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培训资
第四章 工程材料 复习题
![第四章 工程材料 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c01211c281e53a5802ff9b.png)
第四章工程材料复习题一、填空题1、金属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等指标,其中衡量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下机械性能的指标有强度、硬度、塑性。
衡量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指标有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
2、钢以铁、碳为主要元素,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小于2.11%,铸铁是含碳质量分数大于2.11%的铁碳合金。
3、钢按用途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
4、普通质量的结构钢主要用于工程结构和机械零件方面。
5、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6、碳钢的编号为:碳素结构钢采用拼音字母Q和数字表示其屈服强度;优质碳素结构钢用两位数字表示钢中平均碳的质量分数的万分之几,如45钢;碳素工具钢用字母T表示;铸造碳钢用ZG代表铸钢二字汉语拼音首位字母。
7、合金钢的编号为:低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由代表屈服点的汉语拼音字母Q;合金结构钢如40Cr表示平均碳的质量分数ωc= 0.40%,平均铬的质量质量分数ωCr<1.5%;滚动轴承在牌号前加G。
8、合金钢是为了改善钢的性能,在钢中加入其他合金元素。
9、合金钢分为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
10、铸铁可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和可锻铸铁。
11、灰铸铁的断口呈浅白色,其牌号用符号HT和数字表。
12、球墨铸铁的牌号用符号QT和数字表示。
13、机械零件需要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的材料,应选用中碳钢。
14、碳的质量分数在0.30%~0.55%之间的属于中碳钢。
15、钢的普通热处理(也叫整体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钢的表面热处理有表面淬火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
16、降低钢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常用的热处理有退火和正火,若是高碳钢或是高合金钢要采用退火处理。
17、钢淬火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和油,淬火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工件的强度、强度和耐磨性。
淬火后钢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高低。
18、淬火和高温回火结合的处理称为调质,处理后钢的性能特点是有良好的综合性能,适合轴和齿轮类零件的热处理。
工程经济学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工程经济学第四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918adc50e2524de5187e90.png)
1.某部门正在考虑有下列收入和支出的投资方案,见表,计算这项投资的净现金流量,然后求他得净现值,基准贴现率为12%。
2已知下表所列净现金流量,假定基准贴现率为10%。
计算这两个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将来值、年度等值,并计算PW(10%)A/PW(10%)B,FW(10%)A/FW(10%)B,AW(10%)A/AW(10%).然后比较计算的结果。
3,用15000元能够建造一个任何时候均无余值的临时仓库,估计年收益为2500元,假如基准贴现率为12%,仓库能够使用8年,那么,这投资是否满意?临时仓库使用多少年则投资是满意的?4某油井开采方案,0年投资500万元,以后每年产油净收入200元,估计可开采12年。
油井在第12年未报废时需开支500万元,试计算内部收益率,并解释其经济含义。
1.NPV =-100-10(0.8929)+40(0.7118)+60(0.6355)+30(0.5674)=-25.31(万元)2、PW(10%)A/PW(10%)B=1.054;FW(10%)A/FW(10%)B=1.054;AW(10%)A/AW(10%)1.0543. NPV=-15000+2500(P/A,12%,8)=-15000+2500*4.966=-2581(元) 由于NPV<0,故该投资方案不可行。
假设使用 n年该项投资是合算的,则需要满足-15000+2500(P/A,12%,n)>0 (P/A,12%,n)>6查表得,(P/A,12%,11)=5.9377,(P/A,12%,12)=6.1944 内插法: (n-11)/(6-5.9377)=(12-11)/(6.1944-5.9377)n =11.24(年)临时仓库使用11.24年该投资才满意。
4.(P/A.35%,12)=2.7792(P/F.35%,12)=0.0237(P/A.40%,12)=2.4559(P/F.40%,12)=0.0176。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d2f3bf7f705cc1754270903.png)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一、名词解释1、固溶强化2、相组成物、组织组成物3、晶内偏析二、填空1、合金中的基本相结构, 有______和_______两类。
2、固溶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称为______, 含量较少的元素称为_____, 固溶体的晶格与______元素的晶格相同。
3、按_____原子在_____晶格中所处位置不同, 可将固溶体分为_____和______两类。
4、二元合金相图中最多可有相平衡共存,在相图中表现为线。
5、二元合金相图中的恒温转变包括_____反应、_____反应和_____反应。
三、判断( ) 1、间隙固溶体一定是无限固溶体。
( ) 2、固溶强化的本质是溶质原子的溶入使溶剂晶格发生了畸变所致。
( ) 3、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称为“结晶”。
