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定稿

合集下载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一、我院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1.发现医院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我院总的医院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应不低于70%。

2.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

4.标本采集后立即送至实验室,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5.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肛拭子或伤口拭子等,应标明标本种类,并立即送检。

6.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中段尿培养的标本应用专用的无菌尿标留取(在仓库领取)。

静脉导管、胸腹水,脑脊液等到细菌室取无菌试管留取。

7.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必要时应注明选用何种抗菌药物。

二、常见医院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方法1.血液与骨髓①通常采血部位为肘静脉。

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

切忌在静脉点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

②采血部位的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

将采集的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应更换针头或过火消毒针头。

血培养瓶应在避光室温中保存,不必置冰箱保存。

③每次采血量成人5一10ml,婴幼儿l一5ml,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10:1-5: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菌药物、抗体等杀菌物质。

④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阶段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

对已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可在下次用药前采血。

⑤每例病人至少采血两次,间隔0.5-l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皮肤污染菌。

多次多部位采血可提高阳性率。

⑥对疑为细菌性骨髓炎或伤寒病人,在病灶部位或髂前(后)上棘处严格消毒后抽取骨髓lml 作增菌培养。

2.尿液①中段尿:女性采样前应先用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男性须翻转包皮冲洗,用0.1%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灭菌纱布擦干后收集标本10ml,0.5小时内送检。

②导尿管导尿采样可减少污染。

对留置导尿者,可用碘酒消毒尿道口处的导尿管壁,用空针细针头斜穿管壁抽吸尿液。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摘要:一、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的重要性二、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1.采集时机2.采集方法3.采集容器4.无菌操作三、微生物标本运送的基本原则1.快速送检2.妥善保存3.避免污染四、标本采集和运送的注意事项正文: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是确保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正确的采集和运送方法可以有效地捕捉与感染相关的病原菌,并保持其活性,同时减少其他与感染无关细菌的干扰。

一、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的重要性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直接影响到病原菌的检出率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二、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1.采集时机:为避免漏检,确保病原体的检出,应尽量在抗菌药剂使用前采集标本。

2.采集方法:采集无菌部位的标本应严格无菌操作,非无菌部位尽量减少正常菌群的污染,采样量足。

3.采集容器:标本采集时应使用专用的无菌容器,防渗漏,有盖,无酸、碱、防腐剂等添加剂。

4.无菌操作:采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

三、微生物标本运送的基本原则1.快速送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避免细菌在室温下长时间保存导致活性降低。

2.妥善保存: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应妥善保存,避免高温、湿度、振动等影响标本的质量。

3.避免污染: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标本受到污染,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放。

四、标本采集和运送的注意事项1.标本的唯一性:送检申请单必须惟一标识,以便实验室能针对该标本选用相应培养基和适宜培养环境。

2.信息完整:送检申请单应注明样品名称、型号、年月、性状、标本来源、采集时间、检验目的及添加物使用情况等。

3.特殊标本的处理:对于特殊类型的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等,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采集和运送。

总之,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对于确保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转运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转运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转运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采样后立即送检5.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6.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标本采集1.尽早采集2.无菌操作3. 合适部位4.适量标本5. 适当方法6. 安全采集1-尽早采集标本“采集重在时效性”1.1最好是病程早期、急性期1.2尽量在抗生素使用之前采集1.3对已用抗生素又不能停药者,可在下次用药前采集2-合适部位“背景干扰”2.1无菌标本:注意局部及周围皮肤的消毒,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避开腔道口区标本,以免皮肤表面正常菌群的污染,造成混淆和误诊。

2.2正常菌群寄生部位:采集时应特别小心;应明确检查的目的菌在进行分离培养时,采用特殊选择性培养基2.3血标本采集:应避免输液的影响。

3-无菌操作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皮肤或粘膜常居菌群污染和防止外源性细菌污染标本。

3.1.在采集血液、脑脊液、胸腔积液、关节液等无菌标本时,应注意对局部及周围皮肤的消毒,严格进行无菌操作;3.2.对于采集与外界相通的腔道标本时,如窦道标本,应从窦道底部取活组织检查,而非从窦道口取标本,以免受皮肤表面正常菌群的污染,造成混淆和误诊;3.3.采集的标本均应盛于无菌容器内送检。

