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最新全)
202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
202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1.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2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1.3 饼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2. 第二章:平面几何2.1 线段、射线和直线2.2 角及角的度量2.3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3.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方程及其解3.2 一元一次方程3.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掌握条形、折线、饼图等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方法。
2. 掌握平面几何中基本概念,如线段、射线、直线、角等,了解三角形的分类。
3.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图的绘制;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平面几何基本概念的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统计图挂图等。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如让学生收集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进行随堂练习。
3. 结合实际物体,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等几何概念,通过画图、测量等操作,加深理解。
4. 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角的度量及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5. 以实际问题导入一元一次方程,讲解解法,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
6.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据与统计:板书统计图的绘制步骤、注意事项。
2. 平面几何:板书线段、射线、直线、角等概念;三角形分类。
3. 一元一次方程:板书解方程的步骤,展示实际问题的转化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收集班级同学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数据,绘制条形、折线、饼图等统计图。
(2)用直尺、圆规、量角器等工具,绘制线段、射线、直线,并测量角度。
七下数学浙教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
七下数学浙教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5篇七下数学浙教版教学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
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
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
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习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七年级学生常常因守小学算树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7篇)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7篇)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7篇)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
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我校的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任务艰巨。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学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极少.对待转化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24年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数的运算1.1 实数的分类与性质1.2 实数的运算1.3 绝对值与相反数2. 第六章:方程与不等式2.1 方程的解法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3 应用题3. 第七章:图形的观察与计算3.1 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3.2 立体几何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3.3 图形的变换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实数的分类、性质及运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2.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和立体几何图形的体积、表面积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实数的运算方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图形变换。
2. 教学重点:实数的性质、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几何图形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复习实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 新课导入:(1)讲解实数的分类、性质及运算方法。
(2)讲解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3)介绍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立体几何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实数的分类、性质及运算方法。
2. 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3. 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立体几何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实数的运算。
(2)解答题:解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组。
(3)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计算。
2. 答案:详细解答每个题目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探讨实数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
(2)研究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组的实际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深入学习几何图形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篇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
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8班和9班在素质上差距不大,纪律整体比较差、现在的学情与现实决定了并不是付出十分努力就一定有十分收获。
但教师的责任与职业道德时刻提醒我,没有付出一定是没有收获的。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付出百倍的努力,苦干加巧干,才能够对得起良心,对得起人民群众的期望。
三、素质教育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导学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保证将大纲要求落实到实处。
这样做就能够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
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习的科学态度。
2024年数学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024年数学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内容包括第九章《数据分析》的第一节“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及第二节“频率分布”。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意义,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运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并提取数据的基本信息。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及数据的解读。
教学重点: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及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直尺、圆规、铅笔、橡皮、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购物小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了解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布?2. 数据收集与整理(10分钟)(1)学生分小组讨论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
3. 频率分布直方图(10分钟)(1)教师讲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制购物小票中商品价格频率分布直方图。
4.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给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2)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题1、2、3。
六、板书设计1. 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2.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步骤3. 例题及解题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第100页习题1、2、3。
2. 答案:(1)习题1:略(2)习题2:略(3)习题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与解读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如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分布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数据收集与整理3.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情景,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024年新浙教版数学七下全册教案