( ) 4、合金中的相构成了组织,组织决定了合金的性能。
( ) 5、固溶体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由于不同温度结晶出来的固溶体成份不同,因而结晶后所得的固溶体成份也是不均匀的。
( ) 6、合金中的相、相的成分和相对量、组织形态、晶粒大小都可在相图上反映出来。
四、选择1、合金中成分、结构和性能相同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 )。
A、组元;B、相;C、组织2、若A、B两组元形成化合物相, 则该相晶体结构( )。
A、与A相同;B、与B相同;C、与A、B不同3、当非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直径比( )时, 将形成间隙相。
A、<.0.59;B、>0.59;C、>0.614、二元相图的杠杆定律用于确定两相区中两相的( )。
A、成份;B、相对重量;C、晶体结构7、两组元在液、固态都无限互溶所构成的相图是( )相图。
A、匀晶;B、共晶;C、包晶8、共折转变的产物属于( )。
A、单相固溶体;B、机械混合物;C、金属化合物9、固溶体合金中产生晶内偏析是因为( )。
A、冷却较快, 原子扩散来不及充分进行;B、结晶时无限缓慢冷却, 使高熔点组元过早结晶;C、结晶过程的温度变化范围太大。
工程经济学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工程经济学第四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918adc50e2524de5187e90.png)
1.某部门正在考虑有下列收入和支出的投资方案,见表,计算这项投资的净现金流量,然后求他得净现值,基准贴现率为12%。
2已知下表所列净现金流量,假定基准贴现率为10%。
计算这两个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将来值、年度等值,并计算PW(10%)A/PW(10%)B,FW(10%)A/FW(10%)B,AW(10%)A/AW(10%).然后比较计算的结果。
3,用15000元能够建造一个任何时候均无余值的临时仓库,估计年收益为2500元,假如基准贴现率为12%,仓库能够使用8年,那么,这投资是否满意?临时仓库使用多少年则投资是满意的?4某油井开采方案,0年投资500万元,以后每年产油净收入200元,估计可开采12年。
油井在第12年未报废时需开支500万元,试计算内部收益率,并解释其经济含义。
1.NPV =-100-10(0.8929)+40(0.7118)+60(0.6355)+30(0.5674)=-25.31(万元)2、PW(10%)A/PW(10%)B=1.054;FW(10%)A/FW(10%)B=1.054;AW(10%)A/AW(10%)1.0543. NPV=-15000+2500(P/A,12%,8)=-15000+2500*4.966=-2581(元) 由于NPV<0,故该投资方案不可行。
假设使用 n年该项投资是合算的,则需要满足-15000+2500(P/A,12%,n)>0 (P/A,12%,n)>6查表得,(P/A,12%,11)=5.9377,(P/A,12%,12)=6.1944 内插法: (n-11)/(6-5.9377)=(12-11)/(6.1944-5.9377)n =11.24(年)临时仓库使用11.24年该投资才满意。
4.(P/A.35%,12)=2.7792(P/F.35%,12)=0.0237(P/A.40%,12)=2.4559(P/F.40%,12)=0.0176。
工程材料习题集参考答案(第四章)
![工程材料习题集参考答案(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6a002b3ab90d6c85ec3ac618.png)
习题集部分参考答案4合金的结构与相图思考题1.何谓合金?合金中基本的相结构有哪些?答: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中基本的相结构有固溶体、金属化合物两类。
2.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有何区别?答:相组成物是指组成合金中化学成分、结构和性能均匀一致的部分。
组织组成物是指显微组织中具有某种形貌特征的独立部分。
两者的区别在于相组成物是不涉及金相形态的。
3.固溶体合金和共晶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有什么特点?答:固溶体晶体结构与组成它的溶剂相同,但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造成了晶格畸变,阻碍了晶体滑移,结果使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且大多固溶体还保持着良好的塑性。
而共晶合金组织为二相混合物时,合金的性能与成分呈直线关系。
当共晶组织十分细密时,硬度和强度会偏离直线关系而出现峰值。
共晶合金熔点低,流动性好,易形成集中缩孔,不易形成分散缩孔,铸造性能较好。
4.合金的结晶必须满足哪几个条件?答:合金的结晶需要满足结构、能量和化学成分三个条件(或者叫三个起伏)。
5.纯金属结晶与合金结晶有什么异同?答:相同点:形成晶核、晶核长大;能量和结构条件。
不同点:合金结晶还需要“化学成分条件”;从结晶的自由度看,纯金属结晶是一个恒温过程,而合金的结晶常常在某个温度范围内进行。
6.固溶体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影响固溶体的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答:按溶质原子在固溶体(溶剂)晶格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按固溶度可分为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置换固溶体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分布特点可分为无序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
影响固溶体的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很多,目前比较公认的有①原子尺寸因素;②晶体结构因素;③电负性因素;④电子浓度因素。
7、试述固溶强化、加工硬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原理,并说明三者的区别。
答:固溶强化是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造成了晶格畸变,阻碍了晶体滑移,结果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增加。