盛装标本的容器须先经高压灭菌、煮沸、干热等物理方法灭菌,或使用一次性无菌容器,不能用消毒剂或酸类处理。

标本中也不得添加防腐剂,一面降低病原菌的分离率。

4-适量标本4.1标本采集应足量。

标本量过少,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结果。

4.1.1血液标本:通常成人采血量每瓶8-10ml,儿童每瓶1-5ml;脑脊液、骨髓、4.1.2脓肿、穿刺液、引流液、痰液等标本:≥1ml尿液标本: >3ml4.1.3粪标本: 1-3g或1-3ml4.2结核标本采集量要求特殊:4.2.1痰、肺泡灌洗液或支气管冲洗液: >5ml;4.2.2清晨中段尿: 5-10ml;4.2.3粪标本: >1g;4.2.4穿刺液(胸水、腹水、关节液等) : 5- 10ml。

医院实验室强传染性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与保存制度

医院实验室强传染性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与保存制度

7强传染性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与保存制度7.1目的为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防止实验室污染、交叉污染和周围环境污染,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7.2定义强传染性样本是指含有一类、二类高致病菌的微生物标本,如:含SARS病毒、霍乱弧菌、艾滋病毒、炭疽芽孢杆菌、结核杆菌等具有强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样本。

7.3适用范围本管理细则适用于检验科各专业组。

7.4具体制度7.4.1标本采集7.4.1.1为避免交叉污染,检验人员原则上不直接进入病区采集标本,如必须进入时,应穿隔离衣和防护服,戴口罩(12-18层或N95口罩)、双层帽、护目镜、面罩、戴三层手套、靴子。

7.4.1.2详细登记有关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以及标本采集日期。

7.4.1.3采集的标本放入带盖的容器内,盖紧盖子装入标本运送箱,加注特别标识,密封专人送检。

采集标本时不能污染容器外部。

7.4.2标本运输将密封包装好的,放在专门运输用双层标本箱里,加盖,由两人运送。

运送过程严防破碎和外溢。

送入检验科由双人签收。

7.4.3标本前处理标本接种、血清分离等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使用专用的离心机,离心时使用密闭的离心机转头或密闭样品杯,离心停止10-30分钟后取出。

7.4.4标本检测标本应在专用区由专人进行检测,以便标本、仪器、环境集中消毒和处理。

尽量避免标本分散到多个实验室。

7.4.5标本检测后处理废弃标本放入带盖套有黄色塑料口袋的专用污物桶内,集中高压灭菌后送到特殊垃圾处进行无害化处理。

所有检测标本后废液都用2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4小时以上,或直接高压灭菌,再排入医院污水站消毒处理。