2024年新浙教版数学七下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数的运算5.1 有理数的乘除法5.2 有理数的乘方与幂的运算5.3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2.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2 频数与频率6.3 数据的表示与处理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与幂的运算,以及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2. 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与处理,掌握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据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方与幂的运算,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2.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数的运算和数据统计的实例,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情景1:购物时计算总价实践情景2: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数据2. 新课导入:讲解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与幂的运算,以及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例题1:计算3 × 4,3 ÷ 4例题2:计算2^3,(3)^2例题3:运用乘法公式计算(a+b)^2,(ab)^2例题4:因式分解x^24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1:计算有理数的乘除法练习题2:计算乘方与幂的运算练习题3:运用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4. 数据与统计: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与处理,引入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例题5:收集并整理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数据例题6: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计算频率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本章知识点,包括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与幂的运算、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等。
2. 板书右侧:展示例题、解题步骤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题:计算有理数的乘除法、乘方与幂的运算应用题:运用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统计题:收集并整理家庭一周的支出数据,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计算频率2. 答案:详见课后作业答案解析。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
能够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数学规律。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定理。
代数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教学难点:几何图形的性质证明。
代数方程的解法技巧。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第一单元:平面几何第1课时: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1.教学内容:平面、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点、线、面的关系。
2.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几何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点、线、面的关系。
讲解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
第2课时:三角形的基本概念1.教学内容:三角形、角、边的概念,三角形的分类。
2.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展示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讲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单元:代数方程第1课时: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内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2.教学过程:通过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讲解解法,引导学生独立解题。
第2课时:二元一次方程组1.教学内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法及应用。
2.教学过程:利用实际问题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讲解解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单元: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1.教学内容:数据收集的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
2.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数据收集的重要性。
讲解数据收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设计调查问卷。
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数据收集过程。
第2课时:数据处理与分析1.教学内容: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详细内容: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应用问题。
2. 第六章:三角形详细内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3. 第七章:变量与函数详细内容:函数的定义,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了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理解变量与函数的概念,掌握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
2.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几何模型,函数图像演示软件。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使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内容。
2. 例题与解答:列出典型例题,清晰展示解题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练习题。
(2)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题。
(3)函数图像绘制及性质分析题。
2. 答案:详细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方便学生对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数的乘方与开方1.1 平方与立方1.2 实数1.3 二次根式2.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2.1 方程的基本概念2.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3 方程的解与方程组的解3.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3.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3.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的乘方与开方的概念,掌握实数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运算。
2.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理解方程的解与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3.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实数的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 教学重点:数的乘方与开方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数学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面积、体积计算,引入数的乘方与开方的概念。
2. 新课讲解:介绍平方与立方的定义,进行例题讲解。
讲解实数的性质,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介绍二次根式,讲解其运算规则,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一元一次方程:介绍方程的基本概念,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讲解方程的解与方程组的解的概念,进行例题讲解。
4. 二元一次方程组:介绍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讲解解法,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展示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数的乘方与开方:平方、立方、实数、二次根式。
2. 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基本概念、解法、方程的解与方程组的解。
3. 二元一次方程组:基本概念、解法、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题:平方、立方、二次根式的运算。
解题题: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数的乘方与开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数的运算1.1 实数的性质与运算1.2 代数式的化简与运算1.3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2. 第六章:方程与不等式2.1 一元一次方程2.2 一元一次不等式2.3 不等式组与不等式应用3. 第七章:图形的初步认识3.1 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3.2 线段、射线与直线3.3 角与角的度量4. 第八章:概率与统计4.1 概率的基本概念4.2 统计图与统计表4.3 数据的表示与处理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实数的性质与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2. 学会代数式的化简与运算,掌握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3. 能够解决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问题,并运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4. 认识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掌握线段、射线、直线与角的概念。
5. 了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学会数据的表示与处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实数的性质与运算代数式的化简与运算不等式组的解决方法2. 教学重点: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的解决方法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2. 学具:课本、练习本、直尺、圆规、量角器五、教学过程1. 导入:实践情景引入,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计算物品的平均价格等。
