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类环评报告
煤矿环评报告范文

煤矿环评报告范文一、项目概况本煤矿项目位于地区,占地面积约xxx公顷,矿区沿湖东侧,东距城区约xx公里,交通便利。
该矿区包含煤炭开采、运输、洗选等环节,预计年开采煤炭量约xx万吨。
项目建设目的是满足地区的煤炭需求,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环境影响评价(一)大气环境影响考虑到煤矿的开采及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降低粉尘排放:一是喷洒水雾降尘,对开采面进行湿法作业,有效减少扬尘排放;二是采用覆土方式进行露天矿暴露煤场覆盖,防止风吹土尘暴露煤场;三是对运输路线进行水洗抑尘处理,确保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以上措施有助于减少煤炭开采及运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二)水环境影响为了减少煤炭洗选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体污染,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设置封闭式洗煤厂,对洗选过程中的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二是配备污水处理设备,在对煤矿废水进行处理后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三是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同时,加强河道及湖泊的保护措施,严禁矿区废水直接排放入水体。
(三)土壤及生物多样性影响为了减少煤矿开采对土壤的破坏,我们将实施矿区的固土及植被恢复工程,力争在开采后尽快恢复矿区土壤结构及植被覆盖,以保护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另外,我们还将实施矿山生态修复计划,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增加矿区的绿化覆盖率,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四)社会经济影响该煤矿项目的建设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项目建设期间,将优先招用当地劳动力,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
同时,我们将定期组织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当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助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管理措施为确保煤矿项目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我们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以下措施:一是制定环境保护监测计划,对项目的大气、水环境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二是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及应急预案,对不同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三是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确保环境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石灰石矿项目环评报告报批

石灰石矿项目环评报告报批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矿业作为一个对经济发展有巨大贡献的行业备受关注。
然而,矿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资源的破坏、水污染、空气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等。
因此,矿山项目的环评报告及其报批是保障人员健康、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以石灰石矿项目的环评报告报批为例,详细阐述其相关内容。
一、项目概述该项目位于某省某县城南,距离县城集镇5公里,矿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项目主要包括采石场、石灰石加工及储存设施等,设计年产量100万吨,项目计划用地约为2.6平方公里。
该项目主要用于生产建筑材料中的石灰石矿石。
二、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一)自然环境1. 气候环境:该项目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7℃,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
2. 地质地貌环境:该项目所在地处于山区,地形变化较大,矿区内断裂与岩溶发育较为严重。
3.植被环境:矿区内的植被以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
(二)社会环境1. 人口环境:该项目周围居住着约700人,是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区。
2. 交通环境:附近道路为县级公路,交通条件较差,还需要新建公路连接县城。
3. 建筑环境:距离矿区1公里内有3个村庄和一所小学。
(三)经济环境1.资源环境:该项目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2. 能源环境:矿区内部分用电设备使用富余电力。
3. 市场环境:石灰石市场需求量较大,销售前景良好。
三、环境影响评价从该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来看,项目可能会对当地资源环境、气候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植被环境、野生动物和人类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需要制定以下环境评价的原则和要求:1. 保护环境:该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2. 合理使用土地:该项目应将土地使用权和管理权明确,并在开发和利用矿山时考虑土地保护、优化、节约和有效使用。
3. 公众参与:该项目涉及到当地群众的生活和利益,应依据法律法规,规范公众参与和市场监管。
煤矿开发环评报告书

煤矿开发环评报告书一、项目概述本煤矿开发项目位于_____地区,矿区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
预计煤炭储量丰富,开采年限为_____年。
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支持,但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能源供应能力,决定开展本煤矿开发项目。
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一)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地区地处_____,地形以_____为主,地势_____。
2、气候气象该地区属于_____气候,年平均气温_____,年降水量_____,主导风向为_____。
3、水文地质区内主要河流为_____,其流量、水质等情况_____。
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均。
(二)生态环境1、土地利用现状矿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包括_____,其中耕地面积_____,林地面积_____。
2、植被类型与分布主要植被类型有_____,分布情况_____。
3、动物资源常见的野生动物有_____,其栖息地及活动范围_____。
(三)社会环境1、人口分布与密度周边村庄人口数量约为_____,人口密度_____。
2、经济发展状况当地以_____产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_____。
四、项目工程分析(一)开采方案采用_____开采方式,开采深度为_____,开采顺序为_____。
(二)生产工艺包括_____等环节,各环节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有_____。
(三)主要设备列举主要的开采、运输、通风等设备。
(四)公用工程包括给排水、供电、供热等设施。
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一)大气环境影响1、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周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2、运输过程中车辆尾气和道路扬尘的影响。
(二)水环境影响1、矿井水的产生量及水质特点,对周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煤矿环评报告