7.4.6标本的保存7.4.6.1疑似强致病菌标本保存,应专室专柜,两人管理,每天查看并记录。

明确有高致病菌标本,P2实验室不得保存。

7.4.6.2疑似HIV阳性标本送到东阳市疾控中心确认,先通知保健科,标本应三层包装,专人送到东阳市疾控中心,标本双人交接并签字。

样品的采集保存及运输及实验室质量控制

样品的采集保存及运输及实验室质量控制

样品的采集——基本程序
核对:姓名、编号、采样类型、样本 量 准备:采血流程,取得对方合作 采集:采集样品 记录:填写采样记录
样品的采集——静脉采血
1、采血员穿戴工作服、帽子、口罩,另一采血员负 责核对和填写采样记录单,并协助采血 2、核对采血对象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 等 3、让采血对象坐在凳子上,采血员向被采血人介绍 采血过程,取得被采血者的合作 4、在采血对象面前戴一次性手套、铺一次性采血枕、 并在采血管和采血记录表上贴上相应的编号、 准备好采血针、持针器、创可贴
感染性物质的包装说明
防水的第二层容器(二级包装 二级包装) 二级包装
一个具有水密性二级包装内可以装入一个或者多 个一级容器。 无论一级容器或二级包装,都必须能够承受联合 国(UN) 包装规格和性能测试所要求的内部压力差 和温度变化而不致发生渗漏。 二级包装上也应附有发货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 号码。
样品的采集——滤纸采样
局部(手指或耳垂)严格消毒 刺破皮肤后,迅速用滤纸采集,防止血液 滴落和污染 待血样干燥后再包装送检
样本的运送
培训 批准 标记和标签 包装 文件资料
样本的运送—包装原则
生物安全
运输人员资质 :初次培训、再培训、记录 严格按要求包装 运输途中严禁 安全计划
样品质量
温度 时间 避免强烈震荡
HIV样本的采集、运送与 保存及实验室质量控制 四川省疾控中心 秦光明
1
样本的管理
样本的采集 样本的递送 样本的处理 样本的移交 样本的保存 样本的销毁
样品的种类(HIV实验室检测)
血液:血清、血浆、全血 其他体液:唾液、尿液
样品的采集——需准备的器材
真空采血管、蝶形针、 持针器 碘酒、酒精(或碘伏) 止血带、采血枕 试管架、样品接收盘 棉签、创可贴 污物桶、锐气盒 消毒液 等

微生物学检验材料采集、保存和运送

微生物学检验材料采集、保存和运送
和运送
贾北宁 (辽 宁省 葫芦 岛市 南票 区畜产 品安 全监 察所 125027)
1 采 集 1.1 病料采 集的注意事项 病料应该新 鲜 ,有代表性 ,有 一定 的数量 。从鸡 的尸体 上 取 材 料 时 ,夏 天 不 应 迟 于 6~8h,冬 季 不 应 迟 于 12~24h。 为 了进 行病 原体 的分 离 .病料 应尽 可 能减 少污 染 。因 此 ,在 尸体 剖检前 ,应将尸体 浸泡在适宜消毒剂溶 液中 ,既 作 了皮肤 和羽毛的消毒又减少在剖 检时羽毛和皮屑 飞扬 对病 料 的污 染 。 要 求 在 剖 开 腹 腔 后 ,首 先 取 微 生 物 检 查 材 料 ,减 少 病 料 在空气 中暴露的时间 ,避免在进 行病理学检查时污染病料。 采集病 料要 求无菌 ,所用 的器械 和容器必 须事先 灭菌 , 尽可能 以无菌操作采集病料。 病料采集后 .如不能立刻进行检验,应立即存放在冰箱中。 进行病原微 生物检验时 ,应根 据疾 病的性质不 同而采集 不 同的病料 。 1.2 病 料 的采 集 方 法 1.2.1 组 织 和 实 质脏 器 的采 集 方 法 病料要用无 菌操 作的方法从新 鲜的尸体采集 ,为避免污 染 .剖 开腹 腔 后 ,注 意 不 要 损 坏 肠 道 。 如 有 细 菌 分 离 培 养 条 件 .首 先 以烧 红 的铁片烫 烙脏 器 表面 ,用 接种 环 (火焰 灭 菌 ) 自烫 烙 的 部位 插 入 组 织 中缓 缓 转 动 接 种 环 ,取 少 量 组 织 或 液 体 ,作 涂 片 镜 检 或 接 种 在 培 养 基 上 。培 养 基 可 根 据 不 同 情 况而进行 选择 。一 般常用鲜血 琼脂平 板 、普 通琼脂 平板 、 营养 肉汤或疱 肉培养基 ,必要 时 ,还用其他特殊培养基 。 1.2.2 液体材料的采集方法 血液 、胆 汁 、渗 出液和浓 汁等 ,可用灭菌吸管 、毛细吸 管 或 注 射 器 经 烫 烙 部 位插 入 , 吸取 内部 液 体 材 料 ,然 后 将 材 料注入灭菌 的试 管中 ,塞好棉塞送检 。也可用接种环 经消毒 的部位插入 ,提取病料直接接种 在培养基上 。 1.3 全 血 的 采 集 方 法 全 血 是 指 加 抗 凝 剂 的 血 液 。用 无 菌 操 作 ,从 鸡 的 心 脏 采 血 ,盛入试 管中。根据欲采 的血量 ,在试管 中加入适 量的抗 凝 剂 (3.8~4%的 枸 橼 酸 钠 0.1ml,可 抗 lml血 液 。 也 可 以 在 5ml血中加入 20%枸橼酸钠 2-3滴 )。 1.4 血 清的采集方法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标准操作程序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标准操作程序