2. 新课:按照教材章节,讲解数的运算、方程与不等式、图形的初步认识、概率与统计等内容。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给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设计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 知识点框架:第五章:数的运算第六章:方程与不等式第七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第八章:概率与统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五章:数的运算练习题第六章:方程与不等式练习题第七章:图形的初步认识练习题第八章:概率与统计练习题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布置拓展性作业,如研究性学习、数学阅读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乘除》和第二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整式乘法法则、除法法则、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等;在几何图形部分,我们将学习点、线、面基本概念,以及如何画图形、计算面积和体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应能:1. 熟练掌握整式乘除法则,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2. 理解并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3. 掌握基本几何图形概念,学会绘制简单图形,并能计算其面积和体积;4.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整式乘除法则,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基本几何图形认识。
难点: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空间图形认识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数学课本、练习本、直尺、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约10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整式乘除法则解决问题。
2. 例题讲解(约20分钟)详细讲解整式乘除法则,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
3. 随堂练习(约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4. 知识拓展(约15分钟)引入几何图形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基本几何图形。
5. 课堂小结(约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整式乘除法则,另一部分为几何图形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3x(x+2)2(x1)^2;(2)计算:4a^29b^2因式分解;(3)画出一个边长为5cm正方形,并计算其面积;(4)画出一个半径为4cm圆,并计算其面积。
2. 答案:(1)3x^2+6x2x^2+4x2;(2)(2a+3b)(2a3b);(3)25cm^2;(4)50.24cm^2。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1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内容。
具体涉及章节为第三章《数开方》和第四章《三角形》,详细内容包括数开方原理、平方根、立方根,以及三角形性质、分类和周长、面积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数开方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能够求解平方根和立方根。
3. 掌握三角形性质、分类及计算方法。
4.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开方运算,三角形面积计算。
重点:平方根、立方根概念,三角形性质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多媒体设备。
学具:学生用三角板、直尺、圆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三角形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 教学内容讲解(20分钟)(1)数开方:回顾上节课内容,讲解数开方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平方根、立方根概念。
(2)三角形: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三角形性质、分类,以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平方根、立方根求解例题。
(2)三角形周长、面积计算例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答疑环节(5分钟)针对学生提出疑问,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数开方:平方根、立方根概念和求解方法。
2. 三角形:性质、分类、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已知一个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cm和6cm,第三边长为x,求x取值范围。
(3)计算一个底为5cm,高为3cm三角形面积。
答案:(1)3、8、3。
(2)2cm < x < 10cm。
(3)7.5cm²。
2. 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批改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开方和三角形概念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运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整理与表示、频数与频率分布表2. 第二章:平面几何线段、射线、直线;角的度量与表示;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的基本性质3.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法、方程的应用4. 第四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不等式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能够运用图表进行数据展示。
2. 使学生理解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几何问题。
3. 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4. 培养学生运用不等式及其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与表示、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2. 教学重点:数据收集与整理、平面几何基本概念、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直尺、圆规、三角板。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以实际几何图形为例,引出平面几何的相关概念。
2. 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讲解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步骤,展示频数与频率分布表的制作方法;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以实际例题为例,引导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
3.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4. 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板书设计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流程图、频数与频率分布表。
2. 平面几何:相关概念、性质、定理。
3.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解法步骤、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收集并整理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数据,绘制频数与频率分布表。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及应用;3. 方程与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解法及应用;2. 能够运用方程和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购物时如何根据预算选择商品,引导学生思考方程与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新课导入: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结合例题进行讲解;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5. 新课导入: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及应用,结合例题进行讲解;6.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9. 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六、板书设计1. 第二章方程与不等式2. 一元一次方程:(1)概念;(2)解法;(3)应用。
3. 一元一次不等式:(1)概念;(2)解法;(3)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下列方程:2x+5=15;3(x4)+2x=10;(2)解下列不等式:3x7<11;2(x+3)>5x6。
2. 答案:(1)x=5;x=4;(2)x>6;x<9。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解不等式时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方程与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银行存款利息的计算、打折商品的价格计算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浙教版【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3: 平行线的性质2.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1: 数据的收集6.2: 数据的整理6.3: 扇形统计图3. 第七章:平面几何图形7.1: 三角形7.2: 多边形7.3: 图形的镶嵌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学会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能够绘制扇形统计图。
3. 掌握三角形、多边形的基本概念,理解平面图形的镶嵌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数据的整理与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2. 教学重点:图形的性质与应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圆规、三角板、统计图表模板。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彩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相交线的性质,用图例说明。
介绍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辅以实际例题。
分析平行线的性质,并指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3. 数据收集与整理:讲解数据收集的方法,进行小组活动实践。
展示数据整理的步骤,指导学生绘制扇形统计图。
4. 平面几何图形:介绍三角形、多边形的分类和性质。
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体验图形的镶嵌。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对重点难点进行例题讲解,引导学生思考。
设计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流程3. 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4. 三角形与多边形的分类及性质5. 图形镶嵌的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习题5.1第2、4、6题。
习题6.2第3、5题。
习题7.3第4、6题。
2. 答案:见附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加强对平行线性质和数据分析的讲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平行线应用。