煤矿环评报告目录1 前言 (1)1.1任务由来 (1)1.2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2)1.3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2)1.4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2)2总则 (3)2.1编制依据 (3)2.2评价目的及原则 (7)2.3评价时段 (8)2.4评价工作等级 (8)2.5评价范围 (15)2.6评价标准 (16)2.7评价工作内容及重点 (23)2.8项目周围保护目标 (30)3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31)3.1现有工程 (31)3.2扩建工程概况 (11)3.3工程分析 (38)3.4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53)4矿区概况 (76)4.1自然环境 (76)4.2社会环境 (78)4.3矿山周围主要污染源 (80)4.4土地利用 (81)5地表沉陷预测及生态影响评价 (83)5.1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83)5.2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86)5.3地表沉陷预测与评价 (88)5.4生态影响评价 (94)5.5地表沉陷治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99)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01)6.1地层与构造 (101)6.2水文地质条件 (104)6.4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108)6.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14)7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14)7.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14)7.2建设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 (118)7.3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8)7.4结论 (121)8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122)8.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22)8.2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123)8.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128)8.4小结 (129)9声环境影响分析 (129)9.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29)9.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与防治措施 (131)9.3运营期声环境影响与防治措施 (131)9.4关心点噪声影响分析 (137)9.5井下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138)9.6交通运输噪声的环境影响分析 (138)9.7结论 (138)10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39)10.1建设期固体废物的处置 (139)10.2运营期固体废物排放情况与处置措施分析 (140)10.3矸石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42)10.4煤矸石临时堆存的可靠性分析 (144)10.5小结 (144)11水土保持 (145)11.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特点 (145)11.2工程占地 (146)11.3水土流失环节分析 (146)11.4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和目标 (146)11.5水土流失预测与影响分析 (147)11.6水土保持措施 (150)1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与效益 (153)11.8水土保持监测 (154)11.9水土保持结论与建议 (155)12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 (158)12.1循环经济分析 (158)12.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158)12.3清洁生产管理体系与措施 (178)13污染防治对策分析及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180)13.1污染防治对策 (180)13.2总量控制 (191)1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92)14.1建设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 (192)14.2环境管理机构与职责 (195)14.3环境监测计划 (195)14.4项目环境监察计划表 (197)14.5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一览表 (197)15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 (201)15.1工业场地选址的环境可行性 (201)15.2矸石转运间的环境可行性 (202)15.3小结 (206)16选址与规划符合性分析 (207)16.1与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207)16.2与所在矿区总体规划协调性分析 (209)16.3与《**省恩洪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见的协调性分析 (210)16.4与所在地其它相关协调性性分析 (223)16.5与**省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224)16.6小结 (224)17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226)17.1环境风险识别 (226)17.2采煤诱发地质灾害分析及对策措施 (226)17.3危险物品管理与运输 (227)17.4废水事故排放对下游水体环境的风险分析 (227)17.5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228)1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31)18.1项目直接经济效益简述 (231)18.2环境经济损益综合分析 (238)18.3社会效益简述 (238)18.4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分析 (239)18.5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241)18.6结论 (242)19公众参与 (243)19.1公众参与的目的 (243)19.2工作程序 (244)19.3公众参与调查方法 (244)19.4公开环境信息 (244)19.5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 (246)19.6公众参与问卷调查简况 (246)19.7公众参与调查结果 (247)20评价总结论 (253)20.1结论 (253)20.2建议 (257)20.3评价总结论 (257)附件:1、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
铁矿环评报告书

铁矿环评报告书铁矿环评报告书是由铁矿企业进行的一份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主要是对铁矿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损害。
在我国的铁矿生产中,铁矿环评报告书是一个必要的程序,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铁矿环评报告书通常包括市场分析、概述与总结、地理位置分析、环境背景分析、项目描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计划等部分,下面对这些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市场分析:市场分析部分主要对铁矿石的市场需求和产量进行了研究,从市场的角度来评估该项目的作用和价值。
市场分析也是铁矿环评报告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铁矿企业进行合理的生产策略和规划。
概述与总结:概述与总结部分一般是对整个报告的简要说明和总结,主要介绍了铁矿生产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大致时间等。
通过概述与总结,读者可以全局了解铁矿环评报告书的内容和重点。
地理位置分析:地理位置分析部分主要是对铁矿生产项目建设地点的环境和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方面的状况,并对生产环节对附近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
环境背景分析:环境背景分析部分主要通过对铁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调查,如大气、水、土壤污染等,阐述了该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及其自然和人文环境质量状况。
这部分的核心是对现场环境影响因素的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是铁矿环评报告书的重要依据之一。
项目描述:根据环境背景分析,对铁矿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生产工艺、产品类型、技术特点、废水、固体废物和大气排放污染物的来源、排放宽度、排放规模、排放方式等方面的细节描述,这是环评报告书的关键之一。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整个报告的核心部分之一,主要是针对铁矿生产项目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和预测,以便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消减方案。
评价主要包括对大气、水、土地和噪音环境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确保环保指标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等级。
采矿企业环评报告书范本