SOP_15-5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标准操作程序一、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情形降至最低。

3.在感染的急性期、使用抗生素前或伤口局部治疗前收集样本。

4.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样本,且避免邻近区域常居菌群的污染。

5.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

容器须灭菌处理,防止渗漏,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标本中不可添加防腐剂。

6.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样本,尽量不要以棉花拭子收集样本。

7.采样后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

为保持微生物活性,棉拭子等标本宜放入恰当的运送培养基送检。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待送,但存放一般不能超过24h。

8.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

9.每份标本都应贴上标签并标明必要信息,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足够的有关临床资料。

(要标明病区、病人姓名、住院号、标本来源、采集部位、采集时间等)二、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1.采集指征: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流感染的患者,需做血液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

及时、准确地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原菌,才能正确实施有效地抗菌治疗,从而有助于治愈率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降低。

2.采集方法:1.采血时机: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抗菌治疗前,以正在发冷发热时或发冷发热前半小时为宜。

2.采血次数及间隔:在急性发热性疾病如脑膜炎、细菌性肺炎,需马上做抗菌治疗;或急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要紧急手术的患者,应立即从两臂分别取2份标本。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24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2次。

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两次抽血间隔60min;必要时于24~48h后再抽血2次。

因为1次血培养不足以说明问题,且会遗漏阳性结果。

国外有人统计1次血培养可检出菌血症的80%,2次检出90%,3次检出99%。

国内统计17家医院1次血培养阳性率10.8%,18家医院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率14.8%。

微生物实验室标本采集及运送程序

微生物实验室标本采集及运送程序

微生物实验室标本采集及运送程序
1.目的
规范标本采集程序,保证实验室检测前标本质量。

2.范围
微生物标本。

3.职责
3.1 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负责指导病人如何正确留取标本。

3.2 标本运输人员负责收取标本和运输标本至微生物室。

4.程序
4.1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必须到微生物实验室领取无菌器皿、血培养增菌液瓶等留取标本。

4.2病原微生物的培养标本必须在2小时内由输送中心送检并立即按种。

特殊标本(如脑脊液、前列腺液、白带等)应立即送检并接种。

4.3实验室标本姓名、编号或者标本采集不符合要求时要退回重留标本。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运输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运输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 集保存及运输
目录
• 引言 •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 •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 •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运输 •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管理和记录 • 总结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和 运输是疾病诊断、治疗和防控的
重要环节。
随着微生物学和医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对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 保存和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集前应了解患者的 病史和用药情况,以 确定合适的采集方法 和时间。
采集的标本应具有代 表性,能够真实反映 患者的病情。
采集时应遵循无菌操 作原则,避免交叉感 染。
采集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采集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 等个人防护用品。
采集后的废弃物应进行正确的消毒和 处置,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化表 格、数据库等,对病原微生物标
本进行信息化管理。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病原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运输
和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病原微生 物标本的管理效率,降低人为错
误和疏漏的风险。
定期检查和销毁
对病原微生物标本进行定期检查,确保 其质量和有效性。
保存容器和标签
容器选择
选择密封性好、防漏、耐压、透 明的容器,以便观察标本的状态 。
标签信息
在容器上贴上标签,注明标本的 来源、种类、采集时间等信息, 以便识别和管理。
保存温度和湿度
温度控制
根据不同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选择适宜的保存温度,如冷藏 、冷冻等。
湿度要求
保持适当的湿度,以防止标本过度干燥或吸湿,影响微生物 的活性。
对过期或失效的病原微生物标本进行销 建立销毁记录,对销毁过程进行详细记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PPT教案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PPT教案