国开作业桥梁工程(本)-第四章 章节测验78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桥梁工程(本)-第四章 章节测验78参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f09edb482fb4daa48d4ba7.png)
题目:推力的存在与否是区别拱与梁的主要标志。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刚架拱刚度大、承载能力大、质量轻,与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相结合,可以解决转体质量大和转体结构的强度、刚度的矛盾。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因桥上活载不断变化,且拱圈并非绝对刚体,故拱桥设计时只能找到相对合理的拱轴。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对拱圈任一特征截面(拱顶、拱脚、l/4),采取某一种最不利加载,使其弯矩与轴向力同时达到最大是完全可能。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单孔拱桥及多孔拱桥的施工均应按照对称、均衡的原则,并严格按照加载程序进行。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拱桥在非对称半跨加载时,拱将产生反对称S形挠曲。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相对于梁式和索式结构,拱桥的变形较小,行车条件好水平推力的存在使得拱桥对基础条件的要求较高。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双片拱肋的布置:行车视野开阔,无笼罩感。
面外稳定控制设计,要求拱肋的横向刚度大,桥面不宜过宽。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拱桥强度检算控制断面包含拱脚断面和拱顶断面。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在超静定无铰拱的内力计算中,为计算恒载、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拱脚变位等情况下的拱桥内力,常利用弹性中心的概念来简化计算分析。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
工程材料第四章固态扩散作业答案
![工程材料第四章固态扩散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c9b71ef12d2af90242e64d.png)
2. 一含 w(C)=0.1%的碳钢在 930℃渗碳,渗到 0.05cm 的地方碳的浓度达到 0.45%。在 t >0 的全部时间,渗碳气氛保持表面成分为 1%,假设
Dc 2.0 105 exp(140000 / RT )(m 2 / s )
(a) 计算渗碳时间; (b) 若将渗层加深一倍,则需多长时间? (c) 若规定 0.3%C 作为渗碳层厚度的量度, 则在 930℃渗碳 10 小时的渗层厚度为 870 ℃ 渗碳 10 小时的多少倍?
在温度从 25℃升高到 600℃时,扩散系数 D 分别提高 4.9 10 和 9.5 10 倍,表明温度是
9 28
影响扩散系数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扩散激活能增大,温度对扩散系数(或速度)的影响 越大。 6. 已知 Al 在 Al2O3 中扩散常数 D0=2.8×10-3(m2/s), 激活能 477 (KJ/mol) , 而O (氧) 在 Al2O3 中的 D0=0.19(m2/s),Q=636(KJ/mol)。 (a) 分别计算两者在 2000K 温度下的扩散系数 D; (b) 说明它们扩散系数不同的原因。 解:(a) 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 D D0 exp
(b) 在同一温度下,两个不同距离 x1 和 x2 所对应的时间 t1 和 t2 有如下关系
x1 Dt1
温度相同时,D1=D2,所以 t 2
x2 Dt 2
2 x2 0.12 t 1.0 104 4.0 104 s 2 1 2 x1 0.05
(c) 根据题意可知
x930 C x870 C
解:(a) 930℃时碳在γ铁中的扩散系数
140000 2 D 2.0 10-5 exp m / s 1.67 10-11 m 2 / s 1.67 10-7 m 2 / s 8.314 1203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34e3fc941ea76e58fa04d4.png)
1 、什么是滑移与孪生?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为什么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 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答: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
孪生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所发生的切变。
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滑移系少,常以孪生方式变形。
体心立方晶格金属只有在低温或冲击作用下才发生孪生变形。
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变形,但常发现有孪晶存在,这是由于相变过程中原子重新排列时发生错排而产生的,称退火孪晶。
铜是面心立方,锌、镁是密排六方,故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
2 、根据纯金属及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可以有几种强化金属性能的方式?答: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的方法称细晶强化。
单相固溶体合金组织与纯金属相同,其塑性变形过程也与多晶体纯金属相似。
但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称固溶强化。
当在晶内呈颗粒状弥散分布时,第二相颗粒越细,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略有下降,这种强化方法称弥散强化或沉淀强化。
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和合金尤为重要。
3 、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开始感觉省劲,后来逐渐感到有些费劲,最后铁丝被弯断。