采矿企业环评报告书范本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 采矿企业环评报告书是对采矿企业在开展矿山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和预测的文件。
该报告书是采矿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对土壤、水资源、空气等环境要素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书旨在提供采矿企业环评报告书的范本,帮助企业编写完整、符合规定的环评报告书,促进采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本报告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概述了本报告的背景和目的,对采矿企业环评报告书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介绍。
第二部分正文主要包括了采矿企业环评报告书的概述、环境影响评价和相关法律法规三个小节,对采矿企业环评报告书的编写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和分析。
第三部分结论对整个报告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了建议和改进建议,强调了采矿企业环评报告书的重要性,并指出未来可能需要改进的地方。
文章1.3 目的:本报告书的目的是对采矿企业进行环境评价,分析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采矿活动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改进建议。
同时,通过环评报告书的编写,促进采矿企业更加重视环保工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确保人民生活的质量。
同时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正文2.1 采矿企业环评报告书概述采矿企业环评报告书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了采矿企业环评报告书的基本信息和概况。
首先,这部分会对采矿企业的发展背景和环评报告书的编制目的进行说明,包括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采矿的规模和范围、以及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等内容。
其次,概述部分还会介绍环评报告书编制的依据和标准,以及参与编制的人员和单位。
除此之外,还会对整个环评报告书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简要说明,为后续章节的内容做好铺垫。
煤矿企业环评报告申请流程

煤矿企业环评报告申请流程1. 概述煤矿企业在项目建设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以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煤矿企业环评报告的申请流程。
2. 申请前准备在申请环评报告前,煤矿企业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2.1 基础资料准备收集并整理项目的基础资料,包括项目规划、施工图纸、场地选址报告、资源评价报告等。
2.2 环境影响预测报告编制通过设备购置、工艺流程及生产模式等分析,编制环境影响预测报告,预估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项目经济、技术、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评估,以提供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证明。
2.4 专项研究报告编制若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还需要编制专项研究报告,例如水土保持方案、环境风险评估等。
3. 环评报告申请流程3.1 提交报告申请材料煤矿企业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递交环评报告申请材料,包括环境影响预测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项研究报告等。
3.2 受理及初审环境保护部门收到申请后,将进行受理并进行初审。
初审内容包括审查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符合规定等。
如不符合要求,申请人需要补充材料。
3.3 评审专家组公示初审合格后,环保部门将组织评审专家对环评报告进行评审。
评审专家组由行业内的专家组成,对环评报告的科学合理性、严谨性等进行评审。
评审专家组完成评审后,会发布公示,向公众宣布评审结果并征求意见。
3.4 公众参与公示期间,公众可以通过书面或线上途径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听证会或公众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充分的公众参与。
3.5 评审结果反馈环保部门根据评审结果和公众意见,对煤矿企业的环评报告进行评估和反馈。
如有需要,还可要求申请人进一步完善报告。
3.6 审批及颁发批复文件在环评报告经过评估和反馈后,环保部门会根据评审结果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煤矿企业的环评报告进行审批。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d铅锌选矿厂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d铅锌选矿厂环评报告1.项目概况d铅锌选矿厂位于地区,占地面积xxx平方米。
主要生产d铅锌矿,年生产能力为xxx吨。
该项目拟采用xxx工艺进行选矿处理,主要包括破碎、磨矿、浮选等环节。
2.环境影响评价对于d铅锌选矿厂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评估矿石破碎、磨矿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防尘措施;(2)水环境影响评价:对选矿过程中使用的水资源进行评估,包括对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3)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选矿过程中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4)噪声和振动影响评价:评估选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并提出降噪和减振措施;(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选矿厂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包括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影响评估。
3.环境保护措施基于以上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于d铅锌选矿厂的环境保护措施提出以下建议:(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采用湿式除尘设备、粉尘防护罩等技术手段控制粉尘排放量;(2)水资源保护措施:建议建设废水处理系统,并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用水量;(3)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对采矿区土壤的监测和管理,减少土壤污染风险;(4)噪声和振动保护措施:采用隔音设施、减振装置等技术手段降低噪声和振动;(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建立生态保护区域,保护周边生物多样性。
4.公众参与和意见反馈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过程中,该项目组通过公告、座谈会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公众参与意见反馈将被整理为报告的附录,并作为决策参考。
以上仅为d铅锌选矿厂环评报告的部分内容,具体细节请参阅完整报告。
欢迎公众对该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的完善。
金矿采选环评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建设项目基本概况项目背景原和布克赛尔县阔尔真阔腊金矿破产倒闭后,西部恒海矿业公司在2001年12月将其整体收购,并改造原矿区的生产生活设施,准备对矿山进行再次开发,确定采选建设规模为100t/d,年产成品金123.2kg。
项目实施将为当地提供112个就业机会,对促进当地经济多元化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影响。
1 建设地点本项目在原金矿矿区建设。
阔尔真阔腊金矿位于吉木乃县哈尔交乡以南约15km处,西南距和布克赛尔县城56km,属和布克赛尔县辖区,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
2 产品方案开采原矿金品位6.67g/t,选矿工艺采用全泥氰化法,再经冶炼产出成品金,年产成品金123.2kg。
3 项目总投资888.06万元4 占地面积矿区总面积72万m2,其中矿山占地53.3万m2,选矿占地13万m2,尾矿库占地6万m2。
矿山占地属原矿区范围,选厂和尾矿库建设需新增占地。
5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112人,每天三班轮流工作。
6 生产天数240天(3月——10月)7 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期6个月,采矿基建工程6个月完成,同期建设选厂,并进行试运行。
8 生产特征本工程是一个采、选、冶一体化的小型黄金生产项目。
本工程采矿方式为地下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小,但可能引发地表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
选矿工艺采用全泥氰化法,使选矿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渣具有毒性。
本环评经初步分析认为本工程排放污染物种类多,且有毒有害,对环境影响较大。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工程在原矿区建设,原矿已对矿区19线——23线间富矿段进行了开采,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开采深度29m。
由于采矿为地下开采,对地表扰动范围小,根据现场调查发现:在坑口及便道周围的植被受人员践踏和机械行走影响长势较差,坑口附近有利用废石堆砌作成的材料库和临时房屋都占用土地并造成植被损失,该不利影响范围小,可见原采矿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轻。
原矿企业将矿石露天堆放占地面积约5000m2改变了这部分土地利用方式,覆盖并破坏了植被,而且改变了这部分生态景观。
某铁矿环评报告书