2024年数学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024年数学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3章《代数式》,具体内容包括:3.1 完全平方公式,3.2 平方差公式,3.3 公式法因式分解。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简化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能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的掌握和应用。
难点: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概念。
2. 新课:(1)讲解完全平方公式,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
(3)引导学生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进行解答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完全平方公式:(a+b)^2 = a^2 + 2ab + b^2(ab)^2 = a^2 2ab + b^22. 平方差公式:a^2 b^2 = (a+b)(ab)3. 公式法因式分解:(1)提取公因式法(2)公式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3x+4y)^2(2)因式分解:x^2 4y^2(3)应用题: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b),求它的面积。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例子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提高应用能力。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其他因式分解方法,如分组分解法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衔接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衔接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即将学习的新内容。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最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具体章节及详细内容如下:1.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详细内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交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应用。
2.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详细内容: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概率初步。
3. 第七章:三角形详细内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判定。
4. 第八章:图形的轴对称详细内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学会用图表表示数据,了解概率初步。
(3)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4)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能运用轴对称图形进行设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例题讲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
(2)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概率的计算。
(3)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特殊三角形的性质。
(4)轴对称图形的设计。
2. 教学重点:(1)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3)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4)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与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讲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2)讲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3)讲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4)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与运用。
2024年新浙教版数学七下全册教案
2024年新浙教版数学七下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整式的乘除法则,熟练运用乘法公式。
2.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式的乘除法则,乘法公式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整式的乘除法则,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计费等,引出整式的乘除和方程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整式的乘法:讲解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整式的乘法法则。
(2)整式的除法:讲解例题,指导学生熟练运用整式的除法法则。
(3)乘法公式:讲解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公式简化计算。
(4)一元一次方程:讲解例题,指导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5)一元二次方程:讲解例题,引导学生学会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列出整式的乘法、除法法则,乘法公式。
2. 黑板右侧:展示例题和解答过程,突出解题思路和关键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整式的乘除运算。
(2)应用题:运用乘法公式简化计算。
(3)方程题: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一些提高难度的题目,如含参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和强调;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5.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否合理 .
4.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能解简単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第3章整式的乘除
I .了解整数指数幕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整数指数幂计算;会进一步用科学
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
2.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除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乗仅指一次式相乗,以及一次式与ニ次式
相乘,整式除法仅指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2.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第5章 分 式
1.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约分和通分
2.能进行简单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3.能进行简单分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能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体会验根的必要性
5.能利用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向题
.
精品文档
多量与量之间的的关系是整式所无法表示的, 分式也是描述客观世界的 一个重要的数学模型。 作为代数式工具之一的分式及其运算和分式方程 式今后继续学习代数式运算、统计、概率等的重要基础。 《数据与统计 图表》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抽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扇形统计图,频数 与数据分析、 频数统计表和频数直方图。 本章是小学统计内容的延续和 深化。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这些内容在小学已经学过,本 章不可能涉及, 但当这些内容再现时, 教科书会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要 求学生理解、掌握这些内容。扇形统计图及其画法法则是新增的内容。 频数与频率能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 是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日 常生活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是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的重要基础。 由于 频数与频率内容的编入, 使统计图的内容增加了新的内容, 对统计图表 的制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中检测复习与评价 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
6 6
课时 执行情况
.
精品文档
11 4.29-5.3
4.3(1)(2) ,
2
第四章复习与评
12 5.6-5.10
6
价 ,5.1,5.2(1)(2)
13 5.13-5.17 5.3,5.4(1)(2),5.5(
6
1)(2) ,第二次月考
第五章复习与评价,
14 5.20-5.24
.
精品文档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培养优等生方面, 对其作业本的成绩要提出严格要求, 落实好课堂重要 内容,培养严谨思维;部分课堂安排他们当堂考试, 实现分层教学;平 时多创造一些他们发言的机会, 训练开拓性思维; 阶段性谈话, 帮助反 思不足。重新分组,资源平均化。 阶段性组织组长开会, 了解组内情况, 培养管理能力。试卷订正后回收,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前再下发。 督促错题及时订正, 特别重视作业本的订正。 课堂要重视课后作业题的 训练。课堂多安排一些学生实际的演练。
.
3.能推导乘法公式:( a- b)( a-b)= x2- b2,( ab)ー x+ 2anb+ b6;了解公式的几
何背景,体会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
4.会用法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乘法公式的某些应用
.
第4章 因式分解
1.了解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意义,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变形.
第6章 数据与统计图表
.
精品文档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2. 了解全面调查、抽样调查的意义和相关概念,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 机抽样 . 3.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和统计表.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统计图,直观有 效地表示数据,体会统计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4.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画频数直方图, 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初步体会样本的频数分布可以用来估计总体的 数据的分布 .