常见标本采集的时间、方法
标本用途分类
一类用于细菌或病毒病原(抗原)的检测 (病原分离或核酸检测)
常用标本如:粪便、咽拭子、血液、气管分泌物、脑脊液 等
另一类标本是用于病原抗体检测
标本通常包括血液和脑脊液
用于抗原检测的标本
咽拭子 采集病人发病3日内的咽拭子标本,用于病原
检测(病原分离、核酸检测的阳性率较高)。 用压舌板将舌向下向外压,用专用拭子在咽后 壁或悬雍垂后侧适当用力涂抹数次,应避免触 及口腔及舌部,迅速将棉签放入装有3-4mL保 存液(Hank氏液或生理盐水)的15mL外螺旋 盖采样管中,在靠近顶端处折断棉签,注明患 者的姓名、样本的种类、采样时间、采样人等 基本信息。(5岁以下婴童采样时先将拭子用保 存液蘸湿,在试管壁挤干后在进行采样)
注意采样部位,要在疾病发生的确切部位采样, 也就是病原菌最多的地方。如细菌性痢疾的大便, 采样要采取脓血部份送检。
采集标本的基本原则
采集的标本要有足够的量。 要根据标本中病 原菌的含量、分离要求和标本的性质而定。
采集标本时应注意与病程的关系。如伤寒病人 第一周血培养阳性率高,2-3周则大便培养阳 性率高,败血症高热寒战时血培养阳性率高, 用药前血培养阳性率高。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
会计学
1
主要内容
标本质量的重要性及意义 采集标本的基本原则 采集标本前的准备 常见传染病采集标本的种类 常见标本采集的时间、方法 标本的运输 生物安全
标本质量的重要性及意义
标本的重要性
标本是能客观反映机体状况的检验材料 标本是进行一切实验检测和得出准确数据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一般不超过4h。 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采集标本的基本原则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运输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及运输
• 1、配备具有采集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 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 个人防护用品:隔离服、帽、口罩、手套、 防护镜、防护器材
生物安全
• 2、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技术 人员
• 3、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 的措施
• 4、采集样本时要防止刺伤、机械创伤,如 发生以外,应及时消毒处理和免疫接种, 报告主管领导并进行医学观察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
• 细菌 • 用于分离培养细菌的标本应在运送培养基
中运送并保存于合适的温度。分离不同的 病原菌使用的运送培养基也不同,一般冷 藏运送(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应在 35~37˚C保温运送)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
• 病毒 • 用于分离病毒的标本,一般应放在保温容器(0˚C~4˚C)里,最好12
本的容器应为一次性或经高压灭菌的无菌容器, 不能用酸类或消毒剂处理 采集的标本要适量且具有代表性 安全采集标本 防止标本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 自身感染
常见传染病采集标本的种类
呼吸道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流感、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SARS、麻疹、风疹等)
咽拭子 含漱液 痰液 血清标本 脑脊液 尸检组织 下呼吸道标本
对血清同时检测,如IgG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升高才有意义。 • 静脉采集3-5ml全血,置于真空无菌采血管中,自凝后,
分离血清,将血清移到2ml外螺旋的血清保存管中,贴上 标签,注明患者的姓名,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瓶盖最 好采用不同的颜色 ,以便区分。将血清置于-20℃以下冰 箱中冷冻保
• 注意:全血标本不可冷冻
虫媒传播的疾病(乙型脑炎) • 血液 • 脑脊液
常见传染病采集标本的种类
经消化道传播的细菌性疾病 (伤寒、细菌 性痢疾、细菌性感染性腹泻、霍乱等) • 粪便(肛拭子) • 可疑食物 • 呕吐物 • 血液、脑脊液、尿液(伤寒肠热症)