某铁矿环评报告书一、项目概述本报告书针对铁矿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旨在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性。
该铁矿项目位于地区,占地面积约XXX公顷,主要包括矿区开发、矿山设施建设、矿石开采及处理等环节。
项目旨在开展铁矿资源的勘探、开发,提高国内铁矿产量,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环境评价结果根据对项目区域环境影响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环境评价结果:1.大气环境:矿区开采、爆破以及矿石处理等过程将产生大量粉尘和废气排放,可能对大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装粉尘防护设施、科学调整爆破方案等。
2.水体环境:项目区域内存在多条河流和地下水资源,矿区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水和废渣等排放物,对水体质量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建议设置污水处理设备,采取严格的废水处理措施,确保废水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3.土壤环境:矿区的开发和开采可能导致土壤质量变差,增加土壤侵蚀和土壤污染的风险。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进行土壤改良和恢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
4.生物多样性:项目区域内存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矿区开发和开采可能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因此,需要制定保护措施,如设立生态修复区、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5.噪声和振动:矿区开发和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和野生动物造成干扰和伤害。
因此,需要采取隔音、减振等措施,确保噪声和振动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三、环境保护措施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本报告书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大气环境保护:a.加装粉尘防护设施,如喷淋系统、覆盖物等,降低大气粉尘排放;b.优化爆破方案,减少爆破震动和爆破产生的废气。
2.水体环境保护:a.建立污水处理设备,对矿区内的废水进行处理,确保达到排放标准;b.严格控制废渣排放,防止废渣对水体造成污染。
3.土壤环境保护:a.进行土壤改良和恢复工程,减少土壤侵蚀和污染的风险;b.实施合理的土地利用方案,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山东双合煤矿环评报告

山东双合煤矿环评报告山东双合煤矿环评报告序号一:引言山东双合煤矿环评报告是一个关于煤矿项目的重要评估文件。
本文将根据提供的内容和主题,对山东双合煤矿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双合煤矿是山东省一个重要的煤炭开采项目,该项目计划开发一座位于山东省的煤矿,并预计将会有重大的经济和环境影响。
环评报告是确保该项目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必要步骤。
序号二:煤炭开采项目的重要性煤炭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在中国尤为重要。
煤炭开采项目的实施将不仅对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还可能对环境和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对煤炭项目进行综合评估是必要的,以确保项目在满足能源需求的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序号三:对环保的关注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煤矿项目的环境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山东双合煤矿环评报告将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排放、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等方面。
这将有助于提前预测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序号四:煤矿环评报告的重要性煤矿环评报告对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是政府决策的参考依据,也是社会公众对项目环境影响的了解途径。
通过煤矿环评报告,政府和公众可以全面了解项目的环境状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确保项目在环保、健康和安全方面得到充分考虑和管理。
序号五:对项目的评估和展望在进行山东双合煤矿环评报告时,需要全面评估项目的影响范围、环境风险和可行性等方面。
通过评估,可以预测和管理潜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
还需要考虑项目的可持续性,以确保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充分保护环境。
回顾性内容:通过对山东双合煤矿环评报告的评估,本文全面分析了煤矿项目的重要性、环保问题的关注、环评报告的重要性以及对项目的评估和展望。
我们明确了煤矿项目对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强调了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煤矿项目的影响。
在撰写过程中,重点着眼于环境保护,并提醒政府和公众通过煤矿环评报告这一途径来全面了解项目的环境状况。
盘州市杨山煤矿露天开采环评报告

