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公开课教学案例与反思
《声声慢》教案4篇
《声声慢》教案4篇《声声慢》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李清照的《声声慢》属于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模块。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保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风沉重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体会运用叠字所达到的抒情效果。
2、理解这首词奇妙的铺叙手法,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
〔二〕技能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熟读成诵。
2、在诵读、品尝得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育鉴赏技能。
〔三〕情感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心灵,培育丰富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2、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四、学情分析1、高一同学对宋词有了肯定了解,也具备了肯定的诗词鉴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宋词也有肯定的爱好,情愿学习诗词。
2、同学对学习诗词缺少自信心,一般老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岂不知诗歌鉴赏有非大的性格差异,需要学习者仔细品尝、观赏。
五、教学方法1、采纳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反复吟诵3、学案导学六、课前预备1、同学的学习预备:预习文本,争取熟读成诵;搜集材料进一步了解李清照。
2、老师的教学预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迷惑检查落实了同学的预习状况并了解了同学的迷惑,使教学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听我国的闻名民乐《二泉映月》,创设诗歌学习的氛围。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介绍:老师:其实对李清照我们并不生疏,在中学时我们曾学过她的词,能回忆一下吗?同学:自由背诵《如梦令》和《醉花阴》。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4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篇1一、设计思想1、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多诵读、多分析、多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2、设计特色:联系作者的生平与其他作品感受本词中沉重复杂的愁情;联系法国诗人克洛岱尔的译文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通过联系本板块其他词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练习认识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二、教材分析1.《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1)基本要求:结合作者的身世遭遇理解《声声慢》中语言和情感抒发的一致性;背诵《声声慢》中的名句;能运用常见的鉴赏术语对作品进行鉴赏。
(2)发展要求:体会并总结本板块四首词在选材和写法上的共同点,从而认识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2.(1)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声声慢》中的“愁”的感悟和表达如此沉重复杂的愁的表现手法。
(2)本课内容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声声慢》又是其后期的代表作品,故通过对本词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李清照其人其作品和婉约派风格特点的认识。
3.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初中教材有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在内容情感和写法上难度相应低一点。
联系与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李清照其人其作品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1.学生对李清照其人其词和婉约派词有一定的接触,但对李清照其人其作品和婉约派风格特点没有深入明确的感受。
2.学生在意象和表达“愁”的表现手法的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生平,联系她的其他作品理解她的“愁”。
2、分析词中情感的表现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叙抒情)结合,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声声慢 声声慢教学反思优秀4篇
声声慢声声慢教学反思优秀4篇《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
是在国破家亡的时候,一个孀妇的痛苦呻吟,肺腑之真情的发露。
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4篇声声慢教学反思,希望能够让您对于声声慢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声声慢》教案篇一【设计理念】1.以新课标要求为依托。
新课标提出鉴赏古典诗词的要从如下方面进行:在了解作品相关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和理解作品,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独到的思考;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在诗歌的鉴赏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2.以有效课堂为原则。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的重要保障,本着有效课堂的原则,进行一切设计。
【文本与学情】文本:此词是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是词人熔铸亡国之恨、丧夫之痛、流离之苦、怀乡之思、寡居之凄写成的。
因词人生活的变化,词的风格已由前期的清新明快发展为哀婉凄凉、忧愤深沉。
而作者这种深沉的情感一方面是借助直接抒情的字句,另一方面通过具有特定属性的意象营造富于深蕴的意境,加之创造性的连用叠词等来渲染和传达的。
学情:1.作为高二学生,虽了解一定的诗词鉴赏技巧,但在实践中往往不能运用这些技巧,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
2.与长于用典的辛词相比,清照词擅用口语、铺叙日常生活,这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清词备受学生喜爱,学生鉴赏的积极性会很高。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并掌握叠词的效果及作用。
2、捕捉词中具有特定属性的意象,并结合意象特点、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感知词中凄凉意境,深入体味词人“愁”的深刻内涵。
3、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技巧,并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分析其他诗作,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设计目的:明确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
【重点难点】1、品味意象丰富内涵、感知意境、深入体会词人别样“愁”情。