试解释过程演变的原因?答: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铁丝会发生冷塑性变形。
随着弯折的持续,铁丝的冷塑性变形量会增加,从而发生加工硬化,此时,铁丝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故逐渐感到有些费劲。
进一步弯折时,铁丝会因为超过疲劳强度而被弯断。
4 、什么是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回复是指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由于金属中的点缺陷及位错近距离迁移而引起的晶内某些变化。
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均匀的等轴晶粒。
《材料性能学》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材料性能学》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dafff3941ea76e58fa042b.png)
2 a
4F 100 106 3.14 (12.5 103 ) 2 =100(MPa) F =12265.6(N) 4 d2
从以上计算看出,在分析或者绘制 S-N 曲线时,务必清楚地指出 S 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6. 证明:由题意知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满足 Paris 公式,即
min =75/125=0.6 max
2. 根据题意,本题 S-N 曲线中 S 代表应力幅(即 2a),
(1)图中,表示寿命超出对应周次。 (2)从图中读出设计寿命 1E5 次,则对应的最大应力幅为 350MPa。 4. 给出了 S-N 曲线, 拉压对称循环, 应力比 r=-1, 疲劳平均应力为m=0. 但在做相关计算时, 必须指明 S 所代表的具体意义:最大应力幅?还是最大应力? (I)图中 S 是最大应力max,曲线代表的是max-N: (1) 从图中读出 1045 钢的疲劳极限(最大应力)为 330MPa 则应力幅(2a)=2max=660MPa= 直径 d=6.52(mm) 考虑安全系数为 2,则允许的最小直径为 6.52 2 =9.22(mm)
max
4 Fmax 100 106 3.14 (12.5 103 ) 2 =100(MPa) F =12265.6(N) max 4 d2
对称拉压循环,因此循环载荷幅度 F Fmax Fmin 2 Fmax =24531(N) (II) 图中 S 是最大应力幅 2a,即曲线代表的是 2a-N (1) 则应力幅(2a)=330MPa= 直径 d=9.22(mm) 考虑安全系数为 2,则允许的最小直径为 9.22 2 =13.04(mm) (2) F Fmax Fmin 2 Fmax =15000(N), 2 a
材料化学-第四章高分子材料化学习题及答案
![材料化学-第四章高分子材料化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9f7d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2.png)
第四章高分子材料化学习题:1、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有哪些测试方法?分别适用于何种聚合物分子,获得的相对分子质量有何不同?(10分)答: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渗透压、光散射、粘度法、超离心法、沉淀法和凝胶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中,有些方法偏向于较大的聚合物分子,有的方法偏向于较小的聚合物分子。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实际是指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1)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Mn ) 采用冰点降低、沸点升高、渗透压和蒸气压降低等方法测定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即总质量除以样品中所含的分子数。
(2)质均相对分子质量( Mω) 采用光散射等方法测定质均相对分子质量。
(3)粘均相对分子质量( Mη) 采用粘度法测定粘均相对分子质量。
2、详述高分子聚合物的分类及各自的特征并举例。
(20分)答:高分子化合物常以形状、合成方法、热行为、分子结构及使用性能进行分类。
1、按高聚物的热行为分类(1) 热固性高聚物高聚物受热变成永久固定形状的高聚物(有些不需加热)。
不可再熔融或再成型。
结构:加热时,线型高聚物链之间形成永久的交联,产生不可再流动的坚硬体型结构,继续加热、加压只能造成链的断裂,引起性质的严重破坏。
利用这一特性,热固性高聚物可作耐热的结构材料。
典型的热固性高聚物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等。
(2) 热塑性高聚物熔融状态下使它成型(塑化),冷却后定型,但是可以再加热又形成一个新的形状,可以多次重复加工。
结构:没有大分子链的严重断裂,其性质也不发生显著变化,称为热塑性高聚物。
根据这一特性,可以用热塑性高聚物碎屑进行再生和再加工。
聚乙烯、聚氯乙烯、ABS树脂、聚酰胺等都属于热塑性高聚物。
2、按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分类(1) 碳链高聚物大分子主链完全由碳原于组成,绝大部分烯类聚合物属于这一类。
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等。
(2) 杂链高聚物大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氧、氮、硫等杂原子。
如聚醚、聚酯、聚硫橡胶等。
工程材料第四章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第四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409ad40b4c2e3f56276344.png)
工程材料作业(4)答案1.解释下列现象:(1) 在相同含碳量下,除了含Ni和Mn的合金钢外,大多数合金钢的热处理加热温度都比碳钢高。
奥氏体形成分为形核、长大、残余渗碳体溶解,奥氏体均匀化4阶段。
多数合金元素减缓A形成,Cr、Mo、W、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亲和力大,形成的合金元素的碳化物稳定、难溶解,会显著减慢碳及合金元素的扩散速度。
但为了充分发挥合金元素的作用,又必须使其更多的溶入奥氏体中,合金钢往往需要比含碳量相同的碳钢加热到更高的温度,保温更长时间。