盘州市杨山煤矿露天开采环评报告盘州市杨山煤矿露天开采环评报告1. 背景介绍•盘州市杨山煤矿位于盘州市境内,是一座大型露天开采煤矿。
•该煤矿的开采对周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一定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该煤矿的露天开采进行环境评估,以及提出相应的环保建议。
2. 环境评估受影响的因素•土地资源:煤矿露天开采导致大量土地被破坏和开挖,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水资源:煤矿开采会产生大量废水,若处理不当可能对周边水资源造成污染。
•大气环境:露天开采会产生大量灰尘和废气,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生物多样性:开采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环评结果•土地资源:经评估,煤矿露天开采导致的土地损失无法完全恢复,对土地资源造成长期影响。
•水资源:煤矿采取了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法,没有对周边水资源产生明显污染。
•大气环境:煤矿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尽量减少露天开采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煤矿建立了生态保护区,对周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恢复。
3. 环保建议•建议煤矿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定期监测环境指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提倡煤矿使用清洁能源,在逐步减少露天开采的同时,转向地下开采。
•加强对废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继续加大对生态保护区的投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
4. 结论•杨山煤矿露天开采对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通过煤矿的努力和合理管理,这些影响得以减少和控制。
•该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环保建议,希望煤矿能够进一步改善露天开采的影响,保护当地环境和生态。
5. 行动计划为了确保杨山煤矿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执行,我们提出以下行动计划:加强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土壤、水质、大气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加强对环境污染源的管理和监管,确保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设立环保专员,监督煤矿环保工作的落实情况。
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建议煤矿逐步引进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替代部分传统能源使用。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铝土矿开采环评报告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孝义铝矿相王矿区60万吨/年铝土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国环评证乙字第1335号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评价任务的由来与完成情况 (1)1.2编制依据 (2)1.3评价工作原则 (6)1.4评价等级 (8)1.5评价范围 (9)1.6评价标准 (10)1.7评价重点 (12)1.8评价时段 (12)1.9环境敏感因素及保护目标分析 (12)第二章评价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 (16)2.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 (16)2.2自然物理(质)环境概况 (18)2.3自然生物(态)环境概况 (23)2.4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25)2.5环境质量现状 (27)2.6环境功能区划 (28)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29)3.1原有工程概况 (29)3.2整合项目概况 (37)3.3工程生产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公用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拟采取的以新带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改扩建前后污染物变化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乌前旗鑫鑫煤矿露天煤矿环评报告

乌前旗鑫鑫煤矿露天煤矿环评报告乌前旗鑫鑫煤矿露天煤矿环评报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煤矿作为重要能源供应的来源之一,在我国发展迅速。
乌前旗鑫鑫煤矿作为该地区的一座露天煤矿,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乌前旗鑫鑫煤矿的环评报告,我们将从生动、全面和有指导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环评报告必须具备生动性,能够直观地展示出乌前旗鑫鑫煤矿对环境的影响。
在报告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视觉展示,如统计图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等,直观地体现矿区生态环境、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的现状。
同时,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和科学采样数据,进一步展示可能出现的水、土壤、大气质量等方面的污染问题,以及对周边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
这样的呈现方式能够向相关部门和公众清晰地传达煤矿发展对环境所产生的变化和影响。
其次,环评报告必须具备全面性,包括对煤矿项目的所有环境风险进行深入评估和预测。
在评估环境风险时,应该考虑不同阶段,从矿山建设、开采到运营和废弃,全面展示各个阶段可能带来的环境压力和潜在风险。
此外,还应考虑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水资源与土壤质量的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与景观生态的关联等。
通过建立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测算和模拟不同情景下的环境影响,可以更好地评估煤矿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境适应能力。
最后,环评报告必须具备指导意义,为煤矿项目的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在报告中,应该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案,既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环境影响,又能够兼顾煤矿项目的发展需求。
例如,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矿山技术和设备,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减少土地开采、水资源消耗和废弃物处理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提出完善的生态补偿和恢复方案,以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这样的指导性建议将有助于推动煤矿项目可持续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乌前旗鑫鑫煤矿露天煤矿环评报告在生动、全面和有指导意义方面都具备重要职能。
银星二号煤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银星二号煤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国电英力特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三月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4)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4)1.1.1建设项目地点 (4)1.1.2建设项目背景 (4)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工程特性表41.2.1建设内容 (4)1.2.2生产工艺 (5)1.2.3生产规模 (9)1.2.4建设周期 (9)1.2.5工程投资 (9)1.2.6工程特性表 (9)1.3 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14)1.3.1建设项目选址 (14)1.3.2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14)1.3.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5)1.3.4规划符合性分析 (15)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6)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6)2.1.1生态环境 (16)2.1.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16)2.1.3地表水环境现状 (16)2.1.4大气环境现状 (16)2.1.5声环境现状 (17)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7)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8)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18)3.1.1大气污染物 (18)3.1.2水污染物 (18)3.1.3固废污染 (18)3.1.4声环境污染 (18)3.1.5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24)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25)3.3 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26)3.3.1生态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26)3.3.2大气环境影响及其预测结果 (27)3.3.3水环境影响及其预测结果 (28)3.3.4声环境影响预测及其预测结果 (29)3.3.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其预测结果 (30)3.4 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31)3.4.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31)3.4.2水污染防治措施 (32)3.4.3固废污染 (33)3.4.4声环境污染 (34)3.4.5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34)3.5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35)3.5.1矸石坝垮塌风险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 (35)3.5.2地质灾害风险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 (36)3.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37)3.7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37)3.8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38)3.9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38)3.9.1环境监测计划 (38)3.9.2环境管理制度 (39)4 公众参与 (40)4.1 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 (40)4.1.1第一次公众参与信息公开 (40)4.1.2第二次公众参与信息公开 (40)4.2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 (42)4.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42)4.4 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43)4.4.1公众意见归纳分析 (43)4.4.2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44)4.5 公众参与的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 (45)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6)6 联系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煤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