课件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定稿

课件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定稿



病原微生物样本
基本原则 采集条件 采集要求 采样时间 样本种类 样本数量 采集方法
其他 食品制作环境
采 集
保 存
运 输
样本来源
病人 从业人员 可疑食品
可采集的样本和样品类型
粪便、血液、尿液、呕吐物、洗胃液、肛拭子、咽拭子 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皮肤化脓性病灶样本 可疑食品剩余部分及同批次产品、半成品、原料 加工单位剩余的同批次食品,使用相同加工工具、同期制 作的其他食品 使用相同原料制作的其他食品 加工设备、加工用具、容器、餐饮具上的残留物或物体表 面涂抹样品或冲洗液样品;食品加工用水 刚被稀便污染的尿布、衣服、床单等 宿主动物粪便、昆虫等媒介生物 由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造成的中毒,要搜索废弃食品 进行形态鉴别
将洗漱液吐入试管内。
痰液
以清晨采集为佳,病人用清水充分漱口后,用力自气管深处咳出痰液,吐
至无菌容器中,加盖,标识,塑料袋密封,冷藏条件下送检。
下呼吸道样本(适用于气管插管病人)
只采集重症病人,无时间限制。收集气管吸取液或支气管灌洗液5-10mL 放入无菌、带垫圈的50mL螺口塑料管中。
病原微生物样本
样品种类
饮用水 液体食品 固体食品
采 集
保 存
运 输
检验目的
全分析及致病菌 致病菌或毒物分析 致病菌或毒物分析
样品量
>5 L 可疑食物>200mL 可疑食物>200g
呕吐物
洗胃液 腹泻物 血液
致病菌或毒物分析
致病菌或毒物分析 致病菌或毒物分析 病原分离、抗体分析
>50g(mL)
>200mL >50g(mL) >5mL
病原微生物样本

采集、运输、保存、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的规定

采集、运输、保存、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的规定

***采集、运输、保存、使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的规定1、目的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实验室及其从事实验活动的技术人员。

3、高致病性微生物定义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4、样本采集4.1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隔离衣、帽、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材料、器材和防护设施等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进行危害评估,确定防护要求。

(2)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采样的操作规程(血样、尿样、分泌物等)。

(3)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如防刺穿的垃圾桶、紧急处置意外的药物和器具。

(4)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5)采集过程中应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应作详细记录。

5、样本的运输5.1总体原则我国民航部门目前提出,通过民航运输菌(毒)种及样本,统一按国际标准进行包装、标识。

5.2样本运输的审批程序:(1)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必须经省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批准。

(2)固定单位间多次运输相同品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可申请多次运输,有效期6个月。

(3)本省行政区域内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属省直、高校单位的由省卫计委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省辖市、扩权县及驻豫有关单位,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审,报省卫计委审批。