Co、Ni等部分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因增大碳的扩散速度,使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加快。
而Al、Si、Mn等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影响不大。
阻碍晶粒长大,合金钢需要更高的加热温度,更长的保温时间,才能保证奥氏体均匀化。
(加热温度升高了,但一般不会引起晶粒粗大:大多数合金元素都有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
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作用最明显,因其形成的碳化物高温下稳定性高,很难完全溶入奥氏体,未溶的细小碳化物颗粒,分布在奥氏体晶界上,有效的阻止晶粒长大,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
所以,合金钢虽然热处理加热温度高,但一般不用担心晶粒粗大。
强烈阻碍晶粒长大的元素:V、Ti、Nb、Zr;中等阻碍的:W、Mo、Cr;影响不大的:Si、Ni、Cu;促进晶粒长大的:Mn、P、B)(2) 在相同含碳量下,含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比碳钢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性。
回火过程一般分为:马氏体分解、残余奥氏体转变、碳化物类型转变和碳化物长大。
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推迟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转变(即在较高温度才出现分解和转变),提高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使碳化物难以聚集长大而保持较大的弥散度。
因此,提高了钢对回火软化的抗力,即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
使得合金钢在相同温度下回火时,比同样质量分数的碳钢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对工具钢,耐热钢更重要),或在保证相同强度的条件下,可在更高的温度下回火,而韧性更好(对结构钢更重要。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第四章答案与翻译
![材料科学基础习题第四章答案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da1c6d0336c1eb91b375d61.png)
根据本章给出的结构,画出下列链节结构:(1)聚氟乙烯:—CH2—CHF—;(2)聚三氟氯乙烯:—CF2—CFCl—(3)聚乙烯醇:—CH2—CHOH—计算下列聚合物的链节分子量(1)聚氯乙烯:—CH2—CHCl— : m = 2+2+=mol(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OCH2-CH2OCOC6H4CO—m = 10+8+4=mol(3)聚碳酸酯:m = 16+14+3=mol(4)聚二甲硅氧烷:C2H6OSim = +2+6+3 = mol聚丙烯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00 g/mol,计算其数均聚合度。
答:链节为—CH3CH—CH2—,其分子量:m = 3+6= g/mol(a) 计算聚苯乙烯链节的分子量答:链节为CHC6H5CH2,分子量:m = 8+8=(b) 计算重均聚合度为25000的聚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答:= 25000 g/mol = 2603800 g/mol下表列出了聚丙烯的分子量,计算(a) 数均分子量(b) 重均分子量(c) 数均聚合度(d) 重均聚合度x i w i 分子量分布(g/mol)8,00016,00016,00024,00024,00032,00032,00040,00040,00048,00048,00056,000答:(a)= 12000+20000+28000+36000+44000+52000 = 600+3200+6720+10080+8800+3640 = 33040 (g/mol)(b)= 12000+20000+28000+36000+44000+52000 = 240+2000+5600+10800+11880+10920 = 41440 (g/mol)(c)聚丙烯链节的分子量:m = g/mol(d)下表列出了某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
计算(a) 数均分子量(b) 重均分子量(c) 如果已知这一聚合物的重均聚合度为780,指出此聚合物为表所列聚合物中的哪一个为什么(d) 这一材料的数均聚合度为多少分子量分布(g/mol)x i w i15,00030,00030,00045,00045,00060,00060,00075,00075,00090,00090,000105,000105,000120,000120,000135,000答:(a)= 22500+37500+52500+67500+82500+97500+112500+127500 = 900+2625+8400+17550+19800+11700+9000+3825 = 73800 (g/mol)(b)= 22500+37500+52500+67500+82500+97500+112500+127500 = 225+1500+5775+16200+22275+15600+13500+ 6375 = 81450 (g/mol)(c)此聚合物为聚苯乙烯根据下面的分子量分布和重均聚合度为585的条件,判断是否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分子量分布(g/mol)x i w i8,00020,00020,00032,00032,00044,00044,00056,00056,00068,00068,00080,00080,00092,000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链节分子式为:C5H8O2(—CH2CH3COOCH3C—);其分子量m = 5+8+2=mol重均分子量为:=14000+26000+38000+50000+62000+74000+86000=140+1300+4560+12500+16740+15540+7740=58520与条件相符,能形成均聚物高密度聚乙烯通过诱导氯原子随机取代氢而被氯化。
工程制图第四章习题集答案解析
![工程制图第四章习题集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3146a4f242336c1eb95ef5.png)
某
41 / 49
(1)
(2)
42 / 49
(3)
(4)
第四章 组合体的投影与构型设计 4-24、根据组合体的两投影画出第三投影,并徒手画出其轴测图。