黔西鑫黔煤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报告书—贵州环境保护厅安龙县广隆煤矿有限公司广隆煤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简本)安龙县广隆煤矿有限公司广隆煤矿设计生产能力 45 万 t/a,建设地点位于安龙县戈塘镇,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万 t,服务年限 .目前本项目环评报告书已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完成,该报告书简本现已在本网公示, 供关心本项目建设的公众参阅。
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项目的建设或相关环境问题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或书信等将您对本报告书简本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告知我们.评价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单位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 177(8 号)联系电话:023—******** 邮政编码:400016 公告有效期限:本公告公布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安龙县广隆煤矿有限公司广隆煤矿 45 万 t/a (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2013 年 9 月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安龙县广隆煤矿有限公司广隆煤矿 45 万 t/a(技改)项目;(2)建设规模:45 万 t/a;(3)建设地点:安龙县戈塘镇; (4)建设性质:技改;(5)产品方案:矿井原煤主要销往贵州兴义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工程简况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等六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 (黔府函【2006】201 号),原广隆煤矿(15 万t/a)由原青杠林煤矿(3 万 t/a)、原西南煤矿(9 万 t/a)和原三岔河煤矿(2 万 t/a)整合而成。
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加快全省煤矿改建、技改和调整布局工作进度第二十一次调度会情况汇报》”的相关要求以及 2012 年 3 月 19 日第十三次省煤矿证照及相关事宜联合审批联席会议纪要,同意矿井生产能力由 15 万t/a 扩能为 45 万 t/a。
井田面积,开采深度+1400~+800m。
石灰岩矿项目环评报告

石灰岩矿项目环评报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石灰岩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报告旨在对该石灰岩矿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一、项目概述该石灰岩矿项目位于XX省YY市ZZ县,占地面积约为XX平方公里。
项目计划采用露天开采方式,预计开采期为XX年。
石灰岩主要用途包括建筑材料、炼钢、水泥等行业。
项目预计年产石灰石XX万吨。
二、环境背景分析首先,对项目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了详细调查和描述,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资源状况、植被等;其次,对人文环境进行了评估,包括人口分布、居民生活条件、交通状况等;最后,对环保设施和保护区域进行了说明。
三、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对该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估,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利用、水资源、水质、大气环境、噪音、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景观等。
针对每个方面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
四、环境保护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提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建立环保管理体系、合理规划开采区域、减少土地破坏、采取水资源保护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控制噪音污染、加强生态修复等。
同时,还提出了应急预案和监测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环境突发事件。
五、环境管理与监测合理的环境管理与监测是项目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与监测方案,包括建立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培训管理人员、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和评估、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等。
六、环境保护费用为确保项目环保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计算了环境保护费用,并提出了具体的资金筹措方案。
总结:综上所述,本石灰岩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案。
我们将严格按照环评报告中提出的要求进行项目实施,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与监测工作。
河南三门峡卜鱼沟铜矿开采环评报告(一)