(4)跨省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由省卫计委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并报国家卫计委审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微生物样本
采 集
保 存
运 输
基本原则 采集条件 采集要求 采样时间 样本种类 样本数量 采集方法
突发疫情标本采集要求
• 根据对突发疫情的判断制定处置策略。 • 以科学的态度,本着快速处理的原则,各个工作细节严谨。 • 慎重处理事件,认真对待样本。 • 采集过程中应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 在采样时间、采样部位、样本采集量的决断上,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 无目的的大范围采集样本,无助于疫情病原的诊断,反而会因为样本过多导致
食。
• 肠道传播疾病:粪便、肛拭子等。 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要求在麻痹后14天内采集双份粪便样本,且2份样本间隔24小时
以上。
• 自然疫源性疾病:脑脊液、血液、组织样本等。 如鼠疫耶尔森菌可以在人类血液、腺肿抽取物、痰液、咽拭子分离到,此外在咽部冲洗
物、皮肤拭子或刮取物以及患有脑膜炎病人的脑脊液中均可分离到。进行尸体解剖时,应该 采集腺肿、肝脏、脾脏以及肺脏样本。对于腐败的尸体应该抽取骨髓和脑组织。
食物中毒细菌
沙门菌 副溶血性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蜡样芽胞杆菌
常见食品
肉类、蛋品 水产品、醃制品 肉类、乳品、淀粉制品
米饭、肉、乳、淀粉制品
致泻性大肠杆菌
凉拌菜、肉制品
椰毒假单胞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变形杆菌
玉米面、银耳
肉制品
堆放牛羊肉、罐头、 香肠、鱼、豆制品
动物性食品 特别是熟肉和内脏制品、冷盘
实验室检测时间延长,延误疫情诊断时机(一般10份左右,10例以下全采)。 • 样本不可再获得性,样本采集量应该充分(一式三份:一份用于实验室检测,一
份用于检测结果复核,另一份保存起来留作原始样本以备需要)。
病原微生物样本
采 集
保 存
运 输
基本原则 采集条件 采集要求 采样时间 样本种类 样本数量 采集方法
病原微生物样本
采 集
保 存
运 输
基本原则 采集条件 采集要求 采样时间 样本种类 样本数量 采集方法
样本来源
病人 从业人员 可疑食品
食品制作环境
可采集的样本和样品类型
粪便、血液、尿液、呕吐物、洗胃液、肛拭子、咽拭子 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皮肤化脓性病灶样本 可疑食品剩余部分及同批次产品、半成品、原料 加工单位剩余的同批次食品,使用相同加工工具、同期制 作的其他食品 使用相同原料制作的其他食品
• 其他:注射器、可疑药物、动植物等
• 病原菌分离、病毒分离、抗原、核酸检测:粪便、咽拭子、痰液、尿液、血液、 脑脊液、组织样本
• 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检测:血清、脑脊液
• 呼吸道传播疾病:鼻、咽拭子、含漱液、痰液、呼吸道分泌物等。 如流感病毒分离用鼻咽拭子、含漱液应在发病的头3天采集,采样前1h患者不要饮水和进
运 输
基本原则 采集条件 采集要求 采样时间 样本种类 样本数量 采集方法
• 人体:胃内容物、血液、尿液、头发、指甲、牙齿、尸检材料、粪便等 • 环境:水、土壤、气体、餐具、厨具、食品包装、奶瓶等 • 食品:成品、半成品、调料、生鲜原料、跳蚤等
• 媒介:苍蝇、臭虫、蜱、螨、老鼠、蟑螂、果子狸、跳蚤等
病原微生物样本
采 集
保 存
运 输
基本原则 采集条件 采集要求 采样时间 样本种类 样本数量 采集方法
• 用于分离培养的临床样本,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 • 样本采集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一般不超过4h。 • 采集样本时应注意与病程的关系。
如伤寒病人第1~2周血培养阳性率高,3~4周则大便培养阳性率高,败血症高 热寒战时血培养阳性率高,用药前血培养阳性率高。 • 注意采样部位,要在疾病发生的确切部位采样,也就是病原菌最多的地方。 如细菌性痢疾的大便,采样要采取脓血部份送检。 • 采集的样本要有足够的量, 否则可能会得到假阴性结果。 • 应采集各种可能作为污染源的食物和环境样本,以及各种可能含有病原体的临 床样本。 • 对微生物检测样品,应避免采样时对微生物的杀灭和引入新的抑菌物质。 如容器是否有消毒剂的残留,或使用刚烧灼未冷却的采样工具。注意保护目的 微生物,同时避免杂菌污染。 • 以棉拭子采集的样本如咽拭子、肛拭或伤口拭子,宜插入运送培养基或生理盐 水中送检。 • 做好样品标记,填写采样单。应详细填写检样名称、来源、采样时间、采样方 法、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检测项目等,使实验室能准确及时接种相应的培养基 和适宜的培养环境,提高阳性检出率。 • 根据不同样品的性状,检验项目要求,合理保存和运送样本。
加工设备、加工用具、容器、餐饮具上的残留物或物体表 面涂抹样品或冲洗液样品;食品加工用水
其他
刚被稀便污染的尿布、衣服、床单等
宿主动物粪便、昆虫等媒介生物
由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造成的中毒,要搜索废弃食品 进行形态鉴别
常见的食品安全事故可采集的样本和样品采集类型
病原微生物样本
采 集
保 存
运 输
基本原则 采集条件 采集要求 采样时间 样本种类 样本数量 采集方法
病原微生物样本
采 集
保 存
运 输
基本原则 采集条件 采集要求 采样时间 样本种类 样本数量 采集方法
• 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防护材料、器材和防护设施等 隔离衣、帽、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镜等
• 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 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 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
病原微生物样本采 集保 存运 输前 言
• 病原微生物检验中,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的规范化是及时、准确地提供微生物感染 (污染)信息的基础,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样本的质量与样本的采集、保存、运输密切相关,样本采集、保存不当可导致假阴性、 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因此,正确地采集、保存、运输样本是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 可靠的前提。
• 细菌分离样本尽量在急性发病期和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 • 病毒分离样本最好在发病初期(1-2天)采集 • 病毒抗原检测样本应在发病初期和急性期采集 • 血清抗体检测样本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采集
不同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采集标本的种类、检测目的、采样时间、 采样要求不尽相同
病原微生物样本
采 集
保 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