2、运用诗词鉴赏基本技巧准确把握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自主鉴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设计目的: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读诗。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使学生了解宋代词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词中的意境,学会分析词的形式和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词语解释:重点掌握生僻词和成语的解释,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等。
2. 词牌特点:《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如平仄、韵脚等。
3. 词的意境:理解词的意境,感受词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词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分析词的形式如何表现词的内容。
2. 词人的情感:深入理解词人的情感,感受词人的孤独和忧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声声慢》,了解词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词的学习。
2. 朗读:学生朗读《声声慢》,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教师讲解词中的生僻词和成语,解释词牌特点。
4. 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词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理解词的意境。
5. 解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情感,解读词人的内心世界。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拓展:引导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练习题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词作鉴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声声慢》的鉴赏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2. 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 教学目标:检查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是否需要调整。
李清照《声声慢》优质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优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李清照的《声声慢》,涉及教材的诗词欣赏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声声慢》的背景介绍、词牌特点、诗句解析、意境把握及修辞手法运用等方面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
2. 掌握诗句的解析方法,深入领会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会分析并欣赏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句意境的把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重点:诗句解析、背景了解及词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随后,以李清照的生平简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声慢》。
2. 新课导入:介绍《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3.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句,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修辞技巧。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7.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声声慢》2. 主要内容:李清照生平简介《声声慢》词牌特点诗句解析修辞手法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诗句解析方法,分析《声声慢》中的两句诗句。
请从《声声慢》中选取一个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诗句中的作用。
2. 答案:解析示例: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叠字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修辞手法示例:拟人。
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意境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了解她的创作风格。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5篇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声声慢李清照教案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声声慢李清照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1一、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
2、了解词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属性。
3、体会词人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二、学习重难点:1、理解词中表达出的“愁”。
2、背诵全诗。
三、读书指导:写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写于李清照晚年。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四、自主学习任务: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
2、背诵全诗。
3、思考:那些景物触动了词人的愁思?明确:(投影)淡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孤寂落寞悲凉愁苦五、合作探究:(一)赏析上阕1、”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全词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反复品读,体会本句的表达效果。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传达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旧时相识”的雁触动了词人怎样的情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思?(二)赏析下阙1、“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一句描绘出词人怎样的生活状态?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大胆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诗意的语言还原此句描绘的情景。
3、有人认为,李清照后期词作中的愁绪,只是抒写了她作为一个落难贵妇人的个人哀愁,是低沉的、消极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声声慢李清照教案2《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李清照的《声声慢》,位于教材第七章第二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声慢》的词牌、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详细解读诗句,品味李清照的词作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掌握其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李清照词作的情感魅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声声慢》词牌的理解,以及对诗句中情感内涵的把握。