河南三门峡卜鱼沟铜矿开采环评报告(一)河南三门峡卜鱼沟铜矿开采环评报告简介•本文针对河南省三门峡市卜鱼沟铜矿开采的环评报告进行分析和评述。
1. 背景介绍•河南省三门峡市卜鱼沟铜矿是一处重要的矿产资源,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开采铜矿对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2. 开采环评报告2.1 报告内容•环评报告包括对开采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
•报告涉及的内容包括地质环境、水资源、土壤状况、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调查和评估。
2.2 环评报告的重要性•通过环评报告,可以了解和评估开采铜矿对环境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影响。
•环评报告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帮助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3. 环评报告的争议3.1 环境保护问题•开采铜矿可能引发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
•如何确保矿产开采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社会影响问题•开采铜矿对当地居民生活和社会秩序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何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
4. 环保措施建议4.1 资源节约与再利用•鼓励采用先进的矿石回收技术,提高矿石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对新资源的依赖。
4.2 环境治理与保护•建立严格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开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加强生态恢复工作,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结论•卜鱼沟铜矿开采的环评报告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文件,对于确保开采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充分考虑环保措施的落实和社会影响的解决,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5. 政府角色和监管5.1 政府的责任•政府在开采铜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监管和规划作用,应承担起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影响的责任。
•政府应加强对环评报告的审查和监督,确保其科学准确、合规合法。
5.2 监管机制的完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强化对开采矿产的监管和评估。
•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晋煤郑庄矿井与选煤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庄矿井及选煤厂.OMt/a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位:煤炭工业设计研究院1建设项目概况 (1)编制时间:二O—二年九月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工程特性表 (1)1.3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8)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5)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5)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围 (18)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20)3.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围 (20)3.2建设项目评价围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25)3.3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32)3.4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 (39)3.5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41)3.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47)3.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56)3.8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57)3.9建设项目防护距离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57)4公众参与 (61)3.10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58)4.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容、方式 (61)4.2征求公众意见的围、次数、形式 (61)4.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62)4.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62)4.5公众参与的合法性、有效性、代表性、真实性 (64)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5)6联系方式 (70)6.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70)6.2环评机构的联系方式 (70)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建设项目地点庄煤矿及选煤厂位于省沁水县境,行政区划属沁水县管辖,矿井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2°14' 44〃-112° 33' 00〃,北纬35° 36' 58〃-35° 45' 15〃。
钼矿环评报告书