.
精品文档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上册一学期的调整, 学生们渐渐适应初中学习模式, 进入初 中学习状态。七年( 6)班的多数学生们,他们喜欢上数学课,课堂认 真听讲,积极发言,热爱思考,热情参与小组讨论和各种课堂互动活动。 学生依然存在一些小问题: 1. 好的学生不是很拔尖。优生没有考出非常理想的成绩。特别是考试 满分的人比较少。 2. 试卷保管不理想。试卷的错题是考前的查漏补缺最好的材料。但是 部分学生没有妥善保管试卷。平时比较随意丢弃用过的试卷。 3. 错题利用得不够理想。试卷,《作业本 , 》《教与学》错题利用得 不够,没有及时订正,以及及时反思错题错误答题的原因。 4. 学习小组间的差距较大。导致差距大的原因有:组长的活动安排是 否得当比如教师任务的落实; 组长的影响力不同; 组内后进生有较大差 距等。 5. 教师我本人课堂环节安排还不够得当, 课堂当堂练习时间分配不够 充分。
五、后 20%学生帮扶措施: 独立建立小群, 关注和反馈作业; 强化基础训练,如计算题专题,解方 程专题,几何语言专题等,让其体验成功,学有成效;加强家校合作, 要孩子们及时订正作业本这些基础的作业, 把握知识掌握情况; 分配小 老师带动学习,给予及时的帮助。
周次 起讫时间
2.20-2.2
1
2
2 2.25-3.1
8.认识和欣赏平移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意义.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用
列表的方法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限多个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
5.握平行线的性质: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
内角互补 .
6.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
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 .
7.通过具体文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
两组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
精品文档
二、教材分析 《平行线》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平行线的概念画法;同位角、内错角、同 旁内角的概念; 平行线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 在推理判断能力方面和 七年级上册的第六章一样, 保留实验几何的一些特点, 但对推理判断有 了进一步的要求。《二元一次方程》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以及 * 三元一 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在解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中有较 多的应用,通过消元把多元化为一元的思想方法能使学生获得解决多元 问题的经验,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 方程等代数式知识有较大的帮助。 《整式的乘除》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幂的运算法则、 整式的乘法和整式的 除法。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过整式的加减。通过本章的学习, 学生基本上学完了整式的四则运算。整式的四则运算在整个“数与式” 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因式分解、分式等概念都是在整式概念的基础 上建立起来的, 分解因式以整式的乘法为依据, 分式的运算最终都归结 为整式的运算, 整式的运算时学生继续学习书序的重要基础和工具。 另 外,整式的运算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也有许多直接的应用。 《因式分解》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因式分解的概念、 方法以及简单应用。 因式分解是整 式的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 它和整式的乘法, 尤其是多项式的乘法联系 十分密切。因式分解的几种基本方法都是直接依据整式乘法的各个法则 和乘法公式。 因式分解有时分式的化简、 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 基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分式及其运算和分式方程。 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许
习题分析
5
6
2
3.1(1)( 2)(3)
3.25-3.2 3.2,3.3(1)( 2),3.4(
6
6
9
1)(2)
3.5,3.6(1)(2),3.7 ,
7 4.1-4.5
4
清明放假
8 4.8-4.12 第三章复习, 4.1,4.2 6
4.15-4.1
9
9
4.22-4.2
10
6
周次 起讫时间
期中检测复习
精品文档
学期教学计划
教科书名
数学
七年级下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3年 1月第 1版
一、教学目标:
第1章 平行线
1.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理解平行线念;掌捉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
两直线平行 .
3.掌提基本事实: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能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
1.1 ,1.2 ,1.3(1)
1.3(2) , 1.4(1)(2),1.5,
.
课时 执行情况
3 6
复习第一章
精品文档
习题分析, 2.1, 2.2,
3 3.4-3.8
6
2.3(1)
2.3(2),2.4,2.5(1)(2
3.11-3.1
4
) 第二章复习 , 第一次 6
5
月考
3.18-3.2
6
6.1(1)(2),6.2
6.3(1),6.4(1)(2),6
15 5.27-5.31
6
.5
16 6.3-6.7
评价
6
17 6.10-6.14
期末复习
6
18 6.17-6.21
期末复习
6
19 6.24-6.28
期末检测及分析
6
20 7.1-7.5
暑假预习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