重点:诗句的艺术特色分析,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背景介绍:讲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声声慢》的背景。
3. 诗句解析: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词牌特点,探讨诗句中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以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例,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句中的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声声慢》2. 板书内容:a. 词牌特点b. 艺术特色c. 情感表达d. 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声声慢》中的词牌特点。
b.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c. 仿写一首以《声声慢》为词牌的词。
2. 答案:a. 《声声慢》词牌特点:七言律诗,上下片各四句,共八句。
b.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仗等。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情感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2. 拓展延伸:a. 了解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对比分析。
b. 探讨古典诗词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c. 组织诗词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词牌特点与背景介绍。
2. 教学目标中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声声慢教学反思(模板8篇)
声声慢教学反思(模板8篇)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
教师每天的日常工作都会包含撰写教案。
在编写教案的时候,应当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自己的教案该如何动手写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声声慢教学反思,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声声慢教学反思(篇1)注重诵读,以读为上,以读为美,是汉语言教育的一个优秀传统。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
”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新课标还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
教学设想是:体现“人本”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诗歌鉴赏课的特色,增加课堂的文化含量,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艺术情境;重视意境的挖掘、情感的把握、语言的品味、形象思维的训练及诵读训练。
所以我这节课设计思路是:以诵读为主线,诵读涵咏感受美—合作探究解读美—联想想象再现美—声情并茂分享美。
设计亮点:一、视野广阔,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学生参与的热情。
1、开篇叠词与英译进行比较,说明平仄变化造成的音韵之美是汉语所特有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声声慢》与法国诗人克洛岱改写的《绝望》进行了对比,来彰显中国古典诗词意象那种蕴藉含蓄的艺术之美。
3、从宏观层面拓展了意象,扩大了视野,探究了愁如何成了秋的文化象征符号。
4、小组合作探究有实效,能当堂反馈学习成果,能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5、诵读pk环节,小组展示诵读成果,由全班同学做大众评委,以掌声的分贝决定名次。
这既是个人的展示,又是群体的分享。
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的热情。
二、学习方式的创新:1、小组合作探究法:真正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上网查找等方式,整合李清照的历史资料,在对李清照的一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集合全组智慧探究问题。
2、活动法:恰当的活动(如诵读pk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李清照高二语文《声声慢》公开课教学案例与反思
李清照高二语文《声声慢》公开课教教案例与反思【设计理念】全面贯彻“学引用清”课堂授课模式,即在课堂学习目标兼备下,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在教师及时、高效的引导下,师生、生生充分互动,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显现和培养,并检测出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
【授课目的】1、屡次朗诵,直至背诵全词2、捕捉意象,品味语言,概括诗词蕴涵的感情。
【授课重点】捕捉意象,品味词作语言,领悟词作蕴涵的词人深沉的感情。
【授课难点】1、赏析开篇 14 个叠字的妙用。
2、领悟作者因国破家亡而孀居堕落的的悲凉心境。
【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齐诵《醉花阴》。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
同样是写愁,她的后期作品则包括了更加深广的愁思。
今天我们来学习学习凝结了她万般愁情且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设计妄图:复习牢固,温故知新;简洁导入,设置情境。
)二、显现学习目标1、屡次朗诵,直至背诵全词2、捕捉意象,品味语言,概括诗词蕴涵的感情。
(设计妄图: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意向)三、走进文本、品读鉴赏(一)朗诵感知,读出感情出示自学指导(一):放声自由朗诵,并思虑:请用一个字来概括本词所抒发的感情,并找出词作中直接抒情的词句。
提示:放声朗诵,读出感情和滋味。
希望你五分钟后的优秀显现与回答。
个读显现后,回答思虑问题。
(设计妄图:以朗诵为起点,经过自由朗诵、个读显现等形式,整体感知,熟读文本。
从自学内容、学法指导、时间限制三个方面设置的自学指导,明确了自学的方向。
)(二)品读叠词,赏析入愁。
出示自学指导(二):首句直接抒情,可否把它改成“找寻、冷清、凄惨”?也许“寻找寻觅,凄凄惨惨戚戚、冷冷清清”呢?提示:能够读一读进行比较、品味。
能够独立思虑,也能够小组谈论。
三分钟后希望你的优秀显现!(设计妄图:授课内容问题化,无疑处设疑,在问题的引领下,激活学生思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优质课《声声慢》教案篇1学习目标:1、把握词中意象,鉴赏叠词等艺术手法。
2、了解词人生平,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赏析叠词等艺术手法,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深入体会词人的情感世界。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才情出众,一生写过无数美妙的词作,让我们铭记在心。
据说李清照一生没有孩子,曾为此深感愧疚,可是丈夫赵明诚却说:“诗词就是我们的子女,《金石录》就是我们生命的结晶。
”足见他们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也正因为此,在丈夫去世以后,李清照一个人更觉孤苦,晚年生活凄凉无依。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她晚期的作品《声声慢》。
二、明确目标:我们先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三、诵读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