前言葫芦岛市是辽宁省重要工业基地之一,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造船、能源电力为本市经济的支柱产业。
葫芦岛市是矿产品消费加工大市,是东北亚有色金属冶炼基地。
矿业经济在全市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钼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
葫芦岛市钼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钼矿生产基地,储量居全国第八位,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经过储量核实,目前可供开采的储量为34000吨,矿石量0.215亿吨。
产区集中在连山区的杨家杖子至钢屯一带。
钼是一种稀有金属。
由于钼的发展史和应用史很短,应用和研究开发相对受到局限,八十年代开始由于科技发展迅速,钼制品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其特殊作用至今天任何可以替代,因而成为国际、国内市场抢手货。
为了加速全市矿业经济的发展,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民营企业葫芦岛市永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对赵家沟钼矿进行开发。
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列》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2)14号文《建设项目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受葫芦岛市永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委托葫芦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和朝阳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进行本项目的评价过程中,得到了市环保局、葫芦岛市永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环评单位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与会专家审查。
1总则1.1编制依据1.1.1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1995年10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铜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一种重要金属原料,铜主要应用于通讯机电、军工行业,在当今世界金属消耗量中铜仅次于铁和铝,居第三位。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和第二大生产国,但自产铜仅能满足国内消费量的60%~70%,其余只能依靠进口,进口铜主要依赖于现货市场,很容易受制于人。
因此,必须加强我国铜矿山的建设,增加国内铜原料的产量。
1.1项目由来新疆尼勒克县奴拉赛铜矿为新疆宝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有,现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3万t/a,矿区面积0.869km2,有效期限自2014年5月25日至2019年5月25日,开采深度1570m至1010m。
2010年9月由新疆有色矿业技术有限公司提交的《新疆尼勒克县奴拉赛铜矿详查报告》,并于2012年10月通过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有关部门的评审,根据评审通过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及近两年来的生产勘探,新疆宝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现拟对矿山采矿工程进行技术改造,以便于更好地开采利用该矿山深部保有矿产资源,进一步搞好矿山安全生产。
新疆宝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有色金属矿产勘探、采矿、选矿为一体的公司,新疆宝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尼勒克县城外西部,建有选厂、矿部等厂矿设施,奴拉赛铜矿位于公司西北部,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尼勒克县奴拉赛铜矿山现有矿址位于尼勒克县西南直线直距约3~5km,东距选厂1.50~3.0km,选厂东偏北距县城约 1.5~2.0km,行政区划隶属于尼勒克县管辖。
从县城西行有公路可达选厂和矿区,交通较为方便。
《新疆宝马实业尼勒克铜业分公司3万t铜矿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由新疆建材环境评价部与伊犁科瑞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编制完成的,并于2007年10月取得该项目的环评批复。
伊犁州环境监测中心站编制了《新疆宝马实业尼勒克铜业分公司3万t铜矿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伊州环监验字【2009】003号)。
该项目于2009年9月进行了环保验收。
验收组由自治区环保局、尼勒克县环保局、伊犁州环境监察支队、伊犁州环境监测中心站等单位的代表组成,并出具了“新疆宝马实业尼勒克铜业分公司3万t铜矿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伊州环监验字【2009】003号),原则上通过验收。
因本项目选矿厂已建成运行多年,因此本次环评主要以采矿扩建产能影响为主,选矿厂影响方面仅对选厂目前仍然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以新带老”环保措施。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受新疆宝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托,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新疆宝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尼勒克县奴拉赛铜矿技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成立了项目组,熟悉工程设计资料和相关文件,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赴现场对项目区进行现场踏勘,同时对区域环境进行现场调查,收集了环评所需的自然、社会及相关的环境现状资料,完成了公众参与调查,在征求环保和有关部门要求,结合项目工程的特点和环境特征,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现呈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审批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将作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依据。
本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受到了伊犁州环保局、伊犁州环境监测中心站、尼勒克县环保局以及新疆宝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使环评工作顺利完成,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环境影响工作程序具体见图1.1-1。
图1.1-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3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1.3.1评价内容本次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环境影响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分析、清洁生产、总量控制、公众参与、环境风险分析等。
1.3.2评价重点根据本工程污染物排放性质及其排放方式、排放特点,结合矿区周围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的重点是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选矿闭路循环保证措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分析、环境风险分析等内容。
1.3.3关注的环境问题采矿场及选矿厂现有环境问题;技改后项目可能诱发新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3.4报告书主要结论根据2011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有色金属行业中将“有色金属现有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开发,紧缺资源的深部及难采矿的开采”列为鼓励类项目。
本工程为新疆宝马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尼勒克县奴拉赛铜矿技改工程,不属于产业政策限制与淘汰类,也不属于鼓励类,视为允许类。
本工程环境影响以采掘区地表生态破坏为主要表征,因施工及生产运营形成三废排放因素及采空区水环境条件的改变;生产过程受自然因素影响并产生粉尘、矿井涌水及废石;逐步推进矿区造成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变等方面的影响。
该项目符合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求,符合规模化经营及当地环保管理的要求,在促进地区经济、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设计规模及现有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本工程在下一步施工建设阶段除采取设计阶段的防尘、降噪、防止水污染等环保措施外,应严格按照本环评报告书中的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及自然生态恢复措施、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在此前提下,该项目是合理可行的。
2总则2.1评价目的通过预测和评估本次技改工程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减少不利影响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和措施,以减轻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废水、废气排放、固体废物堆存等对环境的污染,使本项目实现“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的双达标要求,为行业主管部门的决策、设计单位的环境工程设计、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管理和开发建设单位做好环保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本矿建设内容及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本环评报告书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1)通过对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和周围环境现状调查,掌握评价区的环境特征。
(2)通过对项目技改过程和改造完成后可能造成的各种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分析和评价本工程建设对各环境要素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确定各污染物的处理方式、利用途径及排放去向。
(3)提出生态保护措施,减少项目施工期和生产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根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分析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地方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符合性,确保工程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量不大于总量控制指标,工程排污不改变项目区的环境功能。
(5)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最终应采取的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措施,提出明确意见,从环保角度,明确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2.2评价工作原则(1)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经济建设、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原则,注重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好建设项目污染防治工作。
(3)以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法规为依据,严格执行“清洁生产、达标排放、节能减排”的原则。
(4)以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评价工作,评价内容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数据正确、结论可靠,确保评价工作质量。
(5)充分利用现有资料,满足项目需要的基础上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3编制依据2.3.1国家环境保护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版)》(2008年6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2.3.2国家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12年7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版)》(2011年3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案)》,1997年1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修订案)》(2003年3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98年1月1日)。
2.3.3国家环境保护行政法规(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7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284号,2000年3月20日);(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2000年11月26日);(6)《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7)《全国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8)《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环发〔2006〕158号《关于印发“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9)《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10)《有色金属矿山废石堆场设计规范》(GB50421-2007)2007-09-07实施;(11)《国务院关于“十二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国函[2006]70号);(1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2]26号“关于发布《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及附件,2002年1月30日;(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24号“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的意见”,2004年2月13日;(14)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年1月;(15)国环发[2003]25号《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3.25;2.3.4政府部门规章及政策(1)《土地复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9年1月1日);(2)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产业[2004]74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3)《产业调整目录(2011年)》2013年修改;(4)《铜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2007]13号;(5)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发[2006]1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6)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办发[2006]44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意见的通知》;(7)《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8)《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9号);(9)环发〔2006〕182号《关于印发<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指导意见>的通知》;(10)环发〔2006〕189号《关于印发<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指导意见>的通知》;(11)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0]138号)(12)国发[2006]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13)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2007年1月16日;(14)《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2013年7月;(1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7〕3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16)《关于加强西部地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50号,环境保护部文件;(17)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