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责任审计指南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和目的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家机关和其他公共机构的财务管理和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的一种特殊审计形式。其目的是评估、监督和改善公共资源的使用情况,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效能,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促进公共机构的健康发展。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原则
1.独立性原则:审计机构应独立于被审计机构,行使审计权力时不受任何干扰。独立性是审计机构履行职责的基础,保证了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公正性原则:审计机构应公正、公平、客观地开展审计工作,不偏袒任何一方。审计机构应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性。
3.及时性原则:审计机构应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审计工作,及时向被审计机构报告审计结果和问题,促使被审计单位及时改正问题。
4.风险评估原则:审计机构应根据被审计机构的风险特征,合理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程度。对于存在较高风险的事项,应进行重点审计,确保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综合性原则:审计机构应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综合考虑财务状况、资源利用效率、资金使用效果等因素,形成全面客观的审计结论。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1.预审准备阶段:审计机构应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背景情况,制定审计计划和工作方案。预审准备阶段还包括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和抽样方法的确定。
2.实地调研阶段:审计机构应前往被审计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财务管理和经济责任履行的实际情况。调研内容包括资产管理、财务状况、资金使用、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3.审计程序阶段:审计机构依照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财务报表审计、项目审计、合同、专项资金审计等。审计工作应按照程序有序进行,并记录审计事实和发现问题。
4.综合分析和评价阶段:审计机构应根据审计结果,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形成审计报告,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5.结果跟踪和整改落实阶段:审计机构应追踪被审计单位对审计问题的整改和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指南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操作指南。它的实施可以帮助国家机关和其他公共机构提高财务管理和经济责任履行的效果,确保公共资源的正确使用和合理分配,推动公共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时,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发现和纠正腐败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