2、个别同学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提示从字音和节奏两个方面。
)师: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情感基调是什么?生:诗歌的情感集中在一个“愁”字,这也是这首词的词眼。
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哀婉的、凄凉的、愁苦的。
师:应该怎么读呢?生:语速缓慢,语调低沉,读出忧伤、悲哀意。
3、自由诵读体会:就让我们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4、个别同学读:师生共评,从语速、语调两方面评价。
四、品读赏析:(一)、词人的”愁”表现在哪里?1、词人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愁”的?从词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
(1)、淡酒、急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写出了词人因苦闷而借酒浇愁,却抵不住傍晚时分急速而至的寒风的侵袭。
师:为什么“淡酒”而不是“浓酒”?生:不是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浓酒也成淡酒。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句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句子。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通用11篇)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声声慢》李清照教案(通用11篇)导语:讲课前准备教案能够更好的把握授课节奏,也能使教师更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声声慢》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声声慢》李清照教案篇1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材分析】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
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
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技能目标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前五分钟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TV(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幻灯片1)三、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和《点绛唇》(引领学生回忆朗读,配有短小欢快的音乐)(幻灯片2和幻灯片3) 从《如梦令》和《点绛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明确:开朗活泼快乐是的,因为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所以她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作。
《声声慢》教学反思(共10篇)
《声声慢》教学反思(共10篇)第1篇:《声声慢》教学反思《声声慢》是婉约派少女词人李清照晚年期间的作品,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
词中展现的家愁国愁,身世飘零之悲,令人动容。
词人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凄凉愁苦的心绪。
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可以说整首词都紧紧围绕词眼”愁”字展开。
因此,授课中,我掌握住“愁”这次关键字,将“愁”贯穿于整次教学过程中。
1、作者前期创作和后期创作变更比拟大,她的词作风格和社会环境、次人遭遇的关系比拟突出,学习本课时先让学生了解词人的身世经历,使学生在理解词中“愁”的由来时更深入,学生对愁的诸多内涵的掌握较准确。
2、课前开始播《声声慢》歌曲,营造凄惨愁戚的诗词气氛,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学习情境创设得较为胜利。
3、思路清晰,着重突出。
依照“怎样入愁、怎样写愁、因何生愁”的思路指导学生进行了分析探讨。
4、鉴赏诗词主要是掌握感情、体会意境,不要让学生纠缠于某一次文言词语的字面意思上,而应注意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5、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堂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质疑是主线。
本节课可以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的充分的发挥,让学生自己品读意象,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到了让学生次体直接和文本对话。
老师的点拨也非常到位。
当然,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注意和改善的地方。
1、在听过名家的朗诵,且配乐自读之后,学生对朗诵明显有了兴趣,但却因为时间的缘故,未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2、板书虽在课前有所设计,但因为黑板所留位置欠缺,而未能很好的表示,以致学生没有一次深刻的印象。
3、小组讨论前,由于教师没能放手让每一位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导致小组活动中少争辩,少合作,结果小组的发言便成了小组谨代表“次人”,即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发言。
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我说”存在缺憾的课堂是向上的动力”。
尽管本堂课仍有欠缺之处,但是我相信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修改,下一堂课会更好。
高中语文李清照《声声慢》教案三篇
高中语文李清照《声声慢》教案三篇《声声慢》这首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一个饱经离乱的妇女在一个秋日黄昏的真实生活感受。
全词就抒写一个“愁”字,从不同角度反复描写渲染,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读后使人感觉哀愁满纸。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李清照《声声慢》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声声慢》教案一【设计理念】全面贯彻“学引用清”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学习目标统筹下,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在教师及时、高效的引导下,师生、生生充分互动,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展示和培养,并检测出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全词2、捕捉意象,品味语言,归纳诗词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捕捉意象,品味词作语言,体会词作蕴涵的词人深沉的情感。
【教学难点】1、赏析开篇14个叠字的妙用。
2、体会作者因国破家亡而孀居沦落的的凄苦心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齐诵《醉花阴》。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
同样是写愁,她的后期作品则蕴含了更为深广的愁思。
今天我们来学习学习凝结了她万般愁情且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温故知新;简洁导入,设置情境。
)二、展示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全词2、捕捉意象,品味语言,归纳诗词蕴涵的情感。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意向)三、走进文本、品读鉴赏(一)诵读感知,读出情感出示自学指导(一):放声自由诵读,并思考:请用一个字来概括本词所抒发的情感,并找出词作中直接抒情的词句。