班级
94
学号
某
43 / 49
(1)
(2)
44 / 49
(3)
(4)
第四章 组合体的投影与构型设计 4-25、根据组合体的两投影画出第三投影,并徒手画出其轴测图。
第四章 组合体的投影与构型设计
班级
77
学号
某
14 / 49
4-7、根据所给的正面投影进行组合体多种构型设计,画出水平面图和左侧立面图。
15 / 49
第四章 组合体的投影与构型设计
班级
4-8、根据所给的水平投影进行组合体多种构型设计,画出正面投影,并在下方徒手画出轴测图。
78
学号
某
16 / 49
17 / 49
(5) (6)
7 / 49
第四章 组合体的投影与构型设计 4-3、看懂立体图,找出相应的投影图,标出。
班级
学号
73 某
3
2
5
8 / 49
6
第四章 组合体的投影与构型设计 4-4、看懂立体图,找出相应的投影图,标出,并画出第三视图。
1
4
班级
学号
74 某
9 / 49
(1)
(2)
(3)
(4)
10 / 49
某
32 / 49
(3)
Hale Waihona Puke (4)第四章 组合体的投影与构型设计 4-18、补全下列组合体三视图中所缺的线。
班级
建筑材料复习题及答案:第四章 普通混凝土及砂浆
![建筑材料复习题及答案:第四章 普通混凝土及砂浆](https://img.taocdn.com/s3/m/c0ec8a126294dd88d1d26b3d.png)
第四章普通混凝土及砂浆一、填空题1.普通混凝土由(水泥)、(砂)、(石)、(水)以及必要时掺入的(外加剂)组成。
2.普通混凝土用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4.75㎜)的岩石颗粒。
细骨料砂有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天然砂按产源不同分为(河砂)、(海砂)和(山砂)。
3.普通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按(0.6)mm筛的累计筛余率分为(1)、(2)和(3)三个级配区;按(细度)模数的大小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
4.普通混凝土用粗骨料石子主要有(天然卵石)和(人工碎石)两种。
5.石子的压碎指标值越大,则石子的强度越(小)。
6.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规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对于实心板,可允许使用最大粒径达(1/3)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
7.石子的颗粒级配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两种。
采用(连续)级配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好,不易发生离析。
8.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的含义。
其测定采用定量测定(流动性),方法是塑性混凝土采用(坍落度)法,干硬性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法;采取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9.混凝土拌合物按流动性分为(流动性混凝土)和(干硬性混凝土)两类。
10.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是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潮湿条件下养护(28)d,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定的抗压极限f)表示,单位为(MPa)。
强度,用符号(cc1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照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用(C)和(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有(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 )、(C80)共16个强度等级。
工程材料习题第四章
![工程材料习题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6fbddf52a26925c52cc5bf34.png)
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1. 影响钢的冷脆性的主要元素是( )。
A.SB.PC.MnD.Si2. 20CrMnTi钢根据其所含的碳量和合金元素,在工业上主要作为一种()使用。
A.合金渗碳钢B.合金弹簧钢C.合金调质钢D.滚动轴承钢3. 大多数合金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有细化晶粒的作用,其中细化晶粒作用最为显著的有()。
A.Mn,PB.Mn,TiC.Ti,VD.V,P4. 除()元素外,其它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均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A.CoB.CrD.Ti1. 20CrMnTi钢中Ti元素的主要作用是。
A.强化铁素体B.提高淬透性C.细化晶粒D.提高回火稳定性2. 合金渗碳钢渗碳后必须进行热处理。
A.淬火+高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淬火+低温回火D.淬火+退火3. 要制造一批锉刀,请选择合适的材料。
A.45B.9Mn2VC.T12D.7Cr174. 下列材料中淬硬性高的是。
A.18CrNi3B.9Mn2VC.40Cr1. 下列材料中油淬临界直径最大的是。
A.25Cr2Ni4WB.20MnVBC.40CrD.65Mn2. 钢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是()A.Fe、MnB.Cr、CoC.V、TiD.Si、Mn3. 影响钢的热脆性的主要元素是()A.SB.PC.MnD.Si4. 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B.Cr12Mo钢经淬火低温回火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1. 二次硬化是指()的硬化现象。
A.渗碳处理后的二次淬火B.某些钢在回火后硬度进一步提高C.变形过程中强度、硬度升高D.某些钢在淬火后硬度提高2. 40MnVB钢中V元素的主要作用是()A.强化铁素体B.细化晶粒C.提高回火稳定性D.提高淬透性3. 40Cr钢根据其所含的碳量和合金元素,在工业上主要作为一种()使用。
