,怎么能期望它能够日行千里呢?驱使它时不按照它的方法,喂食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它嘶鸣时也不能理解它的意思,拿着鞭子站在它面前,说:“天下没有马!”唉!难道真的没有马吗?恐怕是真的不懂马吧!在这段文言文中,作者通过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的认识和感慨。
他认为,世间虽有许多人才,但能够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伯乐却不多。
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人,如果不给予适当的培养和机会,他们就会像被忽视的千里马一样,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段文言文的翻译,力求保持原文的韵味和意境,同时让现代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
以下是翻译的详细内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上有发现人才的伯乐,才能出现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即使有名马,也往往只能被奴隶人驯服,和普通马一起死在马槽之间,不能以千里马而闻名。
那些能够日行千里的马,一顿饭有时能吃掉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给它喂食。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得不饱,力气不足,才华美貌不能表现出来,而且想要和普通马一样都不可能,怎么能期望它能够日行千里呢?驱使它时不按照它的方法,喂食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它嘶鸣时也不能理解它的意思,拿着鞭子站在它面前,说:“天下没有马!”唉!难道真的没有马吗?恐怕是真的不懂马吧!在这段文言文中,作者通过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揭示了人才被埋没的悲剧。
马说原文及翻译
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 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世上有伯乐,这以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到埋没,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饲养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
这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饱,力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显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马鸣“天下没有千里马!”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吧!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
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
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
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食马者:食——饲,喂才美不外见:见——现,表现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才能其真无马邪:邪——耶,表疑问,相当于“吗”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不常有。
出自唐代韩愈的《杂说四·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祇辱一作:只辱)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注释
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耳熟能详的话为我们现代人所常用!所谓千里马,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才能的人!而伯乐,就是能驾驭千里马的人。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音!纵览古今,有多少千里马和伯乐失之交臂,又有多少千里马与伯乐相知相惜!武则天在未做皇帝前,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顽固不化的狄仁杰!刘备三顾茅庐,只为博得诸葛亮这一稀世人才!21世纪,人才比比皆是,但是能够慧眼识金的发现他们的人又有多少呢?可以说。
少得可怜!我们一生与多少千里马擦肩而过呢?刘翔以前只是一个普通的跳高运动员,现在却已成为一位跨栏战将!我们还在犹豫什么?让我们擦亮自己的双眼。
寻找隐藏于世间的千里马吧!
哈伯德告诉我们,败而不馁就是胜者!在21世纪这个充满现实的社会!我们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失败的苦涩吗,当你成功的时候,脸上露出无比灿烂的笑容,当你失败的时候,有些人就此落寞下去,有些人溺水而上,走向了成功!而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失败呢?对,我们要败而不馁,才能成为一个胜者!失败的考验可以说每天都在上演,比如我现在上学阶段!高中常常考试,如果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自此堕落下去的话。
那你一辈子将一事无成!然而如果你迎难而上吸取经验,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你在下一次考试一定会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管任何世间。
任何地点。
任何事物!败而不馁就是胜者这句话永远成立!
看到标题我想到了自然资源。
随着时代的进步。
生活水平的提高。
科技的发展。
地球的资源越来越少。
甚至有些资源接近匮乏!水资源就是一个紧缺的资源问题!我们人体有百分之70的重量都是来自水,可见水对于我们人体的维持是多么的重要!现在我们还拥有水。
而没有感到紧迫感!但是10年后,100年后,1000年后!水资源是否也会像煤炭等资源一样。
临近匮乏。
甚至消失于地球!当重金难求一滴水的时候,当人类最后一滴水是眼泪的时候,我们才懂得珍惜水吗?已经来不及了!因此我们现在就要珍惜水资源。
不要浪费水资源!让水资源可以陪着我们人类的不断繁衍,不断进步!一直走下去!我在这里呼吁人们,保护水资源,就等于保护我们的生命!
2011年印象最深的人或事。
我一下就想到了感动中国这个电视节目,这个节目的目的是褒奖一些人做的足以感动中国的事和让全国人民将他们当作榜样。
像他们学习!也做一个可以感动中国的人!我很喜欢这个节目,因为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十分吸引人!而我最在意的就是一个叫做郭明义的普通矿工管理员!他自己住的房子只有40多平米,而资助的钱却有10万余元。
甚至还献了6万多毫升的血!等于身体总血量的十倍之多!随后他还成力的基金组织,招募更多的人来为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就是这样一个单纯,老实的汉子,一个雷锋传人。
深深的感动了我!我们要让21世纪充满爱心。
充满快乐!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