提示:放声朗读,读出情感和滋味。
期待你五分钟后的精彩展示与回答。
个读展示后,回答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以朗诵为起点,通过自由诵读、个读展示等形式,整体感知,熟读文本。
从自学内容、学法指导、时间限制三个方面设置的自学指导,明确了自学的方向。
)(二)品读叠词,赏析入愁。
出示自学指导(二):首句直接抒情,能否把它改成“寻觅、冷清、凄惨”?或者“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冷冷清清”呢?提示:可以读一读进行比较、品味。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第七章第二节,《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理解《声声慢》的背景、词牌、韵律;解读诗句,分析词的意象、情感及艺术手法;探讨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
2. 培养学生解读古典诗词的能力,感受李清照词的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名篇的鉴赏能力,激发对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声声慢》的艺术手法,理解李清照词的情感内涵。
重点:解读诗句,掌握《声声慢》的词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声声慢》原文及注释、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简要介绍李清照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词人情感。
2. 诗词朗读:让学生朗读《声声慢》,感受词的韵律美,理解词牌特点。
3. 诗句解读:逐句分析诗句,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意象、情感,探讨李清照的艺术手法。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声声慢》的情感表达,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声声慢》2. 词牌:慢词3. 意象:落花、流水、黄昏、梧桐等4. 情感:离愁、思念、哀怨等5. 艺术手法:对比、衬托、用典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声声慢》中的意象,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李清照情感的理解。
作业答案:(1)意象分析:词中以落花、流水、黄昏、梧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
(2)情感理解: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抒发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哀怨。
2. 拓展延伸: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比较其艺术特色。
高中公开课《声声慢》优秀教案
高中公开课《声声慢》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声声慢》,使学生了解宋代词的发展背景,掌握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解读经典文本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及词人的生活背景。
(2)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及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词中隐喻、象征手法的运用。
(2)词人深沉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宋代词的发展概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声声慢》,理解词牌特点,体会词的意境。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及艺术特色,共享学习成果。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疑惑,重点分析词中的隐喻、象征手法。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词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体会时代背景对词人情感的影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词的特点及词人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宋代词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词的意境。
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共享学习成果。
4. 情感教学:以情促知,以知传情,感受词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赏析文章的质量,考察对《声声慢》的理解和感悟。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课程中对词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评估教学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声声慢》原文及注释2. 辅助材料:李清照生平介绍、宋代词发展史、相关研究文章3. 多媒体资源:图片、音频、视频等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牌特点、词人的生活背景及艺术特色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词意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享学习成果4. 情感体验法:感受词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 讲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及李清照的生活背景3. 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及艺术特色4. 讨论词中的隐喻、象征手法及作用5. 感受词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体会时代背景对词人情感的影响6.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2. 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3. 反思课堂互动情况,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反思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5.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十、课后作业:1. 背诵《声声慢》3. 推荐一篇关于李清照或其他宋代词人的研究文章,进行阅读4.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了解词人的生活背景及创作风格十一、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让学生挑选其他词人的作品,与《声声慢》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李清照古诗词《声声慢》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李清照古诗词《声声慢》教案2. 课程类型:语文阅读与欣赏3.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4. 教学年级:高中5. 教学目标:a. 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b. 分析《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和韵律美c. 解读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d. 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李清照词作的特点b. 《声声慢》的韵律和意象分析c. 词中的情感内涵2. 教学难点:a. 古代词牌的知识背景b. 词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c. 时代背景对词作的影响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李清照《声声慢》原文及其注释、译文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3. 参考资料:李清照生平介绍、古诗词鉴赏指导书籍4. 教学工具:PPT课件、词牌知识资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引导学生对《声声慢》的进行思考,探讨“声声慢”的意义。