A.滚动轴承钢B.合金弹簧钢C.合金调质钢D.合金渗碳钢4. 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应选用()A.高淬透性钢B.中淬透性钢C.低淬透性钢D.对淬透性能没有要求1. 60Si2Mn钢根据其所含的碳量和合金元素,在工业上主要作为一种()使用。
国开作业建筑材料(A)-第四章测试36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建筑材料(A)-第四章测试36参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ea8bd8b4daa58da1114ac4.png)
题目:下列关于水玻璃的硬化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A:水玻璃的模数和密度对于凝结、硬化速度影响较大
选项B:水玻璃在自然条件下凝结与硬化速度非常快
选项C:在水玻璃中加入硬化剂可加速水玻璃的凝结硬化
选项D:在空气中,水玻璃能与CO2发生反应,生成硅胶
答案:水玻璃在自然条件下凝结与硬化速度非常快
题目:相对来讲,与水玻璃硬化后的强度关系最小的一项是()选项A:水玻璃模数、密度、固化剂用量及细度
选项B:配制、养护、酸化处理等施工质量
选项C:填料、砂和石的用量
选项D:水玻璃的价格
答案:水玻璃的价格
题目:石灰的主要成分是()
选项A:碳酸钙
选项B:氢氧化钙
选项C:氧化钙和氧化镁
选项D:硫酸钙
答案:氧化钙和氧化镁
1
题目:下列不作为评判生石灰质量好坏标准的一项是()
选项A:杂质含量的多少
选项B:过火石灰和欠火石灰的含量多少及其它作为主要指标来评价其质量优劣的选项C:水化过程中的放热量
选项D:石灰中活性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高低
答案:水化过程中的放热量
题目:水玻璃的化学通式为()
选项A:Na2CO3
选项B:SiO2
选项C:R2O·nSiO2
选项D:CO2
答案:R2O·nSiO2
题目:水玻璃的最主要成分是( )
选项A:硅酸钠
选项B:碳酸钠
选项C:纯碱
选项D:石英砂
答案:硅酸钠
题目:通常所说的建筑消石灰粉其实就是()
2。
湖南大学等四校合编《土木工程材料》(第2版)【课后习题】(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圣才出品】
![湖南大学等四校合编《土木工程材料》(第2版)【课后习题】(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27763be5f0e7cd18525360a.png)
第四章水泥混凝土4-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有哪几种?在混凝土硬化前后各起何作用?答:(1)普通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有水泥、细骨料、砂、粗骨料、石和水。
另外还常加入适量的掺合料和外加剂。
(2)在混凝土中,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
在混凝土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
赋予拌合物一定的流动性、粘聚性便于施工。
在硬化后则起到了将砂、石胶结为一个整体的作用,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可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小干缩、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2.何谓骨料级配?如何判断某骨料的级配是否良好?答:(1)骨料级配是指骨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组配情况。
(2)骨料级配良好的标准是骨料空隙率及总表面面积均较小;在W/C一定时,达到相同和易性,最省水及水泥的骨料级配。
4-3.对混凝土用砂为何要提出级配和细度要求?两种砂的细度模数相同,其级配是否相同?反之,如果级配相同,其细度模数是否相同?答:(1)级配是为了保证各粒级都有合适的颗粒搭配,降低孔隙率。
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空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使砂形成最密致的堆积状态,空隙率达到最小值,堆积密度达最大值。
这样可达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标。
(2)细度是为了混凝土和易性。
比表面积小,但是孔隙率大,需要较多的水泥浆填充,流动性差。
太细的话,比表面积大,需要大量的水泥浆来包裹砂子颗粒,水泥用量多,粘性大,流动性不好。
水泥最终使用是要加水硬化的,如果太粗则水化程度不完全,如果太细则水化速度太快而且造成混凝土早期强度太快,会产生裂缝或后期强度不够等。
(3)细度模数M=[(A2+A3+A4+A5+A6)-5A1]/(100-A1),A1、A2、A3、A4、A5、A6是累计筛余百分数,沙的级配是由累计筛余百分数确定的,所以级配相同,细度模数相同。
反之细度模数相同,级配未必相同。
第四章弯曲内力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弯曲内力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9c2205901020207409c18.png)
q 2qa a a a
A C
D
B
第四章 弯曲内力习题
一、填空题
1、如果一段梁内各横截面上的剪力Q 为零,而弯矩M 为常量,则该段梁的弯曲称为 ;如果该梁各横截面上同时存在剪力Q 和弯矩M ,则这种弯曲为 。
二、计算题
1、作下列两梁的弯矩图。
求出支座处的约束反力、弯矩的最大绝对值,并把该值标注在弯矩图上。
2、作下列梁的弯矩图。
求出支座处的约束反力、弯矩的最大绝对值,并把该值标注在弯矩图上。
3、下列梁的弯矩图。
第四章 弯曲内力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纯弯曲 横力弯曲(或剪切弯曲)
二、计算题
1、 图4.2.2 图4.2.4.1 图4.2.4.2
图4.2.4.3 Pa
25
6q a 22
3q a
2、
3、
22m ax 22B B ql R ql M ql M === 15.75kN 20.25kN 41kN.m
A D m ax R =R =M =m ax A
B R R P M P a
===⨯2m ax 716656A B R qa R qa M qa ==-
= 22q l。
工程制图第四章习题答案
![工程制图第四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0dd2ef3169a4517623a312.png)
4-3阅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1.