二、阅读理解(20分钟)1. 学生自读《声声慢》,理解词的大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三、意象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主要意象,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
2. 学生讨论这些意象所传达的情感。
第二课时四、韵律分析(20分钟)1. 教师讲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韵律美。
2.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体会韵律节奏。
五、情感探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词中的情感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李清照词作的特点。
2. 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分享。
七、作业布置1. 完成《声声慢》的译文阅读。
2. 写一篇短文,分析《声声慢》中的意象与情感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深入分析李清照的《声声慢》,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象、韵律和情感表达,提高他们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声声慢》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声声慢》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声声慢》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声声慢》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引言《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蕴含了浓郁的诗意和文化内涵,是中学生学习诗词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针对中学生特点,设计一节《声声慢》的诗词教学,涵盖兴趣启发、背诵咏诵、文化融汇等环节。
首先,应考虑学生们对诗词文化的熟悉程度以及兴趣点,包括诗词理解能力、文化知识储备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才能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
一、诗词导入在引入本诗前,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章回小说的片段,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些古诗词,让学生欣赏音律、诗意和文化蕴含,逐渐导入本诗。
二、背诵、咏诵、解读(1)背诵第一步是背诵,让学生将诗词逐句背熟,并注重讲解诗词中的生词、古词和常用表达,帮助学生理解整首诗词的内涵,同时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
(2)咏诵第二步是咏诵,让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将整首诗词进行齐读,并注意节奏和音律。
同时,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情感和情感表达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
(3)解读第三步是解读,将《声声慢》分段,在每一段进行注释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并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讲解。
三、文化融汇教学的最后一步是将诗词与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入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作品和文化背景,以及《声声慢》所表现的社会风貌和人生哲学。
这一步有助于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更深入了解和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结论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文化积累为目标。
通过多媒体手段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诗词文化,达到知之、感之、用之的效果,使学生受到文化熏陶和思想引领,也加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通过对《声声慢》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感受其情感和哲学内涵。
同时,它也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和表达能力,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
《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李清照的《声声慢》大家也是耳熟能详的了,以下内容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带来一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声声慢》公开课教学案例与反思
导读:【设计理念】
全面贯彻“学引用清”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学习目标统筹下,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在教师及时、高效的引导下,师生、生生充分互动,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展示和培养,并检测出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全词
2、捕捉意象,品味语言,归纳诗词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
捕捉意象,品味词作语言,体会词作蕴涵的词人深沉的情感。
【教学难点】
1、赏析开篇14个叠字的妙用。
2、体会作者因国破家亡而孀居沦落的的凄苦心境。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齐诵《醉花阴》。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
同样是写愁,她的后期作品则蕴含了更为深广的愁思。
今天我们来学习学习凝结了她万般愁情且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温故知新;简洁导入,设置情境。
)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全词
2、捕捉意象,品味语言,归纳诗词蕴涵的情感。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意向)
三、走进文本、品读鉴赏
(一)诵读感知,读出情感
出示自学指导(一):放声自由诵读,并思考:请用一个字来概括本词所抒发的情感,并找出词作中直接抒情的词句。
提示:放声朗读,读出情感和滋味。
期待你五分钟后的精彩展示与回答。
个读展示后,回答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以朗诵为起点,通过自由诵读、个读展示等形式,整体感知,熟读文本。
从自学内容、学法指导、时间限制三个方面设置的自学指导,明确了自学的方向。
)
(二)品读叠词,赏析入愁。
出示自学指导(二):首句直接抒情,能否把它改成“寻觅、冷清、凄惨”?或者“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冷冷清清”呢?
提示:可以读一读进行比较、品味。
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
三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展示!
(设计意图:教学内容问题化,无疑处设疑,在问题的引领下,
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展示环节,旨在培养敢于展示自我、敢于表达自己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
(三)捕捉意象,品读愁情
出示自学指导(三):为写“愁”情,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你能结合相关意象的其他诗句来说说该意象的内涵吗?
提示:你可以采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问题:我选赏的是“”(词句)中的“”(意象),它在古典诗歌中往往代表(意象内涵),如在《》(作品名称)中的“”(含有选赏意象的诗句)。
该意象在本词中的作用是。
请先独立思考,有困难可以互相讨论。
五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展示!
(设计意图:用已知接通未知。
通过明确的学习指导,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
展示阶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提升。
)
(四)知人论世,深味结愁
出示自学指导(四):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合“清学稿”中的“背景知识”,想一想,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为何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的?
教师引入背景资料: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揭示情感主旨,深味词作蕴含的词人身世之愁和家国之愁。
)
四、课堂小结
1、深情齐诵《声声慢》
2、回顾本课主要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归纳学习成果,完成学习目标,巩固学习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
五、布置作业:
1、当堂:完成“清学稿”。
2、课外作业:课后阅读梁衡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
(设计意图:当堂完成“清学稿”,做到及时反馈,实现学以致用。
)
【教学反思】
一、“学引用清”教学是一种目标控制教学
“学引用清”教学模式的本质是目标教学,目标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是展示目标——达成目标——检测目标——巩固目标。
展示目标的环节是导学的过程,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动机;达成目标的环
节重在学(学生自学)、引(教师引导)、用(学以致用);检测目标的环节可以看作是学以致用的过程;巩固目标的环节可以理解为清学的过程。
所有的环节,都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展开。
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立足文本,突出重点。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设为:1、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全词;2、捕捉意象,品味语言,归纳诗词蕴涵的情感。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均围绕既定学习目标的达成展开。
二、“学引用清”教学模式蕴涵了丰富的教学思想
“学引用清”教学模式的精髓是“先学后教”,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
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充分地备学生,尽可能考虑到他们在解读文本过程中会出现的困惑疑问,考虑到他们学习、思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障碍。
这样才能对他们学生的学习进行高效的引导和评价,也才能真正做到“学引用清”模式所要求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是必须时时处处想着学生,譬如教学问题的设计就应当由浅到深,注意问题之间的承接与过渡。
教学问题,尤其是自学提纲的设置,一定要方向明确,要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本课教学“品读叠词,赏析入愁”环节纠缠太久,浪费了很多时间,主要在于备课时备学生不充分。
三、“学引用清”模式下的多媒体运用要适量
多媒体的使用,使教师教学更加形象直观,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运用,应取决于是否有助于学生读懂文本,促进师生对话,有效达成教
学目标。
本课教学“品读叠词,赏析入愁”环节纠缠太久的另一原因就是程序性课件太多,使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很被动。
课件张数不宜过多,主要呈现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和必要的资料性文字,课件制作一定要为课堂教学预留生成空间。
这样更利用教师在课堂上的游刃有余地发挥引领作用,而不受课件程序性的牵制。
附:清学稿
李清照《声声慢》清学稿
班级姓名
【知识链接】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清学训练】
一、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二、阅读《声声慢》,根据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
意象
意象内涵
相关诗句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细雨
梧桐
象征悲凉、孤寂、凄苦
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温庭筠《更漏子》)
黄昏
三、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声声慢》。
(选做)
四、谈一谈收获:通过本课学习,你掌握哪些鉴赏诗词的方法?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