答案
后
前
后
共面
前
D
第23页
h
18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3阅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2.
d'
b' c'
答案
原 形
想 形
体
d
补
漏
a
线
c
回答问题: 1.A面是 一般 面; 2.B面是 正平 面; 3.CD为 侧平 线。
第23页
截 割
整 体 形 状
h
A D
C
B
19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答案
第26页
h
36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3阅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5. 看懂组合体两个视图,补画出第三视图。
答案
第26页
h
37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3阅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6. 看懂组合体两个视图,补画出第三视图。
答案
第26页
h
38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4组合体三视图的尺寸标注
2.可见轮廓用粗实线,不 可见轮廓用细虚线。
h
14 2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2徒手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2.
12 14 25
第22页
h
15
画组合体视图 (22页) 2.
主向
h
16
第四章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注法
4-3阅读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1.
答案
A
第23页
B
C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1、什么是滑移与孪生?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为什么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
答: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
孪生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所发生的切变。
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滑移系少,常以孪生方式变形。
体心立方晶格金属只有在低温或冲击作用下才发生孪生变形。
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变形,但常发现有孪晶存在,这是由于相变过程中原子重新排列时发生错排而产生的,称退火孪晶。
铜是面心立方,锌、镁是密排六方,故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
2、根据纯金属及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可以有几种强化金属性能的方式?答: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的方法称细晶强化。
单相固溶体合金组织与纯金属相同,其塑性变形过程也与多晶体纯金属相
似。
但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称固溶强化。
当在晶内呈颗粒状弥散分布时,第二相颗粒越细,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
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略有下降,这种强化方法称弥散强化或沉淀强化。
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和合金尤为重要。
3、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开始感觉省劲,后来逐渐感到有些费劲,最后铁丝被弯断。
试解释过程演变的原因?
答: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铁丝会发生冷塑性变形。
随着弯折的持续,铁丝的冷塑性变形量会增加,从而发生加工硬化,此时,铁丝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故逐渐感到有些费劲。
进一步弯折时,铁丝会因为超过疲劳强度而被弯断。
4、什么是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回复是指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由于金属中的点缺陷及位错近距离迁移而引起的晶内某些变化。
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
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均匀的等轴晶粒。
这种冷变形组织在加热时重新彻底改组的过程称再结晶。
影响再结晶晶粒度的因素: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金属的晶粒越粗大,加热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
2、预先变形度。
预先变形度的影响,实质上是变形均匀程度的影响。
5、当金属继续冷拔有困难时,可以通过什么热处理解决?为什么?
答:再结晶退火。
在对金属进行冷拔时,随冷塑性变形量的增加,金属会发生加工硬化,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从而导致冷拔越来越困难。
此时,若对其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均匀的等轴晶粒。
由于再结晶后组织的复原,因而金属的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加工硬化消失。
此时再进行冷拔则容易的多。
6、能否通过再结晶退火来消除粗大的铸造晶粒及组织?为什么?
答:不能。
铸造是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
在铸造过程中,熔融金属因冷却而成形,并没有发生塑性变形。
而再结晶退火是将冷变形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组织发生复原的一种工艺。
对于没有塑性变形的铸造物件,是不能通过再结晶退火来消除粗大的铸造晶粒及组织的。
7、金属热加工与冷加工的区别?对金属组织和性能有何影响?
答:在金属学中,冷热加工的界限是以再结晶温度来划分的。
低于再结晶温度
的加工称为冷加工,而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
冷加工时金属会发生加工硬化,它的强度、硬度会提高,但塑性、韧性会
下降,且伴随有织构现象。
热加工时产生的加工硬化很快被再结晶产生的软化所抵消,因而热加工不会
带来加工硬化效果。
热加工可使铸态金属与合金中的气孔或疏松焊合,使粗大的树枝晶或柱状晶
破碎并结晶成等轴晶,使第二相、夹杂物等重新分布,从而使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晶粒细化,力学性能提高。
热加工也使铸态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物、第二相、偏析等沿变形方向拉
长,形成彼此平行的宏观条纹,称作流线(热加工纤维组织)。
它使钢产生各向异性。
在制定加工工艺时,应使流线分布合理,尽量与拉应力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